CN116723988A - 合成树脂盖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3988A
CN116723988A CN202280010093.9A CN202280010093A CN116723988A CN 116723988 A CN116723988 A CN 116723988A CN 202280010093 A CN202280010093 A CN 202280010093A CN 116723988 A CN116723988 A CN 116723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thetic resin
cover
fixing rib
container mouth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00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森慎二
江崎雅治
小原怜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Closures Co Ltd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losures Co Ltd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losures Co Ltd,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Closure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2/0024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63570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723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3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树脂盖,其具有在开盖时抑制盖的掉落、丢失并且进一步提高饮用时的便利性的构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的合成树脂盖包括: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及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裙壁具备比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固定肋由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第1倾斜部和设置在该第1倾斜部的下方的突出部形成,在开盖时,容器口部的侧面与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顶板接触,由此维持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盖,更详细地说,涉及例如嵌入具有口部的容器中,即使在开盖时也能维持与容器口部的连接的构造的合成树脂盖。
背景技术
作为保存饮料的容器,已知例如塑料瓶(PET bottle)、啤酒瓶等各种容器。这样的容器根据用途而公知有各种形式,例如作为保存牛奶等乳饮料的容器,在容器的口部(以下也称为“容器口部”)压上盖子来安装的瓶也是公知的。
一般地,在从这些容器的口部取下盖而开封时,通常,盖从该容器口部分离的情况较多。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例示的那样,还已知有在开封时残留在盖下部的环部件等与盖主体连接的盖,在这些文献中公开了即使在开盖时盖也不会从容器脱离而维持容器口部和盖的连接的构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81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56-203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例示的盖构造,通过以残留在容器口部的下部的环部件作为基点使盖主体回转,在开盖时盖不会从容器口部脱离,能够抑制盖掉落、丢失。但是,在包括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现有构造中,还存在如下所述的课题。
即,在饮用容器内所储藏的内容物时,除了例如倒出到杯子等其他容器外,饮用者直接通过容器口部饮用的情况也很多。
但是,在包括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现有构造中,由于在开盖时,盖主体在容器口部难以充分回转,所以不能否认例如在饮用时存在盖与饮用者的脸颊、鼻子等接触等干涉而感到不舒服的可能性。
进而,若明确了盖主体从容器口部回转到何种程度才能完成开盖,则可以说有助于提高饮用者的便利性。
这样,在包括上述专利文献的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改善的余地,作为本发明所具有的目的的一例,可以举出提供一种合成树脂盖,该合成树脂盖能够在开盖时抑制盖的掉落、丢失,并且根据需要容易地掌握开盖完成这一情况,能够在饮用时抑制盖与饮用者的面颊、鼻子等接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特征在于,其包括:(1)防拆封带(tamper-evident band),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及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上述固定肋由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第1倾斜部和设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的下方的突出部形成,在开盖时,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或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特征在于,其包括:(2)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和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上述固定肋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在开盖时,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沿着上述弯曲部滑动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上述突出部还具有第1倾斜部,该第1倾斜部配置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上方,从上述顶板朝向下方扇形扩展。
在上述(2)所述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3)上述弯曲部由在上述盖主体密封了上述容器口部的状态下向上凸出的弯曲面构成,以使在上述开盖时经由上述带部的上述盖主体的翻转所需要的开盖力逐渐增加。
另外,在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4)优选上述盖主体在自未开盖状态以上述带部为基端回转了超过180°的状态下,维持上述开盖时的姿态。
另外,在上述(4)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5)上述突出部设定从上述固定肋的下端开始的设置高度,以使上述盖主体能够超过上述180°地回转。
并且,在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6)在上述开盖时,通过上述第1倾斜部在上述侧方延长部的侧面滑动,上述顶板的上缘部被引导以钻入上述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1)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7)上述突出部由从上述第1倾斜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向上述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面部构成,为抑制在上述开盖时与上述防拆封带的干涉,在上述外侧面部的下端设有朝向下方越来越窄的第2倾斜部。
此外,在上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8)上述带部具有至少两个连结带,上述固定肋以介于上述两个连结带之间的方式配设。
另外,在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9)上述盖主体还具备设置在与上述固定肋相反一侧的凸缘部。
另外,在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合成树脂盖中,优选(10)上述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越过上述弯曲部后,上述固定肋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接触而发出声音。
或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特征在于,其包括:(11)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及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上述固定肋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在开盖时,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沿着上述弯曲部滑动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盖的一个方式,由于盖主体经由带部与防拆封带连结,所以在开盖时可以抑制盖掉落、丢失。此外,在开盖时,容器口部的侧面与第1倾斜部的下方的突出部接触,并且容器口部的下方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顶板接触,由此能够维持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来进一步提高饮用时的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盖的另一个方式,除了上述效果之外,由于在开盖时设置于容器口部的颚部沿着弯曲部滑动,所以颚部越上弯曲部的阻力逐渐上升,由此能够抑制饮用者不经意地在中途停止开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某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上面侧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俯视图。
图4是以图3中的A-A切断的情况下的A-A剖视图。
图5是从底面侧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仰视图。
图6是从凸缘部侧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主视图。
图7(a)是从固定肋侧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后视图,图7(b)是示出相对于裙壁的带部的连接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后视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中固定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图。
图10是说明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的侧方延长部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
图12是从某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从上面侧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俯视图。
图15是以图14中的A-A切断的情况下的A-A剖视图。
图16是从底面侧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仰视图。
图17(a)是从固定肋侧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后视图,图17(b)是示出带部相对于裙壁的连接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后视图。
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中固定肋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9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图。
图20是说明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图。
图2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的侧方延长部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用于优选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在使用了附图的说明中适当设定了X、Y及Z方向,但为了便于说明,并没有任何过度地限定本发明。另外,对于以下详细叙述的结构以外的结构,能够适当引用公知的容器、盖的构造。
[第1实施方式]
《合成树脂盖100》
适时参照图1~图8,并且对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等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具有与后述的容器200的容器口部201的倒出口嵌合的功能,至少包括防拆封带10和作为所谓的上盖的盖主体20。
在此,作为适合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200,例如可以例示在公知的牛奶瓶那样的容器口部上压上盖而安装的瓶。另外,作为容器200,不限于上述的瓶,也可以适用在对保存清凉饮料水、茶等的一般的容器口部螺合盖而安装的瓶。另外,作为容器200的材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树脂等聚酯树脂是合适的,但除此之外,例如也能够适用上述的玻璃瓶等公知的各种材质。
另外,保存在容器200中的内容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适用牛奶等乳饮料、茶等清凉饮料水等公知的各种液体。另外,作为被保存到容器200的内容物,也可以代替上述的各种液体而适用药片等药剂、食品等公知的固体材料或者凝胶状的公知的半固体材料。
这样的容器200的一部分如图1和图2等所例示,包括:形成有将内容物倒出的倒出口的容器口部201、设置在该容器口部201的下方的环状的侧方延长部202、和位于该侧方延长部202的下方的主体203(在图示中只表示主体203中的上侧部分,省略下侧部分)。另外,第1实施方式示出的环状的侧方延长部202设置在容器口部201的下方,作为比该容器口部201向径向外侧延长的颈部支承件发挥作用,是例如在搬运容器200时由搬运机构保持、或在安装盖时为了防止容器主体的压曲等而保持的部位。
另外,侧方延长部202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沿着容器口部201的全周形成环状,但不限于该方式,只要是向径向突出的突起状即可。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侧方延长部202不限于上述的环状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图11所例示那样,成为侧方延长部202作为容器200的主体203的一部分(构成上侧部)而一体化的方式。
以下,作为上述的侧方延长部202,以图1等示出的颈部支承件为例继续进行说明(以下作为颈部支承件202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容器200中的上述以外的构造,也可以适用包括上述专利文献的公知的容器构造。
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优选后述的内环23嵌入容器口部201的内侧的压盖式盖。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盖100的材质,优选比较软质的材质,例如优选聚丙烯树脂、也被称为所谓的LDPE的低密度聚乙烯等包含聚乙烯树脂的烯烃树脂,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合成树脂。
防拆封带10如从图1、图2及图5等理解的那样,具有嵌入容器口部201的外周面的功能。如图5所示,在防拆封带10的内周面上以规定间隔设有嵌入用突起13,通过该嵌入用突起13与容器口部201嵌合,维持嵌入容器口部201的外周面的状态。另外,如图5等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是在防拆封带10的内周面侧,在设有固定肋30和带部12(分别后述)的区域不形成上述嵌入用突起13的方式。
盖主体20如图1及图2等所示,具有裙壁21及顶板22而构成为上盖。其中,裙壁21设置成从顶板22的周缘向下方垂下,以便在容器200闭盖时覆盖容器口部201的外周面。
另外,如上所述,在顶板22的内侧形成有能够嵌入容器口部201的倒出口的内环23。另外,作为内环23的构造,只要能够密封上述的倒出口,也可以适用公知的各种形状。
在裙壁21中的与后述的固定肋30相反一侧的上端附近设置有凸缘部40。从图4和图6可以理解,第1实施方式的凸缘部40优选构成为具有比该固定肋30的周向的宽度W1宽的宽度W2。由此,使用者例如无论把持凸缘部40中的周向的哪个位置,都能够有效地捏起盖主体20而进行开盖动作。另外,凸缘部40的宽度W2并不一定要比宽度W1宽,可以比宽度W1窄,也可以与宽度W1相等。
另外,如该图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凸缘部40优选以饮用者能够将该凸缘部40捏起的程度沿径向突出。由此,能够抑制开盖时饮用者的手指意外地接触容器口部201,从卫生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另外,同时参照图1、图2、图7(a)以及图8,第1实施方式的盖主体20在上述的裙壁21的下缘经由弱化部11以及带部12与防拆封带10连结。
另外,在图7(a)中,第1实施方式的带部12连接在裙壁21的下缘,但是带部12与裙壁2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该方式。即,如图7(b)所示,也可以是裙壁21的下缘的一部分向上方隆起,带部12的上端与该隆起的裙壁21连接的方式。
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弱化部11构成为:将防拆封带10与盖主体20暂时连结,并且具有例如在开盖时使用者通过捏起凸缘部40而容易断裂的程度的强度。换言之,在未开封的状态下,防拆封带10和盖主体20经由弱化部11连结,只要开封一次就会使弱化部11断裂,因此成为开封的证明。
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弱化部11绕盖主体20的轴断续地设置有多个,但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代替上述方式,将弱化部11形成为薄壁状并沿着周向连续地连结防拆封带10和盖主体20。
如图2和图8所示,带部12构成为:配在与凸缘部40相反一侧的设有后述的固定肋30的一侧,具有永久地连结上述防拆封带10和盖主体20的功能。
更具体地说,如从这些图所理解的那样,第1实施方式的带部12构成为:包括一对第1连结带12a和第2连结带12b,以便夹持固定肋30。
例如,当使用者在开盖容器200时捏起凸缘部40时,盖主体20经由带部12维持与防拆封带10的连结。因此,即使在上述开盖时,盖主体20也不会相对于容器200(更准确地说是嵌入容器口部201的防拆封带10)脱离,从而防止了开盖后盖主体20的掉落、丢失。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带部12具有至少两个连结带,并且固定肋30被配设成介于这两个连结带之间。但是,第1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的连结带,也可以是在固定肋30的两侧分别配设不同数量的连结带的方式。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例示了在开盖时由使用者捏起凸缘部40的方式,但除了该方法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将手指放在凸缘部40的下表面并从下方推上去的方式。
<固定肋30>
接下来,一边特别参照图2、4以及图8,一边对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的构造以及功能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从这些图也可以理解,第1实施方式的盖主体20构成为:还具备从上述的裙壁21垂下且比该裙壁21向径向外侧(例如在图2中为-X方向)突出的固定肋30。
如图2所示,固定肋30设置在盖主体20中的与上述凸缘部40相反一侧。另外,从图4可以理解,在第1实施方式的盖主体20中,成为裙壁21的一部分由固定肋30代替的方式。
另外,如图4所示,位于凸缘部40下方的防拆封带10的高度(Z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位于固定肋30下方的防拆封带10的高度高。换言之,第1实施方式的防拆封带10被设定为轴向的高度不一样而在周向不同。另外,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的防拆封带10中,除了与固定肋30及带部12对应的位置以外,嵌入用突起13沿周向设置在内周面侧。
如图2及图8等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构成为从顶板22侧的上侧至防拆封带10侧的下侧包括第1倾斜部31、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外侧面部34、下侧锥形部35及底面部36。
第1倾斜部31构成为:形成在上述固定肋的顶部,具有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形状。另外,如图8所示,第1倾斜部31成为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20°左右的直线状的斜面,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曲面状,也可以是15~25°左右的倾斜面。
如图8等所示,中间阶梯部32是从上述第1倾斜部3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面。更详细地说,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阶梯部32构成为:配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31和后述的肩部33之间,包括与顶板22大致平行的面。
如图8等所示,肩部33是在所述中间阶梯部32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部位。更详细地说,第1实施方式的肩部33是设置在所述第1倾斜部31的下方且在中间阶梯部32的外缘向外侧面部34延续的曲面状的拐角部位。
这样,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具有上述的第1倾斜部31、中间阶梯部32以及肩部33,但在不具有这些的情况下,与其他的裙壁21同样地成为从顶板22垂下的构造(在图8中作为边界部BP示出)。另外,中间阶梯部32以及肩部33的设置高度(从固定肋30的下端起的高度)能够通过实验或者模拟等来决定,以使开盖时的盖主体20的回转角度维持超过180°。
外侧面部34是从上述肩部33连续并且比上述裙壁2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侧面。在该外侧面部34的下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方而越来越窄(缩径)的下侧锥形部35。
从图2~图5以及图8可以理解,固定肋30分别具有上述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外侧面部34以及下侧锥形部35,由此在第1倾斜部31的下方具备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固定肋30中由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外侧面部34以及下侧锥形部35构成的区域定义为“突出部”。
该下侧锥形部35作为位于上述的第1倾斜部31的下方的第2倾斜部发挥功能,如后所述,以在开盖时抑制与防拆封带10的干涉等为目的而设置。
另外,构成固定肋30的底面并与上述下侧锥形部35连续的底面部36具有规定的间隙并配置成与上述防拆封带10的上表面相对。
根据具有由上述各部位构成的固定肋30的合成树脂盖100,在开盖时,(A)容器口部201的侧面与设置在第1倾斜部31的下方的突出部能够接触,并且(B)设置在容器口部201的下方的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与顶板22能够接触。由此,维持盖主体20的开盖时的姿态。
另外,如后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突出部中的肩部33与容器口部201的侧面接触的方式(参照图9(c)等),但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是构成突出部的外侧面部34与容器口部201的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突出部中的肩部33与容器口部201的侧面接触的情况为例继续进行说明。
<开盖时的状态转变>
接着,也使用图9及图10,一边参照状态转变一边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的开盖方法。
如图9所示,在饮用者从容器200饮用内容物(例如牛奶等)的情况下,首先将密封倒出口的合成树脂盖100开盖。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容器200中进一步附加覆盖合成树脂盖100的收缩等公知的包装。
在开盖时,首先饮用者用手指等进行捏起凸缘部40的动作。于是,通过该捏起的力,暂时连接防拆封带10和盖主体20的弱化部11断裂。当弱化部11断裂时,凸缘部40以带部12为基点向上方回转(翻转),由此,内环23从容器200的倒出口脱离。
此时,如图9(b)所示,当盖主体20继续上述的回转动作时,固定肋30的第2倾斜部(下侧锥形部35)与防拆封带10滑动并越过防拆封带10,进而,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继续在容器200的颈部支承件202的侧面202b滑动。这样,由于在固定肋30上形成有上述的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第1倾斜部,因此固定肋30能够不被卡住地顺畅地相对于颈部支承件202滑动。
接着,如图9(c)所示,若盖主体20进一步继续上述的回转动作,则容器口部201的外侧面与设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31的下方的肩部33(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容器口部201的下方的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与顶板22接触,由此,成为盖主体20开盖时的姿态被维持的状态(两点接触的状态)。
此时,如图9(c)所示,优选盖主体20在自未开盖状态以带部12为基端回转了超过180°的状态下,维持开盖时的姿态。另外,在图示中,从上述未开盖状态起的角度维持在大致225°左右,但上述角度是一例,可以根据颈部支承件202的位置、形状或上述肩部33的设定高度等适当调整。
这样,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的肩部33(突出部)以所述回转角度超过180°而盖主体20能够回转的方式设定距离固定肋30的下端(底面部36)的设置高度。
并且,从图9(a)至图9(b)的状态转变可以理解,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具备上述的第2倾斜部(下侧锥形部35),因此在上述开盖时,即使盖主体20进行回转动作,也能够抑制固定肋30自身与防拆封带10干涉。由此,抑制了在开盖动作的初期盖主体20的回转停止等。
另外,从图9(b)至图9(c)的状态转变可以理解,具有如下特征:在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中,在上述开盖时,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在颈部支承件202的侧面202b滑动,从而该顶板22的上缘部被引导成钻入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侧。
通过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第1实施方式中,抑制了上述顶板22的上缘部钻入颈部支承件202的下表面202c侧,抑制了防拆封带10、带部12的意外的断裂等。
《作为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01》
另一方面,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图10示出使用了不具有上述固定肋30的合成树脂盖101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在该比较例中,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从该图可知,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01不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因此,例如在开盖时,如图10(b)所示,颈部支承件202难以在裙壁21滑动,为了开盖需要比较强的力。
进而,在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01中,由于颈部支承件202难以在裙壁21上滑动,因此,如图10(c)所示,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和顶板22不接触,顶板22的上缘部钻入颈部支承件202的下表面202c侧。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能会出现对防拆封带10、带部12施加过大的力而使其断裂。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避免了带部12等的断裂,带部12也会被过度地延伸,并且在开盖时,上盖(盖主体)的回转半径增大,从而难以维持开盖后的上盖的稳定的固定。并且若难以维持上盖的稳定的固定,则饮用时,上盖的固定被意外地解除而返回到闭盖方向,例如,可能会产生饮用中与使用者的鼻子等发生干涉。
与此相对,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在开盖时,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在颈部支承件202的侧面202b滑动,从而上盖(顶板22的上缘部)被引导以钻入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侧。
然后,容器口部201的侧面与固定肋30的肩部33(突出部)接触,并且颈部支承件202的上表面202a与顶板22接触(两点接触的状态)。
通过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上述顶板22的上缘部钻入颈部支承件202的下表面202c侧,能够进行180°以上的回转,并且能够抑制防拆封带10、带部12的意外的断裂等。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也可以在固定肋30中包括上述的第2倾斜部(下侧锥形部35)。
例如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上述180°以上的上盖翻转,优选固定肋30向径向外侧突出一定程度,并且在开盖时使防拆封带10越过该固定肋30,但通过固定肋30具备该第2倾斜部就能够实现。
如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与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01中,不仅开盖性(开盖的容易程度),稳定性(不会意外断裂)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00中,通过具备上述特征事项,即使例如减小合成树脂盖100的轴向尺寸,也能够用比较少的树脂材料实现大的上盖翻转(例如超过180°的回转角度),能够发挥上述效果,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成本降低。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用于优选实施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部件、其构成要素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地省略其说明。因此,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继续进行说明。
《合成树脂盖110》
一边适时参照图12~图18,一边对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及图13等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构成为:具有与后述的容器200的容器口部210嵌合的功能,并且至少包括防拆封带10和作为所谓的上盖的盖主体20。
如图12、图13、图19及图20等所例示,这样的容器200构成为包括容器口部210、设置在该容器口部210的下方的环状的侧方延长部213、以及位于该侧方延长部213的下方的主体220(在图示中,仅示出主体220中的上侧部分,省略下侧部分)。其中,容器口部210构成为:具有形成有将内容物倒出的倒出口的倒出部211、以及供后述的防拆封带10嵌入的缩径部212。
此外,由于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缩径部212是在倒出部211的下方缩径的部位,如图19等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倒出部211的下方形成有与该缩径部212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颚部211a。
环状的侧方延长部213设置在容器口部210的下方,作为相比于该容器口部210向径向外侧延长的颈部支承件发挥功能,例如可以用作在搬运容器200时由搬运机构保持,或者在安装盖时为了防止容器主体的压曲等而被保持的部位。
另外,侧方延长部213在第2实施方式中沿着容器口部210的全周形成为环状,但不限于该方式,只要是向径向突出的突起状即可。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侧方延长部213不限于上述环状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例示的那样,成为侧方延长部213作为容器200的主体220的一部分(构成上侧部)而一体化的方式。
以下,作为上述的侧方延长部213,以图12等示出的颈部支承件为例继续进行说明(以下作为颈部支承件213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容器200中的上述以外的构造,也可以适用包括上述专利文献的公知的容器构造。
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优选为后述的内环23嵌入容器口部210的内侧的压盖式盖。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盖100的材质,优选比较软质的材质,例如优选聚丙烯树脂、也被称为所谓的LDPE的低密度聚乙烯等包含聚乙烯树脂的烯烃树脂,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合成树脂。
盖主体20如图12及图13等所示,具有裙壁21及顶板22来构成为上盖。其中,裙壁21设置成从顶板22的周缘向下方垂下,以便在容器200闭盖时覆盖容器口部210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固定肋30>
接下来,一边特别参照图13、图15以及图18,一边对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的构造以及功能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从这些图也可以理解,第2实施方式的盖主体20构成为:还具备从上述的裙壁21垂下且比该裙壁21向径向外侧(例如在图13中为-X方向)突出的固定肋30。
如图13所示,固定肋30设置在盖主体20中的与上述凸缘部40相反一侧。另外,从图15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的盖主体20中,成为裙壁21的一部分被固定肋30代替的方式。
另外,如图15所示,位于凸缘部40的下方的防拆封带10的高度(Z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位于固定肋30的下方的防拆封带10的高度高。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防拆封带10被设定为轴向的高度不一样而在周向不同。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拆封带10中,除了与固定肋30和带部12对应的位置以外,嵌入用突起13沿周向设置在内周面侧。
如图13、图15及图18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构成为从顶板22侧的上侧到防拆封带10侧的下侧包括第1倾斜部31、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弯曲部37、以及下侧底面部38。
第1倾斜部31构成为:形成在上述固定肋的顶部,具有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形状。另外,如图18所示,第1倾斜部31成为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20°左右的直线状的斜面,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曲面状,也可以是15~25°左右的倾斜面。
如图18等所示,中间阶梯部32是从上述第1倾斜部3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面。更详细地说,本实施方式的中间阶梯部32构成为:配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31和后述的肩部33之间,包括与顶板22大致平行的面。
如图18等所示,肩部33是在上述中间阶梯部32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部位。更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肩部33是设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31的下方且在中间阶梯部32的外缘向弯曲部37延续的曲面状的拐角部位。
另外,中间阶梯部32以及肩部33的设置高度(从固定肋30的下端起的高度)能够通过也考虑了合成树脂盖100的材质等的实验或者模拟等来决定,以使开盖时的盖主体20的回转角度维持超过180°。
如图18等所示,弯曲部37是从上述肩部33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部位。从该图可以理解,该弯曲部37是比上述裙壁2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侧面,在开盖时,设置在容器口部210(倒出部211)上的颚部211a可沿着该弯曲的曲线滑动。
另外从图18等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的弯曲部37优选由在该盖主体20密封容器口部210的状态下向上凸出的弯曲面构成,以便在开盖时经由带部12使盖主体20翻转所需要的开盖力逐渐增加。由此,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在开盖时使用者不小心在中途停止开盖动作的情况。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弯曲部37如上所述由在密封容器口部210的状态下向上凸出的弯曲面构成,但只要能发挥上述功能,则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弯曲部37的弯曲面也可以是大致接近直线程度的曲率。
另外,例如在省略了颚部211a越上弯曲部37的阻力逐渐上升的作用的方式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弯曲部37也可以使朝向下方(在图18中为从肩部33朝向下侧底面部38的方向)同样地缩径的锥状的第2倾斜部(未图示)介于肩部33与下侧底面部38之间。
如图18等所示,下侧底面部38配置在上述弯曲部37的下方。该下侧底面部38构成为包括与上述的顶板22大致平行的底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下侧底面部38被配设成与防拆封带10的上表面相对,以使与防拆封带10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
从图13~图16及图18可以理解,固定肋30分别具有上述的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及弯曲部37,由此在第1倾斜部31的下方具备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固定肋30中由中间阶梯部32、肩部33以及弯曲部37构成的区域定义为“突出部”。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弯曲部37与下侧底面部38形成为连续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进一步使朝向下方缩径的第3倾斜部(未图示)介于弯曲部37与下侧底面部38之间。通过具有这样的第3倾斜部,例如在开盖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与防拆封带10的干涉。
根据具有由上述各部位构成的固定肋30的合成树脂盖110,在开盖时,(A)容器口部210的侧面与设置在第1倾斜部31的下方的突出部(肩部33)接触,并且(B)设置在容器口部210的下方的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与顶板22能够接触。由此,维持盖主体20的开盖时的姿态。
另外,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突出部中肩部33与容器口部210的侧面接触的方式(参照图19(c)等),但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是构成突出部的弯曲部37与容器口部210的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突出部中肩部33与容器口部210的侧面接触的情况为例继续进行说明。
<开盖时的状态转变>
接着,也使用图19及图20,参照状态转变对本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的开盖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在饮用者从容器200饮用内容物(例如牛奶等)的情况下,首先将密封倒出口的合成树脂盖110开盖。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容器200上进一步附加覆盖合成树脂盖110的收缩等公知的包装。
在开盖时,首先饮用者用手指等进行捏起凸缘部40的动作。于是,通过该捏起的力,暂时连接防拆封带10和盖主体20的弱化部11断裂。而且,若弱化部11断裂,则凸缘部40以带部12作为基点向上方回转(翻转),由此,内环23从容器200的倒出口脱离。
此时,如图19(b)所示,若盖主体20继续上述的回转动作,则容器口部210中设置在倒出部211的颚部211a沿着弯曲部37滑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37的弯曲面构成为在密封容器口部210的状态下向上凸出。因此,此时饮用者感觉到的开盖力随着上述的回转动作而逐渐增加。
然后,在颚部211a在弯曲部37的弯曲面上滑动的同时,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在容器200的颈部支承件213的侧面213b上滑动。这样,由于在固定肋30上形成有上述的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第1倾斜部31,因此固定肋30能够不被卡住地顺畅地相对于颈部支承件213滑动。
接着,如图19(c)所示,若盖主体20进一步继续上述的回转动作,则在设置于容器口部210(倒出部211)的颚部211a沿着弯曲部37滑动后,容器口部210的外侧面与设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31的下方的肩部33(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容器口部210的下方的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与顶板22接触,由此,成为盖主体20开盖时的姿态被维持的状态(两点接触的状态)。
此时,如图19(c)所示,优选盖主体20在从未开盖状态以带部12为基端回转了超过180°的状态下,维持开盖时的姿态。另外,在图示中,从上述未开盖状态起的角度维持在大致225°左右,但上述角度是一例,可以根据颈部支承件213的位置、形状或上述肩部33的设定高度等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的肩部33(突出部)以上述的回转角度超过180°而盖主体20能够回转的方式来设定距离固定肋30的下端(底面部36)的设置高度。
另外,从图19(b)至图19(c)的状态转变可以理解,具有如下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中,在上述的开盖时,通过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在颈部支承件213的侧面213b滑动,该顶板22的上缘部22e被引导成钻入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侧。
通过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了上述的顶板22的上缘部22e向颈部支承件213的下表面213c侧钻入,抑制了防拆封带10、带部12的意外的断裂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图19(b)至图19(c)的状态转变中,在设置于容器口部210的颚部211a越过弯曲部37之后,固定肋30构成为通过与防拆封带10的协作(弹性变形的作用),与容器口部210的侧表面接触而发出声音。因此,除了逐渐增加上述开盖力之外,饮用者还可以通过听觉(接触声音的作用)来掌握开盖操作完成。
《作为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11》
另一方面,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图20示出使用了不具有上述固定肋30的合成树脂盖111的开盖方法的状态转变。在该比较例中,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从该图可知,由于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11不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肋30,因此例如在开盖时,如图20(b)所示,颈部支承件213难以在裙壁21滑动,为了开盖需要比较强的力。
进而,在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11中,由于颈部支承件213难以在裙壁21上滑动,因此,如图20(c)所示,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和顶板22不接触,顶板22的上缘部钻入颈部支承件213的下表面213c侧。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能会产生对防拆封带10、带部12施加过大的力而使其断裂的可能性。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避免了带部12等的断裂,带部12也会被过度地延伸,在开盖时,上盖(盖主体)的回转半径增大,从而难以维持开盖后的上盖的稳定的固定。并且若难以维持上盖的稳定的固定,则饮用时,上盖的固定被意外地解除而返回到闭盖方向,例如,可能会产生饮用中与使用者(饮用者)的鼻子等发生干涉。
与此相对,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在开盖时,固定肋30的第1倾斜部31在颈部支承件213的侧面213b滑动,从而以钻入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侧的方式引导上盖(顶板22的上缘部)。
然后,容器口部210的侧面与固定肋30的肩部33(突出部)接触,并且颈部支承件213的上表面213a与顶板22接触(两点接触的状态)。
通过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使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抑制上述顶板22的上缘部钻入颈部支承件213的下表面213c侧,能够进行180°以上的回转,同时能够抑制防拆封带10、带部12的意外的断裂等。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中,也示出了在固定肋30中作为弯曲部37的其他方式而使上述的第2倾斜部介于肩部33与下侧底面部38之间的变形例,但也可以在维持越上时的阻力逐渐上升的形状的弯曲部37(第1样式的弯曲部3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作为第2样式的弯曲部37的上述第2倾斜部介于该第1样式的弯曲部37与下侧底面部38之间。例如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上述180°以上的上盖翻转,优选固定肋30向径向外侧突出一定程度,并且在开盖时使防拆封带10越过该固定肋30,但通过固定肋30同时具备这些第1样式及第2样式的弯曲部37,能够更容易地实现该动作。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与比较例的合成树脂盖111中,不仅开盖性(开盖的容易程度),稳定性(不会意外断裂)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盖110中,通过具备上述特征事项,即使例如减小合成树脂盖110的轴向尺寸,也能够以比较少的树脂材料实现大的上盖翻转(例如超过180°的回转角度),能够发挥上述效果,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一例,只要不脱离本申请的主旨,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合成树脂盖110的顶板22的内侧(底面)设有内环23,但也可以在顶板22的底面侧配设公知的衬垫等来代替该内环23或者在该内环23的基础上配设公知的衬垫等。
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凸缘部40的轴向(高度方向、Z方向)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饮用者的开盖力的设计值而适当变更。即,上述的凸缘部40在上述的轴向上可以设置在比固定肋30的中间阶梯部32高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比中间阶梯部32低的位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于能够实现抑制开盖时的盖的掉落、丢失,并且进一步提高饮用时的便利性的盖。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101、110、111 合成树脂盖
10 防拆封带
20 盖主体
21 裙壁
22 顶板
23 内环
30 固定肋
31 第1倾斜部
32 中间阶梯部
33 肩部
34 外侧面部
35 下侧锥形部
36 底面部
37 弯曲部
38 下侧底面部
40 凸缘部
200容器
201容器口部
202颈部支承件(侧方延长部的一例)
210容器口部
211倒出部
212缩径部
213颈部支承件(侧方延长部的一例)
220主体

Claims (11)

1.一种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合成树脂盖包括:
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
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及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
上述固定肋由朝向下方扇形扩展的第1倾斜部和设置在上述第1倾斜部的下方的突出部形成,
在开盖时,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2.一种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合成树脂盖包括:
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
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和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
上述固定肋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
在开盖时,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沿着上述弯曲部滑动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上述突出部还具有第1倾斜部,该第1倾斜部配置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上方,从上述顶板朝向下方扇形扩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部由在上述盖主体密封了上述容器口部的状态下向上凸出的弯曲面构成,以使在上述开盖时经由上述带部的上述盖主体的翻转所需要的开盖力逐渐增加。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主体在自未开盖状态以上述带部为基端回转了超过180°的状态下,维持上述开盖时的姿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固定肋的下端开始的设置高度,以使上述盖主体能够回转超过上述18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盖时,通过上述第1倾斜部在上述侧方延长部的侧面滑动,上述顶板的上缘部被引导以钻入上述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部由从上述第1倾斜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向上述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面部构成,
为抑制在上述开盖时与上述防拆封带的干涉,在上述外侧面部的下端设有朝向下方越来越窄的第2倾斜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部具有至少两个连结带,
上述固定肋以介于上述两个连结带之间的方式配设。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主体还具备设置在上述固定肋的相反侧的凸缘部。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
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越过上述弯曲部后,上述固定肋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接触而发出声音。
11.一种合成树脂盖,其特征在于,
上述合成树脂盖包括:
防拆封带,嵌入容器口部的外周面;以及
盖主体,具有裙壁及顶板,并经由弱化部及带部与上述防拆封带连结,在上述裙壁具备比上述裙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肋,
上述固定肋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至少包括向上述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阶梯部、在上述中间阶梯部的外侧端部朝向下方弯曲的肩部、以及从上述肩部连续并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弯曲部,
在开盖时,在设置于上述容器口部的颚部沿着上述弯曲部滑动后,上述容器口部的侧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设置在上述容器口部的下方并在径向上延长的侧方延长部的上表面与上述顶板接触,由此维持上述盖主体的开盖时的姿态。
CN202280010093.9A 2021-01-27 2022-01-24 合成树脂盖 Pending CN116723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0759 2021-01-27
JP2021090719A JP2022183397A (ja) 2021-05-29 2021-05-29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JP2021-090719 2021-05-29
PCT/JP2022/002403 WO2022163570A1 (ja) 2021-01-27 2022-01-24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3988A true CN116723988A (zh) 2023-09-08

Family

ID=8433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0093.9A Pending CN116723988A (zh) 2021-01-27 2022-01-24 合成树脂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83397A (zh)
CN (1) CN11672398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83397A (ja)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81243B1 (en) Drinking spout and closure combination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US10889413B2 (en)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with a tab extending beyond a hinge
US10351310B2 (en)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with a bump near a tabbed hinge
CN109153479B (zh) 包括显窃启装置的容器盖
US10894635B2 (en)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with a wide tab extending beyond a hinge
TW201637952A (zh) 用於容器之蓋及包含此一容器之包裝
US8820550B2 (en) One-piece packaging comprising a container and a closure
JP2005015052A (ja) ワンタッチストッパーとキャップジョイント部を備え付けたボトルキャップ
JP2009544543A (ja) 包装物品
US20230249882A1 (en) Bottle cap with a flip lid
CN116723988A (zh) 合成树脂盖
JP684693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WO2022163570A1 (ja)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US20200339319A1 (en) Child-resistant overcap
JP4367751B2 (ja) ボトル容器用オーバーキャップ
JP4172873B2 (ja) 再封鎖用キャップ付き缶容器
JP2022114493A (ja)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EP2045192A1 (en) Flip-top dispensing closure
CN209757955U (zh) 一种瓶盖及应用该瓶盖的瓶子
JP3908417B2 (ja) 開口仮封止栓付缶
JP438233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JPH10264931A (ja) リシールキャップ付飲料缶
JP2005212864A (ja) 簡易開口式容器蓋
JP4906339B2 (ja) ストラップ付キャップ
JP2000281062A (ja) 開口仮封止栓付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