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5023B -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5023B
CN116715023B CN202310977269.4A CN202310977269A CN116715023B CN 116715023 B CN116715023 B CN 116715023B CN 202310977269 A CN202310977269 A CN 202310977269A CN 116715023 B CN116715023 B CN 116715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ttery module
plate
jack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72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15023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he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he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he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he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772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5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1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5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8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with at least two picking-up h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池加工设备领域。该模组入箱机包括:将托架定位后并进行顶升的定位顶升机构,位于定位顶升机构上方并定位连接的托架,在托架内进行电池模组的压紧;和夹具,夹具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且在移动设备的驱动下,夹具能移动至托架上方并将托架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移动,并移动至箱体的上方,进行装箱。通过夹具的吸盘模组配合兜底机构,使得此夹具能兼容不同电池模组产品,加快不同模组产品切拉换型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动力电池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提供方式,而动力电池一般是以Pack形式(即电池包)展示出来的,而电池包是由电池模组组合而成,例如刀片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等不同产品在Pack箱中模组组合排列方式不确定性造成模组入箱难度加大,以往的模组入箱设备兼容性差,往往一套设备只能生产一款Pack,设备时间节拍不够、操作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旨在实现电池模组的高效入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包括:
定位顶升机构,所述定位顶升机构将托架定位后并进行顶升;
位于定位顶升机构上方并定位连接的托架,在所述托架内进行电池模组的压紧;和
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且在移动设备的驱动下,夹具能移动至托架上方并将托架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移动,并移动至箱体的上方,进行装箱。
进一步的,定位顶升机构,所述定位顶升机构将托架定位并锁紧,所述定位顶升机构包括:
定位机架,所述定位机架上水平设置定位工作台;
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顶升气缸,设置在定位机架上的所述顶升气缸位于定位工作台下方,且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杆穿过定位工作台;和
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与定位工作台平行设置,且所述顶升板与顶升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底座、定位针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底座设置在顶升板上,所述定位针设置在定位底座内,且所述定位针呈竖直朝上设置,所述定位套设置在托架下方,且所述定位针与定位套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在顶升板和定位工作台之间设置顶升导向组件,所述顶升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升板下方的顶升导向杆,所述顶升导向杆上套设顶升直线轴承,所述顶升直线轴承设置在定位工作台上。保证了能顺利的进行顶升。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导向杆设置四组,且分布在顶升板的四周,每两个所述顶升导向杆的下端设置导向限位板,且所述导向限位板位于顶升板的下方,保证顶升导向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
进一步的,托架包括:
托举机架,所述托举机架呈水平设置;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对称设置两组,每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压紧支架;
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压紧支架上;
压紧滑动组件,所述压紧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托举机架上的压紧滑轨和与压紧滑轨配合的压紧滑块,所述压紧滑块设置在压紧支架上;
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气动导轨锁,所述气动导轨锁设置在压紧支架上并与压紧滑轨配合设置,在所述压紧支架上设置与气动导轨锁连通的通气块,所述通气块上设置能与解锁气管连通的通气孔。即实现了自由的滑动,并在滑动至指定位置时,进行锁紧,需要打开时,通气即可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气管设置在解锁块上,所述解锁块内部设置解锁通道,所述解锁气管与解锁通道连通,并在所述解锁通道内设置解锁阀门,所述解锁阀门的机械按钮设置在解锁块上,在所述解锁块上设置与解锁通道连通的解锁孔,所述解锁孔能与通气孔连通。即保证了解锁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位于通气块的上方,所述解锁孔位于解锁块的下方。即保证二者连通时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块上设置通气卡槽,在所述解锁块上设置通气卡块,且所述通气卡块卡接设置在通气卡槽内。保证了通气块与解锁块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压紧支架上还设置辅助压紧组件,所述辅助压紧组件对称设置两组,且所述辅助压紧组件与压紧机构互相垂直设置,每组所述辅助压紧组件包括:两个调节模组,在两个调节模组之间设置辅助压板并对托架进行辅助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模组包括:
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下方设置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滑块配合的调节滑轨设置在托举机架上且调节滑轨与压紧滑轨互相垂直,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竖直设置调节立杆,所述调节立杆上套设调节压块,在调节立杆上套设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始终向下压紧调节压块,所述调节压块上设置辅助压板,同时在调节压块的下端设置调节杆,在托举机架上设置具有调节孔的调节连接块,且所述调节杆能插入调节孔内。即实现了对辅助压板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设置至少两个。即一个为松开位置孔,其余为压紧位置孔,而且根据补充电芯的尺寸,可以进行调节,使得辅助压紧适配不同尺寸的电池。
进一步的,设置在移动设备(机械手或三维移动架)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
移动架;
在所述移动架的下方设置吸盘模组;
在移动架上设置能将端板压紧的端板压紧组件;和
设置在移动架下端并能进行兜底的兜底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压紧组件包括:
设置在移动架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水平且朝外设置;
与第一气缸连接并能在水平面进行水平移动的端板压紧架;和
设置在端板压紧架上且竖直朝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移动压紧架,在所述移动压紧架的下端设置移动压板。
进一步的,在端板压紧架和移动压紧架之间还设置互相配合的压紧导轨和压紧导块,且所述压紧导轨呈竖直设置。即保证了移动压紧架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上设置缓冲器,且缓冲器朝向端板压紧架。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端板压紧架上设置与接近开关配合的遮光片。保证了端板压紧架在水平移动时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移动定位柱,在托举机架上设置与移动定位柱配合的移动定位环。移动定位柱能与托举机架进行定位,保证吸盘吸附的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模组包括:
吸盘安装板,在所述吸盘安装板的下端面设置吸盘;
吸盘变矩组件,所述吸盘变矩组件设置在移动架上并穿过移动架与吸盘安装板连接,所述吸盘变矩组件包括:
变矩驱动源,所述变矩驱动源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变矩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变矩驱动板,所述变矩驱动板穿过移动架与吸盘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驱动源为手动丝杆,在所述手动丝杆上套设丝杆滑座,所述丝杆滑座上设置变矩驱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驱动源还可以为变矩气缸、变矩电缸、变矩丝杆组件等直线型驱动源。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上还设置变矩锁定块,所述变矩锁定块平行设置两个,且两个变矩锁定块上均设置锁定螺母,在吸盘安装板上还设置变矩锁定板,所述变矩锁定板穿过移动架并位于两个变矩锁定块之间,两个锁定螺母分别与变矩锁定块的两侧抵靠。即实现了变矩后位置的锁定。而且在变矩锁定板还可以设置缓冲器。
进一步的,移动架上还设置有双模组限位机构,所述双模组限位机构包括:
竖直套设在移动架上的导向轴,在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横向插孔,所述横向插孔沿导向轴的径向贯穿设置,且在移动架上活动放置能与横向插孔配合的横向插销;在所述导向轴的下端贯穿移动架并位于移动架下方且其下端设置限位板。即通过横向插销插入或不插入横向插孔内使限位板的位置实现变化,即实现了两组模组的限位。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向轴上设置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无横向插销时能自动复位,同时为了避免导向轴与移动架的分离,在导向轴的上端设置大于导向轴与移动架连接面的限位盘。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下方还设置兜底机构,所述兜底机构包括:
兜底固定板,所述兜底固定板与移动架连接;
兜底驱动源,所述兜底驱动源设置在兜底固定板上;
兜底驱动齿条,所述兜底驱动齿条与兜底驱动源的工作轴连接,且二者互相平行;
兜底驱动齿轮,所述兜底驱动齿轮设置在兜底架上,且所述兜底驱动齿轮与兜底驱动齿条啮合;和
兜底架包括:一体设置且呈L型的兜底侧板和兜底底板,兜底侧板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兜底侧板之间通过兜底杆连接,所述兜底杆通过旋转组件与兜底固定板旋转连接,且所述兜底驱动齿轮也设置在兜底杆上。即实现了兜底架的旋转,即实现了从侧面和底面对电池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与兜底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设置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内的旋转轴承;且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兜底杆上。即保证了旋转组件的旋转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兜底侧板和兜底底板上均设置缓冲层。通过缓冲层的设置,保证了兜底时对电芯模组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海绵、硅胶、橡胶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兜底固定板上还设置兜底活动板,所述兜底活动板与兜底驱动源的工作轴连接,所述兜底活动板的下方固定设置兜底驱动齿条。保证了兜底驱动齿条连接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兜底活动板和兜底固定板之间设置互相配合的兜底滑轨和兜底滑块,且兜底滑轨与兜底驱动齿条互相平行。保证了兜底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兜底固定板上设置两个兜底光电,在所述兜底活动板上设置兜底遮光片,且兜底遮光片同时仅能触发一个兜底光电。即实现兜底架的旋转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兜底驱动源为兜底气缸、兜底电缸、兜底油缸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兜底机构设置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移动架的两侧。保证了从两侧同步进行电芯模组的兜底。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托架定位后并进行顶升,其次,托架上的结构将电池模组进行定位并压紧,随后夹具将电池模组进行搬运,并进行装箱,实现了模组入箱;关键点在于它能兼容不同电池模组产品,加快不同模组产品切拉换型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的使用方法,
电池模组来料,电池模组放置在托架上进行输送,且电池模组输送至定位顶升机构正上方;
定位顶升机构将托架进行定位并进行顶升;
托架上的解锁机构工作,将电池模组松开;和
移动设备的工作端设置夹具,夹具将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带动电池模组移动至箱体的正上方,并进行装箱。
进一步的,夹具将电池模组吸附后,兜底机构工作将电池模组的底部进行兜底。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夹具的吸盘模组配合兜底机构,使得此夹具能兼容不同电池模组产品,加快不同模组产品切拉换型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模组入箱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能运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位顶升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定位机构和顶升导向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顶升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托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 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解锁块的示意图。
图9是解锁块的剖视图。
图10 是解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辅助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2是夹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13是兜底机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另一角度的兜底机构的示意图。
图15是端板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另一角度的端板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7是夹具的上部机构布局示意图。
图18是移动架和吸盘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19是吸盘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1是图20对应的剖视图。
图22是双模组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剖视图。
图中:
1、定位顶升机构,11、定位机架,12、定位工作台,13、顶升组件,131、顶升气缸,132、顶升板,14、定位机构,141、定位底座,142、定位针,143、定位套,15、顶升导向组件,151、顶升导向杆,152、顶升直线轴承,153、导向限位板,
2、托架,21、托举机架,22、压紧机构,221、压紧支架,222、压紧板,223、压紧滑动组件,23、解锁机构,231、气动导轨锁,232、通气块,233、通气孔,234、解锁气管,235、解锁块,2351、解锁通道,2352、解锁孔,236、解锁阀门,237、通气卡块,238、通气卡槽,24、辅助压紧组件,241、调节模组,242、辅助压板,2411、调节支架,2412、调节滑块,2413、调节滑轨,2414、调节立杆,2415、调节压块,2416、调节弹簧,2417、调节连接块,2418、调节孔,2419、调节杆,
3、夹具,
4、移动架,
5、吸盘模组,51、吸盘安装板,52、吸盘变矩组件,521、变矩驱动源,522、变矩驱动板,53、变矩锁定块,54、锁定螺母,55、变矩锁定板,
6、端板压紧组件,61、第一气缸,62、端板压紧架, 63、第二气缸,64、移动压紧架,65、移动压板,
7、兜底机构,71、兜底固定板,72、兜底驱动源,73、兜底驱动齿条,74、兜底驱动齿轮,75、兜底架,751、兜底侧板,752、兜底底板,753、兜底杆,76、旋转组件,761、轴承座,762、旋转轴承,77、缓冲层,78、兜底活动板,79、兜底滑轨,710、兜底滑块,
8、移动定位柱,
9、移动定位环,
10、双模组限位机构,101、导向轴,102、横向插孔,103、横向插销,104、复位弹簧,10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附图1-2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包括:
定位顶升机构1,定位顶升机构1将托架2定位后并进行顶升;
位于定位顶升机构1上方并定位连接的托架2,在托架2内进行电池模组的压紧;和
夹具3,夹具3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且在移动设备的驱动下,夹具3能移动至托架2上方并将托架2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移动,并移动至箱体的上方,进行装箱。
进一步的,定位顶升机构1将托架2定位并锁紧,定位顶升机构1包括:
定位机架11,定位机架11上水平设置定位工作台12;
顶升组件13,顶升组件13包括:
顶升气缸131,设置在定位机架11上的顶升气缸131位于定位工作台12下方,且顶升气缸131的伸缩杆穿过定位工作台12;和
顶升板132,顶升板132与定位工作台12平行设置,且顶升板132与顶升气缸131的伸缩杆连接;
定位机构14,定位机构14包括:定位底座141、定位针142和定位套143,定位底座141设置在顶升板132上,定位针142设置在定位底座141内,且定位针142呈竖直朝上设置,定位套143设置在托架2下方,且定位针142与定位套143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在顶升板132和定位工作台12之间设置顶升导向组件15,顶升导向组件15包括:设置在顶升板132下方的顶升导向杆151,顶升导向杆151上套设顶升直线轴承152,顶升直线轴承152设置在定位工作台12上。保证了能顺利的进行顶升。
进一步的,顶升导向杆151设置四组,且分布在顶升板132的四周,每两个顶升导向杆151的下端设置导向限位板153,且导向限位板153位于顶升板132的下方,保证顶升导向组件15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
进一步的,托架2包括:
托举机架21,托举机架21呈水平设置;
压紧机构22,压紧机构22对称设置两组,每组压紧机构22包括:
压紧支架221;
压紧板222,压紧板222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
压紧滑动组件223,压紧滑动组件223包括固定在托举机架21上的压紧滑轨和与压紧滑轨配合的压紧滑块,压紧滑块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
解锁机构23,解锁机构23包括气动导轨锁231,气动导轨锁231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并与压紧滑轨配合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设置与气动导轨锁231连通的通气块232,通气块232上设置能与解锁气管234连通的通气孔233。即实现了自由的滑动,并在滑动至指定位置时,进行锁紧,需要打开时,通气即可释放。
进一步的,解锁气管234设置在解锁块235上,解锁块235内部设置解锁通道2351,解锁气管234与解锁通道2351连通,并在解锁通道2351内设置解锁阀门236,解锁阀门236的机械按钮设置在解锁块235上,在解锁块235上设置与解锁通道2351连通的解锁孔2352,解锁孔2352能与通气孔233连通。即保证了解锁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通气孔233位于通气块232的上方,解锁孔2352位于解锁块235的下方。即保证二者连通时的稳定。
进一步的,通气块232上设置通气卡槽238,在解锁块235上设置通气卡块237,且通气卡块237卡接设置在通气卡槽238内。保证了通气块232与解锁块235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压紧支架221上还设置辅助压紧组件24,辅助压紧组件24对称设置两组,且辅助压紧组件24与压紧机构22互相垂直设置,每组辅助压紧组件24包括:两个调节模组241,在两个调节模组241之间设置辅助压板242并对托架2进行辅助压紧。
进一步的,调节模组241包括:
调节支架2411,调节支架2411的下方设置调节滑块2412,与调节滑块2412配合的调节滑轨2413设置在托举机架21上且调节滑轨2413与压紧滑轨互相垂直,在调节支架2411上竖直设置调节立杆2414,调节立杆2414上套设调节压块2415,在调节立杆2414上套设调节弹簧2416,调节弹簧2416始终向下压紧调节压块2415,调节压块2415上设置辅助压板242,同时在调节压块2415的下端设置调节杆2419,在托举机架21上设置具有调节孔2418的调节连接块2417,且调节杆2419能插入调节孔2418内。即实现了对辅助压板242的调节。
进一步的,调节孔2418设置至少两个。即一个为松开位置孔,其余为压紧位置孔,而且根据补充电芯的尺寸,可以进行调节,使得辅助压紧适配不同尺寸的电池。
进一步的,设置在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为多轴机械手或三维移动架等移动源)上的夹具3,夹具3包括:
移动架4;
在移动架4的下方设置吸盘模组5;
在移动架4上设置能将端板压紧的端板压紧组件6;和
设置在移动架4下端并能进行兜底的兜底机构7。
进一步的,端板压紧组件6包括:
设置在移动架4的第一气缸61,第一气缸61的伸缩杆水平且朝外设置;
与第一气缸61连接并能在水平面进行水平移动的端板压紧架62;和
设置在端板压紧架62上且竖直朝上的第二气缸63,第二气缸63的伸缩杆端部设置移动压紧架64,在移动压紧架64的下端设置移动压板65。
进一步的,在端板压紧架62和移动压紧架64之间还设置互相配合的压紧导轨和压紧导块,且压紧导轨呈竖直设置。即保证了移动压紧架64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4上设置缓冲器,且缓冲器朝向端板压紧架62。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4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端板压紧架62上设置与接近开关配合的遮光片。保证了端板压紧架62在水平移动时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移动定位柱8,在托举机架21上设置与移动定位柱8配合的移动定位环9。移动定位柱8能与托举机架21进行定位,保证吸盘吸附的精准。
进一步的,吸盘模组5包括:
吸盘安装板51,在吸盘安装板51的下端面设置吸盘;
吸盘变矩组件52,吸盘变矩组件52设置在移动架4上并穿过移动架4与吸盘安装板51连接,吸盘变矩组件52包括:
变矩驱动源521,变矩驱动源521设置在移动架4上,变矩驱动源521的驱动端连接变矩驱动板522,变矩驱动板522穿过移动架4与吸盘安装板51连接。
进一步的,变矩驱动源521为手动丝杆,在手动丝杆上套设丝杆滑座,丝杆滑座上设置变矩驱动板522。
进一步的,变矩驱动源521还可以为变矩气缸、变矩电缸、变矩丝杆组件等直线型驱动源。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4上还设置变矩锁定块53,变矩锁定块53平行设置两个,且两个变矩锁定块53上均设置锁定螺母54,在吸盘安装板51上还设置变矩锁定板55,变矩锁定板55穿过移动架4并位于两个变矩锁定块53之间,两个锁定螺母54分别与变矩锁定块53的两侧抵靠。即实现了变矩后位置的锁定。而且在变矩锁定板55还可以设置缓冲器。
进一步的,移动架4上还设置有双模组限位机构10,双模组限位机构10包括:
竖直套设在移动架4上的导向轴101,在导向轴101上设置横向插孔102,横向插孔102沿导向轴101的径向贯穿设置,且在移动架4上活动放置能与横向插孔102配合的横向插销103;在导向轴101的下端贯穿移动架4并位于移动架4下方且其下端设置限位板105。即通过横向插销103插入或不插入横向插孔102内使限位板105的位置实现变化,即实现了两组模组的限位。
进一步的,在导向轴101上设置复位弹簧104,通过复位弹簧104实现无横向插销103时能自动复位,同时为了避免导向轴101与移动架4的分离,在导向轴101的上端设置大于导向轴101与移动架4连接面的限位盘。
进一步的,在移动架4下方还设置兜底机构7,兜底机构7包括:
兜底固定板71,兜底固定板71与移动架4连接;
兜底驱动源72,兜底驱动源72设置在兜底固定板71上;
兜底驱动齿条73,兜底驱动齿条73与兜底驱动源72的工作轴连接,且二者互相平行;
兜底驱动齿轮74,兜底驱动齿轮74设置在兜底架75上,且兜底驱动齿轮74与兜底驱动齿条73啮合;和
兜底架75包括:一体设置且呈L型的兜底侧板751和兜底底板752,兜底侧板751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兜底侧板751之间通过兜底杆753连接,兜底杆753通过旋转组件76与兜底固定板71旋转连接,且兜底驱动齿轮74也设置在兜底杆753上。即实现了兜底架75的旋转,即实现了从侧面和底面对电池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76包括:与兜底固定板71的下方固定设置的轴承座761,设置在轴承座761内的旋转轴承762;且旋转轴承762设置在兜底杆753上。即保证了旋转组件76的旋转设置。
进一步的,在兜底侧板751和兜底底板752上均设置缓冲层77。通过缓冲层77的设置,保证了兜底时对电芯模组的保护。
进一步的,缓冲层77为海绵、硅胶、橡胶等。
进一步的,在兜底固定板71上还设置兜底活动板78,兜底活动板78与兜底驱动源72的工作轴连接,兜底活动板78的下方固定设置兜底驱动齿条73。保证了兜底驱动齿条73连接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兜底活动板78和兜底固定板71之间设置互相配合的兜底滑轨79和兜底滑块710,且兜底滑轨79与兜底驱动齿条73互相平行。保证了兜底活动板78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兜底固定板71上设置两个兜底光电,在兜底活动板78上设置兜底遮光片,且兜底遮光片同时仅能触发一个兜底光电。即实现兜底架75的旋转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兜底驱动源72为兜底气缸、兜底电缸、兜底油缸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兜底机构7设置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移动架4的两侧。保证了从两侧同步进行电芯模组的兜底。
通过将托架2定位后并进行顶升,其次,托架2上的结构将电池模组进行定位并压紧,随后夹具3将电池模组进行搬运,并进行装箱,实现了模组入箱;关键点在于它能兼容不同电池模组产品,加快不同模组产品切拉换型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的使用方法:
电池模组来料,电池模组放置在托架2上进行输送,且电池模组输送至定位顶升机构1正上方;
定位顶升机构1将托架2进行定位并进行顶升;
托架2上的解锁机构23工作,将电池模组松开;和
移动设备的工作端设置夹具3,夹具3将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带动电池模组移动至箱体的正上方,并进行装箱。
进一步的,夹具3将电池模组吸附后,兜底机构7工作将电池模组的底部进行兜底。当进行装箱时,兜底机构7先旋转释放,随后吸盘模组破真空实现装箱。
通过夹具3的吸盘模组5配合兜底机构7,使得此夹具3能兼容不同电池模组产品,加快不同模组产品切拉换型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顶升机构(1),所述定位顶升机构(1)将托架(2)定位后并进行顶升;
位于定位顶升机构(1)上方并定位连接的托架(2),在所述托架(2)内进行电池模组的压紧,托架(2)包括:
托举机架(21),所述托举机架(21)呈水平设置;和
压紧机构(22),所述压紧机构(22)对称设置两组,每组所述压紧机构(22)包括:
压紧支架(221);
压紧板(222),所述压紧板(222)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和
压紧滑动组件(223),所述压紧滑动组件(223)包括固定在托举机架(21)上的压紧滑轨和与压紧滑轨配合的压紧滑块,所述压紧滑块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
解锁机构(23),所述解锁机构(23)包括气动导轨锁(231),所述气动导轨锁(231)设置在压紧支架(221)上并与压紧滑轨配合设置,在所述压紧支架(221)上设置与气动导轨锁(231)连通的通气块(232),所述通气块(232)上设置能与解锁气管(234)连通的通气孔(233);
在压紧机构(22)的压紧支架(221)上还设置有调节模组(241),所述调节模组(241)包括:调节支架(2411),所述调节支架(2411)的下方设置调节滑块(2412),与所述调节滑块(2412)配合的调节滑轨(2413)设置在托举机架(21)上且调节滑轨(2413)与压紧滑轨互相垂直,在所述调节支架(2411)上竖直设置调节立杆(2414),所述调节立杆(2414)上套设调节压块(2415),在调节立杆(2414)上套设调节弹簧(2416),所述调节弹簧(2416)始终向下压紧调节压块(2415),所述调节压块(2415)上设置辅助压板(242),同时在调节压块(2415)的下端设置调节杆(2419),在托举机架(21)上设置具有调节孔(2418)的调节连接块(2417),且所述调节杆(2419)能插入调节孔(2418)内;和
夹具(3),所述夹具(3)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且在移动设备的驱动下,夹具(3)能移动至托架(2)上方并将托架(2)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移动,并移动至箱体的上方,进行装箱,所述夹具(3)包括:移动架(4);在所述移动架(4)的下方设置吸盘模组(5);在移动架(4)上设置能将端板压紧的端板压紧组件(6);和设置在移动架(4)下端并能进行兜底的兜底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将托架(2)定位并锁紧的所述定位顶升机构(1)包括:
定位机架(11),所述定位机架(11)上水平设置定位工作台(12);
顶升组件(13),所述顶升组件(13)包括:
顶升气缸(131),设置在定位机架(11)上的所述顶升气缸(131)位于定位工作台(12)下方,且所述顶升气缸(131)的伸缩杆穿过定位工作台(12);和,顶升板(132),所述顶升板(132)与定位工作台(12)平行设置,且所述顶升板(132)与顶升气缸(131)的伸缩杆连接;
定位机构(14),所述定位机构(14)包括:定位底座(141)、定位针(142)和定位套(143),所述定位底座(141)设置在顶升板(132)上,所述定位针(142)设置在定位底座(141)内,且所述定位针(142)呈竖直朝上设置,所述定位套(143)设置在托架(2)下方,且所述定位针(142)与定位套(143)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压紧组件(6)包括:
设置在移动架(4)的第一气缸(61),所述第一气缸(61)的伸缩杆水平且朝外设置;
与第一气缸(61)连接并能在水平面进行水平移动的端板压紧架(62);和
设置在端板压紧架(62)上且竖直朝上的第二气缸(63),所述第二气缸(63)的伸缩杆端部设置移动压紧架(64),在所述移动压紧架(64)的下端设置移动压板(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模组(5)包括:
吸盘安装板(51),在所述吸盘安装板(51)的下端面设置吸盘;
吸盘变矩组件(52),所述吸盘变矩组件(52)设置在移动架(4)上并穿过移动架(4)与吸盘安装板(51)连接,所述吸盘变矩组件(52)包括:
变矩驱动源(521),所述变矩驱动源(521)设置在移动架(4)上,所述变矩驱动源(521)的驱动端连接变矩驱动板(522),所述变矩驱动板(522)穿过移动架(4)与吸盘安装板(5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移动架(4)上还设置有双模组限位机构(10),所述双模组限位机构(10)包括:
竖直套设在移动架(4)上的导向轴(101),在所述导向轴(101)上设置横向插孔(102),所述横向插孔(102)沿导向轴(101)的径向贯穿设置,且在移动架(4)上活动放置能与横向插孔(102)配合的横向插销(103);在所述导向轴(101)的下端贯穿移动架(4)并位于移动架(4)下方且其下端设置限位板(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架(4)下方还设置兜底机构(7),所述兜底机构(7)包括:
兜底固定板(71),所述兜底固定板(71)与移动架(4)连接;
兜底驱动源(72),所述兜底驱动源(72)设置在兜底固定板(71)上;
兜底驱动齿条(73),所述兜底驱动齿条(73)与兜底驱动源(72)的工作轴连接,且二者互相平行;
兜底驱动齿轮(74),所述兜底驱动齿轮(74)设置在兜底架(75)上,且所述兜底驱动齿轮(74)与兜底驱动齿条(73)啮合;和
兜底架(75)包括:一体设置且呈L型的兜底侧板(751)和兜底底板(752),兜底侧板(751)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兜底侧板(751)之间通过兜底杆(753)连接,所述兜底杆(753)通过旋转组件(76)与兜底固定板(71)旋转连接,且所述兜底驱动齿轮(74)也设置在兜底杆(75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池模组来料,电池模组放置在托架(2)上进行输送,且电池模组输送至定位顶升机构(1)正上方;
定位顶升机构(1)将托架(2)进行定位并进行顶升;
托架(2)上的解锁机构(23)工作,将电池模组松开;和
移动设备的工作端设置夹具(3),夹具(3)将电池模组进行吸附,并带动电池模组移动至箱体的正上方,并进行装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入箱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夹具(3)将电池模组吸附后,兜底机构(7)工作将电池模组的底部进行兜底,释放时,兜底机构(7)打开后,吸盘模组(5)破真空。
CN202310977269.4A 2023-08-04 2023-08-04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715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7269.4A CN116715023B (zh) 2023-08-04 2023-08-04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7269.4A CN116715023B (zh) 2023-08-04 2023-08-04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5023A CN116715023A (zh) 2023-09-08
CN116715023B true CN116715023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86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7269.4A Active CN116715023B (zh) 2023-08-04 2023-08-04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5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9160B (zh) * 2023-10-12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入箱设备、检测机构、电池生产线及入箱方法
CN117059871B (zh) * 2023-10-12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兜底装置、抓取设备、生产线和更换兜底装置类型的方法
CN117141818B (zh) * 2023-10-31 2024-02-27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倒置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802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ankyo System:Kk ガセット包装物の検品装置
CN208738364U (zh) * 2018-08-30 2019-04-1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整形装置
CN115954524A (zh) * 2023-01-17 2023-04-11 深圳市安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模组倒装入箱装置
CN219134663U (zh) * 2022-11-29 2023-06-06 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ctp模组入箱抓手装置
CN219163453U (zh) * 2022-12-29 2023-06-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模组整形设备
CN116493796A (zh) * 2023-06-20 2023-07-28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刀片电池汇流排焊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802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ankyo System:Kk ガセット包装物の検品装置
CN208738364U (zh) * 2018-08-30 2019-04-1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整形装置
CN219134663U (zh) * 2022-11-29 2023-06-06 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ctp模组入箱抓手装置
CN219163453U (zh) * 2022-12-29 2023-06-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模组整形设备
CN115954524A (zh) * 2023-01-17 2023-04-11 深圳市安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模组倒装入箱装置
CN116493796A (zh) * 2023-06-20 2023-07-28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刀片电池汇流排焊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5023A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15023B (zh) 电池模组入箱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26130B (zh) 八工位自动组装设备
CN109748104B (zh) 一种双工位聚合物锂电池上料方法
CN109623929B (zh) 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
CN109449501A (zh) 锂电池贴胶纸机
CN108963286A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纸设备
CN209110465U (zh) 一种薄板类产品平移翻转装置
CN109128826B (zh) 一种盖体装配设备
CN108878949A (zh) 新能源电池自动贴胶机
CN206107740U (zh) 折膜入袋机
CN110950076A (zh) 一种顶部旋转式复合板收纳装置
CN109449500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设备
CN220172179U (zh) 电池模组捆扎整形装置及捆扎系统
CN108963341A (zh) 锂电池贴胶纸的方法
CN113561512A (zh) 一种显示器用支架贴合设备
CN112139560A (zh) 一种具有钻头自动更换结构的钻孔装置
CN112140781A (zh) 一种用于木雕塑的多工位旋转式夹料机构
CN107297939A (zh) 一种玻璃加热膜片安装工装
CN207696032U (zh) 一种整机组装压合治具
CN115626413A (zh) 用于飞轮储能系统的飞轮自动装配方法
CN206824742U (zh) 一种钢套自动切割装置
CN116014210A (zh)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ctp模组入箱夹具
CN220664108U (zh) 电池模组入箱机的夹具
CN211889811U (zh) 一种全自动按键组装机
CN221050197U (zh) 一种撕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