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1711A -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51711A CN116651711A CN202310686289.6A CN202310686289A CN116651711A CN 116651711 A CN116651711 A CN 116651711A CN 202310686289 A CN202310686289 A CN 202310686289A CN 116651711 A CN116651711 A CN 1166517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 plate
- homogenizing
-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003 electrode p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67 electrode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05D3/0413—Heating with air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烘干系统及涂布机。匀风装置包括:船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及底板,其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第一侧板上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进风口连通收容空间,用于朝向收容空间供风;多个出风组件,用于将收容空间内的风导出以对基材进行干燥;匀风结构,包括第一匀风组件和第二匀风组件,第一匀风组件设于收容空间内,第一匀风组件用于在收容空间内进行匀风;第二匀风组件包括多个匀风板,每个匀风板对应于一个出风组件,匀风板具有多个连通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匀风板用于在出风组件进行匀风。本申请提供的匀风装置提高了导出的风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对基材的干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电极用浆料的涂布、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电极通常通过以下方法来制作:将混合有活性物质以及导电材料的电极浆料涂布在金属箔上,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干燥以后进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质量影响着电极的质量。
通常,采用涂布机烘箱对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进行烘干,烘箱热风出流速度的均匀性对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的一致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目前烘箱的腔内导流结构设计、布置不合理导致风嘴出风均匀性降低,从而导致了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系统及涂布机,以解决进入风嘴的风的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多个匀风装置,所述匀风装置包括:
船体,所述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且相对设置的顶板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朝向所述收容空间供风;
多个出风组件,所述多个出风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每个所述出风组件皆包括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将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风导出以对基材进行干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出风组件朝向所述基材吹风的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多个出风组件的排布方向,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匀风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及
匀风结构,包括第一匀风组件和第二匀风组件,所述第一匀风组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匀风组件用于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进行匀风;所述第二匀风组件包括多个匀风板,每个所述匀风板对应于一个所述出风组件,所述匀风板具有多个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所述匀风板用于在所述出风组件进行匀风。
本申请提供的匀风装置包括船体、多个出风组件以及匀风结构,匀风结构包括第一匀风组件和第二匀风组件,第一匀风组件用于对收容空间内进行匀风,第二匀风组件用于对进入出风组件内的风进行匀风。第一匀风组件和第二匀风组件分别将收容空间以及进入至出风组件的风进行匀风处理,使得匀风装置内的风更加均匀,提高了出风口吹向基材的风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对基材的干燥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涂布机,所述涂布机包括:
涂布系统,所述涂布系统用于将浆料涂布于基材上;
所述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设置于所述涂布系统的下游,所述烘干系统用于对所述基材进行干燥;及
收卷系统,所述收卷系统设置于所述烘干系统的下游,所述收卷系统用于将干燥后的所述基材进行收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匀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匀风装置去除部分顶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出风组件和匀风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去除部分顶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匀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板与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出风组件和匀风板截面示意图二;
图2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出风组件和匀风板截面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出风组件和匀风板截面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涂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涂布机-1、烘干系统-10、匀风装置-100、船体-110、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顶板-113、底板-114、收容空间-115、进风口-120、出风组件-130、出风口-131、第一出风口-1311、第二出风口-1312、风嘴外壳-132、风嘴内壳-133、回风腔-134、回风孔-136、圆弧板-137、匀风板-140、第一通孔-141、缓冲板-150、第五通孔-151、第一匀风部-1501、第二匀风部-1502、第三匀风部-1503、第一匀风组件-40、导风板-41、第一导风板-401、第二导风板-402、第一导风部-411、第二导风部-412、弧形导风部-413、风道-434、第二通孔-43、导风孔板组件-44、第四通孔-441、第二导风孔板-442、第三导风孔板-443、第一导风孔板-45、第三通孔-451、第二匀风组件-50、加强杆-60、连接件-70、第一匀风装置组-200、第二匀风装置组-300、通道-400、供热风系统-500、涂布系统-20、收卷系统-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含义。
电池的电极通常通过以下方法来制作:将混合有活性物质以及导电材料的电极浆料涂布在金属箔上,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干燥以后进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质量影响着电极的质量。
通常,采用涂布机烘箱对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进行烘干,烘箱热风出流速度的均匀性对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的一致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目前烘箱的腔内导流结构设计、布置不合理导致风嘴出风均匀性降低,从而导致了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箔的干燥质量差。
请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系统10,所述烘干系统10包括多个匀风装置100。所述匀风装置100包括船体110、多个出风组件130以及匀风结构。
所述船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1及第二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板112且相对设置的顶板113及底板114,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所述顶板113及所述底板114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5;所述第一侧板111上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120,所述进风口120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用于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15供风。
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14,每个所述出风组件130皆包括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的出风口131,所述出风口131用于将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导出以对基材进行干燥,其中,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匀风装置100沿所述第一方向D1或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移动。
所述匀风结构包括第一匀风组件40和第二匀风组件50,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用于在所述收容空间115内进行匀风;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包括多个匀风板140,每个所述匀风板140对应于一个所述出风组件130,所述匀风板140具有多个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的第一通孔141,所述匀风板140用于在所述出风组件130进行匀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匀风装置100用于对基材进行烘干干燥,具体地,所述匀风装置100通过吹出热风的方式对涂布有浆料的基材进行干燥。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匀风装置10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移动,且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沿所述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14,以使得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能够在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匀风装置100移动时持续朝向所述基材吹出热风,从而持续对所述基材进行干燥。其中,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D2,且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平行设置,以提高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的一致性。举例而言,所述浆料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极浆料、胶、涂料、油墨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用于对所述收容空间115内进行匀风,使得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的风量更加均匀。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包括多个所述匀风板140,所述匀风板140对应所述出风组件130设置,所述匀风板140用于将对进入至所述出风组件130内的风进行匀风,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内的风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匀风装置100包括所述船体110、多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以及所述匀风结构,所述匀风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和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用于对所述收容空间115内进行匀风,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用于对进入所述出风组件130内的风进行匀风。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和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分别将所述收容空间115以及进入至所述出风组件130的风进行匀风处理,使得所述匀风装置100内的风更加均匀,提高了所述出风口131吹向基材的风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对基材的干燥质量。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沿第二方向D2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41,所述导风板41包括第一导风部411、第二导风部41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第二导风部412之间的弧形导风部413,所述第一导风部411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D2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将所述收容空间115分隔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多个风道434,所述多个风道434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逐渐变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D2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所述第一方向D1和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向延伸,并将所述第一侧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板112之间分隔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多个风道434,且所述多个风道434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逐渐变大,以使得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处的风阻相对较大,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处的风阻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能够更多地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以平衡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各个区域的风量,进而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接收所述收容空间115的风的风量均匀,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吹向所述基材的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一致性,提高了基材的干燥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部411具有平行所述第二方向D2设置的多个流道,一个所述流道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风道434,用于将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导向所述风道434。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部41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风口120间隔设置,有利于进风口120导入的风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导风部411直接连接至所述进风口120,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方向,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较宽的所述流道对应较宽的所述风道434设置,从而有利于进风口120导入的风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所述第一方向D1及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通过所述流道及所述风道434将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及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向,以实现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的双向导风。或者,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通过所述流道及所述风道434将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以实现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D1的单向导风。或者,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以使得第一匀风组件40通所述流道及所述风道434将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以实现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单向导风。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所述进风口1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中心,多个所述导风板41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401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02,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1与所述多个第二导风板402关于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D2且过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线对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导风板40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1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中心,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01与所述第二导风板402关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从而使得所述进风口120导入所述收容空间115的风能够被均匀的导向所述进风口120的两侧,有利于提高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量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一致性,进而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出风的一致性,提高了对所述基材的干燥质量。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401或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402中,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远离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
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远离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以使得每个所述风道434将所述进风口120的风沿所述第一方向D1且背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导出的位置相较于所述进风口12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距离相同,有利于对导风均匀的设计。此外,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远离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有利于简化所述导流组件的结构设计,降低设计成本,且有利于将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预设位置。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401或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402中,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连接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方向D2逐渐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处的风阻,有利于平衡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进而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接收风的风量均匀,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吹向所述基材的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了对基材的干燥质量。
请再次参照图3及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间隔设置,且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距离逐渐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间隔设置,即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120存在间隙。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距离逐渐变大,即,所述间隙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变大,以使得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沿所述第二方向D2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的阻力小,有利于风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有利于平衡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进而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接收风的风量均匀。
进一步地,在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401或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402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一端共面设置,且依次相连形成的面与所述第一侧板111形成夹角α满足:30°≤α≤45°,有利于配合沿所述第二方向D2尺寸逐渐增大的风道434提高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的风量一致性。举例而言,所述夹角α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或35°、或40°、或45°、或30°~45°之间的其它值。如若所述夹角α小于30°,则会导致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之间形成的流道在靠近所述进风口120中心的区域的风阻较大,不利于将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从而导致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区域风量过小。如若所述夹角α大于45°,则会导致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之间形成的流道在靠近所述进风口120中心的区域风阻过小,从而将过多的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风道434,进而导致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区域风量过大。因此,所述夹角α满足:30°≤α≤45°,有利于配合沿所述第二方向D2尺寸逐渐增大的风道434提高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的风量一致性。
请一并参照图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具有连通所述风道434的多个第二通孔43。
至少部分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具有连通所述风道434的多个第二通孔43,所述多个第二通孔43连通相邻两个所述风道434,以将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以补偿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的风量,从而使得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风量均匀,进而提高了每个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出风一致性,提高了对涂布有浆料的基材的干燥质量。此外,由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能够将沿所述第二方向D2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和/或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因此风在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处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所述多个第二通孔43设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有利于将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的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
请一并参照图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越大,则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内的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43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的风阻越小,且流量越大。因此,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设置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能够减小远离所述进风口120处所述第二通孔43处的风阻,以平衡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进而提高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出风一致性。
请一并参照图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面积沿第三方向D3逐渐变小。其中,所述第三方向D3为所述顶板113指向所述底板114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面积沿所述第三方向D3逐渐变小,从而使得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所述第二通孔43处的风阻沿所述第三方向D3逐渐变大,以避免风快速流向靠近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所述出风组件130,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的风量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风道434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均相同,每个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43。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为2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为20%~50%,有利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43将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且有利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将沿所述第二方向D2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和/或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举例而言,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0%、或30%、或40%、或50%、或20%~50%的其它任意值。
如若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小于20%,则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过小,从而使得所述弧形导风部41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43将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的风阻过大,进而使得将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效果不佳。如若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大于50%,则使得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与风的接触面过小,从而导致所述弧形导风部413难以将沿所述第二方向D2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和/或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因此,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的总面积之比为20%~50%,有利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43将风导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风道434,且有利于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将沿所述第二方向D2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第一方向D1和/或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
请参照图1、图2、图10、图11及图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导风孔板组件44及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侧板111,相对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侧板112,且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与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及所述顶板113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120的匀风腔,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沿第二方向D2间隔地依次设于所述匀风腔内,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具有多个第三通孔451,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具有多个第四通孔441,其中,所述第二方向D2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且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与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及所述顶板113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120的匀风腔,且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具有多个第四通孔441,以使得所述进风口120导入所述匀风腔的风能够通过所述多个第四通孔441较为均匀地流向位于所述匀风腔外的所述收容空间115,即较为均匀地沿所述第一方向D1及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流向所述进风口120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沿所述第二方向D2间隔地依次设于所述匀风腔内,能够避免所述进风口120导入所述匀风腔内的风快速流向所述第二侧板112,从而避免形成腔内涡流,提高了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量的均匀性。此外,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具有多个第三通孔451,通过多个所述第三通孔451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起到匀风作用,配合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的所述第四通孔441,使得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及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皆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的出风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对所述基材的干燥质量。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451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孔、方孔、三角孔、多边孔等,只要能够实现匀风效果即可。
可选地,所述第四通孔441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孔、方孔、三角孔、多边孔等,只要能够实现匀风效果即可。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三通孔451在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均匀分布,以提高各处均匀导风的效果,或者,多个所述第三通孔451在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按第一预设规律分布,以实现第一预设效果的导风,所述第一预设规律分布在后文进行详细介绍。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四通孔441在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均匀分布,以提高各处均匀导风的效果,或者,多个所述第三通孔451在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按第二预设规律分布,以实现第二预设效果的导风,所述第二预设规律分布在后文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1、图2、图10、图11及图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将所述匀风腔分隔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多个子腔,所述多个子腔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沿所述第二方向D2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腔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得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子腔内的风阻小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子腔内的风阻,从而提高各个所述子腔内的风量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所述收容空间115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出风一致性。
请一并参照图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和/或,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面积。
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使得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风阻较大,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风阻较小,从而提高了所述匀风腔内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所述收容空间115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风量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出风一致性。
可选地,本申请对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数量不作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数量为3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板401的数量还可以为1个、或2个、或4个、或4个以上的数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照图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的所述第三通孔451的面积沿第三方向D3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通孔451的面积沿所述第三方向D3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三方向D3为所述顶板113指向所述底板114的方向。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的所述第三通孔451的面积沿所述第三方向D3逐渐变小,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靠近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区域的风阻大于远离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区域的风阻,以避免流向靠近所述导流组件的所述出风组件130的风量过快,从而提高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接收的风量一致性,进而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的出风一致性。
请一并参照图15,可选地,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通孔441的面积沿所述第三方向D3逐渐变小,以使得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靠近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区域的风阻大于远离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区域的风阻,以避免流向靠近所述导流组件的所述出风组件130的风量过快,从而提高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接收的风量一致性,进而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的出风一致性。
请参照图1、图2、图10、图11及图12,具体地,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包括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和第三导风孔板443。所述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设于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靠近所述底板114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与所述底板114间隔设置。
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将所述匀风腔分隔为多个子腔,每个所述子腔中,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上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总面积小于两侧的所述第二导风孔板442上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总面积。
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关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在所述底板114上的正投影对称设置,部分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底板114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在所述底板114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关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在所述底板114上的正投影对称设置,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接收到的风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之间出风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导风孔板442靠近所述底板114处设置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能够提高所述匀风腔内沿所述第三方向D3流出所述匀风腔的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沿所述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的所述出风组件130接收到的风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沿所述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的所述出风组件130出风的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多个所述导风板41设于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内。具体地,多个所述导风板41设于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上,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01设于所述导风板41与所述进风口120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照图1、图2、图4、图16和图17,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换言之,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逐渐增大。使得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风阻相对较大,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的风阻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所述进风口120导入的风能够更多地流向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以平衡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风量,进而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接收所述收容空间115的风的风量均匀,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吹向所述基材的风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所述基材的干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匀风板140设于所述出风组件130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也可以相互连接,或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为一体式结构,多个所述匀风板140形成以一个板体覆盖所述底板114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包括但不限于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孔径的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二、所述第二通孔43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孔径的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三、多个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孔径的和密度皆沿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请一并参照图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方向D2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具体地,对应所述进风口120位置的所述匀风板140上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进风口1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1上,且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12供风,由于热风的风量较大且主要朝向第二方向D2前进,靠近所述进风口120处的风吹至所述匀风板140的风量相对较小。当热风吹至所述第二侧板112并进行改向时一部分热风直接吹至所述匀风板140,因此,远离所述进风口120出的热风吹至所述匀风板140的风量相对较大。所述匀风板140上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减小,可以使得靠近所述匀风板140上的热风吹至所述匀风板140的风量相对提高,远离所述匀风板140上的热风吹至所述匀风板140的风量相对降低,进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匀风板140各个部位接收到所述收容空间115的风量均匀,提高了所述出风组件130吹向所述基材的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所述基材的干燥质量。
请一并参照图4和图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131包括沿第一方向D1依次间隔设置第一出风口1311和第二出风口1312。所述出风组件130还包括风嘴外壳132以及风嘴内壳133。所述风嘴外壳132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的风腔,所述匀风板140连接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所述风嘴内壳133设于所述风腔内,且所述风嘴内壳133的一侧与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的一侧形成朝向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所述风嘴内壳133的另一侧与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的一侧形成朝向所述基材的第二出风口1312。
所述风嘴内壳133具有回风腔134,所述风嘴内壳133朝向所述基材的一侧具有连通所述回风腔134的至少一个回风孔136,所述回风孔136用于将从所述基材反射的风导向所述回风腔134。
在所述匀风装置100进行工作时,流入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经均匀分散后从多个所述出风组件130的所述出风口131定向吹出,吹出后的风吹至所述基材上,反弹的风可以经过所述回风孔136进入所述回风腔134内进行泄压,避免回风无法泄压而导致后续的吹风紊乱,并且避免热风流动至其它位置而发生湍流现象和热量浪费的问题,有效保证吹风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131包括出风间隙,所述风嘴外壳132远离所述船体110的一端包括朝向所述风嘴内壳133的方向倾斜的外出风板,所述风嘴内壳133远离所述船体110的一端包括朝向远离所述风嘴外壳132的方向倾斜的内出风板,所述外出风板与所述内出风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外出风板与所述内出风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倾斜设置的所述出风间隙。
具体地,所述外出风板朝向所述风嘴内壳133的方向倾斜,所述内出风板朝向远离所述风嘴外壳132的方向倾斜,外出风板与所述内出风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所述出风间隙朝向所述回风孔136的位置倾斜,有利于经所述基材反弹的风吹至所述回风通孔并进入至所述回风腔134内,提高回风进入所述回风通孔及回风腔134的效率。
并且,所述出风间隙相对所述基材倾斜设置,可以增大所述出风口131的出风范围,使得更多面积的热风能够吹至所述基材的表面,提高对热风的利用率。
请一并参照图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嘴内壳133包括圆弧板137,所述圆弧板137位于所述风嘴内壳133朝向所述船体110的一侧,且所述圆弧板137朝向所述船体110的一侧凸出。
具体地,所述圆弧板137位于所述风嘴内壳133靠近所述收容空间115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15凸起,所述圆弧板137的延伸部位分别连接所述风嘴内壳133的两侧,当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吹至所述风嘴外壳132的风腔内时经过所述圆弧板137流动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312并进行出风,所述圆弧板137的圆弧形设计有利于从所述收容空间115吹至所述风腔内的风更好地流向所述出风口131,提高出风效率,减小乱流的现象。
所述匀风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缓冲板150,所述缓冲板150设于所述出风组件130内,所述缓冲板150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41的第五通孔151,所述第五通孔151用于将导入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风导向所述出风组件130的所述出风口131。
所述缓冲板150设于所述出风组件130内,具体地,所述缓冲板150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缓冲板150的四周连接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并与所述风嘴外壳132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150可以将从所述风腔吹至所述出风口131的风均匀化,增强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匀风效果。
所述匀风板140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与所述缓冲板150的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至少部分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通孔141和所述第五通孔151至少部分交错,进一步提高对所述风腔内的风的缓冲效果,增强风嘴的匀风效果。所述第一通孔141和所述第五通孔151至少部分交错,换言之,所述第一通孔141在所述缓冲板15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五通孔151至少部分不重叠。
请一并参照图21、图22和图23,所述缓冲板15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D1依次排列的第一匀风部1501、第二匀风部1502及第三匀风部1503,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出风口1312,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风嘴内壳133上。
第一匀风部1501及第三匀风部1503设有所述第五通孔151,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为实心区域;或,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及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皆设有所述第五通孔151,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上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的总面积,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上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的总面积。
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对应所述第二出风口13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位实心区域,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和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设置所述第五通孔151,所述缓冲板150的过流区域对应所述出风口131设置,使得经所述缓冲板150的风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出风口131吹出,不会流经其它所述出风组件130的其它结构件,减少风产生乱流的现象。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上也设有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但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和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的所述第五通孔151总面积皆大于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上所述第五通孔151的总面积,使得经所述缓冲板150的风中大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出风口131吹出,减少风产生乱流的现象。
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相对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远离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出风口131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相对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远离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出风口131的方向倾斜。
具体地,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远离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上的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朝向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第一匀风部1501上穿过的风能够直接吹至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并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311吹出,减少风产生乱流的现象;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远离所述第二匀风部1502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第二出风口1312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的多个所述第五通孔151朝向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第三匀风部1503上穿过的风能够直接吹至所述风嘴外壳132的内壁并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1312吹出,减少风产生乱流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1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第三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三顶板相较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且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底板114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
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在所述顶板113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顶板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关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风量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及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底板114之间的间距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D1且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逐渐减小,有利于提高所述收容空间115内在所述第一方向D1及其相反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区域的风压,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风量的一致性,进而减少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涡流,且提高各个所述出风组件130出风的风量一致性。
此外,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在所述顶板113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顶板内,以避免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超出所述第二顶板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的尺寸或调整所述船体110内的支撑结构,有利于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的结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所述匀风装置100中,多个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单一实现,也可以多个实施例的方案进行合并体现于一个所述匀风装置100内。
进一步地,举例而言,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沿第二方向D2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41时,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沿第二方向D2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41时,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沿第二方向D2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41时,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且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导风孔板组件44及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时,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导风孔板组件44及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时,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导风孔板组件44及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时,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且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
请参照图24及图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系统10包括多个如前述任意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匀风装置100、及供热风系统500。
请参照图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匀风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杆60,所述加强杆6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且所述加强杆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12。
所述匀风装置100设置加强杆60,能够避免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发生较大形变,提高船体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系统10还包括至少一个烘箱和至少一个连接件70,所述烘箱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匀风装置100,所述连接件70的一端连接所述烘箱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匀风装置100的所述船体110;所述连接件70连接所述匀风装置100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板112之间的加强杆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7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件70分别设于所述匀风装置100的四周,所述连接件70用于固定所述匀风装置100与所述烘箱。所述连接件70连接所述加强杆60,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所述加强杆60的固定作用,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的结构稳定性更高。同时能够避免所述连接件70与所述匀风装置100的连接处变形,使连接固定更为稳定。
多个所述匀风装置100包括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第二匀风装置组300。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之间形成用于传输所述基材的通道400。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的出风口131皆朝向所述通道400出风。所述供热风系统500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20,用于提供热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系统10用于对基材进行烘干干燥,具体地,所述匀风装置100通过吹出热风的方式对涂布有浆料的基材进行干燥。其中,所述基材相背设置的两面均涂布有所述浆料。通过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形成传输所述基材的通道400,并分别对所述基材相背设置的两个面进行吹风干燥。举例而言,所述浆料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极浆料、胶、涂料、油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风系统500用于提供热风以使得所述出风组件130吹向所述基材的风为热风。可选地,所述供热风系统500包括供风装置及加热装置,所述供风装置连通所述进风口120,用于供风,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供风装置内或所述匀风装置100内,用于对风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以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供风装置内进行示意,并未对所述加热装置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均由至少一个所述匀风装置100组成,由于所述匀风装置100能够提高吹向所述基材的风的一致性,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烘干系统10能够提高吹向所述基材相背两面的风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对基材的干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与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沿所述第一方向D1交错设置,有利于所述基材在所述通道400中保持平衡,且避免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与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正对设置产生气流干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涂布机1。请参照图1、图24及图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布机1包括涂布系统20、如前述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烘干系统10及收卷系统30。所述涂布系统20用于将浆料涂布于基材上。所述烘干系统10设置于所述涂布系统20的下游,所述烘干系统10用于对所述基材进行干燥。所述收卷系统30设置于所述烘干系统10的下游,所述收卷系统30用于将干燥后的所述基材进行收卷。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布机1用于对浆料进行涂布、干燥及收卷。具体地,所述涂布机1包括涂布系统20、烘干系统10及收卷系统30。所述涂布系统20用于将浆料涂布于基材相背设置的两个面上。所述烘干系统10用于朝向所述基材相背设置的两个面吹出热风,以对所述基材进行干燥。所述收卷系统30用于对干燥后的所述基材进行收卷。
可选地,所述涂布机1还包括放卷系统,所述放卷系统设于所述涂布系统20的上游,用于放卷所述基材。
可选地,所述涂布机1还包括牵引系统,所述牵引系统用于牵引所述基材,以保持所述基材稳定传输。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布机1通过所述烘干系统10能够提高对所述基材的干燥质量。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10)包括多个匀风装置(100),所述匀风装置(100)包括:
船体(110),所述船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1)及第二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板(112)且相对设置的顶板(113)及底板(114),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所述顶板(113)及所述底板(114)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5);所述第一侧板(111)上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120),所述进风口(120)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用于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15)供风;
多个出风组件(130),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14),每个所述出风组件(130)皆包括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的出风口(131),所述出风口(131)用于将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风导出以对基材进行干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出风组件(130)朝向所述基材吹风的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多个出风组件(130)的排布方向,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匀风装置(10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及
匀风结构,包括第一匀风组件(40)和第二匀风组件(50),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用于在所述收容空间(115)内进行匀风;所述第二匀风组件(50)包括多个匀风板(140),每个所述匀风板(140)对应于一个所述出风组件(130),所述匀风板(140)具有多个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5)的第一通孔(141),所述匀风板(140)用于在所述出风组件(130)进行匀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匀风板(14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总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匀风板(140)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41),所述导风板(41)包括第一导风部(411)、第二导风部(41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第二导风部(412)之间的弧形导风部(413),所述第一导风部(411)沿平行于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部(412)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412)将所述收容空间(115)分隔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多个风道(434),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风道(43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心,多个所述导风板(41)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401)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02),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1)与所述多个第二导风板(402)关于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过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线对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导风板(40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间隔设置,且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部(411)与所述进风口(120)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弧形导风部(413)具有连通所述风道(434)的多个第二通孔(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弧形导风部(413)上的所述第二通孔(43)的总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包括:
导风孔板组件(44)及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侧板(111),相对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侧板(112),且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与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及所述顶板(113)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120)的匀风腔,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沿第二方向间隔地依次设于所述匀风腔内,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具有多个第三通孔(451),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具有多个第四通孔(441),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板(111)指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将所述匀风腔分隔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多个子腔,所述多个子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沿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的所述多个第三通孔(451)的总面积,和/或,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20)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上的所述第三通孔(451)的面积沿第三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通孔(451)的面积沿所述第三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顶板(113)指向所述底板(114)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板组件(44)包括:
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所述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设于所述第一导风孔板(45)相对的两端;及
第三导风孔板(443),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风孔板(442)靠近所述底板(114)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与所述底板(114)间隔设置;
所述多个第一导风孔板(45)将所述匀风腔分隔为多个子腔,每个所述子腔中,所述第三导风孔板(443)上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总面积小于两侧的所述第二导风孔板(442)上的所述第四通孔(441)的总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第三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三顶板相较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且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风口(12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底板(114)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
所述第一匀风组件(40)在所述顶板(113)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顶板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匀风装置(100)包括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合第二匀风装置组(300),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之间形成用于传输所述基材的通道(400),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和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皆朝向所述通道(400)出风;及
供热风系统(500),所述供热风系统(500)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20),用于朝向所述进风口(120)供热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烘干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匀风装置组(2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与所述第二匀风装置组(300)的所述出风组件(130)沿所述第一方向交错设置。
18.一种涂布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机(1)包括:
涂布系统(20),所述涂布系统(20)用于将浆料涂布于基材上;
如权利要求16-17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系统(10),所述烘干系统(10)设置于所述涂布系统(20)的下游,所述烘干系统(10)用于对所述基材进行干燥;及
收卷系统(30),所述收卷系统(30)设置于所述烘干系统(10)的下游,所述收卷系统(30)用于将干燥后的所述基材进行收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86289.6A CN116651711B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86289.6A CN116651711B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51711A true CN116651711A (zh) | 2023-08-29 |
CN116651711B CN116651711B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772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86289.6A Active CN116651711B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51711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26307Y (zh) * | 2007-11-07 | 2008-10-01 | 吴培唐 | 一种高效能精密烘箱 |
CN204817114U (zh) * | 2015-08-11 | 2015-12-02 | 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涂布机烘箱及其风嘴 |
CN106333221A (zh) * | 2016-08-15 | 2017-01-18 | 黄碧义 | 转轮式烘干系统 |
CN207146838U (zh) * | 2017-08-21 | 2018-03-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
CN108580222A (zh) * | 2018-06-27 | 2018-09-28 | 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风箱风嘴结构 |
CN111578675A (zh) * | 2020-05-06 | 2020-08-25 | 安徽科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刨花板生产加工用的干燥装置 |
CN211887722U (zh) * | 2020-02-28 | 2020-11-10 | 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涂布机 |
CN212778533U (zh) * | 2020-07-24 | 2021-03-23 | 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出风的风箱结构 |
CN113894025A (zh) * | 2021-10-18 | 2022-01-07 | 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宽幅多孔风嘴结构 |
CN216880230U (zh) * | 2022-01-20 | 2022-07-05 |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风嘴及风室 |
CN216907659U (zh) * | 2021-06-22 | 2022-07-08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空气炸锅 |
CN217512239U (zh) * | 2022-05-26 | 2022-09-30 | 河北益碧固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匀风系统 |
-
2023
- 2023-06-09 CN CN202310686289.6A patent/CN1166517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26307Y (zh) * | 2007-11-07 | 2008-10-01 | 吴培唐 | 一种高效能精密烘箱 |
CN204817114U (zh) * | 2015-08-11 | 2015-12-02 | 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涂布机烘箱及其风嘴 |
CN106333221A (zh) * | 2016-08-15 | 2017-01-18 | 黄碧义 | 转轮式烘干系统 |
CN207146838U (zh) * | 2017-08-21 | 2018-03-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
CN108580222A (zh) * | 2018-06-27 | 2018-09-28 | 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风箱风嘴结构 |
CN211887722U (zh) * | 2020-02-28 | 2020-11-10 | 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涂布机 |
CN111578675A (zh) * | 2020-05-06 | 2020-08-25 | 安徽科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刨花板生产加工用的干燥装置 |
CN212778533U (zh) * | 2020-07-24 | 2021-03-23 | 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出风的风箱结构 |
CN216907659U (zh) * | 2021-06-22 | 2022-07-08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空气炸锅 |
CN113894025A (zh) * | 2021-10-18 | 2022-01-07 | 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宽幅多孔风嘴结构 |
CN216880230U (zh) * | 2022-01-20 | 2022-07-05 |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风嘴及风室 |
CN217512239U (zh) * | 2022-05-26 | 2022-09-30 | 河北益碧固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匀风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51711B (zh) | 2024-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778533U (zh) | 一种均匀出风的风箱结构 | |
CN110150824B (zh) | 卷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卷发棒 | |
CN218048800U (zh) | 涂布烘箱及包括该涂布烘箱的涂布设备 | |
CN207365556U (zh) | 一种涂布机悬浮烘干结构 | |
CN110979368A (zh) | 送风装置及空调机组 | |
CN116651711B (zh) | 烘干系统及涂布机 | |
CN216800481U (zh) | 电池涂布烘箱风嘴 | |
CA2766004C (en) | Nozzle insert for a yankee impingement hood | |
CN220658212U (zh) | 匀风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220514654U (zh) | 匀风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116748095B (zh) | 匀风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220461219U (zh) | 烘箱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220461218U (zh) | 风箱组件、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116351673B (zh) | 匀风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216539385U (zh) | 一种涂布机烘箱风嘴 | |
CN111940257B (zh) | 一种均风风嘴及其烘箱 | |
CN109817858A (zh) | 电池箱 | |
CN211252579U (zh) | 送风装置及空调机组 | |
CN208684775U (zh) |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 |
CN220124628U (zh) | 一种出风挡板及基站 | |
CN208527643U (zh) |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导风结构及实验室通风柜 | |
CN220027647U (zh) | 出风装置、烘烤系统、及涂布机 | |
CN216704930U (zh) | 一种风嘴 | |
CN218743007U (zh) | 一种风嘴、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 | |
CN213208575U (zh) | 一种风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