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4775U -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4775U
CN208684775U CN201821450501.XU CN201821450501U CN208684775U CN 208684775 U CN208684775 U CN 208684775U CN 201821450501 U CN201821450501 U CN 201821450501U CN 208684775 U CN208684775 U CN 208684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 aperture
buffer board
plate
cushion chamber
cooling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0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伟
洪秀
谢详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05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4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4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4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包括一个由左侧板、右侧板、上端板、左底板、右底板、挡板构成的中空的矩形腔体;上端板上设置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位于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二进气口管路连接,第一连接板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连接板上端面设置有通气凹槽,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进气口,通气凹槽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三进气口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空隙,第三连接板两侧设置有第四进气口,第三连接板底端分别与位于左底板右端、右底板左端的限位凹槽固定连接,限位凹槽下端设置有长条凹槽,第四进气口下方设置有第五进气口,第三连接板下端设置有半圆凹槽并通过半圆凹槽连接导向磁管。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背景技术
在玻璃面板加工过程中,大多会对玻璃面板表面进行镀膜处理,例如玻璃屏幕。为获得良好的镀膜效果,通常会在镀膜前对玻璃面板进行等离子处理以改善表面活性、提高表面张力。现有用于玻璃等离子处理的设备多选用常压等离子机,它通过等离子喷枪能对小宽度的玻璃面板进行有效的等离子处理,而当玻璃面板宽度较大时,尤其是超过80mm时,则需要安装多个等离子喷枪方能处理充分。但多个等离子喷枪同时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叠加处理或者漏处理,从而极易造成玻璃表面处理不均的问题。另外,现有常压等离子机的等离子喷枪在使用中易出现运行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加工生产及维护成本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不仅稳定及高效地促进等离子体的生成,还能加大等离子体的辐射宽度以满足大宽度玻璃面板的等离子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形出口,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
外壳的空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及导向磁管,导向磁管内设置有电极,导向磁管的底端部位于条形出口且与条形出口间隙设置,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及第三缓冲板、导向磁管共同将空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及第三缓冲腔,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条形出口连通的第四缓冲腔,两第四缓冲腔相对条形出口对称设置,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及第四缓冲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且第一缓冲腔与进气孔连通;
第一缓冲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混合孔组,第一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第一混合孔;
第二缓冲板上设置有两组第二混合孔组,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混合孔组的两侧,第二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第二混合孔;
第三缓冲板上设置有两组第三混合孔组,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的间距大于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的间距,第三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缓冲腔与第四缓冲腔的第三混合孔。
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孔与进气系统相连,进气系统向进气孔内注入的反应气体为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电离混合气体,还配备有高频高压电源,高频高压电源的输出端贯穿外壳与电极相连。为稳定、高效地产生等离子体,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及第四缓冲腔来实现前述混合气体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从进气孔进入的氩气和氧气先扩散至第一缓冲腔内,并在此腔内完成第一阶段的混合,再通过第一混合孔进入第二缓冲腔内,并在此腔内完成第二阶段的混合,随着进气孔不断注入新的混合气体,在第二缓冲腔内的混合气体则会被挤压至该腔体的两端部,并分别从两第二混合孔组进入第三缓冲腔,在此腔内,混合气体完成第三阶段的混合。随后,前述混合气体在新混合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再次挤压至该腔体的两端部,并分别从两第三混合孔组进入第四缓冲腔内,在此腔内,混合气体完成第四阶段的混合,这时,混合气体已达到充分混合,在电极的作用下则发生高效及稳定的电离作用,并使得前述混合气体形成有电子、离子、自由基同时存在等离子体状态,在导向磁管的磁场引导作用下,该等离子体则会从条形出口释放,当接触到玻璃面板的表面时,则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
另外,通过第一混合孔组、两第二混合孔组及两第三混合孔组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各个混合孔组位置的变化而为混合气体提供换向式的扩散路径,这样更利于混合气体在每个缓冲腔内的充分混合,另一方面,两第二混合孔组和两第三混合孔组均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这样,有利于在导向磁管的两侧得到均匀的混合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空腔顶端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混合孔包括大孔径段和位于大孔径段下方的小孔径段。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板上端面与外壳之间的区域则为所述第一缓冲腔。第一混合孔的变径设置,可使得完成第一阶段的混合气体在第一混合孔内再次发生混合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下端面接触设置;
所述第二缓冲板的顶端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混合孔组的第一缓冲槽,第一缓冲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混合孔底端的口径;
所述第一缓冲板的底端开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槽,两第二缓冲槽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第二缓冲槽与第一缓冲槽和所述第二混合孔组均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槽、两第二缓冲槽及所述外壳共同形成所述第二缓冲腔。通过第一缓冲槽、两第二缓冲槽的设置,可在第二缓冲腔内形成换向的扩散路径,在扩散过程中不断变向这样更利于混合气体第二阶段的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间隔设置,且第三缓冲板的底端面与所述外壳内腔的底端腔壁相接触;
第三缓冲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分别正对两第二混合孔组的第三缓冲槽;
第三缓冲板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磁管顶端部卡紧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缓冲板的下表面、第三缓冲板的上表面及外壳共同形成所述第三缓冲腔。通过第三缓冲槽的设置,同样可在第三缓冲腔内形成换向的扩散路径,更利于混合气体的混合作用。另外,通过卡槽的设置,可用于安装导向磁管,使得导向磁管能与条形出口间隙设置以便于等离子体的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合孔、所述第二混合孔及所述第三混合孔的孔径依次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混合孔、第二混合孔及第三混合孔孔径的递进变化,一方面,可避免混合气体在空腔内扩散时发生拥堵现象,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孔径的变化来加快混合气体的混合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板、左侧板、与左侧板间隔设置的右侧板、前挡板、后挡板、左底板及右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设置,左底板和右底板相对设置;
顶盖板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端,前挡板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后挡板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左底板连接在左侧板的底端,右底板连接在右侧板的底端;
左底板与右底板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条形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均开设有与所述条形出口连通的第四缓冲槽,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均设置有第四混合孔组,第四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混合孔和第四缓冲槽的第四混合孔。
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缓冲槽则为第四缓冲腔。
为提高各个缓冲腔内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分别位于顶盖板的前后两端部;
所述顶盖板的顶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冷却通气孔和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冷却通气孔,顶盖板的底端开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冷却流通孔和两个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冷却流通孔;
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左冷却通道,左冷却通道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连通,左冷却通道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连通;
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右冷却通道,右冷却通道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连通,右冷却通道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连通。
为提高散热性能,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的上端面、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
为实现电极与电源的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电连接件;
所述前挡板或者所述后挡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绝缘槽,绝缘槽内安装有绝缘块;
所述电极的输入端贯穿绝缘块与导电连接件相连。
导电连接件与高频高压电源的输出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及第四缓冲腔来实现前述混合气体的充分混合,其中,通过各个混合孔组位置的变化可为混合气体提供换向式的扩散路径,这样更利于混合气体在每个缓冲腔内的充分混合,以便发生高效及稳定的电离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两第二混合孔组、两第三混合孔组、两第四缓冲腔均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这样,有利于在导向磁管的两侧得到均匀的混合气体,进而,便于对玻璃面板进行均匀的等离子处理。
3、与传统的点型枪嘴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等离子枪头采用线性枪嘴(条形出口),它加大了等离子体的辐射宽度,可满足大宽度玻璃面板的等离子处理需求。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等离子枪头设计巧妙,各个板块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及维护,可见,可大大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空腔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前挡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第一缓冲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第二缓冲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第三缓冲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右底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左侧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第一冷却通道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第二冷却通道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中导电连接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条形开口,2、进气孔,3、第一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5、第三缓冲板,6、导向磁管,7、第一混合孔,8、第二混合孔,9、第三混合孔,10、大孔径段,11、小孔径段,12、电极,13、第一缓冲槽,14、第二缓冲槽,15、第三缓冲槽,16、顶盖板,17、左侧板,18、右侧板,19、左底板,20、右底板,21、第四缓冲槽,22、第四混合孔,23、第一冷却通道,24、第二冷却通道,25、第一冷却通气孔,26、第一冷却流通孔,27、第二冷却通气孔,28、第二冷却流通孔,29、左冷却通道,30、右冷却通道,31、散热槽,32、前挡板,33、后挡板,34、绝缘槽,35、绝缘块,36、卡槽,37、第一连接管,38、第二连接管,39、第一限位槽,40、第二限位槽,41、限位缺口,42、限位凸起,43、绝缘管,44、第三限位槽,45、连接片,46、连接柱,47、连接架,48、保护板,49、第一密封圈,5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形出口1,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2;
外壳的空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第三缓冲板5及导向磁管6,导向磁管6内设置有电极12,导向磁管6的底端部位于条形出口1且与条形出口1间隙设置,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及第三缓冲板5、导向磁管6共同将空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及第三缓冲腔,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条形出口1连通的第四缓冲腔,两第四缓冲腔相对条形出口1对称设置,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及第四缓冲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且第一缓冲腔与进气孔2连通;
第一缓冲板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混合孔组,第一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第一混合孔7;
第二缓冲板4上设置有两组第二混合孔组,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混合孔组的两侧,第二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第二混合孔8;
第三缓冲板5上设置有两组第三混合孔组,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的间距大于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的间距,第三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缓冲腔与第四缓冲腔的第三混合孔9。
本实施例中,导向磁管6为陶瓷棒。进气孔2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气孔2间隔排列在外壳上。为防止电极12电离时将电传导在外壳上,可在电极12的两端套设有绝缘管43,绝缘管43可选用铁氟龙材质。电极12选用铜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缓冲板3与所述空腔顶端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混合孔7包括大孔径段10和位于大孔径段下方的小孔径段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缓冲板4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缓冲板3的下端面接触设置;
所述第二缓冲板4的顶端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混合孔组的第一缓冲槽13,第一缓冲槽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混合孔7底端的口径;
所述第一缓冲板3的底端开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槽14,两第二缓冲槽14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第二缓冲槽14与第一缓冲槽13和所述第二混合孔组均连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缓冲板5与所述第二缓冲板4间隔设置,且第三缓冲板5的底端面与所述外壳内腔的底端腔壁相接触;
第三缓冲板5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分别正对两第二混合孔组的第三缓冲槽15;
第三缓冲板5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磁管6顶端部卡紧配合的卡槽3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混合孔7、所述第二混合孔8及所述第三混合孔9的孔径依次降低。
本实施例中,第二混合孔8和第三混合孔9均可与实施例3中的第一混合孔7一般,设计为变径段,这样更利于混合气体的混合作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板16、左侧板17、与左侧板17间隔设置的右侧板18、前挡板32、后挡板33、左底板19及右底板20,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相对设置,左底板19和右底板20相对设置;
顶盖板16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顶端,前挡板32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前端,后挡板33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后端,左底板19连接在左侧板17的底端,右底板20连接在右侧板18的底端;
左底板19与右底板20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条形出口1。
本实施例中,各个板块结构均可通过螺丝固定。为提高第一缓冲板3与第二缓冲板4接触连接的稳定性,可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的第一限位槽39,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的叠加高度与第一限位槽39的高度相适应,且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的宽度均两第一限位槽39(左侧板17上的第一限位槽39和右侧板17上的第一限位槽39)槽底的间距相适应。为提高第三缓冲板5连接的稳定性,可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且位于第一限位槽39下方的第二限位槽40,第三缓冲板5顶端部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槽40置入配合的限位凸起42。左底板19和右底板20上均设置有可容纳第三缓冲板5底端部且与第三缓冲板5底端面面接触的限位缺口41。为提高导向磁管6的稳定性,可在后挡板33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左底板19和所述右底板20均开设有与所述条形出口1连通的第四缓冲槽21,所述左底板19和右底板20上均设置有第四混合孔组,第四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混合孔9和第四缓冲槽21的第四混合孔22。
本实施例中,第四混合孔22的孔径可与第三混合孔9的孔径一样大小,亦可大于第三混合孔9的孔径。
实施例8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顶盖板16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3和第二冷却通道24,第一冷却通道23和第二冷却通道24分别位于顶盖板16的前后两端部;
所述顶盖板16的顶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冷却通道23连通的第一冷却通气孔25和与第二冷却通道24连通的第二冷却通气孔27,顶盖板16的底端开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通道23连通的第一冷却流通孔26和两个与第二冷却通道(24)连通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
所述左侧板17上设置有左冷却通道29,左冷却通道29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26连通,左冷却通道29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连通;
所述右侧板18上设置有右冷却通道30,右冷却通道30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26连通,右冷却通道30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连通。
本实施例中,左冷却通道29和右冷却通道30均可设置为蛇形,这样,便于对外壳内的各个腔室进行冷却散热作用。本实施例应用时,还应配备有冷却系统和回收系统,冷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管37与第一冷却通气孔25连通,回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8与第二冷却通气孔27连通。冷却系统向第一冷却通道23内注入冷却气体,而回收系统则通过第二冷却通道24回收前述冷却气体。左侧板17顶端面上在左冷却通道2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外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9,右侧板18顶端面上在右冷却通道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外围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0。如此可防止冷却气体发生漏气现象。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顶盖板16的上端面、所述左侧板17的外侧面、所述右侧板18的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31。
实施例10
如图1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导电连接件;
所述前挡板32或者所述后挡板33的内侧面设置有绝缘槽34,绝缘槽34内安装有绝缘块35;
所述电极12的输入端贯穿绝缘块35与导电连接件相连。
本实施例中,绝缘块35的设置可避免将电源输入的电传导至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及第三缓冲腔中。绝缘块35可选用铁氟龙材质。导电连接件包括连接片45、连接柱46、连接架47及保护板48,连接片45竖直设置,其上端部穿过前挡板32固定在绝缘块35上,其下端部穿过前挡板32与电极12相连。为防止导电连接件曝光在外而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设置有可保护板48遮挡该连接片45,连接柱46穿过保护板47连接在连接片45的上端部,连接架47套设在连接柱46上。连接架47在应用时与电源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片45、连接柱46、连接架47均选用导电材质,连接片45可选用黄铜,连接柱46和连接架47可均选用红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壳,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形出口(1),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2);
外壳的空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第三缓冲板(5)及导向磁管(6),导向磁管(6)内设置有电极(12),导向磁管(6)的底端部位于条形出口(1)且与条形出口(1)间隙设置,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及第三缓冲板(5)、导向磁管(6)共同将空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及第三缓冲腔,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条形出口(1)连通的第四缓冲腔,两第四缓冲腔相对条形出口(1)对称设置,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及第四缓冲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且第一缓冲腔与进气孔(2)连通;
第一缓冲板(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混合孔组,第一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第一混合孔(7);
第二缓冲板(4)上设置有两组第二混合孔组,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混合孔组的两侧,第二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第二混合孔(8);
第三缓冲板(5)上设置有两组第三混合孔组,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两组第三混合孔组的间距大于两组第二混合孔组的间距,第三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缓冲腔与第四缓冲腔的第三混合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3)与所述空腔顶端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混合孔(7)包括大孔径段(10)和位于大孔径段下方的小孔径段(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4)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缓冲板(3)的下端面接触设置;
所述第二缓冲板(4)的顶端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混合孔组的第一缓冲槽(13),第一缓冲槽(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混合孔(7)底端的口径;
所述第一缓冲板(3)的底端开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槽(14),两第二缓冲槽(14)相对第一混合孔组对称设置,且第二缓冲槽(14)与第一缓冲槽(13)和所述第二混合孔组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板(5)与所述第二缓冲板(4)间隔设置,且第三缓冲板(5)的底端面与所述外壳内腔的底端腔壁相接触;
第三缓冲板(5)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分别正对两第二混合孔组的第三缓冲槽(15);
第三缓冲板(5)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磁管(6)顶端部卡紧配合的卡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孔(7)、所述第二混合孔(8)及所述第三混合孔(9)的孔径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板(16)、左侧板(17)、与左侧板(17)间隔设置的右侧板(18)、前挡板(32)、后挡板(33)、左底板(19)及右底板(20),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相对设置,左底板(19)和右底板(20)相对设置;
顶盖板(16)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顶端,前挡板(32)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前端,后挡板(33)连接在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的后端,左底板(19)连接在左侧板(17)的底端,右底板(20)连接在右侧板(18)的底端;
左底板(19)与右底板(20)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条形出口(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19)和所述右底板(20)均开设有与所述条形出口(1)连通的第四缓冲槽(21),所述左底板(19)和右底板(20)上均设置有第四混合孔组,第四混合孔组包括若干个用于连通第三混合孔(9)和第四缓冲槽(21)的第四混合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6)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3)和第二冷却通道(24),第一冷却通道(23)和第二冷却通道(24)分别位于顶盖板(16)的前后两端部;
所述顶盖板(16)的顶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冷却通道(23)连通的第一冷却通气孔(25)和与第二冷却通道(24)连通的第二冷却通气孔(27),顶盖板(16)的底端开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通道(23)连通的第一冷却流通孔(26)和两个与第二冷却通道(24)连通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
所述左侧板(17)上设置有左冷却通道(29),左冷却通道(29)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26)连通,左冷却通道(29)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连通;
所述右侧板(18)上设置有右冷却通道(30),右冷却通道(30)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流通孔(26)连通,右冷却通道(30)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冷却流通孔(2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6)的上端面、所述左侧板(17)的外侧面、所述右侧板(18)的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3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连接件;
所述前挡板(32)或者所述后挡板(33)的内侧面设置有绝缘槽(34),绝缘槽(34)内安装有绝缘块(35);
所述电极(12)的输入端贯穿绝缘块(35)与导电连接件相连。
CN201821450501.XU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Active CN208684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0501.XU CN20868477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0501.XU CN20868477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4775U true CN208684775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0501.XU Active CN20868477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4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895A (zh) * 2018-09-05 2018-11-02 深圳市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895A (zh) * 2018-09-05 2018-11-02 深圳市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166B (zh) 一种横插框及通信机柜
CN107589592B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10016143U (zh) 一种配电散热装置
CN208684775U (zh)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CN105679636B (zh) 聚焦离子导引装置及质谱分析装置
CN203235718U (zh) 一种气刀及基板镀膜设备
CN105883724A (zh) 一种板式臭氧发生器放电体
CN204927231U (zh) 一种电极结构
US12096592B2 (en) Heat dissipation subrack, heat dissipation cabinet, and backplan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726895A (zh) 一种线性等离子枪头
CN111479449B (zh) 一种电子设备风冷机箱的冷却介质分配装置
CN108325748B (zh) 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
CN219113238U (zh) 一种焊接灯箱
CN205335158U (zh) 一种强电流大开踞电气件开闭器
CN215409329U (zh) 一种挂屏风扇
CN106659089B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逆变器柜
CN212400081U (zh) 一种pvdc膜用烘干箱
CN211370849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CN103457212A (zh) 离相封闭母线强迫风冷方法及装置
CN209461978U (zh) 一种防止火焰蔓延封闭式母线槽
CN107801288B (zh) 宽幅等离子表面处理装置
CN202160327U (zh) 一种高功率离子棒
CN205792198U (zh) 一种变流模块散热装置
CN216205047U (zh) 一种具有气体净化功能的硬质炭毡生产用干燥箱
CN220759859U (zh) 一种烘箱风嘴结构及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