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2033A -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2033A
CN116552033A CN202310837542.3A CN202310837542A CN116552033A CN 116552033 A CN116552033 A CN 116552033A CN 202310837542 A CN202310837542 A CN 202310837542A CN 116552033 A CN116552033 A CN 116552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lamping
rolling
plate
ai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75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52033B (zh
Inventor
白新宇
张晓辰
才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75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2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2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2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52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2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6Accessories or details, e.g. membranes, transfer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8Rolling-down or pressing-down the layers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涉及钢丝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轮胎生产过程中传递环结构进行局部优化,具体表现为:在缺环结构上采用缺口设计,缺口位置对应于辊压结构,并且其中的辊压结构与其中的辊压轮保持同向同角度的倾斜方向,配合多个复合环夹爪的夹持动作时,进一步利用两个可对向或同向移动的后压辊夹爪对轮胎复合件进行辅助夹持,在辅助夹持动作中,避免与复合环夹爪的夹持动作、辊压轮和侧辊轮的辊压动作之间存在干涉冲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整体夹持动作中的不均匀性,以及降低对轮胎复合件夹持过程中的材料形变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成型过程中,需要使轮胎面复合件与轮胎胎体复合件通过自身粘性形成轮胎胎坯复合件,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组夹持组件,沿不同复合件的外表面执行施压夹紧或脱离松开两种动作,其原理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6142613A于2016-11-13公开了专利标题为胎体传递环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由上述内容所示,在形成胎坯复合件后,还需要利用辊压结构对其进行辊压动作,针对两部分动作来说,其中的夹持结构主要以轮胎复合件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为此所使用到的传递环结构多为闭环结构,其中的辊压结构需要布设在多个夹持组件的中间某处位置上,在轮胎件进入到传递环内部中时,夹持结构先对轮胎进行夹持稳定,在完成夹持稳定动作后,再由辊压结构中的辊压轮接触轮胎复合件进行“夹持”后,夹持结构退位。
综上所示,传递环运行过程包括:夹持结构的夹持动作-辊压结构的接触动作-夹持动作的退位动作-辊压结构的辊压动作-辊压结构的退位动作,在每组动作执行的中间时间段中,因为夹持动作要避让辊压动作(不干涉辊压动作),每组夹持结构之间存在缺口(角度差),导致干涉到胎面复合件或胎体复合件的成型过程,且在夹持结构与辊压结构的夹持均布性中存在差异性,轮胎复合件夹持不均匀,因重力原因,使轮胎材料流动性发生局部差异,影响到轮胎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针对当前轮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到传递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夹持结构和辊压结构中对轮胎复合件的夹持均布性存在差异性,轮胎复合件夹持不均匀,使轮胎材料流动性发生局部差异,影响到轮胎成型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包括辊压结构和缺环结构,所述缺环结构包括缺环板和多个直夹结构,多个所述直夹结构安装在缺环板的内部,且多个直夹结构沿缺环板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直夹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辊压结构设置在缺环结构一侧位置,所述缺环结构对应辊压结构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缺口,且缺环结构对应辊压结构上侧位置上安装有保护罩;
所述辊压结构包括总成支撑板、中滑板、后滑板和两个后压辊夹爪,所述后滑板上表面位置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伸缩臂,所述伸缩臂指向缺环结构圆心点位置的一端位置上安装有第五气缸,且伸缩臂一端位置滑动安装有滑座,所述第五气缸传动杆末端与滑座之间连接有连轴臂,所述滑座与后压辊夹爪之间相连接,所述后滑板上表面对应伸缩臂的位置上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传动杆末端与伸缩臂侧壁位置相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安装在缺环板内部位置中,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沿缺环板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且第一气缸传动杆末端位置上安装有复合环夹爪,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且第二气缸的传动杆末端转动安装有辊压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设置数量大于第二安装板的设置数。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气缸和辊压结构的运动方向均指向缺环结构的圆心点位置,且第二气缸和辊压结构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气缸和辊压结构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等。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成支撑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横向驱动结构,所述中滑板通过横向驱动结构沿指向缺环结构圆心点方向在总成支撑板上表面位置为滑动连接,且中滑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纵向驱动结构,所述后滑板通过纵向驱动结构在中滑板上为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臂与中滑板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后压辊夹爪通过滑座在伸缩臂上的运动方向与后滑板的运动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滑板中线位置上安装有支臂杆,且后滑板上表面沿支臂杆的两侧位置上呈对称设置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传动杆末端位置上转动安装有曲臂,所述曲臂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支臂杆一端位置为转动连接,且定位块上转动安装有侧辊轮。
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后压辊夹爪沿后滑板的中线呈对称设置,且后压辊夹爪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张红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径大于侧辊轮的直径。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轮胎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传递环结构,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改进,主要表现为:与传统圆形闭环式传递环不同的是,整体结构中的闭环结构采用缺口设计,其缺口位置对应辊压结构,在此基础上,改变了每个复合环夹爪之间的夹持角度,使辊压结构相对于多个复合环夹爪来说具备更高的活动自由度,以及进一步限制后压辊夹爪辊压轮相对于缺环结构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其目的是:以后压辊夹爪、辊压轮配合多个复合环夹爪的夹持动作,形成辅助夹持动作进一步“强化”夹持动作;
2、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辊压结构相对于缺环结构进行自由活动的前提下,首先限制了后压辊夹爪与侧辊轮之间的大小关系,其目的是在:后压辊夹爪或侧辊轮进行对应性自由活动时,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干涉冲突的问题,并且需要重要说明的是:其中的后压辊夹爪主要对轮胎复合件进行辅助夹持,而辊压动作和辅助动作相互交替进行时,通过后压辊夹爪对轮胎复合件进行辅助夹持时,可以降低整体夹持过程中的不均匀性,继而避免因为夹持不均匀导致轮胎材“流动”而发生得过多形变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缺环结构的剖切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辊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图4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后滑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后压辊夹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中曲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压结构;2、缺环结构;3、保护罩;4、第一气缸;5、第一安装板;6、缺环板;7、复合环夹爪;8、辊压轮;9、第二安装板;10、第二气缸;11、纵向驱动结构;12、后滑板;13、横向驱动结构;14、总成支撑板;15、中滑板;16、后压辊夹爪;17、第三气缸;18、第四气缸;19、伸缩臂;20、侧辊轮;21、支臂杆;22、曲臂;23、第五气缸;24、连轴臂;25、定位块;26、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轮胎成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传递环结构具体执行动作包括:夹持结构的夹持动作-辊压结构的接触动作-夹持动作的退位动作-辊压结构的辊压动作-辊压结构的退位动作,在每组动作执行的中间时间段中,因为夹持动作要避让辊压动作(不干涉辊压动作),每组夹持结构之间存在缺口(角度差),导致干涉到胎面复合件或胎体复合件的成型过程,且在夹持结构与辊压结构的夹持均布性中存在差异性,轮胎复合件夹持不均匀,为此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包括辊压结构1和缺环结构2,缺环结构2包括缺环板6和多个直夹结构,多个直夹结构安装在缺环板6的内部,且多个直夹结构沿缺环板6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直夹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9、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10,辊压结构1设置在缺环结构2一侧位置,缺环结构2对应辊压结构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缺口,且缺环结构2对应辊压结构1上侧位置上安装有保护罩3;
辊压结构1包括总成支撑板14、中滑板15、后滑板12和两个后压辊夹爪16,后滑板12上表面位置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伸缩臂19,伸缩臂19指向缺环结构2圆心点位置的一端位置上安装有第五气缸23,且伸缩臂19一端位置滑动安装有滑座26,第五气缸23传动杆末端与滑座26之间连接有连轴臂24,滑座26与后压辊夹爪16之间相连接,后滑板12上表面对应伸缩臂19的位置上安装有第四气缸18,第四气缸18传动杆末端与伸缩臂19侧壁位置相连接。
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9安装在缺环板6内部位置中,且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9沿缺环板6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第一气缸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上,且第一气缸4传动杆末端位置上安装有复合环夹爪7,第二气缸10安装在第二安装板9上,且第二气缸10的传动杆末端转动安装有辊压轮8,第一安装板5的设置数量大于第二安装板9的设置数量,第二安装板9的设置数量为一个。
运行原理:首先结合附图2进行说明的是:整体结构中包含辊压结构1和缺环结构2,本实施例针对缺环结构2进行说明,缺环结构2采用圆形缺口式设计,具体是在缺环板6上开设缺口,该缺口位置对应辊压结构1,使辊压结构1与缺环结构2为相对独立设置的具体结构,避免二者动作过程出现干涉冲突的问题;
更具体地说:利用带束鼓等结构将轮胎复合件结构送入到缺环结构2中,具体送入过程此处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此过程中,通过启动每个第一气缸4,使每个复合环夹爪7同时夹住轮胎复合件上,利用多个复合滑环夹爪7可以完成对轮胎复合件的夹持动作,其中的辊压结构1通过缺口相对于缺环结构2具备更高的活动自由度,避免辊压结构中的辊压/夹持动作与缺环结构中的夹持动作发生相互干涉冲突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以实施例一介绍的缺环结构为基础,对辊压结构做出进一步优化说明:
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均指向缺环结构2的圆心点位置,且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呈倾斜状,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等,总成支撑板14上表面一侧安装有横向驱动结构13,中滑板15通过横向驱动结构13沿指向缺环结构2圆心点方向在总成支撑板14上表面位置为滑动连接,且中滑板15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纵向驱动结构11,后滑板12通过纵向驱动结构11在中滑板15上为滑动连接,伸缩臂19与中滑板15的运动方向相平行,后压辊夹爪16通过滑座26在伸缩臂19上的运动方向与后滑板12的运动方向相平行,后滑板12中线位置上安装有支臂杆21,且后滑板12上表面沿支臂杆21的两侧位置上呈对称设置安装有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的传动杆末端位置上转动安装有曲臂22,曲臂22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定位块25,定位块25与支臂杆21一端位置为转动连接,且定位块25上转动安装有侧辊轮20,两个后压辊夹爪16沿后滑板12的中线呈对称设置,且后压辊夹爪16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张红开设有豁口,豁口内径大于侧辊轮20的直径。
运行原理:再次以附图2来说,对应辊压结构的位置以及辊压轮8的位置均存在空当,意味着此处的轮胎复合件并无具体夹持动作,导致此处出现夹持不均匀的问题,那么在重力的影响下,对应位置上的轮胎复合件因为材料流动发生局形变,为此在实施例一中每个复合环夹爪7完成对轮胎复合件的夹持动作时,复合环夹爪7保持与轮胎复合件的接触状态,之后,先启动第二气缸10带动辊压轮8接触到轮胎复合件,以及启动横向驱动结构13带动整体中滑板15向轮胎复合件的方向移动;
在中滑板15向轮胎复合件的方向移动时,还进一步执行如下动作:其中的纵向驱动结构11用来调节后滑板12的预设位置,此处不做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启动第四气缸18和第五气缸23,一方面是使两个后压辊夹爪16配合轮胎复合件的外径进行对应移动,另一方面使两个后压辊夹爪16相对齐形成完整的夹爪结构,之后在两个后压辊夹爪16对齐后,需要进一步启动第四气缸18,以完成的夹爪结构接触到轮胎复合件面,再次以两个后压辊夹爪16对轮胎复合件进行辅助夹持;
结合上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在带动夹爪结构向轮胎复合件移动时,两个侧辊轮20可以接触到轮胎复合件也可以不接触到轮胎复合件,如下所说:
在侧辊轮20接触到轮胎复合件时,即:侧辊轮20和夹爪结构同时接触到轮胎复合件,那在以外置结构带动轮胎复合件旋转时,实施例一中的复合环夹爪7同步脱离轮胎复合件的表面,其中的辊压轮8和侧辊轮20保持与轮胎复合件面的接触状态,然后两个后压辊夹爪16退位至初始位置;
而在侧辊轮20不接触到轮胎复合件时,如上所示:在后压辊夹爪16退位过程之前,首先以横向驱动结构13带动侧辊轮20向靠近轮胎复合件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两个后压辊夹爪16配合侧辊轮20反方向移动,避免侧辊轮20对轮胎复合件的过多夹持动作,直至外置结构带动轮胎复合件旋转时,按照上述内容,两个后压辊夹爪16退位至初始位置。
结合图7、图8和图9,其中侧辊轮20可以配合纵向驱动结构11进行对应性移动,以及配合第三气缸17、曲臂22和定位块25,对侧辊轮20进行角度调节,此处不作赘述。
综上:针对轮胎生产过程中传递环结构进行局部优化,具体表现为:在缺环结构上采用缺口设计,缺口位置对应于辊压结构,并且其中的辊压结构与其中的辊压轮保持同向同角度的倾斜方向,配合多个复合环夹爪的夹持动作时,进一步利用两个可对向或同向移动的后压辊夹爪对轮胎复合件进行辅助夹持,在辅助夹持动作中,避免与复合环夹爪的夹持动作、辊压轮和侧辊轮的辊压动作之间存在干涉冲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整体夹持动作中的不均匀性,以及降低对轮胎复合件夹持过程中的材料形变量。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结构(1)和缺环结构(2),所述缺环结构(2)包括缺环板(6)和多个直夹结构,多个所述直夹结构安装在缺环板(6)的内部,且多个直夹结构沿缺环板(6)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直夹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9)、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10),所述辊压结构(1)设置在缺环结构(2)一侧位置,所述缺环结构(2)对应辊压结构(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缺口,且缺环结构(2)对应辊压结构(1)上侧位置上安装有保护罩(3);
所述辊压结构(1)包括总成支撑板(14)、中滑板(15)、后滑板(12)和两个后压辊夹爪(16),所述后滑板(12)上表面位置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伸缩臂(19),所述伸缩臂(19)指向缺环结构(2)圆心点位置的一端位置上安装有第五气缸(23),且伸缩臂(19)一端位置滑动安装有滑座(26),所述第五气缸(23)传动杆末端与滑座(26)之间连接有连轴臂(24),所述滑座(26)与后压辊夹爪(16)之间相连接,所述后滑板(12)上表面对应伸缩臂(19)的位置上安装有第四气缸(18),所述第四气缸(18)传动杆末端与伸缩臂(19)侧壁位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9)安装在缺环板(6)内部位置中,且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9)沿缺环板(6)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第一气缸(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上,且第一气缸(4)传动杆末端位置上安装有复合环夹爪(7),所述第二气缸(10)安装在第二安装板(9)上,且第二气缸(10)的传动杆末端转动安装有辊压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设置数量大于第二安装板(9)的设置数量,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设置数量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均指向缺环结构(2)的圆心点位置,且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气缸(10)和辊压结构(1)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支撑板(14)上表面一侧安装有横向驱动结构(13),所述中滑板(15)通过横向驱动结构(13)沿指向缺环结构(2)圆心点方向在总成支撑板(14)上表面位置为滑动连接,且中滑板(15)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纵向驱动结构(11),所述后滑板(12)通过纵向驱动结构(11)在中滑板(15)上为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臂(19)与中滑板(15)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后压辊夹爪(16)通过滑座(26)在伸缩臂(19)上的运动方向与后滑板(12)的运动方向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板(12)中线位置上安装有支臂杆(21),且后滑板(12)上表面沿支臂杆(21)的两侧位置上呈对称设置安装有第三气缸(17),所述第三气缸(17)的传动杆末端位置上转动安装有曲臂(22),所述曲臂(22)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定位块(25),所述定位块(25)与支臂杆(21)一端位置为转动连接,且定位块(25)上转动安装有侧辊轮(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压辊夹爪(16)沿后滑板(12)的中线呈对称设置,且后压辊夹爪(16)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张红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径大于侧辊轮(20)的直径。
CN202310837542.3A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Active CN116552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7542.3A CN116552033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7542.3A CN116552033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2033A true CN116552033A (zh) 2023-08-08
CN116552033B CN116552033B (zh) 2023-09-15

Family

ID=8750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7542.3A Active CN116552033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20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2776A (zh) * 2023-09-05 2023-10-10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面压辊夹持辊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6813A (en) * 1954-11-16 1960-05-17 Goodyear Tire & Rubber Tire band apply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3374138A (en) * 1964-05-19 1968-03-19 Goodrich Co B F Tire building machine
CN106273593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南京龙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三角胶自动贴合机
CN215748399U (zh) * 2021-08-30 2022-02-08 广东顺德扎不漏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夹持装置
CN218463024U (zh) * 2022-07-22 2023-02-10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压设备
CN219007113U (zh) * 2022-10-31 2023-05-12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递设备及轮胎成型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6813A (en) * 1954-11-16 1960-05-17 Goodyear Tire & Rubber Tire band apply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3374138A (en) * 1964-05-19 1968-03-19 Goodrich Co B F Tire building machine
CN106273593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南京龙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三角胶自动贴合机
CN215748399U (zh) * 2021-08-30 2022-02-08 广东顺德扎不漏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夹持装置
CN218463024U (zh) * 2022-07-22 2023-02-10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压设备
CN219007113U (zh) * 2022-10-31 2023-05-12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递设备及轮胎成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2776A (zh) * 2023-09-05 2023-10-10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面压辊夹持辊压装置
CN116852776B (zh) * 2023-09-05 2023-11-17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面压辊夹持辊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2033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52033B (zh)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CN110421026B (zh) 一种钢板自动化挤压弯曲成型工业机械
CN113787323B (zh) 一种便于车桥组装的对接装置
CN206083515U (zh) 一种高精密数控折弯机
CN114872359A (zh) 轮胎成型方法及机械鼓
CN212740608U (zh) 一种用于更换千斤的升降车
WO2016074617A1 (zh) 高效率集成滚压站
CN112338499A (zh) 双机械臂轴承智能压装设备
CN105945499A (zh) 一种弹性夹爪装置
CN106602121B (zh) 一种电池极群自动整装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铸焊辅助装置
CN217553191U (zh) 机械鼓
CN216881206U (zh) 一种管梁复合半径弯曲成形装置
CN204093879U (zh) 顶盖横梁自动预弯装置
SK286598B6 (sk) Zariadenie na konfekciu plášťov pneumatík a spôsob jeho činnosti
CN218463024U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209509606U (zh)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CN211105771U (zh) 三角胶贴合装置
CN202846910U (zh) 具有滚压功能的传递环
CN113118254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钢板弯折成型装置
CN218657233U (zh) 一种串焊机用焊带拉直组件
CN111250569B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辊压成型系统
CN116852776B (zh) 一种胎面压辊夹持辊压装置
CN220719122U (zh) 一种可调节卷筒装夹装置
CN215509902U (zh) 一种柱塞组件滚松装置
CN217554408U (zh) 一种软管绕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