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8268A -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8268A
CN116548268A CN202310346376.7A CN202310346376A CN116548268A CN 116548268 A CN116548268 A CN 116548268A CN 202310346376 A CN202310346376 A CN 202310346376A CN 116548268 A CN116548268 A CN 116548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temperature
leaves
baking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63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圣江
龙庆祥
申成红
陈丽萍
张婕
赵宇航
李德仑
韦克苏
蔡凯
刘琼
张海
娄元菲
李鹏志
许齐
李昂
李磊磊
潘锋华
刘遐波
黄德朴
伍优
包正元
陈勇华
沈勰
李志刚
方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stitute of Tobacco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Institute of Tobacco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Institute of Tobacco Scienc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Institute of Tobacco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3103463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8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8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8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5Tobacco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91/00Methods for harves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 A01D91/04Products growing above the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10Roasting or cooling tobacco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间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的耐低温烤烟品种品系进行种植,适当提前大田移栽时间、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确定适宜的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及留杈数、适当提前采收时间、确定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与采收叶片数和次数,控制升温速度,低温慢烤,逐步升温预热和启动烟叶变黄,在38℃、40℃、42℃、44℃、48℃和53℃6个干球温度关键点稳温烘烤,其中38℃采用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通过本发明一种田间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能有效减少田间和上部烤后烟叶挂灰,提高烤后上部烟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属于烟草栽培和烘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田间上部烟叶挂灰,是指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烟区在阴雨天气、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日均气温降到18℃以下等气候条件下发育的上部烟叶,具有鲜烟叶素质差和抗寒性能低,表皮角质层增厚、叶表面有小黑点或麻点、细胞代谢紊乱、不能正常落黄等特征。自从烟叶结构调整后,上部叶占比在45%以上,成为烟叶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烤后上部烟叶挂灰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在某些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田间挂灰的现象也比较普遍。目前,这些烟区仍以常规栽培生产管理技术和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主,导致上部叶采收时间较晚,成熟期间气温较低,田间挂灰比较普遍,而且烘烤工艺缺少精准性和针对性,烤后上部烟叶挂灰更加严重,外观质量偏差,难以满足卷烟工业对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
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2273701A)公开了一种用于烤房烟叶挂灰程度监测方法、系统及平台;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3974198A)公开了一种利用烟叶细胞抗胁迫能力判断烤烟挂灰的方法,将受胁迫烟叶细胞抗胁迫能力分值与正常烟叶细胞抗胁迫能力分值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受胁迫烟叶是否会发生挂灰;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259290B)公开了一种减少上部烟叶挂灰的采烤方法,强调烟叶打顶后在长出的腋芽中留取2~3个腋芽,然后待上部烟叶成熟后一次性采收,并优化了上部烟烘烤工艺;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8208904A)公开了一种减少上部烟叶挂灰的烘烤方法,强调在1h内将38℃干球温度升温至60℃,湿球温度升温至48~50℃,稳温烘烤1h,之后降温至42℃,湿球温度为36~37℃,按照正常烘烤进行操作;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8208905B)公开了一种有效解决上部烟叶挂灰现象的烘烤工艺,强调烘烤进程中烟叶变化状态划分为9个阶段:叶片变黄7-8成、叶片变黄9成、黄片青筋、支脉全黄、黄片黄筋、烟筋开始干燥阶段、烟筋基部开始变褐阶段、烟筋干燥2/3以上阶段、烟筋全干阶段;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539117A)公开了一种减少红花大金元上部叶挂灰杂色的采烤方法,通过在上部叶成熟期间烟田持续灌水,待上部叶倒1位叶成熟度后一次性采收上部叶6片,采用稳升温缓排湿、充分凋萎、逐步定色干筋烘烤方法;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5146706A)公开了一种减少K326上部叶挂灰的密集烘烤方法,通过变黄初期升高干球温度40~42℃,促进叶片提前脱水30%,实现烟叶凋萎塌架、支脉变软,然后降至36℃,注意保湿变黄,干湿差不超过1℃;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048459A)公开了减少豫烟7号烟叶挂灰及黑糟的密集烘烤方法及其应用,重在采用及时排湿,边黄边排,控制湿球,持续排湿的方法;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3455689A)公开了一种减少湘烟6号挂灰烟的烘烤方法,强调变黄期叶片接近9成黄时,拉大干湿差,定色前期适当提高干湿球温差,使烟叶失水顺畅,达到小卷筒,叶片半干以上;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4489891A)公开了一种减少KRK26上部烟叶挂灰的烘烤方法,重在使烟叶快速变黄,缩短变黄期时间,提前排湿,确保变黄脱水干燥三协调,阻断高温高湿环境,抑制棕色化反应;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1657531A)公开了一种减少烟叶挂灰的高温变黄降温定色烘烤工艺,强调烟叶采收和编竿、萌动变黄期、中温变黄期、高温变黄期、降温脱水期、低温定色期、高温定色期、常规干筋期8个步骤;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2998301A)公开了一种烤烟焖排烤软烤亮烘烤方法,强调当湿球温度达到40~41℃时或干球温度42℃时,关闭进风门不排湿15~50分钟后再打开进风门排湿2~20分钟;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2042994A)公开了玉米花粉引起的烤烟挂灰防治方法及防治后烟叶烘烤方法,强调对过敏伤害烟株中上部烟叶喷施保护剂,包括0.5~1.5份纤维素酶、0.5~1.5份果胶酶、1~3份溶菌酶、200~300份水。
然而,上述各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特色烤烟品种及常规烤烟品种部分上部烤后烟叶挂灰问题,以及由玉米花粉病引起的烤烟挂灰问题,但是高海拔烟区因气候等因素导致的上部烟叶田间挂灰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在高海拔烟区大田移栽期相对延后,农民不敢盲目提前移栽,且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不全;另一方面农民缺少相应的采烤应急技术措施,将烘烤损失归咎于生态气候因素,未能在技术层面上有明显突破。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通过移栽、采收和烘烤措施的配合,以进一步解决高海拔烟区因气候问题导致的上部烟叶挂灰问题,提高上部烤后烟叶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包括:
S1,选择耐低温烤烟品种,较常规移栽时间提前6~10天进行大田移栽,在移栽时间内日均最低气温大于12℃,大田垄体16~20cm内土层温度大于15℃;
S2,在烟株打顶前3~5天,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3~4片,并根据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特征,确定适宜的打顶高度和留叶数;
S3,下部叶提前4~6天采收,整体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成,叶面稍有褪绿,每株采收3~4片,较常规多采1~2片;中部叶提前3~5天采收,成熟度和常规采收成熟度一致,每株采收3片,较常规多采1片;上部叶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2成,叶面黄色面积为60%~70%,每株采收4~6片,整株烟叶采收次数较常规减少1~2次;
S4,点火至干球温度36℃采用低温慢烤,逐步升温预热和启动烟叶变黄,在38℃、40℃、42℃、44℃、48℃和53℃6个干球温度关键点稳温烘烤,其中38℃采用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
优选的,步骤S1中,高海拔烟区指的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烟区。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耐低温烤烟品种包括翠碧一号、湘烟7号、中烟100、GZ40、岩烟97、红花大金元和粤烟1号。
优选的,步骤S2中,打顶留叶时,烟株长势较旺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好的多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增加5~15cm,若中部叶采收后上部叶仍然没有明显成熟迹象,可在倒1~2叶位的顶叶保留1~2个烟杈,每个烟杈保留1~3片杈烟;烟株长势较弱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差的少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降低5~15cm;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一般的情况下,正常打顶和留叶即可。
优选的,步骤S4中,烘烤工艺具体如下:
S4-1,点火后,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27~28℃,湿球温度26~27℃,稳温烘烤1~2h,提高烟叶本体温度;
S4-2,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0~32℃,湿球温度29~31℃,稳温烘烤2~3h,至高温层烟叶叶尖、叶边变黄,初步预热烟叶;
S4-3,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4~36℃,湿球温度33~35℃,稳温烘烤3~4h,至高温层烟叶变黄1~3成,启动烟叶变黄;
S4-4,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36~37℃,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关闭冷风进风口和排湿百叶窗,停止循环风机,间隔2~3h后,开启循环风机20~30min,如此反复,采用该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在3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变黄8~9成、叶片发软,失水量大于30%;
S4-5,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0℃,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8~12h,在40℃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基部微带青、叶片充分发软塌架、主脉轻微发软,失水量大于35%;
S4-6,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35~36℃,稳温烘烤15~20h,在42℃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勾尖卷边、主脉发软,失水量大于42%;
S4-7,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4℃,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10~15h,在44℃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1/3以上、主脉变黄1/4以上;
S4-8,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37~38℃,稳温烘烤15~20h,在4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2/3以上、主脉全部变黄并干燥1/4以上;
S4-9,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3℃,湿球温度38~39℃,稳温烘烤18~25h,在53℃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整炕烟叶叶片干燥、主脉干燥1/2以上;
S4-10,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湿球温度40~41℃,稳温烘烤20~30h,至整炕烟叶干燥。
优选的,烘烤过程中循环风机无特殊要求外,均按照常规操作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田间和烤后上部烟叶易挂灰的问题,本发明首选选择了适合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耐低温烤烟品种品系进行种植,从遗传基因上进行改进;其次,通过适当提前大田移栽时间、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确定适宜的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及留杈数、适当提前采收时间、确定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叶片数与次数,从而使上部烟叶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有充足的成熟时间,避免遭遇低温胁迫伤害;最后,通过控制升温速度,点火至干球温度36℃采用低温慢烤,逐步升温预热和启动烟叶变黄,在38℃、40℃、42℃、44℃、48℃和53℃6个干球温度关键点稳温烘烤,其中38℃采用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可有效解决上部烤后烟叶挂灰问题。本发明通过移栽、采收和烘烤措施的配合,能克服现有常规栽培生产管理技术和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的不足,能提高田间上部烟叶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使上部烟叶在有充足的成熟时间,避免遭遇低温胁迫伤害,减少上部烤后烟叶挂灰,提高烤后上部烟叶质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延长上部烟叶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的成熟时间;2、有利于提高品种上部鲜烟叶抗低温胁迫能力;3、有利于降低田间鲜烟叶挂灰比例;4、有利于降低上部烤后挂灰烟比例,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一、不同品种的抗低温胁迫能力试验
试验于2018~2022年在贵州省毕节市等地海拔1500米以上的烟区进行,供试烤烟品种品系为云烟87、湘烟7号、GZ40等,以上部第16叶位烟叶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常规栽培生产管理技术为对照,以本发明方法为对比处理,开展对比试验。除品种外,其余因素均相同。
处理组:选择耐低温烤烟品种湘烟7号、GZ40进行大田移栽;对照组:选择不耐低温品种云烟87进行种植。除品种外,二者其余条件,例如种植时间、地块、田间管理(追肥施用、病害管理)均相同。
下面从田间不同品种上部鲜烟叶成熟期抗低温胁迫能力方面对本发明方法耐低温烤烟品种和常规栽培烤烟品种的烟叶耐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分析。测定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反映了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酶活性越高,耐低温能力越强,而丙二醛(MDA)含量反映了细胞膜损伤程度。
表1不同品种上部鲜烟叶抗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3次生物学重复。下同
由表1可知,耐低温烤烟品种湘烟7号和耐低温品系GZ40的POD、LOX、APX和SOD活性显著高于不耐低温烤烟品种云烟87,而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低温烤烟品种云烟87。这表明,耐低温烤烟品种品系上部鲜烟叶抗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
二、不同种植和采收模式下的挂灰试验
试验于2018~2022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安顺市等地海拔1500米以上的烟区进行,供试烤烟品种品系为云烟87,以上部第16叶位烟叶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常规种植和采收模式为对照,以本发明种植和采收模式为对比处理,开展对比试验。除大田移栽时间、田间结构调整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及留杈数、采收时间、采收成熟度与采收叶片数和次数外,其余因素例如烤烟品种、田间管理均相同。
处理组:大田移栽较常规移栽时间提前6~10天进行,在移栽时间内日均最低气温大于12℃,大田垄体16~20cm内土层温度大于15℃;在烟株打顶前3~5天,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3~4片,并统一进行处理;根据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特征,确定适宜的打顶高度和留叶数;烟株长势较旺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好的多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增加5~15cm,若中部叶采收后上部叶仍然没有明显成熟迹象,可在倒1~2叶位的顶叶保留1~2个烟杈,每个烟杈保留1~3片杈烟;烟株长势较弱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差的少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降低5~15cm;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一般的情况下,正常打顶和留叶即可;下部叶提前4~6天采收,整体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成,叶面稍有褪绿,每株采收3~4片,较常规多采1~2片;中部叶提前3~5天采收,成熟度和常规采收成熟度基本一致,每株采收3片,较常规多采1片;上部叶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2成,叶面黄色面积为60%~70%,每株采收4~6片,整株烟叶采收次数较常规减少1~2次。
对照组:在移栽时间内日均最低气温大于14℃,大田垄体16~18cm内土层温度大于16~18℃进行大田移栽;烟株打顶时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2~3片,并统一进行处理;烟株高度120cm,留叶数16~20片;每次采收2~3片,其中下部叶常规生产易过熟。
下面对本发明和常规种植和采收模式下云烟87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时间、云烟87田间鲜烟叶挂灰比例的差异。
表2不同处理对田间上部烟叶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的发育时间的影响(云烟87)
由表2可知,与常规种植和采收模式相比,本发明方法较常规提前10天移栽,成熟期日均气温17.5℃,烟叶黄色面积提高1成,发育时间多7天。
表3不同处理对田间鲜烟叶挂灰比例的影响(云烟87)
由表3可知,本发明方法田间挂灰烟比例为3.21%,显著低于常规种植和采收模式;与常规种植和采收模式相比,本发明方法有利于降低田间鲜烟叶的挂灰比例。
三、不同烘烤工艺处理试验
试验于2018~2022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安顺市等地区进行,供试烤烟品种品系为云烟87,以上部第16叶位烟叶为试验材料。供试烤房为常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以当地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对照,以本发明烘烤工艺为对比处理,开展对比试验。除工艺条件外,其余因素例如烤房结构、数量、装烟密度等均相同。
本发明烘烤工艺:
S1,点火后,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27~28℃,湿球温度26~27℃,稳温烘烤1~2h,提高烟叶本体温度;
S2,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0~32℃,湿球温度29~31℃,稳温烘烤2~3h,至高温层烟叶叶尖、叶边变黄,初步预热烟叶;
S3,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4~36℃,湿球温度33~35℃,稳温烘烤3~4h,至高温层烟叶变黄1~3成,启动烟叶变黄;
S4,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36~37℃,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关闭冷风进风口和排湿百叶窗,停止循环风机,间隔2~3h后,开启循环风机20~30min,如此反复,采用该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在3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变黄8~9成、叶片发软,失水量大于30%;
S5,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0℃,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8~12h,在40℃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基部微带青、叶片充分发软塌架、主脉轻微发软,失水量大于35%;
S6,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35~36℃,稳温烘烤15~20h,在42℃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勾尖卷边、主脉发软,失水量大于42%;
S7,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4℃,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10~15h,在44℃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1/3以上、主脉变黄1/4以上;
S8,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37~38℃,稳温烘烤15~20h,在4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2/3以上、主脉全部变黄并干燥1/4以上;
S9,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3℃,湿球温度38~39℃,稳温烘烤18~25h,在54℃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整炕烟叶叶片干燥、主脉干燥1/2以上;
S10,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湿球温度40~41℃,稳温烘烤20~30h,至整炕烟叶干燥。
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
按常规烤烟品种三段式烘烤工艺(GB/T 23219—2008)进行在本地的烘烤操作。
S1变黄期:装烟后,烧小火将烤房温度提高到35℃,保持湿球温度34℃,至叶尖变黄后,将干球温度以每2h升高1℃的速度,升至38℃,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6℃,使烤房内挂温度计棚次的烟叶80%左右达到七成到八成黄,同时叶片发软(失水量30%左右)。之后再升温到42℃,保持湿球温度37℃,拉长时间,使烟叶达到黄片青筋微带青,凋萎塌架、主脉发软。
S2定色期:干球温度先以平均每3h升高1℃的速度升至46℃保持稳定,延长时间,使烟叶烟筋变黄,失水达到小卷筒,然后以2h升高1℃的速度升温至54℃,稳温10h,达到叶片干燥。随着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9℃。
S3干筋期:以每小时l℃的速度由54℃升温到68℃保持稳定,直到烟叶完全干燥。在干球温度达到60℃以前,保持湿球温度40℃;60℃以后逐渐关小进排湿口,减小通风量,保持湿球温度40℃。
针对本发明烘烤工艺和常规烘烤,下面从烤后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
表4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云烟87)
由表4可知,与常规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上等烟比例、挂灰烟比例和均价显著较高。因此,本发明方法有利于降低烤后挂灰烟的比例,提高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
四、不同环节综合对比试验
试验于2018~2022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安顺市等地区进行,供试烤烟品种品系为云烟87、湘烟7号,以上部第16叶位烟叶为试验材料。供试烤房为常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以当地常规生产方式为对照(如前面一、二、三所描述的),以本发明方法为对比处理,开展对比试验。除本发明规定的技术措施外,其余因素例如种植密度、施肥与田间管理、烤房结构、数量、装烟密度等均相同。
针对本发明方法和常规生产,下面从烤后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
表5不同处理对烤后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常规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上等烟比例、挂灰烟比例和均价显著较高。其中,选择耐低温的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更佳,挂灰烟比例更低。因此,本发明方法有利于降低烤后挂灰烟的比例,提高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于高海拔烟区选择耐低温烤烟品种,较常规移栽时间提前6~10天进行大田移栽,在移栽时间内日均最低气温大于12℃,大田垄体16~20cm内土层温度大于15℃;
S2,在烟株打顶前3~5天,打掉底脚叶和无烘烤价值的下部叶3~4片,并根据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特征,确定适宜的打顶高度和留叶数;
S3,下部叶提前4~6天采收,整体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成,叶面稍有褪绿,每株采收3~4片,较常规多采1~2片;中部叶提前3~5天采收,成熟度和常规采收成熟度一致,每株采收3片,较常规多采1片;上部叶成熟度低于常规采收成熟度1~2成,叶面黄色面积为60%~70%,每株采收4~6片,整株烟叶采收次数较常规减少1~2次;
S4,点火至干球温度36℃采用低温慢烤,逐步升温预热和启动烟叶变黄,在38℃、40℃、42℃、44℃、48℃和53℃6个干球温度关键点稳温烘烤,其中38℃采用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高海拔烟区指的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烟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耐低温烤烟品种包括翠碧一号、湘烟7号、中烟100、GZ40、岩烟97、红花大金元和粤烟1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打顶留叶时,烟株长势较旺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好的多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增加5~15cm,若中部叶采收后上部叶仍然没有明显成熟迹象,可在倒1~2叶位的顶叶保留1~2个烟杈,每个烟杈保留1~3片杈烟;烟株长势较弱和田间土壤肥力较差的少留1~3片烟叶,烟株高度降低5~15cm;烟株长势和田间土壤肥力一般的情况下,正常打顶和留叶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烘烤工艺具体如下:
S4-1,点火后,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27~28℃,湿球温度26~27℃,稳温烘烤1~2h,提高烟叶本体温度;
S4-2,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0~32℃,湿球温度29~31℃,稳温烘烤2~3h,至高温层烟叶叶尖、叶边变黄,初步预热烟叶;
S4-3,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4~36℃,湿球温度33~35℃,稳温烘烤3~4h,至高温层烟叶变黄1~3成,启动烟叶变黄;
S4-4,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36~37℃,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关闭冷风进风口和排湿百叶窗,停止循环风机,间隔2~3h后,开启循环风机20~30min,如此反复,采用该汗蒸反复排湿法促使烟叶出汗、失水和变黄,在3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变黄8~9成、叶片发软,失水量大于30%;
S4-5,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0℃,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8~12h,在40℃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基部微带青、叶片充分发软塌架、主脉轻微发软,失水量大于35%;
S4-6,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35~36℃,稳温烘烤15~20h,在42℃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勾尖卷边、主脉发软,失水量大于42%;
S4-7,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4℃,湿球温度36~37℃,稳温烘烤10~15h,在44℃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1/3以上、主脉变黄1/4以上;
S4-8,以1℃/2~3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37~38℃,稳温烘烤15~20h,在48℃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高温层烟叶叶片干燥2/3以上、主脉全部变黄并干燥1/4以上;
S4-9,以1℃/1~2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3℃,湿球温度38~39℃,稳温烘烤18~25h,在53℃关键干球温度点稳温烘烤至整炕烟叶叶片干燥、主脉干燥1/2以上;
S4-10,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湿球温度40~41℃,稳温烘烤20~30h,至整炕烟叶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过程中循环风机无特殊要求外,均按照常规操作即可。
CN202310346376.7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Pending CN116548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6376.7A CN116548268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6376.7A CN116548268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8268A true CN116548268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6376.7A Pending CN116548268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82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9290B (zh) 一种减少上部烟叶挂灰的采烤方法
CN112931917B (zh) 一种雪茄烟茄衣的制作方法
CN104957290A (zh) 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CN111134350B (zh) 一种带小茎烟叶烘烤方法
CN111657531B (zh) 一种减少烟叶挂灰的高温变黄降温定色烘烤工艺
CN110447945B (zh) 提升淹水烟叶烘烤质量的处理方法
CN104186738A (zh) 一种提高湖南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Aljaro et al. The annual rhythm of cambial activity in two woody species of the Chilean “matorral”
CN111557467B (zh) 一种青色雪茄茄衣烟叶的制备方法
CN109757757B (zh) 一种豫烟9号返青烟叶采收烘烤方法
CN110367344B (zh) 一种低温发酵的武夷岩茶的初加工方法
CN110693060A (zh) 一种在遮光环境内用水养熟烟叶的调制方法
CN102524444B (zh)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US1568316A (en) Process for artificially curing green tobacco
CN109105542A (zh)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6551031A (zh) 一种机采鲜叶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6548268A (zh) 一种高海拔烟区上部烟叶挂灰预防及采烤方法
CN109924532B (zh) 一种去除烤烟蜡质层改善烟叶失水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01981A (zh) 基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以缓解冷害的烤烟栽培管理及烘烤方法
CN111493350B (zh) 一种有效改善铁中毒烟叶质量的烤烟烘烤方法
CN115669976B (zh) 一种以水分管理为中心的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方法
CN112704130A (zh)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4041618B (zh) 一种增加烤烟云烟中下部烟片厚度、增加香气的方法
CN115444157B (zh) 一种高温干旱上部烟叶烘烤方法
CN118120944A (zh) 一种利用闲置烤烟育苗大棚进行烟叶调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