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0371A -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0371A
CN116490371A CN202180079115.2A CN202180079115A CN116490371A CN 116490371 A CN116490371 A CN 116490371A CN 202180079115 A CN202180079115 A CN 202180079115A CN 116490371 A CN116490371 A CN 116490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data
line
period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91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藤拓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490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0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555Historical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3Printer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7Printer code translation, conversion, emulation, compression; Configuration of printer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86Storage of the print image data or of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8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thermal pri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是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其具备:热敏头,其具有排列成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以及控制部,其基于图像数据,根据针对在1行的打印周期中而预先设定的多个期间有无施加通电脉冲,来控制对多个发热元件给予的热能。其中,在打印周期中,多个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Description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使规定的电流分别流过排列为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而使热敏头发热,从而通过在例如具有热敏显色层的打印介质形成点模式来打印信息。此时,根据电流在发热元件中流动的时间(即,通电脉冲宽度),来控制有无与该发热元件对应的点的显色。
另外,公知有由于热敏头具有若对相同的发热元件持续通电则该热积蓄在发热元件中这一蓄热特性,所以根据对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履历来调整通电脉冲宽度而使针对发热元件的热能成为恒定的热履历控制(例如,日本特开2017-42936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7-42936号公报中,记载了根据热履历模式来控制与当前行的打印数据的像素对应的发热元件的导通(导通)时间,但并未考虑对发热元件高效地施加热能。例如,针对在决定了发热元件的导通时间后如何在1行的打印周期的期间内设定(配置)导通时间的这一情况,上述公报中并未记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热敏头的发热元件高效地施加热能。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是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其具备:
热敏头,其具有排列成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图像数据,根据针对在1行的打印周期中而预先设定的多个期间有无施加通电脉冲,来控制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给予的热能,
在上述打印周期中,上述多个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某个方式,能够对热敏头的发热元件高效地施加热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打印动作的打印机的简要剖视图。
图2是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功能框图。
图3是着眼于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控制部和热敏头的功能框图。
图4是1个实施方式的热敏头的简要电路图。
图5是表示在1个实施方式的热履历控制中,选通电平与在打印周期中在施加选通信号的各期间电流实质上流过发热元件的时机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热履历数据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热履历数据表与选通信号的施加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在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打印周期中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和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在比较例中,打印周期中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和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例示出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打印机1是对在单面具有热敏显色层的标签进行打印的直接热敏型的热敏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有卷筒纸收容室9、压纸辊10、热敏头15、打印机罩25以及螺旋弹簧29等。卷筒纸R能够通过开闭打印机罩25来装填于卷筒纸收容室9。
卷筒纸R是带状的连续纸P卷绕成辊状的卷纸。虽未图示,但在1个实施方式中,连续纸P例如具有带状的衬纸、和每隔预先决定的间隔而临时粘贴于衬纸上的多张标签。在衬纸的标签粘贴面,通过使用例如硅酮等那样的剥离剂进行覆盖,以使得能够容易地剥离标签。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续纸P也可以是无衬纸标签。
如图1所示,压纸辊10以能够向正反方向转动的状态被支承于打印机1。压纸辊10是输送从卷筒纸R拉出的连续纸P的输送单元,以沿着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形成。在该压纸辊10的压纸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未图示),该齿轮与辊驱动用的步进马达(未图示)机械式连接。对应于基于从电路基板(未图示)发送来的信号而进行动作的步进马达的旋转,压纸辊10进行旋转。
热敏头15是将例如文字、符号、图形或条形码等信息打印于连续纸P上的标签的打印单元。热敏头15具备沿着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发热电阻体),并通过基于从电路基板发送来的信号对多个发热元件选择性地通电来进行打印。
热敏头15在打印机罩25为关闭状态时,与压纸辊10对置配置,并与压纸辊10一起夹持连续纸P。螺旋弹簧29是朝向压纸辊10对热敏头15施力的施力单元,在热敏头15与压纸辊10之间生成适于打印的夹持压力。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排列有发热元件的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将与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
之后对热敏头15详细地进行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打印机1例如包括控制部11、存储部12、驱动电路13、与压纸辊10机械式连结的马达14、热敏头15以及通信接口(I/F)16。
控制部11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控制打印机1的动作。处理器在打印机1启动时读取并执行存储在ROM中的固件。
控制器如后述那样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执行固件来进行控制,以使得热敏头15将规定的信息打印于标签。
存储部12是例如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存储装置。在存储部12中,储存例如经由通信接口16从主计算机取得的打印用的文件。存储部12也可以储存对各标签打印信息时的打印格式的信息。
驱动电路13是根据来自控制部11的输送要求而驱动对压纸辊10的旋转进行控制的马达14的电路。马达14例如是步进马达。在输送要求中,例如包含输送方向(顺方向或逆方向)以及输送量(例如步数)的信息。
控制部11基于成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以使电流选择性地流过热敏头15所包含的多个发热元件的每一个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执行打印处理。图像数据是将打印用的文件描绘为位图数据的数据。当凭借电流而发热的热敏头15的发热元件被按抵在由压纸辊10输送来的连续纸CP上的标签时,被按抵有发热元件的标签的热敏显色层显色,由此将信息打印于标签。
通信接口16例如包含用于与主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
接下来,参照图3及图4说明打印机1的打印动作。图3是着眼于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的控制部和热敏头的功能框图。图4是1个实施方式的热敏头15的简要电路图。
如图3所示,控制部11构成为包括CPU111、头控制器112以及存储器113(储存部的一例),各部能够经由总线114进行通信。
CPU111对控制部11中的打印动作的全体进行控制。头控制器112在基于CPU111的控制下,对热敏头15供给用于进行打印的各种信号。
通过头控制器112向热敏头15供给的信号包括时钟脉冲CLK、锁止脉冲LATCH、数据信号DATA以及选通信号STB。
存储器113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结构的图像缓冲器、行缓冲器以及热履历数据表。
CPU111进行热履历控制来执行打印。热履历控制是指:基于过去对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数据及/或对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预定的数据来调整通电脉冲宽度(即,选通信号STB的宽度;以下,适当地称为“选通施加期间”),从而使针对发热元件的热能成为恒定的控制。
为了进行热履历控制,CPU111基于成为原始的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的点的打印数据、和该点的周边的点的打印数据,生成对原始的图像数据进行变更而成的数据(以下称为“热履历反映数据”)。热履历反映数据储存在图像缓冲器中。
在以下的说明中,“图像数据”是指被变更为热履历反映数据之前的原始的图像数据。
在热履历控制中,在1个打印周期中(即,1行的打印周期),生成多次的数据信号、和与各数据信号对应的多次的选通信号。在后述的例子中,在1个打印周期中,生成4次的数据信号和选通信号。在该情况下,例如,在热敏头15中,M个发热元件配置为行状,在图像数据的1行的数据(行数据)为M位的情况下,热履历反映数据的1行的数据(行数据)为M×4位的数据。
在图像数据的行数据中,包含表示有无对各点的打印的打印数据(有无打印的信息的一例)。打印数据是“打印”或“非打印”中的任一个。
与此相对,与图像数据的1行数据对应的热履历反映数据的行数据的针对各点的数据相当于多次的数据信号,成为表示“通电”或“非通电”中的任一个的数据。
在行缓冲器中依次储存有热履历反映数据的行数据。
如上所述,热履历数据表在生成热履历反映数据时被参照。之后对热履历数据表进行详述。
头控制器112基于从行缓冲器依次转送来的行数据而生成数据信号DATA,且在规定时机生成选通信号STB。此外,行数据从行缓冲器向头控制器112的转送例如通过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来进行。
热敏头15包括驱动电路2以及发热元件组3。
发热元件组3由排列成行的多个发热元件(发热电阻体)构成。
驱动电路2基于从头控制器112供给的各种信号,使电流选择性地流过发热元件组3的各发热元件而使其发热。
之后对驱动电路2以及发热元件组3的详细结构例进行叙述。
如图4所示,1个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2至少包括用于暂时存储1行量的数据信号DATA的移位寄存器(S/R)21、锁止电路(L)22、门电路组23和晶体管组24。
发热元件组3包括发热元件(发热电阻体)31_1~31_M。
驱动电路2利用数据信号DATA、时钟脉冲CLK、锁止脉冲LATCH以及选通信号STB而进行动作,但这些数据以及信号从头控制器112输入或转送。为了缩短转送时间,1行量的数据信号DATA的转送也可以利用多个行缓冲器进行分割来转送。在该情况下,在各行缓冲器储存有1行量的数据信号DATA的被分割的一部分,并从各行缓冲器进行串行转送。
此外,在图4的驱动电路2中,选通信号STB为正逻辑(在高电平时电流流过发热元件而使该发热元件发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选通信号STB为负逻辑(在低电平时电流流过发热元件而使该发热元件发热)。
与时钟脉冲CLK同步地,1行量的数据信号DATA被输入并保持于移位寄存器21。此外,数据信号DATA(通电脉冲的一例)由在“通电”时为高电平在“非通电”时为低电平的位列构成。锁止电路22与移位寄存器21并行连接,并同时并列地移送并保持移位寄存器21上的位列。数据从移位寄存器21向锁止电路22进行转送的转送时机由锁止脉冲LATCH控制。
门电路组23包括与1行的第1至第M的点分别对应的门电路(AND电路)23_1、23_2、…、23_M。向各门电路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供给选通信号STB,各门电路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子与锁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
门电路组23的各门电路输出对应的数据信号DATA与选通信号STB的逻辑积。
晶体管组24包括MOS晶体管24_1~24_M。各MOS晶体管根据对应的门电路的输出而导通/截止。
在选通信号STB为高电平的期间,门电路组23的各门电路的输出端子的逻辑电平与锁止电路22的输出电平一致。例如,在锁止电路22的输出电平为表示“通电”的高电平的情况下,对应的门电路的输出成为高电平,因此对应的MOS晶体管导通,在发热元件31中流过电流。反之,在锁止电路22的输出电平为表示“非通电”的低电平的情况下,对应的门电路的输出成为低电平,因此对应的MOS晶体管截止,在发热元件31中不流过电流。
此外,在使选通信号STB为负逻辑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构成即可。
即,在图4中,使门电路组23的各门电路为NAND电路,将选通信号STB的反转信号输入NAND电路。由此,在选通信号STB为低电平时,NAND电路输出锁止电路22的输出的反转信号。对应的MOS晶体管构成为在NAND电路的输出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导通,从而在发热元件中流过电流。
在不进行热履历控制的情况下,对于1行量的行数据,在打印周期的期间,向热敏头15的驱动电路2发送1次的数据信号DATA。与此相对,在进行热履历控制的情况下,对于1行量的行数据,在打印周期内,在多个期间,向热敏头15的驱动电路2发送数据信号DATA(例如后述的数据信号DATA_1~DATA_4)。
在1个实施方式的热履历控制中,在打印周期的期间,在与时钟脉冲CLK同步的规定时机,头控制器112将4次的数据信号DATA_1~DATA_4供给至驱动电路2。
在图像数据的1行数据为M位的情况下,热履历反映数据所对应的行数据成为M×4位的数据。该M×4位的数据的各M位分为4次而作为数据信号DATA_1~DATA_4被供给至驱动电路2。
头控制器112在与时钟脉冲CLK同步的规定时机,将锁止脉冲LATCH和选通信号STB_1~STB_4供给至热敏头15的驱动电路2。之后叙述进行热履历控制时的1个打印周期中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与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的关系。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热履历数据表。
热履历数据表表示图像数据中的打印对象行(以下称为“关注行”)中的处理对象的点(以下称为“关注点”)的施加数据以及在关注行的前后行中与关注点对应的点的打印数据(即,过去的打印数据、未来的打印数据)、与打印周期中的针对关注点的选通电平的关系。
这里,选通电平表示针对与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的多个选通施加期间的各数据信号的电平(高电平或低电平)。数据信号的电平表示在各选通施加期间中有无施加通电脉冲。选通电平表示在打印周期中实质上使电流在发热元件流动的时间的长度。选通电平越大,在打印期间中电流越长时间地在发热元件中流动,因此对发热元件给予较大的热能。
CPU111参照热履历数据表,针对关注行的各点而决定多个选通施加期间的各数据信号的电平(表示“通电”的高电平或表示“非通电”的低电平)。由此,考虑当前的关注点的打印数据和其前后的打印数据,适当地对给予与当前的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的热能进行控制。
在其它实施方式的热履历数据表中,还包括与关注点邻接的点的各自的打印数据与针对打印周期中的关注点的选通电平的关系。通过参照在关注点的左右邻接的点的打印数据,能够考虑与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从邻接的发热元件接受的热能,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对给予与当前的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的热能进行控制。
在以下的说明中,关注点的过去的打印数据是指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关注点之前的点,并适当地称为“过去数据”。
关注点的未来的打印数据是指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关注点之后的点,并适当地称为“未来数据”。
图5表示在1个实施方式的热履历控制中选通电平(STB电平)与在打印周期中在施加选通信号STB_1~STB_4的各期间中实质上在发热元件中流过电流的时机的关系。
在为正逻辑的热敏头的情况下,实质上在发热元件中流过电流意味着对应的数据信号DATA_1~DATA_4为高电平。即,数据信号DATA_1~DATA_4与选通电平相对应。
例如,与关注点对应的数据信号DATA_1~DATA_4成为与选通电平对应的4位数据。例如,数据信号DATA_1~DATA_4在选通电平为“0”时为“0000”,在选通电平为“6”时为“0110”,在选通电平为“15”时为“1111”。
在1个实施方式中,在选通电平为4以上时,对发热元件给予使标签的热敏显色层变色的热能,在选通电平小于4时,不对发热元件给予使标签的热敏显色层变色的热能,但发挥对发热元件的预热效果。
在1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打印周期中与4个数据信号对应的4个选通信号STB_1~STB_4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即,若使4个选通信号STB_1~STB_4的长度分别为L1~L4,则满足L1>L2>L3>L4。之后叙述这样设定的优点。
优选4个选通信号STB_1~STB_4的长度之比为8:4:2:1。通过这样设定长度之比,能够极力增多在1个打印周期中对发热元件给予热能的时间(即,对发热元件的通电时间;称为“选通长”)的组合的数量,能够进行精细的施加能量的设定。4个选通信号STB_1~STB_4的长度之比不限于8:4:2:1,但通过设为分别不同的长度,能够设定选通长分别不同的16(=24)种选通长的模式。
将例示的热履历数据表在图6中示出。
在图6中,关注点是指在生成热履历反映数据时图像数据中的关注行的行数据(称为“关注行数据”)的各点。
图6的热履历数据表表示与关注行数据中的当前的关注点、关注点的前1个的过去数据、关注点的前2个的过去数据、关注点的后1个的未来数据以及关注点的后2个的未来数据的各自的打印数据(●:“打印”,〇:“非打印”)的组合对应的、针对当前的关注点设定的选通电平。
在图6中,前后点模式101表示与当前的关注点的前1个的过去数据(用“-1”表示)、前2个的过去数据(用“-2”表示)、后1个的未来数据(用“+1”表示)、以及后2个的未来数据(用“+2”表示)对应的打印数据的32(=25)种组合模式。
在1个实施方式中,在生成热履历反映数据时,还考虑与当前的关注点邻接的左右的点。
在图6中,邻接点模式102表示与当前的关注点邻接的左右的点的打印数据的4(=22)种组合模式。
在图6中,选通电平数据103表示针对对于当前的关注点基于前后点模式101以及邻接点模式102的32×4种组合的各个组合的选通电平(0~15中的任一值)。
图7表示针对图6所示的32×4种组合中的与当前的关注点邻接的左右的点的打印数据都是“打印”(●)时的32种组合,在施加各选通信号的期间实质上在发热元件中流过电流的时机。与由选通电平数据103确定的各模式对应的选通电平、与实质上在发热元件中流过电流的时机的关系与图5所示的相同。
对于关注行数据的各关注点,CPU111参照在图6中例示的热履历数据表,根据选通电平数据103来决定选通电平。CPU111通过将与选通电平对应的4位的数据分配给各关注点,来生成热履历反映数据。
对于热履历反映数据的行数据的各关注点,头控制器112将第1位~第4位的数据分别分配给数据信号DATA_1~DATA_4。
接下来,参照图8及图9说明进行热履历控制来打印时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和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
图8是表示在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打印周期SLT中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和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在比较例中,打印周期SLT中的数据信号的转送时机和选通信号的施加时机的时序图。
在图8及图9中,在连续的选通施加期间之间设定有待机时间WT。
另外,在图8及图9的各时序图中,“无修正”表示以标准的打印浓度进行打印时的时序图。在图8及图9的各时序图中,“修正(-)”以及“修正(+)”分别表示以低于标准的打印浓度、高于标准的打印浓度进行打印时的时机修正后的时序图。
在与打印浓度对应的时机修正中,通过使标准的打印浓度中的各选通信号的长度乘以与设定于打印机1的打印浓度对应的规定的比例常量(在修正(-)时为小于1的正值,在修正(+)时为大于1的值),来决定修正后的各选通信号的长度。在图8及图9的各时序图中,以使最后的选通打印期间收敛于周期SLT内的方式进行时机修正。
如图8所示,在1个实施方式中,与4个数据信号DATA_1~DATA_4分别对应的4个选通信号STB_1~STB_4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与此相对,在图9所示的比较例中,与3个数据信号DATA_1~DATA_3分别对应的3个选通信号STB_1~STB_3按照从短期间到长期间的顺序设定。
通过如图8所示那样将打印周期SLT内的多个选通信号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相对于图9所示的比较例,能够得到以下的有利效果。
(i)例如,在图8中,长期间的选通信号STB_1及/或STB_2以打印目的进行设定,选通信号STB_3及/或STB_4的短期间的选通信号以预热目的进行设定。通过将该以预热目的而被设定的选通信号配置在打印周期SLT的终期附近,使得至接下来的打印周期SLT的打印用的选通信号为止的时间变短,能够提高预热效率。假如以预热目的而被设定的选通信号至接下来的打印周期SLT的打印用的选通信号为止的期间长,则在该期间中施加了预热的发热元件会冷却,从而无法充分发挥预热效果。与此相对,在图8中,由于以预热目的而被设定的选通信号至接下来的打印周期SLT的打印用的选通信号为止的期间比较短,所以能够防止在该期间中施加了预热的发热元件冷却,能够发挥预热效果。即,能够提高预热效率。
(ii)通过在打印周期SLT内从长期间的选通信号开始依次配置,待机时间WT短,数据转送效率良好。
参照图9,由于打印周期SLT中的最初的选通信号STB_1的长度比数据信号DATA_2的数据转送时间短,所以为了使接下来的选通信号STB_2为高电平,则产生在数据信号DATA_2的数据转送时间待机这样的比较长的待机时间WT。相同地,由于选通信号STB_2的长度比数据信号DATA_3的数据转送时间短,所以为了使接下来的选通信号STB_3为高电平,产生在数据信号DATA_3的数据转送时间待机这样的比较长的待机时间WT。在图9的比较例中,示出3次传送数据信号的情况,但在与图8相同地4次传送数据信号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待机时间WT。
对此,如图8所示,若在打印周期SLT内从长期间的选通信号开始依次配置,则能够集中配置多个选通施加期间,能够缩短待机时间WT。换言之,能够缩短在多个选通施加期间中从最初的选通施加期间的开始时刻至最后的选通施加期间的结束时刻为止的时间,由此能够降低该时间相对于打印周期SLT的比率。另外,根据其它观点,能够增大在多个选通施加期间中从最初的选通施加期间的开始时刻至最后的选通施加期间的结束时刻为止的时间中的选通施加期间所占据的时间的比率。
(iii)通过在打印周期SLT内从长期间的选通信号开始依次配置,待机时间WT变短,热能控制稳定。
在待机时间WT的期间,发热元件被冷却,但在待机时间WT长的情况下,难以预测发热元件冷却到哪种程度。因此,存在无法获得对用于预热的选通信号期待的效果的情况。
另外,在图8的时序图中,待机时间WT相对于浓度修正的变化比较小,与此相对,在图9的时序图中,待机时间WT相对于浓度修正的变化比较大。这是因为在图9的时序图中,在打印周期SLT中最初配置的选通信号STB_1、STB_2的长度比数据信号的数据转送时间短。即,如图9所示,在打印周期SLT内从短期间的选通信号开始依次配置的情况下,待机时间WT的偏差变大,存在对发热元件的热能控制不稳定这一问题。
反之,如图8所示,通过在打印周期SLT内从长期间的选通信号开始依次配置,具有容易预测预热效果且对发热元件的热能控制稳定这样的优点。
1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控制方法在控制部11中执行,包括以下的步骤(a)、(b)。
步骤(a):依次转送图像数据的行数据;以及
步骤(b):基于打印对象行中的关注点的打印数据、以及在关注行数据的前后的行中与上述关注点对应的点的打印数据,针对关注行的各点来决定有无施加多个选通施加期间的各自的DATA信号(通电脉冲),
这里,在步骤(b)中,在打印周期中,多个选通施加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1个实施方式的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打印控制方法的程序。例如,通过打印机1的控制部11所含有的CPU111执行程序来执行上述施加控制方法。
在1个实施方式中,该程序也可以记录于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在1个实施方式中,打印机也可以不是对具有热敏显色层的标签进行打印的直接热敏型的热敏打印机,而是通过热敏头的热将涂覆于墨带的墨水转印于标签的热转印打印机。即,上述针对热敏头的多个发热元件的热能的控制的方法也能够应用于热转印打印机。
以上,对本发明的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改进或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打印周期的期间将选通施加期间设置为4次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5次以上。通过增加选通施加期间的次数,能够较多地设定选通电平,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本发明涉及于2021年2月15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特愿2021-21445的专利申请,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并入该说明书中。

Claims (9)

1.一种打印机,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所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热敏头,其具有排列成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图像数据,根据针对在1行的打印周期中而预先设定的多个期间有无施加通电脉冲,来控制对所述多个发热元件给予的热能,
在所述打印周期中,所述多个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期间的长度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期间中的最短的期间的长度是在该期间施加了通电脉冲的情况下所述打印介质未显色的程度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期间中的最短的期间的长度比1行的量的图像数据的转送时间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调整打印浓度的情况下,在1行的打印周期内,使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长度成为将未调整打印浓度的情况下所对应的长度乘以相同的比例常量而得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有使在打印对象行中的关注点有无打印的信息以及在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前后行中的与所述关注点对应的点有无打印的信息、与有无对与所述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施加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通电脉冲建立对应的脉冲施加信息,
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脉冲施加信息,针对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各点来决定有无施加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通电脉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脉冲施加信息中,进一步使在与所述关注点邻接的点的各点有无打印的信息、与有无对与所述关注点对应的发热元件施加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通电脉冲建立对应。
8.一种打印机的打印控制方法,通过具有排列成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所述打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1行的打印周期中,预先设定有多个期间,
打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即:
依次转送图像数据的每行的数据;以及
基于在打印对象行中的关注点有无打印的信息、以及在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前后行中的与所述关注点对应的点有无打印的信息,来决定对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各点有无施加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通电脉冲,
在所述打印周期中,所述多个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9.一种存储介质,储存有为了利用具有排列成行状的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而使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方法的程序,
所述存储介质的特征在于,
在1行的打印周期中,预先设定有多个期间,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即:
依次转送图像数据的每行的数据;以及
基于在打印对象行中的关注点有无打印的信息、以及在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前后行中的与所述关注点对应的点有无打印的信息,来决定对所述打印对象行的各点有无施加所述多个期间的各期间的通电脉冲,
在所述打印周期中,所述多个期间按照从长期间到短期间的顺序设定。
CN202180079115.2A 2021-02-15 2021-11-10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903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1445A JP2022123961A (ja) 2021-02-15 2021-02-15 プリンタ、印字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1-021445 2021-02-15
PCT/JP2021/041327 WO2022172537A1 (ja) 2021-02-15 2021-11-10 プリンタ、印字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0371A true CN116490371A (zh) 2023-07-25

Family

ID=82838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115.2A Pending CN116490371A (zh) 2021-02-15 2021-11-10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0858A1 (zh)
EP (1) EP4292826A4 (zh)
JP (1) JP2022123961A (zh)
CN (1) CN116490371A (zh)
WO (1) WO202217253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5264A (ja) * 1988-12-28 1990-07-06 Chinon Ind Inc 記録装置
JP4848705B2 (ja) * 2005-08-19 2011-12-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036819A (ja) * 2006-08-01 2008-02-21 Toshiba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8009184B2 (en) * 2008-06-13 2011-08-30 Zink Imaging, Inc. Thermal response correction system for multicolor printing
JP6581433B2 (ja) 2015-08-24 2019-09-25 イーデーエム株式会社 熱転写印刷装置
JP2018001653A (ja) * 2016-07-05 2018-01-1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6880616B2 (ja) * 2016-09-23 2021-06-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05906B2 (ja) * 2017-03-10 2020-12-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81029B2 (ja) 2019-07-29 2023-05-25 上田技研産業株式会社 単軌条用車両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2826A1 (en) 2023-12-20
US20240100858A1 (en) 2024-03-28
EP4292826A4 (en) 2024-04-17
JP2022123961A (ja) 2022-08-25
WO2022172537A1 (ja)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135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a thermally activated printing head
US7950860B2 (en) Thermal printer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of thermal head
CN111688362B (zh) 一种热敏打印头的热履历控制方法、热敏打印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S63203348A (ja) サ−マルプリンタの印字制御装置
US9233554B2 (en) Control device,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printer
WO2012043789A1 (ja) 印刷装置
CN116490371A (zh) 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JPS59150768A (ja) ラインサ−マルヘツドの駆動方法
US8137015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n ink ribbon with a boundary line
JPS6178671A (ja) サ−マルヘツド制御方式
JP3321987B2 (ja) 印刷装置
JP5699513B2 (ja) 印刷装置
JPH11138872A (ja) サーマル式プリンタ
WO2022259878A1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印字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165503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WO2022259879A1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印字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0636132B1 (ko) 다수의 열전사 헤드를 구비한 프린터에서 저 전력 인쇄장치 및방법
JP4999383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12076352A (ja) 印刷装置
JPH0768826A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予熱方法
JP2859182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866961B2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0005970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30759B2 (ja) 多階調の画像を生成する信号を供給する装置
JPH1178099A (ja) 感熱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