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8436B -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8436B
CN116448436B CN202310693067.7A CN202310693067A CN116448436B CN 116448436 B CN116448436 B CN 116448436B CN 202310693067 A CN202310693067 A CN 202310693067A CN 116448436 B CN116448436 B CN 116448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condition
torque
plateau
moment
current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3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48436A (zh
Inventor
郑永明
刘典云
胥峰
陈旭东
解礼兵
李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r Automobile Inspection Center Kunm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r Automobile Inspection Center Kunm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r Automobile Inspection Center Kunm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r Automobile Inspection Center Kunm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3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8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8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8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48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8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4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G01M15/05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by combined monitoring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engine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利用高原外特性曲线修正生成的平原工况,能够准确得到高原条件下发动机的真实动力输出的排放测试结果,适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对绿色生态与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高原地区(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因其复杂的地理与大气环境,具有丰富的动植物,但道路运输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极易破坏其良性的生态圈,因此需要加强高原地区汽车的排污诊断及监测。
目前,重型车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进一步限制车用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利于生态的绿色恢复。GB17691-2018法规中,采用世界统一瞬态测试循环(WorldHarmonizedTransientCycle,WHTC,由1800个转速-扭矩工况点组成)对国六发动机进行型式检验及排放检测。规定在平原条件下,根据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powermap是转速-扭矩曲线)依据基准WHTC循环的扭矩和转速规范值计算出相应的WHTC测试循环,再进行发动机台架排放循环试验,评价发动机排放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但是,上述评价发动机排放的方法只适用于平原地区。在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力和氧含量的降低,使得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燃烧的氧气减小,从而限制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扭矩响应,这也是汽车上高原后加速无力的原因,如果在高原地区直接套用平原的WHTC循环生成方法,即根据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的外特性曲线(powermap)依据基准WHTC循环的扭矩和转速规范值计算出相应的高原WHTC测试循环,这种方法生成的高原WHTC测试循环由于高原外特性曲线相比平原环境的外特性曲线由于高原大气压力的影响降低了扭矩值,并且没有考虑高原环境下的扭矩响应减弱(动力输出相比平原更缓慢),将导致计算得到的高原WHTC测试循环的扭矩偏低,与高原地区需要更大的动力(扭矩)输出相悖,从而不能真实反应发动机在高原用户的真实驾驶需求下的排放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准确反映高原条件下发动机的真实动力输出的排放测试的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
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
将所述平原实际扭矩、所述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查询当前工况时刻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并比较两个相邻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或者等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根据瞬态性能曲线,计算所述高原响应扭矩;所述瞬态性能曲线用于反映在高原条件下,发动机处于最大扭矩工况时刻并且油门在0s内由最小拉到最大时,扭矩与时间的响应关系;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该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将所述高原最大扭矩作为所述高原响应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之后,且在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零时,采用第二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所述第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并将其负百分之四十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所述实际转速,调用平原外特性曲线,得到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所述平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平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为应安装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为应拆除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高原响应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为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为以高原实际扭矩为自变量、时间为因变量的第一瞬时性能函数,/>为以时间为自变量、高原响应扭矩为因变量的第二瞬时性能函数;所述第一瞬时性能函数和所述第二瞬时性能函数互为逆函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以下步骤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
获取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
根据所述平原外特性曲线,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参数序列,所述转速参数序列包括: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怠速转速;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转速参数序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为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为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为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为怠速转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达到断油点时仍未到达所述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所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时,
将发动机最大功率所对应的转速的1.02倍作为所述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所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基于上述的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实现,所述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配置用于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
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
将所述平原实际扭矩、所述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具体流程。本发明通过获取并遍历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其中,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将平原实际扭矩、高原最大扭矩、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高原实际扭矩。
相较于传统的方案采用单一数据确定高原工况,本发明考虑到实际高原工况的复杂特性,通过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平原实际扭矩、高原最大扭矩、高原响应扭矩,并选择前述三个扭矩中的最小值作为高原实际扭矩,以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生成高原工况序列,最终得到高原工况;即以平原外特性曲线生成平原工况,再通过高原外特性曲线修正生成的平原工况,能够准确得到高原条件下发动机的真实动力输出的排放测试结果,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服务端的原理框图。
图5为WHTC基准数据库中不同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的曲线示意图。
图6为WHTC基准数据库不同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的曲线示意图。
图7为某发动机平原外特性曲线的示意图。
图8为某发动机高原(1900米海拔)外特性曲线的示意图。
图9为某发动机高原(4000米海拔)外特性曲线的示意图。
图10为某发动机瞬态性能曲线(平原)的示意图。
图11为某发动机瞬态性能曲线(1900米海拔)的示意图。
图12为某发动机瞬态性能曲线(4000米海拔)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采集模块;2、处理模块;
500、服务端;501、CPU;502、ROM;503、RAM;504、总线;505、I/O接口;506、输入部分;507、输出部分;508、存储部分;509、通信部分;510、驱动器;511、可拆卸介质。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
其中,不同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如图5所示;WHTC基准数据库如表1所示,并且,表1中m表示反拖负扭矩;
表1 WHTC基准数据库
S20、遍历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具体地,根据以下步骤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
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其中,不同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如图6所示;
根据平原外特性曲线,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参数序列,转速参数序列包括: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怠速转速;
此处,平原外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相应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转速参数序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为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为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为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为怠速转速。
S30、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调用平原外特性曲线,得到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如图7所示,平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平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WHTC基准数据库,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为应安装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为应拆除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
S202、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如图8或者图9所示,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此处,高原外特性曲线的相应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
S203、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
具体地,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WHTC基准数据库,查询当前工况时刻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并比较两个相邻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或者等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根据瞬态性能曲线,计算高原响应扭矩;如图10、11和12所示,瞬态性能曲线用于反映在高原条件下,发动机处于最大扭矩工况时刻并且油门在0s内由最小拉到最大时,扭矩与时间的响应关系;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该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将高原最大扭矩作为高原响应扭矩。
其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高原响应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为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为以高原实际扭矩为自变量、时间为因变量的第一瞬时性能函数,/>为以时间为自变量、高原响应扭矩为因变量的第二瞬时性能函数;第一瞬时性能函数和第二瞬时性能函数互为逆函数。并且,第一瞬时性能函数为瞬态性能曲线对应的函数,第二瞬时性能函数为瞬态性能曲线的逆函数。
例如,WHTC基准数据库中一共有1800个工况时刻,i为自然数,且满足1≤i≤1800。
此处,第一瞬时性能函数,例如为,第二瞬时性能函数,例如为
此处,t为时间,M为响应扭矩。
S204、将平原实际扭矩、高原最大扭矩、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高原实际扭矩。
进一步地,在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之后,且在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零时,采用第二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第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并将其负百分之四十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其相应的公式为:
其中,为高原实际扭矩。
进一步地,当达到断油点时仍未到达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时,
将发动机最大功率所对应的转速的1.02倍作为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
其中,平原实际扭矩表征高原环境对发动机扭矩没有影响时,按照平原实际扭矩对工况进行设定;高原最大扭矩表征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实际能达到的最大扭矩;高原响应扭矩表征发动机在瞬态工况变化情况下,并基于上一个工况时刻的基础上,当前工况时刻能够达到的最大扭矩值;由于WHTC测试循环为瞬态变化工况循环,因此其在实际运行时的扭矩为上述三个扭矩中的最小值。
具体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过程如下:
以计算表1中第611、612、613、614个工况时刻的4000米海拔的实际工况生成为例;
设定发动机无额外或漏装的附件/设备,则==0 N.m,/> ==0 N.m;
由表1可知,第611、612、613和614个工况时刻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如下:
=46.6%,/>为反拖负扭矩;
=47.3%,/> =35.3%;
=49.2%,/> =74.1%;
=51.1%,/> =95.2%;
由图7可知, =935.4 rev/min,/> =1280.1 rev/min,/> =1988.6 rev/min, =600 rev/min;
基于上述转速数据计算第611、612、613和614个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1164.4 rev/min;
=1172.9 rev/min;
=1195.9 rev/min;
=1218.9 rev/min;
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零时,采用第二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第611个工况时刻的扭矩规范值小于零,因此采用第二方法计算高原实际扭矩;具体包括:
首先,根据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当前工况点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1692.1 N.m;然后,将高原最大扭矩/>的-40%作为当前工况时刻的高原实际扭矩,即/>=-676.8 N.m;
第612、613、614个工况时刻的扭矩规范值大于零,因此采用第一方法计算高原实际扭矩,具体包括:
、/>和/>带入平原特性曲线,计算得到第612、613、614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
=1876.5 N.m;
=1895.0 N.m;
=1903.1 N.m;
将第612、613和614个工况时刻的扭矩规范值和相应的平原最大扭矩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第612、613、614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662.4 N.m;
=1404.2 N.m;
=1811.8 N.m;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无额外或漏装的附件,则Mf,i=0 N.m,Mr,i=0 N.m。
根据、/>、/>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第612、613、614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
=1692.1 N.m;
=1687.9 N.m;
=1683.9 N.m;
其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
由于</>,根据第611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实际扭矩/>,得到第612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响应扭矩/>;在/>、/>和/>中选取最小值,得到高原实际扭矩/>为662.4N.m;
由于</>,根据第612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实际扭矩/>,得到第613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响应扭矩/>;在/>、/>和/>中选取最小值,得到高原实际扭矩/>为1354.6 N.m;
由于</>,根据第613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实际扭矩/>,得到第614个工况时刻的高原响应扭矩/>;在/>、/>和/>中选取最小值,得到高原实际扭矩/>为1683.9 N.m;
=1194.6 N.m,则/>=/>=662.4 N.m;
=1354.6 N.m,则/>=/>=1354.6 N.m;
=1703.7 N.m,则/>=/>=1683.9 N.m;
最终在4000m海拔下第611、612、613、614个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分别为:
第611个工况时刻:实际转速为1164.4 rev/min;高原实际扭矩为-676.8 N.m;
第612个工况时刻:实际转速为1172.9rev/min,高原实际扭矩为662.4N.m;
第613个工况时刻:实际转速为1195.9rev/min,高原实际扭矩为1354.6N.m;
第614个工况时刻:实际转速为1218.9rev/min,高原实际扭矩为1683.9N.m。
重复上述过程,最终能够生成1800个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即得到高压WHTC测试工况。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基于实施例1所述的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实现,所述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1,配置用于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
其中,采集模块1的类型,例如为数据采集仪 LC-DAQ810。
处理模块2,配置用于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
将所述平原实际扭矩、所述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处理模块2的类型,例如为酷睿处理器 i9-9880XE。
实施例3
一种服务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端5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加载到RAM(随机访问存储器)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I/O(输入/输出)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1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3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中央处理单元)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生成模块、获取模块、查找模块、第二生成模块及合并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在该基础表中获取多个待探测实例的获取模块”。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扭矩规范值;
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所述瞬态性能曲线用于反映在高原条件下,发动机处于最大扭矩工况时刻并且油门在0s内由最小拉到最大时,扭矩与时间的响应关系;
将所述平原实际扭矩、所述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根据以下步骤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
获取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
根据所述平原外特性曲线,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参数序列,所述转速参数序列包括: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怠速转速;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和转速参数序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
其中,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转速规范值;/>为最大净功率的55%所对应的最低发动机转速;/>为对相应转速下的扭矩最大值积分后乘以51%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此处,相应转速为从怠速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之间的任意一个转速;/>为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为怠速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瞬态性能曲线、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查询当前工况时刻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并比较两个相邻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或者等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根据瞬态性能曲线,计算所述高原响应扭矩;所述瞬态性能曲线用于反映在高原条件下,发动机处于最大扭矩工况时刻并且油门在0s内由最小拉到最大时,扭矩与时间的响应关系;
当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该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时,将所述高原最大扭矩作为所述高原响应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之后,且在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小于零时,采用第二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所述第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当前工况时刻的实际转速所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并将其负百分之四十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所述实际转速,调用平原外特性曲线,得到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所述平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平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获取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为应安装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为应拆除的附件/设备吸收的扭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高原响应扭矩:
其中,i为当前工况时刻的工况序列号,为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为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为以高原实际扭矩为自变量、时间为因变量的第一瞬时性能函数,/>为以时间为自变量、高原响应扭矩为因变量的第二瞬时性能函数;所述第一瞬时性能函数和所述第二瞬时性能函数互为逆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达到断油点时仍未到达所述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所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时,
将发动机最大功率所对应的转速的1.02倍作为所述最大净功率的70%所对应的最高发动机转速或者所述最大功率的95%所对应的最高转速。
7.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配置用于获取WHTC基准数据库,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至少包括:连续的多个工况时刻、以及与每个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
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遍历所述WHTC基准数据库,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采用第一方法计算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实际扭矩;
生成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工况序列,所述高原工况序列至少包括:工况时刻、与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实际扭矩;
其中,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最大扭矩和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平原实际扭矩;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实际转速和高原外特性曲线,计算得到高原条件下,该实际转速对应的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外特性曲线用于反映高原条件下,转速与扭矩的映射关系;
根据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和与其相邻的上一工况时刻对应的扭矩规范值,计算得到当前工况时刻对应的高原响应扭矩;
将所述平原实际扭矩、所述高原最大扭矩、所述高原响应扭矩之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高原实际扭矩。
8.一种服务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310693067.7A 2023-06-13 2023-06-13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Active CN116448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3067.7A CN116448436B (zh) 2023-06-13 2023-06-13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3067.7A CN116448436B (zh) 2023-06-13 2023-06-13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8436A CN116448436A (zh) 2023-07-18
CN116448436B true CN116448436B (zh) 2023-09-01

Family

ID=8712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3067.7A Active CN116448436B (zh) 2023-06-13 2023-06-13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8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5697B (zh) * 2023-07-24 2023-11-21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累碳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9048A (zh) * 2014-02-18 2014-08-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况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973610A (zh) * 2016-07-25 2016-09-2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台架及发动机瞬态工况模拟的方法
WO2016175809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Cummins Inc. Online engine emission calibration and estimation
CN109443775A (zh) * 2019-01-02 2019-03-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柴油机冷热whtc循环中热态whtc循环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9883710A (zh) * 2019-03-15 2019-06-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测试工况构建方法
CN110566356A (zh) * 2019-09-27 2019-12-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外特性数据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1547A (zh) * 2020-06-28 2020-09-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坡起分析输入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3908A (zh) * 2020-04-28 2021-02-23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台架试验方法
CN113624508A (zh) * 2021-06-30 2021-11-09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ems排放测试方法
WO2021249742A1 (en) * 2020-06-10 2021-12-16 BorgWarner Luxembourg Automotive Systems S.A. Method of determining engine torque
CN115077907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平原车型的高原工况性能测试方法
CN115610417A (zh) * 2021-07-15 2023-01-1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环境下动力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CN115983720A (zh) * 2023-03-17 2023-04-18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 基于海拔和温度的汽车排放性能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9048A (zh) * 2014-02-18 2014-08-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况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16175809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Cummins Inc. Online engine emission calibration and estimation
CN105973610A (zh) * 2016-07-25 2016-09-2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台架及发动机瞬态工况模拟的方法
CN109443775A (zh) * 2019-01-02 2019-03-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柴油机冷热whtc循环中热态whtc循环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9883710A (zh) * 2019-03-15 2019-06-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测试工况构建方法
CN110566356A (zh) * 2019-09-27 2019-12-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外特性数据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3908A (zh) * 2020-04-28 2021-02-23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台架试验方法
WO2021249742A1 (en) * 2020-06-10 2021-12-16 BorgWarner Luxembourg Automotive Systems S.A. Method of determining engine torque
CN111721547A (zh) * 2020-06-28 2020-09-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坡起分析输入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4508A (zh) * 2021-06-30 2021-11-09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ems排放测试方法
CN115610417A (zh) * 2021-07-15 2023-01-1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环境下动力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CN115077907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平原车型的高原工况性能测试方法
CN115983720A (zh) * 2023-03-17 2023-04-18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 基于海拔和温度的汽车排放性能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海拔下国六柴油机WHTC/WHSC测试循环的试验研究;解礼兵;内燃机与配件;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8436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48436B (zh) 高原whtc测试工况生成方法、系统、服务端及介质
WO2018120468A1 (zh) 基于lcce优化的柴油发动机标定方法
CN112528491B (zh) 发动机sof原始排放的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41910B (zh) 一种从整车到发动机的测试工况转换方法
US20200103303A1 (en) Diagnosing cylinder pressure sensor gain and offset
CN105844061B (zh) 生成换挡map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82141B (zh) 碳载量检测方法、装置、ecu、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693299B (zh) 动力测试行驶工况制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ekraker et al. Constructing engine maps for full vehicle simulation modeling
Newman et al. Benchmarking and Modeling of a Conventional Mid-Size Car Using ALPHA
KR101792177B1 (ko) 내연 기관에 의해 생성되는 토크를 추정하는 방법
CN115431953A (zh)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油电分配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CN113866350A (zh) 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0383A (zh) 一种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378359A (zh) 一种发动机油耗优劣及整车传动效率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177864B (zh)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内燃机燃烧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4810305B (zh) 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575993B (zh) 增压器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373364A (zh) 发动机硬件在环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cher et al. Periodical technical emission control by using an IoT universal short-test procedure
CN114542250A (zh) 汽油颗粒捕捉器的温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Hausberger et al. Emission behaviour of modern heavy duty vehicles in real world driving
Connolly et al.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bustion Pressure Proces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I—Experimental Results
CN116625697B (zh) 柴油发动机累碳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86560B (zh) 一种多因素耦合下的发动机万有油耗修正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