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9595A -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9595A
CN116369595A CN202111601575.5A CN202111601575A CN116369595A CN 116369595 A CN116369595 A CN 116369595A CN 202111601575 A CN202111601575 A CN 202111601575A CN 116369595 A CN116369595 A CN 11636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micro
atomizing
air passage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1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陈杰
聂革
陈跃勇
安鹏展
张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15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95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0122 priority patent/WO20231159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9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领域,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气道管和雾化芯;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开口,气道管与壳体连接并与出气口连通,壳体内设有的储存仓,雾化芯设于开口处并与气道管连接,雾化芯中开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包括微槽,微槽的端口与储存仓连通,导流通道设有与气道管和开口连通的微孔。本申请通过微槽和微孔吸附气溶胶基质,使本申请无需设置棉芯或陶瓷芯即可实现气溶胶基质的吸附,避免雾化过程中糊芯,使气溶胶口感纯正;随着用户的吸食,气溶胶基质被微孔打散成细小颗粒,实现一级雾化,气溶胶基质颗粒被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两次雾化利于降低气溶胶的颗粒大小,增加气溶胶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能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通过供电装置向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发热使气溶胶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而现有雾化器大多采用棉芯发热体结构或陶瓷芯发热结构,棉芯或陶瓷芯吸附气溶胶基质后,雾化器对棉芯或陶瓷芯加热,使吸附在棉芯或陶瓷芯上的气溶胶基质被加热形成气溶胶;但在该加热过程,雾化器直接作用于棉芯或陶瓷芯上,容易导致棉芯或陶瓷芯产生糊芯的问题,进而导致气溶胶的口感不够纯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棉芯或陶瓷芯易糊芯,而导致气溶胶的口感不够纯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气道管和雾化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开口,所述气道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储存仓,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气道管连接,所述雾化芯中开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具有毛细作用的微槽,所述微槽的端口与所述储存仓连通,所述导流通道设有多个与所述气道管和开口连通的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缓存区,所述微槽与所述缓存区连通,所述微孔开设于所述微槽和/或缓存区中。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距离所述气道管中心越近,所述微孔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和/或所述微孔距离所述气道管中心越近,所述微孔之间的间隙越小。
进一步地,所述微槽水平设于所述雾化芯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面,所述微孔垂直设置且贯穿所述雾化芯,并与所述气道管和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密封件和雾化件;所述雾化管分别与所述气道管和密封件连接,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密封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与所述密封件或雾化管连接且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密封件处,所述微槽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和储存仓的一面,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管和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面,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处,所述微槽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雾化管的一面,所述微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与所述雾化管和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部为中空的圆环,所述雾化件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处,所述微槽设于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雾化管的一面,所述微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并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中空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件为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
或者,所述雾化件为超声组件,所述超声组件包括振荡片,所述振荡片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孔连通,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抵接所述雾化芯;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电极钉,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供电装置和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雾化器,以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雾化芯中开设导流通道,并在导流通道中开设与气道管和开口连通的微孔,导流通道的微槽和微孔通过毛细原理吸附气溶胶基质,使本申请无需设置棉芯或陶瓷芯即可实现气溶胶基质的吸附,避免了雾化芯在雾化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棉芯或陶瓷芯而导致的糊芯,一方面使本申请形成的气溶胶口感纯正,另一方面增加了本申请的使用寿命;(2)随着用户的吸食,使气体从微孔处进入雾化芯中,使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随着气流来到雾化芯中,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更易被雾化芯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两次雾化有利于降低气溶胶的颗粒大小,进一步增加了气溶胶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而且本申请实现两次雾化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两个雾化芯,仅开设微槽和微孔即可实现两次雾化,大大降低了雾化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剖视图,图中的箭头为气体流向;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雾化芯的示意图;
图4是图3隐藏雾化管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雾化芯的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雾化芯的雾化件和导电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出气口;12、开口;13、储存仓;2、气道管;3、雾化芯;31、雾化管;32、密封件;321、第一密封部;322、第二密封部;323、抵接部;324、安装槽;325、安装孔;33、雾化件;331、发热体;332、通孔;34、导电件;4、导流通道;41、微槽;42、缓存区;5、微孔;6、底座;61、进气口;7、电极钉;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1、气道管2和雾化芯3;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11和开口12,所述气道管2与所述壳体1连接并与出气口11连通,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存仓13,所述雾化芯3设于所述开口12处并与所述气道管2连接,所述雾化芯3中开设有导流通道4,所述导流通道4包括具有毛细作用的微槽41,所述微槽41的端口与所述储存仓13连通,所述导流通道4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的微孔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为:本申请中的雾化芯3通过毛细原理来吸附气溶胶基质,具体地,储存仓13中储存有气溶胶基质,微槽41的端口与储存仓13连通,气溶胶基质是浸润液体,而微槽41相当于插入气溶胶基质中的毛细管,气溶胶基质的液体表面对微槽41内壁的固体表面的吸引力,使气溶胶基质沿着微槽41的内壁进入导流通道4,微孔5的端口与导流通道4连通,故当气溶胶基质经过微孔5时,气溶胶基质的液体表面对微孔5内壁的固体表面的吸引力,使气溶胶基质沿着微孔5的内壁流动且不流出微孔5,气溶胶基质继续沿着微槽41的内壁流动,当导流通道4和多个微孔5都吸附了气溶胶基质后,微槽41不再继续导流气溶胶基质,雾化芯3完成气溶胶基质的吸附;
静置时(即用户未开始吸食时),雾化芯3通过如上所述毛细原理已吸附气溶胶基质;当用户吸食时,出气口11、气道管2和微孔5形成气路通道,气体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芯3中,使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随着气流来到雾化芯3中,雾化芯3通电后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气溶胶通过气道管2和出气口11流向外界;且用户吸食时,微槽41和微孔5通过毛细原理不断的吸附气溶胶基质,以保证气溶胶基质的充分供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技术效果为:(1)在雾化芯3中开设导流通道4,并在导流通道4中开设与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的微孔5,导流通道4的微槽41和微孔5通过毛细原理吸附气溶胶基质,使本申请无需设置棉芯或陶瓷芯即可实现气溶胶基质的吸附,避免了雾化芯3在雾化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棉芯或陶瓷芯而导致的糊芯,一方面使本申请形成的气溶胶口感纯正,另一方面增加了本申请的使用寿命;(2)随着用户的吸食,使气体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芯3中,使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随着气流来到雾化芯3中,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更易被雾化芯3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两次雾化有利于降低气溶胶的颗粒大小,进一步增加了气溶胶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而且本申请实现两次雾化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两个雾化芯,仅开设微槽41和微孔5即可实现两次雾化,大大降低了雾化器的生产成本。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通道4还包括缓存区42,所述微槽41与所述缓存区42连通,所述微孔5开设于所述微槽41和/或缓存区42中;缓存区42可以暂存微槽41导入到导流通道4中的气溶胶基质,利于用户吸食时气溶胶基质的及时供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微孔5可以仅设于微槽41中,所述微孔5也可以仅设于缓存区42中;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一部分所述微孔5设于微槽41中、另一部分设于缓存区42中。
进一步地,所述微槽41的宽度为100um-2.5mm;所述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um-1mm,例如80um、90um等;当然,所述微槽41的宽度和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不限于此,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调整,且当微孔5设置在微槽41中时,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小于微槽41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5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所述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气道管2中心的气体流速更快,而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时,即毛细管的管径越小,毛细力越大,可以更快的吸附气溶胶基质,故为了使气溶胶基质连续不间断的供应,本申请设置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的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5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所述微孔5之间的间隙越小;气道管2中心的气体流速更快,而微孔5越密集的区域所吸附的气溶胶基质越多,故为了使气溶胶基质连续不间断的供应,本申请设置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的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微孔5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所述微孔5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且距所述微孔5距离所述气道管2中心越近,所述微孔5之间的间隙越小;进一步保证气溶胶基质连续不间断的供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微槽41可以位于所述雾化芯3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面,所述微槽41也可以位于所述雾化芯3中;仅需微槽41的端口与所述储存仓13连通,即可通过毛细原理实现吸附气溶胶基质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微槽41水平设于所述雾化芯3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面;或者所述微槽41倾斜设于所述雾化芯3中与气流方向呈夹角,所述微槽41的倾斜角度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5垂直设置且贯穿所述雾化芯3,并与所述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或者所述微孔5朝向所述壳体1倾斜设置且贯穿所述雾化芯3,并与所述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所述微孔的倾斜角度小于90°。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微槽41水平设于所述雾化芯3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面,所述微孔5垂直设置且贯穿所述雾化芯3,并与所述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以使所述微孔5与所述微槽41垂直设置,垂直的微孔5与出气口11和气道管2形成气体通道,一方面便于用户吸食时气体从微孔5处流通将气溶胶基质打散,另一方面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管2与所述出气口11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等。
优选地,所述壳体1和气道管2一体式成型,所述壳体1为一端开口12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开口12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出气口11和气道管2,所述壳体1内的空腔构成绕所述气道管2外周设置的储存仓13,用户通过开口12向储存仓13内注入气溶胶基质。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3包括雾化管31、密封件32和雾化件33;所述雾化管31分别与所述气道管2和密封件32连接,所述密封件32设于所述开口12处,且所述密封件3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33与所述密封件32或雾化管31连接且位于所述雾化管31内;所述导流通道4设于所述密封件32处,所述微槽41设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和储存仓13的一面,所述微孔5贯通所述密封件32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管31和开口12连通。密封件32将壳体1的开口12密封,用于防止储存仓13中的气溶胶基质漏出;出气口11、气道管2、雾化管31和微孔5形成气路通道,当用户吸食时,气体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管31中,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气流附着在雾化管31中的雾化件33上,雾化件33通电后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气溶胶通过气道管2和出气口11流向外界。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33可以是水平设置、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雾化件33也可以是水平设置、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并与所述雾化管31的内壁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33为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连接;当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气流移动时,水平设置的雾化件33可以吸附更多地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增加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的雾化效率;雾化件33与密封件32连接可以避免雾化管31的管壁过厚,减少雾化管31的壁厚可以增加储存仓13的面积,利于存储更多气溶胶基质,也可以增加气道管2的内壁直径,利于气体流通。
更优地,所述雾化件33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的内壁抵接,当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气流移动时,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无法从雾化件33与雾化管31之间的间隙流出,进一步增加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的雾化效率和气溶胶口感。
当然可以理解地是,当所述雾化件33水平设置且与所述雾化管31的内壁抵接时,所述雾化件33的中部也可以设有如下文所示的供气流和气溶胶流通的通孔332。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微槽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微槽41均设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和储存仓13的一面,多个所述微槽41相互连接或间隔设置;多个微槽41增加了雾化芯3的吸附效率。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微槽41均与所述缓存区42连通,利于用户吸食时气溶胶基质的及时供应。
优选地,多个所述微槽41沿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一面的中点等间距的发散设置;当用户吸食时,气体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管31中,气溶胶基质被均匀地打散成细小的颗粒,有利于雾化件33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雾化成气溶胶,增加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的雾化效率。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区42设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一面的中点处,多个所述微槽41沿所述缓存区42等间距的发散设置;既保证了气溶胶基质的及时供应,又使气溶胶基质被均匀地打散成细小的颗粒,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32包括第一密封部321和第二密封部322;所述第一密封部321设于所述开口12处,且所述第一密封部321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322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21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面,且所述第二密封部322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33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32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4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和第二密封部322处,所述微槽41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和第二密封部322朝向所述雾化管31的一面,所述微孔5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和第二密封部322与所述雾化管31和开口12连通。第一密封部321将壳体1的开口12密封,第二密封部322将雾化管31密封,防止储存仓13中的气溶胶基质漏出开口12或者直接进入雾化管31内,增加了本申请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321的外壁设有抵接部323,所述抵接部323与所述壳体1内壁紧密抵接,保证壳体1的开口12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3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抵接部323间隔设置,进一步保证壳体1的开口12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部322为中空的圆环,所述雾化件33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32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4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处,所述微槽41设于第一密封部321朝向所述雾化管31的一面,所述微孔5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并与所述第二密封部322的中空处连通。第二密封部322的中空结构,可以使雾化件33可以吸附更多地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增加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的雾化效率;通过第二密封部322将雾化件33与第一密封部321间隔设置,防止雾化件33与位于第一密封部321的微槽41和微孔5中的气溶胶基质直接接触,雾化件33更易雾化被打散后的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有利于降低气溶胶的颗粒大小,进一步增加了气溶胶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部32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24,所述雾化件33设于所述安装槽324内;将雾化件33设于第二密封部322的安装槽324内,再将第二密封部322塞入雾化管31内,防止雾化件33的外壁直接与所述雾化管31的内壁抵接,避免雾化件33的进行雾化时损伤雾化管31,且在第二密封部322的作用下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无法从雾化件33与雾化管31之间的间隙流出,可以保证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的雾化效率和气溶胶口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部322沿所述微槽41分隔为多个等分;若第二密封部322为完整的圆环则无法与第一密封部321一体化生产,故可以便于第一密封部321和第二密封部322的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32为硅胶件,硅胶具有耐温、耐候、电气绝缘和生理惰性的特点,使密封件32使用寿命长,且使雾化件33不直接作用于与微孔5和微槽41中的气溶胶基质,保证本申请实现二次雾化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3还包括导电件34,所述雾化件33与导电件34连接,所述导电件34贯穿所述密封件32后与外部电连接,雾化件33通过导电件34通电后,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雾化成气溶胶。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321设有供所述导电件34穿过的安装孔325,所述安装孔325与所述微孔5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件33为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331,所述发热体331设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所述发热体331与所述导电件34连接;发热体331通过导电件34通电后发热,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加热雾化成气溶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发热组件水平设置时,所述发热体331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和气溶胶流通的通孔332,使出气口11、气道管2、雾化管31、通孔332和微孔5形成气路通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331为金属毡;金属毡为三维网状的多孔结构,采用金属毡作为发热体331,则无需在发热体331上额外开设通孔。
更优地,所述发热体331设于所述安装槽324内;防止发热体331的外壁直接与所述雾化管31的内壁抵接,避免雾化件33的进行雾化时损伤雾化管31。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件33为超声组件(未示出),所述超声组件包括振荡片,所述振荡片设于所述密封件32朝向所述气道管2的一端,所述振荡片与所述导电件34连接;振荡片通过导电件34通电后产生高频振荡,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打散雾化成气溶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超声组件水平设置时,所述振荡片上开设有供气流和气溶胶流通的通孔,使出气口11、气道管2、雾化管31、通孔和微孔5形成气路通道。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有进气口61,所述进气口61与所述微孔5连通,所述底座6与所述壳体1连接并抵接所述雾化芯3;底座6与壳体1插接,底座6避免雾化芯3暴露在外,并将开口12封堵;出气口11、气道管2、雾化管31、微孔5和进气口61形成气路通道,当用户吸食时,气体从进气口61被吸入,然后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管31中,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气流附着在雾化管31中的雾化件33上,雾化件33通电后将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气溶胶通过气道管2和出气口11流向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6上设有两个电极钉7,所述雾化芯3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钉7;在使用雾化器时,两电极钉7与供电设备电连接,由供电装置向雾化芯3供电以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产生气溶胶。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3的导电件34与所述电极钉7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8,所述支架8的两端分别抵接雾化芯3和底座6,支架8用于支撑雾化芯3,防止雾化芯3在安装过程中变形过大而导致气溶胶基质漏出,底座6用于支撑支架8。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8与所述雾化芯3的密封件32抵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321套设于所述支架8上,一方面可以支撑第一密封部321、防止第一密封部321在安装过程中变形,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一密封部321的厚度。
当然可以理解地是,所述支架8不遮挡进气口61和微孔5,以保证气体可以在气路通道中流通,以及所述支架8可供导电件34贯穿以与电极钉7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流程为:先使壳体1的开口12朝上,然后在储存仓13中注入气溶胶基质,接着将雾化件33和导电件34连接,然后将导电件34穿过安装孔325,使雾化件33置于安装槽324,接着将雾化管31插接在第二密封部322外周使雾化件33位于雾化管31内,再接着将第一密封部321套在支架8的端部,再接着将通过支架8将密封件32从开口12处塞入壳体1内,使雾化管31远离密封件32的一端与气道管2扣接,再接着将电极钉7安装在底座6上,最后将底座6与壳体1扣接并抵接支架8,使电极钉7与导电件34电连接,且使开口12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供电装置和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雾化器,以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技术效果为:(1)在雾化芯3中开设导流通道4,并在导流通道4中开设与气道管2和开口12连通的微孔5,导流通道4的微槽41和微孔5通过毛细原理吸附气溶胶基质,使本申请无需设置棉芯或陶瓷芯即可实现气溶胶基质的吸附,避免了雾化芯3在雾化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棉芯或陶瓷芯而导致的糊芯,一方面使本申请形成的气溶胶口感纯正,另一方面增加了本申请的使用寿命;(2)随着用户的吸食,使气体从微孔5处进入雾化芯3中,使气溶胶基质被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实现一级雾化,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随着气流来到雾化芯3中,细小的气溶胶基质颗粒更易被雾化芯3雾化成气溶胶,实现二级雾化,两次雾化有利于降低气溶胶的颗粒大小,进一步增加了气溶胶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而且本申请实现两次雾化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两个雾化芯,仅开设微槽41和微孔5即可实现两次雾化,大大降低了雾化器的生产成本。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气道管和雾化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开口,所述气道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储存仓,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气道管连接,所述雾化芯中开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具有毛细作用的微槽,所述微槽的端口与所述储存仓连通,所述导流通道设有多个与所述气道管和开口连通的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缓存区,所述微槽与所述缓存区连通,所述微孔开设于所述微槽和/或缓存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距离所述气道管中心越近,所述微孔内壁中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
和/或所述微孔距离所述气道管中心越近,所述微孔之间的间隙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水平设于所述雾化芯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面,所述微孔垂直设置且贯穿所述雾化芯,并与所述气道管和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密封件和雾化件;所述雾化管分别与所述气道管和密封件连接,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密封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与所述密封件或雾化管连接且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密封件处,所述微槽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和储存仓的一面,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管和开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面,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内壁抵接,所述雾化件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处,所述微槽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雾化管的一面,所述微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与所述雾化管和开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为中空的圆环,所述雾化件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处,所述微槽设于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雾化管的一面,所述微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并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中空处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为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
或者,所述雾化件为超声组件,所述超声组件包括振荡片,所述振荡片设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孔连通,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抵接所述雾化芯;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电极钉,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钉。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供电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雾化器,以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111601575.5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ending CN116369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575.5A CN116369595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CT/CN2022/110122 WO2023115964A1 (zh) 2021-12-24 2022-08-0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575.5A CN116369595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9595A true CN116369595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0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1575.5A Pending CN116369595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9595A (zh)
WO (1) WO20231159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97390A (en) * 1977-08-04 1981-03-10 Darrel R. Resch Microcapillary nebulizer and method
CN211910558U (zh) * 2019-11-19 2020-11-1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672454U (zh) * 2020-01-17 2020-10-16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911671U (zh) * 2020-08-06 2021-04-09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911687U (zh) * 2020-08-12 2021-04-09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431825U (zh) * 2020-11-18 2021-10-2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716044A (zh) * 2021-01-30 2021-04-30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主机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712270A (zh) * 2021-08-20 2021-11-3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218188U (zh) * 2021-12-24 2022-08-19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5964A1 (zh)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77359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365870B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31756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05433447A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22179233A1 (zh) 发热体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916708A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052302A1 (zh)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液体导流机构
CN116369595A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021672A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其装置
CN217364688U (zh)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5379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提供系统
CN114287670A (zh) 一种超声雾化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057921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02742A1 (zh) 雾化芯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23243A1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器的装配方法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9422154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23248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138315A1 (zh)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37433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61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6135242A (zh) 一种雾化器
WO2023193151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