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6099A -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6099A
CN116336099A CN202310276025.3A CN202310276025A CN116336099A CN 116336099 A CN116336099 A CN 116336099A CN 202310276025 A CN202310276025 A CN 202310276025A CN 116336099 A CN116336099 A CN 116336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riven
piece
pressure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60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正
陆明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60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6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6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6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8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8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 F16D13/683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包括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多个主动片;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压盘、从动毂和主动壳体同轴设置,从动片和主动片交替设置,压盘能够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复位件用于使压盘复位;压盘设有第一配合部,从动毂设有第二配合部,沿主动壳体的轴向投影时,第一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位于第二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内。与压盘接触摩擦的主动片无需为了避让第一配合部而进行缩减设计,从而可以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相同的规格,保证传动过程中该主动片的正常单位面压大小和正常磨损,并避免因此导致的失效和烧蚀问题。

Description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离合器用于实现驱动装置与被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或分离。离合器通常包括主动壳体、从动毂和压盘,主动壳体设有主动片,从动毂和压盘设有从动片。正常状态下,主动片和从动片接触抵压,当驱动装置传输动力并带动主动壳体转动时,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摩擦,进而带动从动毂和压盘转动,实现传动;而当对压盘或从动毂施加外力时,使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的挤压作用力释放,进而使摩擦消失并让从动毂和压盘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分离。
然而,传统的离合器结构中,通常将压盘花键的齿根圆直径设计为大于从动毂花键的齿顶圆直径,与压盘接触的主动片内直径做得更大,从而与压盘接触摩擦的主动片通常面积更小,因为这样导致该主动片的单位面压更大,磨损更严重,所以长久使用后还容易磨损失效,甚至烧蚀。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离合器中的与压盘接触摩擦的主动片的单位面压大、容易磨损甚至烧蚀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包括:
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多个主动片,所述主动壳体具有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环形部,所述主动片呈环状设置并间隔设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所述主动片能够随所述主动壳体转动,且所述主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和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所述从动片设有多个并呈环状设置,所述从动片和所述主动片交替设置,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投影时,所述主动片的投影轮廓与所述从动片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压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所述主动片与所述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压盘复位;
所述压盘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从动毂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均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投影时,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内;一部分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并能够随所述压盘转动,另一部分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并能够随所述从动毂转动,且所有的所述从动片均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上述离合器,主动壳体能够转动并带动主动片转动,从动片与主动片交替设置,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至少部分接触,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产生摩擦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片,以使从动片带动压盘和从动毂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对压盘施加外力使压盘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随压盘和从动毂移动,释放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从动毂和压盘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分离;由于第一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内,因此,与压盘接触摩擦的主动片无需为了避让第一配合部而进行缩减设计,从而可以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相同的规格,保证传动过程中该主动片的正常单位面压大小和正常磨损,并避免因此导致的失效和烧蚀问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盘还设有第一抵压部,所述从动毂还设有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二抵压部和所述第一抵压部均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且所述第一抵压部位于所述第二抵压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最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主动片与所述第一抵压部抵接,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主动片与所述第二抵压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键齿,所述第一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压盘的周向设置,相邻所述第一键齿之间的齿槽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延伸,一部分所述从动片的边沿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第一键齿相匹配;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二键齿,所述第二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从动毂的周向设置,相邻所述第二键齿之间的齿槽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从动片的边沿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第二键齿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相同;或/和,所述第一键齿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键齿的齿根圆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盘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压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从动毂设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从动毂的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避让通孔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毂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固定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壁抵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从动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壳体固定并位于所述主动壳体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壳体转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合器。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装置。
上述驱动装置和摩托车,均采用前述的离合器,主动壳体能够转动并带动主动片转动,从动片与主动片交替设置,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至少部分接触,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产生摩擦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片,以使从动片带动压盘和从动毂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对压盘施加外力使压盘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随压盘和从动毂移动,释放主动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从动毂和压盘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分离;由于第一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内,因此,与压盘接触摩擦的主动片无需为了避让第一配合部而进行缩减设计,从而可以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相同的规格,保证传动过程中该主动片的正常单位面压大小和正常磨损,并解决了主动片的失效和烧蚀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以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主动片、从动片、主动壳体、压盘和从动毂的截面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5为图4实施例中压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实施例中从动毂的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7为图4实施例中从动毂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图4实施例中主动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注说明:
110、主动壳体;111、主体部;112、环形部;120、主动片;130、主动齿轮;140、固定板;210、压盘;211、第一配合部;212、第一抵压部;213、固定柱;220、从动毂;221、第二配合部;222、第二抵压部;223、避让通孔;224、定位槽;230、复位件;240、从动片;250、固定座;251、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以用于驱动装置实现动力的传递或切断,驱动装置可以用于摩托车。请结合图1至图4,离合器包括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主动组件与发动机传动连接,例如通过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配合,以接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从动组件用于接收主动组件传输的动力并将该动力通过驱动轴输出至相应的器件例如车轮等,当然,从动组件也可以停止与主动组件的传动配合,以停止提供动力给相应的器件,实现离合。具体地:
结合图2至图4,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110和多个主动片120,主动壳体110具有主体部111和设于主体部111的环形部112,主动片120呈环状设置并间隔设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主动片120能够随主动壳体110转动,且主动片120还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壳体110包括主体部111和环形部112,环形部112位于主体部111的一侧并呈环状设置,主动片120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主动片120在主动壳体110的周向上无法转动,但主动片120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上相对主动壳体110移动,以配合从动组件进行传动或分离。
主体部111设有与发动机的输出轴配合的孔,以实现支撑和传动。环形部112可以包括多个沿主体部111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的片结构,相邻的片结构之间形成间隙,以进行主动片120的安装,并使主动片120能够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同时还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不再赘述。
结合图2至图4,从动组件包括压盘210、从动毂220、复位件230和从动片240,压盘210、从动毂220和主动壳体110同轴设置,从动片240设有多个并呈环状设置,从动片240和主动片120交替设置,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投影时,主动片120的投影轮廓与从动片24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压盘210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力,复位件230用于使压盘210复位。
如图3所示,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交替设置,也即,相邻主动片120之间间隔一个从动片240,相邻从动片240之间间隔一个主动片120。压盘210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力。例如图3所示的视角下,若压盘210朝右侧移动,则能够保持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实现主动组件与从动组件之间的传动,而做压盘210朝左侧移动,则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作用力被释放,从动组件不再随主动组件转动。
结合图3,压盘210设有第一配合部211,从动毂220设有第二配合部221,第二配合部221和第一配合部211均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投影时,第一配合部211的投影外轮廓位于第二配合部221的投影外轮廓内;一部分从动片240设于第一配合部211并能够随压盘210转动,另一部分从动片240设于第二配合部221并能够随从动毂220转动,且所有的从动片240均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
如图3所示,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投影时,第一配合部211的外边沿大致落入第二配合部221的外边沿以内,同时,第一配合部211和第二配合部221在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上大致错开设置,以分别在第一配合部211和第二配合部221设置从动片240。
如图3所示的视角区域,第一配合部211的上侧低于第二配合部221的上侧,而与压盘210接触摩擦的主动片120的环内边沿(即图3视角区域的最左侧主动片120的下侧边沿)无需避让第一配合部211,因而可以使该主动片120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120相同的规格,不会导致该主动片120与压盘210接触摩擦的面积相比其他的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件的接触摩擦面积有明显差异,从而确保该主动片120相比其他主动片120不会过度磨损而导致失效甚至烧蚀。
该离合器能够用于驱动装置,主动壳体110能够转动并带动主动片120转动,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交替设置,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至少部分接触,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产生摩擦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片240,以使从动片240带动压盘210和从动毂220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对压盘210施加外力使压盘210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240随压盘210和从动毂220移动,释放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从动毂220和压盘21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实现分离;由于第一配合部211的投影外轮廓位于第二配合部221的投影外轮廓内,因此,与压盘210接触摩擦的主动片120无需为了避让第一配合部211而进行缩减设计,从而可以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120相同的规格,保证传动过程中该主动片120的正常单位面压大小和正常磨损,并避免因此导致的失效和烧蚀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压盘210还设有第一抵压部212,从动毂220还设有第二抵压部222,第二抵压部222和第一抵压部212均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且第一抵压部212位于第二抵压部222和主体部111之间;最靠近主体部111的主动片120与第一抵压部212抵接,最远离主体部111的主动片120与第二抵压部222抵接。
如图5所示,压盘210的第一抵压部212大致为环设于压盘210的外周的边缘结构,以与环状的主动片120进行抵压、接触和摩擦。如图6所示,从动毂220的第二抵压部222大致为环设于从动毂220的外周的边缘结构,以与环状的主动片120进行抵压、接触和摩擦。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抵压部212和第二抵压部222均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且第一抵压部212位于主动部和第二抵压部222之间,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第一配合部211包括第一键齿,第一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压盘210的周向设置,相邻第一键齿之间的齿槽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延伸,一部分从动片240的边沿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设有多个并与第一键齿相匹配。
请参照图6,第二配合部221包括第二键齿,第二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从动毂220的周向设置,相邻第二键齿之间的齿槽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延伸,另一部分从动片240的边沿设有第二键槽,第二键槽设有多个并与第二键齿相匹配。
如图5所示,压盘210设有第一键齿,第一键齿沿压盘21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键齿之间的齿槽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延伸;如图4所示,一部分从动片240的第一键槽大致与第一键齿相匹配,以使从动片240套设于压盘210,且从动片240能够沿齿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从动毂220设有第二键齿,第二键齿沿从动毂22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第二键齿之间的齿槽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延伸;如图4所示,另一部分从动片240的第二键槽大致与第二键齿相匹配,以使从动片240套设于从动毂220,且从动片240能够沿齿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如此设置,健齿既起到键的限位作用,又起到形成齿槽实现从动片240移动的功能。压盘210上的从动片240能够随压盘210转动,且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同时,从动毂220上的从动片240能够随从动毂220转动,且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压盘210上的从动片240和从动毂220上的从动片240相同,也即第一键齿的规格和第二键齿的规格相同,第一键槽的规格和第二键槽的规格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8,所有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相同。如此设置,无论是与压盘210接触摩擦的主动片120,还是与从动毂220接触摩擦的主动片120,还是其他的主动片120,规格全部相同,传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致相当,从而不会出现个别主动片120提前磨损并导致失效甚至烧蚀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第一键齿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第二键齿的齿根圆的直径。
如图3所示,在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上投影时,第一配合部211的投影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21的投影外轮廓内,因此,第一键齿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第二键齿的齿根圆的直径,以进行压盘210上的从动片240的装配。
如图3所示,压盘210上从动片240的齿顶圆直径小于从动毂220上从动片240的齿顶圆直径。结合图3和图4所示,压盘210上从动片240的外圆直径与从动毂220上从动片240的外圆直径相同。如此设置,大致能够保证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面积基本相当,确保摩擦受力的均衡性,避免出现个别主动片120或从动片240磨损过度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和图7,压盘210还设有固定柱213,固定柱213设有至少两个并沿压盘2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动毂220设有避让通孔223,避让通孔223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固定柱213一一对应;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250,固定座250位于从动毂220的远离压盘210的一侧;固定柱213穿设于避让通孔223并与固定座250固定。
如图5所示,压盘210设有三个固定柱213;如图7所示,从动毂220设有三个避让通孔223,以使固定柱213一对一穿设。结合图3和图4所示,压盘210的固定柱213朝向固定座250的一侧延伸,装配时,固定柱213的端部穿过避让通孔223并与固定座250固定。
可选地,固定柱213设有螺孔,固定座250配置有固定螺栓251,固定螺栓251设有三个并与固定柱213一一对应,固定螺栓251能够穿设于固定座250并通过螺孔与固定柱213固定,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4和图7,从动毂220设有定位槽224,定位槽224的槽口朝向固定座250,复位件230的一端与定位槽224的槽底壁抵接,复位件230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50抵接。
如图2所示,定位槽224用于对复位件230的一端进行定位和抵接配合,当压盘210受到外部作用力朝远离固定座250的一侧移动时,一方面释放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另一方面也拉动复位件230。当外部作用力撤销后,压盘210在复位件230的复位作用力下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4和图7,定位槽224设有至少两个并沿从动毂220的周向间隔设置,复位件23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定位槽224一一对应。
如图4所示,复位件230设有三个;如图7所示,定位槽224设有三个,以与复位件230一一对应。如图7所示,定位槽224沿从动毂22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以使施加于压盘210不同区域的复位作用力大致相当。
可选地,复位件230为弹簧。
如图3所示,主动片120设有五片,从动片240设有四个,其中,一个从动片240设于压盘210,另外三个从动片240设于从动毂22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4和图8,主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130,主动齿轮130与主动壳体110固定并位于主动壳体110的远离从动组件的一侧,主动齿轮130与主动壳体110同轴设置并能够带动主动壳体110转动。
主动齿轮130与主动壳体110固定,主动齿轮130转动并将动力传递至主动壳体110,进一步利用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的配合将动力传递至从动毂220。
可选地,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140,固定板140配置有螺栓,螺栓穿设于固定板140和主动齿轮130后与主动壳体110螺接固定,进而实现主动齿轮130与主动壳体110的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离合器。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和摩托车,均采用前述的离合器,主动壳体110能够转动并带动主动片120转动,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交替设置,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至少部分接触,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产生摩擦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片240,以使从动片240带动压盘210和从动毂220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对压盘210施加外力使压盘210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240随压盘210和从动毂220移动,释放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从动毂220和压盘21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实现分离;由于第一配合部211的投影外轮廓位于第二配合部221的投影外轮廓内,因此,与压盘210接触摩擦的主动片120无需为了避让第一配合部211而进行缩减设计,从而可以设计为与其他主动片120相同的规格,保证传动过程中该主动片120的正常单位面压大小和正常磨损,并解决了主动片120的失效和烧蚀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多个主动片,所述主动壳体具有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环形部,所述主动片呈环状设置并间隔设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所述主动片能够随所述主动壳体转动,且所述主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和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所述从动片设有多个并呈环状设置,所述从动片和所述主动片交替设置,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投影时,所述主动片的投影轮廓与所述从动片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压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所述主动片与所述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压盘复位;
所述压盘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从动毂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均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投影时,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投影外轮廓内;一部分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并能够随所述压盘转动,另一部分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并能够随所述从动毂转动,且所有的所述从动片均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还设有第一抵压部,所述从动毂还设有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二抵压部和所述第一抵压部均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且所述第一抵压部位于所述第二抵压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最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主动片与所述第一抵压部抵接,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主动片与所述第二抵压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键齿,所述第一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压盘的周向设置,相邻所述第一键齿之间的齿槽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延伸,一部分所述从动片的边沿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第一键齿相匹配;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二键齿,所述第二键齿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从动毂的周向设置,相邻所述第二键齿之间的齿槽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从动片的边沿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第二键齿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相同;或/和,所述第一键齿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键齿的齿根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压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从动毂设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从动毂的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避让通孔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毂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固定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壁抵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从动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壳体固定并位于所述主动壳体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并能够带动所述主动壳体转动。
9.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
CN202310276025.3A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Pending CN116336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6025.3A CN116336099A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6025.3A CN116336099A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6099A true CN116336099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6025.3A Pending CN116336099A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60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588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588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N116877588B (zh) * 2023-09-08 2023-11-21 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0588B (zh) 摩托车用离合器装置
US7721818B2 (en) Power tool having a vibration isolating handle
CN106838040B (zh) 摩托车用离合器装置
JP6746792B2 (ja) トルク伝達方向変更機構
CN116336099A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WO2017033940A1 (ja) 自動クラッチ装置
JP6617051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2011137488A (ja) 軸連結機構
JP2003301861A (ja) 多板クラッチ
CN219795907U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JP3939393B2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4990253B2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
EP1914436B1 (en) Braking mechanism
JP2019120392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19795908U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N116221293A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JP5267869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5162401B2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
JP740339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3021423B2 (ja) クラッチベル形部材
JP2011021719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クラッチ装置
JP3551534B2 (ja) 一方向性クラッチ
JP4929263B2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
CN217736089U (zh) 电动工具过载保护机构
JP2017160922A (ja) 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