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5908U -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5908U
CN219795908U CN202320556300.2U CN202320556300U CN219795908U CN 219795908 U CN219795908 U CN 219795908U CN 202320556300 U CN202320556300 U CN 202320556300U CN 219795908 U CN219795908 U CN 219795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late
driven
pressure plate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63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明显
叶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63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5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5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5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包括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主动片,主动片能够随主动壳体转动,主动片还能够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至少一个从动片设于压盘并能够随压盘转动,且从动片还能够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压盘移动;至少一个从动片设于从动毂并能够随从动毂转动,且从动片还能够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从动毂移动;压盘能够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的摩擦力,复位件用于使压盘复位;主动片的内环为圆环,与压盘抵接的主动片的内环直径不大于其他主动片的内环直径,进而确保该主动片不会提前磨损或烧蚀失效。

Description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离合器用于实现驱动装置与被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或分离。离合器通常包括主动壳体、从动毂和压盘,主动壳体设有主动片,从动毂和压盘设有从动片。当主动壳体转动时,主动片与从动片抵触并摩擦,进而带动从动毂和压盘转动,实现传动;而当对压盘或从动毂施加外力时,从动片与主动片的抵触作用削弱,释放摩擦力从而使从动毂和压盘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分离。同时,离合器还具有辅助功能,当车辆急加速时,压盘侧的主动片,使压盘与从动毂之间产生转速差,借助从动毂和压盘间的螺旋面使两者压紧并获得额外抵触压力。
然而,由于压盘侧主动片的摩擦量更大,导致其相比其他主动片磨损更快。而通常将压盘花键的齿根圆直径设计为大于从动毂花键的齿顶圆直径,与压盘接触的主动片的内直径做得更大,从而压盘侧主动片的尺寸通常还相比其他主动片更小,导致摩擦时面压相比其他主动片也更大。若磨损过度,不仅会造成离合器的性能下降,而且还可能导致主动片磨损烧蚀,危及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离合器的靠近压盘侧主动片磨损更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一种离合器,包括:
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主动片,所述主动片呈环状设置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主动片能够随所述主动壳体转动,所述主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和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压盘并能够随所述压盘转动,且所述从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所述压盘移动;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从动毂并能够随所述从动毂转动,且所述从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所述从动毂移动;所述从动片与所述主动片交替设置,在沿所述主动片的厚度方向投影时,所述从动片的投影轮廓与所述主动片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压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所述从动片与所述主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压盘复位;所述主动片的内环为圆环,与所述压盘抵接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不大于其他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
上述离合器,主动壳体转动时,主动片与从动片接触并摩擦,进而带动压盘和从动毂转动,实现传动;当对压盘施加外力使其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的摩擦力释放,进而使从动毂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离合,当外力撤除后,复位件使压盘复位;由于与压盘抵接的主动片(即压盘侧的主动片)的内环直径小于或等于其他主动片的内环直径,使得该主动片与从动片以及压盘的面压相比其他主动片会大致相当或更小,进而确保该主动片不会相比其他主动片提前磨损或烧蚀,确保离合器的正常性能,并保证行车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环绕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设置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主动片设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所述主动片能够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相对所述环形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盘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环绕所述压盘的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通过所述第一齿盘设于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设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环绕所述从动毂的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通过所述第二齿盘设于所述从动毂;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齿盘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齿盘之间;所述第一齿盘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盘的齿根圆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压盘抵接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盘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至少两个并朝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延伸;所述从动毂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从动毂设置,所述避让孔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从动毂的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所述从动毂还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所述定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从动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壁抵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相等;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齿盘,所述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齿盘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所述垫圈对所述压盘施加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压盘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盘还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从动毂还设有第二抵接部,所有的所述主动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最靠近所述压盘的一侧的所述主动片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最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的所述主动片抵接;
所述垫圈为蝶形垫圈,所述蝶形垫圈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最靠近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所述从动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主动壳体固定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壳体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能够转动并带动所述主动壳体转动。
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合器。
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装置。
上述驱动装置及摩托车,采用前述的离合器,主动壳体转动时,主动片与从动片接触并摩擦,进而带动压盘和从动毂转动,实现传动;当对压盘施加外力使其沿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的摩擦力释放,进而使从动毂不再随主动壳体转动,实现离合,当外力撤除后,复位件使压盘复位;由于与压盘抵接的主动片(即压盘侧的主动片)的内环直径小于或等于其他主动片的内环直径,使得该主动片与从动片以及压盘的面压相比其他主动片会大致相当或更小,进而确保该主动片不会相比其他主动片提前磨损或烧蚀,确保离合器的正常性能,并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压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从动毂的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4实施例中从动毂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7为图6实施例中离合器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8为图6实施例中多个主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10为图9实施例中离合器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1为图9实施例中主动组件及垫圈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注说明:
110、主动壳体;111、主体部;112、环形部;120、主动片;130、主动齿轮;140、固定板;210、压盘;211、第一齿盘;212、第一抵接部;213、固定柱;220、从动毂;221、第二齿盘;222、第二抵接部;223、避让孔;224、定位槽;230、复位件;240、从动片;250、固定座;251、固定螺栓;30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包括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其中:
如图2所示,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110和主动片120,主动片120呈环状设置并设有至少两个,主动片120能够随主动壳体110转动,主动片120还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
如图2所示,从动组件包括压盘210、从动毂220、复位件230和从动片240,压盘210、从动毂220和主动壳体110同轴设置;至少一个从动片240设于压盘210并能够随压盘210转动,且从动片240还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相对压盘210移动;至少一个从动片240设于从动毂220并能够随从动毂220转动,且从动片240还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相对从动毂220移动;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交替设置,在沿主动片120的厚度方向投影时,从动片240的投影轮廓与主动片12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压盘210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的摩擦力,复位件230用于使压盘210复位。如图8和图11所示,主动片120的内环为圆环,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不大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
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压盘210接触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压盘210接触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相等。
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交替设置,即:相邻的两个从动片240之间具有一个主动片120,相邻的两个主动片120之间具有一个从动片240。同时,由于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在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投影时具有部分重合,正常状态下,压盘210抵压从动片240并使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叠在一起接触抵压,若主动片120转动,则通过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会带动从动片240转动,进而从动片240带动压盘210和从动毂220转动,实现传动;而当压盘210被施加外力后,压盘210释放抵压作用力,使得主动片120和从动片240之间不再抵压,从而摩擦力消失,压盘210和从动毂22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实现离合。
该述离合器,能够应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例如燃油车、燃气车或电动车的驱动装置。主动壳体110转动时,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接触并摩擦,进而带动压盘210和从动毂220转动,实现传动;当对压盘210施加外力使其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的摩擦力释放,进而使从动毂22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实现离合,当外力撤除后,复位件230使压盘210复位;由于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即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或等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使得该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以及压盘210的面压相比其他主动片120会大致相当或更小,进而确保该主动片120不会相比其他主动片120提前磨损或烧蚀,确保离合器的正常性能,并保证行车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7、图10和图11,主动壳体110包括主体部111和环形部112,环形部112环绕主体部111的外周设置并位于主体部111的朝向压盘210的一侧,主动片120设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主动片120能够沿主体部111的轴向相对环形部112移动。
主体部111用于去发动机的输出部分连接,以承接动力并用于朝从动毂220传递。环形部112用于安装主动片120,以使主动片120即能够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又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
如图11所示,主体部111的外周设有环形部112,环形部112设有多个缺口,以使主动片120通过该缺口配合于环形部112,当主动壳体110转动时,缺口限制了主动片120在周向的自由度,进而使环形部112带动主动片120随主动壳体110同步转动;而当主动片120在从动片240的带动下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时,由于缺口并不能限制主动片120在轴向上的自由度,从而主动片120能够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以与从动片240进行摩擦或不摩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7和图10,压盘210设有第一齿盘211,第一齿盘211环绕压盘210的周向设置并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至少一个从动片240通过第一齿盘211设于压盘210。请结合图4、图7和图10,从动毂220设有第二齿盘221,第二齿盘221环绕从动毂220的周向设置并位于环形部112的环内侧,至少一个从动片240通过第二齿盘221设于从动毂220。请结合图7和图10,在沿主体部111的轴向上,第一齿盘211位于主体部111和第二齿盘221之间;第一齿盘211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第二齿盘221的齿根圆的直径。
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一齿盘211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第二齿盘221的齿根圆的直径,如此设置,使得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的设置避开第一齿盘211而进行缩尺寸设置,进而能够将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设计为与其他的主动片120尺寸相同,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进而使得该主动片120与压盘210和邻接的从动片240的接触面积更大,减小该主动片120的面压,确保不会提前磨损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8,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
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这使得该主动片120的有效摩擦面积相比其他主动片120更大,以满足该处的主动片120相比其他主动片120磨损强度更高的情况,确保主动片120的正常功能。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大于第一齿盘211的齿顶圆直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和图3,压盘210还设有固定柱213,固定柱213设有至少两个并朝远离主体部111的一侧延伸。请参照图2和图3,从动毂220设有避让孔223,避让孔223贯通从动毂220设置,避让孔223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固定柱213一一对应。请参照图2和图7,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250,固定座250位于从动毂220的远离压盘210的一侧;固定柱213穿过避让孔223并与固定座250固定。
固定柱213穿过避让孔223与固定座250固定,以实现压盘210、从动毂220和固定座250的连接。如图3和图5所示,固定柱213设有三个并沿压盘2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避让孔223设有三个并与固定柱213一一对应。
可选地,固定柱213与固定座250的固定可以通过固定螺钉实现。
请参照图2和图5,从动毂220还设有定位槽224,定位槽224的槽口朝固定座250的一侧开设,定位槽224设有至少两个并沿从动毂220的周向间隔设置,复位件230设有至少两个并与定位槽224一一对应;复位件230的一端与定位槽224的槽底壁抵接,复位件230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50抵接。
如图2所示,若对压盘210施加朝下的作用力,则压盘210拉伸复位件230,同时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的摩擦力被释放,压盘210和从动毂22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而若压盘210的外力撤除,则复位件230通过复位作用力带动压盘210上移,进而使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回复接触并产生摩擦力,进而回复从动毂220和压盘210随主动壳体110转动的状态。
结合图2和图5所示,复位件230和定位槽224分别设有三个并一一对应。
与图6至图8所示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图9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有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相等。复位件230为复位弹簧,离合器还包括垫圈300,垫圈300套设于第一齿盘211,垫圈300位于第一齿盘211的朝向主体部111的一端,且垫圈300对压盘210施加作用力的方向与复位弹簧对压盘210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图9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压盘210接触的主动片120的规格与其他的主动片120规格相同。由于垫圈300对压盘210施加作用力的方向与复位弹簧对压盘210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相当于垫圈300起到了削弱压盘210对压盘210侧主动片120的抵压力的作用,进而削弱压盘210对压盘210侧主动片120的磨损作用,从而起到避免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过早被磨损的效果,避免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被过度磨损而导致失效或烧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4和图9,压盘210还设有第一抵接部212,从动毂220还设有第二抵接部222,所有的主动片120位于第一抵接部212和第二抵接部222之间。第一抵接部212与最靠近压盘210的一侧的主动片120抵接,第二抵接部222与最远离压盘210的一侧的主动片120抵接。
请参照图10,垫圈300为蝶形垫圈300,蝶形垫圈300位于第一抵接部212与最靠近第一抵接部212的从动片240之间。
如图10所示,第一抵接部212位于主体部111和第二抵接部222之间。图10所示的视角下,第一抵接部212的右侧壁与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抵接,第二抵接部222的左侧壁与最远离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抵接。
如图10所示,垫圈300套设于第一齿盘211的外周,且垫圈300的位置与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的位置在主动壳体110的径向上相匹配,且垫圈300位于第一抵接部212和压盘210侧的从动片240之间,以起到削弱压盘210侧主动片120的磨损作用。
如图6和图9所示,主动片120设有5个,从动片240设有4个,其中,1个主动片120设于压盘210的第一齿盘211,另外3个从动片240设于从动毂220的第二齿盘221,4个从动片240交替设于5个主动片120形成的4个间隙内,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和图11,主动组件还包括与主动壳体110固定的主动齿轮130,主动齿轮130位于主动壳体110的远离从动组件的一侧,主动齿轮130能够转动并带动主动壳体110转动。
如图2、图6和图9所示,主动壳体110和主动齿轮130同轴设置,主动齿轮130固定于主动壳体110的远离从动组件的一侧。主动齿轮130从发动机的输出部分获取动力,再进一步传递给主动壳体110并带动主动壳体110转动。
可选地,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140,固定板140位于主动齿轮130的远离主动壳体110的一侧,固定板140配置有穿设于主动齿轮130的螺钉,螺钉将固定板140、主动齿轮130和主动壳体110固定在一起。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离合器。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及摩托车,采用前述的离合器,主动壳体110转动时,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接触并摩擦,进而带动压盘210和从动毂220转动,实现传动;当对压盘210施加外力使其沿主动壳体110的轴向移动时,从动片240与主动片120之间的摩擦力释放,进而使从动毂220不再随主动壳体110转动,实现离合,当外力撤除后,复位件230使压盘210复位;由于与压盘210抵接的主动片120(即压盘210侧的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小于或等于其他主动片120的内环直径,使得该主动片120与从动片240以及压盘210的面压相比其他主动片120会大致相当或更小,进而确保该主动片120不会相比其他主动片120提前磨损或烧蚀,确保离合器的正常性能,并保证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壳体和主动片,所述主动片呈环状设置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主动片能够随所述主动壳体转动,所述主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压盘、从动毂、复位件和从动片,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和所述主动壳体同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压盘并能够随所述压盘转动,且所述从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所述压盘移动;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设于所述从动毂并能够随所述从动毂转动,且所述从动片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相对所述从动毂移动;所述从动片与所述主动片交替设置,在沿所述主动片的厚度方向投影时,所述从动片的投影轮廓与所述主动片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压盘能够沿所述主动壳体的轴向移动,以保持或释放所述从动片与所述主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压盘复位;所述主动片的内环为圆环,与所述压盘抵接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不大于其他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环绕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设置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主动片设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所述主动片能够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相对所述环形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环绕所述压盘的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通过所述第一齿盘设于所述压盘;所述从动毂设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环绕所述从动毂的周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环形部的环内侧,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片通过所述第二齿盘设于所述从动毂;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齿盘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齿盘之间;所述第一齿盘的齿顶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盘的齿根圆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压盘抵接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小于其他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至少两个并朝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延伸;所述从动毂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从动毂设置,所述避让孔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从动毂的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所述从动毂还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所述定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从动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并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壁抵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主动片的内环直径相等;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齿盘,所述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齿盘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所述垫圈对所述压盘施加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压盘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还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从动毂还设有第二抵接部,所有的所述主动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最靠近所述压盘的一侧的所述主动片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最远离所述压盘的一侧的所述主动片抵接;
所述垫圈为蝶形垫圈,所述蝶形垫圈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最靠近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所述从动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主动壳体固定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壳体的远离所述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能够转动并带动所述主动壳体转动。
9.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
CN202320556300.2U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Active CN219795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6300.2U CN219795908U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6300.2U CN219795908U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5908U true CN219795908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6300.2U Active CN219795908U (zh) 2023-03-20 2023-03-20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5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7754B2 (ja) 皿ばね
CN106870588B (zh) 摩托车用离合器装置
JP2006220236A5 (zh)
JP2003301861A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2011075035A (ja) 多板クラッチ装置
EP2169248B1 (en) Multiple disc clutch
JP4054818B2 (ja) 遠心式クラッチ装置
CN116336099A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N106969062B (zh) 离合器装置
JP4845847B2 (ja) 皿ばね
CN219795908U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JP6745114B2 (ja) ダンパ装置及び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16221293A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WO2020116508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5267869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EP2169247B1 (en) Multiple disc clutch
CN219795907U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JP2020143760A (ja) 多板式摩擦クラッチ
GB2054099A (en) Torsion damping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clutch
US4546866A (en) Cushioning plate assembly of a clutch disc
JP6700733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WO2018061626A1 (ja)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JP7461782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US5758757A (en) Wire ring retaining collar and release device for a pull type clutch mechanism
US4679683A (en) Clutch cove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