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8966A -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8966A
CN116328966A CN202310467872.8A CN202310467872A CN116328966A CN 116328966 A CN116328966 A CN 116328966A CN 202310467872 A CN202310467872 A CN 202310467872A CN 116328966 A CN116328966 A CN 116328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nnular separation
pipe
gas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78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28966B (zh
Inventor
姜英姿
韩光龙
李晓东
霍建坤
田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78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8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8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28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8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08Vortex chamber constructions
    • B04C5/107Cores; Devices for inducing an air-core in hydrocycl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12Construction of the overflow ducting, e.g. diffusing or spiral ex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B04C2009/004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with internal filters, in the cyclone chamber or in the vortex find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直流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的壳体、中心体以及起旋叶片,所述壳体的中段设有排尘管,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排尘管处的环形分离管,所述环形分离管内设有初始排气管,所述初始排气管、环形分离管上设有排尘槽,所述初始排气管内部设有导流结构和静电吸附机构以及设于环形分离管上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改善目前直流式分离器常见的返混夹带现象,保证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提高了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分离器也称直流式旋风分离器,主要功能是气固分离,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运行状况稳定,并且可以在高温、高压等苛刻工况下长期运行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水泥、石油、冶金等工业领域。但由于旋风分离器内部复杂的强旋转湍流流动,以及气流旋转运动所具有的不稳定性,使得旋风分离器实际的分离过程十分复杂。
目前,直流分离器的分离区多为空腔以及整个分离区呈环形区域。对于空腔型分离区,气流经导流体后在内部做旋转运动,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压区,导致导流体尾部边界层脱落,形成逆压回流区并产生旋涡,降低了流场的稳定性和气流的旋转速度,降低了分离效率,增大了压降。对于中间有中心体的环形分离区,分离区内流场稳定,气流保持一个较高切向速度,有利于颗粒分离,但在实际运行中,可以观测到无论有无中心体,旋风分离器会出现返混夹带现象,即气体会携带一部分物料从排气口排除,这样会影响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增加能耗。
综上,为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包括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的壳体以及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延伸至壳体的排气端的中心体,所述中心体靠近壳体进气端的一端设有起旋叶片,且壳体的中段设有排尘管,还包括:
设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排尘管处的环形分离管,所述环形分离管内设有初始排气管,所述初始排气管、环形分离管上设有排尘槽,所述初始排气管内部设有导流结构和静电吸附机构;以及设于环形分离管上的驱动机构;
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设于中心体上的放电极以及设于初始排气管内壁的收尘极,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导流叶片,多个所述导流叶片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间歇摆动;
其中,含尘气体在起旋叶片的作用下形成初净化气体,所述初净化气体在所述导流叶片作用下二次造旋形成二次净化气体,在所述初净化气体二次造旋的过程中,所述导流叶片在驱动机构驱动初始排气管转动的同时刮动收尘极以辅助清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外围设有传动齿的转动座以及与中心体远离起旋叶片的一端相连接的固定座,所述转动座上环向排布设有多个卡槽并且卡槽内设有固定导流叶片的摆杆,所述摆杆上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动座中部开设有阶梯槽并且阶梯槽内设有对称的两个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设有与固定座相连接的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摆杆上端面直立设置有立轴,单个导流叶片对应套设在单个立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驱动端上的主动齿轮和间歇齿轮,所述初始排气管外周套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圈,所述转动座上的传动齿与间歇齿轮传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的排气端设有排气尾管,所述中心体包括固定起旋叶片的前锥杆以及延伸至排气尾管内的后锥杆,所述放电极固定在前锥杆和后锥杆之间,所述放电极一端设有绝缘子且放电极通过高压电缆连接有高压电源,所述收尘极做接地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排尘槽包括开设在初始排气管上且位于相邻收尘极之间的内溢流槽以及环设于环形分离管上的外溢流槽。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含尘气体沿壳体的进气端进入,含尘气体经过中心体、起旋叶片导流起旋后在壳体内部沿中心体做旋转运动,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壳体内壁处移动并通过排尘管排出,完成初级气固分离,得到初净化气体;
S2、初净化气体沿中心体导流至环形分离管内,由静电吸附机构对初净化气体进行静电吸附除尘,残存在初净化气体中的尘粒并吸附在收尘极上,得到二次净化气体;
S3、与步骤S2同步进行的是,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导流结构的多个导流叶片实现间歇摆动用于初净化气体的二次造旋,使得气体流速增加,并从环形分离管的尾端排出,沿中心体导流至排气尾管中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3中,间歇摆动的多个导流叶片间歇接触初始排气管的管壁,并在驱动机构驱动初始排气管转动的同时,由导流叶片刮动收尘极以辅助清灰,使得收尘极收集的尘粒沿排尘槽溢流后,混入后续步骤S1分离出的尘粒中,一并从排尘管中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经步骤S1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上,经步骤S2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置的中心体从壳体的进气端一直延伸至排气端,使得壳体的分离区内流场稳定,气流保持一个较高切向速度,有利于颗粒分离,同时,设置导流结构辅助增强静电吸附机构的吸附效果,使得进入环形分离区的初净化气体得到进一步的高效分离。
(2)本发明将旋风分离和静电吸附相结合,借助静电吸附对携带有物料的初净化气体进一步净化,改善目前直流式分离器常见的返混夹带现象,保证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中心体与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导流结构的运动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导流结构的初始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初始排气管的立剖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排尘管;3、起旋叶片;4、中心体;41、前锥杆;42、后锥杆;5、环形分离管;6、排气尾管;7、驱动机构;71、驱动电机;72、主动齿轮;73、间歇齿轮;8、初始排气管;9、高压电源;10、导流结构;101、转动座;102、固定座;103、摆杆;104、立板;105、立轴;106、导流叶片;107、复位弹簧;108、传动齿;11、外溢流槽;12、齿圈;13、放电极;14、绝缘子;15、收尘极;16、内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包括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的壳体1以及从所述壳体1的进气端延伸至壳体1的排气端的中心体4,所述中心体4靠近壳体1进气端的一端设有起旋叶片3,且壳体1的中段设有排尘管2,含尘气体沿壳体1的进气端进入,含尘气体经过中心体4、起旋叶片3导流起旋后在壳体1内部沿中心体4做旋转运动,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壳体1内壁处移动并通过排尘管2排出,完成初级气固分离,得到初净化气体。
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靠近排尘管2处的环形分离管5,所述环形分离管5内设有初始排气管8,初净化气体进入初始排气管8内,所述初始排气管8、环形分离管5上设有排尘槽,所述初始排气管8内部设有导流结构10和静电吸附机构;静电吸附机构对初净化气体中混带的尘粒进一步进行吸附,以及设于环形分离管5上的驱动机构7;
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设于中心体4上的放电极13以及设于初始排气管8内壁的收尘极15,所述导流结构10包括多个导流叶片106,多个所述导流叶片106在驱动机构7的驱动下间歇摆动,其中,含尘气体在起旋叶片3的作用下形成初净化气体,所述初净化气体在所述导流叶片106作用下二次造旋形成二次净化气体,在所述初净化气体二次造旋的过程中,所述导流叶片106在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转动的同时刮动收尘极15以辅助清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流结构10还包括外围设有传动齿108的转动座101以及与中心体4远离起旋叶片3的一端相连接的固定座102,所述转动座101上环向排布设有多个卡槽并且卡槽内设有固定导流叶片106的摆杆103,所述摆杆103上端与固定座10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101中部开设有阶梯槽并且阶梯槽内设有对称的两个立板104,所述立板104一侧设有与固定座102相连接的复位弹簧107,所述摆杆103上端面直立设置有立轴105,单个导流叶片106对应套设在单个立轴105上。
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设于驱动电机71驱动端上的主动齿轮72和间歇齿轮73,所述初始排气管8外周套设有与主动齿轮72相啮合的齿圈12,所述转动座101上的传动齿108与间歇齿轮73传动配合。
先利用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转动,具体的,驱动电机71驱动主动齿轮72带动初始排气管8外侧的齿圈12产生啮合传动,从而使得初始初始排气管8相对于环形分离管5产生转动;
于此同时,驱动机构7驱动导流结构10产生间歇摆动,导流结构10的初始状态图如图4所示,具体的,先由驱动电机71驱动间歇齿轮73与转动座101上的传动齿108产生啮合传动,使得转动座101相对于中心体4产生转动,在转动座101相对于中心体4转动的同时,转动座101的卡槽内的摆杆103随之转动,使得摆杆103的上端相对于固定座102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摆杆103所连接的导流叶片106也随之转动,如图3所示,另外,由于固定座102固定在中心体4上,转动座101相对于中心体4、固定座102产生转动时,转动座101与固定座102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107压缩,直至间歇齿轮73与传动齿108脱离连接,转动座101失去动力并在复位弹簧107的作用下复位,当间歇齿轮73再次转动至与传动齿108啮合时,即重复上述动作,整体呈现转动座101间歇摆动的同时驱动多个导流叶片106随着摆动开合,用于气体的二次造旋,增加气流动力,辅助增强静电吸附机构的吸附效果,使得进入环形分离区的初净化气体得到进一步的高效分离;
另外,转动座101间歇摆动的同时驱动多个导流叶片106随着摆动开合的过程中,导流叶片106呈现间歇状态接触到初始排气管8的内壁,对初始排气管8内壁的收尘极15进行刮取,配合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的转动,以及初始排气管8上的内溢流槽11与环形分离管5上的外溢流槽16不断交替重合,进而对吸附在收尘极15上的尘粒的清理,使其从内溢流槽11、外溢流槽16处吹至环形分离管5,并从排尘管2中排出,实现气固的有效分离。
所述壳体1的排气端设有排气尾管6,所述中心体4包括固定起旋叶片3的前锥杆41以及延伸至排气尾管6内的后锥杆42,中心体4从壳体1的进气端一直延伸至排气端,前锥杆41与后锥杆42共同作用,使得壳体1内部分离区内流场稳定,气流保持一个较高切向速度,有利于颗粒分离,所述放电极13固定在前锥杆41和后锥杆42之间,所述放电极13一端设有绝缘子14且放电极13通过高压电缆连接有高压电源9,所述收尘极15做接地处理,高压电源9给放电极13供电,使得初始排气管8内形成高压静电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收尘极15表面放电而沉积。
如图5所示,所述排尘槽包括开设在初始排气管8上且位于相邻收尘极15之间的内溢流槽16以及环设于环形分离管5上的外溢流槽11,用于初净化气体中尘粒的排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含尘气体沿壳体1的进气端进入,含尘气体经过中心体4、起旋叶片3导流起旋后在壳体1内部沿中心体4做旋转运动,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壳体1内壁处移动并通过排尘管2排出,完成初级气固分离,得到初净化气体,经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上;
S2、初净化气体沿中心体4导流至环形分离管5内,由静电吸附机构对初净化气体进行静电吸附除尘,混杂在初净化气体中的尘粒并吸附在收尘极15上,得到二次净化气体,经步骤S2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下;
S3、与步骤S2同步进行的是,由驱动机构7的驱动导流结构10的多个导流叶片106实现间歇摆动用于初净化气体的二次造旋,使得气体流速增加,并从环形分离管5的尾端排出,沿中心体4导流至排气尾管6中排出,此外,间歇摆动的多个导流叶片106间歇接触初始排气管8的管壁,并在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转动的同时,由导流叶片106刮动收尘极15以辅助清灰,使得收尘极15收集的尘粒沿排尘槽溢流后,混入后续步骤S1分离出的尘粒中,一并从排尘管2中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包括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的壳体(1)以及从所述壳体(1)的进气端延伸至壳体(1)的排气端的中心体(4),所述中心体(4)靠近壳体(1)进气端的一端设有起旋叶片(3),且壳体(1)的中段设有排尘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壳体(1)内靠近排尘管(2)处的环形分离管(5),所述环形分离管(5)内设有初始排气管(8),所述初始排气管(8)、环形分离管(5)上设有排尘槽,所述初始排气管(8)内部设有导流结构(10)和静电吸附机构;以及设于环形分离管(5)上的驱动机构(7);
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设于中心体(4)上的放电极(13)以及设于初始排气管(8)内壁的收尘极(15),所述导流结构(10)包括多个导流叶片(106),多个所述导流叶片(106)在驱动机构(7)的驱动下间歇摆动;
其中,含尘气体在起旋叶片(3)的作用下形成初净化气体,所述初净化气体在所述导流叶片(106)作用下二次造旋形成二次净化气体,在所述初净化气体二次造旋的过程中,所述导流叶片(106)在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转动的同时刮动收尘极(15)以辅助清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10)还包括外围设有传动齿(108)的转动座(101)以及与中心体(4)远离起旋叶片(3)的一端相连接的固定座(102),所述转动座(101)上环向排布设有多个卡槽并且卡槽内设有固定导流叶片(106)的摆杆(103),所述摆杆(103)上端与固定座(102)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座(101)中部开设有阶梯槽并且阶梯槽内设有对称的两个立板(104),所述立板(104)一侧设有与固定座(102)相连接的复位弹簧(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陶瓷柱塞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03)上端面直立设置有立轴(105),单个导流叶片(106)对应套设在单个立轴(1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设于驱动电机(71)驱动端上的主动齿轮(72)和间歇齿轮(73),所述初始排气管(8)外周套设有与主动齿轮(72)相啮合的齿圈(12),所述转动座(101)上的传动齿(108)与间歇齿轮(73)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排气端设有排气尾管(6),所述中心体(4)包括固定起旋叶片(3)的前锥杆(41)以及延伸至排气尾管(6)内的后锥杆(42),所述放电极(13)固定在前锥杆(41)和后锥杆(42)之间,所述放电极(13)一端设有绝缘子(14)且放电极(13)通过高压电缆连接有高压电源(9),所述收尘极(15)做接地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槽包括开设在初始排气管(8)上且位于相邻收尘极(15)之间的内溢流槽(16)以及环设于环形分离管(5)上的外溢流槽(11)。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含尘气体沿壳体(1)的进气端进入,含尘气体经过中心体(4)、起旋叶片(3)导流起旋后在壳体(1)内部沿中心体(4)做旋转运动,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壳体(1)内壁处移动并通过排尘管(2)排出,完成初级气固分离,得到初净化气体;
S2、初净化气体沿中心体(4)导流至环形分离管(5)内,由静电吸附机构对初净化气体进行静电吸附除尘,残存在初净化气体中的尘粒并吸附在收尘极(15)上,得到二次净化气体;
S3、与步骤S2同步进行的是,由驱动机构(7)的驱动导流结构(10)的多个导流叶片(106)实现间歇摆动用于初净化气体的二次造旋,使得气体流速增加,并从环形分离管(5)的尾端排出,沿中心体(4)导流至排气尾管(6)中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间歇摆动的多个导流叶片(106)间歇接触初始排气管(8)的管壁,并在驱动机构(7)驱动初始排气管(8)转动的同时,由导流叶片(106)刮动收尘极(15)以辅助清灰,使得收尘极(15)收集的尘粒沿排尘槽溢流后,混入后续步骤S1分离出的尘粒中,一并从排尘管(2)中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S1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上,经步骤S2分离出的尘粒的粒径为5μm以下。
CN202310467872.8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328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7872.8A CN116328966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7872.8A CN116328966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8966A true CN116328966A (zh) 2023-06-27
CN116328966B CN116328966B (zh) 2023-12-08

Family

ID=8689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7872.8A Active CN116328966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896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9127U (zh) * 2009-11-05 2010-09-15 福建省丰泉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粉尘静电凝集设备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04741253A (zh) * 2015-04-14 2015-07-01 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导叶式旋风除尘器
CN205324012U (zh) * 2015-11-23 2016-06-22 李晋蓉 静电旋风分离器
CN107297278A (zh) * 2017-08-23 2017-10-27 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陶瓷组合除尘管
CN110548608A (zh) * 2019-10-17 2019-12-10 北京普瑞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N110681501A (zh) * 2019-10-15 2020-01-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直流旋风分离器
CN111715010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旋风凝并式空气过滤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9127U (zh) * 2009-11-05 2010-09-15 福建省丰泉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粉尘静电凝集设备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04741253A (zh) * 2015-04-14 2015-07-01 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导叶式旋风除尘器
CN205324012U (zh) * 2015-11-23 2016-06-22 李晋蓉 静电旋风分离器
CN107297278A (zh) * 2017-08-23 2017-10-27 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陶瓷组合除尘管
CN111715010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旋风凝并式空气过滤方法和装置
CN110681501A (zh) * 2019-10-15 2020-01-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直流旋风分离器
CN110548608A (zh) * 2019-10-17 2019-12-10 北京普瑞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8966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7939B (zh) 离心式除尘器
CN203329845U (zh) 一种转动叶片式旋风静电除尘器
CN107812615A (zh) 一种具有集尘电极清理功能的高效静电除尘设备
CN204365494U (zh) 一种螺旋捕滴旋风除尘器
CN205307995U (zh) 离心式除尘器
CN116328966B (zh)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28082A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环保除尘设备
CN108854272A (zh) 一种高效清灰的除尘装置
CN209076931U (zh) 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微粉粉碎设备用旋风分离器
CN217594878U (zh) 一种防堵塞旋风除尘器
CN217341871U (zh) 一种自稳流式旋风分离器
CN1025593C (zh) 高速旋转式动态空气滤清器
CN201526334U (zh) 煤矿用湿式除尘风机变角螺旋面旋流器
CN109046811A (zh) 高速强离心静电除尘器
CN109351059A (zh) 一种工业离心除尘器
CN211660251U (zh) 一种利用旋风集尘原理自动清除静电板灰尘静电除尘器
CN211435610U (zh) 一种组合式蜗旋除尘器
CN210207661U (zh) 一种组合式选粉机
CN209679679U (zh) 用于气力输送或通风系统中的固气分离装置
CN208742817U (zh) 高速强离心静电除尘器
CN207887333U (zh) 一种小型高效管式电除尘器
CN209348264U (zh) 一种工业离心除尘器
CN201768635U (zh) 串联式双级旋风除尘器
CN206286058U (zh) 一种静电极旋风除尘器
CN218608661U (zh) 一种导叶式旋风子及组合式过滤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Yingzi

Inventor after: Li Xiaodong

Inventor after: Huo Jiankun

Inventor after: Tian Jingl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Yingzi

Inventor before: Han Guanglo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Huo Jiankun

Inventor before: Tian Jingl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