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4012U - 静电旋风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静电旋风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4012U
CN205324012U CN201520942779.9U CN201520942779U CN205324012U CN 205324012 U CN205324012 U CN 205324012U CN 201520942779 U CN201520942779 U CN 201520942779U CN 205324012 U CN205324012 U CN 205324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separator
electrostatic
urceolus
inner core
midd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27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晋蓉
秦瑞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hai Zhong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427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4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4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4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本体,该旋风分离器本体至少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的筒;通过对分离器内的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进行结构优化,使分离器内的电场强度更均匀,同时减小旋风分离的阻力,使气流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均匀的电场力,确保颗粒污染物被有效捕集,从而达到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静电旋风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去除颗粒污染物尤其是PM2.5及以下细颗粒物的静电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静电旋风分离器是在普通旋风分离器内施加高压静电场,使旋风分离器在对较大粉尘颗粒高效分离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微细粉尘的分离效率,它兼顾了旋风分离器和电分离器的优点。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环流旋风分离器来提高分离效率,气体从直筒段下部以切向方式进入器内内件,在内件中螺旋上升进行一次分离,达到净化要求的大部分气体直接从顶部排出,少部分气体连同被分离下来的粉尘由顶部特设旁路引入锥体,在锥体内进行二次分离,分离后的流体在锥体下部沿轴心返回一次分离区,少量气体将粉尘送入灰仓后返回器内,该结构复杂,由于采用是底部进气的方式,会造成密度大、含尘颗粒大的气流富集于分离器底部,削弱含尘气体受到的环流动力,影响分离器内气流的流通,增加旋风分离的阻力,影响气流的惯性离心力,进而影响分离效率,且该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利于操作。现有的静电旋风分离器一般采用在单筒或者是双筒内设置电晕极的结构,如果电晕极结构设置不合理,一是会增加旋风分离的阻力,造成气尘两相在旋风分离器内的阻力很大部分不会对尘粒的起到捕集分离作用,进而影响分离效果,二是使筒内的分布的电场不均匀,同样会影响对尘粒的捕集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对现有的静电旋风分离器结构进行优化,使气流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电场力,确保颗粒污染物的有效捕集,从而达到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对现有的静电旋风分离器结构进行优化,使分离器内的电场强度更均匀,同时减小旋风分离的阻力,使气流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相对均匀的电场力,确保颗粒污染物的被有效捕集,从而达到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本体,该旋风分离器本体至少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的筒;
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为环流湿式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由内到外设置形成的内筒、中筒和外筒,所述中筒接电与分别接地的外筒和内筒形成静电分离机构;
进一步,含尘气流从旋风分离器本体上部进入气流通道形成旋流气雾,经静电分离机构分离出洁净气相和含尘固液相;
进一步,所述内筒、中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旋流气体环形通道,所述外筒连通气流进气通道,所述内筒和中筒连通气流排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的进口风速为10-35m/s,静电电压为1-150KV;
进一步,所述内筒的长度大于中筒长度而小于外筒长度设置;
进一步,所述内筒、中筒和外筒均为金属圆筒,所述中筒接负高压电源;
进一步,所述外筒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内筒、中筒分布于外筒的锥形结构上方;
进一步,所述外筒下部设置有含尘固液相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连通液体循环装置;
进一步,所述气流排气通道连通设置有引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旋风分离器,通过对分离器内的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进行结构优化,使分离器内的电场强度更均匀,同时减小旋风分离的阻力,使气流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均匀的电场力,确保颗粒污染物的被有效捕集,从而达到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本体1,该旋风分离器本体1至少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的筒。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1为环流湿式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由内到外设置形成的内筒2、中筒3和外筒4,所述中筒3接电与分别接地的外筒4和内筒2形成静电分离机构;中筒3接电产生高压静电场,在外筒4和内筒2之间加载静电场使外筒4和内筒2形成的气流通道内的电场强度更均匀,保证粉尘经过气流通道时均能受到同等强度的电场力而电离,使尘粒均能与与负离子结合并带上负电,趋向阳极表面放电沉积,气体环流的离心力将气雾中的含尘固液相和微细液粒抛洒在外筒2内表面,形成更容易黏附粉尘的稳定水膜,而残余的微细荷电粉尘(小于1微米)在电场作用下推向外筒2内表面的水膜,含尘固液相与粉尘一起因重力而沉降到外筒底部,粉尘和含尘固液相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气相完全分离出来,净化后的气体从内筒2和中筒3之间形成的中间环隙旋流上升排出。
本实施例中,含尘气流从旋风分离器本体1上部进入气流道通形成旋流气雾,经静电分离机构分离出洁净气相和含尘固液相;采用向旋风分离器本体1上部进气的方式,气雾从外筒4上部旋流而下,经静电分离机构分离出洁净空气相与含尘固液相,洁净空气相由中间筒3和内筒2的形成的中间环隙气流通道旋流上升,然后排出,采用该结构利于含尘气流在重力作用下的流通,减小气流受到的离心阻力,无论密度大小、颗粒大小的含尘气体均能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电场力,从而达到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的目的,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2、中筒3和外筒4之间形成旋流气体环形通道所述外筒4连通气流进气通道5,所述内筒2连通气流排气通道6;内筒2、中筒3和外筒4之间均形成环隙气流通道,内筒2的排气通道6,外筒4的进气通道5均设置在分离器的上部;气体从外筒4的进气通道进入后旋流而下经静电分离出的洁净空气相经内筒2和中间筒3形成的环隙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1的进口风速为10-35m/s,旋风分离器本体1的静电电压为1-150KV;该风速更能为流体提供沿一定方向、一定路径循环流动的离心力,施加的静电电压更容易使粉尘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沉积,在离心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将粉尘和含尘固液相从气相完全分离出来,因此,上述范围的参数之间相互协调和作用,并确保提供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均匀的电场力,使液相和气相快速分离,进而提高分离效率,因此,该参数确定了旋风分离器本体1的结构,且通过风速和旋风分离器本体1结构的匹配,使粉尘荷电后切割粒径变小,使电场强度更均匀,确保每个粉尘均能带上相对饱和荷电量,进而增强静电捕集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2的长度大于中筒3长度小于外筒4长度设置;该结构为气流提供了不同长度的流通通道,气体刚进入分离器内时,含尘密度大,雾气旋流而下的过程中在外筒内经静电分离后,分离后的气体密度相对较小,气体在环流离心力下以旋流的方式进入内筒2和中间筒3,内筒2和中间筒3之间形成的环形气流通道有效的避免了分离出的洁净空气相被刚进入的含尘雾气污染,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2、中筒3和外筒4均为金属圆筒,所述中筒3接负高压电源;金属圆筒不仅结构强度高,而且可有效减少风阻,使含尘气体能够受到相对较大惯性离心力和均匀的电场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4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内筒2、中筒3分布于外筒4的锥形结构上方;外筒4的锥形结构便于分离出的含尘液相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分离器底部排出,外筒4下部的锥形结构内可设置灰斗用于收集积尘;内筒2、中筒3分布于外筒4的锥形结构上方避免积尘再次被带入环流循环通道中,产生二次污染和对静电分离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4下部设置有含尘固液相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连通液体循环装置;含尘固液相经液体循环装置净化处置后即可以循环使用,该液体循环装置一般由泵、管路等组成,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1的排气通道连通设置有引风系统(如风机7等),为气流的流通增加动力,也便于洁净空气的排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分离器本体,该旋风分离器本体至少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气流通道和静电分离机构的筒;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为环流湿式静电旋风分离器,包括由内到外设置形成的内筒、中筒和外筒,所述中筒接电与分别接地的外筒和内筒形成静电分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含尘气流从旋风分离器本体上部进入气流通道形成旋流气雾,经静电分离机构分离出洁净气相和含尘固液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旋流气体环形通道,所述外筒连通气流进气通道,所述内筒和中筒连通气流排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的进口风速为10-35m/s,旋风分离器本体的静电电压为1-150K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长度大于中筒长度而小于外筒长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筒和外筒均为金属圆筒,所述中筒接负高压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内筒、中筒分布于外筒的锥形结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下部设置有含尘固液相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连通液体循环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排气通道连通设置有引风系统。
CN201520942779.9U 2015-11-23 2015-11-23 静电旋风分离器 Active CN205324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2779.9U CN205324012U (zh) 2015-11-23 2015-11-23 静电旋风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2779.9U CN205324012U (zh) 2015-11-23 2015-11-23 静电旋风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4012U true CN205324012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2779.9U Active CN205324012U (zh) 2015-11-23 2015-11-23 静电旋风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4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77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飞灰减量化处理系统的垃圾焚烧炉
CN116328966A (zh) * 2023-04-27 2023-06-27 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77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飞灰减量化处理系统的垃圾焚烧炉
CN116328966A (zh) * 2023-04-27 2023-06-27 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6328966B (zh) * 2023-04-27 2023-12-08 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环形分离区的直流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5405U (zh) 一种基于外交变磁加强的静电旋风除尘系统
CN205462739U (zh) 一种管式静电除尘器
CN204601913U (zh) 一种复合除尘器
CN204469891U (zh) 旋风式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器
CN101837216B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5324012U (zh) 静电旋风分离器
CN106765416A (zh) 油烟净化器
CN106362880A (zh) 用于烟道气除尘的双极荷电-旋风分离装置和工艺
CN103252146B (zh) 一种集重力、旋风收尘于一体的立式电收尘器
CN105195320A (zh) 恒定磁增强除尘装置
CN104226477A (zh) 空气净化器及其净化方法
CN107297278B (zh) 一种静电陶瓷组合除尘管
CN108246505A (zh) 一种小型高效管式电除尘器
CN211069531U (zh) 一种多管旋风除尘器
CN205995154U (zh) 一种沥青拌合设备的简易式管道除尘装置
CN208553555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104001630A (zh) 一种煤层气鼓风机低阻旋风分离器
CN203886311U (zh) 一种用于去除煤层气中粉煤灰的装置
CN207169338U (zh) 一种基于旋风除尘和高压静电的除尘装置
CN104624003A (zh) 旋风式除尘净化器
CN205269907U (zh) 过滤式静电除尘器
CN204469458U (zh) 旋风式除尘净化器
CN103263815B (zh) 一种集重力、旋风收尘于一体的卧式电收尘器
CN206286058U (zh) 一种静电极旋风除尘器
CN207887333U (zh) 一种小型高效管式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Address after: No.27-3, Fengsheng Road,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Bohai Zhong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 unit 3, building 1, Guihua lane,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91

Patentee before: Li Jinrong

Patentee before: Qin Ruix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