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5252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5252A
CN116265252A CN202211607385.9A CN202211607385A CN116265252A CN 116265252 A CN116265252 A CN 116265252A CN 202211607385 A CN202211607385 A CN 202211607385A CN 116265252 A CN116265252 A CN 116265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unit
printing
axis direction
liquid ej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73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濑宏
铃木智二
山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2040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894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2040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8949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6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5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002/165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wiping surface parallel with nozzle plate and mounted on reels, e.g. cleaning ribbon cass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41J2002/16558Using cleaning liquid for wet w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体喷出装置,在将维护部设于保持并移动液体喷出部的印刷部时,存在液体喷出装置大型化的忧虑。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基座部(101);液体喷出部(10),可移动地设于基座部(101);介质支承部(31),设于基座部(101),在液体喷出部(10)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PA)支承印刷介质(M);以及维护部(MP),配置于基座部(101)中成为X轴方向的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维护部(MP)具有能够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保湿部(70)、能够从喷嘴(N)强制排出墨的清洁部(60)以及能够擦拭设有喷嘴(N)的喷嘴面(11)的擦拭体(51),保湿部(70)、清洁部(60)以及擦拭体(51)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具备对载置于在本体框设置的真空台的介质从喷嘴喷出墨而进行印刷的打印头。打印头是液体喷出部的一例,本体框是基座部的一例,真空台是介质支承部的一例,墨是液体的一例。并且,公开了喷墨打印机通过使将打印头保持为能够沿扫描方向移动的印刷部相对于在真空台上载置的介质沿与扫描方向交叉的进深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并且,公开了在印刷部沿扫描方向排列设有吸引单元和刮拭单元,吸引单元能够执行使墨从喷嘴强制排出的清洁,刮拭单元能够擦拭设有喷嘴的喷嘴面。吸引单元是清洁部的一例,刮拭单元是擦拭部的一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2592号公报
但是,在将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引单元、刮拭单元那样的进行打印头的维护的维护部设于移动的印刷部时,存在喷墨打印机大型化的忧虑。
发明内容
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基座部;液体喷出部,以能够沿所述基座部的进深方向以及与所述进深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液体喷出部通过从喷嘴向介质喷出液体而进行印刷;介质支承部,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介质支承部在所述液体喷出部进行所述印刷的印刷区域支承所述介质;以及维护部,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维护部被配置于所述扫描方向的所述印刷区域之外的一方,所述维护部具有:保湿部,能够形成使所述喷嘴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清洁部,能够执行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喷嘴强制排出的清洁;以及擦拭体,能够擦拭设有所述喷嘴的喷嘴面,所述保湿部、所述清洁部以及所述擦拭体沿所述进深方向排列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外观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简易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表示液体喷出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表示液体喷出部位于印刷区域的状态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表示液体喷出部与液体收纳部对置的状态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6是表示液体喷出部与清洁部对置的状态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7是表示液体喷出部处于被擦拭之前的位置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液体喷出部处于被擦拭之后的位置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维护部的简易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维护部的简易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基友清洁部的清洁中的液体的流动的简易图。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废液收纳部的简易结构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擦拭体处于可擦拭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擦拭体处于隔离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体喷出部;11…喷嘴面;12、12a、12b、12c、12d…喷嘴列;15…滑架;20…墨供给部;21、21a、21b、21c、21d…液体收纳体;22…供给流路;29…液体收纳体安装部;30…介质支承机构;31…介质支承部;32…介质支承面;33L、33R…滑动部;34L、34R…引导导轨;35…输送带;36…搬送用电机;37…带轮;40…喷出部移动机构;41…滑架支承部;42…输送带;43…移动用电机;44…带轮;45L、45R…滑动部;46L、46R…引导轴;47…输送带;48…移动用电机;49…带轮;50…擦拭部;51…擦拭体;52…带状部件;53…卷出轴;54…卷取轴;55…推压部件;56…壳体;57…擦拭部驱动机构;58…擦拭部电机;59…擦拭体安装部;60…清洁部;61…吸引盖;62…吸引盖保持部;63…清洁部驱动机构;64…清洁部电机;65…吸引泵;65A…第一吸引部;65B…第二吸引部;66…凹部;67…排出部;68…第一废液管;69…第二废液管;70…保湿部;71、71a、71b、71c、71d…保湿盖;72…保湿盖保持部;73…保湿盖升降机构;74…保湿部电机;76…凹部;80…液体收纳部;81…液体接收部;82…保持部件;83…液体接收部件;84…按压部件;85…液体收纳壳;86…流入部;87…流出部;88…底壁;89…液体收纳室;90…废液收纳部;91…废液收纳体;97…排出部;99…废液收纳体安装部;100…液体喷出装置;101…基座部;102…外装部件;103…前表面;151…维护框;300…控制部;310…CPU;320…存储部;M…印刷介质;MP…维护部;PA…印刷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相同”、“同一”不仅指完全相同,而且包括考虑到测定误差而相同的情况、考虑到部件的制造偏差而相同的情况、以及在不损害功能的范围中而相同的情况。因此,例如所谓“两者的尺寸相同”是指考虑到测定误差、部件的制造偏差,两者的尺寸差在一方的尺寸的±10%以内、更优选±5%以内、特别优选±3%以内的情况。
并且,在各附图中,X、Y、Z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在本说明书中,把沿着这些轴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在规定朝向的情况下,把正的方向设为“+”、负的方向设为“-”,在方向表述上一并使用正负的符号,把各附图的箭头指向的朝向设为+方向、箭头的相反方向设为-方向来进行说明。
并且,Z轴方向表示重力方向,+Z方向表示铅垂向下,-Z方向表示铅垂向上。并且,把包含X轴、Y轴的平面设为X-Y面,把包含X轴、Z轴的平面设为X-Z面,把包含Y轴、Z轴的平面设为Y-Z面进行说明。并且,X-Y面成为水平面。而且,对于不限定正方向及负方向的三个X、Y、Z的空间轴,设为X轴、Y轴、Z轴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装置100构成为喷墨式打印机,向印刷介质M喷出墨来形成图像。印刷介质M是介质的一例。墨是液体的一例。印刷介质M不限于纸,也可以是塑料薄膜、板材、硬质的面板或者瓦楞纸等,还可以是布、体恤衫等衣服。
如图1、图2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00在由平板状的基座部101和外装部件102形成的矩形箱状的筐体内,具备液体喷出部10、墨供给部20、介质支承机构30、喷出部移动机构40、维护部MP以及控制部300。
液体喷出部10具有设有沿+Z方向喷出墨的多个喷嘴列12的喷嘴面11。液体喷出部10以喷嘴面11沿着X-Y面的状态搭载于后述的滑架15。沿着+Z方向的Z轴方向是喷嘴面11的法线方向的一例。喷嘴列12通过多个喷嘴N沿Y轴方向排列而形成。在印刷区域PA中,液体喷出部10通过驱动控制未图示的喷出元件,从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沿+Z方向喷出墨而对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列12包括喷嘴列12a、喷嘴列12b、喷嘴列12c以及喷嘴列12d。
作为所喷出的墨,例如是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合计四种颜色的墨,从喷嘴列12a、喷嘴列12b、喷嘴列12c、喷嘴列12d喷出各种墨。另外,不限于上述四种颜色,也可以喷出亮青色、亮品红色、白色等任意颜色的墨。液体喷出部10被搭载于喷出部移动机构40具有的滑架15,与滑架15的移动一起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
墨供给部20向液体喷出部10供给墨。墨供给部20具备液体收纳体21、供给流路22以及能够安装液体收纳体21的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是第二安装部的一例。如图1~图8所示,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被安装于基座部101。如图1、图2所示,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在X轴方向被设于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且在Y轴方向被设于相比基座部101的中央为+Y方向侧的区域。
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从成为Y轴方向的+Y方向侧的外装部件102的前表面103可装卸地设置液体收纳体21。在X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是X轴方向的印刷区域PA之外的另一方的一例。Y轴方向是基座部101的进深方向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深方向为+Y方向及-Y方向。并且,+Y方向侧是基座部101的近前侧的一例,-Y方向侧是基座部101的里侧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液体收纳体21包括收纳黑色墨的液体收纳体21a、收纳青色墨的液体收纳体21b、收纳品红色墨的液体收纳体21c以及收纳黄色墨的液体收纳体21d。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体21a、21b、21c、21d沿X轴方向排列安装于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但也可以沿Z轴方向排列安装于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体21是能够更换的盒式的罐,但也可以是具备能够注入墨的注入部以及收纳从注入部注入的墨的收纳室的添补式的罐。在这种情况下,墨供给部20包括液体收纳体21。
供给流路22以供液体收纳体21收纳的墨朝向液体喷出部10流动的方式连接液体收纳体21和液体喷出部10。供给流路22连接在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安装的液体收纳体21和在滑架15设置的液体喷出部10。本实施方式的供给流路22例如由具有挠性的树脂软管构成。
介质支承机构30在液体喷出部10对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PA中支承印刷介质M。介质支承机构30具有支承印刷介质M的介质支承部31。介质支承部31具有支承印刷介质M的介质支承面32以及沿X轴方向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滑动部33L、33R。
介质支承机构30将介质支承部31支承为能够移动到图2所示的印刷位置和图1所示的设置位置。设置位置是指能够在介质支承部31设置印刷介质M的位置。印刷位置是指液体喷出部10对在介质支承部31支承的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时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从-Z方向观察液体喷出装置100时处于印刷位置的介质支承部31的介质支承面32的范围是印刷区域PA。在图2中,印刷区域PA为用点图案表示的范围。设置位置位于相对于印刷位置在+Y方向、且比外装部件102的前表面103靠+Y方向侧的位置。在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印刷位置的介质支承部31。
介质支承机构30具有引导介质支承部31的滑动部33L、33R能够沿Y轴方向滑动的一对引导导轨34L、34R、固定有滑动部33R的输送带35、搬送用电机36以及带轮37。引导导轨34L、34R被安装于基座部101。因此,介质支承部31可移动地安装于基座部101。输送带35被卷挂于搬送用电机36和带轮37之间。通过搬送用电机36被进行驱动控制,输送带35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通过搬送用电机36被进行驱动控制,在输送带35固定有滑动部33R的介质支承部31也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并且,由此介质支承部31在介质支承面32位于印刷区域PA的印刷位置和设置位置之间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喷出部移动机构40除上述的滑架15外,还具备滑架支承部41、输送带42、移动用电机43以及带轮44。滑架支承部41具有沿X轴方向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滑动部45L、45R。并且,滑架15以使喷嘴面11沿着X-Y面、并能够从喷嘴N向+Z方向喷出墨的状态搭载液体喷出部10。滑架15被安装于输送带42。输送带42被卷挂于移动用电机43和带轮44之间。
并且,喷出部移动机构40具备引导滑架支承部41的滑动部45L、45R能够沿Y轴方向滑动的一对引导轴46L、46R、输送带47、移动用电机48以及带轮49。滑架支承部41的滑动部45R被安装于输送带47。输送带47被卷挂于移动用电机48和带轮49之间。
通过移动用电机43被进行驱动控制,输送带42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通过移动用电机43被进行驱动控制,在输送带42安装的滑架15以及在滑架15搭载的液体喷出部10也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X轴方向是扫描方向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方向是指+X方向及-X方向。
通过移动用电机48被进行驱动控制,输送带47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通过移动用电机48被进行驱动控制,在输送带47安装有滑动部45R的滑架支承部41也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通过移动用电机48被进行驱动控制,在滑架支承部41经由输送带42而安装的滑架15以及在滑架15搭载的液体喷出部10也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因此,通过移动用电机43及移动用电机48被进行驱动控制,液体喷出部10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往复移动。并且,由此液体喷出部10以能够在如下区域的-Z方向侧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基座部101,即印刷区域PA、在X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在X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在Y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Y方向侧的区域以及在Y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Y方向侧的区域。
液体喷出装置100在通过对印刷介质M从喷嘴N喷出墨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以支承印刷介质M的介质支承部31处于印刷位置的状态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由此如图4所示,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构成喷嘴列12的喷嘴N中的某一个与位于印刷区域PA的印刷介质M对置的位置。并且,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一边反复进行使液体喷出部10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以及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一边使液体喷出部10从喷嘴N向印刷介质M喷出墨而进行印刷。
维护部MP进行液体喷出部10的维护。如图1、图2所示,维护部MP设置在基座部101中的成为X轴方向的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成为X轴方向的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是X轴方向的印刷区域PA之外的一方的一例。维护部MP具有擦拭部50、清洁部60、保湿部70、液体收纳部80以及废液收纳部90。
如图2~图10所示,擦拭部50、清洁部60以及保湿部70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擦拭部50、清洁部60以及保湿部70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按照保湿部70、清洁部60、擦拭部50的顺序进行配置。
如图1~图11所示,废液收纳部90具备废液收纳体91和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废液收纳体91能够将从液体喷出部10排出的墨作为废液进行收纳。如图10所示,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被安装于基座部101。如图1、图2所示,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被设于在X轴方向上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且在Y轴方向上比基座部101的中央靠+Y方向侧的位置。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从成为Y轴方向上的+Y方向侧的外装部件102的前表面103可装卸地设置废液收纳体91。并且,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被设于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的至少一部分与后述的擦拭部50的擦拭体51重叠的位置。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是第一安装部的一例。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具备排出部97,排出部97通过连接于所安装的废液收纳体91从而将墨作为废液向废液收纳体91排出。
液体收纳部80收纳从液体喷出部10作为废液被喷出的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X轴方向上基座部101中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另外,液体收纳部80只要被设于基座部101中在X轴方向上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以及成为-X方向侧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即可。例如,液体收纳部80也可以被设于X轴方向上基座部101中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或者,液体收纳部80也可以被设于X轴方向上基座部101中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以及成为-X方向侧的区域。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X轴方向上的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且与位于印刷位置的介质支承部31相邻的位置。并且,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基座部101中、在X轴方向上处于维护部MP具有的擦拭体51、清洁部60以及保湿部70与印刷区域PA之间的位置。
并且,液体收纳部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废液收纳部90的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的-Z方向侧。并且,如图2所示,在从沿着成为Z轴方向的铅垂方向的方向观察液体收纳部80的情况下,液体收纳部80的至少一部分被设于与废液收纳部90的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重叠的位置。
如图2、图9、图11、图12所示,液体收纳部80具有液体接收部81和液体收纳壳85。液体接收部81可装卸地设置在液体收纳壳85的-Z方向侧。液体接收部81具备保持部件82、液体接收部件83以及按压部件84。
保持部件82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覆盖贯通孔的-Z方向侧的开口的方式保持液体接收部件83。液体接收部件83由能够保持墨、而且墨能够沿+Z方向通过的吸收体形成。液体接收部件83例如由能够吸收墨的无纺布形成。按压部件84被设于液体接收部件83的-Z方向侧,将液体接收部件83固定于保持部件82。
在按压部件84设有液体接收部件83能够接收从液体喷出部10喷出的墨的多个贯通穴。由此,使液体收纳部80能够接收从液体喷出部10喷出的墨的范围的-Y方向侧的端部位于比印刷区域PA靠-Y方向侧的位置。并且,使液体收纳部80能够接收从液体喷出部10喷出的墨的范围的+Y方向侧的端部位于比印刷区域PA靠+Y方向侧位置。换言之,液体收纳部80在Y轴方向上跨越印刷区域PA的Y轴方向而设置。
另外,如图2所示,最好将液体收纳部80能够接收从液体喷出部10喷出的墨的范围的X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大于X轴方向的喷嘴列12a与喷嘴列12d之间的尺寸,但也可以小于X轴方向的喷嘴列12a与喷嘴列12d之间的尺寸。
如图12所示,在液体收纳壳85设有能够收纳从液体喷出部10喷出的墨的液体收纳室89。在液体收纳室89设有供墨经由后述的第一废液管68流入液体收纳室89的流入部86以及供墨经由后述的第二废液管69从液体收纳室89流出的流出部87。流入部86被设于在Y轴方向上比流出部87靠+Y方向侧、且靠近液体收纳室89的+Y方向侧的端部的位置。流出部87被设于在Z轴方向上比流入部86靠+Z方向侧、且为近液体收纳室89的+Z方向侧的端部即内底部的位置。
在液体收纳壳85中,在Y轴方向上处于液体收纳室89的内底部与流入部86之间的区域设有底壁88。底壁88规定液体收纳壳85的外廓的一部分及液体收纳室89的底面的一部分。底壁88随着在Y轴方向从成为流入部86侧的+Y方向侧朝向成为内底部侧的-Y方向侧而向+Z方向倾斜。并且,底壁88位于比流入部86靠+Z方向侧、且比流出部87靠-Z方向侧的位置。
换言之,液体收纳部80的底面具有在Y轴方向上从+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向下倾斜的底壁88。并且,底壁8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废液收纳部90的废液收纳体装部99的-Z方向侧。并且,根据图2及图11,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液体收纳部80的情况下,底壁88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与废液收纳部90的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重叠的位置。底壁88是倾斜部的一例。
液体喷出装置100在进行朝向液体收纳部80的液体接收部81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喷出作为废液的墨的冲洗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喷嘴列12a、12b、12c、12d中进行冲洗的某一方与液体接收部81对置的位置。在图5中,喷嘴列12a、12b、12c、12d与液体接收部81对置。并且,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喷出墨而进行冲洗。
擦拭部50以能够擦拭设有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的喷嘴面11的方式设于基座部101。如图2、图9、图10所示,擦拭部50具备擦拭体51、擦拭体安装部59、擦拭部驱动机构57以及擦拭部电机58。擦拭部50经由维护框151固定于基座部101。擦拭部50被设于废液收纳部90的-Z方向侧。
擦拭体安装部59在X轴方向上被设于液体收纳部80的+X方向侧。擦拭体安装部59在Y轴方向上被设于比基座部101的中央靠+Y方向侧的位置。擦拭体安装部59从成为Y轴方向的+Y方向侧的外装部件102的前表面103可装卸地设置擦拭体51。
如图13、图14所示,擦拭体51由带状部件52、卷出轴53、卷取轴54、推压部件55以及壳体56构成。卷出轴53、卷取轴54以及推压部件55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56。卷取轴54被设于比卷出轴53靠+Y方向侧的位置。推压部件55在Y轴方向上位于卷出轴53与卷取轴54之间,在Z轴方向上位于比卷出轴53及卷取轴54靠-Z方向侧的位置。
带状部件52由能够吸收液体的片状的吸收部件形成。如图7、图8所示,带状部件52的X轴方向的尺寸最好被设定为大于喷嘴面11的X轴方向的尺寸,但也可以小于喷嘴面11的X轴方向的尺寸。如图13、图14所示,带状部件52以在从卷出轴53卷出到卷取于卷取轴54的途中被推压部件55沿-Z方向按压的方式被收纳在壳体56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状部件52接触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的状态下,液体喷出部10相对于擦拭部50沿Y轴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喷嘴面11的擦拭。
擦拭部驱动机构57通过擦拭部电机58被进行驱动控制,使擦拭体安装部59以及在擦拭体安装部59安装的擦拭体51移动到可擦拭位置和隔离位置。如图13所示,可擦拭位置是指从壳体56沿-Z方向露出的带状部件52能够接触到喷嘴面11的位置,隔离位置是指图14所示的带状部件52不接触喷嘴面11的位置。并且,擦拭部驱动机构57通过擦拭部电机58被进行驱动控制,将从卷出轴53卷出并被用于喷嘴面11的擦拭的带状部件52卷取在卷取轴54上。
液体喷出装置100在进行擦拭部50对喷嘴面11的擦拭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擦拭部驱动机构57,使擦拭体51移动到可擦拭位置。并且,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如图7所示,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成为带状部件52的-Y方向侧的位置。而且,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如图13所示,使喷嘴面11接触处于可擦拭位置的带状部件52。而且,液体喷出装置100如图13中箭头所示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由此进行擦拭部50对喷嘴面11的擦拭。
而且,液体喷出装置100如图8所示,使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一直移动到成为带状部件52的+Y方向侧的擦拭结束位置,结束对喷嘴面11的擦拭。在进行了对喷嘴面11的擦拭之后,例如使液体喷出部10从图8所示的擦拭结束位置朝向图3所示的待机位置沿-Y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驱动擦拭部驱动机构57,使擦拭体安装部59以及在擦拭体安装部59安装的擦拭体51,按照图14中白箭头从可擦拭位置移动到隔离位置。并且,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使其在成为擦拭部50的铅垂上方的-Z方向侧通过。
清洁部60以能够执行使墨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强制排出的清洁的方式被设于基座部101。如图2、图9、图10所示,清洁部60具备吸引盖61、吸引盖保持部62、清洁部驱动机构63、清洁部电机64以及吸引泵65。吸引泵65是吸引部的一例。清洁部60经由维护框151被固定于基座部101。
如图6所示,吸引盖61以如下方式被设于相对于印刷区域PA成为+X方向侧的区域内,即当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列12中位于最靠+X方向侧的喷嘴列12d和吸引盖61处于对置的位置时,喷嘴面11不与印刷区域PA对置。其结果是,X轴方向的吸引盖61与印刷区域PA之间的尺寸大于X轴方向的喷嘴面11的尺寸。如图9、图11所示,吸引盖61具有通过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接触而能够形成使多个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凹部66。如图2、图9、图10所示,吸引盖61被保持于吸引盖保持部62。
如图2、图10~图12所示,吸引盖61经由第一废液管68、液体收纳部80以及第二废液管69而与收纳墨作为废液的废液收纳体91相通。第一废液管68连接吸引盖61的排出部67和液体收纳部80的流入部86。第二废液管69连接液体收纳部80的流出部87和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的排出部97。第一废液管68是第一废液流路的一例,第二废液管69是第二废液流路的一例。
清洁部驱动机构63通过驱动控制清洁部电机64,使吸引盖保持部62沿Z轴方向移动。吸引盖61通过吸引盖保持部62沿Z轴方向移动,在不接触喷嘴面11的非盖住位置与接触喷嘴面11的可吸引位置之间沿Z轴方向移动。并且,清洁部驱动机构63通过驱动控制清洁部电机64,使吸引泵65进行吸引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泵65是一边将第一废液管68及第二废液管69压扁、一边使辊沿轴中心旋转的管泵,具有第一吸引部65A和第二吸引部65B。第一吸引部65A以能够吸引由吸引盖61形成的封闭空间的方式被设于第一废液管68。第二吸引部65B以能够吸引液体收纳部80的液体收纳室89内的方式被设于第二废液管69。另外,第一吸引部65A和第二吸引部65B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但在图11中示意性示出了清洁部60的结构,以便示出从吸引盖61到废液收纳体91的墨的流动。
液体喷出装置100在进行基于清洁部60的清洁的情况下,在吸引盖61处于非盖住位置的状态下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由此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喷嘴列12a、12b、12c、12d中某一方与吸引盖61对置的位置。在图6中,液体喷出部10处于喷嘴列12d与吸引盖61对置的位置。
并且,通过驱动清洁部驱动机构63,如图11所示,吸引盖61从非盖住位置移动到可吸引位置,形成使构成喷嘴列12d的多个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而且,通过驱动清洁部驱动机构63,吸引泵65的第一吸引部65A及第二吸引部65B按照白箭头旋转,吸引泵65进行吸引动作。
通过吸引泵65进行吸引动作,第一吸引部65A吸引封闭空间,墨从构成喷嘴列12d的多个喷嘴N被排出到封闭空间中。被排出到封闭空间中的墨如图11、图12中箭头所示,经由第一废液管68、液体收纳部80的流入部86流入液体收纳部80的液体收纳室89。流入液体收纳室89的墨如图12中箭头所示,沿着由底壁88所规定的液体收纳室89的倾斜底面朝向液体收纳室89的内底部流动。此时,从液体喷出部10作为废液被喷出、经由液体接收部81附着于液体收纳室89的倾斜底面的墨,也与从流入部86流入的墨一起朝向液体收纳室89的内底部流动。
并且,通过吸引泵65进行吸引动作,第二吸引部65B吸引液体收纳室89内,液体收纳室89内的墨如图11、图12中箭头所示,经由液体收纳室89的内底部、流出部87、第二废液管69以及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的排出部97流入废液收纳体91内,作为废液被收纳。
保湿部70以能够形成使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方式被设于基座部101。如图2、图9、图10所示,保湿部70具备保湿盖71、保湿盖保持部72、保湿盖升降机构73以及保湿部电机74。保湿部70经由维护框151被固定于基座部101。保湿部70在Y轴方向上被设于比印刷区域PA靠-Y方向侧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保湿盖71包括与喷嘴列12a对应的保湿盖71a、与喷嘴列12b对应的保湿盖71b、与喷嘴列12c对应的保湿盖71c以及与喷嘴列12d对应的保湿盖71d。如图9所示,各保湿盖71a、71b、71c、71d具有通过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接触而能够形成使多个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凹部76。
保湿盖保持部72保持保湿盖71a、71b、71c、71d。保湿盖升降机构73通过驱动控制保湿部电机74,使保湿盖保持部72沿Z轴方向移动。保湿盖71通过保湿盖保持部72沿Z轴方向移动,在不接触喷嘴面11的非盖住位置与接触喷嘴面11的盖住位置之间沿Z轴方向移动。
位于盖住位置的保湿盖71a、71b、71c、71d通过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接触,形成使构成对应的喷嘴列12a、12b、12c、12d的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这样,把保湿盖71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盖住称作待机盖住。通过待机盖住,能够抑制水分经由喷嘴N从液体喷出部10内的墨蒸发。
保湿盖71a、71b、71c、71d在Y轴方向上被设于比印刷区域PA靠-Y方向侧的位置。另外,保湿盖71也可以是将构成喷嘴列12a、12b、12c、12d的全部喷嘴N一起包围并盖住的结构。
在不进行基于液体喷出部10的印刷动作的非印刷时,液体喷出装置100进行基于保湿部70的待机盖住。在这种情况下,液体喷出装置100通过在保湿盖71处于非盖住位置的状态下驱动喷出部移动机构40,如图3所示,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喷嘴列12a、12b、12c、12d与保湿盖71a、71b、71c、71d对置的位置。
并且,通过驱动保湿盖升降机构73,保湿盖71从非盖住位置移动到盖住位置,形成使构成各喷嘴列12a、12b、12c、12d的多个喷嘴N的口敞开的四个封闭空间。非印刷时的滑架15及液体喷出部10的待机位置成为进行待机盖住的位置。换言之,在非印刷时,滑架15及液体喷出部10位于保湿部70的保湿盖71能够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的待机位置。
如图2所示,控制部3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310和存储部320。CPU310能够执行在存储部320存储的各种程序,例如能够执行各种的判断、各种的命令等。在存储部320例如存储有进行液体喷出部10的维护的程序等各种程序、各种表等。控制部300控制液体喷出装置100整体。
例如,在对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300通过控制介质支承机构30,使设置有印刷介质M的介质支承部31从设置位置移动到印刷位置,将印刷介质M配置在印刷区域PA。然后,控制部300通过控制保湿部70,使保湿盖71从盖住位置移动到非盖住位置,解除待机盖住。
然后,控制部300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喷嘴N中某一方与印刷介质M对置的位置。并且,控制部300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一边反复进行使液体喷出部10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和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一边使液体喷出部10对印刷介质M从喷嘴N喷出墨而进行印刷。并且,控制部300例如当在印刷中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与液体收纳部80的液体接收部81对置的位置,进行使墨从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喷出的冲洗。
并且,在进行液体喷出部10的维护的情况下,控制部300通过在吸引盖61处于非盖住位置的状态下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喷嘴列12a、12b、12c、12d中某一方与吸引盖61对置的位置。并且,控制部300通过控制清洁部驱动机构63,使吸引盖61移动到可吸引位置,使吸引泵65进行吸引动作。并且,控制部300通过控制清洁部驱动机构63,使吸引盖61从可吸引位置移动到非盖住位置。
然后,控制部300通过控制擦拭部驱动机构57,使擦拭体51移动到可擦拭位置。并且,控制部300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成为带状部件52的-Y方向侧的位置。而且,控制部300通过使液体喷出部10沿+Y方向移动,进行擦拭部50对喷嘴面11的擦拭。
然后,控制部300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与液体收纳部80的液体接收部81对置的位置,进行使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N喷出墨的冲洗。在对液体喷出部10的维护结束时,控制部300通过控制喷出部移动机构40,使液体喷出部10移动到待机位置。并且,控制部300通过控制保湿盖升降机构73,使保湿盖71从非盖住位置移动到盖住位置,进行基于保湿部70的待机盖住。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液体喷出装置10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基座部101;液体喷出部10,以能够沿基座部101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基座部101,液体喷出部10通过从喷嘴N向印刷介质M喷出墨而进行印刷;介质支承部31,被设于基座部101,介质支承部31在液体喷出部10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PA支承印刷介质M;以及维护部MP,被设于基座部101,维护部MP被配置于X轴方向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并且,维护部MP具有:保湿部70,能够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清洁部60,能够执行使墨从喷嘴N强制排出的清洁;以及擦拭体51,能够擦拭设有喷嘴N的喷嘴面,保湿部70、清洁部60以及擦拭体51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由此,液体喷出装置100不易大型化。
维护部MP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按照保湿部70、清洁部60、擦拭体51的顺序进行配置。由此,能够缩短从保湿部70的待机盖住状态到清洁部60的清洁开始的时间。并且,能够缩短从清洁部60的清洁结束到擦拭体51的擦拭开始的时间。
在非印刷时,液体喷出部10位于保湿部70能够形成封闭空间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非印刷时来自喷嘴N的水分蒸发。
保湿部70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比印刷区域PA靠Y轴方向的-Y方向侧的位置。由此,当在液体喷出装置100除了清洁部60、擦拭体51之外,还配置了保湿部7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扫描方向的尺寸扩大。
擦拭体51能够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进行装卸。由此,能够提高擦拭体51的更换性。
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能够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进行废液收纳体91的装卸,废液收纳体91能够收纳从液体喷出部10排出的废液,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的至少一部分与擦拭体51重叠。由此,能够提高废液收纳体91的更换性,并且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扫描方向、进深方向的尺寸扩大。
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能够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进行液体收纳体21的装卸,液体收纳体21收纳向液体喷出部10供给的墨,液体收纳体安装部29被配置在X轴方向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由此,能够提高液体收纳体21的更换性,并且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00的铅垂方向、进深方向的尺寸扩大。
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基座部101;液体喷出部10,以能够沿基座部101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基座部101,液体喷出部10通过从喷嘴N对印刷介质M喷出墨而进行印刷;介质支承部31,被设于基座部101,介质支承部31在液体喷出部10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PA支承印刷媒体M;以及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基座部101,液体收纳部80被配置于X轴方向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以及成为-X方向侧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收纳从喷嘴N作为废液被喷出的墨,液体收纳部80跨越印刷区域PA的Y轴方向进行设置。由此,由于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基座部101,所以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结构不易复杂化。
液体收纳部80被设于与位于印刷区域PA的介质支承部31相邻的位置。由此,容易缩短在印刷中进行的冲洗所需的时间。因此,容易缩短印刷所需的时间。
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能够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进行废液收纳体91的装卸,废液收纳体91能够收纳从液体喷出部10排出的废液,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液体收纳部80的至少一部分与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重叠。由此,能够提高废液收纳体91的更换性,并且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扫描方向、进深方向的尺寸扩大。
液体收纳部80的底面具有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向+Z方向倾斜的底壁88,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底壁88的至少一部分与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重叠。由此,能够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00的铅垂方向的尺寸扩大。
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被设于基座部101的清洁部60,清洁部60被配置于X轴方向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清洁部60具有:吸引盖61,能够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吸引泵65,具有能够经由前述的封闭空间从喷嘴N吸引墨的第一吸引部65A;以及第一废液管68,供通过第一吸引部65A所吸引的墨流动,第一废液管68被连接于在液体收纳部80中比底壁88靠-Z方向的位置。由此,利用经由第一废液管68流入液体收纳部80的墨,容易冲洗从喷嘴N被喷出到液体收纳部80的墨。
清洁部60还具有被连接于在液体收纳部80中比底壁88靠+Z方向的位置的第二废液管69,吸引泵65具有能够经由第二废液管69吸引液体收纳部80内的墨的第二吸引部65B。由此,能够由一个吸引泵65进行来自喷嘴N的墨的吸引和来自液体收纳部80的墨的吸引。并且,能够一并吸引从喷嘴N被吸引的墨和从喷嘴N被喷出到液体收纳部80的墨。
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具有将通过第二吸引部65B所吸引的墨排出的排出部97,排出部97被连接于废液收纳体91。由此,能够将不被用于印刷的作为废液的墨收纳在废液收纳体91中。
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保湿部70,被设于基座部101,能够形成使喷嘴N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以及擦拭部50,被设于基座部101,能够擦拭设有喷嘴N的喷嘴面11,保湿部70、清洁部60以及擦拭部50沿Y轴方向排列而构成维护部MP,液体收纳部80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于构成维护部MP的保湿部70、清洁部60以及擦拭部50与介质支承部31之间。由此,容易缩短在印刷中进行的冲洗所需的时间。因此,容易缩短印刷所需的时间。
液体收纳部80被配置于X轴方向的成为印刷区域PA的-X方向侧的区域。由此,容易缩短在印刷中进行的冲洗所需的时间。因此,容易缩短印刷时间。
有关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以具有如以上叙述的那样的结构为基础,然而当然能够进行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的局部结构的变更和省略等。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进行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中相互组合来实施。下面,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湿部70在X轴方向上也可以不配置在比液体收纳部80靠+X方向侧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保湿部70的保湿盖71在X轴方向上也可以被配置在比印刷区域PA靠+X方向侧、而且与液体收纳部80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湿部70在Y轴方向上也可以不配置在比印刷区域PA靠Y轴方向的-Y方向侧的位置。例如,保湿部70也可以被配置在其至少一部分在Y轴方向上与印刷区域PA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维护部MP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不按照保湿部70、清洁部60、擦拭部50的顺序进行配置。例如,维护部MP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也可以按照清洁部60、保湿部70、擦拭部50的顺序进行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擦拭体51只要能够擦拭液体喷出部10的喷嘴面11,也可以不具备带状部件52。例如,擦拭体51也可以将短册状的弹性体部件作为擦拭部件以将Y轴方向设为厚度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擦拭体51也可以不能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进行装卸。例如,擦拭体51也可以被设置成能够从-Z方向侧或者+X方向侧进行装卸。在这些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维护部MP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按照保湿部70、擦拭部50、清洁部60的顺序进行配置。或者,也可以是,维护部MP从Y轴方向的-Y方向侧朝向+Y方向侧按照清洁部60、擦拭部50、保湿部70的顺序进行配置。并且,在这些情况下,在从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擦拭体51也可以不在与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擦拭体51也可以不能装卸。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擦拭体安装部5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废液收纳体91也可以不能装卸。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废液收纳体安装部9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洁部60的吸引盖61也可以包括与喷嘴列12a对应的吸引盖61a(未图示)、与喷嘴列12b对应的吸引盖61b(未图示)、与喷嘴列12c对应的吸引盖61c(未图示)以及与喷嘴列12d对应的吸引盖61d(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各吸引盖61a、61b、61c、61d具有凹部66。并且,吸引盖61a、61b、61c、61d被保持于吸引盖保持部62。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朝向吸引盖61a、61b、61c、61d进行在液体喷出部10的维护中进行的冲洗。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座部;
液体喷出部,以能够沿所述基座部的进深方向以及与所述进深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液体喷出部通过从喷嘴向介质喷出液体而进行印刷;
介质支承部,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介质支承部在所述液体喷出部进行所述印刷的印刷区域支承所述介质;以及
维护部,设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维护部被配置于所述扫描方向的所述印刷区域之外的一方,
所述维护部具有:
保湿部,能够形成使所述喷嘴的口敞开的封闭空间;
清洁部,能够执行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喷嘴强制排出的清洁;以及
擦拭体,能够擦拭设有所述喷嘴的喷嘴面,
所述保湿部、所述清洁部以及所述擦拭体沿所述进深方向排列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部从所述进深方向的里侧朝向近前侧按照所述保湿部、所述清洁部、所述擦拭体的顺序进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非印刷时,所述液体喷出部位于所述保湿部能够形成所述封闭空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湿部被配置在所述进深方向上比所述印刷区域靠所述进深方向的里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体能够从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进行装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还具备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供废液收纳体能够从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进行装卸,所述废液收纳体能够收纳从所述液体喷出部排出的废液,
在从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擦拭体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还具备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供液体收纳体能够从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进行装卸,所述液体收纳体收纳向所述液体喷出部供给的所述液体,
所述第二安装部被配置在所述扫描方向的所述印刷区域之外的另一方。
CN202211607385.9A 2021-12-16 2022-12-14 液体喷出装置 Pending CN1162652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4010A JP2023089491A (ja) 2021-12-16 2021-12-16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204010 2021-12-16
JP2021204011A JP2023089492A (ja) 2021-12-16 2021-12-16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204011 2021-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5252A true CN116265252A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4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7385.9A Pending CN116265252A (zh) 2021-12-16 2022-12-14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1787A1 (zh)
CN (1) CN11626525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91787A1 (en)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65347B1 (ko) 고정형 프린트헤드 및 가동 진공 플래튼을 구비한 프린팅 시스템
US801177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090109257A1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90631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the same
CN116265252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042027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3089492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3089491A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1051853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92261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10642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240190133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732302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704338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8144427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442170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713988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20230271419A1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20230294408A1 (en) Mainten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20126585A1 (en) Printing device
US20230294409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722224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00763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5214235B (zh) 记录装置
JP200103050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キャッピング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