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4141A -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4141A
CN116214141A CN202310186622.7A CN202310186622A CN116214141A CN 116214141 A CN116214141 A CN 116214141A CN 202310186622 A CN202310186622 A CN 202310186622A CN 116214141 A CN116214141 A CN 116214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positioning
hood
vehicle body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66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欣钧
冯锐
郭伟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t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t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t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t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66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4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4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414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6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machines
    • B23P19/069Multi-spindle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6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article in front of the applying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对车身进行定位的下层定位装置、用于对发动机罩和车身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的上层定位装置、用于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自动拧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下层定位装置上下移动的T型硬臂提升装置、及若干浮动连接装置;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定位装置;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一端安装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上;本申请具有设备装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汽车制造业大国,在汽车焊装的调整线上,发动机罩装配工系是必要的,且对装配质量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的主机厂均采用内置整体式手持简易装具或左右分体式手持简易装具装配发动机罩。
然而上述现有的装配工序多数步骤依靠人工拧紧手动完成,装配后间隙和面差需要反复调整,作业难度大,装配精度和工作效率较低,装配节拍均在50JPH左右,且每工位需要操作人员至少3人,一人搬运,两人拧紧安装,无法满足高效降本的要求,同时工作强度较高,无法有效保证装配质量,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具有设备装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包括:用于对车身进行定位的下层定位装置、用于对发动机罩和车身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的上层定位装置、用于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自动拧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下层定位装置上下移动的T型硬臂提升装置、及若干浮动连接装置;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定位装置;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一端安装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上。
可选的,所述下层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X向导向定位板、水平限位机构、及用于检测上层定位装置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活动端上;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的一侧;所述浮动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用于支撑车身的Z向支撑块、用于夹紧车身的Z向夹紧块、用于驱动所述Z向夹紧块的夹紧气缸、及用于检测所述Z向支撑块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开关;所述气缸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连接座上,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向夹紧块;所述Z向支撑块安装于所述气缸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Z向支撑块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浮动连接装置包括:滚珠及可带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上下移动的浮动升降气缸;所述浮动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动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滚珠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层定位装置的下端。
可选的,所述上层定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对中定位机构、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车身Z向支撑块、及水平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车身Z向支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限位机构;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包括:中间支座、摆耳、连接杆、活动限位器、滑轨滑块及翼子板定位销;所述中间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摆耳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支座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耳,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轨滑块;所述滑轨滑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滑轨滑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定位销;所述活动限位器安装在所述滑轨滑块的活动端上。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包括:发动机罩定位销、用于驱动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的驱动器、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是否到位的第二检测开关;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安装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驱动器上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包括:固定座、用于定位车身的车身孔导向销、用于分隔发动机罩和车身左右翼子板的Y向间隙块、用于检测发动机罩是否到位的第三检测开关;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车身孔导向销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Y向间隙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的一侧;所述第三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的另一侧。
可选的,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包括:调节座、用于安装螺钉以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拧紧枪、可调节所述拧紧枪的工作位置的平面浮动机构、及用于对发动机罩铰链进行导向的导向件;所述调节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拧紧枪;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架上下移动的提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气缸水平移动的行走车架、及用于辅助所述提升气缸工作的辅助器;所述行走车架活动设置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提升气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上,所述提升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辅助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上,所述辅助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气缸。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的下层定位装置可对车身进行初步定位,上层定位装置可对发动机罩和车身上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从而使发动机罩安装到车身上时更加精准稳定;上层定位装置和下层定位装置之间设有浮动连接装置,使装具可活动适配车身左右两侧间隙变化,减少安装误差;自动拧紧装置可通过同步拧紧两侧螺钉自动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装配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同时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2.本申请中上下两层定位装置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机构和检测机构,使装具装入到车身上时可自动进行三维方向定位,检测机构可辅助判断装具是否完全到位,自适应车身制造误差,大幅降低发动机罩装配后存在间隙和面差误差等现象的发生概率。
3.本装具单工位操作人员只需要2人,一人搬运发动机罩,一人操作装具拧紧安装,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同时装配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将装配节拍由50JPH提高到58JPH,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层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层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对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自动拧紧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自动拧紧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隐藏拧紧枪);
图11是本发明中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层定位装置;11、第一支架;12、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13、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14、X向导向定位板;15、水平限位机构;16、第一检测机构;2、上层定位装置;21、第二支架;22、对中定位机构;23、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4、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5、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26、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27、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28、车身Z向支撑块;29、水平限位调节机构;3、自动拧紧装置;31、调节座;32、拧紧枪;33、平面浮动机构;34、导向件;35、拧紧枪枪夹;36、螺钉套筒;4、T型硬臂提升装置;41、提升气缸;42、行走车架;43、辅助器;5、浮动连接装置;61、气缸连接座;62、Z向支撑块;63、Z向夹紧块;64、夹紧气缸;65、第一检测开关;71、中间支座;72、摆耳;73、连接杆;74、活动限位器;75、滑轨滑块;76、翼子板定位销;81、发动机罩定位销;82、驱动器;83、第二检测开关;91、固定座;92、车身孔导向销;93、Y向间隙块;94、第三检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包括:用于对车身进行定位的下层定位装置1、用于对发动机罩和车身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的上层定位装置2、用于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自动拧紧装置3、用于带动所述下层定位装置1上下移动的T型硬臂提升装置4、及若干浮动连接装置5;所述浮动连接装置5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1,所述浮动连接装置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定位装置2;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4的一端安装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1;所述自动拧紧装置3安装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2上。
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JPH为小时工作量或单位时间工作量,反映了设备的理论生产能力;本文中所用的车身X、Y、Z方向指的是汽车设计坐标系的三维方向,X向为车身长度方向,Y向为车身宽度方向,Z向为车身高度方向;车身机舱左右两侧梁分为左纵梁与右纵梁,翼子板安装于左右纵梁侧面(即车辆前轮的上方位置处);本申请的装具工作时位于车身前端的发动机舱内,装配时,需相关人员手动将发动机罩放置到车身上后,再通过自动拧紧装具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发动机罩安装于车身左右纵梁上方的发动机罩铰链上(发动机罩铰链为车身机舱的一部分),装配完成后发动机罩铰链可带动发动机罩在车身上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定位装置1安装在T型硬臂提升装置4的活动端上,当T型硬臂提升装置4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移动时可带动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整体移动;浮动连接装置5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使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浮动连接,浮动连接的方式不仅可有效降低装具整体随行过程中对发动机罩的影响,而且可适配车身左右两侧间隙变化,减少安装误差;在上层定位装置2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自动拧紧装置3,当装具在车身上完成定位且发动机罩在车身上处于全闭合状态后,两侧的自动拧紧装置3可同步将螺钉自动拧紧到发动机罩铰链和发动机罩之间,达到拧紧固定效果,且可保证螺钉的预拧紧扭矩;
本装具单工位操作人员只需要2人,一人搬运发动机罩,一人操作装具拧紧安装,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同时装配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将装配节拍由50JPH提高到58JPH,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生产的目的;装具的下层定位装置1可对车身进行初步定位,上层定位装置2可对发动机罩和车身上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从而使发动机罩安装到车身上时更加精准稳定;自动拧紧装置可通过同步拧紧两侧螺钉自动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装配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同时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定位装置1包括:第一支架11;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12、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13、X向导向定位板14、水平限位机构15、及用于检测上层定位装置2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机构16;所述第一支架11安装在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4的活动端上;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1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两侧;所述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13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14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端部;所述水平限位机构1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检测机构16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且位于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14的一侧;所述浮动连接装置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定位装置1的第一支架11与T型硬臂提升装置4的活动端连接,其中Z向支撑夹紧机构12可将下层定位装置1支撑并夹紧在车身的机舱内,使下层定位装置1初步定位在车身上;
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13的中部安装在第一支架11上,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13与Z向支撑夹紧机构12对应适配以支撑第一支架11;
X向导向定位板14设置在第一支架11的端部,当下层定位装置1放置到车身上时,X向导向定位板14与车身抵接后,装具相对于车身停止继续运动,从而达到下层定位装置1在车身上的X向定位效果;
水平限位机构15包含XY向导向限位杆和Z向挡板,T型硬臂提升装置4和下层定位装置1相对生产线线体的中线布置,为弥补车身在线体上存在2cm的Y向位置波动,设置上层定位装置2的水平限位调节机构29与下层定位装置1的水平限位机构15间隙配合,满足车身Y向位置波动;
下层定位装置1带动上层定位装置2放置到车身上后,第一检测机构16可用于检测上层定位装置2在车身上是否到位,当装具整体在车身上定位完成后,便可开始自动拧紧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12包括:气缸连接座61、用于支撑车身的Z向支撑块62、用于夹紧车身的Z向夹紧块63、用于驱动所述Z向夹紧块63的夹紧气缸64、及用于检测所述Z向支撑块62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开关65;所述气缸连接座6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夹紧气缸64安装在所述气缸连接座61上,所述夹紧气缸6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向夹紧块63;所述Z向支撑块62安装于所述气缸连接座61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开关65安装在所述Z向支撑块62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气缸连接座61分别连接第一支架11、Z向支撑块62和夹紧气缸64(参见图5),当下层定位装置1放置到车身上时,气缸连接座61上的Z向支撑块62与车身抵接,Z向支撑块62端部的第一检测开关65检测到Z向支撑块62安装到位后,夹紧气缸64的输出端动作并带动Z向夹紧块63,使Z向夹紧块63与Z向支撑块62配合夹紧车身,从而达到下层定位装置1对车身的支撑夹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连接装置5包括:滚珠及可带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2上下移动的浮动升降气缸;所述浮动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动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滚珠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层定位装置2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浮动连接装置5包括浮动升降气缸和滚珠(浮动连接装置5在附图中未示出),滚珠设置在浮动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浮动连接装置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11和上层定位装置2,使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滚珠浮动连接,装具上下层间使用滚珠浮动连接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设备在随行过程中对发动机罩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定位装置2包括:第二支架21;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设置有对中定位机构22、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3、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4、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25、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26、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27、车身Z向支撑块28、及水平限位调节机构29;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1的下端;所述对中定位机构2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1的两侧;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25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1的两侧;所述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26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27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1的两侧;所述车身Z向支撑块28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1的两侧;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2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限位机构15;所述自动拧紧装置3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对中定位机构22安装在第二支架21的中线位置上,使上层定位装置2放置到车身上时可进行对中定位;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3安装在第二支架21的两侧,用于对发动机罩放置到车身上后进行自动拧紧前,对发动机罩进行定位,使发动机罩自动拧紧时的位置更加准确;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4安装在第二支架21的两侧,用于进行发动机罩在车身上的整体Y向定位,使发动机罩与车身左右翼子板间隙与面差的配合更好;
发动机罩在放置时,由于无法直接看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3上的定位销81,为方便工作人员更加便捷的将发动机罩放置到第二支架21上,设置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25,辅助上层定位装置2进行快速X向定位;
车身Z向支撑块28设置有多个,多个车身Z向支撑块28均匀设置在第二支架21的下端两侧,车身Z向支撑块28用于将第二支架21支撑在车身上,使第二支架21在车身上的装载更加稳定,防止上层定位装置2工作时发生偏移现象;
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26的中部安装在第二支架21上,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26与车身Z向支撑块28共同作用将第二支架21支撑在车身上,达到第二支架21在车身Z向上的支撑效果;
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27设置有多个,多个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27均匀设置在第二支架21的上端两侧,支撑块27用于支撑发动机罩,使发动机罩在进行对中定位后可稳定放置在第二支架21上,便于发动机罩在第二支架21上与铰链配合并进行安装定位;
水平限位调节机构29包含XY调节块和垫片,可进行XY间隙调整,结合车身Y向的位置波动,更好的使上层定位装置2与车身浮动定位(参见图2和图4)。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定位机构22包括:中间支座71、摆耳72、连接杆73、活动限位器74、滑轨滑块75及翼子板定位销76;所述中间支座7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摆耳72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支座71的两侧;所述连接杆73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耳72,所述连接杆7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轨滑块75;所述滑轨滑块7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滑轨滑块7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定位销76;所述活动限位器74安装在所述滑轨滑块75的活动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支座71设置在第二支架21的中线位置,中间支座71的两侧均设置有摆耳72、连接杆73、活动限位器74、滑轨滑块75和翼子板定位销76,摆耳72、连接杆73和滑轨滑块75依次连接,滑轨滑块75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二支架21上,滑轨滑块75的活动端分别连接连接杆73和翼子板定位销76,活动限位器74安装在滑轨滑块75的活动端上,可使滑轨滑块75的活动端在运动后弹性复位(中间支座71和滑轨滑块75的位置固定,中间支座71可转动,摆耳72和连接杆73均可活动,参见图6);
当上层定位装置2放置到车身上时,对中定位机构22两侧的翼子板定位销76与车身上两侧的翼子板抵接,由于不同批次车辆的翼子板间距存在波动差异,在车身两侧翼子板间距减小时,翼子板定位销76向内移动,从而使摆耳72两侧的连接杆73同步向内收缩;在车身两侧翼子板间距增加时,翼子板定位销76向外移动(活动限位器74可使滑轨滑块75的活动端弹性复位),从而使摆耳72两侧的连接杆73同步向外张开;上述翼子板定位销76收缩与张开的距离相同,由于中间支座71设置在第二支架21的中线位置,使翼子板定位销76活动时对中定位机构22始终保持在车身居中位置,从而达到上层定位装置2的居中定位效果,实现发动机罩匹配车身左右翼子板间距变化的居中调整功能,并达到发动机罩与左右翼子板的间隙尺寸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23包括:发动机罩定位销81、用于驱动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81的驱动器82、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81是否到位的第二检测开关83;所述驱动器8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81安装在所述驱动器8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检测开关83安装在所述驱动器82上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8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82包括伸缩气缸、浮动机构和滑轨滑块等常规部件;发动机罩定位销81安装在驱动器82的输出端上(参见图7),采用气缸伸缩进退方式对发动机罩进行定位,当发动机罩被放置到车身上时,发动机罩定位销81气动伸出并对发动机罩进行定位,当自动拧紧装置3将发动机罩拧紧完成后,发动机罩定位销81气动退销,便于手动打开发动机罩;第二检测开关83安装在驱动器82上且位于发动机罩定位销81的一侧,用于检测发动机罩定位销81与发动机罩之间的装配后是否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4包括:固定座91、用于定位车身的车身孔导向销92、用于分隔发动机罩和车身左右翼子板的Y向间隙块93、用于检测发动机罩是否到位的第三检测开关94;所述固定座9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车身孔导向销9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91上;所述Y向间隙块93安装在所述固定座91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92的一侧;所述第三检测开关94安装在所述固定座91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92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层定位装置2放置到车身上时,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24的车身孔导向销92插入到车身上的定位孔内,达到上层定位装置2在车身上的定位;Y向间隙块93采用标准距离间隙块,Y向间隙块93安装在固定座91的最上端,用于分隔发动机罩和车身左右翼子板,达到发动机罩在车身上的整体Y向定位,使发动机罩与车身左右翼子板间隙与面差的配合更好;第三检测开关94可用于检测发动机罩在车身上定位和装载后是否到位(参见图8)。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拧紧装置3包括:调节座31、用于安装螺钉以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拧紧枪32、可调节所述拧紧枪32的工作位置的平面浮动机构33、及用于对发动机罩铰链进行导向的导向件34;所述调节座3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3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节座31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拧紧枪32;所述导向件34安装在所述平面浮动机构33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拧紧枪32的输出端处设置有螺钉套筒36,拧紧枪32可通过驱动螺钉套筒36自动拧紧发动机罩上的螺钉;在平面浮动机构33上还设置有拧紧枪枪夹35,其中拧紧枪枪夹35用于固定拧紧枪32,螺钉套筒36采用六角套筒和弹簧组合结构,用于辅助拧紧枪32进行螺钉拧紧动作,且螺钉套筒36可补偿螺钉拧紧行程,将螺钉弹性压紧在螺纹孔上方,实现螺钉的拧紧行程补偿(参见图9和图10);
调节座31采用垫片调整机构,通过垫片初步调整拧紧枪32上扳手与螺钉位置吻合;平面浮动机构33采用平面轴承结合球头柱塞结构,同时增加与柱塞球头接触的弧形槽,柱塞球头在弧形槽内摆动,弧形槽限制扳手XY平面摆动量在±2mm,补偿扳手与螺钉的对位误差,同时弹性柱塞能保证扳手拧紧操作完成后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4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下移动的提升气缸41、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气缸41水平移动的行走车架42、及用于辅助所述提升气缸41工作的辅助器43;所述行走车架42活动设置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提升气缸4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42上,所述提升气缸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辅助器4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42上,所述辅助器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气缸41。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器43主要包括储气罐、电控箱、工程拖链和铝材支架等常规部件,辅助器43用于辅助外部电控装置与提升气缸41和行走车架42之间的电控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行走车架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产线行走轨道和提升气缸41,第一支架11安装在提升气缸41的活动端上(参见图11),当行走车架42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移动时可带动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整体水平移动,从而达到装具在产线上的横向移动效果;提升气缸41的活动端可带动下层定位装置1和上层定位装置2整体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装具在产线上的纵向移动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具有设备装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车身进行定位的下层定位装置、用于对发动机罩和车身的左右翼子板进行定位的上层定位装置、用于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自动拧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下层定位装置上下移动的T型硬臂提升装置、及若干浮动连接装置;
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浮动连接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定位装置;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一端安装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层定位装置;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X向导向定位板、水平限位机构、及用于检测上层定位装置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机构;
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的活动端上;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X向导向定位板的一侧;所述浮动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Z向支撑夹紧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用于支撑车身的Z向支撑块、用于夹紧车身的Z向夹紧块、用于驱动所述Z向夹紧块的夹紧气缸、及用于检测所述Z向支撑块是否到位的第一检测开关;
所述气缸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连接座上,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向夹紧块;所述Z向支撑块安装于所述气缸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Z向支撑块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装置包括:滚珠及可带动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上下移动的浮动升降气缸;所述浮动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动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滚珠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层定位装置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定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对中定位机构、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车身Z向支撑块、及水平限位调节机构;
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X精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车身Z向浮动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Z向支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车身Z向支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水平限位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限位机构;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包括:中间支座、摆耳、连接杆、活动限位器、滑轨滑块及翼子板定位销;
所述中间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摆耳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支座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耳,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轨滑块;所述滑轨滑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滑轨滑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翼子板定位销;所述活动限位器安装在所述滑轨滑块的活动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伸缩销定位机构包括:发动机罩定位销、用于驱动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的驱动器、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是否到位的第二检测开关;
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安装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驱动器上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罩定位销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Y向对中机构包括:固定座、用于定位车身的车身孔导向销、用于分隔发动机罩和车身左右翼子板的Y向间隙块、用于检测发动机罩是否到位的第三检测开关;
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车身孔导向销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Y向间隙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的一侧;所述第三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孔导向销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拧紧装置包括:调节座、用于安装螺钉以将发动机罩固定到车身上的拧紧枪、可调节所述拧紧枪的工作位置的平面浮动机构、及用于对发动机罩铰链进行导向的导向件;
所述调节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拧紧枪;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平面浮动机构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硬臂提升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架上下移动的提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气缸水平移动的行走车架、及用于辅助所述提升气缸工作的辅助器;
所述行走车架活动设置在产线行走轨道的下端;所述提升气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上,所述提升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辅助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车架上,所述辅助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升气缸。
CN202310186622.7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Withdrawn CN116214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6622.7A CN116214141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6622.7A CN116214141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4141A true CN116214141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6622.7A Withdrawn CN116214141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41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24383U (zh) 一种机舱盖自动拧紧装具
CN112549919B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车窗玻璃调整装置
CN109202282B (zh) 一种t型接头激光焊接机器人辅助焊接装置
CN113857893A (zh) 一种后背门装配定位方法
CN217529952U (zh) 一种车门自动安装拧紧工装
CN112077491A (zh) 桥壳附件焊接工具
CN105290758A (zh)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弹簧自动压装设备
CN219746946U (zh)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CN116197645A (zh)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CN116214141A (zh) 一种发动机罩自动拧紧装具
CN212793704U (zh) 一种用于副车架当中控制臂安装支架的焊接定位机构
CN116833727A (zh) 一种生产线随行系统及前后副车架连接螺栓扭矩复紧系统
CN114749905B (zh) 一种车门自动安装拧紧工装
CN114346945B (zh) 一种分体式铰链安装夹具
CN110711990B (zh) 车门铰链安装机构
CN114454149A (zh) 一种电子机器人用五轴机械手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72686B (zh) 一种麦弗逊悬架塔台与主体焊接的定位夹具
CN219358621U (zh) 一种自动拧紧结构及发动机罩装具
CN11366448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装配随行小车
CN211219356U (zh) 车门铰链安装机构的横向定位单元
CN107900587B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球头销安装端焊接夹紧方法
CN216442380U (zh) 一种双向定位机构
CN213672582U (zh) 旅客登机桥接机口控制室地板与顶板框架焊接工装
CN215146173U (zh) 组对工装
CN218253801U (zh) 一种装卸制动钳活塞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