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7936B -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7936B
CN116207936B CN202310330455.9A CN202310330455A CN116207936B CN 116207936 B CN116207936 B CN 116207936B CN 202310330455 A CN202310330455 A CN 202310330455A CN 116207936 B CN116207936 B CN 116207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mission
groove
slee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0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07936A (zh
Inventor
陈艳蓉
陈萌
陈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shui Xinyi Starter Driv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shui Xinyi Starter Driv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shui Xinyi Starter Driv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shui Xinyi Starter Driv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30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7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7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7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1/00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by metal-working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11/02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by metal-working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first expanding and then shrinking or vice versa, e.g. by using pressure fluids; by making force fits
    • B23P11/025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by metal-working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first expanding and then shrinking or vice versa, e.g. by using pressure fluids; by making force fits by using heat or c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2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stationary whilst being compo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23Shafts; Axles made of several part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转子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电机转子轴包括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内花键法兰套压入中间套的前端,将后尾套压入中间套的后端;步骤二:将中间套的前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内花键法兰套继续压入中间套;将中间套的后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后尾套继续压入中间套;步骤三:将内花键法兰套与中间套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将后尾套与中间套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机转子轴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难度低,结构合理强度高,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更低,原料使用成本也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转子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大,新能源电机作为新能源电机最重要的三大件之一,在市场上的需求也十分庞大;对于一般的家用电动汽车和电动公共汽车来说,电机转子轴强度要求较低,但对于重载的电动装载货车来说,对电机转子轴的强度要求较高,目前的新能源电机转子轴大多是一体成型的,在加工时需要在光轴工件上车出多段阶梯轴,并需要在光轴工件中心开孔,这个加工过程难度较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在加工过程中一旦一步出错,整根光轴工件就报废了,因此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通过这种加工工艺得到的三段式拼接成型的电机转子轴,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难度低,结构合理强度高,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更低,原料使用成本也更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电机转子轴包括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内花键法兰套压入中间套的前端,将后尾套压入中间套的后端;
步骤二:将中间套的前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内花键法兰套继续压入中间套;将中间套的后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后尾套继续压入中间套;
步骤三:将内花键法兰套与中间套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将后尾套与中间套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先将电机转子轴的各段结构冷挤压定位对接在一起,再采用热箍的方式依次使相邻的两段结构之间紧密贴合,最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各段结构完全固定,这样电机转子轴的各段部分可以单独加工成型,然后再进行拼接固定,且在拼接固定过程中有多次调整电机转子轴同轴度、直线度的机会,降低了拼接的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之后先检查电机转子轴的径向跳动公差,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步骤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段压紧装置,二段压紧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架体,架体呈L型;
摆料座,摆料座设在底板上;
固定座,固定座设在架体的上部;
驱动源,驱动源设在固定座上;
一级升降座,一级升降座与固定座竖直滑动连接;
一级传动单元,一级传动单元连接驱动源与一级升降座,使得一级升降座可在驱动源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竖直运动;
二级升降座,二级升降座与一级升降座竖直滑动连接,二级升降座与摆料座位置相对;
二级传动单元,二级传动单元连接驱动源与二级升降座,使得二级升降座可在驱动源的驱动下相对一级升降座竖直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切换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驱动源与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一级传动单元和二级传动单元分别与驱动切换单元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当驱动源的输出方向为第一方向时,驱动切换单元的第一个输出端启动,第二个输出端停止,当驱动源的输出方向为第二方向时,驱动切换单元的第一个输出端停止,第二个输出端启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固定座底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一级升降座滑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槽中,一级升降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一级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升降槽底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贯穿至固定座的上表面,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后与驱动切换单元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一级升降座底面开设有第二升降槽,二级升降座滑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槽中,二级升降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二级传动单元包括:
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二升降槽中;
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二传动轴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传动轴的上端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连接;
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开设在第二升降槽一侧,第一连接槽与第二升降槽连通;
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槽中,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开设在第一连接槽上方,第二连接槽贯穿至一级升降座上表面;
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开设在第一升降槽的底面,第二连接孔贯穿固定座的上表面,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槽位置相对;
伸缩传动轴,伸缩传动轴的下端穿过第二连接槽后与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连接,伸缩传动轴的上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驱动切换单元的第二个输出端连接,伸缩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轴向伸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伸缩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端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远离第一轴段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滑槽,伸缩滑槽的侧壁上沿连接套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二轴段的端部外壁上沿第二轴段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与限位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限位块的长度小于限位槽的深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驱动切换单元包括:
两个离合齿轮,两个离合齿轮外啮合连接,每个离合齿轮的底面均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源驱动其中一个离合齿轮转动;
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槽中,两个驱动轮在两个驱动槽中的安装方向相同,在离合齿轮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带动驱动轮转动,在离合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时不能带动驱动轮转动;
两个连接齿轮,两个连接齿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轮同轴连接;
两个输出齿轮,两个输出齿轮分别与两个连接齿轮啮合连接,两个输出齿轮为驱动切换单元的两个输出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驱动槽侧壁上开设有传动槽,传动槽第一侧的侧壁与驱动槽的侧壁平滑过渡,驱动轮的直径小于驱动槽的直径,驱动轮的外壁上设有传动条,在离合齿轮朝第一方向转动时,传动条与传动槽第二侧的侧壁抵接,离合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时,传动条通过传动槽第一侧的侧壁退出传动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传动条具有弹性,传动条的第一端与驱动轮外壁连接,传动条的第二端向驱动轮的周向延伸,传动条的第二端设有弹性件,弹性件远离传动条的一端与驱动轮外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电机转子轴设计成三段式拼接成型结构,在配件加工时,可以单独加工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这样降低了加工的难度,且在拼接固定过程中有多次调整电机转子轴同轴度、直线度的机会,降低了拼接的难度;
2.通过二段压紧装置来对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进行拼接固定,拼接固定过程中,驱动源、一级传动单元、一级升降座配合对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进行初步定位对接,驱动源、二级传动单元、二级升降座配合对中间套、内花键法兰套、后尾套进行热箍挤压,一台设备同时完成两种加工,节省了电机转子轴装夹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3.通过设置驱动切换单元来控制驱动源的输出,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源,驱动切换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一级传动单元和二级传动单元,这样通过一个驱动源就可以分别控制一级升降座和二级升降座竖直移动,降低了驱动源的使用成本,对二段压紧装置的检修也更加方便;
4.通过在二级传动单元中设置伸缩传动轴,在一级升降座竖直移动过程中伸缩传动轴可以进行轴向伸缩,使得二级传动单元可以在动态环境下稳定地连接驱动源和二级升降座,保证二段压紧装置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电机转子轴组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机转子轴分体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二段压紧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二段压紧装置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驱动切换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一级升降座、二级升降座、二级传动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一级升降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伸缩传动轴分体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为:
101-中间套、102-内花键法兰套、103-后尾套、2-机架、201-底板、202-架体、3-摆料座、4-固定座、401-第一升降槽、402-第一连接孔、403-第二连接孔、5-驱动源、6-一级升降座、601-第一螺纹孔、602-第二升降槽、603-第一连接槽、604-第二连接槽、7-一级传动单元、701-第一传动轴、8-二级升降座、801-第二螺纹孔、9-二级传动单元、901-第一传动齿轮、902-第二传动轴、903-第二传动齿轮、904-伸缩传动轴、9041-第一轴段、9042-第二轴段、9043-连接套、9044-伸缩滑槽、9045-限位槽、9046-限位块、10-驱动切换单元、1001-离合齿轮、10011-传动槽、1002-驱动轮、10021-传动条、1003-连接齿轮、1004-输出齿轮、100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如图1-图2所示,电机转子轴包括中间套101、内花键法兰套102、后尾套103,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内花键法兰套102压入中间套101的前端,将后尾套103压入中间套101的后端;
步骤二:将中间套101的前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内花键法兰套102继续压入中间套101;将中间套101的后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后尾套103继续压入中间套101;
步骤三:将内花键法兰套102与中间套10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将后尾套103与中间套10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将内花键法兰套102和后尾套103依次压入中间套101前后端一般是通过压力机冷挤压实现,在冷挤压时只需初步到位即可,无需借助工具细致检查;步骤二中需要通过连接加热丝或者其他加热元件在初步定位的电机转子轴外围进行加热,主要是对内花键法兰套102与中间套101之间的连接部位以及后尾套103与中间套101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450-650℃,较优温度是在500-600℃之间,内花键法兰套102和后尾套103的端部都是位于中间套101的内部,在这个温度下,中间套101的端部和相邻部件的端部会变软,使得中间套101的内壁与内花键法兰套102和后尾套103的外壁紧密贴合,这个过程中检查内花键法兰套102与中间套101是否挤压到位,以及后尾套103与中间套101是否挤压到位,然后再急剧降温,使得中间套101、内花键法兰套102、后尾套103能初步固定住;
在步骤二之后先检查电机转子轴的径向跳动公差,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步骤三,步骤三中需要通过焊接装置对内花键法兰套102与中间套101之间的连接部位以及后尾套103与中间套101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加工工艺还包括二段压紧装置,请参阅图3-图5,二段压紧装置包括:机架2、摆料座3、固定座4、驱动源5、一级升降座6、一级传动单元7、二级升降座8、二级传动单元9,
机架2包括底板201和固定在底板201上的架体202,架体202整体呈L型,架体202上部为水平朝向,下部为竖直朝向;
摆料座3设在底板201上,摆料座3用于对内花键法兰套102或者后尾套103的端部进行夹紧固定;
固定座4设在架体202的上部一端;驱动源5设在固定座4上部,用于提供动力;一级升降座6位于固定座4下方且与固定座4竖直滑动连接;一级传动单元7连接驱动源5与一级升降座6,使得一级升降座6可在驱动源5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4竖直运动;
二级升降座8与一级升降座6竖直滑动连接,二级升降座8与摆料座3位置相对;二级传动单元9连接驱动源5与二级升降座8,使得二级升降座8可在驱动源5的驱动下相对一级升降座6竖直运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初步定位好的电机转子轴一端通过摆料座3竖直朝向固定,然后通过一级传动单元7与驱动源5的配合控制一级升降座6和二级升降座8竖直向下运动,使二级升降座8与电机转子轴的另一端接触,二级升降座8与摆料座3配合将电机转子轴的两端固定;在对电机转子轴上相邻两段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加热后,通过二级传动单元9与驱动源5的配合控制二级升降座8相对一级升降座6竖直向下运动,使二级升降座8与摆料座3配合将电机转子轴的被加热端压紧到位;这样依次将中间套101的两端压紧到位,即完成了加工工艺中步骤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电机转子轴的初步定位,可以通过压力机将电机转子轴的三段结构压紧,也可以仅将内花键法兰套102和后尾套103稍微压入中间套101,二段压紧装置的第一段压紧过程可以仅对电机转子轴进行固定,也可以将电机转子轴的三段结构压紧,两种方式取决于一级升降座6的竖直运动行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加工工艺还包括驱动切换单元10,请参阅图5和图6,驱动切换单元1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驱动源5与驱动切换单元10的输入端连接,一级传动单元7和二级传动单元9分别与驱动切换单元10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当驱动源5的输出方向为第一方向时,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启动,第二个输出端停止,当驱动源5的输出方向为第二方向时,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停止,第二个输出端启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切换单元10可以看做一个变速箱,通过输入端输入点动力经驱动切换单元10转化后,输出的动力可以更强,两个输出端中每次只有一个输出端输出动力;
本实施例中,驱动源5选用电机,电机输出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即电机输出轴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一级传动单元7与在电机正向转动时被驱动;
在二段压紧装置在第一段压紧过程中,电机正向转动,通过驱动切换单元10和一级传动单元7驱动一级升降座6竖直运动;在二段压紧装置在第二段压紧过程中,电机反向转动,通过驱动切换单元10和二级传动单元9驱动二级升降座8竖直运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需要一个输入端就可以同时对二段压紧装置的第一段压紧过程和第二段压紧过程进行单独控制,驱动切换单元10是一个稳定的从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频繁的检修,只需对驱动源5进行按时检修即可,降低了二段压紧装置维护的成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公开了一级升降座6与固定座4的一种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固定座4底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401,一级升降座6滑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槽401中,请参阅图9,一级升降座6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01,一级传动单元7包括第一传动轴701,第一传动轴701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一传动轴701与第一螺纹孔601螺纹连接,第一升降槽401底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02,第一连接孔402贯穿至固定座4的上表面,第一传动轴701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402后与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
在二段压紧装置的第一段压紧过程中,电机正向转动驱动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启动,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驱动第一传动轴701转动,第一传动轴701与第一螺纹孔601配合将一级升降座6向下推,从而实现一级升降座6相对固定座4竖直运动;当需要驱动一级升降座6向上运动时,可以手动驱动第一传动轴701转动配合第一螺纹孔601将一级升降座6向上拉,一级升降座6向上运动的过程是一个撤力的过程,无需施加过大的力矩,因此可以手动操作完成,手动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公开了二级升降座8与一级升降座6的一种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一级升降座6底面开设有第二升降槽602,二级升降座8滑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槽602中,二级升降座8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01,二级传动单元9包括:
第一传动齿轮901,第一传动齿轮901转动安装在第二升降槽602中;
第二传动轴902,第二传动轴902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二传动轴902与第二螺纹孔801螺纹连接,第二传动轴902的上端与第一传动齿轮901同轴连接;
第一连接槽603,第一连接槽603开设在第二升降槽602一侧,第一连接槽603与第二升降槽602连通;
第二传动齿轮903,第二传动齿轮903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槽603中,第二传动齿轮903与第一传动齿轮901啮合连接;
第二连接槽604,第二连接槽604开设在第一连接槽603上方,第二连接槽604贯穿至一级升降座6上表面;
第二连接孔403,请参阅图9,第二连接孔403开设在第一升降槽401的底面,第二连接孔403贯穿固定座4的上表面,第二连接孔403与第二连接槽604位置相对;
伸缩传动轴904,伸缩传动轴904的下端穿过第二连接槽604后与第二传动齿轮903同轴连接,伸缩传动轴904的上端穿过第二连接孔403后与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二个输出端连接,伸缩传动轴904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轴向伸缩。
在二段压紧装置的第二段压紧过程中,电机反向转动驱动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二个输出端启动,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二个输出端驱动伸缩传动轴904转动,伸缩传动轴904带动第二传动齿轮903转动,第二传动齿轮903带动第一传动齿轮90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901带动第二传动轴902转动,第二传动轴902与第二螺纹孔801配合将二级升降座8向下推,从而实现二级升降座8相对一级升降座6竖直运动;当需要驱动二级升降座8向上运动时,可以手动驱动伸缩传动轴904转动,从而间接驱动第二传动轴902与第二螺纹孔801配合将二级升降座8向上拉,二级升降座8向上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撤力的过程,无需施加过大的力矩,因此也可以手动操作完成,手动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公开了伸缩传动轴904的一种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伸缩传动轴904包括第一轴段9041和第二轴段9042,第一轴段9041的端部设有连接套9043,连接套9043远离第一轴段904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滑槽9044,伸缩滑槽9044的侧壁上沿连接套9043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限位槽9045,第二轴段9042的端部外壁上沿第二轴段9042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9046,限位块9046的数量与限位槽9045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限位块9046的长度小于限位槽9045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9046可以在限位槽9045中沿限位槽9045的深度方向滑动,请参阅图8,在第二连接孔403中有一段竖直开设的扩孔段,扩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连接孔403的孔径,第二轴段9042位于扩孔段中,第一轴段9041设置连接套9043的一端也位于扩孔段中,连接套9043的长度小于扩孔段的长度,在一级升降座6相对固定座4竖直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轴段9042会跟随一级升降座6运动,这个过程中第二轴段9042上的限位块9046在限位槽9045中滑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901、第二传动齿轮903、第二传动轴90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保证二级传动单元9的结构稳定。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公开了驱动切换单元10的一种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7,驱动切换单元10包括:两个离合齿轮1001、两个驱动轮1002、两个连接齿轮1003、两个输出齿轮1004,
两个离合齿轮1001外啮合连接,每个离合齿轮1001的底面均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源5驱动其中一个离合齿轮1001转动,使得两个离合齿轮1001能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两个驱动轮1002分别安装在两个驱动槽中,两个驱动轮1002在两个驱动槽中的安装方向相同,在离合齿轮1001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带动驱动轮1002转动,在离合齿轮1001朝第二方向转动时不能带动驱动轮1002转动,此处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离合齿轮1001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两个连接齿轮1003分别与两个驱动轮1002同轴连接;
两个输出齿轮1004分别与两个连接齿轮1003啮合连接,两个输出齿轮1004为驱动切换单元10的两个输出端,第一传动轴701的上端与第一个输出齿轮1004同轴连接,伸缩传动轴904的上端与第二个输出齿轮1004同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驱动源5的驱动下,两个离合齿轮1001反向转动,驱动其中的一个驱动轮1002转动,从而驱动其中一个输出齿轮1004转动,进而驱动第一传动轴701或者伸缩传动轴904转动实现一级升降座6或者二级升降座8的竖直运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驱动槽侧壁上开设有传动槽10011,传动槽10011第一侧的侧壁与驱动槽的侧壁平滑过渡,驱动轮1002的直径小于驱动槽的直径,驱动轮1002的外壁上设有传动条10021,在离合齿轮1001朝第一方向转动时,传动条10021与传动槽10011第二侧的侧壁抵接,离合齿轮1001朝第二方向转动时,传动条10021通过传动槽10011第一侧的侧壁退出传动槽10011;
为了保证动力的稳定传递,本实施例中传动槽10011和传动条10021均设有三组,三组传动条10021沿驱动轮1002周向间隔分布,三组传动槽10011沿驱动槽周向间隔分布;
请参阅图7,以图中方向为例,当离合齿轮1001顺时针转动时,传动条10021不断通过传动槽10011第一侧的侧壁退出传动槽10011,这样离合齿轮1001不会带动驱动轮1002转动;当离合齿轮1001逆时针转动时,传动条10021进入传动槽10011中并与传动槽10011第二侧的侧壁相抵接,这样离合齿轮1001带着驱动轮1002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传动条10021具有弹性,传动条10021的第一端与驱动轮1002外壁连接,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向驱动轮1002的周向延伸,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设有弹性件1005,弹性件1005远离传动条10021的一端与驱动轮1002外壁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005选用弹簧;
这样当传动条10021退出传动槽10011时,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会靠近驱动轮1002并挤压弹性件1005,此时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抵着驱动槽的侧壁,弹性件1005会给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一个推力,当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与传动槽10011位置相对时,弹性件1005的推力会使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进入传动槽10011,保证在长时间的静置后离合齿轮1001与驱动轮1002的配合不受影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轴包括中间套(101)、内花键法兰套(102)、后尾套(103),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内花键法兰套(102)压入中间套(101)的前端,将后尾套(103)压入中间套(101)的后端;
步骤二:将中间套(101)的前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内花键法兰套(102)继续压入中间套(101);将中间套(101)的后端加热至500-600℃,再将后尾套(103)继续压入中间套(101);
步骤三:将内花键法兰套(102)与中间套(10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将后尾套(103)与中间套(10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还包括二段压紧装置,所述二段压紧装置包括:
机架(2),所述机架(2)包括底板(201)和设在所述底板(201)上的架体(202),所述架体(202)呈L型;
摆料座(3),所述摆料座(3)设在所述底板(201)上;
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设在所述架体(202)的上部;
驱动源(5),所述驱动源(5)设在所述固定座(4)上;
一级升降座(6),所述一级升降座(6)与所述固定座(4)竖直滑动连接;
一级传动单元(7),所述一级传动单元(7)连接所述驱动源(5)与所述一级升降座(6),使得所述一级升降座(6)可在所述驱动源(5)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固定座(4)竖直运动;
二级升降座(8),所述二级升降座(8)与所述一级升降座(6)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二级升降座(8)与所述摆料座(3)位置相对;
二级传动单元(9),所述二级传动单元(9)连接所述驱动源(5)与所述二级升降座(8),使得所述二级升降座(8)可在所述驱动源(5)的驱动下相对所述一级升降座(6)竖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之后先检查电机转子轴的径向跳动公差,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步骤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切换单元(10),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驱动源(5)与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传动单元(7)和所述二级传动单元(9)分别与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当所述驱动源(5)的输出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启动,第二个输出端停止,当所述驱动源(5)的输出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停止,第二个输出端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底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401),所述一级升降座(6)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槽(401)中,所述一级升降座(6)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01),所述一级传动单元(7)包括第一传动轴(701),所述第一传动轴(701)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传动轴(70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60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槽(401)底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02),所述第一连接孔(402)贯穿至所述固定座(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动轴(701)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02)后与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座(6)底面开设有第二升降槽(602),所述二级升降座(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槽(602)中,所述二级升降座(8)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01),所述二级传动单元(9)包括:
第一传动齿轮(90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0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槽(602)中;
第二传动轴(902),所述第二传动轴(902)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传动轴(902)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0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0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01)同轴连接;
第一连接槽(603),所述第一连接槽(603)开设在所述第二升降槽(602)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槽(603)与所述第二升降槽(602)连通;
第二传动齿轮(90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03)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槽(603)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03)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901)啮合连接;
第二连接槽(604),所述第二连接槽(604)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槽(603)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槽(604)贯穿至所述一级升降座(6)上表面;
第二连接孔(403),所述第二连接孔(403)开设在所述第一升降槽(401)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接孔(403)贯穿所述固定座(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孔(403)与所述第二连接槽(604)位置相对;
伸缩传动轴(904),所述伸缩传动轴(904)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槽(604)后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03)同轴连接,所述伸缩传动轴(904)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403)后与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第二个输出端连接,所述伸缩传动轴(904)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轴向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传动轴(904)包括第一轴段(9041)和第二轴段(9042),所述第一轴段(9041)的端部设有连接套(9043),所述连接套(9043)远离所述第一轴段(904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滑槽(9044),所述伸缩滑槽(9044)的侧壁上沿所述连接套(9043)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限位槽(9045),所述第二轴段(9042)的端部外壁上沿所述第二轴段(9042)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块(9046),所述限位块(9046)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9045)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限位块(9046)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9045)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包括:
两个离合齿轮(1001),两个所述离合齿轮(1001)外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离合齿轮(1001)的底面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源(5)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离合齿轮(1001)转动;
两个驱动轮(1002),两个所述驱动轮(1002)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驱动槽中,两个所述驱动轮(1002)在两个所述驱动槽中的安装方向相同,在所述离合齿轮(1001)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带动所述驱动轮(1002)转动,在所述离合齿轮(1001)朝第二方向转动时不能带动所述驱动轮(1002)转动;
两个连接齿轮(1003),两个所述连接齿轮(1003)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轮(1002)同轴连接;
两个输出齿轮(1004),两个所述输出齿轮(1004)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齿轮(100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输出齿轮(1004)为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0)的两个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侧壁上开设有传动槽(10011),所述传动槽(10011)第一侧的侧壁与所述驱动槽的侧壁平滑过渡,所述驱动轮(1002)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槽的直径,所述驱动轮(1002)的外壁上设有传动条(10021),在所述离合齿轮(1001)朝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传动条(10021)与传动槽(10011)第二侧的侧壁抵接,所述离合齿轮(1001)朝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传动条(10021)通过所述传动槽(10011)第一侧的侧壁退出所述传动槽(100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条(10021)具有弹性,所述传动条(1002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轮(1002)外壁连接,所述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向所述驱动轮(1002)的周向延伸,所述传动条(10021)的第二端设有弹性件(1005),所述弹性件(1005)远离所述传动条(100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轮(1002)外壁连接。
CN202310330455.9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Active CN116207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0455.9A CN1162079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0455.9A CN1162079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936A CN116207936A (zh) 2023-06-02
CN116207936B true CN116207936B (zh) 2023-09-01

Family

ID=8651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0455.9A Active CN1162079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793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6856A (ko) * 2000-01-28 2001-08-16 윤종용 텔레스코픽 시스템을 구비한 로봇
JP2002239849A (ja) * 2001-02-16 2002-08-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軸挿入装置
CN1917972A (zh) * 2004-01-26 2007-02-21 普尔萨焊接有限公司 驱动轴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277042A (zh) * 2007-03-28 2008-10-01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大型粗轧电机三段式转轴及其组装方法
CN107786029A (zh) * 2017-12-06 2018-03-09 李彦召 用于电机的带传动键的空心转轴及加工方法
CN107994726A (zh) * 2016-10-26 2018-05-04 菲尔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马达的马达轴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26975A (zh) * 2018-07-03 2018-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装配方法及电机
KR20200125120A (ko) * 2019-04-26 2020-11-04 주식회사 케이엠씨 전기차용 로터샤프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로터샤프트
CN216074875U (zh) * 2021-09-03 2022-03-18 河南门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手动结合的升降柱
DE102020214773A1 (de) * 2020-11-25 2022-05-25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m Ankoppel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an ein Getriebe und Getriebemotor
CN217036992U (zh) * 2021-12-14 2022-07-22 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动机转子轴
CN115214177A (zh) * 2022-07-25 2022-10-21 中锻智能装备设计院(青岛)有限公司 螺旋压力机
CN218266762U (zh) * 2022-08-22 2023-01-10 河南省瑞歌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结构轻量型焊接式电机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2962B (zh) * 2019-03-28 2020-12-08 浙江海州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可调压力机
KR102207934B1 (ko) * 2020-08-06 2021-01-26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회전식 직선 왕복운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어플리케이터
CN214125095U (zh) * 2020-12-01 2021-09-03 湖北梨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压轴工装
CN115603500A (zh) * 2022-09-09 2023-01-13 叶建锋(Cn) 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6856A (ko) * 2000-01-28 2001-08-16 윤종용 텔레스코픽 시스템을 구비한 로봇
JP2002239849A (ja) * 2001-02-16 2002-08-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軸挿入装置
CN1917972A (zh) * 2004-01-26 2007-02-21 普尔萨焊接有限公司 驱动轴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277042A (zh) * 2007-03-28 2008-10-01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大型粗轧电机三段式转轴及其组装方法
CN107994726A (zh) * 2016-10-26 2018-05-04 菲尔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马达的马达轴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86029A (zh) * 2017-12-06 2018-03-09 李彦召 用于电机的带传动键的空心转轴及加工方法
CN109026975A (zh) * 2018-07-03 2018-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装配方法及电机
KR20200125120A (ko) * 2019-04-26 2020-11-04 주식회사 케이엠씨 전기차용 로터샤프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로터샤프트
DE102020214773A1 (de) * 2020-11-25 2022-05-25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m Ankoppel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an ein Getriebe und Getriebemotor
CN216074875U (zh) * 2021-09-03 2022-03-18 河南门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手动结合的升降柱
CN217036992U (zh) * 2021-12-14 2022-07-22 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动机转子轴
CN115214177A (zh) * 2022-07-25 2022-10-21 中锻智能装备设计院(青岛)有限公司 螺旋压力机
CN218266762U (zh) * 2022-08-22 2023-01-10 河南省瑞歌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结构轻量型焊接式电机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936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75929B (zh) 一种齿轮啮合不良品的检测装置
CN102632096B (zh) 一种花键挤压成形设备
CN116207936B (zh)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CN106553053B (zh) 一种滑动叉与花键芯轴自动压合装置
CN115958141B (zh) 一种便于溶铜罐融化的铜线压扁装置
CN114789408B (zh) 一种用于油缸轴加工的零件夹持装置
CN111069508A (zh) 一种高厚度胚料通孔锻压装置
CN210335054U (zh) 一种电动转向器壳体压销轴通用治具
CN114012374A (zh) 一种双联齿轮和其生产工装及工艺
CN219944499U (zh) 一种汽车天窗铆压装置
CN113102533A (zh) 一种外花键轴冷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5673518U (zh) 一种搓齿机的后顶料机构
CN212180177U (zh) 一种汽车前雾灯压合气密检测装置
CN220993380U (zh) 发动机装配台
CN220216290U (zh) 一种用于兼容多种不同直径的整圆设备
CN218016821U (zh) 车地板骨架拼装用的工装卡具
CN220641430U (zh) 一种用于前纵梁总成加工的车间移动装置
CN220560097U (zh) 一种传动轴花键成形装置
CN215896930U (zh) 电缆接续压接机
CN219293101U (zh)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设备
CN116973097B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控制机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19852897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汽车零部件工装助力机构
CN217451640U (zh) 用于汽车中控主机加工的翻边成型装置
CN215625703U (zh) 一种带有自动顶紧装置的中心卷取机
CN211540198U (zh) 一种c-eps上转向芯轴高效组装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