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4177A - 螺旋压力机 - Google Patents

螺旋压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4177A
CN115214177A CN202210878571.XA CN202210878571A CN115214177A CN 115214177 A CN115214177 A CN 115214177A CN 202210878571 A CN202210878571 A CN 202210878571A CN 115214177 A CN115214177 A CN 115214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sliding block
pressurizing
state
push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85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4177B (zh
Inventor
黄勇超
于镇玮
朱元胜
张华德
姚春鹏
孙百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org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esign Institute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org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esign Institute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org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esign Institute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org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esign Institute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85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4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4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4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4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4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00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 B30B1/18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by screw means
    • B30B1/188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by screw means driven by a continuously rotatable flywheel with a coupl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flywheel and the scre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旋压力机,包括基架,竖直滑移于基架的滑块、竖直螺纹连接于滑块且转动设置于基架的螺柱以及固定于螺柱上端的飞轮,还包括:承载架,竖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基架;第一推缸,固定于所述基架,用于推动所述承载架竖直运动;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承载架内;传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架内,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随所述承载架向上运动,所述传动轮周面能够抵紧或脱离于所述飞轮周面。本申请具有减少滑块冲击工件时,驱动电机受到的反向冲击,保护驱动电机的效果。

Description

螺旋压力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力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压力机。
背景技术
螺旋压力机,是指通过使一组以上的外螺栓与内螺栓在框架内旋转产生加压力形式的压力机械的总称。
目前螺旋压力机主要采用螺杆、螺母作为传动机构,并靠将飞轮的正反向回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上下往复运动的锻压机械。工作时,电动机使飞轮加速旋转以储蓄能量,同时通过螺杆、螺母推动滑块向下运动。当滑块接触工件时,飞轮被迫减速至完全停止,储存的旋转动能转变为冲击能,通过滑块打击工件,使之变形。打击结束后,电动机使飞轮反转,带动滑块上升,回到原始位置。螺旋压力机的规格用公称工作力来表示。
但此种螺旋压力机,由于驱动电机主轴直驱螺柱带动滑块竖直运动,实现对工件的打击,其滑块冲击到工件时,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同样会反冲击到驱动电机,致使电机直接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此长期的工作,会使得驱动电机的寿命降低,甚至可以能出现驱动电机主轴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滑块冲击工件时,驱动电机受到的反向冲击,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压力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旋压力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压力机,包括基架,竖直滑移于基架的滑块、竖直螺纹连接于滑块且转动设置于基架的螺柱以及固定于螺柱上端的飞轮,还包括:
承载架,竖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基架;
第一推缸,固定于所述基架,用于推动所述承载架竖直运动;
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承载架内;
传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架内,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随所述承载架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传动轮周面能够抵紧或脱离于所述飞轮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行程时,通过第一推缸运动,使传动轮的周面抵紧于飞轮的周面,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即可带动飞轮快速旋转,从而同步带动螺柱转动,进而带动螺纹连接于螺柱的滑块快速下落,当滑块下落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通过第一推缸带动承载架运动至传动轮脱离飞轮,此时,飞轮因惯性带动,将继续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螺柱带动滑块快速冲击至工件,而此时,滑块冲击工件产生的反冲击力,因飞轮与传动轮的断开,则不会直接传递至驱动电机,保护驱动电机,减少了驱动电机主轴断裂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推缸,用于推动滑块向上运动至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冲击至工件,完成冲压后,第二推缸可以推动滑块向上运动至复位,完成空回行程,然后再通过第一推缸推动承载架运动,直至传动轮抵接于飞轮,即可再次带动滑块运动进行冲击行程工作,此种设置,避免了驱动电机的频繁启停以及正反转,只需驱动电机的连续转动即可,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负担。
可选的,所述螺柱的上端设置有缠绕带,所述缠绕带一端固定于所述螺柱,且随所述螺柱受所述飞轮驱动而正转,所述缠绕带能够缠绕于所述螺柱;
所述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推缸,所述第二推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缠绕带,所述第二推缸推动所述缠绕带能够带动所述螺柱反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滑块的冲击行程时,通过驱动电机飞轮带动螺柱正转,实现工件冲击的同时,会实现缠绕带缠绕于螺柱的周面上,当滑块完成工件的冲击时,承载架带动传动轮脱离飞轮,此时,通过第二推缸带动缠绕带的推动,即可实现螺柱的反向,从而带动滑块上升,完成滑块的空回行程,避免了驱动电机的频繁启停以及正反转,只需驱动电机的连续转动即可,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负担。
可选的,螺旋压力机还包括:
控制装置,设置于基架,当所述滑块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推缸推动所述承载架运动至所述传动轮脱离所述飞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下落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推动件带动承载架运动至传动轮脱离飞轮,此时,飞轮因惯性带动,将继续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螺柱带动滑块快速冲击至工件,而此时,滑块冲击工件产生的反冲击力,因飞轮与传动轮的断开,则不会直接传递至驱动电机,保护驱动电机,减少了驱动电机主轴断裂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充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推缸,用于对第一推缸充压以驱动承载架运动至所述传动轮抵紧于所述飞轮;
进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充压管,用于对第一充压管充压;
切换阀,设置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进压管之间,用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连通充压,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进压管断开泄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连通,此时,第一推缸即可推动承载架运动,从而使可以实现驱动承载架运动至传动轮抵紧于飞轮,飞轮受驱动电机控制转动;当且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断开并泄压,此时第一推缸不再受控,承载架将自动下落至传动轮脱离于飞轮,飞轮不再受驱动电机控制转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充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推缸与切换阀之间,用于对第二推缸充压以驱动滑块上升;
所述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进压管断开泄压,所述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进压管连通充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连通,第一推缸内逐渐充压推动承载架上升,实现驱动电机驱动飞轮转动,同时,第二充压管将与进压管断开,第二充压管泄压,即第二推缸不受控,滑块开始进行冲压行程;当且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断开并泄压,此时第一推缸不再受控,承载架下降,驱动电机脱离飞轮控制,而第二充压管与进压管开始连通,并随进压管的连续充压,第二推缸逐渐开始动作,实现推动滑块上升,完成滑块的空回行程,此外,切换阀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时,由于第一充压管与第二充压管均需要短暂的充压时间,此时,滑块与螺杆均处于不受控的状态,而此时即可保证飞轮通过惯性带动螺柱转动,实现滑块冲击至工件,也可以实现滑块完成空回行程后消除惯性力,再进行冲击行程。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压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基架对应滑块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的位置处,所述滑块向下运动能够推动第一压块推动所述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架与所述第一压块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压块脱离滑块推动后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至抵接于第一压块后,第一压块受滑块推动,而推动切换阀至第一状态,从而可以使充压管快速泄压,进而使得承载架失去推动力,自动落下,进而便实现了传动轮脱离抵接飞轮,飞轮通过惯性继续保持自转,直至驱动滑块冲击于工件,完成冲击行程。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对应滑块运动路径远离工件方向的末端,所述滑块向下运动能够推动第二压块运动至推动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架与所述第二压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压块脱离滑块推动后复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完成空回行程,即滑块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远离工件方向的末端时,能够推动第二压块,从而使得,充压管开始冲压,进而实现第一推缸动作,带动承载架上升,从而使传动轮与飞轮抵接,此时飞轮再次受驱动电机控制,滑块向下运动开始冲击行程,同时,当滑块脱离抵压第二压块后,第二弹性件将推动第二压块复位,等待下次动作。
可选的,所述切换阀设置于所述滑块运动路径中部,所述切换阀包括:
阀体,连接于第一充压管、第二充压管以及进压管之间,
阀芯,转动设置于阀体内,用于实现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阀杆,固定连接于阀芯,所述第一压块推动阀杆能够使所述阀芯位于第二状态,所述是第二压块推动阀杆能够使所述阀芯位于第一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运动至抵推第一压块时,第一压块将推动阀杆运动至阀芯处于第二状态,当滑块运动至抵推于第二压块时,第二压块将推动阀杆运动至阀芯处于第一状态,如此,即可通过滑块的运动完成切换阀的自动切换动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冲击行程时,通过第一推缸运动,使传动轮的周面抵紧于飞轮的周面,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即可带动飞轮快速旋转,从而同步带动螺柱转动,进而带动螺纹连接于螺柱的滑块快速下落,当滑块下落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通过第一推缸带动承载架运动至传动轮脱离飞轮,此时,飞轮因惯性带动,将继续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螺柱带动滑块快速冲击至工件,而此时,滑块冲击工件产生的反冲击力,因飞轮与传动轮的断开,则不会直接传递至驱动电机,保护驱动电机,减少了驱动电机主轴断裂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2.当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连通,此时,第一推缸即可推动承载架运动,从而使可以实现驱动承载架运动至传动轮抵紧于飞轮,飞轮受驱动电机控制转动;当且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断开并泄压,此时第一推缸不再受控,承载架将自动下落至传动轮脱离于飞轮,飞轮不再受驱动电机控制转动。
3.当切换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连通,第一推缸内逐渐充压推动承载架上升,实现驱动电机驱动飞轮转动,同时,第二充压管将与进压管断开,第二充压管泄压,即第二推缸不受控,滑块开始进行冲压行程;当且切换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充压管与进压管断开并泄压,此时第一推缸不再受控,承载架下降,驱动电机脱离飞轮控制,而第二充压管与进压管开始连通,并随进压管的连续充压,第二推缸逐渐开始动作,实现推动滑块上升,完成滑块的空回行程,此外,切换阀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时,由于第一充压管与第二充压管均需要短暂的充压时间,此时,滑块与螺杆均处于不受控的状态,而此时即可保证飞轮通过惯性带动螺柱转动,实现滑块冲击至工件,也可以实现滑块完成空回行程后消除惯性力,再进行冲击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螺旋压力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螺旋压力机的第二推缸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螺旋压力机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螺旋压力机的调节阀泄压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螺旋压力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架;11、滑块;12、螺柱;13、飞轮;2、承载架;21、驱动电机;22、传动轮;3、第一推缸;31、第一充压管;4、第二推缸;41、缠绕带;42、第二充压管;5、进压管;6、切换阀;61、阀体;611、泄压口;62、阀芯;621、充压通道;622、泄压通道;63、阀杆;7、第一压块;71、第一弹性件;8、第二压块;81、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螺旋压力机,主要用于解决电机直驱式螺旋压机工作时,电机直驱螺柱带动滑块竖直运动对工件进行冲击时,由于力的相互作用,会使得滑块受到的反向冲击力直接冲击到驱动电机,致使电机直接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驱动电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主要采用了将驱动电机与飞轮之间通过传动轮实现可活动式的连接,以达到能够在螺柱临近冲击工件的位置时,将传动轮与飞轮脱离,以使飞轮利用自身的惯性力,实现继续带动螺柱旋转,最终带动滑块冲击至工件,完成工件的冲压工作,实现当滑块冲击工件产生的反冲击力,因飞轮与传动轮的断开,冲击不会直接传递至驱动电机,保护驱动电机,减少了驱动电机主轴断裂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螺旋压力机,包括基架1,竖直滑移于基架1的滑块11、竖直螺纹连接于滑块11且转动设置于基架1的螺柱12以及固定于螺柱12上端的飞轮13,基架1的上侧竖直活动设置有承载架2,基架1上还固定有第一推缸3,第一推缸3的伸缩杆固定于基架1,用于推动承载架2竖直运动。
承载架2内固定有驱动电机21,承载架2内还转动设置有传动轮22,驱动电机21输出轴连接于传动轮22,即传动轮22受驱动电机21驱动而转动,第一推缸3推动承载架2向上运动,能够使传动轮22周面能够抵紧飞轮13周面,且第一推缸3推动承载架2向下运动,能够使传动轮22周面脱离飞轮13周面。
在压力机的冲击行程时,通过第一推缸3运动,推动承载架2向上运动,可以使传动轮22的周面抵紧于飞轮13的周面,然后驱动电机21带动传动轮22转动,即可带动飞轮13快速旋转,从而同步带动螺柱12转动,进而带动螺纹连接于螺柱12的滑块11快速下落,当滑块11下落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通过第一推缸3带动承载架2运动至传动轮22脱离飞轮13,此时,飞轮13因惯性带动,将继续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螺柱12带动滑块11快速冲击至工件,而此时,滑块11冲击工件产生的反冲击力,因飞轮13与传动轮22的断开,则不会直接传递至驱动电机21,保护驱动电机21,减少了驱动电机21主轴断裂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为提高传动轮22与飞轮13的离合速度,并保证传动轮22与飞轮13抵接时的摩擦力,传动轮22与飞轮13的结构均可以采用锥形轮,即传动轮22采用正锥形轮,而飞轮13采用倒锥形轮,当承载架2向上运动时,传动轮22可能瞬间抵紧于飞轮13,当承载架2向下运动时,传动轮22可以瞬间脱离抵紧于飞轮13,并保证传动轮22与飞轮13的摩擦力,从而实现传动轮22与飞轮13的同步转动。
另外的,由于电机直驱螺柱12转动,需要电机频繁启停正反转,对其电网冲击大,容易造成电机发热严重,故障率高,为解决此问题,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液压回程的方式实现滑块11的空回行程,即在基架1上竖直固定第二推缸4,第二推缸4的伸缩杆固定于滑块11,如此实现,当工件冲击至工件,完成冲压后,第二推缸4可以推动滑块11向上运动至复位,完成空回行程,然后第二推缸4泄压,再通过第一推缸3推动承载架2运动,直至传动轮22抵接于飞轮13,即可再次带动滑块11运动进行冲击行程工作,此种设置,避免了驱动电机21的频繁启停以及正反转,只需驱动电机21的连续转动即可,降低了驱动电机21的负担。
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第二推缸4实现的滑块11液压回程的方式,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基架1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推缸4,螺柱12的上端设置有缠绕带41,缠绕带41的一端固定于螺柱12,且缠绕带4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推缸4,当第二推缸4泄压时,螺柱12受飞轮13驱动而正转过程中,驱动滑块11下降的同时,缠绕带41将缠绕于螺柱12的周面,当飞轮13与传动轮22脱离连接后,第二推缸4充压可以带动缠绕带41拉伸,从而带动螺柱12反转,从而带动滑块11下压,为提高缠绕带41与螺柱12的缠绕效果,缠绕带41可以采用卷簧。
如此的设置,在完成滑块11的冲击行程,通过驱动电机21飞轮13带动螺柱12正转,实现工件冲击的同时,会实现缠绕带41缠绕于螺柱12的周面上,当滑块11完成工件的冲击时,承载架2带动传动轮22脱离飞轮13,此时,通过第二推缸4带动缠绕带41的推动,即可实现螺柱12的反向,从而带动滑块11上升,完成滑块11的空回行程,避免了驱动电机21的频繁启停以及正反转,只需驱动电机21的连续转动即可,同样降低了驱动电机21的负担。
进一步的,为实现第一推缸3与第二推缸4的在滑块11滑动过程中自动控制,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架1上设置控制装置,用于当滑块11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控制第一推缸3推动承载架2运动至传动轮22脱离飞轮13,并且开始对第二推缸4进行逐渐充压,以使滑块11冲击至工件之后,第二推缸4即可推动滑块11进行空回行程;当滑块11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远离工件一端时,控制第一推缸3推动承载架2运动至传动轮22抵接飞轮13并且对第二推缸4进行泄压,以使第二推缸4失控并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飞轮13转动。以下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3和图4,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基架1内的第一充压管31、第二充压管42进压管5以及切换阀6。
第一充压管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推缸3,本实施例中第一推缸3采用单作用推缸,第一充压管31用于对第一推缸3充压,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推缸3驱动承载架2上升至传动轮22抵紧于飞轮13,以实现驱动电机21带动飞轮13转动,实现滑块11向下运动。
第二充压管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推缸4,本实施例中第二推缸4同样采用单作用推缸,第二充压管42用于对第二推缸4充压,以实现第二推缸4能够驱动滑块11上升运动,
进压管5设置于第一充压管31与第二充压管42远离第一推缸3和第二推缸4的一端,切换阀6连接于第一充压管31、第二充压管42以及进压管5之间,用于连接外部压泵设备,以实现进压管5与第一充压管31连通或进压管5与第二充压管42连通。
参照图3和图4,其中,切换阀6具体包括阀体61、阀芯62以及阀杆63。
阀体61呈圆柱状,内部形成圆柱状空腔,第一充压管31、第二充压管42以及进压管5均匀分布于阀体61的周面并与阀体61内部的空腔连通,阀芯62呈圆盘状,阀芯62同轴转动连接于阀体61的空腔内,阀芯62设置有一充压通道621以及一泄压通道622,阀体61表面对应第一充压管31与第二充压管42的位置还均设置有泄压口611,阀芯62于阀体61内能够实现两个状态的切换。
第一状态为:阀芯62转动至冲压与通道连通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且泄压通道622连通第二充压管42与阀体61上位于第二充压管42位置处的泄压口611,此时,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连通实现进压管5对第一充压管31充压,第二充压管42与进压管5断开并通过泄压通道622与泄压口611泄压;
第二状态为:阀芯62转动至充压通道621连通第二充压管42与进压管5,且泄压通道622连通第一充压管31与阀体61上位于第一充压管31位置处的泄压口611,此时,第二充压管42与进压管5连通实现进压管5对第二充压管42充压,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断开并通过泄压通道622与泄压口611泄压。
阀杆63连接于阀芯62,即阀杆63转动,即可带动阀芯62转动,实现阀芯62于阀体61内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
如此设置,当推动阀杆63,使阀芯62在阀体61内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连通,第一推缸3内逐渐充压推动承载架2上升,使传动轮22抵紧于飞轮13,实现驱动电机21驱动飞轮13转动,同时,第二充压管42将与进压管5断开,第二充压管42泄压,即第二推缸4不受控,滑块11开始进行冲压行程;当推动阀杆63,使阀芯62在阀体61内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断开并泄压,此时第一推缸3不再受控,承载架2下降,驱动电机21脱离飞轮13控制,而第二充压管42与进压管5开始连通,并随进压管5的连续充压,第二推缸4逐渐开始动作,实现推动滑块11上升,完成滑块11的空回行程,此外,切换阀6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时,由于第一充压管31与第二充压管42均需要短暂的充压时间,此时,滑块11与螺柱12均处于不受控的状态,而此时即可保证飞轮13通过惯性带动螺柱12转动,实现滑块11冲击至工件,也可以实现滑块11完成空回行程后消除惯性力,再进行冲击行程。
参照图5,控制装置还包括水平滑移于基架1的第一压块7与第二压块8。
第一压块7位于基架1内侧对应滑块11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的位置处,具体的,第一压块7与待加工工件上侧之间的可以设置为不大于10cm。第一压块7的上侧与其延伸至基架1内一端之间形成斜面或弧面,基架1与第一压块7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1,第一弹性件71可以采用弹簧,第一弹性件71常态下能够推动第一压块7凸出于基架1内侧。当滑块11向下运动至抵接第一压块7时,滑块11能够推动第一压块7趋向远离基架1内部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阀杆63,进而使阀芯62于阀体61内处于第二状态,当滑块11上升后,第一弹性件71推动第一压块7复位,而阀杆63不动,即阀芯62在阀体61内保持第二状态。
第二压块8位于基架1内侧对应滑块11运动路径远离工件方向的末端,第二压块8的下侧与其延伸至基架1内的一端之间形成斜面或弧面,基架1与第二压块8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1,第二弹性件81同样可以采用弹簧,第而弹性件常态下能够推动第而压块凸出于基架1内侧。当滑块11向上运动至抵接第二压块8时,滑块11能够推动第二压块8趋向远离基架1内部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阀杆63,进而使阀芯62于阀体61内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当滑块11下降后,第二弹性件81推动第二压块8复位,而阀杆63不动,即阀芯62在阀体61内保持第一状态。
综上,当滑块1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至抵接于第一压块7后,第一压块7受滑块11推动,而推动切换阀6至第一状态,从而可以使第一充压管31快速泄压,进而使得承载架2失去推动力,自动落下,进而便实现了传动轮22脱离抵接飞轮13,飞轮13通过惯性继续保持自转,直至驱动滑块11冲击于工件,完成冲击行程。当滑块11完成空回行程,即滑块11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远离工件方向的末端时,能够推动第二压块8,从而使得,第一充压管31开始冲压,进而实现第一推缸3动作,带动承载架2上升,从而使传动轮22与飞轮13抵接,此时飞轮13再次受驱动电机21控制,滑块11向下运动开始冲击行程,同时,当滑块11脱离抵压第二压块8后,第二弹性件81将推动第二压块8复位,等待下次动作。如此实现了滑块11的升降自动控制第一推缸3与第二推缸4的动作,实现了滑块11的冲压行程采用驱动电机21驱动,而滑块11的空回行程采用第二推缸4驱动,无需电机的频繁启停以及正反转,驱动电机21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单向稳定运行即可,减少了驱动电机21的负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竖直滑移于基架(1)的滑块(11)、竖直螺纹连接于滑块(11)且转动设置于基架(1)的螺柱(12)以及固定于螺柱(12)上端的飞轮(13),还包括:
承载架(2),竖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基架(1);
第一推缸(3),固定于所述基架(1),用于推动所述承载架(2)竖直运动;
驱动电机(21),固定于所述承载架(2)内;
传动轮(22),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架(2)内,受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而转动,随所述承载架(2)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传动轮(22)周面能够抵紧或脱离于所述飞轮(13)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推缸(4),用于推动滑块(11)向上运动至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12)的上端设置有缠绕带(41),所述缠绕带(41)一端固定于所述螺柱(12),且随所述螺柱(12)受所述飞轮(13)驱动而正转,所述缠绕带(41)能够缠绕于所述螺柱(12);
所述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推缸(4),所述第二推缸(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缠绕带(41),所述第二推缸(4)推动所述缠绕带(41)能够带动所述螺柱(12)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设置于基架(1),当所述滑块(11)运动至其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推缸(3)推动所述承载架(2)运动至所述传动轮(22)脱离所述飞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充压管(31),连接于所述第一推缸(3),用于对第一推缸(3)充压以驱动承载架(2)运动至所述传动轮(22)抵紧于所述飞轮(13);
进压管(5),连接于所述第一充压管(31),用于对第一充压管(31)充压;
切换阀(6),设置所述第一充压管(31)与所述进压管(5)之间,用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充压管(31)与进压管(5)连通充压,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充压管(31)与所述进压管(5)断开泄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充压管(42),连接于所述第二推缸(4)与切换阀(6)之间,用于对第二推缸(4)充压以驱动滑块(11)上升;
所述切换阀(6)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充压管(42)与所述进压管(5)断开泄压,所述切换阀(6)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充压管(42)与所述进压管(5)连通充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压块(7),活动连接于所述基架(1)对应滑块(11)运动路径近工件一端且高于工件上侧的位置处,所述滑块(11)向下运动能够推动第一压块(7)推动所述切换阀(6)处于第二状态;
第一弹性件(71),设置于所述基架(1)与所述第一压块(7)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71)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压块(7)脱离滑块(11)推动后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块(8),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对应滑块(11)运动路径远离工件方向的末端,所述滑块(11)向下运动能够推动第二压块(8)运动至推动切换阀(6)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弹性件(81),设置于所述基架(1)与所述第二压块(8)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81)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压块(8)脱离滑块(11)推动后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6)设置于所述滑块(11)运动路径中部,所述切换阀(6)包括:
阀体(61),连接于第一充压管(31)、第二充压管(42)以及进压管(5)之间,
阀芯(62),转动设置于阀体(61)内,用于实现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阀杆(63),固定连接于阀芯(62),所述第一压块(7)推动阀杆(63)能够使所述阀芯(62)位于第二状态,所述是第二压块(8)推动阀杆(63)能够使所述阀芯(62)位于第一状态。
CN202210878571.XA 2022-07-25 2022-07-25 螺旋压力机 Active CN115214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571.XA CN115214177B (zh) 2022-07-25 2022-07-25 螺旋压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571.XA CN115214177B (zh) 2022-07-25 2022-07-25 螺旋压力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4177A true CN115214177A (zh) 2022-10-21
CN115214177B CN115214177B (zh) 2023-05-09

Family

ID=8361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8571.XA Active CN115214177B (zh) 2022-07-25 2022-07-25 螺旋压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417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7936A (zh) * 2023-03-27 2023-06-02 丽水市信毅单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CN117087226A (zh) * 2023-10-18 2023-11-21 山东圣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压力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6877A (zh) * 2008-10-19 2009-04-01 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回程式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01966759A (zh) * 2010-10-12 2011-02-09 上海运良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离合器电动螺旋压力机
CN202200562U (zh) * 2011-08-09 2012-04-25 青岛平安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驱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03240376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上海运良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高能离合器螺旋压力机
CN107695270A (zh) * 2017-09-27 2018-02-16 青岛鑫顺杰锻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11152493A (zh) * 2020-01-20 2020-05-15 山东千里马锻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离合器高能螺旋压力机
CN11476993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江苏晶曌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子器件的耦合焊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6877A (zh) * 2008-10-19 2009-04-01 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回程式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01966759A (zh) * 2010-10-12 2011-02-09 上海运良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离合器电动螺旋压力机
CN202200562U (zh) * 2011-08-09 2012-04-25 青岛平安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驱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03240376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上海运良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高能离合器螺旋压力机
CN107695270A (zh) * 2017-09-27 2018-02-16 青岛鑫顺杰锻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11152493A (zh) * 2020-01-20 2020-05-15 山东千里马锻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离合器高能螺旋压力机
CN11476993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江苏晶曌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子器件的耦合焊接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7936A (zh) * 2023-03-27 2023-06-02 丽水市信毅单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CN116207936B (zh) * 2023-03-27 2023-09-01 丽水市信毅单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电机转子轴的加工工艺
CN117087226A (zh) * 2023-10-18 2023-11-21 山东圣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压力机
CN117087226B (zh) * 2023-10-18 2023-12-15 山东圣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压力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4177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14177B (zh) 螺旋压力机
CN110405036B (zh) 一种快速缓冲的定位冲压机械
WO2004052634A1 (ja) 往復駆動機構およびその機構を用いたプレス機械
WO2014057930A1 (ja) 電動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JP5806032B2 (ja) 鍛造プレス方法
CN102922764B (zh) 推缸式液压螺旋压力机
CN109079707A (zh) 管与环的扣压装置
CN217798767U (zh) 一种多工位锻压成型顶料系统
CN205587588U (zh) 电直驱离合器螺旋压力机
JP5934660B2 (ja) 鍛造プレス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12372781U (zh) 高能螺旋压力机
CN202270902U (zh) 变频式摩擦压力机
CN111716785A (zh) 高速离合器式螺旋闭式冲床压力机
CN111152493A (zh) 一种齿轮传动离合器高能螺旋压力机
CN108818115B (zh) 自动送料装置
CN112109354A (zh) 一种伺服高能螺旋压力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626646Y (zh) 推缸式液压螺旋压力机
CN212472514U (zh) 离合器式螺旋闭式冲床压力机
CN209111242U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竹木切割机
CN102225452A (zh) 一种液压-气动顶料装置
WO2019158114A1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
CN202640820U (zh) 双盘摩擦压力机气动制动装置
CN212555148U (zh) 一种伺服高能螺旋压力机
CN117655260A (zh) 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制动回转系统
CN212242275U (zh) 一种齿轮传动离合器高能螺旋压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