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3814A -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3814A
CN116203814A CN202211488694.9A CN202211488694A CN116203814A CN 116203814 A CN116203814 A CN 116203814A CN 202211488694 A CN202211488694 A CN 202211488694A CN 116203814 A CN116203814 A CN 116203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unit
gear
roller
develop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86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井悠一
西田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203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3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感光构件单元,其包括感光构件和接收用于使感光构件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接收部分;显影单元,其连接到感光构件单元以便能够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在显影辊与感光构件接触的第一位置和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及传递构件,其将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单元,其中显影单元具有由传递构件驱动的从动构件,并且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在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与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从动构件,并且在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与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从动构件。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单元。
相关技术描述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79964号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的构型,其中旋转力从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传递到感光鼓上的联接构件,并且旋转力经由显影辊传递到包括显影辊的单元。日本专利第3789122号公开了一种构型,其中旋转力从设备主体传递到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每一者。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154313号公开了一种构型,其中旋转力从设备主体传递到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每一者,并且包括显影辊的单元是可移动的从而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
发明内容
在’964公开的构型中,当显影辊与感光鼓(感光构件)分离时,驱动感光构件的驱动力不会传递到包括显影辊的单元。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显影辊与感光构件分离的情况下,将驱动感光构件的驱动力传递到包括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单元包括:
感光构件单元,所述感光构件单元包括感光构件和驱动接收部分,静电潜像将被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所述驱动接收部分被构造成接收用于使所述感光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连接到所述感光构件单元以便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单元可移动,并且包括被构造成用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其中所述显影单元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单元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以及
传递构件,所述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驱动接收部分接收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显影单元,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具有被构造成由所述传递构件驱动的从动构件,并且
所述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所述从动构件,并且在所述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所述从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在显影辊与感光构件分离的情况下,驱动感光构件的驱动力可以传递到包括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参考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2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鼓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6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侧盖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侧盖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7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7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8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驱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8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驱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9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9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例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侧盖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2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2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并且
图14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14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现在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考附图,现在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下称为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的实施例。成像设备通过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在诸如纸张的片材状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传真机以及文字处理器。处理单元包括用作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以下称为感光鼓)和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以是显影剂承载构件(以下称为显影辊)。在该实施例中,以可拆卸方式附接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处理单元被称为处理盒。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不可从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拆卸的处理单元。
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成像设备的安装表面是水平面,诸如“上方”、“上”和“上部部分”的术语是指重力方向上的向上,并且诸如“下方”、“下”和“下部部分”的术语是指重力方向上的向下。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描述几何形状和关系的术语,诸如直线、圆、平行和垂直,包括由于制造公差等原因而偏离与这些术语和数学上的精确性相关联的形状和关系的形状和关系。另外,定义了XYZ坐标系,其中X方向是投影到水平面上的成像设备中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Y方向是平行于成像设备的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并且Z方向是重力方向的向上方向。至于正方向和负方向,+X方向是从成像设备的后面到前面(操作部分和进纸托盘所在的表面)的方向,+Y方向是当从前面看成像设备时从左到右的方向,并且+Z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方向。
成像设备
图2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0的构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B是成像设备1000的透视图。成像设备1000包括设备主体1和可附接到设备主体1的调色剂包100(调色剂容器、调色剂盒)。图3是没有附接调色剂包100的设备主体1的透视图。调色剂包100附接到图3所示的设备主体1的附接部分106,并且包含用于补充设备主体1的调色剂。调色剂包100沿图3所示的附接方向M移动以便被附接。图4是放置在设备主体1中的处理盒20的示意性剖视图。
设备主体
成像设备1000是基于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单色打印机。记录材料P可以是不同材料的各种片材,包括诸如普通纸和厚纸的纸张、诸如高架投影仪片材的塑料膜、诸如信封和索引纸的特殊形状的片材、以及布。
成像设备1000的设备主体1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部分10、用于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成像部分10的拾取辊65、以及用于将由成像部分1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定影部分70、以及一对排出辊80。
成像部分10包括扫描仪单元11、处理盒20、以及用于将作为形成在处理盒20的感光鼓21上的显影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辊12。
如图4所示,可从成像设备1000的设备主体1拆卸的处理盒20包括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鼓单元25是具有感光鼓21的感光构件单元,所述感光鼓是其上基于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构件。鼓单元25包括感光鼓21、充电辊22、曝光前部分23以及刷单元24。显影单元30具有利用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31。
感光鼓21是圆柱形感光构件。感光鼓21具有由铝制成的鼓形基板和由基板上的带负电的有机感光构件形成的感光层。马达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图4中箭头Q的方向)驱动并旋转感光鼓21。
作为充电构件的充电辊22与感光鼓21可旋转地接触并且形成充电部分。当通过高压充电电源向充电辊22施加预定的充电电压时,感光鼓21的表面被均匀地充电到预定电势。感光鼓21被充电辊22充负电。曝光前部分23在感光鼓21到达充电部分之前消除感光鼓21的表面电势,以实现充电部分中的稳定放电。刷单元24具有刷部分24a,所述刷部分由起绒织物形成并与感光鼓21接触,以收集由记录材料p产生的纸屑等。
作为曝光装置的扫描仪单元11通过使用多面镜用对应于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激光辐照感光鼓21来扫描并曝光感光鼓21的表面。对应于图像信息,这种曝光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扫描仪单元11不限于激光扫描仪设备,并且可以是具有LED阵列的LED曝光设备,所述LED阵列包括沿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布置的多个LED。
显影单元30包括用作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31、用作显影单元30的框架的显影容器32(显影框架)、以及能够向显影辊31供应显影剂的供给辊33。显影容器32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31和供给辊33。显影辊31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棒31a和橡胶部分31b。供给辊33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棒33a和弹性部分33b。位于放置显影辊31的显影容器32的开口处的显影刮刀35管控显影辊31承载的调色剂的量。
显影辊31以面对感光鼓21的方式布置在显影容器32的开口处。供给辊33与显影辊31接触,并且供给辊33将作为包含在显影容器32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31的表面上。供给辊33并不总是必需的,只要可以将调色剂适当地供应到显影辊31即可。随着显影辊31旋转,供应到显影辊31表面的调色剂通过面向显影刮刀35的部分。调色剂因此成形为均匀的薄层,并且还通过摩擦起电而带负电。
显影单元30使用接触显影方法和反转显影方法作为显影方法。在接触显影方法中,承载在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层在感光鼓21和显影辊31彼此面对的显影部分(显影区域)中与感光鼓21接触。显影高压电源向显影辊31施加显影电压。在显影电压下,显影辊31所承载的调色剂根据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电势分布来从显影辊31转印到感光鼓21的表面,从而使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在反转显影方法中,通过附着到感光鼓21的表面的一区域的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调色剂已经在充电过程中被充电然后在曝光过程中被曝光以减少电荷量。
显影剂是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其是通过聚合方法生产的聚合调色剂,具有6μm的平均颗粒尺寸,通常具有负充电极性,不包含磁性组分,并且主要通过分子间力和静电力(镜像力)由显影辊31承载。也可使用含有磁性组分的单组分显影剂。此外,除了调色剂颗粒之外,单组分显影剂可以含有添加剂(例如蜡或细二氧化硅细颗粒)以调节调色剂的流动性和充电性能。可替代地,可以使用由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当使用磁性显影剂时,显影剂承载构件可以是其中具有磁体的柱状显影套筒。
显影容器32具有用于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室36。搅拌构件34(调色剂传送构件)设置在调色剂容纳室36中。搅拌构件34可旋转地被支撑在调色剂容纳室36中,搅拌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并且将调色剂朝向显影辊31和供给辊33传送。搅拌构件34还用于使在显影容器32中未被用于显影并被从显影辊31移除的调色剂循环,使得显影容器32中的调色剂变得均匀。搅拌构件34不限于可旋转构件。例如,可以使用摆动的搅拌构件。
显影容器32还具有调色剂接收部分32a,所述调色剂接收部分具有与调色剂容纳室36连通的内部。
现在描述设备主体1的成像操作。当向设备主体1输入成像命令时,成像部分10基于从连接到设备主体1的外部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息开始成像过程。扫描仪单元11基于输入的图像信息用激光照射感光鼓21。此时,感光鼓21已经被充电辊22充电,并且激光照射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辊31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感光鼓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与上述成像过程并行地,记录材料P通过拾取辊65被送出,并朝向由转印辊12和感光鼓21形成的转印夹持部传送。
转印高压电源将转印电压施加到转印辊12,从而将由感光鼓21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当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通过定影部分70时,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这熔化了调色剂颗粒然后使调色剂颗粒硬化,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在通过定影部分70之后,记录材料P被作为排出装置的一对排出辊80排出到设备主体1的外部(设备的外部),并且被装载到作为形成在设备主体1的上部部分中的装载部分的排出托盘81上。尚未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并因此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被充电辊22充电并被显影辊31收集。重新使用被收集的调色剂来执行另一个成像过程。与利用所谓的清洁刮刀或类似物收集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的构型相比,如上所述的利用显影辊31收集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的构型需要更小的力来使感光鼓21旋转。
设备主体1在其上部部分包括顶盖82,并且排出托盘81形成在顶盖82的上表面上。如图2B和图3所示,顶盖82包括开闭构件83,所述开闭构件被支撑成围绕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83a能够打开和能够关闭。顶盖82的排出托盘81具有向上打开的开口部分82a。如图3所示,调色剂包100所附接的附接部分106从开口部分82a暴露。开口部分82a允许从设备主体1的外部进入附接的处理盒20。
开闭构件83被构造成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关闭位置覆盖附接部分106使得调色剂包100不能附接到设备主体1,所述打开位置暴露附接部分106使得调色剂包100能够附接到设备主体1。开闭构件83是打开和关闭开口部分82a的开闭门。在关闭位置,开闭构件83用作排出托盘81的一部分。当从设备主体1的前侧(-X方向上)看时,开闭构件83和开口部分82a形成在排出托盘81的左侧。这里描述的设备主体1的前侧是在记录材料P被拾取辊65送出的方向(-X方向)上在设备主体1的上游侧的表面。用户将手指插入形成在顶盖82中的凹槽82b中,用手指抓住开闭构件83,并将开闭构件83向左移动(从前侧看时为逆时针)以打开开闭构件83。
排出托盘81的开口部分82a打开,使得形成在设备主体1的上部部分中的附接部分106暴露出来,并且用户能够通过打开开闭构件83接近附接部分106。在显影单元30附接到设备主体1并且调色剂包100附接到附接部分106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从调色剂包100向显影单元30补充调色剂。这种调色剂补充方法被称为直接补充方法。当调色剂包100附接到设备主体1的附接部分106时,调色剂包100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到设备主体1的外部。
在直接补充方法中,当残留在处理盒20中的调色剂量变低时,处理盒20不需要从设备主体1中移除或者用新的处理盒替换。这提高了可用性。此外,与替换整个处理盒20的构型相比,以更低的成本给显影容器32补充调色剂。此外,甚至与仅替换处理盒20的显影单元30的构型相比,直接补充方法也更具成本效益,因为不必替换诸如各种辊和齿轮的构件。
鼓单元构型
参考图4和图5,现在描述鼓单元25的构型。图5是鼓单元25的分解透视图。如图5所示,鼓单元25包括感光鼓21、充电辊22、鼓框架26、驱动侧盖构件27、以及非驱动侧盖构件28。
位于感光鼓21在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驱动侧,+Y方向端)的鼓驱动构件(驱动接收部分)29从设备主体1接收旋转力(驱动力)并使感光鼓21旋转。鼓驱动构件29是用于将从诸如设备主体1的马达的动力源接收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到感光鼓21的输入装置。鼓驱动构件29具有联接部分29a和位于联接部分29a周围的齿轮部分29b。
感光鼓21由鼓单元25的相反的纵向两端处的驱动侧盖构件27和非驱动侧盖构件28可旋转地支撑。驱动侧盖构件27具有支撑孔27a,并且鼓驱动构件29的联接部分29a的外周装配在支撑孔27a中。驱动侧盖构件27因此支撑感光鼓21。非驱动侧盖构件28具有装配在孔(未示出)中的柱状支撑部分28a,所述孔在感光鼓21的旋转中心形成在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非驱动侧,-Y方向端)中。非驱动侧盖构件28因此支撑感光鼓21。例如,驱动侧盖构件27和非驱动侧盖构件28用螺钉或粘合剂(未示出)固定到鼓框架26。驱动侧盖构件27、非驱动侧盖构件28以及鼓框架26用作支撑感光鼓21的框架。
用作设备主体1的鼓驱动输出部分的联接器(未示出)与鼓驱动构件29的联接部分29a接合,使得可旋转地放置在鼓单元25中的感光鼓21接收设备主体1的驱动马达(未示出)的旋转力。这使感光鼓21沿图4中箭头Q的方向旋转(从非驱动侧看为顺时针)。
充电辊22由鼓框架26支撑,以便可旋转地与感光鼓21接触。充电辊22在一个纵向端(驱动侧,+Y方向端),即感光鼓21的鼓驱动构件29所在的一侧,具有充电辊齿轮40。充电辊齿轮40与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啮合,允许充电辊22经由鼓驱动构件29接收设备主体1的驱动马达(未示出)的旋转力,并因此沿图4中的箭头R的方向(从非驱动侧看为逆时针)旋转。
图6A和图6B是驱动侧盖构件27的分解透视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驱动侧盖构件27具有柱状支撑部分27b和支撑孔27c。支撑部分27b装配到传递构件41的孔41a中以可旋转地支撑传递构件41。传递构件41具有联接部分41c和齿轮部分41b,所述联接部分将旋转力传递到由显影单元30支撑的显影驱动构件45。
图6A和6B所示的齿轮支撑构件42具有柱状支撑部分42a。齿轮支撑构件42的支撑部分42a装配在惰齿轮43的孔43a和驱动侧盖构件27的支撑孔27c中。齿轮支撑构件42固定到驱动侧盖构件27。驱动侧盖构件27因此可旋转地支撑惰齿轮43。齿轮支撑构件42利用螺钉、粘合剂或类似物(未示出)固定到驱动侧盖构件27。惰齿轮43具有齿轮部分43b。由驱动侧盖构件27可旋转地支撑的惰齿轮43的齿轮部分43b被构造成与传递构件41的齿轮部分41b啮合。这允许惰齿轮43将旋转力传递到传递构件41。此外,参考图5,当驱动侧盖构件27固定到鼓框架26时,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与惰齿轮43的齿轮部分43b啮合,允许鼓驱动构件29将旋转力传递到惰齿轮43。也就是说,由鼓驱动构件29从设备主体1接收的旋转力经由惰齿轮43传递到传递构件41。
显影单元构型
参考图4、图7A和图7B,现在描述显影单元30的构型。图7A和图7B是显影单元30的分解透视图。图7A示出了支撑显影辊31的驱动侧轴承37和非驱动侧轴承38以及搅拌构件34是如何组装的。图7B示出了由显影单元30支撑的多个齿轮以及显影盖构件46是如何组装的。
如图4、图7A和图7B所示,显影单元30包括例如显影辊31、显影刮刀35和显影容器32。显影容器32具有调色剂容纳室36,所述调色剂容纳室存储要供应给显影辊31的调色剂。显影刮刀35通过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将弹性构件35b连接到支撑构件35a而形成,所述弹性构件是具有约0.1mm厚度的金属片,所述支撑构件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金属材料。显影刮刀35利用螺钉或类似物在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驱动侧,+Y方向端)和另一端(非驱动侧,-Y方向端)的两个位置处固定到显影容器32。显影刮刀35的弹性构件35b在预定压力下与显影辊31接触,从而管控显影辊3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也就是说,当显影辊31旋转时,在显影辊31与显影刮刀35之间产生摩擦力,导致旋转载荷施加到显影辊31。
如图7A所示,显影辊31的芯棒31a装配在驱动侧轴承37的支撑孔37b和非驱动侧轴承38的支撑孔38b中,所述驱动侧轴承37和非驱动侧轴承38被附接到显影容器32的相反的纵向两端。显影单元30因此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31。此外,供给辊33的芯棒33a装配在驱动侧轴承37的支撑孔37c和非驱动侧轴承38的支撑孔38c中,并且显影单元30因此可旋转地支撑供给辊33。此外,如图7B所示,显影辊齿轮39放置在显影辊31在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驱动侧,+Y方向端)。致使芯棒31a使显影辊31旋转的旋转力输入到该显影辊齿轮39。供给辊齿轮44放置在供给辊33在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驱动侧,+Y方向端)。致使芯棒33a使供给辊33旋转的旋转力输入到该供给辊齿轮44。
图8A和图8B是显影驱动构件45的透视图。如图8A和图8B所示,显影单元30具有显影驱动构件(被传递构件,从动构件)45,所述显影驱动构件接收从传递构件41传递的旋转力。显影驱动构件45具有联接部分45d,所述联接部分与传递构件41的联接部分41c接合以传递旋转力。显影驱动构件45还具有围绕联接部分45d的第一齿轮部分45a和第二齿轮部分45b。它还具有位于第一齿轮部分45a和第二齿轮部分45b内侧的孔45c。也就是说,传递构件41被构造成将由鼓驱动构件29接收的旋转力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驱动构件45。如下所述,显影驱动构件45可绕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传递构件41和显影驱动构件45沿显影旋转轴线N的方向布置,并且彼此面对。
如图7B所示,驱动侧轴承37具有柱状支撑部分37a,所述柱状支撑部分装配在显影驱动构件45的孔45c中。显影盖构件46具有孔46a,所述孔配合显影驱动构件45的联接部分45d的外周。以这种方式,驱动侧轴承37和显影盖构件46可旋转地支撑显影驱动构件45。
如上所述由显影单元30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第一齿轮部分45a与显影辊齿轮39啮合,并且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9。此外,显影驱动构件45的第二齿轮部分45b与供给辊齿轮44啮合,并且将旋转力传递到供给辊齿轮44。也就是说,由显影驱动构件45从传递构件41接收的旋转力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9和供给辊齿轮44,从而使显影辊31沿图4中箭头S的方向旋转,并且使供给辊33沿图4中箭头T的方向旋转。
显影容器32具有调色剂容纳室36,所述调色剂容纳室是容纳调色剂的容纳部分。调色剂容纳室36容纳搅拌构件34,所述搅拌构件在容纳部分中旋转以搅拌显影剂。搅拌构件34具有片状的搅拌弹性构件34a和搅拌轴34b,搅拌弹性构件34a的一端固定到所述搅拌轴。如图7A所示,支撑孔34d设置在搅拌轴34b在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驱动侧,+Y方向端),并且柱状支撑部分34c设置在另一端(非驱动侧,-Y方向端)。支撑部分34c与设置在显影容器32的内壁中的弓形部分32b接合,并且支撑孔34d与搅拌齿轮48的支撑部分48a接合,所述支撑部分具有四棱柱的形状,从显影容器32的外部放置。因此,放置在调色剂容纳室36中的搅拌构件34被可旋转地支撑。如图7A所示,盖子32c通过超声波焊接、粘合剂或类似方式固定到显影容器32上,使得显影容器32形成调色剂容纳室36。放置在盖子32c上的调色剂接收部分32a在其中限定了与调色剂容纳室36连通的调色剂路径。调色剂包100放置在该调色剂接收部分32a上,以用调色剂补充显影单元30的调色剂容纳室36。
搅拌齿轮48具有齿轮部分48b。如图7A所示,齿轮部分48b的内圆周与显影容器32的环形支撑部分32d接合,并因此由显影容器32可旋转地支撑。如图7B所示,搅拌惰齿轮47具有第一齿轮部分47a、第二齿轮部分47b以及延伸穿过第一齿轮部分47a和第二齿轮部分47b的孔47c。孔47c与固定到显影容器32上的显影盖构件46的柱状支撑部分46b接合,并因此被可旋转地支撑。放置在显影容器32上的搅拌惰齿轮47的第一齿轮部分47a与显影驱动构件45的第二齿轮部分45b啮合,并且第二齿轮部分47b与搅拌齿轮48的齿轮部分48b啮合。也就是说,由显影驱动构件45接收的旋转力经由搅拌惰齿轮47传递到搅拌齿轮48,使搅拌构件34沿图4中箭头U的方向旋转。
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的组合
参考图9A和图9B,现在描述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组合的构型。图9A和图9B是处理盒20的分解透视图。图9A示出了驱动侧盖构件27是如何附接的,并且图9B示出了非驱动侧盖构件28是如何附接的。被显影单元30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旋转中心被称为显影旋转轴线N。
如图9A所示,固定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盖构件46具有环形支撑部分46c。环形支撑部分46c与支撑显影驱动构件45的孔46a同轴,并且环形支撑部分46c的中心与显影旋转轴线N重合。此外,如图9B所示,固定到显影容器32的非驱动侧轴承38具有柱状支撑部分38d,其中心与显影旋转轴线N重合。
显影单元30连接到鼓单元25,以便可相对于鼓单元25移动。如图9A所示,环形支撑部分46c与驱动侧盖构件27的显影支撑部分27d接合。如图9B所示,支撑部分38d与非驱动侧盖构件28的具有长形孔形状的显影支撑部分28b接合。因此,由驱动侧盖构件27和非驱动侧盖构件28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单元30可相对于鼓单元25绕作为旋转中心的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显影驱动构件45的旋转中心在显影旋转轴线N上与显影单元30的旋转中心重合。另外,显影驱动构件45和传递构件41的旋转中心也在显影旋转轴线N上重合,并且传递构件41的联接部分41c与显影驱动构件45的联接部分45d接合,从而允许旋转力从传递构件41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45。
旋转力传递路径
参考图1A和图1B,现在更详细地描述处理盒20的旋转力传递路径。图1A和图1B是从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放置鼓驱动构件29的一侧(驱动侧,+Y方向端)看,放置在设备主体1中的处理盒20的侧视图。图1A示出了显影单元30位于显影位置(第一位置)的状态,在所述显影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图1B示出了显影单元30位于回缩位置(第二位置)的状态,在所述回缩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间隔开。图1A和图1B没有示出驱动侧盖构件27、非驱动侧盖构件28、驱动侧轴承37或显影盖构件46。
显影单元30以相对于鼓单元25绕图1A和图1B的显影旋转轴线N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换句话说,显影单元30相对于鼓单元25绕显影旋转轴线(轴线)N能够摆动,以便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A所示,当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并且可以使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回缩凸轮51在调色剂接收部分32a下方放置在设备主体1中。当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在回缩凸轮51与调色剂接收部分32a的底表面32f之间存在如图1A所示的间隙H。此外,显影辊齿轮39与鼓驱动构件29分离。
在显影单元30位于显影位置的情况下,沿图1A中箭头Q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的联接部分29a的旋转力使感光鼓21沿图1A中箭头Q的方向旋转。与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啮合的充电辊齿轮40放置在充电辊22上,所述充电辊沿图1A中箭头R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此外,与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啮合的惰齿轮43旋转,并且与惰齿轮43啮合的传递构件41沿图1A中的箭头K1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绕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此外,与显影驱动构件45的联接部分45d接合的传递构件41的联接部分41c将旋转力传递到联接部分45d,使得显影驱动构件45沿图1A中的箭头K1的方向旋转(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
如图1A所示,由传递构件41驱动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第一齿轮部分45a与显影辊齿轮39啮合,以使显影辊31沿图1A中箭头S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此外,第二齿轮部分45b(未示出)与供给辊齿轮44啮合,以使供给辊33(未示出)沿图1A中箭头T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第二齿轮部分45b(未示出)也与搅拌惰齿轮47啮合,所述搅拌惰齿轮与搅拌齿轮48啮合,使得搅拌齿轮48和搅拌构件34(未示出)沿图1A中的箭头U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旋转。以这种方式,显影驱动构件45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它们是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换句话说,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通过由传递构件41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旋转力而旋转。这就不需要用于将旋转力从设备主体1直接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构型。
因此,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显影驱动构件45,并且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还被施加到传递构件41,所述传递构件使显影驱动构件45旋转。此外,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还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所述鼓驱动构件经由惰齿轮43使传递构件41旋转。因此,由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引起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与鼓驱动构件29在轻载荷条件下旋转的构型相比,允许鼓驱动构件29以稳定的方式旋转。这使感光鼓21的旋转稳定。
在第一实施例中,传递构件41、惰齿轮43、显影驱动构件45和搅拌惰齿轮47用作传递装置,用于将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传递装置可以是将经由鼓驱动构件29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构件的任何构型。因此,用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从而有利地稳定了感光鼓21的旋转。在第一实施例中,惰齿轮43和传递构件41用作由鼓驱动构件29驱动和旋转的第一齿轮。也就是说,惰齿轮43和传递构件41与感光鼓21的旋转(鼓驱动构件29的旋转)相关联地被驱动和旋转。显影驱动构件45和搅拌惰齿轮47用作由显影单元30可旋转地支撑并由第一齿轮驱动和旋转的第二齿轮。用于将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诸如显影辊31)的装置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是允许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的任何构型。第一实施例示出了作为第一齿轮的传递构件41经由联接器(41c、45d)连接到作为第二齿轮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示例性构型,但是连接形式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传递旋转驱动力即可。
由传递构件41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45的旋转力充当施加到显影单元30的外力,致使显影单元30沿图1A中的箭头K1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绕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因此,显影单元30的显影辊31接收绕显影旋转轴线N沿逆时针方向作用的力。因此,显影辊31压靠在感光鼓21上,所述感光鼓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在逆时针方向上位于显影辊31的下游,使得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以这种方式,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连接在一起,以便围绕平行于作为第二齿轮的显影驱动构件45的旋转轴线的轴线N并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相对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间隔开。当旋转驱动力由作为传递装置的传递构件41和显影驱动构件45传递时,显影辊31在作为第二齿轮的显影驱动构件45旋转的方向上位于感光鼓21的上游。因此,当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时,将显影辊31推向感光鼓21的力作用在显影单元30上。这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
当图2B所示的开闭构件83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回缩凸轮51与开闭构件83一起沿图1A中箭头J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移动。这使回缩凸轮51与调色剂接收部分32a的底表面32f接触,如图1B所示。因此,沿图1B中的箭头F的方向(垂直于底表面32f的方向)按压底表面32f,显影单元30沿图1B中的箭头K2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绕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并且显影单元30移动到回缩位置。此时,如图1B所示,在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之间形成间隙V,从而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回缩凸轮51是互锁机构,使显影单元30与开闭构件83的开闭一起在第一位置(显影位置)与第二位置(回缩位置)之间相对于鼓单元25移动。当开闭构件83打开开口部分82a时,回缩凸轮51将显影单元30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开闭构件83关闭开口部分82a时,显影单元30移动到第一位置。
当显影单元30处于回缩位置时,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的齿轮部分之间的啮合关系保持不变。在显影单元30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的同时,传递构件41与显影驱动构件45之间的接合得以保持。也就是说,在传递构件41和显影驱动构件45保持接合的情况下,显影单元30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当显影单元30处于回缩位置时,以与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相同的方式,传递构件41的联接部分41c与显影驱动构件45的联接部分45d接合,从而允许传递构件41驱动显影驱动构件45。这样,以与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相同的方式,沿图1B中箭头Q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的旋转力从传递构件41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45。然后,旋转力传递到放置在显影单元30中的旋转构件(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也就是说,传递构件41可以将旋转力传递到处于显影位置的显影单元30和处于分离位置的显影单元30。
因此,即使当显影单元30位于回缩位置并且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时,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载荷也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从而允许感光鼓21以稳定的方式旋转。所述构型还允许旋转力在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的情况下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这样,从调色剂接收部分32a添加到调色剂容纳室36的调色剂被搅拌构件34搅拌,并被供应到供给辊33和显影辊31,而不会致使显影辊31损坏,否则会由于与感光鼓21的摩擦而出现损坏。此外,在感光鼓21旋转的同时,显影辊31可以与感光鼓2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感光鼓21的旋转使显影辊31旋转,从而允许显影辊31与旋转时的感光鼓21接触。
第一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构型,其中旋转力经由传递构件41输入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驱动构件45,以使显影单元30相对于鼓单元25旋转,从而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然而,用于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的构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想使用弹簧将显影单元30推向鼓单元25以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的构型。下文参考图10描述该构型。
图10是从放置非驱动侧盖构件28的一侧沿着感光鼓2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Y方向)看,放置在设备主体1中的处理盒20的侧视图。鼓单元25的非驱动侧盖构件28具有突出的弹簧钩部分28c,并且显影单元30的非驱动侧轴承38具有突出的弹簧钩部分38e。显影加压弹簧50放置在弹簧钩部分28c和38e上,使得力沿图10中箭头G的方向(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顺时针地推压显影单元30的方向)作用在显影单元30上。显影单元30接收沿图10中箭头G方向的力,并且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沿图10中箭头K1的方向(沿+Y方向从非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使得显影单元30的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如上所述,代替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45,可以使用弹簧来产生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的接触压力。
第二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在第二实施例中,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功能和构型的构件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1是驱动侧盖构件227的分解透视图。驱动侧盖构件227具有柱状支撑部分227b。支撑部分227b装配在传递构件241的孔241a中以支撑传递构件241。由支撑部分227b可旋转地支撑的传递构件241包括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齿轮部分241b。
图12A和图12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影单元30的分解透视图。显影驱动构件(被传递构件、从动构件)245包括第一齿轮部分245a和第二齿轮部分245b。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齿轮部分245a与显影辊齿轮39啮合,并且第二齿轮部分245b与供给辊齿轮44和搅拌惰齿轮47啮合,以传递旋转力。显影驱动构件245还包括第三齿轮部分245e,所述第三齿轮部分与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啮合并传递旋转力。显影驱动构件245具有孔245c,所述孔配合驱动侧轴承37的支撑部分37a和显影盖构件246的柱状支撑部分246b,使得显影驱动构件245被可旋转地支撑。
参考图13,现在描述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组合的构型。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20的分解透视图。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驱动构件245的旋转中心被称为显影旋转轴线N。固定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盖构件246具有柱状支撑部分246c。柱状支撑部分246c与支撑显影驱动构件245并且在图12B中示出的支撑部分246b同轴,并且柱状支撑部分246c的中心与显影旋转轴线N重合。柱状支撑部分246c与驱动侧盖构件227的显影支撑部分227d接合,显影单元30因此被支撑为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相对于鼓单元25围绕作为旋转中心的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显影驱动构件245的旋转中心在显影旋转轴线N上与显影单元30的旋转中心重合。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驱动侧盖构件227的支撑孔227a配合鼓驱动构件29的联接部分29a的外周,并且驱动侧盖构件227支撑其上放置鼓驱动构件29的感光鼓21。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与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啮合,并且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与显影驱动构件245的第三齿轮部分245e啮合。也就是说,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的旋转力经由传递构件241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245。
参考图14A和图14B,现在更详细地描述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20的旋转力传递路径。图14A和图14B是从在感光鼓21的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Y方向)上放置鼓驱动构件29的一侧(驱动侧,+Y方向端)看,放置在设备主体1中的处理盒20的侧视图。图14A示出了显影单元30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在所述显影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图14B示出了显影单元30位于回缩位置的状态,在所述回缩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间隔开。图14A和图14B没有示出驱动侧盖构件227、非驱动侧盖构件28、驱动侧轴承37或显影盖构件246。
如图14A所示,在显影单元30位于显影位置的情况下,旋转力沿图14A中箭头Q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的联接部分29a。这使上面放置了鼓驱动构件29的感光鼓21沿图14A中箭头Q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旋转。与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啮合的充电辊齿轮40和上面放置了充电辊齿轮40的充电辊22沿图14A中的箭头R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此外,鼓驱动构件29的齿轮部分29b与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啮合,使传递构件241旋转。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与显影驱动构件245的第三齿轮部分245e啮合,并且显影驱动构件245沿图14A中的箭头K1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旋转。也就是说,传递构件241被构造成将由鼓驱动构件29接收的旋转力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显影驱动构件245。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传递构件241驱动的显影驱动构件245的第一齿轮部分245a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9,使显影辊31沿图14A中箭头S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此外,显影驱动构件245的第二齿轮部分245b将旋转力传递到供给辊齿轮44和搅拌惰齿轮47,从而使供给辊33沿图14A中箭头T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此外,搅拌构件34沿图14A中的箭头U的方向旋转(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
因此,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显影驱动构件245,并且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还被施加到传递构件241,所述传递构件使显影驱动构件245旋转。此外,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还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所述鼓驱动构件使传递构件241旋转。因此,由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引起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与鼓驱动构件29在轻载荷条件下旋转的构型相比,允许鼓驱动构件29以稳定的方式旋转。这使感光鼓21的旋转稳定。
在第二实施例中,传递构件241、显影驱动构件245和搅拌惰齿轮47用作传递装置,用于将经由鼓驱动构件29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传递装置可以是将经由鼓驱动构件29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31、供给辊33和搅拌构件34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构件的任何构型。因此,用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有利地使感光鼓21的旋转稳定。在第二实施例中,传递构件241用作由鼓驱动构件29驱动和旋转的第一齿轮。也就是说,传递构件241与感光鼓21的旋转(鼓驱动构件29的旋转)相关联地被驱动和旋转。此外,显影驱动构件245和搅拌惰齿轮47用作由显影单元30可旋转地支撑并由第一齿轮驱动和旋转的第二齿轮。用于将输入到感光鼓2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诸如显影辊31)的装置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是允许旋转构件的旋转载荷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的任何构型。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显影单元30接收图14A中的箭头K1的方向上(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的旋转力作为外力。这使显影单元30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沿图14A中的箭头K1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旋转。因此,逆时针的力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起作用。因此,显影辊31压靠在感光鼓21上,所述感光鼓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在逆时针方向上位于显影辊31的下游,使得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以这种方式,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连接在一起,以便围绕平行于作为第二齿轮的显影驱动构件245的旋转轴线的轴线N并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相对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间隔开。当旋转驱动力由作为传递装置的传递构件241和显影驱动构件245传递时,显影辊31在作为第二齿轮的显影驱动构件245旋转的方向上位于感光鼓21的上游。因此,当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时,将显影辊31朝向感光鼓21推压的力作用在显影单元30上。这使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接触。
图14B示出了显影单元30的调色剂接收部分32a的底表面32f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被具有与图1A和图1B相同构型的回缩凸轮51(图14B中未示出)向上按压的状态。回缩凸轮51使显影单元30围绕显影旋转轴线N沿图1B中的箭头K2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顺时针)旋转,并因此将显影单元30移动到回缩位置。此时,在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之间形成间隙V,将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显影单元30处于回缩位置时,鼓单元25和显影单元30的齿轮部分之间的啮合关系保持不变。在显影单元30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的同时,传递构件241与显影驱动构件245之间的接合被保持。也就是说,在传递构件241和显影驱动构件245保持接合的情况下,显影单元30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当显影单元30处于回缩位置时,以与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相同的方式,传递构件241的齿轮部分241b与显影驱动构件245的第三齿轮部分245e接合(啮合),允许传递构件241驱动显影驱动构件245。这样,以与显影单元30处于显影位置时相同的方式,沿图14B中箭头Q的方向(沿-Y方向从驱动侧看为逆时针)输入到鼓驱动构件29的旋转力从传递构件241被传递到显影驱动构件245。然后旋转力被传递到放置在显影单元30中的旋转构件。也就是说,传递构件241可以将旋转力传递到处于显影位置的显影单元30和处于分离位置的显影单元30。
因此,即使当显影单元30位于回缩位置并且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时,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的载荷也被施加到鼓驱动构件29,允许感光鼓21以稳定的方式旋转。所述构型还允许旋转力在显影辊31与感光鼓21分离的情况下被传递到显影单元30的旋转构件。这样,从调色剂接收部分32a添加到调色剂容纳室36的调色剂被搅拌构件34搅拌,并被供应到供给辊33和显影辊31,而不会致使显影辊31损坏,否则会由于与感光鼓21的摩擦而出现损坏。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可以省略惰齿轮43,导致构型更简单并且组装得以改进。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将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处理单元,包括:
感光构件单元,所述感光构件单元包括感光构件和驱动接收部分,静电潜像将被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所述驱动接收部分被构造成接收用于使所述感光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连接到所述感光构件单元以便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单元能够移动,并且所述显影单元包括被构造成用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其中所述显影单元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单元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以及
传递构件,所述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驱动接收部分接收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显影单元,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具有被构造成由所述传递构件驱动的从动构件,并且
所述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所述从动构件,并且在所述显影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从动构件接合以驱动所述从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被构造成围绕轴线摆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所述从动构件围绕所述轴线能够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围绕所述轴线能够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传递构件是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感光构件单元中并且被构造成由所述驱动接收部分旋转,并且所述从动构件是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中并且被构造成由所述第一齿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经由联接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在所述驱动力由所述传递构件传递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感光构件的上游。
7.根据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显影辊被构造成通过所述传递构件传递的驱动力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包括容纳部分和搅拌构件,所述容纳部分被构造成容纳显影剂,所述搅拌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容纳部分中旋转以搅拌所述显影剂,并且
所述搅拌构件被构造成通过由所述传递构件传递的驱动力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可旋转地支撑供给辊,所述供给辊被构造成向所述显影辊供应显影剂,并且
所述供给辊被构造成通过由所述传递构件传递的驱动力旋转。
1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以及
容纳所述处理单元的设备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用于接近所述处理单元;开闭门,所述开闭门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部分;以及互锁机构,所述互锁机构被构造成与所述开闭门的打开和关闭联动地使所述显影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CN202211488694.9A 2021-11-30 2022-11-25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 Pending CN1162038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4744 2021-11-30
JP2021194744A JP2023081064A (ja) 2021-11-30 2021-11-30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3814A true CN116203814A (zh) 2023-06-02

Family

ID=8436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8694.9A Pending CN116203814A (zh) 2021-11-30 2022-11-25 成像设备和处理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1634B2 (zh)
EP (1) EP4191342A1 (zh)
JP (1) JP2023081064A (zh)
CN (1) CN11620381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2109B2 (ja) 1996-09-26 2004-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13173B2 (ja) 2000-01-05 2003-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96585A (ja) 2000-12-22 2002-07-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89122B2 (ja) 2003-11-28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4464435B2 (ja) 2006-12-11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71006B2 (ja) 2010-11-25 2011-09-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6184311B2 (ja) 2012-12-14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71997B2 (ja) 2015-02-05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9791803B2 (en) * 2015-05-29 2017-10-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drive trains
JP6808364B2 (ja) 2016-06-14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13574469A (zh) 2019-03-18 2021-10-2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盒和鼓单元
JP2021170072A (ja) * 2020-04-15 2021-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7811A1 (en) 2024-03-07
JP2023081064A (ja) 2023-06-09
US20230168601A1 (en) 2023-06-01
EP4191342A1 (en) 2023-06-07
US11841634B2 (en)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7610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701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0120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25007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90484B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320102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027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34963B2 (ja) 円筒部材と係合部材とを再結合する結合方法
JP2003307931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11077752B (zh) 显影盒及采用此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231847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56744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330619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3944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419134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nit
JP7387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H08159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156848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flange member
JP3270122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190122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1357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9773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40045367A1 (en) Attachment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4016012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977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