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6978B -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6978B
CN116196978B CN202310221456.XA CN202310221456A CN116196978B CN 116196978 B CN116196978 B CN 116196978B CN 202310221456 A CN202310221456 A CN 202310221456A CN 116196978 B CN116196978 B CN 116196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xamethylindanol
catalyst
reaction
pentamethylindane
supported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14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6978A (zh
Inventor
于明
马慧娟
都荣强
马啸
黄冬
李文涛
田维成
申汉庭
范玉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hu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hu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hu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h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14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6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6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polymers
    • B01J31/069Hybrid organic-inorganic polymers, e.g. silica derivatized with organ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3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40Substitu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e.g. C-C or C-X, i.e. carbon-hetero atom, cross-coupling, C-H activation or ring-opening reactions
    • B01J2231/42Catalytic cross-coupling, i.e. connection of previously not connected C-atoms or C- and X-atoms without rearrangement
    • B01J2231/4205C-C cross-coupling, e.g. metal catalyzed or Friedel-Crafts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2/00Systems containing two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2/02Systems containing two condensed rings the rings having only two atoms in common
    • C07C2602/04One of the condensed rings being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602/08One of the condensed rings being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the other ring being five-membered, e.g. indan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载体分散到含修饰剂的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修饰剂修饰的载体;(2)将步骤(1)中载体分散到含活性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搅拌,升温吸附,烘干至恒重,得到催化剂。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应用于六甲基茚满醇的合成时,选择性好,且环境友好,无需淬灭反应,不会产生大量“三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三氯化铝产生的环保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佳乐麝香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佳乐麝香(Galaxolide)是美国IFF公司的化学家首先成功合成出来的一种三环异色满型麝香,作为天然麝香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及日化行业。佳乐麝香具有高度麝香香气,香型优雅,香气甜美,透发力及扩散力极佳,留香持久,稳定性好,常用于化妆霜、化妆水、肥皂及日用香精、烟草香精、食用香精中,配制化妆品香精及用作香精香料调香剂的定香剂等。由于该产品的麝香香气浓郁,稳定性好,无毒,不会被人体内脏吸收,可以内服,而且价格比较低廉,因而,佳乐麝香深受调香师的喜爱。目前佳乐麝香是使用量最大的合成麝香香料,常与其他麝香并用,用于调配香水香精。
工业化的佳乐麝香制备方法是采用α-甲基苯乙烯和异戊烯反应制备五甲基茚满,然后与环氧丙烷催化制得六甲基茚满醇,再与多聚甲醛或甲缩醛反应,环合成佳乐麝香。路线如下:
专利CN1189828A公开了以三氯化铝或四氯化锡等路易斯酸为催化剂,在-20℃~-30℃条件下催化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生成六甲基茚满醇,并进一步和甲醛水溶液反应生成佳乐麝香。专利CN1038130C公开使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关键中间体六甲基茚满醇,然后再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和甲醛缩二甲醇继续反应生成佳乐麝香。专利CN110563692A公开使用超细三氯化铝催化剂催化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氯苯溶液制备六甲基茚满醇,反应结束后直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灭活剂,六甲基茚满醇无需提纯,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佳乐麝香。该方法虽然使用超细三氯化铝催化,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三氯化铝催化剂造成的环保问题。
目前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以及厂家工业化的方法中,都是使用三氯化铝催化剂催化1,1,2,3,3-五甲基茚满与环氧丙烷制备六甲基茚满醇。在制备六甲基茚满醇过程中需使用过量的五甲基茚满作为原料及溶剂,成本较高、产率较低;也有用氯苯做溶剂的,但是氯苯的毒性大,影响产品的应用范围。使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存在后处理产生的废酸较多、后处理麻烦、对环境不友好且生产能耗高等缺点。
专利CN111170829B公开在负载型Ru催化剂的作用下,1,1,2,3,3-五甲基茚满与丙烯醇先发生偶联反应,之后在氢气氛围中发生还原反应,通过两步反应生成六甲基茚满醇。该负载型Ru催化剂为Ru-X-Y/Z,包括贵金属钌,助剂金属,有机膦配体以及载体。该方法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且使用丙烯醇代替原方法中的环氧丙烷,解决了三氯化铝产生的环境问题,但是增加了催化剂和原料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六甲基茚满醇制备时均存在明显缺陷,如产物选择性低,副反应多,收率低,三废量大,能耗高等问题。因此,急需要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合成方法,以满足佳乐麝香的工业化大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反应合成六甲基茚满醇过程中存在的收率低、“三废”量大、能耗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反应的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在相对适宜温度下,有效提高六甲基茚满醇的收率和选择性,解决“三废”量大、能耗高的问题,同时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套用,降低生产成本,环保、高效的实现佳乐麝香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载体分散到含修饰剂的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修饰剂修饰的载体;
(2)将步骤(1)中修饰的载体分散到含活性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搅拌,升温吸附,烘干至恒重,得到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
所述载体选自WS2、MoS2、Bi2S3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所述修饰剂为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
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所含的金属为Fe、Cu、Zn、Pd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用于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发生羟异丙基化反应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使用含硫化合物作为载体负载活性金属,并使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修饰剂对载体进行修饰处理,其内腔包络活性金属离子加强了负载组分和载体的结合强度,有效避免了活性组分的流失。活性金属可于反应底物环氧丙烷形成配位键,使环氧丙烷分子上的电荷聚积形成“碳正离子”,进而发生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同时,催化剂中的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其表面的醇羟基和环氧丙烷因分子间力的作用可抑制环氧丙环聚合,并和生成的六甲基茚满醇产生交联作用,减少其与环氧丙烷的进一步反应,有效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使得反应正向进行。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修饰剂为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中的一种或两种。
步骤(1)中,所述修饰剂和所述载体的质量用量比为1.0~5.0:1.0,优选1.0~3.0:1.0。
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可分散修饰剂的溶剂,不局限于水或其他的有机溶剂,进一步优选为水。
步骤(1)中的修饰温度为50℃~100℃,进一步优选为50~70℃,修饰时间为2.0~4.0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为含Fe、Cu、Zn、Pd的硝酸盐、盐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其水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但不局限于此。
作为优选,步骤(2)中,吸附温度为30℃~60℃,进一步优选为40℃~60℃,吸附的时间为2.0~6.0小时,进一步优选为4.0~6.0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和所述载体的质量用量比为0.5~9.0:10,优选3.0~7.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型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发生羟异丙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六甲基茚满醇。
本发明的反应体系可以含有或不含溶剂,若含有溶剂,选自甲苯、五甲基茚满、二氯甲烷、氯苯中的一种,优选五甲基茚满。
所述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0~2.0:1.0,优选1.2~1.8:1.0。
所述催化剂和所述五甲基茚满的质量比为1.0wt.%~9.0wt.%,优选3.0wt.%~9.0wt.%,更优选3.0wt.%~7.0wt.%。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20~40℃。
所述的后处理过程如下: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得到六甲基茚满醇粗品,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所述反应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工艺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间歇釜式、固定床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工艺,本发明优选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选择性好,且环境友好,无需淬灭反应,不会产生大量“三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三氯化铝产生的环保问题。
(2)本发明催化剂引入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修饰剂,加强了负载组分和载体的结合强度,有效避免了活性组分的流失,实现了催化剂的多次套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2的反应液的GC-MS谱图中的GC图;
图2为实施例12的GC-MS谱图中产品六甲基茚满醇的GC-MS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气质联用仪:安捷伦7890B-5977B
五甲基茚满实验室自制含量为98.6%,MW 188.31;
六甲基茚满醇,MW 246.39;
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其他试剂均为市售。
金属质量=金属盐质量*金属原子质量/金属盐分子量*100%。
理论负载量=金属质量/载体质量*100%。
实施例1
在烧瓶中加入12.0g的β-环糊精,加入6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60℃保温搅拌3小时。将2.03g无水FeCl3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4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1。
实施例2
在烧瓶中加入20.0g的β-环糊精,加入7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70℃保温搅拌3.5小时。将3.61gFe(NO3)3·9H2O、0.63gZnCl2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50℃保温搅拌6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2。
实施例3
在烧瓶中加入15.0g的β-环糊精,加入6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WS2,将悬浮液在70℃保温搅拌4小时。将2.81gCu(OAc)2·H2O、0.21gZnCl2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6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3。
实施例4
在烧瓶中加入30.0g的β-环糊精,加入7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Bi2S3,将悬浮液在70℃保温搅拌4小时。将2.03g无水FeCl3、0.08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40℃保温搅拌6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4。
实施例5
在烧瓶中加入20.0g的β-环糊精,加入6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Bi2S3,将悬浮液在70℃保温搅拌4小时。将1.45g无水FeCl3、0.16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6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5。
实施例6
在烧瓶中加入10.0g的β-环糊精,加入6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Bi2S3,将悬浮液在60℃保温搅拌3小时。将1.45g无水FeCl3、0.16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6。
实施例7
在烧瓶中加入15.0g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升温至60℃并保温搅拌4小时。将2.49gFeCl2·4H2O、0.16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7。
实施例8
在烧瓶中加入18.0g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Bi2S3,将悬浮液在升温至60℃并保温搅拌4小时。将2.03g无水FeCl3、0.16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8。
实施例9
在烧瓶中加入18.0g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升温至60℃并保温搅拌4小时。将1.89gCu(NO3)2·3H2O、0.08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9。
实施例10
在烧瓶中加入20.0g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WS2,将悬浮液在升温至60℃并保温搅拌4小时。将1.47g无水CuCl2、0.16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10。
实施例11
在烧瓶中加入15.0g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2℃的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升温至60℃并保温搅拌4小时。将2.03g无水FeCl3、0.08gPd(NO3)2·2H2O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5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催化剂11。
对比例1
在烧瓶中加入10.0g的MoS2,将悬浮液在60℃保温搅拌3小时。将2.03g无水FeCl3加入至上述悬浮液中,60℃保温搅拌4小时。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固体,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粉状催化剂,标记为对比例1。
实施例12
将7.53g(5.0wt%)催化剂1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5℃,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8%,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3.9%。使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如图1、图2所示。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7.58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2.52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3~19
改变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2。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0
将7.53g(5.0wt%)催化剂2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小时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7%,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5.8%。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6.22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4.31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1
将7.53g(5.0wt%)催化剂3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5%,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1.2%。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9.79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79.63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2
将7.53g(5.0wt%)催化剂4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6%,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6.3%。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5.91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4.71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3
将4.52g(3.0wt%)催化剂5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20℃,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8%,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8.5%。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4.12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7.05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4
将4.52g(3.0wt%)催化剂6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25℃,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7%,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9.3%。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3.59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7.75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5
将7.53g(5.0wt%)催化剂7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4%,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90.5%。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2.89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8.66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6
将7.53g(5.0wt%)催化剂8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4.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6%,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91.7%。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1.85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90.01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7
将7.53g(5.0wt%)催化剂9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7%,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7.4%。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5.01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5.88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8
将7.53g(5.0wt%)催化剂10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40℃,保温反应4.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7%,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9.0%。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3.81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7.45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9
将7.53g(5.0wt%)催化剂11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5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7%,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9.2%。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3.66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7.65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30
将7.53g(5.0wt%)催化剂11号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60℃,保温反应4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3%,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83.2%。
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分离出反应液,减压蒸馏,收取70-80℃馏分,回收未反应的五甲基茚满88.42g,粗品六甲基茚满醇81.42g,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反应。
对比例2
将7.53g(5.0wt%)对比例1催化剂加入到在5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将150.65g(0.8mol)五甲基茚满和23.25g(0.4mol)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釜中,开启搅拌,400r/min,加热至30℃,保温反应7小时。使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应液,环氧丙烷转化率为47.2%,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为20.4%。
实施例31催化剂套用实施例
将实施例12回收得到的催化剂直接进行催化剂的套用实验,反应条件及操作同实施例12。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催化剂套用数据
实验批次 环氧丙烷转化率% 六甲基茚满醇选择性%
新投 99.8 83.7
套用*1 99.8 83.7
套用*2 99.8 83.1
套用*3 99.8 83.0
套用*4 99.8 82.4
套用*5 99.6 82.4
套用*6 99.8 81.5
套用*7 99.7 81.3
套用*8 99.8 81.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载体分散到含修饰剂的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修饰剂修饰的载体;
(2)将步骤(1)中修饰的载体分散到含活性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搅拌,升温吸附,烘干至恒重,得到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
所述载体选自WS2、MoS2、Bi2S3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所述修饰剂为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
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所含的金属为Fe、Cu、Zn、Pd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修饰剂选自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
步骤(1)中,所述修饰剂和所述载体的质量用量比为1.0~5.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修饰温度为50℃~100℃;修饰时间为2.0~4.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修饰温度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为含Fe、Cu、Zn、Pd的硝酸盐、盐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其水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步骤(2)中,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和所述载体的质量用量比为0.5~9.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吸附温度为30℃~60℃,吸附的时间为2.0~6.0小时。
7.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8.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权利要求7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发生羟异丙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异丙基化反应中含有或不含溶剂;
所述溶剂选自甲苯、五甲基茚满、二氯甲烷、氯苯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甲基茚满和环氧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0~2.0:1.0;
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和所述五甲基茚满的质量比为0.01~0.09: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和所述五甲基茚满的质量比为0.03~0.09: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异丙基化反应的温度为20~6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异丙基化反应的温度为20~40℃。
CN202310221456.XA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6196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1456.XA CN116196978B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1456.XA CN116196978B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978A CN116196978A (zh) 2023-06-02
CN116196978B true CN116196978B (zh) 2024-01-30

Family

ID=8651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1456.XA Active CN116196978B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69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782A (ja) * 1986-07-01 1988-01-18 Kao Corp イソクロマン類の製法
WO2008046651A1 (de) * 2006-10-19 2008-04-24 Ashland-Südchemie-Kernfest GmbH Kohlenhydrathaltige formstoffmischung
CN105541579A (zh) * 2015-12-30 2016-05-0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光学活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5949691A (zh) * 2016-06-21 2016-09-21 安庆市天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性聚乙烯醇薄膜
CN111170829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
CN113185488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佳乐麝香粗品合成单元及其合成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782A (ja) * 1986-07-01 1988-01-18 Kao Corp イソクロマン類の製法
WO2008046651A1 (de) * 2006-10-19 2008-04-24 Ashland-Südchemie-Kernfest GmbH Kohlenhydrathaltige formstoffmischung
CN105541579A (zh) * 2015-12-30 2016-05-0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光学活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5949691A (zh) * 2016-06-21 2016-09-21 安庆市天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性聚乙烯醇薄膜
CN111170829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
CN113185488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佳乐麝香粗品合成单元及其合成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icient one-pot synthesis of 2-carbonyl-1-indanols by palladium-catalyzed tandem Heck-aldol reaction;Tu, S等;《Synthetic Communications》;2662-2671 *
Titan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tridentate [ONO] type Schiff base ligands for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CO2 to propylene oxide;Byun, YM等;《Polyhedron》;191-197 *
佳乐麝香的合成研究;朱必珏;《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B018-37 *
催化氧化醇类的反应研究进展;严晖等;《化工时刊》;45-47 *
徐翠翠等.2-(1,1,2,3,3-五甲基茚满)异丙醇的制备与纯化.《 精细化工》.2013,178-1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978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490C (zh) 制备三环癸烷二醛的方法
CN111187148B (zh) 一种同时制备邻羟基苯乙醚和1,3-苯并二氧戊环-2-酮的方法
Tanaka et al. [CpRu (IV)(π‐C3H5)(2‐quinolinecarboxylato)] PF6 Complex: A Robust Catalyst for the Cleavage and Formation of Allyl Ethers
Gassman et al. Gener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enol ethers (vinyl ethers) from acetals
JP4296739B2 (ja) 両末端ジオール類製造用触媒、該触媒の製造方法、該触媒を用いた両末端ジオール類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で得られた両末端ジオール類
Fraile et al. Chiral lewis acids supported on silica gel and alumina, and their use as catalysts in Diels-Alder reactions of methacrolein and bromoacrolein
CN116196978B (zh) 一种用于制备六甲基茚满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43710B (zh) 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
JP3495541B2 (ja) アルキルクロリドの製法
Sur et al. Stereodivergent CC bond formation on arene-chromium template: Endo-selective allylation by Hosomi-Sakurai reaction
CN114835569B (zh) 缩合法生产光引发剂uv-184的方法
JPH0314535A (ja) α置換シンナムアルデヒドを製造する方法、前記製造法により得られるアミル又はヘキシルシンナムアルデヒド及び前記アミル又はヘキシルシンナムアルデヒドを含有する香料基剤
CN113087625B (zh) 利用组合催化体系合成乙酸苄酯的方法
CN113956142B (zh) 一种频哪酮的制备方法
CN110903185A (zh) 一种水杨酸苄酯的生产方法
Riley et al. Free radical chlorination and one-electron oxidation of arylcyclopropanes. Designer probes for cytochrome P-450 hydroxylation mechanisms
CN110511127B (zh) 一种利用乙炔化反应副产物制备α-羟基酮的方法
CN1210240C (zh) 四氢香叶醇的制备
JP4197763B2 (ja) 無水2−アミノ−1−メトキシ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CN115850349B (zh) 一种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在制备1,1,2,3,3-五甲基茚满中的应用
JP2000514444A (ja) 触媒を使用するグリニャール化合物の合成法
CN115125553B (zh) 一种醇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JPS62129257A (ja) ベンジルアミンの製造法
JP3322281B2 (ja) 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3292417B (zh) 制备羧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