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52C - 通过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过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952C CN1161952C CNB971992509A CN97199250A CN1161952C CN 1161952 C CN1161952 C CN 1161952C CN B971992509 A CNB971992509 A CN B971992509A CN 97199250 A CN97199250 A CN 97199250A CN 1161952 C CN1161952 C CN 116195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portable terminal
- mobile radio
- radio communication
- call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H04M3/42263—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94—Proxim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可以使用移动电话(20)来控制移动通信网中输入或出呼叫的路由。多个具有低能量发射机的登记装置(24)位于移动通信网的整个覆盖区域中。每一个登记装置(24)都和附近的多部固定电话(22)相关连。当移动终端(20)进入登记装置(24)的覆盖区域时,移动电话(20)接收到来自登记装置(24)的登记信号。呼叫开始时,移动终端(20)向用户显示一个固定电话(22)的列表。用户向移动终端(20)输入使用一部附近的固定电话(22)或移动终端(20)接收入呼叫或发起出呼叫的偏爱。移动终端(20)将这种偏爱发送到业务节点(14),建立并且适当地路由该呼叫。这样,移动终端(20)就遥控了入或出呼叫的路由。
Description
发明的背景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通过遥控将移动通信网中的呼叫路由到固定电话或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技术的描述
无线和固定电信网正迅速地成为全球通信的主要手段。然而,仍然有许多缺点与这两种技术共存。例如,用户从不同的移动和固定电话网申请业务变得日益普通。由于这些网络和它们的用户界面在操作上是各异的,对于期望通过一致和低成本的方法访问这些业务的用户来说就变的很不方便。
另外,现在许多商业部门认识到移动电话的出现使它们的通信成本成倍增加。例如,很多雇员更喜欢使用移动电话通话,这与固定网通话相比要相对昂贵。事实上,雇员通过将入呼叫从办公电话转移到他们的移动电话,把他们的办公电话号码当成他们的“个人”号码已经成为共同惯例。虽然这对提高雇员的机动性有明显的好处,但是相关的开销也是可观的。结果,很多公司已经严格地限制它们的雇员的商用移动电话。
多数常规固定和移动电话网提供呼叫转发能力,允许用户将入呼叫路由到另一部电话或终端。例如,出版于IEEE Network,1994年1月/2月号,题为“A Distributed Location System For The ActiveOffice(用于灵活的办公室的分布位置系统)”的文章,揭示了一种为带有移动电话的个人提供定位通信业务的方法和装置。一种红外发射机以标志的形式附着到工作场所(例如,建筑物)中的每个人或移动计算机设备。多个红外传感器(接收机)通过无线网络互连并且有策略地放置在整个工作场所的固定位置。发射机和传感器的系统定义了一种可以动态映射到周围的计算机和通信资源的用户接口。因此,入呼叫可以直接路由到离具体个人或计算机最近的电话。
美国专利第4,980,907号揭示了一种由无线电话中继站和移动无线终端组成的方案。移动终端的用户向固定电话网中的位置存储装置(存储器)报告无线电话中继站的身份。固定网通过无线电话中继站将入呼叫转发到移动终端。
美国专利第5,202,912号揭示了一种向无线电话中继站登记呼叫方的移动终端的方法。当呼叫方发起呼叫时,发射包含呼叫方所登记到的无线电话中继站的地址在内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被被叫方的终端接收。被叫方的终端登记到第二无线电话中继站。呼叫方无线电话中继站的地址下载到被叫方的无线电话中继站,两个无线电话中继站相连接,呼叫便被路由到被叫方。
呼叫转发是现有移动和固定网提供的可选业务。但是,一旦启动该业务,用户通常将它“打开”或“关闭”。因此,如果业务被“打开”,所有(或只是预定的类型)入呼叫都被转发;如果业务被“关闭”,就没有呼叫被转发。换句话说,移动通信网中的用户没有屏蔽和转发个别入呼叫的选择权。
路由问题的已知解决方案首先考虑的是将入呼叫路由到用户的技术。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增强用户的机动性。但是,考虑出呼叫,用户将不能体会类似的机动性增加。为了在某些情况下避免使用昂贵的移动连接,用户可能不得不借用其它人的固定电话。固定电话所有者可能不愿让其它人使用电话,尤其是昂贵的长途呼叫。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通信网用户提供增强的机动性并且降低通信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移动通信网,在其中任何人都可以将移动终端用做遥控装置来路由入和出呼叫。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用来屏蔽入呼叫并且将所选的呼叫路由到固定电话的移动通信终端。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允许用户提高以遥控方式选择使用固定电话进行出呼叫的灵活性,其呼叫的费用由该用户承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前述和其它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和系统获得的,在其中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从任何通信网来遥控入呼叫的路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前述和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业务节点和用于重新路由入呼叫到该业务节点的个人号码而获得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业务节点,它用于与被叫用户、登记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建立对话,该被叫用户用于路由来自所有其它通信网的入呼叫,该登记装置与至少一个固定电话相关联,该移动终端允许用户屏蔽并且遥控到该固定电话的单独呼叫的路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将已经在移动通信网中接收的呼叫切换到一个固定网中的电话并且继续进行通话。
附图的简要描述
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对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有更彻底的理解,其中:
图1是顶层原理框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遥控呼叫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图2是顶层框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组件与所提供的业务的用户之间的某些功能关系;
图3是顶层框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遥控呼叫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图4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被遥控的呼叫路由业务的方法;
图5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取消被遥控的呼叫路由业务的方法;
图6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使用的登记装置的方法;
图7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向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的用户可以使用的固定电话列表中添加一个固定电话的方法;
图8是顶层原理框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图9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使用的登记装置的方法;
图10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禁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的登记装置的方法;
图11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路由入呼叫的方法。
图12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路由出呼叫的方法。
图13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将出呼叫切换到一部固定电话的方法;
图14是顺序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将出呼叫切换到一部移动电话的方法。
附图的详细描述
参考附图1-14会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它的优点有最好的理解,不同附图中的相同和对应部分使用相同的号码。
图1是一个顶层原理框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可以用于遥控呼叫路由的方法和系统。一般地说,在这个说明例中,系统10包括连接电信网(例如,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以用于双向通信的业务节点14、用户交换机(PSTN/PBX 12)、通过Internet(互联网)的电话、移动电话网16、和固定网18。固定电话终端22有线连接到固定网18。为了清楚,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术语“固定网”在下文中一般将表示有线接入的电信网,而“移动网”一般将表示无线接入的电信网。例如,固定网可以包括PSTN或PBX网,而移动网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北欧移动电话(NMT)系统、个人数字蜂窝(PDC)系统、北美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数字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和D-AMPS)以及个人通信系统(PCS)。业务节点14优选地是一个独立于网络的控制计算机,它可以集成在节点中,例如PSTN,PBX,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或智能网络。
移动电话终端20通过空中接口连接到移动网16以进行双向通信。业务控制模块26通过连接以便控制向移动终端20传输控制信号、语音和数据。登记装置24通过空中接口连接到业务控制模块26。除了与登记装置24和移动终端20通信,业务控制模块26还为移动终端20提供用户接口。业务控制模块26可以集成在移动终端20中,在这种情况下,其显示器就是终端的普通显示器。另外,业务控制模块26可以是通过电缆和标准接口连接到移动终端20的独立单元。
登记装置24包括可读存储器装置,存储器装置包含特定登记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这个说明例中只示出并且描述了单一登记装置,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多个登记装置,每一个装置都有它自己的标识符。登记装置24工作在主动状态或被动状态。登记装置24的工作状态是通过控制模块26的命令信号设定的。命令信号是移动电话20的用户发起的。优选地,用户向移动电话20输入个人识别号码(PIN)以改变登记装置24的工作状态。登记装置24可以使用多种技术与业务控制模块26交换信息,例如,红外光、低功率射频能量、或“反射”包括信号内容修正的接收能量。
图2是顶层框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组件之间的某些功能关系。在线32上,业务提供者(例如PBX网12的管理员)规定为申请用户提供的业务,并且(在线34上)为那个用户分配一个个人电话号码。为了增强安全性,业务提供者也可以为那个用户分配一个鉴权PIN码。使用用户的个人号码,可将入呼叫路由到业务节点14,(业务节点)与用户建立对话以确定将入呼叫路由到用户可用的固定终端还是移动终端。
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业务节点14出于接收和传送入(终结)呼叫的目的,可以产生用户可用的固定电话列表。这些固定电话与一个已经和移动电话20的业务控制模块26建立了登记链路的登记装置(例如,登记装置24)相关联。换句话说,移动电话位于登记装置的覆盖区域中,并且连接到那部移动电话的业务控制模块能够通过空中接口与那个登记装置建立登记链路。使用移动电话上的显示界面,用户就可以从固定电话列表选择(较廉价的选择)或简单地使用移动电话进行出呼叫。
在图2中的线36,当呼叫路由业务被移动电话20的用户激活时,用户可(通过键入适当的命令)定制业务,象识别电话号码一样识别输入的或移动终结呼叫的个人电话号码。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任何移动终端在个人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的号码之间建立联系。
在线38,与移动电话20关联的个人电话号码和业务节点列出的所有固定电话号码之间的关系是由业务节点自动建立或更新的。在优选实施例中,这个关系是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建立的。在线40上,当移动电话从登记装置接收标识信息时,移动电话20与登记装置24建立关系。在线42上,移动电话20的用户选择性地定制业务(例如,使用显示界面),选择与登记装置关联的固定电话号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已经使用移动电话建立了一个入呼叫,然后移动电话进入登记装置(例如,登记装置24)的覆盖区域并且与那个装置建立登记链路,系统10自动地为用户(例如,通过移动电话的显示界面)提供指示,指示可以将输出的移动电话谈话切换到与登记装置关联的固定电话。可用的固定电话号码列表(如果需要,还有它们的位置)显示在移动电话上以便用户选择。因此,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将呼叫遥控路由到一部选定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本身。
在这点上有必要描述远程呼叫路由系统10的业务节点14完成的许多重要功能。例如,为了将入呼叫路由到用户,业务节点用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代替大量所选择的固定号码或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对那个号码发起呼叫。
除了代替电话号码以外,业务节点(14)和至少一个电信网接口并且还与移动电话交换控制信号。此外,业务节点存储一个或多个登记装置的标识号以及与那些装置中的每一个相关连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
业务节点(14)还在系统10中完成一些管理功能,例如,鉴权业务节点用户的身份,控制与呼叫的路由相关连的交换功能、监控功能,移动电话和用户的交互工作,与登记装置通信,终端/业务节点信令,与电话业务相关的安全功能(例如,消息加密/解密等),以及提供系统使用状态。
图3是顶层框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实现遥控呼叫路由的方法和装置。出于说明的目的,图3所示的呼叫路由系统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呼叫路由系统(10)。图3中的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两个操作环境或段。网络段200包括PSTN 202(其中204表示固定电话)、PBX网206、和移动电话网210。业务节点208连接到PBX网206用于双向通信。实质上,网络段中PSTN,PBX,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的安排与功能和图1中所示的相同组件非常相象。
图3所述呼叫路由系统的本地或用户段220包括连接到业务控制模块224的移动电话222。移动电话222通过空中接口连接到网络段200中的移动电话网210。在这个实施例中,业务控制模块224包括接收来自登记装置226的控制信号的能量接收器(未明显地示出)。举例而言,这个能量接收器可以是一个低功率无线接收机或一个红外光传感器。登记装置226包括一个向相对短距离内的业务控制模块224发射控制信号的能量发射机(未明显地示出),这个控制信号包括登记装置身份码。这个能量发射机可以是一个低动率无线发射机或红外光发射装置。登记装置身份码可以基于登记装置序列号而与具体的登记装置(例如登记装置226)相关连。与登记装置226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电话中的固定电话228连接到网络段200中的PBX网206以用于双向通信。实质上,本地段中的移动电话、业务控制模块、登记装置和固定电话的安排与功能和图1中所示的相同组件非常相象。
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上面描述的关于图1和2的功能以外,业务控制模块224还提供以下基本功能:控制与业务节点208的信令;通过移动电话222提供用户接口;接收并且检测登记装置26发射的控制信息;以及响应从登记装置接收的稳定信号,切换到就绪状态准备与业务节点208通信。业务控制模块224和业务节点208之间的信令是将信号通过移动电话222,移动电话网210,PSTN202和PBX网206进行传送而完成的。
操作中,当移动电话222在登记装置226的相对小覆盖区域内移动时,低能量或红外装置向业务控制模块224传输登记装置的身份码。在移动终止的呼叫的呼叫建立过程期间,移动电话222通过空中接口向移动电话网210传输至少一个登记装置226的身份码。然后,身份码通过PSTN和PBX网传输到业务节点208。业务节点208产生固定电话的列表并且将该列表传回业务控制模块224。业务控制模块为在移动电话上向用户显示提供固定电话列表。用户可以从固定电话列表或移动电话中进行选择,以便接收入呼叫。业务控制模块224通过移动电话、移动网、PSTN和PBX将用户的选择信息(如果存在)传输到业务节点208。业务节点208用用户所选电话(例如,固定电话208)的电话号码代替移动电话号码,并且通过例如向PBX网传输那个电话号码和适当的控制信号,使PBX网将入呼叫连接到固定电话228,从而发起以那个号码为终端的呼叫转发。如果用户选择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业务节点就通过PBX网向PSTN转发移动电话号码和适当的控制信号,将入呼叫路由到移动电话。因此,用户使用移动电话遥控入呼叫的路由以得到固定电话较低费用或移动电话机动性的好处。另外,应该理解,代替用户从业务节点产生的固定电话号码列表中选择,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的键)手动输入固定电话的优选号码,这样可以避免对登记装置的需要。
图4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被遥控的呼叫路由业务的方法250。业务启动序列从步骤252开始,用户期望使用遥控路由业务,于是便通过移动电话(例如,移动电话222)输入请求所需业务的命令。如果需要的话,为了鉴权的目的,用户还输入一个分配的个人电话号码和PIN码。移动电话可以在非易失存储器中存储该个人号码。
在步骤254,在呼叫建立过程中,移动电话优选地通过图3所述的路径向业务节点(例如,业务节点208)传输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以及上述业务活动信息(例如,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256,如果业务节点确定授权请求的移动电话激活请求的业务,业务节点就向移动电话返回一个业务激活“OK”控制消息,从而确认业务激活请求并授权。这个控制消息将会配置该移动电话从而使其可使用所请求的业务。业务节点还将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和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相关连。
在步骤258,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该业务操作“OK”消息。实际上,业务节点响应用户的业务激活请求而激活遥控呼叫路由业务。业务节点将用户的移动电话与为用户分配的个人电话号码相关连、为激活的业务提供适当的控制信号、并且向请求的用户确认激活。然后,用户的移动电话行使遥控入呼叫接收方的职责。
图5是一个顺序图,它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取消上述遥控呼叫路由业务的方法260。在步骤262,用户向移动电话(222)输入业务取消请求命令。如果需要,用户还输入PIN码。在呼叫建立过程期间,步骤264,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266,业务节点将控制信息传回用户的移动电话,确认用户个人电话号码的接收。在步骤268,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业务取消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如果要求,还包括PIN码)。作为响应,业务节点解除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的关系,并且发出适当的控制信号以便取消遥控呼叫路由业务。在步骤270,业务节点向移动电话传输业务取消控制消息。在步骤272,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业务取消“OK”消息。
图6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使用的登记装置的方法280。实质上,在优选实施例中,只有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在业务节点中设置逻辑“激活”或“禁用”状态来激活(或禁用)登记装置。当试图激活登记装置时,业务控制模块(例如模块224)有可能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登记装置的信号。在那种情况下,业务节点(例如业务节点208)可以确定这些登记装置以前是否已经登记以及业务节点和业务控制模块是否仍然处于活动状态。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以前登记的装置可以被排除在当前的登记装置激活过程之外。
如果仍然接收到许多来自以前未登记的登记装置的信号,那么业务节点就产生这些登记装置的列表,并且将该列表传输到移动电话向用户进行显示。于是,用户就可以从显示的列表中选择特定的登记装置来激活。可以将该装置的标识号以可以阅读的形式打印在登记装置上以指导选择。
具体地,在步骤282,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一个请求激活登记装置的命令。移动电话还存储了相关业务控制模块(224)从附近登记装置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到的标识信息。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步骤284,移动电话在呼叫建立消息中向业务节点传输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286,如果用户是授权的用户,业务节点就向移动电话返回接收到个人号码的确认消息。
在步骤288,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所检测到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列表。在步骤290,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请求登记选中的登记装置的命令。在步骤292,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登记装置激活请求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包含已经被用户选中激活的登记装置的标识信息。在步骤294,如果业务节点确定登记请求是授权的,业务节点就向移动电话传输一个控制消息以确认授权和请求。在步骤296,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登记装置激活“OK”消息。
图7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向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的用户可以使用的固定电话列表中添加一个固定电话的方法360。在步骤362,用户向移动终端输入“添加电话装置”请求。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步骤364,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366,如果用户的号码可以被授权,业务节点就向移动电话返回一个确认控制消息。
在步骤368,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当前激活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和与那个登记装置相关的可用固定电话列表。在步骤370,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登记信息,这个登记信息包括当前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要添加的接收入呼叫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在步骤372,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包括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要添加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在内的登记装置“添加”控制消息。在步骤374,如果业务节点确定请求是授权的,它就向移动电话传输登记装置“添加”确认控制消息。在步骤376,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添加OK”消息。
图8是一个顶层原理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出于说明的目的,图8所示的呼叫路由系统类似于图1所示的呼叫路由系统10,不同的是,图8所示的登记装置(426)连接到固定电话线。因而,登记装置在相关连的固定电话断开连接时可以立即检测到,并且自动禁用登记装置。能够检测断开的目的是避免欺骗性地将装置移到另一个与可用固定电话主要列表不一致的位置。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到固定电话的连接只是一种允许这种检测的方法。举例而言,登记装置还可以连接到主电源,这样也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断开连接。为了避免电源故障的缺点,另一种方法使用特殊的、具有不易于手动操作的开关的连接器。当连接器从它的插座中移走时,开关被激活,这样就可以检测到装置断开连接。
具体地,系统再一次从逻辑上分为两个操作环境或段。网络段400包括连接到固定电话网404进行双向通信的PSTN402、PBX网406和移动电话网410。业务节点408连接到PBX网406以进行双向通信。实质上,网络段中PSTN、PBX、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的安排与功能与图1和3中所示的相同组件非常相象。
在这个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呼叫路由系统的本地或用户段420包括连接到业务控制模块424的移动电话422。移动电话422通过空中接口连接到网络段400中的移动电话网410。在这个实施例中,业务控制模块424包括与登记装置426双向交换控制信号的能量接收器和能量发射器(未明显地示出)。登记装置426包括与业务控制模块424在相对短距离内交换控制信号(包括登记装置身份码和登记装置状态码)的能量接收器和能量发射器(未明显示出)。固定电话428连接到网络段400中的PBX网406以进行双向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登记装置426连接到一个可将固定电话428连接到PBX网406的通信线路。实质上,除了固定电话(428)和登记装置(426)之间所示的直接连接以外,本地段中移动电话、业务控制模块、登记装置和固定电话的安排与功能和图1中所示的相同组件非常相象。应该理解,一个适当设计的从登记装置(426)到固定电话(428)的连接可以用于传送语音,这样,移动电话可以用做无绳电话。
图9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激活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使用的登记装置的方法300。在步骤302,登记装置(例如,登记装置226)向附近连接到用户的移动电话(222)的业务控制模块(224)发射低功率信号。业务控制模块接收并且检测到所发射的包括登记装置标识号在内的信号。在步骤304,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登记装置激活请求。作为响应,在步骤306,移动电话显示检测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
在步骤308,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包括选中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在内的登记信息。在步骤310,移动电话在呼叫建立消息中向业务节点传输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业务节点检验呼叫建立消息和用户的可靠性,并且在步骤312,向移动电话返回授权确认消息。在步骤314,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包括选中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选中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在内的登记装置激活控制消息。
作为响应,在步骤316,业务节点向移动电话传输一个授权激活选中的登记装置的控制消息。在步骤318,移动电话通过业务控制模块向选中的登记装置传输激活控制信号。激活控制信号对登记装置中的非易失存储器起作用,从而指示激活状态。在步骤320,登记装置(通过业务控制模块)向移动电话返回激活确认控制信号。在步骤322,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登记装置激活“OK”消息。这样,选中的登记装置被设置为“激活”模式。
图10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禁用遥控呼叫路由系统中的登记装置的方法330。在步骤340,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登记装置禁用请求。作为响应,在步骤336,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当前激活的登记装置的身份。在步骤338,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包括要禁用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在内的解除登记信息。在步骤340,移动电话在呼叫控制消息中向业务节点传输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业务节点检验呼叫控制消息和用户的可靠性,并且在步骤342,向移动电话返回可靠性确认消息。在步骤346,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包括要禁用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在内的登记装置解除登记控制消息。
作为响应,在步骤348,业务节点向移动电话传输一个用以授权禁用登记装置的控制消息。在步骤350,移动电话通过业务控制模块向登记装置传输禁用控制信号。在步骤352,登记装置(通过业务控制模块)向移动电话返回禁用确认控制信号。在步骤354,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登记装置禁用“OK”消息。这样,被禁用的登记装置被设置为“被动”模式。将禁用的登记装置设置为“被动”模式避免了例如如果在登记装置被移动到一个新位置却没有改变它和原位置固定电话之间的联系时可能出现的混淆。
图11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路由入呼叫的方法450。在步骤452,在“外界”的一方发起的(呼叫)建立(例如,PSTN402中的一个固定电话对个人号码的呼叫)被路由到业务节点。在步骤454,业务节点向移动电话传输“警告”控制消息,表示正在与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建立一个入呼叫。作为响应,在步骤456,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返回一个包括当前激活并被移动电话登记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状态在内的位置更新控制消息。在步骤458,业务节点通过向移动电话传输呼叫提供控制消息来进行响应,这个消息包括在固定电话(例如固定电话428)或移动电话中接收呼叫的选择。在步骤460,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呼叫接收选择。这样,用户就具有选择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接收(终止)呼叫的选择权。
如果用户选择使用固定电话接收呼叫,那么在步骤462,用户将这个选项输入移动电话。在步骤464,这个选择信息在控制消息中从移动电话传输到业务节点。在步骤466,业务节点产生并且向移动电话传输一个与激活的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固定电话号码列表。在步骤468,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那个列表。
在步骤470,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所选择的接收入呼叫的固定电话。在步骤472,移动电话在呼叫控制消息中向业务节点传输固定电话选择信息。在步骤474,使用选择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业务节点向固定电话传输“入呼叫”警告控制消息。在步骤476,固定电话振铃,并且如果(在步骤478)用户应答该振铃,固定电话在呼叫控制消息中向业务节点指示用户已经应答了电话(步骤480)。在步骤482,业务节点向PBX网传输控制消息,以便将主叫方连接到固定电话处的用户。
返回到步骤460,如果用户选择移动电话接收入呼叫,那么在步骤484,用户使用移动电话应答呼叫。在这种情况下,步骤486,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呼叫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一个连接移动电话到主叫方的请求。在步骤488,业务节点向PBX传输控制消息,以便将主叫方(通过移动电话网)连接到移动电话处的用户。
图12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路由出呼叫的方法500。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正在发起呼叫。在步骤502,用户通过输入被叫方的电话号码(例如,固定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号码)发起呼叫,并且用户按照自己的偏爱而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来进行呼叫。在步骤504,用户的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一个呼叫建立消息,该消息包括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506,一旦检验了用户的可靠性,业务节点就向用户的电话传输一个控制消息以确认已经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在步骤508,用户的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位置更新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当前激活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状态、以及用户对用以进行谈话的电话类型的偏爱。
在步骤510,业务节点向用户的电话传输一个可以用于进行呼叫的固定电话号码列表。在步骤512,用户的电话向用户显示这个列表。在步骤514,用户向自己的移动电话输入关于选择使用固定电话还是用户自己的移动电话。在步骤516,用户的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包括选中的电话的电话号码在内的控制消息。
如果用户向业务节点提供了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那么在步骤518,业务节点(通过PBX网)向选中的固定电话传输一个呼叫警告消息。在步骤520,选中的固定电话振铃,并且(在步骤522)如果用户应答振铃,移动电话就在步骤524向业务节点传输一个呼叫连接消息。在步骤526,业务节点向PBX传输呼叫连接消息,将用户的固定电话连接到被叫方。否则,在步骤528,业务节点将被叫方连接到用户移动电话。
图13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将出呼叫切换到一部固定电话的方法550。在步骤552之前,假设用户的移动电话和主叫方之间已经建立了呼叫。在步骤552,用户的移动电话进入一个登记装置(例如,登记装置426)的覆盖区域,并且移动电话的相关业务控制模块检测到来自登记装置的信号。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一个消息,指示现在可以将呼叫切换到一部固定电话。
如果用户希望将呼叫从移动电话切换到固定电话,用户就向移动电话输入呼叫改变控制命令和一个表示用户希望将出呼叫切换到的固定电话的信息。在步骤556,移动电话向移动电话网(例如,移动电话网410)传输呼叫改变控制信息(因而将另一方置于保持状态)和切换信息以及用户个人电话号码。举例而言,呼叫改变控制信息可以是如图13所说明的呼叫保持命令。在步骤558,移动网向业务节点传输包括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的呼叫控制建立消息。如果业务节点可以鉴权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在步骤560,它就向用户的移动电话传输一个控制消息,确认接收到切换请求。在步骤562,用户的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位置更新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检测的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呼叫切换请求信息。
在步骤564,业务节点向用户移动电话传输一个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与检测的登记装置关联的固定电话号码列表。在步骤566,移动电话向用户显示该列表。作为响应,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一个所列出的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步骤568)。在步骤570,移动电话在控制消息中向业务节点传输所选的固定电话号码。
在步骤572,业务节点与固定电话建立连接并且传输一个警告控制消息,从而便在步骤574开始振铃。在步骤576,用户应答固定电话,并且在步骤578,固定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一个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将出呼叫的连接路径从移动电话切换到一部选中的固定电话,从而与其它方(当前处于保持状态)重建连接的控制命令。
图14是一个顺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在被遥控的呼叫路由系统中将出呼叫切换到一部移动电话的方法600。在步骤602之前,假设用户正在从一部固定电话进行出呼叫。在步骤602,用户向移动电话输入一个请求,指示希望将出呼叫从固定电话切换到移动电话。在步骤604,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一个包括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的呼叫建立控制消息。业务节点检验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和请求的可靠性,并且向移动电话传输一个确认控制消息(步骤606)。在步骤608,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切换请求控制消息。在步骤610,业务节点向移动电话传送输入切换呼叫警告消息,显示输入切换呼叫的指示。在步骤614,用户应答移动电话,并且在步骤616,移动电话向业务节点传输切换控制消息,将出呼叫的连接路径从固定电话切换到移动电话。
虽然,结合附图说明并且用前述详细叙述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是在不脱离下面权利要求阐述并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容纳大量的重新调整、修改和置换。
Claims (55)
1.在通信网中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中至少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警告所述移动终端有入呼叫;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五信号,所述第五信号包括对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的选择;和
根据所述选择将所述呼叫路由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之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由步骤包括将所述呼叫路由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与多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登记装置发射所述至少第一信号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终端的列表;和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显示中从所述多个固定终端中选择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第三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响应接收的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所述第三信号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三和第五信号。
7.在移动通信网中遥控重新路由出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中至少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对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的选择;
根据所述选择向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发射警告;和
响应所述被应答的警告,将所述出呼叫重新路由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与多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登记装置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所述第二和第四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和第四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终端的列表;和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显示中从所述多个固定终端中选择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11.在通信网中遥控发起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中至少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与固定通信网中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对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连的所述标识符的选择;
响应所述选择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电话接收警告信号,藉此应答所述警告信号的用户可以被连接到被叫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四信号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四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与多个固定电话相关连的登记装置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步骤。
14.遥控激活登记装置以用于在至少一个通信网中将呼叫路由到固定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登记装置的标识;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登记装置的标识和激活请求;
从所述业务节点向所述移动终端发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登记装置激活控制信号;和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登记装置发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登记装置激活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终端藉此遥控所述登记装置的所述激活。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终端的列表;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显示中从所述多个固定终端中选择所述固定终端标识符;和
从所述移动电话向所述业务节点发射所述固定终端的所述标识符。
16.遥控禁用登记装置以用于在至少一个通信网中将呼叫路由到固定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移动终端向移动通信网可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登记装置的标识和禁用请求;
从所述业务节点向所述移动终端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登记装置禁用控制信号;和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登记装置发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所述登记装置禁用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终端藉此遥控所述登记装置的所述禁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终端的列表;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显示中从所述多个固定终端中选择所述固定终端标识符;和
从所述移动电话向所述业务节点发射所述固定终端的所述标识符。
18.在通信网中遥控路由呼叫的条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业务节点发射第一信号,所述业务节点连接到至少一个通信网,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个人电话号码和个人标识号;
向所述业务节点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的标识号,藉此使用所述个人电话号码和所述个人标识号,所述业务节点在所述个人号码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标识号之间建立联系;和
向所述业务节点发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登记装置的标识号和固定通信网中的固定终端的标识号,藉此所述业务节点在所述登记装置的所述标识号和所述固定终端的所述标识号之间建立联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所述个人电话号码,将在所述至少一个电信网中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业务节点,所述业务节点分析所述呼叫的起源,并且基于所述分析步骤,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建立对话。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还包括条件码,所述条件码指示与所述登记装置的状态相关连的多个条件中的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根据条件码而操作,响应所述条件码而发射的所述第三信号包括多个值中的至少一个。
22.在移动通信网中路由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登记装置发射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联的一个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电话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选择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联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以及
根据上述选择,确定所述呼叫至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其中之一的路由。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低功率射频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红外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第二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在呼叫建立期间发射所述第二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步骤还包括在进行呼叫期间将所述呼叫路由到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呼叫到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终端的路由;和
在无法检测所述路由时终止所述呼叫。
28.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电话网发射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信号。
29.在移动通信网中发起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登记装置发射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联的一个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电话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选择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相关联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移动站的标识符;以及
响应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定路由以便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其中之一发起所述呼叫。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红外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第二信号的步骤还包括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信号。
32.用于供移动终端用户在移动通信网中控制呼叫的路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业务节点存储呼叫建立控制信号,所述呼叫建立控制信号包括与所述用户相关的个人号码;
从所述业务节点向所述移动终端发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呼叫建立控制信号的指示和所述用户使用的路由选项,所述路由选项包括与登记装置相关连的多个固定终端的列表,所述登记装置已经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了通信联系;
在所述移动终端为所述用户显示所述路由选项;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业务节点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从至少一个所述多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中作出的选择;和
在所述业务节点的控制下,将与所述呼叫建立控制信号相关的呼叫路由到所述多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中选出的一个。
33.在移动通信网中用于遥控路由呼叫的系统,包括:
标识多个相关的固定终端的登记装置,所述登记装置包括一个信号发射机;
一个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互连以进行双向通信,并且包括接收从所述登记装置发射的信号的登记接收机装置,和供用户从至少一个所述多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中作出选择的选择装置;和
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互连的业务节点,所述业务节点包括用于响应从所述移动电话接收的选择信号、将所述呼叫路由到所述多个固定电话终端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移动终端中选定的一个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向所述登记装置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并且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和所述移动终端使用所述向所述登记装置发射信号的装置和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所述接收装置来进行通信,这种通信包括传送至少一个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从所述登记装置接收登记信息的业务控制模块装置和显示信息的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集成在所述移动终端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6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模块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相独立的单元并且它们之间包括有线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机包括红外发射机。
40.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机包括低功率射频发射机。
41.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节点包括将所述呼叫路由到固定终端的PBX网。
42.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登记装置和主电源线之间连接的装置。
43.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登记装置和固定电话线之间的连接的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一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登记装置和一个在锁定位置的插座之间。
45.根据权利要求4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电路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的操作在所述登记装置中被指示。
46.根据权利要求4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响应所述连接器连接到所述插座而操作,并且受到防护而避免从外部进行操作。
47.根据权利要求4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开关。
48.在移动通信网中实时实现遥控路由入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与登记装置关联的登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警告所述移动终端有所述入呼叫;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所述登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五信号,所述第五信号包括从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和与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标识符中选出的一个;和
基于所述选择将所述入呼叫路由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一个。
49.根据权利要求4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的列表的步骤。
50.根据权利要求4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三和第五信号并且从该业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和第四信号的步骤。
51.在移动通信网中遥控重新路由正在进行的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与登记装置关联的登记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登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和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符中选出的一个;
基于所述选择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的一个发射警告;和
响应被应答的所述警告信号,将所述出呼叫路由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中的一个。
52.根据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和第四信号并且从该业务节点接收所述第三和第五信号的步骤。
53.根据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与所述登记装置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的列表的步骤。
54.在通信网中遥控发起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终端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与登记装置关联的登记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登记标识符;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与至少一个固定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发射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中选出的一个;
响应所述选择,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标识符中所述选中的一个相关的至少一个固定终端中的一个接收一个警告信号,藉此,应答所述警告信号的用户可以连接到被叫方。
55.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移动通信网可以访问的业务节点发射所述第二和第四信号并且从该业务节点接收所述第三和警告信号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8/705,851 US5903833A (en) | 1996-08-30 | 1996-08-3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calls by remote control |
US08/705,851 | 1996-08-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5728A CN1235728A (zh) | 1999-11-17 |
CN1161952C true CN1161952C (zh) | 2004-08-11 |
Family
ID=2483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992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1952C (zh) | 1996-08-30 | 1997-08-26 | 通过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03833A (zh) |
EP (1) | EP0913048A1 (zh) |
JP (1) | JP4089835B2 (zh) |
CN (1) | CN1161952C (zh) |
AU (1) | AU4037297A (zh) |
CO (1) | CO4700372A1 (zh) |
ID (1) | ID18129A (zh) |
TW (1) | TW353837B (zh) |
WO (1) | WO19980094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1581B (fi) * | 1995-11-07 | 1998-07-1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Kiinteän verkon protokollien sovittaminen matkaviestinverkkoon signalo intituen puuttuessa |
JPH10271208A (ja) * | 1997-03-21 | 1998-10-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話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装置のセキュリティ機能設定方法 |
US6038451A (en) * | 1997-06-18 | 2000-03-14 | Integrated Telecom Solutions, Inc. | Location base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forwarding wireless telephone calls |
US7149514B1 (en) | 1997-07-30 | 2006-12-12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 Cellular docking station |
US20080194251A1 (en) * | 1997-07-30 | 2008-08-14 | Steven Tische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s to devices |
US20080207197A1 (en) | 1997-07-30 | 2008-08-28 | Steven Tischer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interfacing devices with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20020131393A1 (en) * | 1997-08-12 | 2002-09-19 | Andrew Baldridge | Graphic user interface for a radio loca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
US6167040A (en) * | 1997-10-10 | 2000-12-26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Speech transmiss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different networks |
JP3111966B2 (ja) * | 1998-01-30 | 2000-11-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装置 |
US6115604A (en) * | 1998-02-10 | 2000-09-05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to analog phone lines |
US6295456B1 (en) * | 1998-02-27 | 2001-09-25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Dynamic binding and bridg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1999063778A1 (de) * | 1998-05-29 | 1999-12-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system zum betreiben von drahtlosen tele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en in einem zellularen mobilfunknetz |
EP0978982A1 (de) * | 1998-08-05 | 2000-02-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Administrieren eines Dienstes für einen Teilnehmer |
US6397058B1 (en) | 1998-09-09 | 2002-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oaming incoming screening (RIS) in a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
US6748227B1 (en) | 1999-03-03 | 2004-06-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using permanent identifier inclu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
US6603974B1 (en) | 1999-03-03 | 2003-08-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
US6411802B1 (en) * | 1999-03-15 | 2002-06-25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rporation | Wireless backup telephone device |
US6738616B1 (en) | 1999-03-15 | 2004-05-18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Automatic telephone service forwarding device |
US6154645A (en) * | 1999-06-10 | 2000-11-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MS tone to prevent a voice announcement in a group call |
US6909900B1 (en) * | 1999-07-01 | 2005-06-21 |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oration | Wireless mobile call location and delivery for non-geographic numbers using a wireline SSP+SCP/wireless HLR interface |
US6618590B1 (en) * | 1999-12-10 | 2003-09-09 |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oration | Use of mobile unit to provide delivery path optimization to land-based unit |
DE19960964A1 (de) * | 1999-12-17 | 2001-06-21 | Siemens Ag | Telekommunikations-Endgerät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Rufumleitung zwischen Telekommunikations-Endgeräten |
JP3501067B2 (ja) * | 2000-02-10 | 2004-02-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事業所用phs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構内交換機及びphs子機 |
US7054636B1 (en) * | 2000-03-01 | 2006-05-30 | Gte Wireless Servic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data from wireline terminals to mobile terminals |
DE10021126A1 (de) * | 2000-04-29 | 2001-10-31 | Mannesmann Vdo Ag | Verfahren zum Telefonieren und Mobiltelefon dazu |
US6975874B1 (en) | 2000-06-09 | 2005-12-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ortable phone that changes function according to its self-detected geographical position |
JP2002044248A (ja) * | 2000-06-09 | 2002-02-08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携帯電話の自己検出位置をもとに1つ以上の地上電話または携帯電話を選択的に呼び出す方法及び電話システム |
US6725045B2 (en) * | 2000-07-05 | 2004-04-20 | Virtual Extension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personal units, notifying called parties of incoming calls and automatically routing calls to desired telephone stations |
CA2448988C (en) * | 2000-08-16 | 2011-04-12 | Telus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interfacing a conventional telephone installation to a wireless telephone network |
US7106852B1 (en) | 2000-09-08 | 2006-09-12 | Fuji Xerox Co., Ltd. | Telephone accessory for generating conversation utterances to a remote listener in response to a quiet selection |
US7013279B1 (en) * | 2000-09-08 | 2006-03-14 | Fuji Xerox Co., Ltd. | Personal computer and scanner for generating conversation utterances to a remote listener in response to a quiet selection |
US6823184B1 (en) * | 2000-09-08 | 2004-11-23 | Fuji Xerox Co., Ltd.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for generating conversation utterances to a remote listener in response to a quiet selection |
US7286649B1 (en) | 2000-09-08 | 2007-10-23 | Fuji Xerox Co., Ltd. |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for generating conversation utterances to a remote listener in response to a quiet selection |
US20020164987A1 (en) * | 2000-12-13 | 2002-11-07 | Germano Caronn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location sensitive data routing |
JP3682767B2 (ja) | 2000-12-20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転送制御システム、転送制御方法、及び、転送制御端末 |
US6681117B2 (en) * | 2001-01-04 | 2004-01-20 |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 Switching control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ellular phone calls to fixed-network telephone |
US7130643B2 (en) * | 2001-01-12 | 2006-10-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pag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self-detected posi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6987755B2 (en) * | 2001-03-22 | 2006-01-17 |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notif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386576C (en) * | 2001-05-15 | 2009-07-2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detachable information module |
DE10127265A1 (de) * | 2001-06-05 | 2002-04-25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leiten von Anrufen |
US6701145B2 (en) * | 2001-07-30 | 2004-03-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irecting calls placed to a mobile phone to a second phone |
US7082306B2 (en) * | 2001-08-30 | 2006-07-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rging wireless telephone service with existing wired telephone equipment in a facility |
JP3994707B2 (ja) * | 2001-09-17 | 2007-10-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課金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
US20030073431A1 (en) * | 2001-10-16 | 2003-04-17 | Jheroen Dorenbosch | Transferring commun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US7120454B1 (en) | 2001-12-26 | 2006-10-10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 Auto sensing home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telephone with remote answering capabilites |
US7200424B2 (en) | 2002-07-15 | 2007-04-03 | Bellsouth Inte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the use and movement of telephony devices |
US8526466B2 (en) | 2002-07-15 | 2013-09-0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
US8554187B2 (en) | 2002-07-15 | 2013-10-0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etworks and devices |
US8275371B2 (en) | 2002-07-15 | 2012-09-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s to devices |
US8543098B2 (en) | 2002-07-15 | 2013-09-2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and networks |
US8416804B2 (en) | 2002-07-15 | 2013-04-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
US8000682B2 (en) | 2002-07-15 | 2011-08-1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access to data |
CN100438664C (zh) * | 2002-07-19 | 2008-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标识器的移动电话智能业务触发实现方法 |
FI114372B (fi) * | 2002-08-28 | 2004-09-30 | Teliasonera Finland Oyj | Menetelmä yhteydenottojen uudelleenohjaamiseksi ja uudelleenohjauksen muodostamiseksi |
US7450945B2 (en) * | 2002-09-17 | 2008-11-11 | At&T Mobility Ii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anced wireless telephony services using a wireline telephone number |
DE10255489A1 (de) * | 2002-11-27 | 2004-06-09 | Deutsche Telekom Ag | Kommunikations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Weiterschaltung eines Anrufs zwischen einem Mobilfunknetz und einem Festnetz |
US7116975B1 (en) * | 2003-01-21 | 2006-10-03 |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call forwarding in a wireless mobile station |
JP4136710B2 (ja) * | 2003-02-21 | 2008-08-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網装置、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FR2853798B1 (fr) * | 2003-04-08 | 2005-07-01 | Inventel Systemes | Procede et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
US20050003830A1 (en) * | 2003-06-27 | 2005-01-0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mart telephone call rout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7889849B2 (en) * | 2003-07-14 | 2011-02-15 | Cisco Tech Inc | Mobile device conference calls vi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
US7876888B2 (en) * | 2003-07-14 | 2011-01-2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bile device calls vi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
US7787607B2 (en) * | 2003-07-14 | 2010-08-3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bile device calls vi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
US7743156B2 (en) * | 2003-07-18 | 2010-06-22 | Onset Technology,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N-to-PI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
US8160557B2 (en) | 2003-09-15 | 2012-04-17 | AT&T Mobility I LLC |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and external computing devices |
US20050125217A1 (en) * | 2003-10-29 | 2005-06-09 | Gadi Mazor | Server-based spell check engine for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s |
WO2005070082A2 (en) * | 2004-01-09 | 2005-08-04 | Onset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to interact with a voice mail system via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DE102004013855A1 (de) | 2004-03-16 | 2005-10-13 | Deutsche Telekom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stengünstigen Umleitung von Anrufen |
JP5095922B2 (ja) * | 2004-05-04 | 2012-12-12 |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印刷機の遠隔診断システム |
US7957726B2 (en) * | 2004-11-24 | 2011-06-07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ing a personalized indicium assigned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US20060132832A1 (en) * | 2004-12-17 | 2006-06-22 | Sap Aktiengesellschaft | Automated telephone number transfer |
US7746989B2 (en) * | 2005-04-12 | 2010-06-29 | Onset Technology,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attaching an audio file to an electronic message generated by a portable client device |
EP1922891B1 (en) * | 2005-08-19 | 2014-07-16 |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imultaneous radio resource and service requests |
US20070127652A1 (en) * | 2005-12-01 | 2007-06-07 | Divine Abha 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s |
US7729489B2 (en) * | 2006-04-12 | 2010-06-0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Transferring a communications exchange |
US20090296913A1 (en) * | 2008-05-28 | 2009-12-03 | Eric Thoma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call processing |
US8463257B1 (en) * | 2010-01-14 | 2013-06-11 | Michael Shaoul | System for redirecting cellular phone calls to conventional landline handsets |
US20110237263A1 (en) * | 2010-03-25 | 2011-09-29 |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Location based call routing |
US8306513B2 (en) | 2010-10-04 | 2012-11-0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ct PBX-mobility call failure |
EP2498484A1 (en) * | 2011-03-11 | 2012-09-12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routing telephone calls within an enterprise telephone system |
JP2013153339A (ja) * | 2012-01-25 | 2013-08-08 |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101953308B1 (ko) | 2012-08-01 | 2019-05-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커뮤니케이션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9078240B2 (en) | 2013-03-08 | 2015-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necting a cellular phone with a fixed phone under instruction of a small base station |
CN104410958B (zh) * | 2014-12-19 | 2018-04-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
CN104507063B (zh) * | 2014-12-19 | 2017-0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
FR3104877B1 (fr) * | 2019-12-17 | 2023-05-12 | Orange | Procédé d’accès à un terminal associé à un premier réseau à partir d’un identifiant d’accès à un deuxième réseau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75385A (en) * | 1979-08-13 | 1981-06-23 |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Infrared personnel locator system |
GB8419003D0 (en) * | 1984-07-25 | 1984-08-30 | Racal Res Ltd | Portable telephones |
US5375161A (en) * | 1984-09-14 | 1994-12-20 | Accessline Technologies, Inc. | Telephone control system with branch routing |
JPS6331342A (ja) * | 1986-07-25 | 1988-02-10 | Hashimoto Corp | 遠隔操作可能な電話転送先変更装置 |
US4989230A (en) * | 1988-09-23 | 1991-01-29 | Motorola, Inc. | Cellular cordless telephone |
US4980907A (en) * | 1989-12-15 | 1990-12-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Telecommunication combination comprising a telepoint and a portable radio terminal |
US5222123A (en) * | 1990-01-08 | 1993-06-22 | Motorola, Inc. | Registration and automatic call redirecting for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
US5243645A (en) * | 1990-11-01 | 1993-09-07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Automatic system for forwarding of calls |
US5315636A (en) * | 1991-06-28 | 1994-05-24 | Network Access Corporation |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960012483B1 (ko) * | 1991-09-09 | 1996-09-20 | 모토로라 인코포레이티드 | 페이저가 장착된 핸드셋들간의 원격 지점간 통화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Z209193A3 (en) * | 1992-02-06 | 1994-10-19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rtable unit and said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 of operation |
US5363425A (en) * | 1992-06-29 | 1994-11-08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ersonal locator, access control and asset tracking service using an in-building telephone network |
US5479408A (en) * | 1994-02-22 | 1995-12-26 | Will; Craig A. | Wireless personal paging, communications, and locating system |
SE9401834D0 (sv) * | 1994-05-27 | 1994-05-2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all set-up |
US5742905A (en) * | 1994-09-19 | 1998-04-21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nternetworking |
CA2166432A1 (en) * | 1995-01-27 | 1996-07-28 | Mark Jeffrey Foladar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mobile party |
-
1996
- 1996-08-30 US US08/705,851 patent/US590383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
- 1997-08-14 TW TW086111711A patent/TW35383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8-21 ID IDP972929A patent/ID18129A/id unknown
- 1997-08-26 EP EP97937924A patent/EP091304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08-26 AU AU40372/97A patent/AU4037297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8-26 CN CNB971992509A patent/CN116195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8-26 JP JP51155598A patent/JP40898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8-26 WO PCT/SE1997/001406 patent/WO199800942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1997-08-27 CO CO97049540A patent/CO4700372A1/es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353837B (en) | 1999-03-01 |
WO1998009425A1 (en) | 1998-03-05 |
US5903833A (en) | 1999-05-11 |
ID18129A (id) | 1998-03-05 |
EP0913048A1 (en) | 1999-05-06 |
CO4700372A1 (es) | 1998-12-29 |
JP2001500679A (ja) | 2001-01-16 |
CN1235728A (zh) | 1999-11-17 |
AU4037297A (en) | 1998-03-19 |
JP4089835B2 (ja) | 2008-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1952C (zh) | 通过遥控路由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90985C (zh) | 处理呼叫的方法和对应的无线移动终端 | |
CN102396249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网关装置、核心网络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EP106589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two-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103598A (zh) | 在通信网络中实现组合服务 | |
CN101438606A (zh) | 用于传递短消息服务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575569A (zh) | 基于网际协议提供双向通信网络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05160094A (ja) | 企業私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コール・ピックアップ・サービスの相互運用性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 | |
JP2005136553A (ja) | 移動体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管理装置 | |
WO2006085269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nabling at least two handheld apparatuses to join a network service | |
CN1207000A (zh) | 控制呼叫选择路由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 |
CN1622573A (zh) | 提供专用企业通信网络与蜂窝通信网络的互用性的系统 | |
US9107192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EP3378277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ift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CN109672688A (zh) |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306378A (zh) | 一种智能手表管理手机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638624A (zh) |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 |
CN106550314B (zh) |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呼叫转移方法 | |
CN1622682A (zh)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执行匿名呼叫重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 |
EP1492363B1 (en) |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short message | |
KR20050114021A (ko) |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단문메시지 착신전환방법 | |
KR100815561B1 (ko) | 이동 단말기의 실제 전화 번호와 가상 전화 번호를 이용한음성 사서함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3957334B (zh) | 一种呼叫转接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 |
JP4041506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 | |
JPH10322454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