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2605A - 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2605A
CN116142605A CN202111374856.1A CN202111374856A CN116142605A CN 116142605 A CN116142605 A CN 116142605A CN 202111374856 A CN202111374856 A CN 202111374856A CN 116142605 A CN116142605 A CN 116142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ving
conveyor
bracket
material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4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欢
张仲超
吴存全
刘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48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2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2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2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04Part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10Devices to locate articles in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65D25/24External fittings for spacing bases of containers from supporting surfaces, e.g. le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送装置,包括:包括:支架;连接件,设置于支架,连接件的个数为两组以上;承载部,通过一组连接件连接于支架。本申请中,多组连接件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使得承载部可以通过其中一组连接件快速安装于支架,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电池的零部件需要由其中一个制造场地移动至另一制造场地,通常选用运送装置将电池的零部件(例如用于制备电芯的卷料)在不同的场地之间进行移动。由于零部件尺寸不同,导致运送装置上需要装备不同尺寸的承载部,因此承载部的安装拆卸效率严重影响零部件的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运送装置,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送装置,包括:支架;连接件,设置于支架,连接件的个数为两组以上;承载部,通过一组连接件连接于支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运送装置包括支架、连接件和承载部。支架用于提供支撑,连接件用于将承载部连接于支架,承载部用于承载物料。连接件为多组,承载部通过一组连接件连接于支架,多组连接件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使得承载部可以通过其中一组连接件快速安装于支架,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此外,多组连接件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不同尺寸的承载部能够运送不同尺寸的物料,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适配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物料托盘,设置于承载部背离升降部的一侧,物料托盘用于向运送装置运输的物料提供限位;承载部和物料托盘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孔,另一者上有限位凸起,以使物料托盘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孔限位于承载部。通过物料托盘可以向物料提供限位,物料托盘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孔限位于承载部,一方面能够保证物料托盘和承载部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物料托盘和承载部能够通过将限位凸起插拔于限位孔内实现快速安装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设置于支架,承载部包括贯穿设置的视窗,以使图像获取装置能够由视窗获取图像信息。通过设置图像获取装置可以获取承载部上的图像信息,例如可以获取物料托盘和/或物料托盘内物料的图像信息,以使用户能够快速判断所取物料托盘和/或物料托盘内物料是否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设置于承载部并用于获取物料托盘的位置信息。传感器能够获取物料托盘的位置信息,便于用户及时了解物料托盘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本体部,呈环状,两组以上的连接件的本体部相互套设设置;连接孔,贯穿本体部设置,且多个连接孔在本体部上间隔分布,连接件通过连接孔连接于承载部。两组以上的本体部相互套设能够减小多个连接件所占据的空间尺寸。多个连接孔在本体部上间隔分布,当本体部通过多个连接孔与承载部相互连接时,能够保证本体部和承载部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呈圆环状,且两组以上的连接件的本体部同心且相互套设设置。使得连接件的形状更加规则,易于制造成型,便于运送装置的快速装配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以使本体部能够带动承载部转动。本体部能够带动承载部转动,承载部能够带其上的物料转动,便于将物料由任意方位装载于承载部,同时也便于由任意方位从承载部上卸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互套设的多个本体部相互固定连接,且多个本体部中的最外侧本体部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轮齿;运送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和连接于旋转驱动部的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第一轮齿与最外侧的本体部相互啮合,以使旋转驱动部能够带动本体部转动。旋转驱动部能够驱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和第一轮齿啮合能够驱动外侧本体部转动,多个本体部固定连接使得外侧本体部能够驱动所有本体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部,设置于支架且沿第一方向可升降设置,升降部设置于承载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以使升降部升降时能够带动承载部升降。升降部能够改变承载部的高度,便于将物料由合适的高度装载于承载部,同时也便于由合适的高度从承载部上卸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部包括:驱动轴,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驱动轴绕沿第二方向的轴线可自转设置;顶升部,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升降端,连接端连接于驱动轴,以使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升降端环绕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顶升部绕驱动轴转动,进而使得升降端能够环绕驱动轴转动,可以改变升降端的高度,使得升降端可以改变承载部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从动轮,连接于升降端,从动轮跟随驱动轴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轮用于带动升降端绕驱动轴转动。通过从动轮能够辅助驱动顶升部环绕驱动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和从动轮相互啮合,从动轮固定于升降端,以使驱动轴能够带动从动轮环绕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和从动轮啮合,当驱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轮环绕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与从动轮连接的升降端环绕驱动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端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承载部相互接触的导向面,沿连接端至升降端的方向,升降端的宽度逐渐减小。通过设置导向面,当升降端用于顶升承载部时,升降端通过导向面能够逐渐顶起承载部,且沿连接端至升降端的方向,两个导向面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一方面使导向面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升降端顶升承载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升降端划伤承载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部有两组,两组升降部的驱动轴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并同步转动,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均相交。两组升降部的驱动轴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时,两组升降部的顶升部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通过两组顶升部顶升承载部能保证承载部受力平衡,避免承载部倾斜导致翻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升降部的驱动轴通过链条相互连接并同步转动。两个升降部的驱动轴通过链条相互连接,只要驱动其中一组升降部的驱动轴,即可使得该驱动轴驱动另一升降部的驱动轴转动,能够简化运送装置结构,节省运送装置内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在其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顶升部。通过至少两个顶升部带动承载部升降,能够保证承载部受力平衡。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送装置中,运送装置包括多组连接件,多组连接件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使得承载部可以通过其中一组连接件快速安装于支架,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F-F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H-H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3中K-K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连接件;21、本体部;22、连接孔;23、第一轮齿;
3、承载部;31、限位凸起;32、图像获取装置;33、视窗;34、传感器;35、防滑板;
4、物料托盘;41、盘状底部;42、承托架;
5、旋转驱动部;51、传动轮;
6、升降部;61、驱动轴;611、链齿;62、顶升部;621、连接端;622、升降端;622a、导向面;63、从动轮;64、链条;
7、外罩;71、电池;72、检测口;73、盖板;74、操作面板;75、护板;76、导航系统;77、驱动电机;78、驱动链;
8、卷料;
Z、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电池的零部件需要由其中一个制造场地移动至另一制造场地,通常选用运送装置将电池的零部件(例如用于制备电芯的卷料)在不同的场地之间进行移动。由于零部件尺寸不同,导致运送装置上需要装备不同尺寸的承载部,因此承载部的安装拆卸效率严重影响零部件的运输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运送装置,并在运送装置上设置了多组连接件,使得承载部可以通过其中一组连接件快速安装于支架,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此外,多组连接件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不同尺寸的承载部能够运送不同尺寸的物料,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适配性。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送装置包括:支架1;连接件2,设置于支架1,连接件2的个数为两组以上;承载部3,通过一组连接件2连接于支架1。
为了更好的展示运送装置的内部结构,图3中未展示承载部3这一结构。如图3所示,连接件2为两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还可以为三组、四组或更多组。
支架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为连接件2和承载部3提供安装控件即可。例如支架1可以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的支撑部,连接件2可以设置于支撑部。承载部3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承载部3上例如还设置有防滑板35,防止物料在承载部3上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运送装置包括支架1、连接件2和承载部3。支架1用于提供支撑,连接件2用于将承载部3连接于支架1,承载部3用于承载物料。连接件2为多组,承载部3通过一组连接件2连接于支架1,多组连接件2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3,使得承载部3可以通过其中一组连接件2快速安装于支架1,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此外,多组连接件2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承载部3,不同尺寸的承载部3能够运送不同尺寸的物料,能够提高运送装置的适配性。
可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外罩7,支架1位于外罩7内。运送装置还包括位于外罩7内的电池71、设置于外罩7上的检测口72、盖设于检测口72处的盖板73、设置于支架1底部的行走机构(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外罩7上的操作面板74等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运送装置还包括导航系统76,用于获取运送装置的位置信息。导航系统76可以为两套,以保证位置数据的准确性。导航系统76例如可以选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航系统76。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运送装置还包括:物料托盘4,设置于承载部3背离升降部6的一侧,物料托盘4用于向运送装置运输的物料提供限位;承载部3和物料托盘4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孔(图中未示出),另一者上有限位凸起31,以使物料托盘4通过限位凸起31和限位孔限位于承载部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物料托盘4可以向物料提供限位。物料托盘4通过限位凸起31和限位孔限位于承载部3,一方面能够保证物料托盘4和承载部3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物料托盘4和承载部3能够通过将限位凸起31插拔于限位孔内实现快速安装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送装置的装配效率。
可选的,限位凸起31可以设置于承载部3,且限位凸起31凸出于承载部3用于承载物料托盘4的承载面设置,限位孔设置于物料托盘4。在物料托盘4装配于承载部3时,可以通过将限位孔套设于限位凸起31快速准确地完成物料托盘4和承载部3安装。可选的,限位凸起31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使得限位凸起31可以旋拧于承载部3上。
限位凸起31的个数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限位凸起31可以为四个,四个限位凸起31间隔分布,同样的限位孔也为四个,各限位孔分别与各限位凸起3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物料托盘4可以通过四个限位孔套设于限位凸起31进而定位于承载部3。
物料托盘4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物料托盘4可以呈盘状。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料托盘4包括盘状底部41和设置于盘状底部41的承托架42,承托架42用于支撑物料。例如当物料为用于生产电池71电芯极片的卷料8时,卷料8卷绕呈筒状并具有中心支撑轴。承托架42可以为两个,两个承托架42并排设置,两个承托架42用于支撑中心支撑轴,以将卷料8支撑于盘状底部41上,能够改善物料托盘4和卷料8的剐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运送装置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2,设置于支架1,承载部3包括贯穿设置的视窗33,以使图像获取装置32能够由视窗33获取图像信息。图像获取装置32例如为相机,相机用于拍摄承载部3上空的图像。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图像获取装置32可以获取承载部3上的图像信息,例如可以获取物料托盘4和/或物料托盘4内物料的图像信息,以使用户能够快速判断所取物料托盘4和/或物料托盘4内物料是否准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运送装置还包括:传感器34,设置于承载部3并用于获取物料托盘4的位置信息。传感器34能够获取物料托盘4的位置信息,便于用户及时了解物料托盘4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4,连接件2包括:本体部21,呈环状,两组以上的连接件2的本体部21相互套设设置;连接孔22,贯穿本体部21设置,且多个连接孔22在本体部21上间隔分布,连接件2通过连接孔22连接于承载部3。连接孔22的个数例如为8个,8个连接孔22环绕本体部21的中心等间距分布。
可选的,本体部21呈片型环状结构,本体部21包括用于支撑承载部3的支撑面,连接孔22贯穿支撑面设置。当两组以上的连接件2的本体部21相互套设设置时,多个本体部21的支撑面朝向一致。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组以上的本体部21相互套设能够减小多个连接件2所占据的空间尺寸。多个连接孔22在本体部21上间隔分布,当本体部21通过多个连接孔22与承载部3相互连接时,能够保证本体部21和承载部3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4,本体部21呈圆环状,且两组以上的连接件2的本体部21同心且相互套设设置。使得连接件2的形状更加规则,易于制造成型,便于运送装置的快速装配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体部21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1,以使本体部21能够带动承载部3转动。
本体部21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1可以为本体部21绕沿第一方向Z延伸并经过其自身中心轴线可自转动连接于支架1。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体部21相对支架1可转动设置,使得本体部21能够带动承载部3转动,承载部3能够带其上的物料转动。便于将物料由任意方位装载于承载部3,同时也便于由任意方位从承载部3上卸料。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4,相互套设的多个本体部21相互固定连接,且多个本体部21中的最外侧本体部21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轮齿23;运送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5和连接于旋转驱动部5的传动轮51,传动轮51通过第一轮齿23与最外侧的本体部21相互啮合,以使旋转驱动部5能够带动本体部21转动。
旋转驱动器例如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于带动传动轮51转动,旋转电机和传动轮51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减速器等零部件,只要旋转电机能够带动传动轮51转动即可。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5能够驱动传动轮51转动,传动轮51和第一轮齿23啮合能够驱动外侧本体部21转动,多个本体部21固定连接使得外侧本体部21能够驱动所有本体部21转动。进而使得本体部21能够带动承载部3转动,承载部3能够带其上的物料转动。便于将物料由任意方位装载于承载部3,同时也便于由任意方位从承载部3上卸料。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运送装置还包括:升降部6,设置于支架1且沿第一方向Z可升降设置,升降部6设置于承载部3在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以使升降部6升降时能够带动承载部3升降。
当支架1包括底座和支撑部时,升降部6设置于承载部3朝向底座的一侧,使得升降部6的升降能够带动承载部3相对于底座升降。可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护板75,护板75设置于升降部6的周侧以向升降部6提供防护。图5中示意出了护板75的结构,图6中为了更好地展示运送装置的内部结构,未展示护板75结构。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部6能够改变承载部3的高度,便于将物料由合适的高度装载于承载部3,同时也便于由合适的高度从承载部3上卸料。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7是图6中F-F处的剖视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升降部6包括:驱动轴61,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Z相交,驱动轴61绕沿第二方向Y的轴线可自转设置;顶升部62,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的连接端621和升降端622,连接端621连接于驱动轴61,以使驱动轴61转动时能够带动升降端622环绕驱动轴61转动。
顶升部62的连接端621连接于驱动轴61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连接端621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连接端621通过通孔套设于驱动轴61,且驱动轴61和连接端621固定连接。例如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驱动轴61上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限位于定位孔内,通过定位部和定位孔的相互限位,能够避免连接端621通过通孔相对驱动轴61转动,保证驱动轴61和连接端621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轴61转动时能够带动顶升部62绕驱动轴61转动,进而使得升降端622能够环绕驱动轴61转动,可以改变升降端622的高度,使得升降端622可以改变承载部3的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运送装置还包括:从动轮63,连接于升降端622,从动轮63跟随驱动轴61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轮63用于带动升降端622绕驱动轴61转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轴61转动时还能够驱动从动轮63转动,从动轮63带动升降端622环绕驱动轴61转动,从动轮63能够辅助驱动顶升部62环绕驱动轴61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驱动轴61和从动轮63相互啮合,从动轮63固定于升降端622,以使驱动轴61能够带动从动轮63环绕驱动轴61转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轴61和从动轮63啮合,当驱动轴61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轮63环绕驱动轴61转动,进而带动与从动轮63连接的升降端622环绕驱动轴61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升降端622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承载部3相互接触的导向面622a,沿连接端621至升降端622的方向,升降端622的宽度逐渐减小。
可选的,升降端622背离连接端621的端面呈圆弧形,且升降端622背离连接端621端面沿背离连接端621的方向凸出形成,以形成位于升降端622两侧的导向面622a。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面622a,当升降端622用于顶升承载部3时,升降端622通过导向面622a能够逐渐顶起承载部3,且沿连接端621至升降端622的方向,两个导向面622a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一方面使导向面622a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升降端622顶升承载部3;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升降端622划伤承载部3。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图8是图5中H-H处的剖视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升降部6有两组,两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沿第三方向X并排设置并同步转动,第三方向X与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Z均相交。
可选的,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X中两两垂直。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沿第三方向X并排设置时,两组升降部6的顶升部62沿第三方向X间隔设置,通过两组顶升部62顶升承载部3能保证承载部3受力平衡,避免承载部3倾斜导致翻料。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9是图3中K-K处的剖视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两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通过链条64相互连接并同步转动。
可选的,驱动轴61的周侧设置有链齿611,链条64套设于链齿611以带动两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同步转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升降部6的驱动轴61通过链条64相互连接,只要驱动其中一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即可使得该驱动轴61驱动另一升降部6的驱动轴61转动,能够简化运送装置结构,节省运送装置内部空间。
可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77和与驱动电机77连接的驱动链78,驱动电机77用于通过驱动链78驱动任一升降部6的驱动轴61转动,使得该升降部6的驱动轴61能够驱动另一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至图9所示,驱动轴61在其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顶升部62。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升降部6有两组时,两组升降部6的驱动轴61的两端均设置有顶升部62,那么运送装置包括四个间隔分布的顶升部62,通过四个间隔分布的顶升部62带动承载部3升降,能够保证承载部3受力平衡。
可选的,同一驱动轴61两端的两个顶升部6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两个驱动轴61对应的第一间距相等。可选的,沿第三方向X相邻的两个顶升部6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相等。即两组升降部6的四个顶升部62分布于正方形轨迹的四个角,能够保证承载部3受力平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
连接件(2),设置于所述支架(1),所述连接件(2)的个数为两组以上;
承载部(3),通过一组所述连接件(2)连接于所述支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托盘(4),设置于所述承载部(3)背离所述升降部(6)的一侧,所述物料托盘(4)用于向所述运送装置运输的物料提供限位;
所述承载部(3)和所述物料托盘(4)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孔,另一者上有限位凸起(31),以使所述物料托盘(4)通过所述限位凸起(31)和所述限位孔限位于所述承载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2),设置于支架(1),所述承载部(3)包括贯穿设置的视窗(33),以使所述图像获取装置(32)能够由所述视窗(33)获取图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34),设置于所述承载部(3)并用于获取所述物料托盘(4)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
本体部(21),呈环状,两组以上的所述连接件(2)的所述本体部(21)相互套设设置;
连接孔(22),贯穿所述本体部(21)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接孔(22)在所述本体部(21)上间隔分布,所述连接件(2)通过所述连接孔(22)连接于所述承载部(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呈圆环状,且两组以上的所述连接件(2)的所述本体部(21)同心且相互套设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1),以使所述本体部(21)能够带动所述承载部(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互套设的多个所述本体部(21)相互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本体部(21)中的最外侧本体部(21)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轮齿(23);
所述运送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5)和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部(5)的传动轮(51),所述传动轮(51)通过所述第一轮齿(23)与最外侧的所述本体部(21)相互啮合,以使所述旋转驱动部(5)能够带动所述本体部(2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部(6),设置于所述支架(1)且沿第一方向(Z)可升降设置,所述升降部(6)设置于所述承载部(3)在所述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以使所述升降部(6)升降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部(3)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6)包括:
驱动轴(61),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Z)相交,所述驱动轴(61)绕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轴线可自转设置;
顶升部(62),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的连接端(621)和升降端(622),所述连接端(621)连接于所述驱动轴(61),以使所述驱动轴(61)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升降端(622)环绕所述驱动轴(61)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轮(63),连接于所述升降端(622),所述从动轮(63)跟随所述驱动轴(61)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从动轮(63)用于带动所述升降端(622)绕所述驱动轴(61)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1)和所述从动轮(63)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轮(63)固定于所述升降端(622),以使所述驱动轴(61)能够带动所述从动轮(63)环绕所述驱动轴(6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2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端(622)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承载部(3)相互接触的导向面(622a),沿所述连接端(621)至所述升降端(622)的方向,两个所述导向面(622a)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6)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部(6)的所述驱动轴(61)沿第三方向(X)并排设置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三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方向(Z)均相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升降部(6)的所述驱动轴(61)通过链条64相互连接并同步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1)在其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顶升部(62)。
CN202111374856.1A 2021-11-19 2021-11-19 运送装置 Pending CN116142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4856.1A CN116142605A (zh) 2021-11-19 2021-11-19 运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4856.1A CN116142605A (zh) 2021-11-19 2021-11-19 运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2605A true CN116142605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2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4856.1A Pending CN116142605A (zh) 2021-11-19 2021-11-19 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26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970224D0 (no) * 1996-01-18 1997-01-17 Metal Box Co South Africa Kasse
CN108313462A (zh) * 2018-02-05 2018-07-24 楼栋梁 一种建筑土方测量样本承载装置
CN109625600A (zh) * 2019-02-18 2019-04-16 赵良峰 一种桶装货包装容器承载装置
CN209701150U (zh) * 2019-03-08 2019-11-29 郑州大学 一种新能源电池运输用承载装置
CN211392060U (zh) * 2019-12-03 2020-09-01 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承托装置及冷链运输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970224D0 (no) * 1996-01-18 1997-01-17 Metal Box Co South Africa Kasse
CN108313462A (zh) * 2018-02-05 2018-07-24 楼栋梁 一种建筑土方测量样本承载装置
CN109625600A (zh) * 2019-02-18 2019-04-16 赵良峰 一种桶装货包装容器承载装置
CN209701150U (zh) * 2019-03-08 2019-11-29 郑州大学 一种新能源电池运输用承载装置
CN211392060U (zh) * 2019-12-03 2020-09-01 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承托装置及冷链运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8373A (zh) 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制造装置
CN1648019A (zh) 玻璃基板的搬送系统
CN111873847B (zh) 电池转换组件、更换动力电池的方法以及换电站
CN116142605A (zh) 运送装置
CN108107228B (zh) 电芯检测设备
CN217946869U (zh) 一种圆柱钢壳电池自动入支架设备
CN217197802U (zh) 一种充电港
CN113753153B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搬运设备
CN213895037U (zh) 电池周转装置以及换电站
CN214934265U (zh) 一种船舶运输用货物升降装置
CN212607819U (zh) 轮胎翻转装置
CN213199510U (zh) 换电站的周转系统
CN217102931U (zh) 高自由度搬运机器人
CN217727701U (zh) 找正装置及焊接机
CN209080865U (zh) 传输和作业平台、换电站
CN213649371U (zh) 旋转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周转装置和换电站
CN213167799U (zh) 电池转换组件以及换电站
CN221026104U (zh) 一种翻转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N217497946U (zh) 上料装置
CN217672935U (zh) 一种无人运输车
CN21900912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输送装置
CN215953677U (zh) 摇摆台
CN219603160U (zh) 翻转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9040442U (zh) 料托规正机构及光伏组件生产系统
CN220821664U (zh) 电芯排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