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7228B - 电芯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芯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7228B
CN108107228B CN201711479339.4A CN201711479339A CN108107228B CN 108107228 B CN108107228 B CN 108107228B CN 201711479339 A CN201711479339 A CN 201711479339A CN 108107228 B CN108107228 B CN 108107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iece
conveying
rotar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93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7228A (zh
Inventor
蒋烜
杨国荣
徐红帅
许健
李栋梁
马红卫
周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93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7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7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1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flexible chain, e.g. "cartridge belt", conveyor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1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53Multiple carousels working in parall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4Batch operation; multisample devices
    • G01N2201/0415Carrusel, sequent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4Batch operation; multisample devices
    • G01N2201/0453Multicell sequential and multitest, e.g. multiwavel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属于电芯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电芯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和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吸附多个电芯,以及控制所述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所述检测系统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多个电芯是否合格。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体积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芯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芯检测设备是通过检测系统对输送过程中的电芯进行检测的设备,电芯检测设备对电芯所检测的方面包括:污渍、划痕、皱痕、凸点、凸痕、凹点、凹痕、变形、针孔、角位破损、胀气、涨液、折边、切边不良、分层、喷码等等。
传统的电芯输送为平面式的电芯输送,在对电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电芯完成自转,这样才能完成对电芯的周边的检测,这就要求保证电芯自转的输送线的做的足够长,导致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整机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检测设备。所述电芯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和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吸附多个电芯,以及控制所述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所述检测系统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多个电芯是否合格。
通过利用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吸附多个电芯,第一旋转输送装置控制该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利用检测系统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多个电芯是否合格。由于不再需要较长水平输送线保证水平输送线上的电芯完成自传,而是通过第一旋转输送装置控制该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体积较大的问题;达到了缩小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和体积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包括:外齿轮、内齿轮、至少一组行星轮和电芯输送轮,其中:所述电芯输送轮和所述行星轮均安装在所述外齿轮上,所述外齿轮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和所述行星轮同步公转;所述外齿轮上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位于所述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输送轮的公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在所述电芯输送轮公转的路径上输送;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的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行星轮自转;所述行星轮自转时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自转;所述电芯输送轮的自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自转。
通外齿轮带动行星轮和电芯输送轮同步公转,以带动电芯输送轮所夹持的电芯在电芯输送轮的公转路径上输送,通过设置内齿轮以带动行星轮自转,进而带动电芯输送轮自转,最终实现相邻两个带动电芯输送轮所夹持的电芯的自转。而且,通过在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设置吸附件,使得吸附件可以吸附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避免通过其他的卡扣电芯的部件造成对电芯外表面的损伤或导致电芯无法实现自转。
可选的,相邻两个行星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与一个所述电芯输送轮贴合,所述行星轮的自转带动所述皮带转动从而带动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自转。
通过皮带的传动,实现行星轮的自转带动电芯输送轮的自转,且避免了行星轮与电芯输送轮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减少了磨损。
可选的,所述行星轮的数量和所述电芯输送轮的数量相同,各个行星轮形成的圆与各个电芯输送轮形成的圆排布为同心圆,且所述各个行星轮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各个电芯输送轮形成的圆的直径。
通过将行星轮的数量和电芯输送轮的数量设置为相同,使得行星轮和电芯输送轮均间隔设置,进而保证每个电芯输送轮均能够受到等同且均衡的自转动力。
可选的,所述行星轮包括行星齿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安装轴,其中:
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外齿轮的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以及所述行星齿轮从上到下依次位于所述安装轴的不同部位。
可选的,对于相邻的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一滚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行星轮的第二滚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通过将行星轮两两相连,从而保证相邻两个行星轮之间的皮带可以带动一个电芯输送轮自转,保证了每个电芯输送轮均能够受到等同的自转动力。
可选的,相邻两个行星轮的行星齿轮啮合。
可选的,行星轮和电芯输送轮为两组,两组电芯输送轮并排相对安装,相对的两个电芯输送轮为一对,相邻两对电芯输送轮之间用于夹持一个电芯。
通过将电芯输送轮设置为两组,使得两组电芯输送轮并排相对安装,相对的两个电芯输送轮形成长条形的一对,这样相邻的两对电芯输送轮之间可以形成长条形,对应的相邻的两对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磁铁也为长条形,这样可以夹持并吸附一个长条形的电芯,保证了电芯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旋转输送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一转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移装置的齿轮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剥离装置,所述第一剥离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拨动片和第二拨动片,所述第一拨动片与所述第二拨动片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所述第一转移装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剥离装置利用所述第一拨动片和所述第二拨动片将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吸附的一个电芯抬起以脱离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并且将抬起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面阵检测装置,所述面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转置上输送的电芯是否合格。
通过利用第一转移装置将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的电芯转移至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以便面阵检测装置检测二旋转输送转置上输送的电芯是否合格。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下方的第二转移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转移装置之间的第二剥离装置,所述第二剥离装置包括第三拨动片和第四拨动片,其中:所示第三拨动片和所述第四拨动片分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三拨动片、所示第四拨动片之间距离小于一个电芯的长度;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的一个电芯被输送至所述第三拨动片、所述第四拨动片的下方后,受所述第三拨动片、所述第四拨动片阻挡脱离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以及脱落至所述第二转移装置。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三剥离装置和出料输送线,所述第三剥离装置包括斜坡件、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其中:所述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分设于所述第二转移装置的下端两侧的;所述斜坡件与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相对,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与所述斜坡件之间的间隙可通过一个电芯;所述第二转移装置上吸附的一个电芯通过所述间隙被输送至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的下方,被所述第五拨动片以及第六拨动片阻挡脱落至所述斜坡件,从所述斜坡件上滚落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通过利用第三剥离装置的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将第二转移装置上的电芯剥离至斜坡件,从斜坡件上滚落至出料输送线,避免电芯直接脱落至出料输送线受损。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合格产品搬运装置,所述合格产品搬运装置将所述出料输送线上合格的电芯搬运至合格电芯输送线上。
可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不合格产品搬运装置,所述不合格产品搬运装置将所述出料输送线上不合格的电芯搬运至不合格电芯输送线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另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行星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转移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剥离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电芯检测设备中,通常需要利用检测系统对电芯进行检测。而为了减少检测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传统的电芯检测是在电芯输送过程中完成的,目前的电芯输送一般为平面式的电芯输送,这样为了完成对电芯的检测,需要将平面的电芯输送行长做的足够长,导致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整机体积较大。
针对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和检测系统,其中:
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能够吸附多个电芯,以及控制该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的中心公转;
检测系统检测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上输送的多个电芯是否合格。
其中,检测系统至少包括线性扫描检测装置101、3D检测装置102以及面阵检测装置50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以检测系统包括线性扫描检测装置101、3D检测装置102来举例说明。线性扫描检测装置101、3D检测装置102位于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的上方,分设于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的上方的两侧。其中,线性扫描检测装置101对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上的电芯进行线性扫描,以检测该电芯是否存在一些诸如针孔、切边不良等等一些点状不足以形成面积的缺陷;3D检测装置102用于扫描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上的电芯获取该电芯的三维数据,根据该三维数据确定该电芯是否存在诸如凹坑、凸点等等表面不平整的缺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包括外齿轮20、内齿轮21、至少一组行星轮22和电芯输送轮23,其中:
电芯输送轮23和行星轮22均安装在外齿轮20上,外齿轮20带动电芯输送轮23和行星轮22同步公转。
外齿轮20上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吸附件25,该吸附件25用于吸附位于该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电芯;电芯输送轮23的公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电芯24在电芯输送轮23公转的路径上输送;
为了能够使电芯输送轮23自转,可以将内齿轮21与行星轮22的齿轮啮合,内齿轮21的转动会带动行星轮22自转;行星轮22自转时通过皮带26带动电芯输送轮23自转;电芯输送轮23的自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电芯23自转。
进一步的,外齿轮20上的吸附件25可以为磁铁或吸盘。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在自转时会带动这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承载的电芯24的自转,因此为了保证电芯24的自转,该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磁铁会与该电芯24存在一定的距离,但该距离仍旧可以保证磁铁吸附住该电芯2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行星轮22之间通过皮带26连接,行星轮22的自转带动皮带26转动,请参见图3所示。
为了让行星轮22带动电芯输送轮23自转,相邻两个行星轮22之间连接的皮带26与一个电芯输送轮23贴合,行星轮22的自转带动皮带26转动,皮带26的转动带动电芯输送轮23自转。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皮带26的传动,实现行星轮22的自转带动电芯输送轮23的自转,且避免了行星轮22与电芯输送轮23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减少了磨损。
可选的,行星轮22的数量和电芯输送轮23的数量相同,各个行星轮22形成的圆与各个电芯输送轮23形成的圆排布为同心圆,且各个行星轮22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各个电芯输送轮23形成的圆的直径。进一步的,相邻两个行星轮22之间的对称轴与一个电芯输送轮23的中心轴相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行星轮22的数量和电芯输送轮23的数量设置为相同,使得行星轮22和电芯输送轮23均间隔设置,进而保证每个电芯输送轮23均能够受到等同且均衡的自转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4所示,行星轮22包括行星齿轮221、第一滚轮222、第二滚轮223以及安装轴224,其中:安装轴224固定安装于外齿轮20的安装孔11内,请参见图5所示;第一滚轮222、第二滚轮223以及行星齿轮221从上到下依次位于安装轴224的不同部位。另外,仍旧参见图4所示,电芯输送轮23也通过固定安装位12固定安装于外齿轮20上,磁铁安装在外齿轮20外缘的固定凹槽13内。
为了保证行星轮22之间的同步自转以及所带动的电信输送轮的同步自转,本发明中对行星轮22上的皮带26进行了特殊设计,仍旧参见图4所示,对于任意相邻的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第一行星轮的第一滚轮222与第二行星轮的第一滚轮222通过第一皮带26连接,第二行星轮的第二滚轮223与第三行星轮的第二滚轮223通过第二皮带26连接。另外,相邻两个行星轮22的行星齿轮221啮合,且每个行星轮22的行星齿轮221均与内齿轮21的齿轮啮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行星轮22两两相连,从而保证相邻两个行星轮22之间的皮带26可以带动一个电芯输送轮23自转,保证了每个电芯输送轮23均能够受到等同的自转动力。
在输送圆柱形电芯24时,由于常见的18650或21700的圆柱形电芯24的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圆柱形电芯24能够被稳定夹持和吸附,本发明中可以将行星轮30和电芯输送轮40设置为两组,两组电芯输送轮40并排相对安装,相对的两个电芯输送轮40为一对,相邻两对电芯输送轮40之间用于夹持一个电芯24。对应的,磁铁60的长度与所吸附的电芯24的长度相同或近似,且电芯24与磁铁60之间是上下设置的,因此磁铁60可以更稳定的吸附电芯24。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芯输送轮40设置为两组,使得两组电芯输送轮40输送轮23并排相对安装,相对的两个电芯输送轮23形成长条形的一对,这样相邻的两对电芯输送轮23之间可以形成长条形,对应的相邻的两对电芯输送轮23之间的磁铁也为长条形,这样可以夹持并吸附一个长条形的电芯,保证了电芯24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和位于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之间的第一转移装置40,其中:
第一转移装置的齿轮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拨动片411。请参见图6,第一拨动片411上设置有第一拨动片411和第二拨动片412,第一拨动片与该第二拨动片412之间距离小于电芯的长度。
第一转移装置转动过程中,第一拨动片411利用第一拨动片和第二拨动片412将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吸附的一个电芯抬起以脱离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并且将抬起的电芯输送至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上。
例如,第一转移装置转动过程中,其上的一个第一拨动片411由第一转移装置的底端逐渐靠近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第一拨动片411能够第一拨动片和第二拨动片412分别托住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吸附的一个电芯两端;此后,该第一拨动片411继续向第一转移装置的上端运动,使该电芯脱离第一旋转输送装置10以及被输送至第一转移装置的上端。该电芯被输送至第一转移装置的上端后,逐渐靠近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直至被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上吸附件25吸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面阵检测装置50,面阵检测装置50检测第二旋转输送转置上输送的电芯是否合格。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面阵检测装置50设于第二旋转输送转置的上方。面阵检测装置50对第二旋转输送转置上输送的电芯进行拍照,根据拍照得到的图像确定电芯上是否存在诸如污点、锈块等等有一定面积的缺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下方的第二转移装置60、位于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第二转移装置60之间的第二剥离装置70,其中:
第二剥离装置70包括第三拨动片和第四拨动片,第三拨动片和第四拨动片分设于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的两侧,第三拨动片、第四拨动片之间距离小于一个电芯的长度;
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上的一个电芯被输送至第三拨动片、第四拨动片的下方后,受第三拨动片、第四拨动片阻挡脱离第二旋转输送装置30以及脱落至第二转移装置60。可选的,脱落至第二转移装置60的电芯被第二转移装置60上的吸附件25所吸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三剥离装置80和出料输送线90,如图7所示,该第三剥离装置80包括斜坡件81、第五拨动片82和第六拨动片83,其中:
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分设于第二转移装置60的下端两侧的;
斜坡件与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相对,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与斜坡件之间的间隙可通过一个电芯;
第二转移装置60上吸附的一个电芯通过间隙被输送至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的下方,被第五拨动片以及第六拨动片阻挡脱落至斜坡件,从斜坡件上滚落至出料输送线90,避免电芯直接脱落至出料输送线90受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合格产品搬运装置,出料输送线90一直延伸至合格产品搬运装置91的下方,合格产品搬运装置91将出料输送线90上合格的电芯搬运至合格电芯输送线93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不合格产品搬运装置,出料输送线90一直延伸至不合格产品搬运装置的下方,不合格产品搬运装置92将出料输送线90上不合格的电芯搬运至不合格电芯输送线94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该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电芯上料装置94,电芯上料装置94将电芯存储装置95中的电芯拔出至输送线上,使拔出的电芯被运送至第一旋转运输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检测设备,通过利用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吸附多个电芯,第一旋转输送装置控制该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利用检测系统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多个电芯是否合格。由于不再需要较长水平输送线保证水平输送线上的电芯完成自传,而是通过第一旋转输送装置控制该多个电芯自传且围绕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过长、体积较大的问题;达到了缩小电芯检测设备的整机长度和体积的效果。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和检测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吸附多个电芯,以及控制所述多个电芯自转且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的中心公转;
所述检测系统检测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多个电芯是否合格;
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包括:外齿轮、内齿轮、至少一组行星轮和电芯输送轮,其中:
所述电芯输送轮和所述行星轮均安装在所述外齿轮上,所述外齿轮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和所述行星轮同步公转;
所述外齿轮上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位于所述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
所述电芯输送轮的公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在所述电芯输送轮公转的路径上输送;
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的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行星轮自转;所述行星轮自转时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自转;所述电芯输送轮的自转带动位于相邻两个电芯输送轮之间的电芯自转;
相邻两个行星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与一个所述电芯输送轮贴合,所述行星轮的自转带动所述皮带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电芯输送轮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数量和所述电芯输送轮的数量相同,各个行星轮形成的圆与各个电芯输送轮形成的圆排布为同心圆,且所述各个行星轮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各个电芯输送轮形成的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所述行星轮包括行星齿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安装轴,其中:
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外齿轮的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以及所述行星齿轮从上到下依次位于所述安装轴的不同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相邻的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一滚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行星轮的第二滚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旋转输送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一转移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的齿轮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剥离装置,所述第一剥离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拨动片和第二拨动片,所述第一拨动片与所述第二拨动片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电芯的长度;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剥离装置利用所述第一拨动片和所述第二拨动片将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吸附的一个电芯抬起以脱离所述第一旋转输送装置,并且将抬起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面阵检测装置,所述面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转置上输送的电芯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下方的第二转移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转移装置之间的第二剥离装置,所述第二剥离装置包括第三拨动片和第四拨动片,其中:
所示第三拨动片和所述第四拨动片分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三拨动片、所示第四拨动片之间距离小于一个电芯的长度;
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上的一个电芯被输送至所述第三拨动片、所述第四拨动片的下方后,受所述第三拨动片、所述第四拨动片阻挡脱离所述第二旋转输送装置以及脱落至所述第二转移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三剥离装置和出料输送线,所述第三剥离装置包括斜坡件、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其中:
所述第五拨动片和第六拨动片分设于所述第二转移装置的下端两侧;
所述斜坡件与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相对,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与所述斜坡件之间的间隙可通过一个电芯;
所述第二转移装置上吸附的一个电芯通过所述间隙被输送至所述第五拨动片、第六拨动片的下方,被所述第五拨动片以及第六拨动片阻挡脱落至所述斜坡件,从所述斜坡件上滚落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CN201711479339.4A 2017-12-29 2017-12-29 电芯检测设备 Active CN108107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9339.4A CN1081072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芯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9339.4A CN1081072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芯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7228A CN108107228A (zh) 2018-06-01
CN108107228B true CN108107228B (zh) 2023-09-26

Family

ID=6221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9339.4A Active CN1081072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芯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7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0273B (zh) * 2019-01-16 2024-01-09 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旋转拨轮装置的圆柱状电池外观检测机
CN114700306B (zh) * 2022-04-02 2022-12-16 南通东西洗轮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洗装置
CN117206201B (zh) * 2023-11-09 2024-03-05 北京妙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产品视觉分拣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2219A (ja) * 1995-09-06 1997-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形電池用ラベル巻き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JPH09290917A (ja) * 1996-04-30 1997-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型電池の整列供給装置
JP2014005004A (ja) * 2012-06-21 2014-01-16 Fuji Seal International Inc ラベル装着装置
CN10609920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卷针自转和公转装置
CN206180003U (zh) * 2016-10-26 2017-05-1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半成品电池自动组装设备
CN107235321A (zh) * 2017-07-10 2017-10-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扫码测试装置
CN107425146A (zh) * 2017-06-26 2017-12-01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套钢壳系统及其电芯套钢壳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07964852U (zh) * 2017-12-29 2018-10-12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芯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2219A (ja) * 1995-09-06 1997-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形電池用ラベル巻き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JPH09290917A (ja) * 1996-04-30 1997-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型電池の整列供給装置
JP2014005004A (ja) * 2012-06-21 2014-01-16 Fuji Seal International Inc ラベル装着装置
CN10609920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卷针自转和公转装置
CN206180003U (zh) * 2016-10-26 2017-05-1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半成品电池自动组装设备
CN107425146A (zh) * 2017-06-26 2017-12-01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套钢壳系统及其电芯套钢壳自动化组装设备
CN107235321A (zh) * 2017-07-10 2017-10-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扫码测试装置
CN207964852U (zh) * 2017-12-29 2018-10-12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芯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7228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7228B (zh) 电芯检测设备
TWI295269B (zh)
JP2007036227A (ja) 基板の保存用カセット、搬送コンベア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搬送システム
CN109178534A (zh) 一种自动总装线生产线
CN213792921U (zh) 一种产品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CN114221013A (zh) 用于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片组装焊接设备
CN112798607A (zh) 一种带轮轴检测装置及带轮轴检测生产线
CN108357873A (zh)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工件旋转搬运机构
CN211843191U (zh) 一种曲面屏贴膜设备
CN209424105U (zh) 一种带旋转拨轮装置的圆柱状电池外观检测机
CN110422374B (zh) 一种托盘式在线缠绕机及其缠绕方法
CN109530273B (zh) 一种带旋转拨轮装置的圆柱状电池外观检测机
JP2018092791A (ja) 積層型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JP4688163B2 (ja) 刷版供給装置および刷版供給方法
CN207964852U (zh) 电芯检测设备
CN213316243U (zh) 一种罐体板材视觉检测分选输送装置
CN109533822A (zh) 一种面板检测方法
US20090301653A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document core inlays
CN209077204U (zh) 一种耐火砖自动拣选流水线
CN108298261A (zh) 电芯旋转输送装置及电芯检测设备
CN205708746U (zh) 做业平台
CN108357874A (zh) 用于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运载装置
KR20160101630A (ko) 기판의 양면 검사장치
CN218223592U (zh) 玻璃屏测试设备
CN214584963U (zh) 一种带轮轴检测装置及带轮轴检测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