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3971A -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3971A
CN116073971A CN202111301685.XA CN202111301685A CN116073971A CN 116073971 A CN116073971 A CN 116073971A CN 202111301685 A CN202111301685 A CN 202111301685A CN 116073971 A CN116073971 A CN 116073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omain
time domain
domain sequence
sequence
modulation symbo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16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韦霖
吴毅凌
金哲
陈俊
罗之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16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39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598 priority patent/WO20230783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3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3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4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该通信的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生成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该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多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OFDM时域信号。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的方法,发送端生成的OFDM时域信号包括多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Description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的机器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oT设备的数量在逐日增长,业界对IoT设备的成本和功耗降低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具体地,为了降低设备的功耗,在发送端通过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承载信息,在接收端通过包络检波电路接收信号可以降低接收机的功耗。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广泛应用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NR中。在LTE,NR的OFDM系统中,有节能需求的终端设备会应用幅移键控调制和包络检波接收机接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的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通信的方法可以由发送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设置于发送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发送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通信的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该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一个OFDM时域信号包括多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
上述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在时域两两不重叠可以提高接收机检测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发送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其中,该第一频域序列与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的方法中通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生成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相比直接在时域生成N个第一调制符号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映射后的时域信号在频域上保持与现有OFDM系统频域上保持正交性,能够避免频谱泄露,对现有OFDM系统的传输频域干扰较小,降低对现有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和现有OFDM系统进行共存。现有OFDM可以是LTE,NR等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该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域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该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其中,该第二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上述的第二频域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即可,不限定具体形式。对于幅移键控调制信息传输,如果连续传输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全为1或者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全为0时,接收机会出现时域信号边界混淆的情况,严重影响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检测的性能,所以通常采用线路编码调制原始信息比特,使得系统不会出现连续传输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全为1的情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发送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发送端设备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其中,该第二频域序列与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第二频域序列与某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三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可以由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循环移位得到。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或者说OOK调制符号为{ON,OFF,OFF,OFF,OFF,OFF,OFF,OFF}),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一个第三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00010000}(或者说OOK调制符号为{OFF,OFF,OFF,ON,OFF,OFF,OFF,OFF}),OOK调制符号{00010000}可以由OOK调制符号{10000000}在时域上循环移位3得到,则循环移位值为3。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发送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发送端设备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其中,该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L个第一元素与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L个第二元素的相同,且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不同,L为正整数。其中,L个第一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可以理解为第一元素(如,{a0,a1,...,aL-1})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上的顺序;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可以理解为第二元素(如,{aL-1,..,a1,a0})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上的顺序。
由于承载在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有多种取值。每种取值在频域都对应一个频域序列(第一频域序列)。比如,N=8,8个OOK调制符号一种取值为{10000000},另一种取值为10000001}。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一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指的是这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时域信号经过时频变换得到的频域序列。时频变换可以是傅里叶变换。比如,这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时域信号经过时域采样,然后通过FFT变换到频域,得到该频域序列。
如果将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每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都在发送端存储,会增加发送端设备的存储量和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而基于第二频域生成第一频域序列,不用存储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每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进而降低了发送端设备的存储量和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发送端设备相加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获得该第一频域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发送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相位因子生成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其中,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第i个频域序列由该第二频域序列和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031
生成,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循环移位Ti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长度为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该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032
与Ti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033
发送端设备根据上述不同相位因子产生不同的频域序列,可以满足时域上循环移位的效果,进而得到发送的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组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i个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bk、该第二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ak、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034
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035
该Q为正整数,该k为小于或者等于L的正整数,该L为该第三频域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利用序列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顺序的不同,得到OFDM时域信号上N个第一调制符号的不同组合,发送端设备存储的序列的元素保持不变,只是映射顺序不同,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存储量以及设备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M和N满足以下关系:N=MP,其中,P为正整数。例如,P等于1、2或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为1或偶数;或者,P=2x,x为非负整数。当P=1时,相当于没有线路码编码。当P>1,P为线路码编码的因子。即1个原始信息比特线路码编码后为P个比特。
通过考虑线路码编码的因子P的取值,有效的实现发送端设备侧发送的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承载的比特满足线路码的编码形式,有利于提升接收端检测信息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承载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所述N个比特为待发送的信息比特;或,所述N个比特为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比特经过线路编码之后的比特,其中,所述线路编码因子为所述P。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通过指示或预定义的方式,接收端设备有效的获取了第一调制符号的符号时间信息,能够有效的实现接收端设备对第一调制符号的检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该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通过指示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标识的一部分,使得终端设备在休眠的状态下能够及时被唤醒,提升了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通信的方法可以由接收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设置于接收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接收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通信的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接收端设备确定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该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其中,该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OFDM时域信号包括多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通过指示或预定义的方式,接收端设备有效的获取了第一调制符号的符号时间信息,能够有效的实现接收端设备对第一调制符号的检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该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通过指示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标识的一部分,使得终端设备在休眠的状态下能够瞬时的唤醒或者有效的通信,提升了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的装置,该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功能。
可选地,该通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功能。
可选地,该通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的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的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任一种方法;
该处理器利用该通信接口与外部通信。
可以理解,该外部可以是处理器以外的对象,或者是该装置以外的对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的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该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的装置,该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功能。
可选地,该通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功能。
可选地,该通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的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的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任一种方法;
该处理器利用该通信接口与外部通信。
可以理解,该外部可以是处理器以外的对象,或者是该装置以外的对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的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该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示的通信的装置和第四方面所示的通信的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装置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802.11ba中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波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中的(a)至(c)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和N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第二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图9是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图10是一种第一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图11是另一种第一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3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NR或未来网络等,本申请中所述的5G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可以是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IoT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中继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车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标签,例如,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等。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家庭基站(home evolvedNodeB,HeN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系统,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网络设备还可以是读写器等。
在一些部署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或者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包括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CU还可以划分为控制面的中央单元(central unit-control plane,CU-CP)和用户面的中央单元(central unit-user plane,CU-UP)。其中,CU-CP和CU-UP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CU-CP负责控制面功能,主要包含RRC层和PDCP-C层。PDCP-C层主要负责控制面数据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数据传输等。CU-UP负责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SDAP层和PDCP-U层。其中SDAP层主要负责将核心网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流(flow)映射到承载。PDCP-U层主要负责数据面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维护,数据传输等至少一种功能。具体地,CU-CP和CU-UP通过通信接口(例如,E1接口)连接。CU-CP代表网络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例如,Ng接口)和核心网设备连接,通过通信接口(例如,F1-C(控制面)接口)和DU连接。CU-UP通过通信接口(例如,F1-U(用户面)接口)和DU连接。
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PDCP-C层也包含在CU-UP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CU和DU,以及CU-CP和CU-UP的协议层划分仅为示例,也可能有其他的划分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或DU、或包括CU和DU的设备、或者控制面CU节点(CU-CP节点)和用户面CU节点(CU-UP节点)以及DU节点的设备。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所处的场景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1。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2至107。其中,该终端设备102至107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至107中的一个或多个均可以通过无线链路通信。每个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例如可以利用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技术等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如图1中所示,终端设备105与106之间、终端设备105与107之间,可以利用D2D技术直接通信。终端设备106和终端设备107可以单独或同时与终端设备105通信。
终端设备105至107也可以分别与网络设备101通信。例如可以直接与网络设备101通信,如图中的终端设备105和106可以直接与网络设备101通信;也可以间接地与网络设备101通信,如图中的终端设备107经由终端设备105与网络设备101通信。
各通信设备,均可以配置多个天线。对于该通信系统100中的每一个通信设备而言,所配置的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因此,该通信系统100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该接收电路用于接收信息,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的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02至终端设备107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的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工业网络传感器、视频监控摄像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水表、电表以及其他具有辅电路的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的终端设备中的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可以是:用于接收唤醒信号(wake-up signal,WUS)的唤醒无线电(wake-up radio,WUR)收发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具有辅助电路的终端设备中的辅助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能够实现接收WUS的任意功能实体。其中,该功能实体可以与终端设备合设。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做简单说明。应理解,下文中所介绍的基本概念是以NR协议中规定的基本概念为例进行简单说明,但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只能够应用于NR系统。因此,以NR系统为例描述时出现的标准名称,都是功能性描述,具体名称并不限定,仅表示设备的功能,可以对应的扩展到其它系统,比如采用OFDM技术的系统,或OFDM技术相类似的系统。
1、唤醒无线电(wake-up radio,WUR)。
在通信网络中,设备相当一部分能量浪费在无接收信号时的监听,当前传统802.11协议中相关解决方案集中在优化设备的休眠策略上。除了优化休眠策略外,减少设备能量浪费的另一条途径是使用低功耗的WUR,设备除包含传统的主收发机外,还包括WUR收发机,当主收发机进入深度休眠后,低功耗的WUR收发机苏醒开始工作。如果其他设备需要与该设备通信,首先给该设备的WUR收发机发送唤醒信号(wake-up signal,WUS)(或者称为唤醒帧(wake-up packet,WUP)),WUR收发机正确收到发给自己的WUS后唤醒主收发机进行通信。
WUR技术采用了低功耗的WUR收发机代替主收发机在媒介空闲时侦听信道,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能量浪费。
2、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
如果数字调制信号的可能状态与二进制信息符号或它的相应基带信号状态一一对应,则称其已调信号为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用二进制信息符号进行键控,称为二进制振幅键控,用ASK表示。
在一种“二进制幅移键控”方式中,振幅为A的载波表示比特“1”,关断载波表示比特0。反之亦然。
ASK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调制方式,相当于模拟信号中的调幅,只不过与载频信号相乘的是二进制数码而已。幅移就是把频率、相位作为常量,而把振幅作为变量,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的。
3、通断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
OOK调制是二进制振幅键控。OOK是ASK调制的一个特例。幅度(或者说包络、电平或能量等)高(如,高于某个阈值,或者为非0)的称为OOK调制符号1,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开(ON),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通;幅度(或者说包络、电平或能量等)低(如,低于某个阈值,或者为0)的称为OOK调制符号0,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关(OFF),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断。幅度的高低相对于接收机的幅度解调门限去定义的,大于解调门限称为幅度高,低于解调门限成为幅度低。
4、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
一种用载波相位表示输入信号信息的调制技术。以二进制调相为例,取码元为“1”时,调制后载波与未调载波同相;取码元为“0”时,调制后载波与未调载波反相;“1”和“0”时调制后载波相位差180°。
5、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
幅度和相位同时变化,属于非恒包络二维调制。QAM是正交载波调制技术与多电平振幅键控的结合。
正交振幅键控是一种将两种调幅信号(ASK和PSK)汇合到一个信道的方法。正交调幅信号有两个相同频率的载波,但是相位相差90度。一个信号为I路信号,另一个信号为Q路信号。从数学角度将一个信号表示成正弦,另一个表示成余弦。两种被调制的载波在发射时已被混和。到达目的地后,载波被分离,数据被分别提取然后和原始调制信息相混和。
QAM是用两路独立的基带信号对两个相互正交的同频载波进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利用这种已调信号的频谱在同一带宽内的正交性,实现两路并行的数字信息的传输。
常见的QAM调制有,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
6、星座点。
一种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符号在坐标系的坐标表示为星座点。坐标系的一个坐标轴为I路,表示I路信号的坐标;坐标系的另一个坐标轴为Q路,表示Q路信号的坐标。例如QSPK调制,4个调制符号为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01
以星座点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02
为例,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03
为Q路坐标;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04
为I路坐标。
7、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它适用于所有线性调制信号的解调。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接收端要恢复出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相干载波。相干解调是指利用乘法器,输入一路与载频相干(同频同相)的参考信号与载频相乘。
8、非相干解调。
通信接收端从已调高频信号中恢复出原始数字基带信号时,采用的非相干解调方式,相对于相干解调方式,是指不需要提取载波信息的一种解调方法。通常来说,非相干解调方法,电路简单,实现容易,但是相较相干解调方法,其性能略有损失。
9、包络检波。
包络检波是以高频信号为输入信号,经过半波或者全波整流电路得到低频原始信号的包络或者幅度线的一种信号检测方法。接收机根据得到的原始信号的包络,将原始信号的包络经过数字采样后,和接收机设置的幅度或者能量门限进行比较,判决发射的信号为1还是0,也就是信号为开还是关(ON/OFF)。
10、FR1频段。
根据3GPP协议规定,5G网络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称6GHz以下(sub 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被称为毫米波(mmWave)。
11、欧式距离。
也称为欧几里得度量(euclidean metric),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指在m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或者向量的自然长度(即该点到原点的距离)。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12、WUR接收机。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ngineers,IEEE)802.11标准组织于2017年开始讨论WUR的相关内容,确定IEEE WUR标准为IEEE 802.11ba,使能一种接收机接收信号的功耗小(如,功耗<1mW),终端设备具备两个接收机链路(如,主接收机和辅接收机),其中主接收机和传统蜂窝终端设备的接收机是类似的,不做明显改变;而辅接收机即需要设计功耗小(如,功耗<1mW)的WUR接收机。
网络设备向WUR接收机发送时域呈现ON/OFF波形的ASK或OOK调制信号。WUR接收机接收到该调制信号后并不是和传统蜂窝OFDM信号接收机一样,利用高频本振产生的信号进行相干解调,而是利用包络检波器进行根据信号的幅度包络(Envelope Detector)进行非相干解调。因为WUR接收机不需要产生高频本振信号,因此WUR接收机的功耗大幅降低,仅为几十微瓦的量级远小于几十或几百毫瓦的量级。在WUR接收机通过包络检波成功解调数据信息后,WUR接收机唤醒主接收机,主接收此时才需要唤醒进行信息传输的工作。
13、序列长度。
本申请中涉及的序列长度可以理解为序列包括的元素的数目。
例如,若某个频域序列包括12个元素,则成该频域序列的长度为12。
14、分配的频域带宽。
网络设备中分配给传输信号(如,WUR传输唤醒信号)的最大频域带宽,信号传输占用的实际带宽位于分配的频域带宽范围内。
具体地,IEEE 802.11ba WUR协议中,目前支持在2.4GHz或5GHz频点下工作,802.11ba支持子载波间隔312.5kHz,OFDM时域信号时间为4μs符号(可以称为高速率(highdata rate,HDR))和2μs符号(可以称为低速率(low data rate,LDR))。
802.11ba的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WUR信号占用系统20MHz的中心13个子载波,占用带宽约为4.06MHz,在13个子载波除中心子载波(子载波#0)以外的12个子载波上映射一个序列,该序列的元素可以从相移键控(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phase shift keying,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和/或正交振幅(如,16QAM、64QAM或256QAM)调制星座点选取。
示例性地,在该序列的元素确定之后,进行OFDM发射机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和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操作,产生OFDM时域信号,此时产生的4μs符号作为ON符号,即WUR接收机通过包络检波判定此符号为发送的OOK调制符号{1};如果在13个子载波不发送信息,经过OFDM发射机的IFFT和加CP操作,产生的OFDM时域信号也是无能量的信号,此时该符号作为OFF符号,即WUR接收机通过包络检波判定此符号为OOK调制符号{0}。
802.11ba中支持曼彻斯特(Manchester)线路编码,针对4μs符号,信息比特0编码为1010,信息比特1编码为0101,因此传输1个信息需要4个ON/OFF符号传输完成,信息传输速率为1bit/(4*4μs)=62.5kbps。
如果将IEEE 802.11ba标准产生的波形的方法直接引入到NR中,以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例一个波形的ON/OFF的符号时间就从4μs变为71.4μs,如图3所示,图3是一种波形的示意图。在NR系统使用子载波间隔15kHz、30kHz、60kHz等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OFDM时域信号时间远大于IEEE WUR的OFDM时域信号时间,如果仍然按照1个ON/OFF OFDM时域信号承载1bit 1/0信息的话,传输信息速率远低于WUR的信息速率。比如在子载波间隔15kHz的情况下,数据速率远低于IEEE WUR,使得NR中WUR的信息传输效率过低,终端设备的唤醒效率也大幅降低。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信号处理的方法存在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的方法,使得在一个OFDM时域信号中能够承载多个ON/OFF的信息波形,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本申请中示出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例如,“#1”、“#2”等)仅为描述方便,用于区分的对象,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消息等。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能够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以外的方案。
第二,在本申请中,“预设”可包括预先定义,例如,协议定义。其中,“预先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接收端设备或发送端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保存”,可以是指的保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编码器或者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也可以是一部分单独设置,一部分集成在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存储器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本申请并不对此限定。
第四,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协议”可以是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5G协议、新空口(new radio,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五,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不失一般性,以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的方法。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包括以下步骤:
S410,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
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也可以称为第一OFDM时域符号,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一OFDM时域波形。
本申请中发送端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设备)。发送端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发送OFDM时域信号的设备。
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该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可以是前文基本概念中涉及的ASK调制符号,或者OOK调制符号(OOK调制符号还可以称为2ASK调制符号),或者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在时域一段时间呈现幅度或者能量高或者低的信号作为ON/OFF调制符号,其中,ON/OFF调制符号指的是信号在时域上一段时间幅度低(如,一段时间内信号平均能量或者平均幅度低于某个设定的阈值,或者信号幅度值均为0),一段时间内信号平均能量或者平均幅度高(如,一段时间内信号平均能量或者平均幅度高于某个设定的阈值)。
其中,N个第一调制符号承载N个比特,N个比特可以为原始的信息比特或者原始的信息比特经过线路编码之后的比特,如N=8,8个第一调制符号承载8个比特为“101010101”。这个8个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承载一个比特。比如,调制方式为OOK,OOK的调制符号{1}表示比特“1”;OOK的调制符号{0}表示比特“0”。或者,OOK的调制符号{0}表示比特“1”;OOK的调制符号{1}表示比特“0”。该N个比特可以为原始信息8个比特,也可以是线路码Manchester编码后的比特。如Manchester编码因子为2,原始信息比特为“1100”,原始信息比特“1”编码为10,原始信息比特“0”编码为01,编码之后的比特为“10100101”;还如Manchester编码因子为4,原始信息比特为“10”,原始信息比特“1”编码为“1010”,原始信息比特“0”编码为“0101”,编码之后的比特为“10100101”。另外线路编码可以为脉冲间隔编码(Pulse Interval Encoding,PIE),或者其他线路编码之后最后一位比特为0的线路编码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OFDM时域信号所包括的第一调制符号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在时域上一段时间呈现幅度或者能量高或者低的信号即可。
上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可以理解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上承载N个第一调制符号,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在时域上的一段时间内承载一个第一调制符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由N个第一调制符号表示;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一调制符号对应的信号。
其中,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可以理解为: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连续排列;或者可以理解为: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列。
例如,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第一个第一调制符号、第二个第一调制符号、……、第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连续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如第一个第一调制符号和第二个第一调制符号)相邻排列,且连续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可以有间隙(如,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等间隔排列),也可以没有间隙(如,每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持续的时间为1/N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本申请中不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5中的(a)至(c)说明第一OFDM时域信号和N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第一调制符号为OOK调制符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中的(a)所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连续排列的N个OOK调制符号,该N个OOK调制符号的长度之和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长度;
如图5中的(b)所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连续排列的N个OOK调制符号,该N个OOK调制符号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长度;
如图5中的(c)所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间隔排列的N个OOK,在时域上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连续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存在间隔(gap),该N个OOK调制符号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长度。
应理解,图5中的(a)至(c)只是示例性表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和N个第一调制符号的关系,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例如,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不同的第一调制符号的长度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
上述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在时域两两不重叠可以提高接收机检测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性能。
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可以理解为: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任意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不存在重叠的部分。
例如,相邻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中前一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的终点为后一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的起点。
还例如,相邻的两个第一调制符号中前一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的终点早于后一个第一调制符号时域上的起点。
进一步地,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之后,可以将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420,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OFDM时域信号,或者说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
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之后,加入第一OFDM时域信号对应子载波间隔对应的CP,然后将第一OFDM时域信号和CP发送。
发送端设备可以以单播的方式发送第一OFDM时域信号,也可以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OFDM时域信号。
本申请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的进行包络检波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OFDM时域信号的传输方式不做任何的限定,可以参考目前相关技术中的介绍。
示例性地,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或者预定义的方式获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N个第一调制符号,能够有效的实现接收端设备对第一调制符号的检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获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N个第一调制符号。
例如,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如,指示信息指示N=8);或者,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OOK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如,指示信息指示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占第一OFDM时域信号时间的1/N);或者,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如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为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时间的1/N以及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接收端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得到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
其中,“持续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占用的时间”。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如,协议预定义)获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N个第一调制符号。
例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第一调制符号的个数是N为预定义的;或者,
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OOK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时间的关系为预定义的;或者,
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的。
示例性地,接收端设备为前文所介绍的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的终端设备,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可以是:用于接收WUS的WUR收发机,在该具有包络检波的低功耗接收电路的终端设备中的WUR收发机收发的WUS为时域呈现ON/OFF波形的1个OFDM时域信号,且1个OFDM时域信号内包括多个调制符号,有效的提升了NR WUR的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接收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子载波间隔或者预定义的子载波间隔,得到第一OFDM时域信号对应的CP的时间长度。接收端设备在接收机去掉CP,进行包络检波检测第一OFDM时域信号。接收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第一调制符号持续时间检测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还可以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通过指示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标识的一部分,使得终端设备在休眠的状态下能够瞬时的唤醒或者有效的通信,提升了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例如,终端设备的标识(UE ID)由40比特表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可以指示UE ID的前几位。
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承载8个OOK调制符号,8个OOK调制符号承载8个比特信息,从而第一OFDM时域信号可以指示8个比特;同理第一OFDM时域信号可以指示16个比特等。
还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还可以指示UE ID的全部比特位(如,指示40个比特)。
还例如,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UE groupID)由40比特表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可以指示UE groupID的前几位(如指示8个比特,或指示16个比特等),还可以指示UE groupID的全部比特位(如,指示40个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第一OFDM时域信号之后基于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执行的行为不做限定,上述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为WUS用于唤醒终端设备以及第一OFDM时域信号为标识信息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
示例性地,上述的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可以是发送端设备先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然后基于第一频域序列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通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生成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相比时域信号进行操作得到N个第一调制符号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映射后的时域信号在频域上保持与现有NR OFDM系统频域上保持正交性,能够避免频谱泄露对NR系统的传输频域干扰较小,降低对NR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和NR OFDM系统进行共存。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并根据第一频域序列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
例如,发送端设备对第一频域序列进行Q点IFFT变换或者时域变换得到第一OFDM时域信号,Q的取值具体和分配的频域带宽相关,如,分配的频域带宽为20MHz,对应于Q=2048;分配的频域带宽为10MHz,对应于Q=1024。
为便于理解,结合图6简单介绍本申请中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生成方式。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示意图。
发送端设备可以先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然后基于第一频域序列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如图6中所示的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第一频域序列如何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
例如,分配的频域带宽1MHz,对应的Q=64,即IFFT点数为64。假设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频域占用的带宽为1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即如图6中所示的12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占15KHz(子载波间隔15KHz)。一共Q=64个子载波,第一频域序列占用的中间一个PRB。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中间的12个子载波一种方式如下:
第一频域序列包括12个元素,分别为a1,a2,……,a12。Q=64对应64个子载波,这64个子载波按频域从小到大分别表示为c1,c2,……,c64。分别在c27,c28,……,c38上承载a1,a2,……,a12。其余的子载波映射为0,也称为补零。也就是说,子载波c1到c26映射为0。子载波映射为0也可以理解为子载波的承载的OOK调制符号为0,或子载波的承载的OOK调制符号为空。
然后,得到长度为64的第一频域序列S={0,……,0(26个0),a1,a2,……,a12,0,……,0(26个0)}。
进一步地,将第一频域序列S进行64点IFFT,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64个时域采样点D={d1,d2,……d64}。其中,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调制符号(如图6中所示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第一调制符号为{100110})。
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OFDM时域信号和CP信号。
在该实现方式下,图4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S411,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第一频域序列与上述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
示例性地,第一频域序列与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一频域序列对应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一调制符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第一频域序列经过映射或者时域变换(如,IFFT变换)得到的OFDM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一调制符号。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60kHz等子载波间隔中的任意一个。
以前面描述的第一频域序列是a1,a2,……,a12,Q=64,子载波间隔15KHz为例。长度为64的序列S={0,……,0(26个0),a1,a2,……,a12,0,……,0(26个0)}经过64点的IFFT得到时域样点D={d1,d2,……d64}。时域样点D包括Q=64个时域样点。D的两个相邻的时域样点的时域间隔为t,比如d2和d3的时域间隔为t。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理论,频率的子载波间隔的倒数为IFFT变换后的时域的符号长度,时域信号D在时域的持续时间为64t=1/15K(秒)。发送端将D经过数模转换后,通过载波发送出去。
本例中,一个OOK调制符号在时域的持续时间为1/8的OFDM时域信号时间。一个OOK调制符号在时域的所占的时间长度也是K=8个时域样点的时间长度。D的每K个时域样点表示一个OOK调制符号。例如K=8,64个样点表示8个OOK调制符号。
例如,发送端设备生成的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的组合为{10011001},也就是说调制符号组合为幅度或能量为{ON,OFF,OFF,ON,ON,OFF,OFF,ON}。
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包络检波,数字采样后(例如,64个采样点)每K=8个时域样点平均能量或平均幅度和预设的解调门限进行对比,平均能量低于接收端的解调门限判定为OOK调制符号0(OFF),能量高于解调门限的判定为OOK调制符号1(ON)。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第一频域序列可以是预定义;或者第一频域序列根据1个OFDM时域信号承载N个OOK调制符号N的取值关联。如,N=8,关联第一种第一频域序列;N=4,关联第二种第一频域序列。
或者,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或者全部的时域信号。
示例性地,该第二频域序列可以是发送端设备生成的或协议预定义的一个频域序列,可以称为基序列,该第二频域序列能够用于生成第一频域序列。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而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11001},其中,{10000000}和{10011001}前3位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的OOK调制符号。
还例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11001},而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11001},可以理解为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全部的OOK调制符号。在该情况下,第二频域序列可以直接认定为第一频域序列。
具体地,上述的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该第二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第二调制符号与上述的第一调制符号的调制方式相同。
与上述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类似,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也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上能够承载N个第二调制符号,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的一段时间内承载一个第二调制符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由N个第二调制符号表示;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对应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具体形式不做限定,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即可。
例如,在第二调制符号为OOK调制符号的情况下,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OOK调制符号1和一个OOK调制符号0。其中,幅度、包络、电平或能量高的称为OOK调制符号1,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ON;幅度、包络、电平或能量低的称为OOK调制符号0,或者称为OOK调制符号OFF。
还例如,在第二调制符号为ASK调制符号的情况下,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ASK调制符号1和ASK调制符号0。其中,幅度、包络、电平或能量高的称为ASK调制符号1,或者称为ASK调制符号ON;幅度、包络、电平或能量低的称为ASK调制符号0,或者称为ASK调制符号OFF。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的第一频域序列和第二频域序列不同的情况下,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发送端设备根据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M和N满足以下关系:
N=MP,P为正整数。例如,P等于1、2或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为1或偶数;或者,P=2x,x为非负整数。当P=1时,相当于没有线路码编码。当P>1,P为线路码编码的因子。即1个原始信息比特线路码编码后为P个比特。通过考虑线路码编码的因子P的取值,有效的实现发送端设备侧发送的OFDM时域信号包括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承载的比特满足线路码的编码形式,有利于提升接收端检测信息的解调性能。P越大,解调性能越好。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能够降低了发送端设备的存储量和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原因可以是:
由于承载在第一OFDM时域信号的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有多种取值。每种取值在频域都对应一个频域序列(第一频域序列)。比如,N=8,8个OOK调制符号一种取值为{10000000},另一种取值为10000001}。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一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指的是这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时域信号经过时频变换得到的频域序列。时频变换可以是傅里叶变换。比如,这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的时域信号经过时域采样,插值,然后通过FFT变换到频域,得到该频域序列。
如果将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每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都在发送端存储,会增加发送端设备的存储量和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而基于第二频域生成第一频域序列,不用存储N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每种取值对应的频域序列,进而降低了发送端设备的存储量和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
具体地,发送端设备根据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发送端设备通过相加M个第三频域序列获得第一序列。
例如,M个第二频域序列相加得到第四频域序列,第一频域序列是由第四频域序列中的元素的模的平方和归一化确定。其中,模的平方和归一化可以理解为:第四频域序列中所有元素的模平方求和值为X,第四频域序列中的每一个元素除以根号X以使得序列元素的模平方和的值是归一化的。
示例性地,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第三频域序列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
第二频域序列与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示例性地,第二频域序列与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三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可以由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循环移位得到。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一个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00010000},{00010000}可以由{10000000}在时域上循环移位3得到,则循环移位值为3。
还例如,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另一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为{00001000},{00001000}可以由{1000000}在时域上循环移位4得到,则循环移位值为4。
在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第三频域序列之间的关系为第一种的情况下,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
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相位因子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其中,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第i个频域序列由该第二频域序列和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1
生成,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循环移位Ti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长度为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该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2
与Ti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3
例如,在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在时域上循环移位3得到{00010000}的情况下,Ti等于3。
还例如,在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在时域上循环移位4得到{00001000}的情况下,Ti等于4。
具体地,上述的第i个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bk、该第二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ak、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4
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5
该k为小于或者等于L的正整数,该L为该第三频域序列的长度。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196
表示所述第k个元素对应的相位加权,所述Q为正整数。
示例性地,L小于或者等于一个第三频域序列映射到频域占用的PRB数对应的子载波数,如频域占用1个PRB时,所述L小于等于12。
第二种:
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L个第一元素与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L个第二元素的相同,且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同或者不同。
示例性地,L个第一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可以理解为第一元素(如,{a0,a1,...,aL-1})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上的顺序;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可以理解为第二元素(如,{aL-1,..,a1,a0})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上的顺序。
示例性地,发送端可以根据第二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以及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确定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与第三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同或者不同。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一个第三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得到的OOK调制符号为{00000001},可以理解为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与第三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图7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发送端设备如何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第一频域序列的示意性流程图。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710,确定第二频域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频域序列可以是发送端设备生成的。
例如,发送端设备从以下任意一种调制方式的星座点中确定第二频域序列(或者称为基序列):
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确定BPSK的星座点中的多个作为第二频域序列。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确定16QAM的星座点中的多个作为第二频域序列。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确定QPSK的星座点中的多个作为第二频域序列。
应理解,上述的调制方式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本申请中的调制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的调制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二频域序列的具体流程包括:
首先,发送端设备确定在时域上1个OFDM时域信号内包含N个第二调制符号。
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N=8举例说明,在N为其他值的情况下,下述流程与N=8类似,不再赘述。
然后,发送端设备确定1个OFDM时域信号内N个第二调制符号的基本图样,其中,基本图样是指在1个OFDM时域信号内,一段符号时间(如,若干1/N符号时间)的波形为高电平表示“1”,一段符号时间(如,若干1/N符号时间)的波形为低电平表示“0”。
例如,N=8,N个第二调制符号的基本图样为{10000000}。其中,N=8表示1个OFDM时域信号要承载8个OOK符号。每个OOK调制符号的时域长度是1/N=1/8OFDM时域信号的长度。以前述子载波间隔15KHz,IFFT点数的Q=64为例,8个OOK符号中每一个OOK符号包含的时域样点数K=Q/N=8。每个OOK调制符号认为是1/8OFDM时域信号。
其次,发送端设备根据N个第二调制符号的基本图样,确定时域样点,并对时域样点组成的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比如8个第二调制符号图样为{10000000},每个调制符号对应8个时域样点,该8个时域样点取值相同,如第一个OOK调制符号为1,其对应的8个时域样点为8个取值相同的时域样点,例如,对应到8个取值为1的时域样点。8个调制符号可以得到64个时域样点。发送端设备对这64个时域样点进行64点FFT变换,得到变换后的频域序列为{z1,z2,……,z64}。
通过频域序列{z1,z2,……,z64}得到第二频域序列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1;发送端设备截取位于序列中间的12个元素{z27,z28,……,z38}作为第二频域序列。
方式2;映射到子载波的符号被要求为一种调制(如,PSK或QAM)星座点。例如,要求映射到子载波的符号是64QAM的星座点。在这种情况下,{z27,z28,……,z38}每个元素量化到欧式距离最近的调制方式(比如,64QAM)的星座点。例如,z27等于6.34-2.63j,和z27最近的64QAM星座点为7-3j。则将z27量化为7-3j。在这种情况下,将{z27,z28,……,z38}按照调制方式量化后的序列作为第二频域序列。
发送端设备将获得的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时域上可以得到包括OOK调制符号{10000000}的OFDM时域信号。如图8所示,图8是第二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频域序列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协议预定的第二频域序列获知第二频域序列。
在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二频域序列之后,发送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图7所示的方法流程还包括:
S720,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具体地,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对应于上述第一种关系。
第二频域序列与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在该方式一下,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的流程包括:
步骤一:发送端设备确定相位因子集合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11
具体地,发送端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如OOK调制符号{10011001}。
其中,发送端设备确定1个OFDM时域信号内的待发送比特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待发送的信息比特确定经过线路码编码之后的信息比特,如,Manchester编码因子为2,信息比特为{0101},原始信息比特1编码为10,原始信息比特0编码为01,编码之后的比特为{10011001}。
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和待发送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的关系,确定相位因子集合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12
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OOK调制符号{10011001}为例进行说明:
当N等于8时,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OOK调制符号{10000000}的情况下,在{10000000}的基础上移位0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10000000},移位3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00010000},和移位4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00001000}以及移位7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00000001},其中,{10000000}、{00010000}、{00001000}和{00000001}在时域上叠加能够得到{10011001},则{10011001}需要{10000000}分别移位0,3,4,7得到的时域信号叠加形成的。
按照时域循环移位可以得到频域上相位旋转的原理,上述的循环移位值集合{0,3,4,7}确定频域序列需要相乘的相位因子集合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13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14
其中,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15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1
该示例中M=4,N=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10011001}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
例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10011001},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10010000}的情况下,在{10010000}的基础上移位0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10010000},移位4个1/N OFDM时域信号时间得到{00001001},其中,{10010000}和{00001001}在时域上叠加能够得到{10011001},则{10011001}需要{10000000}分别移位0,4得到的时域信号叠加形成的,相位因子集合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2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3
其中,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4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5
该示例中M=2,N=8。
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其他时域信号的情况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二: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发送端设备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相位因子集合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6
得到M个第三频域序列。
具体地,第二频域序列的第k个元素ak经过相位变换得到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第k个元素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7
Q为IFFT的点数,比如Q取值可以为256。Q为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后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信号的IFFT点数,Q可以为2的幂次方的正整数。
以第二频域序列和1个相位因子生成1个第三频域序列为例说明:
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为{a0,a1,...,aL-1},其中,L为正整数,表示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
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为{b0,b1,...,bL-1},假设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如,{10000000})循环移位3位能够得到该第三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如,{00010000}),则: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28
可选地,将获得的第三频域序列映射到时域上可以得到包括OOK调制符号{00010000}的OFDM时域信号如图9所示,图9是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其他的频域序列的生成方式与上述的第三频域序列的生成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二:对应于上述第二种关系。
第二频域序列与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相同,但是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同或者不同。
在该方式一下,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的流程包括:
步骤一:发送端设备确定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
具体地,发送端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如{10000001}。
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和待发送的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之间的关系,确定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
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为OOK调制符号{10000000},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OOK调制符号{10000001}为例进行说明:
当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10000000}的情况下,该{10000000}和{00000001}在时域上叠加能够得到{10000001},{00000001}和{10000000}在时域上为相反的关系,由此可知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两个第三频域序列,其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以及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但是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与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为{10000000},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10011001}只是举例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的限定。
例如,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为{10011001},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10010000}的情况下,该{10010000}和{00001001}在时域上叠加能够得到{10011001},{10010000}和{00001001}在时域上为相反的关系,由此可知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两个第三频域序列,其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以及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其中,该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和第二频域序列中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相反。该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如,OOK调制符号)与第二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如,OOK调制符号)的幅度顺序相反。
第二频域序列包括的N个第二调制符号为其他时域信号的情况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二: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发送端设备根据步骤一确定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得到M个第三频域序列。
示例性地,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两个第三频域序列,其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以及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与第二频域序列相同,但是该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与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相反。
也就是说,当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a0,a1,...,aL-1}一一映射到频域子载波e0,e1,...,eL-1的情况下,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a0,a1,...,aL-1}一一映射到频域子载波e0,e1,...,eL-1,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中包括的元素{aL-1,..,a1,a0}一一映射到频域子载波e0,e1,...,eL-1
S730,生成第一频域序列。
发送端设备生成的M个第三频域序列相加,并对相加之后得到的序列中的元素进行功率归一化,之后映射到频域子载波上得到第一频域序列。
作为一个示例,对应于步骤S720中的方式一,M个第三频域序列分别为:第二频域序列(下文称为第三频域序列#1)、第二频域序列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31
生成的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下文称为第三频域序列#2)、第二频域序列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32
生成的另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下文称为第三频域序列#3)、第二频域序列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33
生成的又一个第三频域序列(下文称为第三频域序列#4)。
将第三频域序列#1、第三频域序列#2、第三频域序列#3和第三频域序列#4相加得到第四频域序列#1,对第四频域序列#1中的元素进行功率归一化映射到频域子载波上得到第一频域序列。
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二频域序列为{a0,a1,...,aL-1},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为{a0,a1,...,aL-1},则上述的第三频域序列#1为{a0,a1,...,aL-1}、第三频域序列#2为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1
第三频域序列#3为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2
第三频域序列#4为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3
第四频域序列#1为{g0,g1,...,gL-1},其中,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4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5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46
g0,g1,...,gL-1功率归一化之后得到第一频域序列。
进一步地,可以将获得的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对应的频域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上可以得到包括OOK调制符号{10011001}的OFDM时域信号如图10所示,图10是一种第一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示例性地,第一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OFDM时域信号的具体方式参见上文中图6所示的,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个示例,对应于步骤S720中的方式二,M个第三频域序列分别为:第三频域序列#5和第三频域序列#6,其中,第三频域序列#5中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相同;第三频域序列#6中的元素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到频域子载波的顺序相反。
将第三频域序列#5和第三频域序列#6相加得到第四频域序列#2,对第四频域序列#2中的元素进行功率归一化映射到频域子载波上得到第一频域序列。
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二频域序列为{a0,a1,...,aL-1},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的OOK调制符号为{10000000}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第二频域序列{a0,a1,...,aL-1}分别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则上述的第三频域序列#5{a0,a1,...,aL-1}分别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第三频域序列#6{aL-1,..,a1,a0}分别映射到子载波e1,e2,...,eL。第四频域序列#2{h0,h1,...,hL-1}分别映射到子载波e0,e1,...,eL-1,其中,h0=a0+aL-1,h1=a1+aL-2,…,hL-1=aL-1+a0。h0,h1,...,hL-1功率归一化之后得到第一频域序列。
进一步地,可以将获得的第一频域序列映射到对应的频域子载波上,进行IFFT变换到时域可以得到包括OOK调制符号{10000001}的OFDM时域信号图样,如图11所示,图11是另一种第一频域序列在时域上映射的时域信号图样。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列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和/或发送端设备可以执行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接收端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接收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等)实现,由发送端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发送端设备的部件实现。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可以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上面结合图4和图7详细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上述通信的方法主要从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2和图13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200包括收发单元1210、处理单元1220和存储单元1230。收发单元1210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收发单元12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处理单元12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2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装置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
该装置12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设备(如上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等)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装置1200可以为设备或者可配置于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12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设备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2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设备处理相关的操作。
作为一种设计,该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处理单元1220,用于生成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该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其中,该第一频域序列与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第一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该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域信号。
可选地,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该第二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该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其中,该第二频域序列与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通过相加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获得该第一频域序列。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相位因子生成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其中,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第i个频域序列由该第二频域序列和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61
生成,该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循环移位Ti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长度为该第i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该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62
与Ti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63
可选地,该第i个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bk、该第二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ak、该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64
满足以下等式:
Figure BDA0003338565470000265
其中,该Q为正整数,该k为小于或者等于L的正整数,该L为该第三频域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该处理单元1220根据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该第一频域序列,其中,该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L个第一元素与该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L个第二元素的相同,且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不同,L为正整数。
可选地,该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可选地,该M和N满足以下关系:N=MP,其中,P为正整数。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可选地,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
该装置12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装置12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设备中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装置1200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2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发送信息的步骤,如步骤S420;处理单元122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处理步骤,如步骤S411和S410。
当该装置1200用于执行图7中的方法时,处理单元122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处理步骤,如步骤S710、S720和S73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
处理单元1220,用于确定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该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其中,该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该N、该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该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该装置12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装置12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中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装置1200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1210可用于执行方法中的接收信息的步骤,如步骤S42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1220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12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实现。存储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300。该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320。
处理器1310与存储器1320耦合,存储器13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存储器1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如图13所示,该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30,收发器13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1310用于控制收发器13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其中,图13中的处理器1310可以为图12中的处理单元1220,实现处理单元1220的功能,处理器1310执行的操作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对处理单元1220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图13中的收发器1330可以为图12中的收发单元1210,实现收发单元1210的功能,收发器1330执行的操作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对收发单元1210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图13中的存储器1320可以为图12中的存储单元1230,实现存储单元1230的功能。
可选地,该装置1300包括的处理器13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1320可以与该处理器13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作为一种方案,该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如上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等)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如上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等)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如上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等)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实施例中的设备(如上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装置的通信设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如上述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等)执行的方法。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可以包括如下多种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所述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发送端设备等。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例如,前述的可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3)

1.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所述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发送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
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
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与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所述第二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所述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相加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获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相位因子生成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第i个频域序列由所述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13
生成,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循环移位Ti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长度为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
所述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14
与Ti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bk、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ak、所述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15
满足以下等式: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12
其中,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k为小于或者等于L的正整数,所述L为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L个第一元素与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L个第二元素的相同,且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不同,L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和N满足以下关系:
N=MP,其中,P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
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
15.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所述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
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18.一种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所述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
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与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域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包括N个第二调制符号,所述第二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所述N个第二调制符号至少包括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1和一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0。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每个第三频域序列在时域上具有循环移位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相加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获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和M个相位因子生成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的第i个频域序列由所述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31
生成,所述第二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在时域上循环移位Ti个幅移键控调制符号长度为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映射的时域信号,所述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32
与Ti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4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bk、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ak、所述M个相位因子中第i个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43
满足以下等式:
Figure FDA0003338565460000042
其中,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k为小于或者等于L的正整数,所述L为所述第三频域序列的长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生成M个第三频域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生成所述第一频域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包括的L个第一元素与所述M个第三频域序列中一个第三频域序列包括的L个第二元素的相同,且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不同,L为正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第一元素和L个第二元素映射到频域的顺序相反。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和N满足以下关系:
N=MP,其中,P为正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18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30.根据权利要求1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在时域上两两不重叠。
31.根据权利要求1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
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32.一种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域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包括在时域上排列的N个第一调制符号,所述第一调制符号为幅移键控调制符号,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或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N、所述N个第一调制符号中每个第一调制符号持续的时间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的关系和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为预定义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FDM时域信号用于指示如下标识中的一种:
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一部分;或,
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的一部分。
3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1.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2111301685.XA 2021-11-04 2021-11-04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073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1685.XA CN116073971A (zh) 2021-11-04 2021-11-04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2/129598 WO2023078358A1 (zh) 2021-11-04 2022-11-03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1685.XA CN116073971A (zh) 2021-11-04 2021-11-04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3971A true CN116073971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82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1685.XA Pending CN116073971A (zh) 2021-11-04 2021-11-04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3971A (zh)
WO (1) WO2023078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3046A (zh) * 2022-11-04 2023-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生成方法、接收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1766A1 (ko) * 2016-12-01 2018-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웨이크업 패킷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44820B2 (en) * 2017-02-06 2020-05-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aveform-coding for multicarrier wake up radio frame
US10863437B1 (en) * 2017-08-30 2020-12-08 Newracom, Inc. Wireless device low power wake up
CN111343120B (zh) * 2018-12-19 2021-11-1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928482A1 (en) * 2019-02-22 2021-12-29 IDAC Holdings, Inc. Wake-up signal for power saving
CN114026925B (zh) * 2019-07-10 2024-02-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避免与唤醒信号相关联的错误检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8358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0310A (zh) 唤醒休眠无线设备
US20190116555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wake-up radio packet transmission
CN108696924A (zh) 提供操作循环前缀长度以解码唤醒分组的无线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4556842B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反射器以及接收器
US20210385688A1 (en) Long-Rang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Low-Power Indoor Applications In 6-GHz Band
WO2023078358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69369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0992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98403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404058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403222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9840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4093634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WO202324131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83037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4622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41522A1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83036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4606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46219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42831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5257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41407A1 (zh) 同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25338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07937A1 (zh) 调制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