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1990A -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1990A
CN116021990A CN202310054645.2A CN202310054645A CN116021990A CN 116021990 A CN116021990 A CN 116021990A CN 202310054645 A CN202310054645 A CN 202310054645A CN 116021990 A CN116021990 A CN 116021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cia
assembly
trim panel
board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46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辉
于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46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1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1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该副仪表板总成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所述装饰板的敞口端与车辆仪表板连接,所述装饰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位置具有柱形部分,所述柱形部分的外周安装有装饰条。本申请通过将装饰板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的结构,并在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位置设置柱形部分,在柱形部分的外周安装装饰条,可以满足副仪表板总成的多样化造型需求,且装饰美观;另外,将装饰板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的结构,装饰板与车辆仪表板连接后能够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以安装托杯等部件,能够有效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副仪表板造型单一,且副仪表板的装饰板与车辆仪表板连接不便,连接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副仪表板造型单一,且副仪表板的装饰板与车辆仪表板连接不便,连接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所述装饰板的敞口端与车辆仪表板连接,所述装饰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位置具有柱形部分,所述柱形部分的外周安装有装饰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为U形空间、半圆形空间或W形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板包括相对的上饰板和下饰板,所述装饰条包括安装于所述上饰板的上装饰条和安装于所述下饰板的下装饰条,所述上装饰条与所述上饰板焊接,所述下装饰条与所述下饰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饰板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焊接孔位,所述上装饰条朝向所述上饰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焊接孔位配合的多个焊接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饰板的敞口端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总成的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敞口端朝向所述车辆仪表板延伸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饰板朝向所述副仪表板的一侧的边沿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件,以与所述副仪表板配合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饰板上用于与所述上装饰条连接的部位设有缓冲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饰板的敞口端沿所述下饰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下装饰条朝向所述下饰板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沿所述下饰板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下饰板和所述下装饰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饰板的敞口端的边沿设有第二限位件,以与所述下装饰条配合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限位片和/或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表面贴附有粘贴件。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饰板总成及车辆,通过将装饰板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的结构,并在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位置设置柱形部分,在柱形部分的外周安装装饰条,可以满足副仪表板总成的多样化造型需求,且装饰美观;另外,将装饰板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的结构,装饰板与车辆仪表板连接后能够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以安装托杯等部件,能够有效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饰板和副仪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饰板和上装饰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饰板和上装饰条的另一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下饰板和下装饰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下饰板和下装饰条的另一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副仪表板总成;1-装饰板、101-容纳空间、102-敞口端、103-柱形部分、104-封闭端、105-扁形部分、11-上饰板、111-焊接孔位、112-连接部、113-第一限位件、114-卡接部件、115-缓冲件、12-下饰板、121-第一安装孔、122-第二限位件;2-装饰条、21-上装饰条、22-下装饰条、221-安装部、222-第二安装孔;3-副仪表板、31-主体部、32-延伸部;4-紧固件;20-车辆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至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总成。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总成10,包括装饰板1,所述装饰板1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101,所述装饰板1的敞口端102与车辆仪表板20连接,所述装饰板1靠近所述敞口端102的位置具有柱形部分103,所述柱形部分103的外周安装有装饰条2。
其中,容纳空间101用于安装杯架托等部件,敞口端102靠近车辆仪表板20,用于与车辆仪表板20连接;副仪表板总成10还包括副仪表板3,与敞口端102相对的装饰板1的封闭端104的一侧用于安装副仪表板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总成10通过将装饰板1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101的结构,并在靠近所述敞口端102的位置设置柱形部分103,在柱形部分103的外周安装装饰条2,可以满足副仪表板总成10的多样化造型需求,且装饰美观;另外,将装饰板1设置为一端敞口且能够形成容纳空间的结构,装饰板1与车辆仪表板20连接后能够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以安装托杯等部件,能够有效提高副仪表板总成10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101为U形空间、半圆形空间或W形空间,只要能够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101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装饰板1上开设容纳空间,并将未开设容纳空间的部分与车辆仪表板20连接,本实施例中,能够充分利用敞口端102的空间,便于其他部件的布置,且整体外形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板1包括相对的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装饰条2包括安装于所述上饰板11的上装饰条21和安装于所述下饰板12的下装饰条22,所述上装饰条21与所述上饰板11焊接,所述下装饰条22与所述下饰板12通过紧固件4(如图7所示)可拆卸地连接。
上下相对的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分别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101,二者对合后形成柱形部分103,安装于上饰板11的上装饰条21和安装于下饰板12的下装饰条22对合形成环形的装饰条2。即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均具有敞口端102和封闭端104。
其中,上饰板11的敞口端102具有第一弧形部,下饰板12的敞口端102具有第二弧形部,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上下对合后,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形成柱形部分103。类似地,上装饰条21和下装饰条22均为弧形装饰条,以在对合后形成环形的装饰条,有利于外形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装饰板1靠近封闭端104具有扁形部分105,即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的封闭端104均为扁形结构,以便于上下相对的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对合后,在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之间形成一定的安装空间,副仪表板总成10的副仪表板3的主体部31安装于该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将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的封闭端104均设置为扁形结构,可以在上饰板11和下饰板12之间形成体积较大的安装空间,便于副仪表板3上部件的安装,能够有效提高副仪表板总成10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将上装饰条21与所述上饰板11焊接于一体,便于在下饰板12和副仪表板3安装后,将安装有上装饰条21的上饰板11快速、便捷安装。
特别地,为保证装饰板1和装饰条2装配后,整体的外形美观,以及与副仪表板3连接的可靠性,柱形部分103的截面为倾斜的椭圆形状,位于下方的下装饰条22距离副仪表板3较近,下装饰条22不便于与下饰板12焊接,此时,可以通过紧固件4将下装饰条22与下饰板12可靠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上饰板11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焊接孔位111,所述上装饰条21朝向所述上饰板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焊接孔位111配合的多个焊接筋(图中未示出)。
通过焊接空位111和焊接筋的配合,可以将上装饰条21和上饰板11充分定位连接,且能够有效节省空间。焊接孔位111优选为方形或长方形状的过孔,定位方便,且能够使二者充分焊接于一体,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上饰板11的敞口端102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总成10的副仪表板3连接的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从所述敞口端102朝向所述车辆仪表板20延伸一定距离形成。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副仪表板3除包括主体部31外,还包括延伸部32,延伸部32伸入装饰板1的柱形部分103的空腔中并与装饰板1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部112,便于通过连接部112将副仪延伸部32与装饰板1可靠固定连接,且能够充分利用柱形部分103内的空腔布置副仪表板3的延伸部32。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12为连接卡钩或连接卡扣,副仪表板3上设有与连接部112相配合的卡槽。连接部112与副仪表板3限位配合同时起到导向作用,可以从副仪表板3的一端通过局部限位实现装饰板1和副仪表板3的安装定位,并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上饰板11朝向所述副仪表板3的一侧的边沿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件113,以与所述副仪表板3配合限位。
副仪表板3的主体部31和部分延伸部32设有与第一限位件113配合的限位槽或限位孔。上饰板11与副仪表板3装配时,副仪表板3的延伸部32穿过装饰板1的中空的柱形部分103,连接部112与卡槽卡合固定;装配过程中,连接部112与卡槽始终卡合,上饰板11与副仪表板3通过第一限位件113定位限位后,通过卡接部件114固定。第一限位件113优选为限位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上饰板11上用于与所述上装饰条21连接的部位设有缓冲件115,以避免上装饰条21与上饰板11刚性接触产生异响,提高整车性能。缓冲件115优选为粘贴在上饰板11的用于与上装饰条21连接的表面的毛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下饰板12的敞口端102沿所述下饰板12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121,所述下装饰条22朝向所述下饰板12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部221,所述安装部2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2,所述紧固件4(例如螺钉)沿所述下饰板12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2将所述下饰板12和所述下装饰条22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下饰板12和下装饰条22进行结构设计,分别在下饰板12和下装饰条22上开设第一安装孔121和第二安装孔222,可以将下饰板12和下装饰条22从下饰板12的内侧沿下饰板12的长度方向可靠连接,避免沿其他方向安装时对二者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下饰板12的敞口端102的边沿设有第二限位件122,以与所述下装饰条22配合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122包括限位片和/或限位柱。
如图6和图7所示,下装饰条22为弧形结构,在下装饰条22的弧形中部设置限位片,并在下装饰条22的弧形两侧设置限位柱,可以保证下装饰条22的各部位与下饰板12可靠限位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表面贴附有粘贴件,以避免下装饰条22与下饰板12接触的部位产生异响,提高车辆性能。
可选地,装饰条2为灯条,可以通过车辆控制系统调节灯条的颜色或闪烁频率等,以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上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0的车辆,车辆可以为轿车、商用车、卡车等。车辆对应上述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10,副仪表板总成10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车辆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空间,所述装饰板的敞口端与车辆仪表板连接,所述装饰板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位置具有柱形部分,所述柱形部分的外周安装有装饰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U形空间、半圆形空间或W形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包括相对的上饰板和下饰板,所述装饰条包括安装于所述上饰板的上装饰条和安装于所述下饰板的下装饰条,所述上装饰条与所述上饰板焊接,所述下装饰条与所述下饰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板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焊接孔位,所述上装饰条朝向所述上饰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焊接孔位配合的多个焊接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板的敞口端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总成的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敞口端朝向所述车辆仪表板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板朝向所述副仪表板的一侧的边沿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件,以与所述副仪表板配合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板上用于与所述上装饰条连接的部位设有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饰板的敞口端沿所述下饰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下装饰条朝向所述下饰板的一侧折弯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沿所述下饰板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下饰板和所述下装饰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饰板的敞口端的边沿设有第二限位件,以与所述下装饰条配合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限位片和/或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表面贴附有粘贴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CN202310054645.2A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Pending CN116021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4645.2A CN116021990A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4645.2A CN116021990A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1990A true CN116021990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4645.2A Pending CN116021990A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19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7676B2 (en) Vehicle interior trim panel
US8011709B2 (en) Trim panel attachment assembly with anti-rotation flange
CN116021990A (zh)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JP4550524B2 (ja) 自動車用トリム構造
KR20030009768A (ko) 자동차용 선바이저 장착용 클립
CN210047421U (zh) 一种汽车b柱内饰板的接头结构
JP2015047889A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CN110329174B (zh) 顶饰条安装卡扣结构
CN220429961U (zh) 用于车辆的拉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591699U (zh) 一种重型汽车车门板护罩
JPH072140A (ja) センターピラーロ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CN210618036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左侧装饰板总成
CN211032425U (zh) 车辆上的蒙皮与饰条连接结构和汽车
CN111532342B (zh) 一种车辆a柱结构及车辆
KR0128332Y1 (ko) 자동차의 헤드라이닝 마운팅 클립
CN209426686U (zh) 用于车辆的饰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0284133U (zh) 一种汽车顶衬的改进结构
JPS6111048Y2 (zh)
JPS607212Y2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バイザ−
JP4132596B2 (ja) 内装部材の固定構造
JPH052334Y2 (zh)
JP2001315561A (ja) 格納式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H0520574Y2 (zh)
JPS6218518Y2 (zh)
KR100405430B1 (ko) 자동차의 헤드라이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