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6730A -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 Google Patents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6730A
CN115976730A CN202310272915.7A CN202310272915A CN115976730A CN 115976730 A CN115976730 A CN 115976730A CN 202310272915 A CN202310272915 A CN 202310272915A CN 115976730 A CN115976730 A CN 115976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ded
weaving
path
n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2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清华
李超
罗富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l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il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il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il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2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6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6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6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该支架包括多个层叠的编织层,多个编织层中包括第一编织层与第二编织层两个类型,第一编织层由编织线沿第一螺旋路径编织而成,第二编织层由编织线沿第二螺旋路径编织而成,第一螺旋路径与第二螺旋路径的方向不同且彼此交叉形成网格结构;螺旋路径包括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与退线路径段以及变向拐角,编织线在进线路径段与退线路径段处彼此上下交叉穿过形成交叉节点、在变向拐角处彼此勾挂形成勾挂节点。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编织线的路径进行设计,在支架上形成交叉节点与勾挂节点,进而实现支架在径向上稳定支撑、在轴向上的弹性收展以及在轴向上的抗过分拉伸,提高支架的结构性能。

Description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支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背景技术
当人体的腔道因病变而导致变得狭窄或闭塞时,通常需要在病变部位置入支架,通过支架来支撑腔道,恢复腔道的通畅。对于支架而言,有些支架是长期置入人体的,还有些支架是临时放置,手术或者药物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回收。目前的支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结构不完善,不同程度地存在支撑力弱、不稳定以及短缩率高、定位不准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存在的支撑力弱、不稳定以及短缩率高、定位不准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支架,呈网格状的筒形结构,包括多个层叠的编织层,多个所述编织层中包括第一编织层与第二编织层两个类型,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分别由编织线沿第一螺旋路径与第二螺旋路径在所述支架的轴向上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螺旋路径与所述第二螺旋路径的方向不同且能够彼此交叉形成网格结构;
所述第一螺旋路径与所述第二螺旋路径均包括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与退线路径段以及在二者之间进行过渡的变向拐角,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对应在所述支架轴向上形成路径方向相反的轴向进线路径与轴向退线路径,且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轴向退线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在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处彼此上下交叉穿过形成交叉节点、在所述变向拐角处彼此勾挂形成勾挂节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多个所述编织层采用一根所述编织线连续编织而成,所述编织线自所述支架轴向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螺旋路径编织至另一端形成一层所述第一编织层后反向并沿所述第二螺旋路径编织形成一层所述第二编织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所述交叉节点与多个所述勾挂节点构成一个节点组,所述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
对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的部分,在位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位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对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的部分,在位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在位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的路径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所述交叉节点与多个所述勾挂节点构成一个节点组,所述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其中包括F个所述第一节点组;
所述进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与所述退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B满足A+B=F,且A=Int(F/2)+1、Int(F/2)+2……F-1;或
所述进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满足A=F,一个所述进线路径段的前后两个所述退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为B和C,且满足B+C=F。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织层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编织层与多个所述第二编织层,且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一编织层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螺旋路径彼此不重合、多个所述第二编织层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螺旋路径彼此不重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上述的支架的编织方法,包括:
在编织胎具的第一端确定出第一起点,使编织线从所述第一起点开始沿第一螺旋路径依次经过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变向拐角以及退线路径段,直至所述编织线到达所述编织胎具的第二端的第一终点,形成一层第一编织层;
以所述第一终点作为第二起点,使所述编织线从所述第二起点开始沿第二螺旋路径进行编织直至达所述编织胎具的第一端的第二终点,形成一层第二编织层;
使当前进行编织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在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处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或下方交叉穿过、在所述变向拐角处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相互勾挂;
重复以上步骤,以上一层编织层的终点作为下一层编织层的起点连续编织,直至形成预定层数的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采用一根所述编织线从所述编织胎具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起点开始编织,在到达所述编织胎具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终点处进行变向,连续编织预定层数的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在所述编织胎具上确定出沿周向交替分布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一个所述节点组中包括多个处于所述编织胎具同一条母线上的多个编织节点;
对于编织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编织或编织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编织,在到达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到达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对于编织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编织或编织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编织,在到达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上方穿过,在到达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编织上述的支架的编织胎具,所述编织胎具为柱形结构,其周面上阵列式地分布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对应支架的编织节点,所述定位孔中能够插入定位柱并作为支架的所述编织节点中的变向节点。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针对编织线的路径进行设计,从而在支架上形成编织线上下交叉的交叉节点以及彼此勾挂的勾挂节点,该两类节点的配合可以实现支架在径向上稳定支撑、在轴向上的弹性收展以及在轴向上的抗过分拉伸,从而提高支架的结构性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所对应的编织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一种结构所对应的勾挂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的编织完前两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的编织完前四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一种结构的编织完总共六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图5所示的支架的端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二种结构所对应的勾挂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8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的编织完前两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的编织完前四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二种结构的编织完总共六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三种结构所对应的勾挂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三种结构的编织完前两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三种结构的编织完前四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的第三种结构的编织完总共六层编织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架所对应的编织胎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显示了本发明的三种结构的支架所对应的平板压力测试图;
图17显示了本发明的三种结构的支架所对应的轴向压力测试图;
图18显示了本发明的三种结构的支架所对应的平板压力和轴向压力测试数据。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编织节点,11-交叉节点,12-勾挂节点,2a-第一螺旋路径,2b-第二螺旋路径,21-进线路径段,22-退线路径段,23-变向拐角,3-第一编织层,4-第二编织层,5-编织胎具,5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呈网格状的筒形结构,包括多个层叠的编织层,多个编织层中包括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两个类型,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分别由编织线沿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在支架的轴向上编织而成,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的方向不同且能够彼此交叉形成网格结构;
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均包括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以及在二者之间进行过渡的变向拐角23,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对应在支架轴向上形成路径方向相反的轴向进线路径与轴向退线路径,且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大于轴向退线路径;
其中,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在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处彼此上下交叉穿过形成交叉节点11、在变向拐角23处彼此勾挂形成勾挂节点12。
具体地,本发明的支架主要是采用编织线编织而成的网格状的筒形结构,编织线采用镍钛合金丝或其他高分子丝材,当然也就具有多个网格节点,也就是编织节点1,将支架沿其母线展开后,可以得到如附图图1所示的全部的编织节点1分布图。这些编织节点1实际上也对应如附图图15所示的编织胎具5上的定位孔51。
本发明的支架由多个层叠的编织层共同组成,其中包括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两个类型的编织层。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整体编织结构相同,只是编织线的行进方向不同,即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的螺旋结构基本相同,只是螺旋的方向不同,二者的方向相互交叉才能形成网格结构。本发明的支架的核心发明点在于,对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的具体路径结构进行设计,即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并不是单纯的一条光滑的螺旋线,而是其中包括了多个变向的路径段,只是变向的路径段的长度小于原来方向的路径段的长度,使其整体看起来还是一个方向统一的螺旋线。
具体而言,如附图图3所示,对于第一编织层3而言,其沿第一螺旋路径2a进行编织,在螺旋行进的方向上,第一螺旋路径2a包括多个路径单元,每个路径单元均包括在行进方向上依次分布的进线路径段21、变向拐角23以及退线路径段22,进线路径段21的路径方向即第一螺旋路径2a的整体路径方向,退线路径段22通过变向拐角23相对进线路径段21改变方向。退线路径段22的具体方向是使所形成的变向拐角23的顶点沿支架的轴线指向与编织终点相对应的支架的一端,也就是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在支架轴向上对应的轴向进线路径与轴向退线路径的路径方向相反,且为了保证第一螺旋路径2a的整体路径方向不会被退线路径段22所影响,控制了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大于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这样,通过多个路径单元连续构成一个完整的第一螺旋路径2a后,路径上会形成多个变向拐角23,如附图图3所示。
对于轴向进线路径与轴向退线路径的路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进线路径段21具有进线起点与进线终点,进线起点与进线终点分别处于支架的两个横截面(垂直于支架轴线的截面)上,两个横截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在支架轴向上的距离)对应的就是轴向进线路径。同理,轴向退线路径也就对应的是退线路径段22的退线起点与退线终点分别所在的两个横截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之后的第二编织层4而言,其第二螺旋路径2b的结构与第一螺旋路径2a的整体结构相同,只是螺旋的方向不同。同理,第二螺旋路径2b上也会形成多个变向拐角23,但第二螺旋路径2b的变向拐角23与第一螺旋路径2a的变向拐角23的方向相反,即二者的变向拐角23的顶点的沿支架轴线的指向相反。
在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相层叠时,其并不是简单的重叠而已,而是二者的编织线基于第一螺旋路径2a与第二螺旋路径2b的所形成的走线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关系,即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整体彼此交叉、连接。进一步而言,在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处,编织线为直线的走线结构,此时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彼此简单交叉,即两个编织层的编织线分别从上方以及下方相互穿过形成交叉节点11,根据交叉节点11处的结构,两个编织层可以在此处传递沿支架径向方向的力。在变向拐角23处,编织线的走线结构形成拐角,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在同一个编织节点1形成的两个彼此相对的拐角,两个拐角彼此穿插勾挂形成勾挂节点12,根据勾挂节点12处的结构,两个编织层可以在此处传递沿支架轴向方向的拉力,且可以在沿支架轴向方向的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便于在人体内的收展;当然,一个第一编织层3以及一个第二编织层4相互连接时,并不是所有的变向拐角23均彼此勾挂,二者还有其他未处于同一个编织节点1的变向拐角23,如附图图2所示,用于与其他第一编织层3或第二编织层4进行勾挂连接。
通过以上方式,不同的第一编织层3与不同的第二编织层4可以彼此交叉、勾挂,最终形成网格状的支架,如附图图3至图5所示。整个支架的勾挂节点12如附图图2所示,可以看出勾挂节点12的分布结构整体也呈螺旋状。根据事先确定的编织方案,可以在编织节点1中事先确定出勾挂节点12的分布,进而可以事先在编织胎具5上对应勾挂节点12的的位置设置定位柱等结构,便于编织线的换向。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支架针对编织线的路径进行设计,从而在支架上形成编织线上下交叉的交叉节点11以及彼此勾挂的勾挂节点12,该两类节点的配合可以实现支架在径向上稳定支撑、在轴向上的弹性收展以及在轴向上的抗过分拉伸,从而提高支架的结构性能。
优选地,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的路径方向与支架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5°。
优选地,编织层中包括多个第一编织层3与多个第二编织层4,且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编织层3所对应的多个第一螺旋路径2a彼此不重合、多个第二编织层4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旋路径2b彼此不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多个编织层采用一根编织线连续编织而成,编织线自支架轴向的一端沿第一螺旋路径2a编织至另一端形成一层第一编织层3后反向并沿第二螺旋路径2b编织形成一层第二编织层4。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编织的便捷性,支架的多个编织层采用一根编织线连续编织而成,参照附图图3,编织线从编织节点1A1出发沿第一螺旋路径2a向右编织形成一层第一编织层3,编织终点为T1(T '1)。而后在T1处进行变向,从T1出发沿第二螺旋路径2b向左编织形成一层第二编织层4,编织终点为A17。而后以相同的方式继续编织下一层第一编织层3以及后续的其他编织层,最后编织完成的支架如附图图5(展开图)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交叉节点11与多个勾挂节点12构成一个节点组,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
对于第一编织层3的编织线沿进线路径段21的部分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沿退线路径段22的部分,在位于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位于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对于第一编织层3的编织线沿退线路径段22的部分与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沿进线路径段21的部分,在位于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穿过,在位于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具体地,支架整体呈筒形结构,筒体上具有与其轴线相平行的母线,交叉节点11与勾挂节点12分布在筒体部分上,同时沿周向与轴线规律的排列,同一条母线上的多个交叉节点11与多个勾挂节点12沿母线排列形成一个节点组,从而支架具有多个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第一节点组与第二节点组,这两个节点组用于表征不同的编织线在相应节点处的穿插方式,参照图图5所示的节点分布结构,从其左端的编号1~22可以看出,其共有22个节点组。如附图图6所示,需要对不同的编织层的编织线在交叉节点11以及勾挂节点12处的穿插方式进行控制,形成上下交替的穿插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支架的结构以及径向上受力的稳定性。具体就是对于一根编织线而言,其在穿过由编织线所形成的其他已有走线结构时,交替地从上方穿过与从下方穿过。在勾挂节点12处也是同理,编织线如果在勾挂节点12之前一个交叉节点11是从上方穿过的,那么其在勾挂节点12处首先就从下方进入勾挂节点12,然后从上方穿出勾挂节点12。
进一步地,针对第一节点组与第二节点组的确定,可以参考编织的起始端,如附图图6所示,图6显示了图5左端的对应编号3~8的节点组所在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6中的标号3~8即相应节点组的编号;参照附图图6,多个编织层的编织线编织形成的网格结构会在与起始端最靠近的边缘形成一个沿周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相对凸出且靠近起始端的为波峰点、相对下凹且远离起始端的为波谷点,进而可以以波峰点所在的节点组作为第一节点组、以波谷点所在的节点组作为第二节点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交叉节点11与多个勾挂节点12构成一个节点组,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其中包括F个第一节点组;
进线路径段21的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与退线路径段22的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B满足A+B=F,且A=Int(F/2)+1、Int(F/2)+2……F-1;或
进线路径段21的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满足A=F,一个进线路径段21的前后两个退线路径段22的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为B和C,且满足B+C=F。
具体地,基于对螺旋路径的结构设计,需要进一步使其的路径结构更加规范化、参数化,本发明提出基于支架上的编织节点在周向上的分布情况来进行路径结构控制的思路。对于一般的支架而言,其编织的密度差异不大,即其网格的大小基本一致,所以支架的第一节点组(即波峰点)的数量其实就与其直径有关,因此也就是根据支架的直径来设计螺旋路径的具体结构。同理,也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组(即波谷点)的数量来设计。
Int为求整函数,表示对F/2的求整;例如F取3,那么Int(F/2)=1。
参照附图图3至图5,支架包括11个第一节点组(波峰点),F=11,所以可以采用的是A=7、B=4,即螺旋路径采用在支架的轴向上前进7个网格单元的长度然后后退4个网格单元的长度。参照附图图8至图10,支架包括9个第一节点组(波峰点),F=9,所以可以采用的是A=6、B=3,即螺旋路径采用在支架的轴向上前进6个网格单元的长度然后后退3个网格单元的长度。参照附图图12至图14,支架包括7个第一节点组(波峰点),F=7,所以可以采用的是A=7、B=4和3,即螺旋路径采用在支架的轴向上前进7个网格单元的长度然后后退4个或者3个网格单元的长度。
可以看出,根据支架的直径来设计其编织线的螺旋路径的具体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交叉编织结构,主要指的是交叉节点11与勾挂节点12的分布结构不同,参照附图图2、图7以及图11。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来设计编织线的螺旋路径的结构不受支架本身长度的影响,因为螺旋路径由多个结构相同的路径单元组成,在其行进方向上是一个重复性结构,支架长度只影响路径单元的数量,但不影响路径单元的结构,所以螺旋路径的结构也不受支架长度的影响,编织时,支架可以任意延展。但是编织线在支架端部的走线结构会受到支架长度的影响,例如当编织线还未完整通过一个路径单元就到达支架的端部时,此时必须结束走线或者必须变向,因此就会形成不完整的路径单元,从而端部所形成的勾挂节点12的分布也会变得不规律,参照附图图2、图7以及图11的两侧边缘位置的勾挂节点12,但是不影响支架的整体性能。
参照附图图16至图1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对应的支架在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下的测试结果。根据图16与图18可以看出,在受到径向压力的作用下,不同规格的支架的压缩距离与最大作用力之间都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没有突变点,也就是说支架的结构没有被破坏。根据图17与图18可以看出,在受到轴向压力的作用下,不同规格的支架的压缩距离与最大作用力之间也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最大作用力的数值基本稳定。进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支架具有优良的结构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支架的编织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编织胎具5的第一端确定出第一起点,采用一根编织线从第一起点开始沿第一螺旋路径2a依次经过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21、变向拐角23以及退线路径段22,直至编织线到达编织胎具5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的第一终点,形成一层第一编织层3;
步骤S2:以第一终点作为第二起点,使编织线从第二起点开始变向并沿第二螺旋路径2b进行编织直至达编织胎具5的第一端的第二终点,形成一层第二编织层4;
步骤S3:使当前进行编织的编织层的编织线在进线路径段21与退线路径段22处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或下方交叉穿过、在变向拐角23处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相互勾挂;
步骤S31:在编织胎具5上确定出沿周向交替分布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一个节点组中包括多个处于编织胎具5同一条母线上的多个编织节点1;
步骤S32:对于编织第一编织层3的编织线沿进线路径段21编织或编织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沿退线路径段22编织,在到达第一节点组中的编织节点1时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到达第二节点组中的编织节点1时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步骤S33:对于编织第一编织层3的编织线沿退线路径段22编织或编织第二编织层4的编织线沿进线路径段21编织,在到达第一节点组中的编织节点1时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下上方穿过,在到达第二节点组中的编织节点1时从其他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步骤S4:重复以上步骤连续编织,以上一层编织层的终点作为下一层编织层的起点连续编织,直至形成预定层数的第一编织层3与第二编织层4。
具体地,实际编织时,根据支架的需求,相应的编织起始端以及第一螺旋路径2a、第二螺旋路径2b实际上已经提前规划好,理论上只需要编织线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编织即可。但是由于支架长度的限制,所在支架的端部(主要是在相对编织起始端的编织终点端),路径不会再继续延伸,而是会被切断;但是考虑到支架的结构,尤其是利用同一根编织线连续编织多层编织层时需要考虑在编织终点端进行变向后是否还能按照原有的规划路径进行编织,所以在编织终点端会进行局部路径的调整,编织终点端处局部不按原有的规划路径,来使得编织线整体能够沿原有的规划路径进行编织。
以附图图5中r20这个点为例,按照编织路径规划在网格中所形成的不断重复的图形单元,即参考在图形单元中处于同一相对位置的o20、l20等节点,原本这个点应该是一个交叉节点,但是由于r20处于编织终点端,需要考虑支架结构、编织变形等因素,该点进行路径调整变为勾挂节点。同理的还有图10中的处于编织终点端的T7点,从勾挂节点调整为了交叉节点。
此外,本实施例的编织方法,主要是论述了采用同一根编织线连续编织形成多个编织层的过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论述。可以参考以上过程,采用不同的编织线进行编织。例如,针对每一层第一编织层或第二编织层,可以分别单独采用一根编织线;或者,可以采用同一根编织线在编织完一层第一编织层后,反向连续编织另一层第二编织层,之后再换用其他编织线进行编织;以此类推。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支架结构、强度的要求,选用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多种材质的编织线进行混编。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上述的支架的编织胎具5,如附图图15所示,编织胎具5为柱形结构,其周面上阵列式地分布有多个定位孔51,定位孔51的位置对应支架的编织节点1,定位孔51中能够插入定位柱并作为支架的编织节点1中的变向节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呈网格状的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的编织层,多个所述编织层中包括第一编织层与第二编织层两个类型,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分别由编织线沿第一螺旋路径与第二螺旋路径在所述支架的轴向上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螺旋路径与所述第二螺旋路径的方向不同且能够彼此交叉形成网格结构;
所述第一螺旋路径与所述第二螺旋路径均包括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与退线路径段以及在二者之间进行过渡的变向拐角,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对应在所述支架轴向上形成路径方向相反的轴向进线路径与轴向退线路径,且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轴向退线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在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处彼此上下交叉穿过形成交叉节点、在所述变向拐角处彼此勾挂形成勾挂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多个所述编织层采用一根所述编织线连续编织而成,所述编织线自所述支架轴向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螺旋路径编织至另一端形成一层所述第一编织层后反向并沿所述第二螺旋路径编织形成一层所述第二编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所述交叉节点与多个所述勾挂节点构成一个节点组,所述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
对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的部分,在位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位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对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的部分,在位于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在位于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节点处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的路径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同一条母线上多个所述交叉节点与多个所述勾挂节点构成一个节点组,所述支架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其中包括F个所述第一节点组;
所述进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与所述退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B满足A+B=F,且A=Int(F/2)+1、Int(F/2)+2……F-1;或
所述进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进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A满足A=F,一个所述进线路径段的前后两个所述退线路径段的所述轴向退线路径的长度所对应的网格单元的数量为B和C,且满足B+C=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编织层与多个所述第二编织层,且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一编织层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螺旋路径彼此不重合、多个所述第二编织层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螺旋路径彼此不重合。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编织胎具的第一端确定出第一起点,使编织线从所述第一起点开始沿第一螺旋路径依次经过多个交替分布的进线路径段、变向拐角以及退线路径段,直至所述编织线到达所述编织胎具的第二端的第一终点,形成一层第一编织层;
以所述第一终点作为第二起点,使所述编织线从所述第二起点开始沿第二螺旋路径进行编织直至达所述编织胎具的第一端的第二终点,形成一层第二编织层;
使当前进行编织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在所述进线路径段与所述退线路径段处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的上方或下方交叉穿过、在所述变向拐角处与已有的编织层的编织线相互勾挂;
重复以上步骤,以上一层编织层的终点作为下一层编织层的起点连续编织,直至形成预定层数的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一根所述编织线从所述编织胎具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起点开始编织,在到达所述编织胎具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终点处进行变向,连续编织预定层数的所述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第二编织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编织胎具上确定出沿周向交替分布多个第一节点组与多个第二节点组,一个所述节点组中包括多个处于所述编织胎具同一条母线上的多个编织节点;
对于编织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编织或编织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编织,在到达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在到达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上方穿过;
对于编织所述第一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退线路径段编织或编织所述第二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沿所述进线路径段编织,在到达所述第一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上方穿过,在到达所述第二节点组中的所述编织节点时从其他已有的所述编织层的所述编织线的下方穿过。
10.一种用于编织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的编织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胎具为柱形结构,其周面上阵列式地分布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对应支架的编织节点,所述定位孔中能够插入定位柱并作为支架的所述编织节点中的变向节点。
CN202310272915.7A 2023-03-21 2023-03-21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Pending CN115976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2915.7A CN115976730A (zh) 2023-03-21 2023-03-21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2915.7A CN115976730A (zh) 2023-03-21 2023-03-21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6730A true CN115976730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2915.7A Pending CN115976730A (zh) 2023-03-21 2023-03-21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6730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6312A (ja) * 1997-04-11 1998-10-27 Ube Ind Ltd ステント
US20070179590A1 (en) * 2005-12-29 2007-08-02 Wenfeng Lu Hybrid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varying expansion force
CN101172058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温宁 支架与生物瓣膜编织成一体的支架瓣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73341A (zh) * 2012-11-08 2013-03-2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的自膨式管腔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74867A (zh) * 2014-03-10 2015-01-14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及其成形加工方法与应用
WO2017022956A1 (ko) * 2015-08-03 2017-02-09 (주) 태웅메디칼 체중 저감용 스텐트, 스텐트 제조용 지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463191A (zh) * 2016-06-03 2018-08-28 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CN111118729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CN212913286U (zh) * 2019-07-16 2021-04-09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CN113367863A (zh) * 2020-03-09 2021-09-10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支架及编织方法
KR20220010291A (ko) * 2020-07-17 2022-01-25 주식회사 성진하이텍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27914A (zh) * 2021-08-24 2022-02-11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
CN114052820A (zh) * 2021-11-30 2022-02-18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
CN11428798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支架
CN216550973U (zh) * 2021-12-16 2022-05-17 创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空纤维膜组件及中空纤维膜编织垫
CN115553972A (zh) * 2022-10-19 2023-01-03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方法及胆道支架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6312A (ja) * 1997-04-11 1998-10-27 Ube Ind Ltd ステント
US20070179590A1 (en) * 2005-12-29 2007-08-02 Wenfeng Lu Hybrid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varying expansion force
CN101172058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温宁 支架与生物瓣膜编织成一体的支架瓣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73341A (zh) * 2012-11-08 2013-03-2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的自膨式管腔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74867A (zh) * 2014-03-10 2015-01-14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及其成形加工方法与应用
WO2017022956A1 (ko) * 2015-08-03 2017-02-09 (주) 태웅메디칼 체중 저감용 스텐트, 스텐트 제조용 지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463191A (zh) * 2016-06-03 2018-08-28 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CN212913286U (zh) * 2019-07-16 2021-04-09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CN111118729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CN113367863A (zh) * 2020-03-09 2021-09-10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支架及编织方法
KR20220010291A (ko) * 2020-07-17 2022-01-25 주식회사 성진하이텍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27914A (zh) * 2021-08-24 2022-02-11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
CN114052820A (zh) * 2021-11-30 2022-02-18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
CN216550973U (zh) * 2021-12-16 2022-05-17 创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空纤维膜组件及中空纤维膜编织垫
CN11428798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支架
CN115553972A (zh) * 2022-10-19 2023-01-03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方法及胆道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8729B (zh)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支架
EP1551332B1 (en) Flat knitted st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20150119205A (ko) 3차원 브레이드
US20100010438A1 (en) Balloon With Dividing Fabric Layers And Method For Braiding Over Three-Dimensional Forms
CN110432934B (zh) 一种可降解封堵器手编网的制备方法
KR101796430B1 (ko) 스텐트 및 스텐트 그래프트
CN115553972B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方法及胆道支架
WO2017206155A1 (zh)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CN115976730A (zh)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编织胎具
KR100776686B1 (ko) 편조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30148218A (ko) 요관 스텐트 및 제조 방법
US20220064831A1 (en) Computer-aided process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computer program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braiding program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CN111970998B (zh) 编织结构、尤其支架以及用于编织编织结构的方法
US10612170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directional mesh
CN217772600U (zh) 编织支架
CN115153953B (zh) 三维编织支架、制作方法
CN111803253B (zh) 一种自膨胀合金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44606A (zh) 用于肠道的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CN115889619A (zh) 一种胆道支架制造夹具及胆道支架制造方法
CN114533354A (zh) 一种人体血管血流导向装置
CN116236330A (zh) 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CN116236331B (zh) 支架编织结构及编织支架
CN219940911U (zh) 血管支架
CN211595912U (zh) 覆膜结构、覆膜管及覆膜支架
CN116350411A (zh) 一种支架编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编织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