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5959A -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5959A
CN115975959A CN202211253947.4A CN202211253947A CN115975959A CN 115975959 A CN115975959 A CN 115975959A CN 202211253947 A CN202211253947 A CN 202211253947A CN 115975959 A CN115975959 A CN 115975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pha
reductase
strain
recombinant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39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雁冰
王敏
夏梦雷
袁丛丛
苏振华
刘知宴
骆健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2539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5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5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新型5α‑还原酶基因及其应用,具体涉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表达该5α‑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菌株,以及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在转化雄烯二酮(AD)到5α‑雄烷二酮(5α‑AD)的应用,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的包含该新型5α‑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菌株对转化AD生成5α‑AD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底物转化的时间,提高了转化效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新型5α-还原酶基因及其应用,具体涉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表达该5α-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菌株,以及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在转化雄烯二酮(AD)到5α-雄烷二酮(5α-AD)的应用,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甾体5α-还原酶是一种还原型辅酶Ⅱ(NADPH)依赖型酶,它能够催化一系列类固醇底物在4,5位双键发生还原作用,并将C-5位上的氢加成为5α-还原产物。例如,睾酮(TS)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一种活性更强的甾体激素:双氢睾酮(DHT),其在雄激素的生理调节以及人的两性分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甾体类药物即类固醇,是机体中组成甾醇、胆酸、类固醇激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基本物质,对维持生命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化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肿瘤、炎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在全球市场的需求仅次于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5α-AD作为合成美雄诺龙、美睾酮等数十种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研究前景。
一些化学法和生物法可用于合成重要甾体化合物5α-AD,但化学法往往伴随着反应步骤复杂、环境污染大、过程不易控制等问题。生物法因其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专一性强等优势,已越来越受关注。但目前已发现的5α-还原酶,其对底物表现的活性并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大肠杆菌作为5α-AD生产菌株,具有生长迅速、营养需求简单、遗传操作简便等优点,还拥有底物代谢广泛和发酵技术成熟的优势,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产5α-AD的菌种之一。所以本申请考虑通过同源表达策略,将筛选出的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株以AD为底物生产5α-AD的重组表达菌株,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新型5α-还原酶,赋予大肠杆菌5α-还原能力,以实现从AD到5α-AD的一步生物转化。
在本发明中,新型细菌5α-还原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并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同源表达,能够得到5α-AD的高效转化菌株,为工业化生产5α-AD甾体化合物提供优良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工业上生产5α-AD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供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和表达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基因的重组表达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获得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未知功能的蛋白,经鉴定其为具有5α-还原作用的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并将其基因命名为5αE。将筛选的大肠杆菌来源的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基因用CE Design进行无缝克隆引物设计(即SEQ ID NO.3和SEQ ID NO.4);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将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基因和质粒pET29b通过酶切,连接,构建pET29b-5αE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ET29b-5αE导入至大肠杆菌的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构建获得高产5α-AD的重组表达菌株BL21-pET29b-5αE,并进一步通过转化工艺优化获得高产的5α-AD。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新型细菌5α-还原酶,所述新型细菌5α-还原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细菌5α-还原酶的编码基因5αE,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含有5αE基因的重组质粒或重组菌株;
进一步地,所述重组质粒采用的表达载体为pET29b;
进一步地,所述重组菌株采用的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
更进一步地,所述重组菌株,是将5αE基因与pET29b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所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上述重组质粒或重组表达菌株的应用,特别是在生产5α-还原酶中的应用,或者是在生物转化AD生成5α-AD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四是,SEQ ID NO.2所示5α-还原酶的应用,特别是在类固醇底物4,5位双键发生还原作用,并将C-5位上的氢加成为5α-还原产物中的应用,更特别地是在催化AD生成5α-AD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高通量菌株筛选,获得能够生产5α-AD的细菌菌株,即大肠杆菌,通过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能够生产5α-AD的基因片段,经测序为一段新的未知功能的碱基序列,鉴定为一种新型细菌5α-还原酶。
2、本发明构建的包含该新型5α-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菌株对转化AD生成5α-AD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底物转化的时间,当底物AD浓度为3g/L时,全细胞催化9h的时候,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转化AD为5α-AD达到最大转化率89.9%,提高了转化效率。因此该新型5α-还原酶和重组表达菌株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5α-还原酶的AD转化薄层层析实验结果
其中:S为5α-AD标品,1为AD转化结果。
图2为本发明新型5α-还原酶基因的PCR扩增电泳图
其中:M为DNA Marker,1为新型5α还原酶基因5αE。
图3为本发明重组质粒pET29b-5αE酶切验证图
其中:M为DNA Marker,1为重组质粒pET29b-5αE经Nde I和Sal I双酶切条带。
图4为本发明新型5α-还原酶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生长细胞转化AD效率。
图5为本发明新型5α-还原酶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全细胞催化AD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的5α-还原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
MGQQTFEFLLLAMSALAVIVFVALYYVRAGYGMFHTPKWGLSVNNKLGWVLMEAPVFLVMLYLWWNSSVRFDAAPFLFFLLFELHYFQRSFIFPFLMKGKSRMPLAIMLMGVVFNVLNGLMQGEWLFYLAPEGLYTDAWLSTPSFWLGVILFFIGMGINLHSDSVIRHLRKPGDTRHYLPQKGMYRYVTSGNYFGELVEWIGFAVLTCSPAAWVFVLWTFANLAPRANSIRNRYREEFGKDAVGKKKRMIPFIY
以下实施例中主要试剂:标准品5α-AD购自湖北万得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1: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蛋白的鉴定
1、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的获得
(1)该未知功能蛋白基因来源于一株申请人实验室筛选保存的大肠杆菌,利用试剂盒(TIANamp Bacteria DNA Kit)提取其基因组,其提取步骤如下:
a.从甘油管中接种并划线于含有卡那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中,33℃静置培养12h;
b.从培养菌体的平板上挑取一单菌落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于200r/min,33℃条件下培养12h;
c.将培养的菌液收集于2mL微量离心管中,置于离心机中13000r/min,1min离心,弃上清液,收集菌体,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所需菌体收集完成。
d.向所收集的菌体中加入200μL缓冲液GA,用移液枪混匀。
e.向上述处理好的溶液中加入20μL Proteinase K溶液,混匀。
f.向上述管中加入220μL缓冲液GB,振荡15s,30℃放置10min,简短离心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
g.加入220μL无水乙醇,充分振荡15s。
h.将步骤g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都加入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离心30s,弃去收集柱中的液体。
i.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缓冲液GD,置于离心机中,13000r/min离心1min,弃去收集柱中的液体。
j.向吸附柱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置于离心机中,13000r/min离心1min,弃去收集柱中的液体。
k.重复操作步骤j
l.将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13000r/min离心1min,弃去收集柱中的液体,将吸附柱置于室温以彻底晾干。
m.将吸附柱转入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中间加入50-200μL洗脱缓冲液TE,室温放置2-5min,13000r/min离心1min,将溶液收集到离心管中,完成基因组DNA的提取。
(2)设计扩增引物如下:
上游扩增引物P1:(SEQ ID NO.3):
taagaaggagatatacatatgATGGGTCAGCAGACCTTTGAAT
下游扩增引物P2:(SEQ ID NO.4):
tgcggccgcaagcttgtcgacTTAATAAATAAACGGAATCATGCGT
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Nde I和Sal I。
扩增模板为大肠杆菌基因组,其PCR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PCR体系
Figure BDA0003889165120000051
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30s,32℃延伸1min反应30个循环,32℃彻底延伸5min。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365bp的条带,用小量DNA胶回收试剂盒回收PCR产物,并进行双酶切和纯化回收,得到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经测序得知,其碱基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
(1)构建重组质粒,其过程包括:
将大肠杆菌质粒pET29b用Nde I和Sal I进行双酶切,并将酶切后的质粒进行切胶回收。将未知功能蛋白基因(SEQ ID NO.1)用CE Design进行无缝克隆引物设计;通过PCR扩增(图2)该目标基因并纯化回收,用Minerva Super Fusion Cloning Kit将酶切后的载体pET29b和SEQ ID NO.1所示基因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产物化学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采用双酶切(图3)以及PCR进行验证,送基因测序公司测序测序正确的质粒即为重组质粒。
(2)构建重组表达菌株,其过程包括:
①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制备:选择大肠杆菌BL21作为宿主细胞,将该菌按1%的接种量接种至5ml LB培养基中一级培养至OD600为0.6左右,按1%接种量转接到50ml LB培养基中进行二级培养至OD600至0.4-0.6,离心收集菌体后加入0.1mmol氯化钙静置30min。离心收集菌体,加入预冷的0.1mmol的氯化钙和30%的甘油冲洗悬浮菌体,并分装保存;
②大肠杆菌热激转化法:
a.将重组质粒(加入量应少于感受态的1/10)与100μL的感受态细胞轻轻吹打混匀,置于冰上30min;
b.在42℃水浴上热激90s后立刻冰浴3min.;
c.在超净工作台内,用800μ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重悬感受态,在33℃,200r/min的摇床内复苏45min-60min;
d.将复苏液于5000rpm,室温离心5min,除去上清后将剩余的100μL菌液重悬,用灭菌玻璃珠涂布到加抗生素的LB平板上,倒置在33℃培养箱中直至有合适大小的单菌落产生。
③重组子筛选与验证:
挑取阳性克隆至含卡那霉素抗性的5mL液体LB培养基中,33℃,200r/min,培养过夜,然后进行菌液PCR以及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验证,验证正确的阳性转化子即为重组菌株。
3、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的鉴定
(1)菌种活化培养:
将重组表达菌株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于200r/min,33℃条件下培养12h。
(2)重组表达菌株生长细胞转化实验:
将上述步骤中活化培养液按2%的接种量取1ml转接于50ml LB培养基中,在33℃,20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至OD600为0.6,加0.2mmol的IPTG 16℃诱导12h,将AD投入至上述培养液中,使其终浓度为3g/L,继续培养5d,完成生长细胞转化。
(3)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的鉴定结果分析
上述转化实验过程中,培养5d后取样,取发酵液800μL,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后将萃取产物超声处理30min左右,13800r/min离心10min,取2.5μL上清于硅胶板上点样进行薄层色谱法分析,点样完成后将硅胶板放入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2:3)中,展开完成后用10%硫酸乙醇喷显,结果如图1所示,在5α-AD标品所示位置出现一发酵产物,其颜色与Rf值与标品均能保持一致,因此确定该产物为5α-AD。
所以通过生长细胞转化实验与薄层色谱法分析其转化结果,确定该大肠杆菌来源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具有将AD转化为5α-AD的5α-还原酶活力,因此确定其为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并将其编码基因命名为5αE。
4、新型细菌5α-还原酶酶活的测定
菌种培养:将步骤2-③获得的重组菌株(命名为BL21-pET29b-5αE菌株)转接于5mlLB培养基上,200r/min,33℃培养12h,按1%的接种量转接至装有50mL LB培养基中,在33℃,20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至OD600为0.6,加0.2mmol的IPTG 16℃诱导12h,待用。
酶活的测定:将上述培养完成的菌液置于冰上,于4℃条件下,以12000r/min,离心5min收集菌体,用50mM PBS缓冲液(pH3.2)洗2次后在重悬菌体,然后进行超声破碎(功率20%,超声3s,间隔5s,共5min),在4℃条件下,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将粗酶液600μL、50mM PBS缓冲液200μL、0.6mM溶于甲醇中的AD 100μL、0.2mM NADPH100μL依次添加后快速取200μL于石英96孔板中,放入设定好参数的酶标仪上检测AD的吸光度的变化。
酶活单位定义:在30℃,pH3.2条件下,一分钟转化1μmol AD生成5α-AD所需的酶量。
酶标仪参数的设定
①振板:10s;②检测波长:254nm;③检测温度:30℃;④检测时间:每隔30s检测一次,共测10min,测得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酶活力为9.63±0.23U/mL。酶活的测定为多次平行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经实验证明,该新型细菌5α-还原酶酶活力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5α-还原酶酶活力。
实施例2重组表达菌株BL21-pET29b-5αE转化AD为5α-AD的生长细胞转化实验
1、菌种活化培养:
将重组表达菌株BL21-pET29b-5αE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于200r/min,33℃条件下培养12h。
2、重组表达菌株BL21-pET29b-5αE生长细胞转化实验:
将步骤1中活化培养液按2%的接种量取1ml转接于50ml LB培养基中,在33℃,20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至OD600为0.6,加0.2mmol的IPTG 16℃诱导12h,将AD投入至上述培养液中,使其终浓度为3g/L,继续培养5d,每隔12h取一次样。
所述LB培养基组成如下: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10g/L,其余为水。
反应结束后,用等量的乙酸乙酯超声萃取发酵液,13800r/min离心10min,取乙酸乙酯相0.2mL于1.5mL管中,自然风干后加0.8mL的流动相,超声溶解,离心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1),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90nm。
结果:当底物AD浓度为3g/L时,生物转化第4天的时候,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转化AD为5α-AD达到最大转化率99.3%(图4)。
实施例3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转化AD为5α-AD的全细胞催化实验
1、菌种活化培养:
将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于200r/min,33℃条件下培养12h。
2、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全细胞催化实验:
将步骤1中活化的菌种挑取单菌落至50ml LB培养基中,在33℃,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10h。按2%的接种量转接至200ml LB培养基中,在33℃,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OD600值至0.6。当OD600达到标准后加入0.2mmol的IPTG在16℃低温诱导12h,然后8000r/min,10min,4℃离心收集菌体,用1×PBS洗涤1-2次然后混悬在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AD和葡萄糖的转化液中形成全细胞催化体系,在30℃,200r/min培养12h,每隔3h取一次样。反应结束后,用等量的乙酸乙酯超声萃取发酵液,13800r/min离心10min,取乙酸乙酯相0.2mL于1.5mL管中,自然风干后加0.8mL的流动相,超声溶解,离心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1),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90nm。
所述全细胞催化体系组成为:羟丙基β环糊精20g/L、雄烯二酮(AD)3g/L、葡萄糖20g/L、静息细胞30g/L。
结果:当底物AD浓度为3g/L时,全细胞催化9h的时候,重组菌株BL21-pET29b-5αE转化AD为5α-AD达到最大转化率89.9%(图5)。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基因具有AD的5α-还原酶活力,并且通过转化工艺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AD生成5α-AD的转化效率,对于5α-AD的绿色高效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构思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组合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细菌来源的5α-还原酶,其特征在于,所述5α-还原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 NO.2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5α-还原酶的编码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
4.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5α-还原酶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或重组菌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表达载体为pET29b。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是将5α-还原酶的编码基因与pET29b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所得。
8.权利要求2所述重组质粒或重组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在生产5α-还原酶中的应用,或者是在生物转化AD生成5α-AD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5α-还原酶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在类固醇底物4,5位双键发生还原作用,并将C-5位上的氢加成为5α-还原产物中的应用,或者是在催化AD生成5α-AD中的应用。
CN202211253947.4A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975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3947.4A CN115975959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3947.4A CN115975959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5959A true CN115975959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1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3947.4A Pending CN115975959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595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3557A (zh) * 2019-04-23 2020-01-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辅酶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高效催化5α-AD生产中的应用
CN111484962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产5α-雄烷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1484961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产5α-雄烷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4962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产5α-雄烷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1484961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产5α-雄烷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0643557A (zh) * 2019-04-23 2020-01-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辅酶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高效催化5α-AD生产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NBANK: ABR39636.1: "3-oxo-5-alpha-steroid 4-dehydrogenase [Phocaeicola vulgatus ATCC 8482]", NCBI, 31 January 2014 (2014-01-31) *
HWEI-MING PENG等: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Pur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nstitution of Human Steroid 5α-Reductases", ENDOCRINOLOGY, vol. 161, no. 8, 31 August 2020 (2020-08-31), pages 1 *
阳飞;苏正定;张华山;: "甾体激素药物5α-雄烷二酮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广州化工, no. 01, 8 January 2017 (2017-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7272A (zh) 一种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
CN114015712A (zh) 一种熊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
CN110643557B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在高效催化5α-雄烯二酮生产中的应用
CN113528472A (zh) 一种细胞色素p450 bm3突变体及其在醋酸群勃龙合成中的应用
US11098287B2 (en) 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mutant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3136348B (zh) 高产紫杉叶素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和应用
CN109097342A (zh) 蓝色犁头霉中甾类11β-羟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4891707B (zh) 重组菌株及其全细胞催化生产胆红素的方法
CN114940964B (zh) 工程菌及其高效催化cdca生产udca的方法
JP2023133181A (ja) 組換え大腸菌および高純度ウルソデオキシコール酸の調製方法
CN115975959A (zh) 一种细菌5α-还原酶及其应用
CN113493758B (zh) 一株缩短发酵周期的产酪醇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10791483B (zh) 一种短链还原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52847A (zh) 一种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2961816A (zh) 具有甾体c1,2脱氢反应能力的简单节杆菌工程菌
CN111808830A (zh) 一种微生物降解植物甾醇生产雄二烯二酮的方法
CN112409493A (zh) 一种重组融合酶及其在乙醛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
CN113684191A (zh) 梨头霉甾体11β-羟化酶CYP5311B2突变体构建及其应用
CN114196641B (zh) 一种甾体C14α羟化酶、表达载体和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3583984B (zh) 一种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109b2及其应用
CN114875003B (zh) 一种短链脱氢酶的突变体、编码基因及编码基因获得方法、突变体的应用
CN112813041B (zh) 一种分枝杆菌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和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5717153A (zh) 一种用于鹅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的重组表达质粒、重组酿酒酵母及转化方法
CN113136347B (zh) 高产松柏醇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和应用
CN110343653B (zh) 一种敲除大肠杆菌醛脱氢酶基因提高1,2,4-丁三醇产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