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1468A -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1468A
CN115951468A CN202310027323.9A CN202310027323A CN115951468A CN 115951468 A CN115951468 A CN 115951468A CN 202310027323 A CN202310027323 A CN 202310027323A CN 115951468 A CN115951468 A CN 11595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imaging lens
light shielding
len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73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俊嘉
周明达
张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5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14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5Lens hoods or shiel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成像镜头模块具有光轴,包含光学元件组、遮光元件组装面及光线吸收涂层。光学元件组包含光学透镜与遮光片。光学透镜为塑胶透镜,其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周部。遮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物侧,并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互相分离,并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及内孔面,其中内孔面环绕遮光片的通孔。遮光元件组装面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并呈现圆环面状。光线吸收涂层设置于遮光片的像侧面上,其用以固定遮光片于遮光元件组装面。遮光片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保持空间。借此,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1911139059.8、发明名称为“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模块与相机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模块与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模块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模块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可降低杂散光反射且可提升机械强度的成像镜头模块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通过光线吸收涂层可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并维持良好的遮光性能。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具有一光轴,包含一光学元件组、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及一光线吸收涂层。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光学透镜为一塑胶透镜,且光学透镜的一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光学透镜自光轴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与一外周部,其中外周部环绕光学有效部。遮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一物侧,并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及一内孔面,其中内孔面环绕遮光片的一通孔,且内孔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遮光元件组装面设置于遮光片的一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一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光线吸收涂层设置于遮光片的像侧面上,且其用以固定遮光片于遮光元件组装面。遮光片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保持一空间。光学透镜的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物侧承靠面与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光轴的方向无重叠。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可还包含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其以光轴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的一物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包含一第一渐缩面与一第二渐缩面,第一渐缩面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一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与第二渐缩面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为ψd,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5<ψd/ψsa<1.15。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光线吸收涂层可更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光线吸收涂层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靠近遮光片的通孔。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光线吸收涂层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远离遮光片的通孔。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物侧承靠面面向光学透镜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物侧承靠面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镜筒组装,而镜筒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且垂直承靠面与物侧承靠面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遮光片可与镜筒于平行光轴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8mm<(ψsd-ψsa)/2<0.5mm。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其中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电子感光模块,且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具有一光轴,包含一光学元件组、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及一光线吸收涂层。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光学透镜为一塑胶透镜,且光学透镜的一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光学透镜从光轴至光学透镜的一周边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与一外周部,其中外周部环绕光学有效部。遮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一物侧,并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无接触,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及一内孔面,其中内孔面环绕遮光片的一通孔,且内孔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遮光元件组装面设置于遮光片的一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一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光线吸收涂层设置于遮光片的像侧面上,且其用以固定遮光片于遮光元件组装面。光线吸收涂层环绕遮光片的通孔以呈现一环状凹弧。光学透镜的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物侧承靠面与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光轴的方向无重叠。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环状凹弧可往遮光片的一外径面凹缩。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光线吸收涂层可更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光线吸收涂层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远离遮光片的通孔。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的光线吸收涂层可环绕遮光片的通孔,并呈现环状凹弧且往遮光元件组装面凹缩。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具有一光轴,包含一光学元件组、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及一光线吸收涂层。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光学透镜为一塑胶透镜,且光学透镜的一物侧与一像侧其中的一无其他光学透镜,光学透镜从光轴至光学透镜的一周边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与一外周部,其中外周部环绕光学有效部。遮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一物侧与一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并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及一内孔面,其中内孔面环绕遮光片的一通孔,且内孔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遮光元件组装面设置于遮光片的一物侧与一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面向光学透镜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光线吸收涂层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与像侧中有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用以固定遮光片于遮光元件组装面。光线吸收涂层环绕遮光片的通孔以呈现一环状凹弧。光学透镜的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物侧承靠面与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光轴的方向无重叠。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满足下列条件:0.08mm<(ψsd-ψsa)/2<0.5m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可还包含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其以光轴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光学透镜的物侧与像侧其中的一者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包含一第一渐缩面与一第二渐缩面,第一渐缩面往靠近光学透镜的方向渐缩,第二渐缩面往远离光学透镜的方向渐缩,而第一渐缩面与第二渐缩面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为ψd,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5<ψd/ψsa<1.15。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分解图;
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
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D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2E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
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3E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F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分解图;
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5A绘示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B绘示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5C绘示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6绘示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7绘示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相机模块:10、20、30、40、51、61、71
第一光学透镜:111a、211a、311a、411a
第二光学透镜:111b、211b、311b、411b
第三光学透镜:111c、211c、311c、411c
第四光学透镜:111d、211d、311d、411d
第五光学透镜:111e、211e、311e、411e
第六光学透镜:211f、311f、411f
光学有效部:1111、2111、3111、4111
外周部:1112、2112、3112、4112
遮光片:112a、112b、212a、212b、212c、212d、212e、312a、312b、312c、312d、312e、412a、412b、412c、412d、412e
物侧面:1121、2121、3121、4121
像侧面:1122、2122、3122、4122
内孔面:1123、2123、3123、4123
通孔:1124、2124、3124、4124
间隔环:113a、113b、213a、213b、313a、313b、413a、413b固定环:114、214、314、414
遮光元件组装面:120、220、320、420
光线吸收涂层:130、230、330、430
储胶槽:330a、430a
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240、340、440
第一渐缩面:141、241、341、441
第二渐缩面:142、242、342、442
尖端最小开孔:143、243、343、443
镜筒:150、250、350、450
垂直承靠面:151、251、351、451
成像面:170、270、370、470
电子感光元件:161、261、361、461
滤光元件:280、380、480
电子装置:50、60、70
成像镜头模块:51a
电子感光模块:51b
使用者界面:52
触控屏幕:52a
按键:52b
成像信号处理元件:53
光学防手震组件:54
感测元件:55
闪光灯模块:56
辅助光学元件:57
软性电路板:58a
连接器:58b
X:光轴
ψd: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
ψsa: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
ψsd:遮光片的外径
V:空间
θ:弧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具有一光轴,包含一光学元件组、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及一光线吸收涂层。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光学透镜为一塑胶透镜,且光学透镜的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光学透镜自光轴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与一外周部,其中外周部环绕光学有效部。遮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物侧或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的物侧与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并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及一内孔面,其中内孔面环绕遮光片的一通孔,且内孔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遮光元件组装面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或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与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并面向光学透镜。遮光元件组装面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光线吸收涂层设置于遮光片的像侧面上,或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与像侧中有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用以固定遮光片于遮光元件组装面。借此,光线吸收涂层可用以将遮光片固定于遮光元件组装面上,且光线吸收涂层可吸收成像镜头模块内的杂散光,以确保良好的遮光性能。
遮光片与光学透镜的外周部保持一空间。借此,使精密制造的遮光片可不被光学透镜挤压,进而减少遮光片在组装制程中被破坏的疑虑,确保良好的遮光性能,且可进一步作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来使用,提高光圈的光学品质。
光线吸收涂层环绕遮光片的通孔以呈现一环状凹弧。进一步来说,光线吸收涂层的初始状态为液态,且具有吸收可见光的性质,材质可为包含黑色环氧树脂的塑料、油性涂料包含树脂、环氧树脂或压克力为基底的速干型墨水或光固化胶体混合墨料的涂料,且光线吸收涂层固化后的外型呈现环状凹弧,且具有不透光的外观。借此,可降低杂散光的反射程度,且可进一步增加遮光片不受外在环境变动影响的稳固程度与安定性。
成像镜头模块可还包含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其以光轴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的物侧,或设置于光学透镜的物侧与像侧其中的一者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包含一第一渐缩面与一第二渐缩面,第一渐缩面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与第二渐缩面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详细来说,尖端最小开孔结构的构造与遮光片互相搭配,可使作为设置光圈用途的光线吸收涂层聚积在合适的地方,其中第一渐缩面和第二渐缩面与遮光片的几何形状搭配,且可形成吸收杂散光的光陷阱结构,光线吸收涂层可顺利聚积在光陷阱的底部。借此,提高光圈的稳固程度,且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光线吸收涂层可更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借此,光线吸收涂层可聚积在第二渐缩面的底部,也就是光陷阱的底部,进而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并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光线吸收涂层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靠近遮光片的通孔。借此,可增加光线吸收涂层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光线吸收涂层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远离遮光片的通孔,且从平行光轴往像侧方向观察成像镜头模块时,位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的光线吸收涂层被尖端最小开孔结构遮蔽。借此,可作为一储胶槽,储胶槽为利用遮蔽的条件让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可聚积成非均匀厚度的形式,且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因是塑胶材质可调整表面性质,对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有毛细作用,搭配尖端最小开孔结构遮蔽的构型,可使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产生非均匀厚度的聚积情形,设置储胶槽的其中一考量是容纳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使较大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可储存于储胶槽内,避免过多的光线吸收涂层使遮光片与遮光元件组装面之间的密合度不佳,让光线吸收涂层聚积的地方不会占据整个遮光元件组装面,并减少遮光片在遮光元件组装面上过度漂移的情形。
光学透镜的外周部可还包含一物侧承靠面,物侧承靠面面向光学透镜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且物侧承靠面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镜筒组装,而镜筒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且垂直承靠面与物侧承靠面接触。借此,光学透镜的物侧承靠面可不用承靠在作为光圈的遮光片上,分散整体光学元件组的组装应力,避免过多应力施加在光圈上以大幅减少光圈品质劣化的可能性。
物侧承靠面与遮光元件组装面可于平行光轴的方向无重叠。借此,于结构上错开作用力的施力范围,避免光学元件组的组装过程波及遮光片。
遮光片与镜筒可于平行光轴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借此,可减少光圈组装作业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且光圈与光学元件组的装配入料方向一致,避免安装镜筒时还需再进行转向而增加机器设备的成本。
环状凹弧可往遮光片的外径面凹缩。借此,增加遮光片不受外在环境变动影响的稳固程度与安定性。设置于遮光片的物侧面上的光线吸收涂层可环绕一遮光片的通孔,并呈现环状凹弧且往遮光元件组装面凹缩。借此,增加光线吸收涂层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
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为ψd,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5<ψd/ψsa<1.15。由于ψd/ψsa的数值过高会破坏光学系统的结构会影响规格,而ψd/ψsa的数值过低则会让遮光效率下降,故将ψd/ψsa维持在上述范围内的比例,可增加遮挡杂散光的效率。进一步来说,遮光片的通孔可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而遮光片的通孔可控制成像镜头模块的进光量,且遮光片的通孔的孔径可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入光瞳直径。
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8mm<(ψsd-ψsa)/2<0.5mm。借此,可维持尺寸较小的遮光片尺寸,适用于局部小体积化的成像镜头模块,减少过多不必要的遮光范围。
遮光片的通孔的直径为ψsa,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ψsd-ψsa)/ψsa<0.4。借此,遮光片开孔比例用以决定光圈的收光范围,可有效控制成像镜头模块的规格安定度。
上述本揭示内容成像镜头模块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模块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其中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电子感光模块,且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相机模块。借此,提升成像品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A绘示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10的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150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示意图。由图1A至图1D可知,相机模块1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标示)。成像镜头模块具有一光轴X,并包含一光学元件组(图未标示)、一遮光元件组装面120、一光线吸收涂层130、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一镜筒150及一成像面170,光学元件组设置于镜筒150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位于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镜筒15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像侧,成像面170位于镜筒150的像侧。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161,电子感光元件161设置于成像面170。
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且光学元件组可还包含多个间隔环与一固定环114。详细来说,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遮光片112a、第一光学透镜111a、第二光学透镜111b、遮光片112b、第三光学透镜111c、间隔环113a、第四光学透镜111d、间隔环113b、第五光学透镜111e以及固定环114。
详细来说,第一光学透镜111a与第二光学透镜111b相互粘合形成一粘合透镜。当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材质与第二光学透镜111b的材质中其中一者为塑胶材质,粘合透镜的材质即视为塑胶材质,当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材质与第二光学透镜111b的材质皆为玻璃材质,粘合透镜的材质即视为玻璃材质,但并不以此为限。粘合透镜中第一光学透镜111a与第二光学透镜111b只要其中一者与镜筒150组装后即可同时固定第一光学透镜111a与第二光学透镜111b。
由图1C与图1D可知,第一光学透镜111a自光轴X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1111与一外周部1112,其中外周部1112环绕光学有效部1111。遮光片112a设置于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外周部1112的物侧,并与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外周部1112互相分离(是指遮光片112a与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外周部1112无接触),且遮光片112a包含一物侧面1121、一像侧面1122及一内孔面1123,其中内孔面1123环绕遮光片112a的一通孔1124,且内孔面1123连接物侧面1121与像侧面1122。必须说明的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组中,各遮光片(包含遮光片112b)皆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及内孔面,且其配置与遮光片112a相同,各光学透镜(包含第二光学透镜111b、第三光学透镜111c、第四光学透镜111d、第五光学透镜111e)则皆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周部,且其配置皆与第一光学透镜111a相同,在此仅以遮光片112a及第一光学透镜111a进行说明。
进一步来说,第一实施例中,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可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其用以控制成像镜头模块的进光量,且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的孔径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入光瞳直径。或者,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尖端最小开孔143可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其适合用于前置光圈的光学设计。并且,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的情况下,可通过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设置方式以适当调整光圈的位置。
由图1C可知,光线吸收涂层130设置于遮光片112a的像侧面1122上,其中光线吸收涂层130用以固定遮光片112a于遮光元件组装面120,且遮光片112a与第一光学透镜111a的外周部1112保持一空间V。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13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与遮光片112a之间,其中光线吸收涂层130的作用为吸收成像镜头模块中的杂散光,且光线吸收涂层130可用以将遮光片112a固定于遮光元件组装面120,使精密制造的遮光片112a可不被光学透镜111a挤压而损坏。借此,减少遮光片112a于组装制程中被破坏与变形扭曲的疑虑,增加吸收杂散光的效率,并维持良好的遮光性能。
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以光轴X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120的物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包含一第一渐缩面141与一第二渐缩面142,第一渐缩面141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142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141与第二渐缩面142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143。详细来说,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构造可与遮光片112a互相搭配,可使作为设置光圈用途的光线吸收涂层130可积聚于合适的地方,提高光圈机能的稳固程度,且第一渐缩面141的形状和第二渐缩面142的形状与遮光片112a的形状相互搭配。借此,形成吸收杂散光的光陷阱结构,且光线吸收涂层130可积聚于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并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配合参照图1E与图1F,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的剖面示意图,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分解图。由图1E与图1F可知,遮光元件组装面120设置于遮光片112a的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112a。
光线吸收涂层130可更设置于遮光片112a的物侧面1121上。进一步来说,光线吸收涂层130初始为液态,故光线吸收涂层130具有延伸性,且故光线吸收涂层130延伸渗透至遮光片112a的物侧面1121,故光线吸收涂层130可聚积于第二渐缩面142的底部,亦为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待固化后形成环状凹弧,且固化后的光线吸收涂层130具有不透光的外观。借此,大幅减少杂散光反射的可能性,并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光线吸收涂层1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120靠近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或光线吸收涂层1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120远离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当光线吸收涂层1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120靠近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时,可增加光线吸收涂层130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当光线吸收涂层1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120远离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时,从平行光轴X往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方向观察成像镜头模块时,设置于遮光片112a的物侧面1121上的光线吸收涂层130被尖端最小开孔结构140遮蔽。
由图1D可知,粘合透镜的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且粘合透镜的第二光学透镜111b的外周部1112可还包含一物侧承靠面1112a,物侧承靠面1112a面向第二光学透镜111b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且物侧承靠面1112a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镜筒150组装,而镜筒150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151,且垂直承靠面151与物侧承靠面1112a接触。详细来说,第二光学透镜111b的物侧承靠面1112a可不用承靠于作为光圈的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借此,可分散整体光学元件组的组装应力,避免过多应力施加于光圈上,大幅降低光圈品质劣化的可能性。
物侧承靠面11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120于平行光轴X的方向无重叠。借此,错开作用力的施力范围,故可避免光学元件组的组装过程波及遮光片112a。遮光片112a与镜筒150于平行光轴X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借此,可减少光圈组装作业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且光圈与光学元件组的装配入料方向一致,避免安装镜筒150时还需再进行转向而增加机器设备的成本。
配合参照图1A与图1D,第一实施例中,尖端最小开孔143的直径为ψd,遮光片112a的通孔1124的直径为ψsa,遮光片112a的外径为ψsd,而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一条件。
Figure BDA0004045137780000131
<第二实施例>
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相机模块20的示意图,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D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250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的示意图。由图2A至图2D可知,相机模块2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标示)。成像镜头模块具有一光轴X,并包含一光学元件组(图未标示)、一遮光元件组装面220、一光线吸收涂层230、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一镜筒250、一成像面270及一滤光元件280,光学元件组设置于镜筒250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位于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镜筒25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的像侧,成像面270位于镜筒250的像侧。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261,电子感光元件261设置于成像面270。
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且光学元件组可还包含多个间隔环与一固定环214。详细来说,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元件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遮光片212a、第一光学透镜211a、遮光片212b、第二光学透镜211b、遮光片212c、第三光学透镜211c、遮光片212d、第四光学透镜211d、间隔环213a、第五光学透镜211e、间隔环213b、遮光片212e、第六光学透镜211f以及固定环214,其中第二光学透镜211b、第三光学透镜211c、第四光学透镜211d、第五光学透镜211及第六光学透镜211f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非本揭示内容的重点,将不另揭露其细节。
由图2C与图2D可知,第一光学透镜211a自光轴X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2111与一外周部2112,其中外周部2112环绕光学有效部2111。遮光片212a设置于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外周部2112的物侧,并与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外周部2112互相分离(是指遮光片212a与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外周部2112无接触),且遮光片212a包含一物侧面2121、一像侧面2122及一内孔面2123,其中内孔面2123环绕遮光片212a的一通孔2124,且内孔面2123连接物侧面2121与像侧面2122。必须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组中,各遮光片(包含遮光片212b、212c、212d、212e)皆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及内孔面,且其配置与遮光片212a相同,各光学透镜(包含第二光学透镜211b、第三光学透镜211c、第四光学透镜211d、第五光学透镜211e、第六光学透镜211f)则皆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周部,且其配置皆与第一光学透镜211a相同,在此仅以遮光片212a及第一光学透镜211a进行说明。
由图2C可知,光线吸收涂层230设置于遮光片212a的像侧面2122上,其中光线吸收涂层230用以固定遮光片212a于遮光元件组装面220,且遮光片212a与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外周部2112保持一空间V。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230的作用为吸收成像镜头模块中的杂散光,且光线吸收涂层230可用以将遮光片212a固定于遮光元件组装面220,使精密制造的遮光片212a可不被光学透镜211a挤压而损坏。借此,减少遮光片212a于组装制程中被破坏的疑虑,并确保良好的遮光性能,故可进一步作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进而提升光圈的光学品质。
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以光轴X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220的物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包含一第一渐缩面241与一第二渐缩面242,第一渐缩面241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242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241与第二渐缩面242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243。详细来说,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的构造可与遮光片212a互相搭配,可使作为设置光圈用途的光线吸收涂层230可积聚于合适的地方,提高光圈机能的稳固程度,且第一渐缩面241的形状和第二渐缩面242的形状与遮光片212a的形状相互搭配。借此,形成吸收杂散光的光陷阱结构,且光线吸收涂层230可积聚于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并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配合参照图2E,图2E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的剖面示意图。由图2E可知,遮光元件组装面220设置于遮光片212a的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212a。
由图2B与图2C可知,光线吸收涂层230环绕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以呈现一环状凹弧,且光线吸收涂层230可更设置于遮光片212a的物侧面2121上。借此,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进一步来说,环状凹弧往遮光片212a的一外径面凹缩。借此,增加遮光片212a不受外在环境变动影响的稳固程度与安定性。
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230初始为液态,故光线吸收涂层230具有延伸性,且故光线吸收涂层230延伸渗透至遮光片212a的物侧面2121,故光线吸收涂层230可聚积于第二渐缩面242的底部,亦为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光线吸收涂层230的材质可为包含黑色环氧树脂的塑料、油性涂料包含树脂、环氧树脂或压克力为基底的速干型墨水或光固化胶体混合墨料的涂料,待光线吸收涂层230固化后形成环状凹弧,且固化后的光线吸收涂层230具有不透光的外观。借此,大幅减少杂散光反射的可能性,并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如图2B所示,光线吸收涂层230为点黑胶池,且各具有一弧度θ,于第二实施例的弧度θ为30度,黑胶池的设置可以增加调整点胶方式的设计余裕,使制造过程或镜筒20的构造因变动而让原本的点胶方式受限时,仍可保有改动的弹性,使点胶作业顺利进行,但并不以此为限。
光线吸收涂层2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220靠近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或光线吸收涂层2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220远离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当光线吸收涂层2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220靠近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时,可增加光线吸收涂层230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当光线吸收涂层2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220远离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时,从平行光轴X往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方向观察成像镜头模块时,设置于遮光片212a的物侧面2121上的光线吸收涂层230被尖端最小开孔结构240遮蔽。
由图2D可知,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且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外周部2112可还包含一物侧承靠面2112a,物侧承靠面2112a面向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且物侧承靠面2112a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镜筒250组装,而镜筒250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251,且垂直承靠面251与物侧承靠面2112a接触。详细来说,第一光学透镜211a的物侧承靠面2112a可不用承靠于遮光片212a的通孔2124。借此,可分散整体光学元件组的组装应力。
物侧承靠面21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220于平行光轴X的方向无重叠。借此,错开作用力的施力范围,故可避免光学元件组的组装过程波及遮光片212a。遮光片212a与镜筒250于平行光轴X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借此,可减少光圈组装作业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且光圈与光学元件组的装配入料方向一致,避免安装镜筒250时还需再进行转向而增加机器设备的成本。
配合参照图2A与图2D,第二实施例中,所有的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请参照下表二。
Figure BDA0004045137780000161
<第三实施例>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相机模块30的示意图,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部分爆炸图,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350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的示意图。由图3A至图3D可知,相机模块3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标示)。成像镜头模块具有一光轴X,并包含一光学元件组(图未标示)、一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一光线吸收涂层330、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一镜筒350、一成像面370及一滤光元件380,光学元件组设置于镜筒350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位于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镜筒35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的像侧,成像面370位于镜筒350的像侧。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361,电子感光元件361设置于成像面370。
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且光学元件组可还包含多个间隔环与一固定环314。详细来说,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元件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遮光片312a、第一光学透镜311a、遮光片312b、第二光学透镜311b、遮光片312c、第三光学透镜311c、遮光片312d、第四光学透镜311d、间隔环313a、第五光学透镜311e、间隔环313b、遮光片312e、第六光学透镜311f以及固定环314,其中第二光学透镜311b、第三光学透镜311c、第四光学透镜311d、第五光学透镜311e及第六光学透镜311f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非本揭示内容的重点,将不另揭露其细节。
由图3C与图3D可知,第一光学透镜311a自光轴X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3111与一外周部3112,其中外周部3112环绕光学有效部3111。遮光片312a设置于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外周部3112的物侧,并与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外周部3112互相分离(是指遮光片312a与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外周部3112无接触),且遮光片312a包含一物侧面3121、一像侧面3122及一内孔面3123,其中内孔面3123环绕遮光片312a的一通孔3124,且内孔面3123连接物侧面3121与像侧面3122。必须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组中,各遮光片(包含遮光片312b、312c、312d、312e)皆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及内孔面,且其配置与遮光片312a相同,各光学透镜(包含第二光学透镜311b、第三光学透镜311c、第四光学透镜311d、第五光学透镜311e、第六光学透镜311f)则皆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周部,且其配置皆与第一光学透镜311a相同,在此仅以遮光片312a及第一光学透镜311a进行说明。
进一步来说,第三实施例中的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用以控制成像镜头模块的进光量,且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的孔径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入光瞳直径。并且,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的情况下,可通过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的设置方式以适当调整光圈的位置。
由图3C可知,光线吸收涂层330设置于遮光片312a的像侧面3122上,其中光线吸收涂层330用以固定遮光片312a于遮光元件组装面320。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33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与遮光片312a之间,其中光线吸收涂层330的作用为吸收成像镜头模块中的杂散光,光线吸收涂层330可用以将遮光片312a固定于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使精密制造的遮光片312a可不被第一光学透镜311a挤压而损坏,且待光线吸收涂层330固化后可将遮光片312a稳固地贴附于镜筒350(也就是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上)。借此,减少遮光片312a于组装制程中被破坏与变形扭曲的疑虑,增加吸收杂散光的效率,并维持良好的遮光性能。
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以光轴X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320的物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包含一第一渐缩面341与一第二渐缩面342,第一渐缩面341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342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341与第二渐缩面342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343。详细来说,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的构造可与遮光片312a互相搭配,可使作为设置光圈用途的光线吸收涂层330可积聚于合适的地方,提高光圈机能的稳固程度,且第一渐缩面341的形状和第二渐缩面342的形状与遮光片312a的形状相互搭配。借此,形成吸收杂散光的光陷阱结构,且光线吸收涂层330可积聚于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并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配合参照图3E与图3F,图3E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的剖面示意图,图3F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的局部分解图。由图3E与图3F可知,遮光元件组装面320设置于遮光片312a的物侧,且其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312a。
光线吸收涂层330可更设置于遮光片312a的物侧面3121上。进一步来说,光线吸收涂层330初始为液态,故光线吸收涂层330具有延伸性,且故光线吸收涂层330延伸渗透至遮光片312a的物侧面3121,故光线吸收涂层330可聚积于第二渐缩面342的底部,亦为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待固化后形成环状凹弧,且固化后的光线吸收涂层330具有不透光的外观。借此,大幅减少杂散光反射的可能性,并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光线吸收涂层3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320靠近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或光线吸收涂层3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320远离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当光线吸收涂层3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320靠近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时,可增加光线吸收涂层330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当光线吸收涂层3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320远离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时,从平行光轴X往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方向观察成像镜头模块时,设置于遮光片312a的物侧面3121上的光线吸收涂层330被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遮蔽。并且,可作为一储胶槽330a,储胶槽330a为利用遮蔽的条件让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330可聚积成非均匀厚度的形式,且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因是塑胶材质可调整表面性质,对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330有毛细作用,搭配尖端最小开孔结构340遮蔽的构型,可使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330产生非均匀厚度的聚积情形,设置储胶槽330a的其中一考量是容纳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330,使大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330可储存于储胶槽330a内,避免过多的光线吸收涂层330使遮光片3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之间的密合度不佳,让光线吸收涂层330聚积的地方不会占据整个遮光元件组装面320,并减少遮光片312a在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上过度漂移的情形。
由图3C与图3F可知,设置于遮光片312a的物侧面3121上的光线吸收涂层330环绕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并呈现环状凹弧且往遮光元件组装面320凹缩。借此,增加光线吸收涂层330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
由图3D可知,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且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外周部3112可还包含一物侧承靠面3112a,物侧承靠面3112a面向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且物侧承靠面3112a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镜筒350组装,而镜筒350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351,且垂直承靠面351与物侧承靠面3112a接触。详细来说,第一光学透镜311a的物侧承靠面3112a可不用承靠于作为光圈的遮光片312a的通孔3124。借此,可分散整体光学元件组的组装应力,避免过多应力施加于光圈上,大幅降低光圈品质劣化的可能性。
物侧承靠面31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320于平行光轴X的方向无重叠。借此,错开作用力的施力范围,故可避免光学元件组的组装过程波及遮光片312a。遮光片312a与镜筒350于平行光轴X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借此,可减少光圈组装作业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且光圈与光学元件组的装配入料方向一致,避免安装镜筒350时还需再进行转向而增加机器设备的成本。
配合参照图3A与图3D,第三实施例中,所有的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请参照下表三。
Figure BDA0004045137780000191
<第四实施例>
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相机模块40的示意图,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模块中部分光学元件组、镜筒450及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的示意图。由图4A与图4B可知,相机模块4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标示)。成像镜头模块具有一光轴X,并包含一光学元件组(图未标示)、一遮光元件组装面420、一光线吸收涂层430、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一镜筒450、一成像面470及一滤光元件480,光学元件组设置于镜筒450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位于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镜筒450设置于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的像侧,成像面470位于镜筒450的像侧。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461,电子感光元件461设置于成像面470。
光学元件组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与至少一遮光片,且光学元件组可还包含多个间隔环与一固定环414。详细来说,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遮光片412a、第一光学透镜411a、遮光片412b、第二光学透镜411b、遮光片412c、第三光学透镜411c、遮光片412d、第四光学透镜411d、间隔环413a、第五光学透镜411e、间隔环413b、遮光片412e、第六光学透镜411f以及固定环414,其中第二光学透镜411b、第三光学透镜411c、第四光学透镜411d、第五光学透镜411e及第六光学透镜411f的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非本揭示内容的重点,将不另揭露其细节。
由图4B可知,第一光学透镜411a自光轴X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一光学有效部4111与一外周部4112,其中外周部4112环绕光学有效部4111。遮光片412a设置于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外周部4112的物侧与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外周部4112互相分离(是指遮光片412a与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外周部4112无接触),且遮光片412a包含一物侧面4121、一像侧面4122及一内孔面4123,其中内孔面4123环绕遮光片412a的一通孔4124,且内孔面4123连接物侧面4121与像侧面4122。必须说明的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组中,各遮光片(包含遮光片412b、412c、412d、412e)皆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及内孔面,且其配置与遮光片412a相同,各光学透镜(包含第二光学透镜411b、第三光学透镜411c、第四光学透镜411d、第五光学透镜411e、第六光学透镜411f)则皆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周部,且其配置皆与第一光学透镜411a相同,在此仅以遮光片412a及第一光学透镜411a进行说明。
由图4A可知,光线吸收涂层430设置于遮光片412a的物侧与像侧中有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一侧,其中光线吸收涂层430用以固定遮光片412a于遮光元件组装面420。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430的作用为吸收成像镜头模块中的杂散光,且光线吸收涂层430可用以将遮光片412a固定于遮光元件组装面420,使精密制造的遮光片412a可不被第一光学透镜411a挤压而损坏。借此,减少遮光片412a于组装制程中被破坏的疑虑,并确保良好的遮光性能,故可进一步作为成像镜头模块的光圈,进而提升光圈的光学品质。
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以光轴X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遮光元件组装面420的物侧,且设置于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物侧与像侧其中的一者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其中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包含一第一渐缩面441与一第二渐缩面442,第一渐缩面441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渐缩,第二渐缩面442面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至成像镜头模块的物侧渐缩,而第一渐缩面441与第二渐缩面442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443。详细来说,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的构造可与遮光片412a互相搭配,可使作为设置光圈用途的光线吸收涂层430可积聚于合适的地方,提高光圈机能的稳固程度,且第一渐缩面441的形状和第二渐缩面442的形状与遮光片412a的形状相互搭配。借此,形成吸收杂散光的光陷阱结构,且光线吸收涂层430可积聚于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并大幅降低杂散光反射的可能。
由图4A可知,遮光元件组装面420设置于该遮光片412a的物侧与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面向第一光学透镜411a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遮光片412a。
光线吸收涂层430环绕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以呈现一环状凹弧,且光线吸收涂层430可更设置于遮光片412a的物侧面4121上。借此,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进一步来说,环状凹弧往遮光片412a的一外径面凹缩。借此,增加遮光片412a不受外在环境变动影响的稳固程度与安定性。
具体来说,光线吸收涂层430初始为液态,故光线吸收涂层430具有延伸性,且故光线吸收涂层430延伸渗透至遮光片412a的物侧面4121,故光线吸收涂层430可聚积于第二渐缩面442的底部,亦为光陷阱结构的底部。光线吸收涂层430的材质可为包含黑色环氧树脂的塑料、油性涂料包含树脂、环氧树脂或压克力为基底的速干型墨水或光固化胶体混合墨料的涂料,待光线吸收涂层430固化后形成环状凹弧,且固化后的光线吸收涂层430具有不透光的外观。借此,大幅减少杂散光反射的可能性,并增加吸收非成像光线的效率。
光线吸收涂层4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420靠近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或光线吸收涂层430可较遮光元件组装面420远离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当光线吸收涂层4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420靠近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时,可增加光线吸收涂层430稳固光圈元件的效率。当光线吸收涂层430较遮光元件组装面420远离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时,从平行光轴X往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方向观察成像镜头模块时,设置于遮光片412a的物侧面4121上的光线吸收涂层430被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遮蔽。并且,作为一储胶槽430a,储胶槽430a为利用遮蔽的条件让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430可聚积成非均匀厚度的形式,且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因是塑胶材质可调整表面性质,对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430有毛细作用,搭配尖端最小开孔结构440遮蔽的构型,可使流动状态的光线吸收涂层430产生非均匀厚度的聚积情形,设置储胶槽430a的其中一考量是容纳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430,使大部分的光线吸收涂层430可储存于储胶槽430a内,避免过多的光线吸收涂层430使遮光片4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420之间的密合度不佳,让光线吸收涂层430聚积的地方不会占据整个遮光元件组装面420,并减少遮光片412a在遮光元件组装面420上过度漂移的情形。
由图4B可知,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物侧与像侧其中的一无其他光学透镜,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外周部4112可还包含一物侧承靠面4112a,物侧承靠面4112a面向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且物侧承靠面4112a用以与成像镜头模块的镜筒450组装,而镜筒450可包含一垂直承靠面451,且垂直承靠面451与物侧承靠面4112a接触。详细来说,第一光学透镜411a的物侧承靠面4112a可不用承靠于遮光片412a的通孔4124。借此,可分散整体光学元件组的组装应力。
物侧承靠面4112a与遮光元件组装面420于平行光轴X的方向无重叠。借此,错开作用力的施力范围,故可避免光学元件组的组装过程波及遮光片412a。遮光片412a与镜筒450于平行光轴X且朝向成像镜头模块的像侧的方向无重叠。借此,可减少光圈组装作业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且光圈与光学元件组的装配入料方向一致,避免安装镜筒450时还需再进行转向而增加机器设备的成本。
配合参照图4A与图4B,第四实施例中,所有的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请参照下表四。
Figure BDA0004045137780000231
<第五实施例>
配合参照图5A及图5B,图5A绘示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的示意图,图5B绘示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的另一示意图。由图5A与图5B可知,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50包含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51,其中相机模块51可为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其包含成像镜头模块51a与电子感光模块51b,但不以其为限。借此,有助于满足现今电子装置市场对于搭载于其上的成像镜头模块的量产及外观要求。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50的使用者界面52进入拍摄模式,其中第五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52可为触控屏幕52a、按键52b等。此时成像镜头模块51a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模块51b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Processor,ISP)53。
配合参照图5C,其绘示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的方块图,特别是电子装置50中的相机方块图。由图5A至图5C可知,因应电子装置5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50可还包含光学防手震组件54,进一步地,电子装置5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辅助光学元件57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55。辅助光学元件57可以是补偿色温的闪光灯模块56、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55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50中成像镜头模块51a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54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5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触控屏幕52a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触控屏幕52a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再者,由图5B可知,成像镜头模块51a、电子感光模块51b、光学防手震组件54、感测元件55及辅助光学元件57可设置在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58a上,并透过连接器58b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53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当前的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具有轻薄的趋势,将成像镜头模块与相关元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再利用连接器将电路汇整至电子装置的主板,可满足电子装置内部有限空间的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并获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其成像镜头模块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获得更灵活的控制。在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可包含多个感测元件55及多个辅助光学元件57,感测元件55及辅助光学元件57设置在软性电路板58a及另外至少一个软性电路板(未另标号),并透过对应的连接器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53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揭示),感测元件及辅助光学元件亦可依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载板上。
此外,电子装置5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
<第六实施例>
配合参照图6,其绘示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60的示意图。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60是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60包含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61,其中相机模块61包含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揭示),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电子感光模块,且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
<第七实施例>
配合参照图7,其绘示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70的示意图。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70是一穿戴式装置,电子装置70包含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相机模块71,其中相机模块71包含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模块(图未揭示),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电子感光模块,且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包含:
一光学元件组,包含:
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为一塑胶透镜,且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该至少一光学透镜自该光轴至其周边处依序包含:
一光学有效部;及
一外周部,其环绕该光学有效部;及
至少一遮光片,其设置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的一物侧,并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
一物侧面;
一像侧面;及
一内孔面,其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通孔,且该内孔面连接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
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物侧,且其面向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该至少一遮光片;以及
一光线吸收涂层,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像侧面上,且其用以固定该至少一遮光片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
其中,该至少一遮光片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保持一空间;
其中,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该物侧承靠面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无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其以该光轴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的一物侧,其中该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包含一第一渐缩面与一第二渐缩面,该第一渐缩面面向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物侧至该成像镜头模块的该像侧渐缩,该第二渐缩面面向该成像镜头模块的该像侧至该成像镜头模块的该物侧渐缩,而该第一渐缩面与该第二渐缩面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为ψd,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的直径为ψsa,其满足下列条件:
0.85<ψd/ψsa<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涂层更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物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涂层较该遮光元件组装面靠近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涂层较该遮光元件组装面远离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物侧承靠面面向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物侧呈现一圆环面状,该物侧承靠面用以与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镜筒组装,而该镜筒包含一垂直承靠面,且该垂直承靠面与该物侧承靠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遮光片与该镜筒于平行该光轴且朝向该成像镜头模块的该像侧的方向无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的直径为ψsa,该至少一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8mm<(ψsd-ψsa)/2<0.5mm。
10.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以及
一电子感光模块,其中该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该电子感光模块,且该电子感光模块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
12.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包含:
一光学元件组,包含:
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为一塑胶透镜,且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物侧无其他光学透镜,该至少一光学透镜从该光轴至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周边依序包含:
一光学有效部;及
一外周部,其环绕该光学有效部;及
至少一遮光片,其设置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的一物侧,并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
一物侧面;
一像侧面;及
一内孔面,其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通孔,且该内孔面连接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
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物侧,且其面向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像侧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该至少一遮光片;以及
一光线吸收涂层,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像侧面上,且其用以固定该至少一遮光片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
其中,该光线吸收涂层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以呈现一环状凹弧;其中,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该物侧承靠面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无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环状凹弧往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外径面凹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涂层更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物侧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涂层较该遮光元件组装面远离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物侧面上的该光线吸收涂层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并呈现该环状凹弧且往该遮光元件组装面凹缩。
17.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包含:
一光学元件组,包含:
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为一塑胶透镜,且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物侧与一像侧其中的一无其他光学透镜,该至少一光学透镜从该光轴至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周边依序包含:
一光学有效部;及
一外周部,其环绕该光学有效部;及
至少一遮光片,其设置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的一物侧与一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并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互相分离,包含:
一物侧面;
一像侧面;及
一内孔面,其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通孔,且该内孔面连接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
一遮光元件组装面,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一物侧与一像侧中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面向该至少一光学透镜并呈现一圆环面状,其用以承接该至少一遮光片;以及
一光线吸收涂层,其设置于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物侧与该像侧中有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一侧,且其用以固定该至少一遮光片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
其中,该光线吸收涂层环绕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以呈现一环状凹弧;其中,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外周部包含一物侧承靠面,且该物侧承靠面与该遮光元件组装面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无重叠;
其中,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的直径为ψsa,该至少一遮光片的外径为ψs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8mm<(ψsd-ψsa)/2<0.5m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其以该光轴为中心呈圆对称,并设置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该物侧与该像侧其中的一者无其他光学透镜的一侧,其中该尖端最小开孔结构包含一第一渐缩面与一第二渐缩面,该第一渐缩面往靠近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方向渐缩,该第二渐缩面往远离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的方向渐缩,而该第一渐缩面与该第二渐缩面相交而形成一尖端最小开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尖端最小开孔的直径为ψd,该至少一遮光片的该通孔的直径为ψsa,其满足下列条件:
0.85<ψd/ψsa<1.15。
CN202310027323.9A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59514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854 2019-09-11
TW108132854A TWI701473B (zh) 2019-09-11 2019-09-11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1911139059.8A CN112578525B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9059.8A Division CN112578525B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1468A true CN115951468A (zh) 2023-04-11

Family

ID=7147920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05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14787U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310026984.XA Pending CN115933105A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310027323.9A Pending CN115951468A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1911139059.8A Active CN112578525B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05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14787U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310026984.XA Pending CN115933105A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9059.8A Active CN112578525B (zh) 2019-09-11 2019-11-20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614595B2 (zh)
CN (4) CN211014787U (zh)
TW (1) TWI701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473B (zh) * 2019-09-11 2020-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14518B (zh) * 2020-08-12 2020-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48624B (zh) * 2020-08-28 2021-1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TWI753795B (zh) * 2021-02-09 2022-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46376B (zh) * 2021-02-19 2021-11-1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間隔環及鏡頭模組
CN115079375B (zh) * 2021-03-15 2024-02-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812062B (zh) * 2021-11-05 2023-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14779424A (zh) * 2022-05-11 2022-07-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8301A (ja) * 1997-07-15 1999-02-12 Minolta Co Ltd レンズ鏡胴の遮光装置
JP4698874B2 (ja) 2001-04-24 2011-06-08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1109837A (zh) 2006-07-21 2008-0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
US9621772B2 (en) 2006-11-09 2017-04-11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lens barrel, actuator, and MEMS snubber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09125640A1 (ja) 2008-04-09 2009-10-1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TW201104297A (en) 2009-07-28 2011-02-0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Lens holder with alignment for stacked lens modu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023361A (zh) 2009-09-10 2011-04-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模组
CN10299876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WO2013047198A1 (ja)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31775A (ja) * 2012-04-27 2013-11-1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4162846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CN103309125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卡塞格林光学系统遮光组件
TWM479422U (zh) * 2014-02-11 2014-06-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具有光學折射率匹配層之光學鏡組
KR101883033B1 (ko) * 2015-05-27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4880806B (zh) * 2015-06-15 2018-09-18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6324784B (zh) 2015-06-17 2018-11-0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背胶型遮光组件的镜头
JP6967830B2 (ja) * 2015-07-31 2021-11-1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レンズ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205210492U (zh) 2015-11-17 2016-05-04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TWM520143U (zh) * 2015-12-17 2016-04-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09073853B (zh) * 2016-03-23 2021-11-02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透镜单元
TWI591376B (zh) * 2016-05-09 2017-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41892B (zh) * 2016-09-30 2018-11-21 星歐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隱形眼鏡及隱形眼鏡產品
TWI614536B (zh) * 2016-11-08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光學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230362B (zh) * 2017-01-12 2022-09-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JP6976688B2 (ja) * 2017-01-26 2021-12-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TWI623787B (zh) * 2017-05-16 2018-05-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8484B (zh) * 2017-08-11 2018-07-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7623609U (zh) * 2017-12-29 2018-07-17 东莞市宇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组、成像镜头以及点读笔
TWI647480B (zh) *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08026954U (zh) * 2018-02-09 2018-10-3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TWI701473B (zh) * 2019-09-11 2020-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4787U (zh) 2020-07-14
CN112578525A (zh) 2021-03-30
TWI701473B (zh) 2020-08-11
US20210072487A1 (en) 2021-03-11
US11960140B2 (en) 2024-04-16
TW202111369A (zh) 2021-03-16
CN112578525B (zh) 2023-01-31
US11614595B2 (en) 2023-03-28
CN115933105A (zh) 2023-04-07
US20230194825A1 (en)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8525B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62746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719863B2 (en) Light blocking sheet, optical lens set,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73246B (zh) 含有塑胶透镜的成像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0884218B2 (en) Imaging lens s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311641B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208617B (zh) 塑胶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0119621U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910843A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240159986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37176A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1994738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238428U (zh) 相机模块、影像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6893488A (zh)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