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9424A -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9424A
CN114779424A CN202210506585.9A CN202210506585A CN114779424A CN 114779424 A CN114779424 A CN 114779424A CN 202210506585 A CN202210506585 A CN 202210506585A CN 114779424 A CN114779424 A CN 114779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al
lens
optical axis
ring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6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斌全
张芳
戴付建
赵烈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65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9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9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圈、成像镜筒和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隔圈以光轴为轴心呈环形至少具有:外环面、内环面、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以光轴为轴心同轴内外设置,所述物侧面朝向光轴物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像侧面朝向光轴像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内环面的截面呈向所述外环面内陷的v形。通过设计特殊的隔圈结构和消光工艺,以有效降低甚至是消除雾状杂散光,进而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便捷式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要求越高越高,大像底高解析度的镜头因此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大像底和高解析度的成像镜头对杂散光的要求也会变得极高,一般而言,镜头的杂散光是由镜片、隔圈、镜筒的相关部位反射产生,并且由透光材料作成的镜片通常会反射更多的杂散光,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在镜片杂散光敏感位置喷涂哑光材料或者镀高透低反膜;对于大像底和高解析度的成像镜头,隔圈内表面的反射的杂散光也会严重影响镜头的成像性能。也就是说,现有镜头存在着隔圈内表面反射杂散光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采用本申请隔圈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隔圈,所述隔圈以光轴为轴心呈环形至少具有:外环面、内环面、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以光轴为轴心同轴内外设置,所述物侧面朝向光轴物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像侧面朝向光轴像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内环面的截面呈向所述外环面内陷的v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隔圈与透镜直接或间接配合时,所述物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a,所述物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b,所述像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c,所述像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d满足:b≥0.05mm,b/a>0.1,c≥0.05mm,d/c>0.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圈的所述外环面口径Do,最大内环面口径Dm,最小内环面口径Di2和中等内环面口径Di1满足:0.1mm≤(Do-Di2)/2≤5mm,0.08mm≤(Do-Di1)/2≤5mm,Dm-Di1≥0.1×(Do-Dm)。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圈的厚度L满足:0.12mm≤L≤2.5mm;所述内环面的最大环宽m满足:0.06mm≤m≤3.5mm;所述内环面的最大环宽n满足:0.05mm≤n≤3.5mm。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物侧面、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设置倒角或圆角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倒角与光轴物侧面的夹角β≥30°,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γ≥30°,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θ≥30°,及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δ≥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的朝向物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1满足:0.005mm≤A1≤0.1mm;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的朝向像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2满足:0.005mm≤A2≤0.025mm;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的朝向物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3≤0.1mm;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的朝向像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4≤0.025mm。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圈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质的任意组合:铜、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内壁为阶梯圆形孔状结构,且沿光轴方向呈中心对称分布;
至少一片透镜;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
至少一个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遮光元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及
至少一个所述的隔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所述的光学镜头;及
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隔圈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采用该隔圈的光学镜头及其电子装置,通过设计特殊的隔圈结构和消光工艺,可有效降低甚至是消除雾状杂散光,进而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隔圈的剖视图。
图2为隔圈剖视图中各部位直径的示意图。
图3为装配后隔圈的位置及各承靠部及非承靠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倒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装配后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6为成像镜头消除炫光的原理图。
图7为成像镜头消除炫光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圈,所述隔圈以光轴为轴心呈环形至少具有:外环面1、内环面2、物侧面3和像侧面4;所述外环面1和所述内环面2以光轴为轴心同轴内外设置,所述物侧面3朝向光轴物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1和所述内环面2,所述像侧面4朝向光轴像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1和所述内环面2;所述内环面2的截面呈向所述外环面1内陷的v形。当该v形内环面2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如图3所示,当所述隔圈与透镜直接或间接配合时,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a,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b,所述像侧面4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c,所述像侧面4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d满足:b≥0.05mm,b/a>0.1,c≥0.05mm,d/c>0.1。优选地,当a≥0.2mm时,采用该结构的隔圈对镜头的成像品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隔圈的所述外环面1口径Do,最大内环面2口径Dm,最小内环面2口径Di2和中等内环面2口径Di1满足:0.1mm≤(Do-Di2)/2≤5mm,0.08mm≤(Do-Di1)/2≤5mm,Dm-Di1≥0.1×(Do-Dm)。
本实施例中,为了规避或减弱大角度入射光线经所述隔圈反射的炫光,尤其是对于30°-60°的入射光线,本实施例的隔圈能尽最大可能地减弱炫光,基本原理如图5、图6、图7所示,光线的反射路径被更改,使得炫光光线最终消失或者出现的成像面以外,由于成像面以外的光线不参与成像,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如图4所示,为满足上述要求,优选的,在所述物侧面3、所述内环面2与所述像侧面4之间设置倒角或圆角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内环面2之间倒角与光轴物侧面3的夹角β≥30°,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内环面2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4的夹角γ≥30°,所述内环面2与所述像侧面4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4的夹角θ≥30°,及所述内环面2与所述像侧面4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4的夹角δ≥30°。更为优选的,60°≤γ≤85°、45°≤θ≤85°、45°≤β≤60°、45°≤δ≤60°
优选的,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内环面2之间的朝向物侧面3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1满足:0.005mm≤A1≤0.1mm;所述物侧面3与所述内环面2之间的朝向像侧面4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2满足:0.005mm≤A2≤0.025mm;所述内环面2与所述像侧面4之间的朝向物侧面3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3≤0.1mm;所述内环面2与所述像侧面4之间的朝向像侧面4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4≤0.025mm。更为优选的,0.01mm≤A2=A4≤0.02mm
其中,所述隔圈的厚度L满足:0.12mm≤L≤2.5mm;所述内环面2的最大环宽m满足:0.06mm≤m≤3.5mm;所述内环面2的最大环宽n满足:0.05mm≤n≤3.5mm。上述厚度可使隔圈满足一定的抗挤压、抗弯曲、抗剪切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圈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质的任意组合:铜、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为了降低隔圈内环面反射率从而减弱炫光,所述隔圈内表面通过化学发黑处理,通过核桃木等进行研磨以保证该隔圈内环面色泽均匀。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壁为阶梯圆形孔状结构,且沿光轴方向呈中心对称分布;至少一片透镜;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遮光元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及至少一个所述的隔圈;如图5、图6、图7所示,光线的反射路径被更改,使得炫光光线最终消失或者出现的成像面以外,由于成像面以外的光线不参与成像,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的光学镜头;及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如上一段所述,光线的反射路径被更改,使得炫光光线最终消失或者出现的成像面以外,由于成像面以外的光线不参与成像,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甚至降低镜头的反射炫光,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以光轴为轴心呈环形至少具有:外环面、内环面、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以光轴为轴心同轴内外设置,所述物侧面朝向光轴物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像侧面朝向光轴像侧方向且连接所述外环面和所述内环面;所述内环面的截面呈向所述外环面内陷的v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圈与透镜直接或间接配合时,所述物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a,所述物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b,所述像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非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c,所述像侧面与所述透镜配合的承靠部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d满足:b≥0.05mm,b/a>0.1,c≥0.05mm,d/c>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的所述外环面口径Do,最大内环面口径Dm,最小内环面口径Di2和中等内环面口径Di1满足:0.1mm≤(Do-Di2)/2≤5mm,0.08mm≤(Do-Di1)/2≤5mm,Dm-Di1≥0.1×(Do-D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的厚度L满足:0.12mm≤L≤2.5mm;所述内环面的最大环宽m满足:0.06mm≤m≤3.5mm;所述内环面的最大环宽n满足:0.05mm≤n≤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面、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设置倒角或圆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倒角与光轴物侧面的夹角β≥30°,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γ≥30°,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θ≥30°,及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倒角与光轴像侧面的夹角δ≥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的朝向物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1满足:0.005mm≤A1≤0.1mm;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内环面之间的朝向像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2满足:0.005mm≤A2≤0.025mm;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的朝向物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3≤0.1mm;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像侧面之间的朝向像侧面的倒角的水平宽度A3满足:0.005mm≤A4≤0.0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质的任意组合:铜、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
9.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内壁为阶梯圆形孔状结构,且沿光轴方向呈中心对称分布;
至少一片透镜;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
至少一个遮光元件,所述遮光元件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遮光元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及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隔圈。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及
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
CN202210506585.9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779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6585.9A CN114779424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6585.9A CN114779424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9424A true CN114779424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6585.9A Pending CN114779424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942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2973A (zh) * 2018-08-31 2018-11-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影像镜头
CN211826845U (zh) * 2020-02-10 2020-10-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948792A (zh) * 2020-06-05 2020-11-17 中山北方晶华精密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镜头的安装结构
CN112305701A (zh) * 2019-07-25 2021-02-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2578525A (zh) * 2019-09-11 2021-03-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2973A (zh) * 2018-08-31 2018-11-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影像镜头
CN112305701A (zh) * 2019-07-25 2021-02-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2578525A (zh) * 2019-09-11 2021-03-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1826845U (zh) * 2020-02-10 2020-10-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948792A (zh) * 2020-06-05 2020-11-17 中山北方晶华精密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镜头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8079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957691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0673307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989135A (zh) 光学成像镜头
EP3293556A1 (en) Optical lens set
CN110488445B (zh) 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
US10901179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07085284B (zh) 摄像镜头
CN111929815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929814A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11428908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11897110B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20210223499A1 (en) Light-shielding sheet capable of reducing flare,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62481B (zh) 支撑组件与可携式光学成像镜头
CN113296222A (zh) 成像镜头
CN114779424A (zh)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17655340U (zh)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10174749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190263A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80389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0989132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691750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2799217A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11640045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US20240094503A1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