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0511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30511A CN115930511A CN202310033550.2A CN202310033550A CN115930511A CN 115930511 A CN115930511 A CN 115930511A CN 202310033550 A CN202310033550 A CN 202310033550A CN 115930511 A CN115930511 A CN 115930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tray
- ice making
- making compartment
- h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26 supercooled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8—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8—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heating bodies in contact with the 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18—Storing ice
- F25C5/182—Ice bins therefor
- F25C5/187—Ice bins therefor with ice level sens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4—Water supp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4—Control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20—Distributing ice
- F25C5/22—Distributing i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冰箱。本发明的冰箱可以包括: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第二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加热器,用于向制冰隔室供应热流;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冷却器,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65211.4、申请日为2019年10月01日、发明名称为“冰箱”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一般而言,冰箱是能够在由门遮蔽的内部的储存空间中以低温方式储存食物的家用电器。所述冰箱通过利用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内部,可以将所储存的食物以冷藏或冷冻状态保存。通常,在冰箱提供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器。所述制冰器将从供水源或水箱供应的水容置在托盘后,通过冷却水来生成冰。
并且,所述制冰器可以将制冰结束的冰以加热方式或旋扭方式从所述冰托盘移冰。如上所述自动地供水及移冰的制冰器以向上方呈开口的方式形成,从而盛起成型的冰。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制冰器中制成的冰如月牙模样或立方体模样等其至少一面具有平坦的面。
另外,在冰的模样形成为球形的情况下,在使用冰时将可以更加便利,并能够向用户提供另类的使用感。并且,在将制成的冰储存时,也能够使冰间接触的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冰彼此缠结的情形最小化。
作为现有文献的韩国授权特许公报第10-1850918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1”)中披露有制冰器。
现有文献1的制冰器包括:上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上部壳,包括从两侧端向上侧延伸的一对联接件引导部;下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下部壳,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上部托盘;转轴,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和上部托盘的后端,以使所述下部托盘相对于所述上部托盘旋转;一对联接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联接件引导部;以及上部推挤销组件,在其两端部插入到所述联接件引导部的状态下,分别连接在所述一对联接件,并与所述联接件一同升降。
在现有文献1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利用半球形态的上部壳及半球形态的下部壳来生成球形态的冰,但是由于冰在上部壳及下部壳中同时生成,水中包含的气泡未能完全地排出,而是气泡将分散在水内部,存在有所生成的冰不透明的缺点。
作为现有文献的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9-269172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2”)中披露有制冰装置。
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包括:制冰碟;加热部,加热供应到制冰碟的水的底部。
在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的情况下,在制冰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加热制冰块的一侧面及底面的水。由此,在水面侧进行凝固,并在水内引起对流,从而可以生成透明冰。
当随着进行透明冰的生长,制冰块内的水的体积变小时,凝固速度将逐渐地变快,从而无法引起与凝固速度相适应的充分的对流。
因此,在现有文献2的情况下,当水的大致2/3程度被凝固时,通过增加加热器的加热量来抑制凝固速度的上升。
但是,根据现有文献2,在水的体积单纯地减少时使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因而难以生成根据冰的形态而具有均匀的透明度的冰。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能够与形态无关地生成透明度整体上均匀的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所生成的冰的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度变得均匀的冰箱。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根据冰箱的运转模式而能够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从而能够调节透明度和制冰速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用户的需求透明度而能够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的冰箱。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一侧面的冰箱,其可以包括: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Cold)相变为冰的空间;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并连接在驱动部,从而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供水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之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沿着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之后朝向反方向移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沿着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所述加热器,从而能够使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中的气泡从生成冰的部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冰箱的运转模式至少可以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变得不同。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非透明冰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透明冰模式和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而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非透明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透明冰模式和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或者关闭所述加热器。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冰贮存器,设置在所述储存室,用于保存所述制冰隔室中所生成的冰。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冰贮存器,设置在所述储存室,用于保存所述制冰隔室中所生成的冰,所述第一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或者关闭所述加热器。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第二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制冰室,位于所述第二储存室;额外的制冰器,设置在所述制冰室;以及冰贮存器,用于保存所述额外的制冰器中所生成的冰。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供应给所述储存室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增加供应给所述储存室的加冷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减少供应给所述储存室的加冷量减少。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第二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制冰室,位于所述第二储存室;额外的制冰器,设置在所述制冰室;以及冰贮存器,用于保存所述额外的制冰器中所生成的冰,所述第一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或者关闭所述加热器。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第一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第二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下的冰的透明度高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下的冰的透明度。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和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的加冷量增加。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而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用于冷却所述制冰隔室的冷流(cold)和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而在用于冷却所述制冰隔室的冷流(cold)和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从而能够将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的制冰速度保持在低于以关闭所述加热器的状态执行制冰的情况下的制冰速度的规定范围内。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根据所述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个单位高度上的质量,改变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所提示出的发明,在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加热器,由此,利用加热器的热量来延迟制冰速度,使得溶解于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侧进行移动,从而生成透明的冰。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控制为根据所述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来改变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及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由此,能够与制冰隔室的形态无关地生成透明度整体上均匀的冰。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对应于制冰隔室内的水和储存室内的冷流(Cold)之间的热传递量的变化,改变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和/或冷却器的加冷量,由此,能够生成透明度整体上变得均匀的冰。
并且,根据冰箱的运转模式而改变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从而能够调节透明度和制冰速度。
并且,根据用户的需求透明度,能够改变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托架被去除的状态的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下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托盘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托盘的剖视图。
图7是从上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托盘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第二托盘支持件的上部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10-10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2的11-11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中生成冰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与对于制冰隔室的透明冰加热器的相对位置对应的高度基准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冰加热器的输出的图。
图17是示出在供水位置上水的供应结束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在制冰位置上冰生成的情形的图。
图19是示出在制冰结束状态下第二托盘的施压部变形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示出在移冰过程中第二推进器接触在第二托盘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在移冰过程中第二托盘移动到移冰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在制冰过程中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可变的情况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例示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对各附图的结构元件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结构元件而言,即使其标示于不同的附图上,也将尽可能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时,如果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结构元件或其功能的具体的说明影响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则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并且,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元件进行说明时,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是为了将该结构元件与其它结构元件进行区别,而并非由该术语来限定相应结构元件的本质、序列或顺序。在记载为某一个结构元件“连接”、“结合”或“接触”于另一结构元件的情况下,该结构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接触于该另一结构元件,但是也可以理解为在各结构元件之间还“连接”、“结合”或“接触”有又一结构元件。
本发明的冰箱可以包括:托盘组件,形成作为将水相变为冰的空间的制冰隔室的一部分;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以及控制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托盘组件邻近地布置的加热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使所述托盘组件移动的驱动部。所述冰箱除了所述制冰隔室以外可以进一步包括保存食物的储存室。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的冷却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所述供水部和所述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将所述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托盘组件向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移冰结束后,使所述托盘组件向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后开始供水。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供水结束之后,使所述托盘组件移动到所述制冰位置。
在本发明中,储存室可以被定义为能够利用冷却器控制成规定的温度的空间。外侧壳体可以被定义为划分所述储存室和所述储存室外部空间(即冰箱外部空间)的壁。在所述外侧壳体和所述储存室之间可以布置有隔热件。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储存室之间可以布置有内侧壳体。
在本发明中,制冰隔室可以被定义为位于所述储存室内部并将水相变为冰的空间。所述制冰隔室的圆周(circumference)表示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表面,而与所述制冰隔室的形状无关。在另一方式上,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可以表示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壁的内部表面。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center)表示所述制冰隔室的重量中心或体积中心。所述中心(center)可以经过所述制冰隔室的对称线。
在本发明中,托盘可以被定义为划分所述制冰隔室和所述储存室内部的壁。所述托盘可以被定义为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壁。所述托盘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制冰隔室全部包围或仅包围其一部分。所述托盘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托盘可以存在有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托盘可以彼此接触。作为一例,所述下部配置的托盘可以包括复数个托盘。所述上部配置的托盘可以包括复数个托盘。所述冰箱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的托盘。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的托盘。所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以是考虑到后述的所述托盘的热传递度、所述托盘的冷传递度、所述托盘的耐变形度、所述托盘的复原度、所述托盘的过冷却度、所述托盘和所述托盘内部凝固的冰之间的附着度、复数个托盘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之间的结合力等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托盘壳体可以位于所述托盘和所述储存室之间。即,所述托盘壳体可以其至少一部分包围所述托盘的方式配置。所述托盘壳体可以存在有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托盘壳体可以彼此接触。所述托盘壳体可以支撑所述托盘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与所述托盘接触。所述托盘壳体可以被配置为,连接有除了所述托盘以外的部件(例如,加热器、传感器、传动构件等)。所述托盘壳体可以与所述部件直接结合或在与所述部件之间通过媒介物与所述部件结合。例如,当形成制冰隔室的壁由薄膜形成,并且设置有包围所述薄膜的结构物时,所述薄膜被定义为托盘,所述结构物被定义为托盘壳体。作为又一例,当形成制冰隔室的壁的一部分由薄膜形成,结构物包括形成用于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壁的另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包围所述薄膜的第二部分时,所述薄膜和所述结构物的第一部分被定义为托盘,所述结构物的第二部分被定义为托盘壳体。
在本发明中,托盘组件可以被定义为至少包括所述托盘。在本发明中,所述托盘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托盘壳体。
在本发明中,冰箱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被配置为连接在驱动部而能够移动。所述驱动部被配置为,使所述托盘组件向X、Y、Z轴中的至少一个轴的方向移动,或者以X、Y、Z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为中心旋转运动。本发明可以包括具有在具体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中除了所述驱动部及将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托盘组件连接的传动构件以外的其余结构的冰箱。在本发明中,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向第一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冷却器可以被定义为包括蒸发器和热电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冷却所述储存室的单元。
在本发明中,冰箱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配置有所述加热器的托盘组件。所述加热器可以配置在托盘组件的附近,从而加热配置有所述加热器的所述托盘组件所形成的制冰隔室。所述加热器可以包括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被控制开启的加热器(以下称为“透明冰加热器”),从而使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溶解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所述加热器可以包括在制冰结束之后至少一部分区间被控制开启的加热器(以下称为“移冰用加热器”),从而能够从所述托盘组件容易地分离冰。冰箱可以包括复数个透明冰加热器。冰箱可以包括复数个移冰用加热器。冰箱可以包括透明冰加热器和移冰用加热器。在此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所述移冰用加热器的加热量大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
在本发明中,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形成在所述托盘组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形成在所述托盘组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是所述一个托盘组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所述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的下部。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所述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的上部。所述冰箱可以包括追加的托盘组件。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可以包括与所述追加的托盘组件接触的区域。在所述追加的托盘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的情况下,所述追加的托盘组件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接触。在所述追加的托盘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的情况下,所述追加的托盘组件可以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接触。
作为另一例,所述托盘组件可以由能够彼此接触的复数个构成。可以在所述复数个托盘组件中的第一托盘组件布置所述第一区域,在第二托盘组件布置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所述第一托盘组件。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所述第二托盘组件。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托盘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的下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形成的制冰隔室的上部。
另外,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与加热器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邻近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配置有加热器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与冷却器的吸热部(即,制冷剂管或热电模块的吸热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邻近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与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气的贯通孔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邻近的区域。为使所述冷却器能够通过所述贯通孔供应冷气,在其他部件可以形成有追加的贯通孔。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与所述追加的贯通孔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邻近的区域。所述加热器可以是透明冰加热器。对于所述冷流(Cold)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隔热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隔热度。
另外,在冰箱的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中的一个托盘组件可以配置有加热器。作为一例,在另一个托盘组件未配置有所述加热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控制开启所述加热器。作为另一例,在所述另一个托盘组件配置有追加的加热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大于所述追加的加热器的加热量。所述加热器可以是透明冰加热器。
本发明可以包括具有在具体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中除了所述透明冰加热器以外的结构的冰箱。
本发明可以包括:推进器,其具有形成有施压冰或托盘组件的至少一面的面的第一边缘,从而使所述冰容易地从所述托盘组件分离。所述推进器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边缘延伸的杆和位于所述杆的末端的第二边缘。控制部可以控制成,通过使所述推进器和所述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来改变所述推进器的位置。所述推进器根据观点可以被定义为贯通式推进器、非贯通式推进器、移动式推进器、固定式推进器。
在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形成有供所述推进器移动的贯通孔,所述推进器可以被配置为向所述托盘组件内部的冰直接施加压力。所述推进器可以被定义为贯通式推进器。
在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形成有供所述推进器施压的施压部,所述推进器可以被配置为向所述托盘组件的一面施加压力。所述推进器可以被定义为非贯通式推进器。
为使所述推进器的第一边缘能够位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的第一地点到所述制冰隔室的内部的第二地点之间,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使所述推进器移动。
所述推进器可以被定义为移动式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可以连接在驱动部、驱动部的转轴或者与驱动连接而能够移动的托盘组件。
为使所述推进器的第一边缘能够位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的第一地点到所述制冰隔室的内部的第二地点之间,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使所述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使所述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推进器移动。或者,为使所述推进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的第一地点与所述施压部接触后进一步施压所述施压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推进器和所述托盘组件的相对位置。所述推进器可以结合在固定端。所述推进器可以被定义为固定式推进器。
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冰隔室可以被用于冷却所述储存室的所述冷却器冷却。作为一例,所述制冰隔室所处的储存室是可以被控制成低于0度的温度的冷冻室,所述制冰隔室可以被用于冷却所述冷冻室的冷却器冷却。
所述冷冻室可以被划分为复数个区域,所述制冰隔室可以位于复数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
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冰隔室可以被不是用于冷却所述储存室的冷却器的其他冷却器冷却。作为一例,所述制冰隔室所处的储存室是可以被控制成高于0度的温度的冷藏室,所述制冰隔室可以被不是用于冷却所述冷藏室的冷却器的其他冷却器冷却。即,冰箱具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制冰隔室位于所述冷藏室内部,所述制冰隔室可以被用于冷却所述冷冻室的冷却器冷却。
所述制冰隔室可以位于开闭储存室的门。
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冰隔室即使不位于所述储存室内部,也可以被冷却器冷却。作为一例,所述外部壳体内部形成的储存室全体可以是所述制冰隔室。
在本发明中,热传递度(degree of heat transfer)表示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传递热流(Heat)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物体的厚度的形状、物体的材质等来决定的值。在物体的材质的观点上,所述物体的热传递度大可以表示所述物体的导热率大。所述导热率可以是物体具有的固有的材质特性。即使在物体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热传递度也可以因所述物体的形状等而不同。
热传递度可以根据所述物体的形状而不同。从A地点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受到从所述A地点向所述B地点传递热量的路径(以下称为“Heat transfer path”)的长度的影响。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路径越长,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越小。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路径越短,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越大。
另外,从A地点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受到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传递热量的路径的厚度的影响。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传递热量的路径方向上的厚度越薄,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越小。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传递热量的路径方向上的厚度越厚,从所述A地点到所述B地点的热传递度可以越大。
在本发明中,冷传递度(degree of cold transfer)表示从低温的物体向高温的物体传递冷流(Cold)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物体的厚度的形状、物体的材质等来决定的值。所述冷传递度是考虑到冷流(Cold)流动的方向而定义的术语,其可以被理解为与热传递度相同的概念。与所述热传递度相同的概念将省去对其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过冷却度(degree of supercool)表示液体被过冷却的程度,其可以被定义为由所述液体的材质、容置所述液体的容器的材质或形状、在所述液体的凝固过程中向所述液体施加的外部影响因素等来决定的值。所述液体被过冷却的频度增加可以被理解为所述过冷却度增大。所述液体保持为过冷却状态的温度变低可以被理解为所述过冷却度增大。其中,过冷却表示所述液体在所述液体的凝固点以下的温度下也未被凝固而以液相存在的状态。所述被过冷却的液体具有从过冷却被解除的时点开始快速地凝固的特征。在需要将液体被凝固的速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最好是将其设计为减少所述过冷却现象。
在本发明中,耐变形度(degree of deformation resistance)表示物体抵抗因向物体施加的外力而引起的变形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物体的厚度的形状、物体的材质等来决定的值。作为一例,所述外力可以包含在制冰隔室内部的水凝固而膨胀的过程中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作为另一例,所述外力可以包含用于分离冰和所述托盘组件的推进器向冰或所述托盘组件的一部分施加的压力。作为又一例,其可以包含托盘组件间结合的情况下由所述结合施加的压力。
另外,在物体的材质的观点上,所述物体的耐变形度大可以表示所述物体的刚性大。所述导热率可以是物体具有的固有的材质特性。即使在物体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所述耐变形度也可以因所述物体的形状等而不同。所述耐变形度可以受到向施加所述外力的方向延伸的耐变形加强部的影响。所述耐变形加强部的刚性越大,所述耐变形度可以越大。所述延伸的耐变形加强部的高度越高,所述耐变形度可以越大。
在本发明中,复原度(degree of restoration)表示因外力而变形的物体在外力被去除后施加外力之前恢复到物体的形状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物体的厚度的形状、物体的材质等来决定的值。作为一例,所述外力可以包含在制冰隔室内部的水凝固而膨胀的过程中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作为另一例,所述外力可以包含用于分离冰和所述托盘组件的推进器向冰或所述托盘组件的一部分施加的压力。作为又一例,其可以包含托盘组件间结合的情况下由所述结合力施加的压力。
另外,在物体的材质的观点上,所述物体的复原度大可以表示所述物体的弹性系数大。所述弹性系数可以是物体具有的固有的材质特性。即使在物体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复原度也可以因所述物体的形状等而不同。所述复原度可以受到向施加所述外力的方向延伸的弹性加强部的影响。所述弹性加强部的弹性系数越大,所述复原度可以越大。
在本发明中,结合力表示复数个托盘组件之间结合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所述托盘组件的厚度的形状、所述托盘组件的材质、结合所述托盘的力的大小等来决定的值。
在本发明中,附着度表示在容器中盛放的水变为冰的过程中冰和容器附着的程度,其被定义为由包含容器的厚度的形状、容器的材质、容器内成为冰后经过的时间等来决定的值。
本发明的冰箱可以包括:第一托盘组件,形成作为水因所述冷流(Cold)而相变为冰的空间的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第二托盘组件,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以及控制部。所述冰箱可以除了所述制冰隔室以外进一步包括储存室。所述储存室可以包括能够保存食物的空间。所述制冰隔室可以配置在所述储存室的内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可以连接在驱动部,从而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接触,并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隔开。所述冰箱可以进一步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和所述第二托盘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邻近地布置。
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供水结束之后,将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后向反方向移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向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后开始供水。
对与透明冰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水内溶解有气泡,在包含有所述气泡的状态下被凝固的冰因所述气泡而其透明度较低。因此,在水被凝固的过程中,如果诱导所述气泡从制冰隔室中先结冰的部分向尚未结冰的其他部分移动,则能够提高冰的透明度。
托盘组件上形成的贯通孔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可以形成在托盘组件的一侧的贯通孔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在生成冰的过程中,如果诱导所述气泡从制冰隔室中先结冰的部分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移动,则能够提高冰的透明度。为了诱导所述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移动,可以在托盘组件的一侧配置贯通孔。由于所述气泡的密度低于所述液体的密度,可以在所述托盘组件的上部配置诱导所述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逃出的贯通孔(以下称为“空气排出孔”)。
冷却器和加热器的位置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所述冷却器和加热器的位置可以对作为在制冰隔室内部生成冰的方向的制冰方向产生影响。
在制冰过程中,如果诱导气泡从制冰隔室中水先被凝固的区域向作为液相的状态的其他预定的区域移动或捕集,则能够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所述气泡移动或捕集的方向可以与制冰方向相似。所述预定区域可以是所述制冰隔室中期望诱导水较晚被凝固的区域。
所述预定的区域可以是冷却器对所述制冰隔室供应的冷流(Cold)较晚到达的区域。作为一例,在制冰过程中,为使所述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移动或捕集,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气的贯通孔可以配置在比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更靠近于上部的位置。作为另一例,所述冷却器的吸热部(即,蒸发器的制冷剂管或热电元件的吸热部)可以配置在比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更靠近于上部的位置。在本发明中,制冰隔室的上部和下部能够以所述制冰隔室的高度为基准被定义为上侧的区域和下侧的区域。
所述预定的区域可以是配置有加热器的区域。作为一例,在制冰过程中,为使水内的气泡向制冰隔室的下部移动或捕集,加热器可以配置在比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更靠近于下部的位置。
所述预定区域可以是比制冰隔室的中心更靠近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区域。但是,也并不排除所述中心附近。在所述预定区域为制冰隔室的中心附近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容易地观察到因向所述中心附近移动或捕集的气泡引起的不透明的部分,所述不透明的部分可能会残存至冰的大部分融化为止。并且,所述加热器不易配置在盛放有水的制冰隔室的内部。与此相比,在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或其附近的情况下,水可以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一侧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另一侧方向被凝固,从而能够解决所述问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可以配置在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或其附近。所述加热器也可以配置在所述托盘组件或其附近。
所述预定区域可以是比制冰隔室的上部更靠近于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的位置。但是,也并不排除所述上部。在制冰过程中,由于密度大于冰的液相的水下降,最好是使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
托盘组件的耐变形度、复原度以及复数个托盘组件之间的结合力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所述托盘组件的耐变形度、复原度以及复数个托盘组件之间的结合力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对作为在制冰隔室内部生成冰的方向的制冰方向产生影响。如前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是构成一个托盘组件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第一托盘组件。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第二托盘组件。
为了生成透明的冰,冰箱最好是被配置为,使在制冰隔室内生成冰的方向恒定。这是因为,所述制冰方向越恒定,越是表示水内的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内的预定区域移动或捕集。为了诱导从托盘组件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方向生成冰,所述一部分的耐变形度最好是大于所述另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冰具有向所述耐变形度小的部分侧膨胀并生长的倾向。另外,当在将生成的冰去除后需要再开始制冰时,所述变形的部分再次恢复才能反复地生成相同的形状的冰。因此,与所述耐变形度大的部分相比,所述耐变形度小的部分其复原度大是比较有利的。
对于外力的托盘的耐变形度可以小于对于所述外力的托盘壳体的耐变形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刚性小于所述托盘壳体的刚性。托盘组件可以被配置为,在允许所述托盘因所述外力而变形的情况下,使包围所述托盘的所述托盘壳体的变形减小。作为一例,所述托盘组件可以被配置为,使所述托盘壳体仅包围所述托盘的至少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在制冰隔室内部的水凝固而膨胀的过程中,当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压力时,可以允许所述托盘的至少一部分变形,所述托盘的另一部分被所述托盘壳体支撑而限制其变形。并且,在所述外力被去除的情况下,托盘的复原度可以大于所述托盘壳体的复原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托盘壳体的弹性系数。这样的结构元件可以被配置为,使所述变形的托盘能够容易地复原。
对于外力的托盘的耐变形度可以大于对于所述外力的冰箱密封垫的耐变形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刚性大于所述密封垫的刚性。在所述托盘的耐变形度低的情况下,随着所述托盘形成的制冰隔室内的水凝固而膨胀,将可能发生所述托盘过度地变形的问题。这样的托盘的变形将可能给生成所需的形态的冰构成困难。并且,在所述外力被去除的情况下,托盘的复原度可以小于对于所述外力的冰箱密封垫的复原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密封垫的弹性系数。
对于外力的托盘壳体的耐变形度可以小于对于所述外力的冰箱壳体的耐变形度,或者所述托盘壳体的刚性小于所述冰箱壳体的刚性。一般而言,冰箱的壳体可以由包含钢的金属材质形成。并且,在外力被去除的情况下,托盘壳体的复原度可以大于对于所述外力的冰箱壳体的复原度,或者所述托盘壳体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冰箱壳体的弹性系数。
透明的冰和耐变形度的关系如下。
所述第二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耐变形度可以不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耐变形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另一个的耐变形度。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可以有助于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另外,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耐变形度可以不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耐变形度可以高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耐变形度。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可以有助于诱导从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在此情况下,水可以在凝固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而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压力,可以诱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方向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方向生成冰。耐变形度可以是抵抗因外力而引起的变形的程度。所述外力可以是制冰隔室内部的水被凝固而膨胀的过程中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所述外力可以是所述压力中的垂直方向(Z轴方向)的力。所述外力可以是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作用的力。
作为一例,在从制冰隔室的中心向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所述托盘组件的厚度中,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可以厚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或者厚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未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未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最上端部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可以包括托盘及局部地包围所述托盘的托盘壳体。如上所述,当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比其他一部分更厚地构成时,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区域对于外力的耐变形度。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可以厚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或者厚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可以厚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或者厚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在所述区域形成有贯通孔的情况下,所述最小值表示除了形成有贯通孔的部分以外的其余区域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可以厚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或者厚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或者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
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的第一面和从所述第一面向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的耐变形加强部。另外,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的第一面和从所述第一面向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的耐变形加强部。如上所述,当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所述耐变形加强部时,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区域对于外力的耐变形度。
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还可以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连接在位于从所述第一面向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方向的冰箱的固定端(例如,托架、储存室壁等)。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还可以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连接在位于从所述第一面向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方向的冰箱的固定端(例如,托架、储存室壁等)。如上所述,当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端的支撑面时,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区域对于外力的耐变形度。
作为又一例,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追加的耐变形加强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端的支撑面。如上所述,当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时,将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二区域对于所述外力的耐变形度。这是因为,在所述第二部分形成追加的耐变形加强部,或者所述第二部分能够进一步支撑在所述固定端。
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第一贯通孔。当如上所述形成有第一贯通孔时,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制冰隔室中凝固的冰通过所述第一贯通孔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部膨胀,因此,能够减小向所述第二区域施加的压力。尤其是,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过多的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贯通孔可以有助于减小在所述水凝固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区域变形。
另外,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区域的制冰隔室内的水内包含的气泡移动或逃出的路径的第二贯通孔。如上所述,当形成有第二贯通孔时,能够提高被凝固的冰的透明度。
另外,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形成有供贯通式推进器能够施压的第三贯通孔。这是因为,当所述第二区域的耐变形度变大时,非贯通式推进器将不易通过施压所述托盘组件的表面来去除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贯通孔可以重叠。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贯通孔也可以形成在一个贯通孔。
另外,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布置移冰用加热器的安装部。这是因为,诱导从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可以表示先在所述第二区域生成所述冰。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区域和冰附着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为了将这样的冰从所述第二区域分离,将可能需要移冰用加热器。在从制冰隔室的中心向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所述托盘组件的厚度中,所述第二区域中安装有所述移冰用加热器的部分的厚度可以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这是因为,所述移冰用加热器所供应的热量可以增加向所述制冰隔室传递的量。固定端可以是形成储存室的壁的一部分或托架。
透明的冰和托盘组件的结合力的关系如下。
为了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最好是可以使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增加。在水被凝固的过程中膨胀并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第二区域分离的方向生成冰。并且,还具有在水被凝固的过程中膨胀并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的情况下,可以诱导向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中耐变形度小的区域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的优点。
使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增加的方法可以有多样的例。作为一例,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供水结束之后,将所述驱动部的运动位置向第一方向改变,以使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向第一方向移动,然后将所述驱动部的运动位置进一步向所述第一方向改变,以使能够增大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作为另一例,通过增大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的结合力,对于从所述驱动部传递的力,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耐变形度或复原度可以不同地构成,以减少在所述制冰过程开始之后(或者所述加热器开启之后)因膨胀的冰而制冰隔室的形状变更。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区域面对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面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第二面可以能够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第二面可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第二面可以被配置为分离及结合。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面积可以被配置为彼此不同。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在减小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损坏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结合力。与此同时,还具有能够减少向所述第一、第二区域之间供应的水泄漏的优点。
透明的冰和复原度的关系如下。
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配置为,因所述生成的冰的膨胀而变形,并在冰被去除后复原。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为了提高对于膨胀的冰的垂直方向外力的复原度而提供的水平方向延长部。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为了提高对于膨胀的冰的水平方向外力的复原度而提供的垂直方向延长部。如上所述的结构可以有助于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所述第一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复原度可以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耐变形度可以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复原度可以高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另一个的复原度。并且,所述一个的耐变形度可以低于所述另一个的耐变形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助于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另外,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复原度可以不同。并且,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沿着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方向上的耐变形度可以不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复原度可以高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复原度。并且,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耐变形度可以低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耐变形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助于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
在此情况下,水可以在被凝固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而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压力,可以诱导向所述耐变形度小或所述复原度大的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方向生成冰。其中,复原度可以是在外力被去除之后恢复的程度。所述外力可以是制冰隔室内部的水被凝固而膨胀的过程中向所述托盘组件施加的压力。所述外力可以是所述压力中的垂直方向(Z轴方向)的力。所述外力可以是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的力。
作为一例,在从制冰隔室的中心向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所述托盘组件的厚度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未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最下端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托盘及局部地包围所述托盘的托盘壳体。
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在所述区域形成有贯通孔的情况下,所述最小值表示除了形成有贯通孔的部分以外的其余区域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或者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
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形状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形状不同,或者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曲率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曲率不同,或者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曲率不同。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曲率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曲率,或者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曲率。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平坦的面。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可以包括曲面。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曲面。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向与所述冰膨胀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形状。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向与诱导生成所述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形状。在制冰过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向所述冰膨胀的方向或诱导生成所述冰的方向变形。在制冰过程中,在从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变形量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变形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变形量。在制冰过程中,在从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变形量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变形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变形量。
作为又一例,为了诱导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向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方向生成冰,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的第一面和从所述第一面延伸并支撑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一区域可以被配置为,除了所述第二面以外不直接支撑在其他部件。所述其他部件可以是冰箱的固定端。
另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形成有供非贯通式推进器能够施压的施压面。这是因为,当所述第一区域的耐变形度变低或复原度变大时,能够减小非贯通式推进器在通过施压所述托盘组件的表面来去除冰时的困难。
作为在制冰隔室内部生成冰的速度的制冰速度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所述制冰速度可以对生成的冰的透明度产生影响。对所述制冰速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是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的加冷量和/或加热量。所述加冷量和/或加热量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所述加冷量和/或加热量可以对冰的透明度产生影响。
在生成所述透明的冰的过程中,制冰速度越大于制冰隔室内的气泡移动或捕集的速度,则冰的透明度越低。相反地,当所述制冰速度小于所述气泡移动或捕集的速度时,冰的透明度可以变高,但是,所述制冰速度越低,将引起生成透明的冰所需的时间过长的问题。并且,所述制冰速度越是保持在均匀的范围,冰的透明度可以越均匀。
为使制冰速度均匀地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使向制冰隔室供应的冷流(Cold)和热流(heat)的量均匀即可。但是,在冰箱的实际使用条件下,将发生冷流(Cold)改变的情况,需要与之对应地改变热流(heat)的供应量。例如,储存室的温度从未满足区域达到满足区域的情况,对于所述储存室的冷却器执行除霜运转的情况,所述储存室的门被打开的情况等有多种。并且,在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的量不同的情况下,当向所述每单位高度供应相同的冷流(Cold)和热流(heat)时,可能会发生所述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度不同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用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冷却的冷气和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增加的情况下,增加所述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在用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冷却的冷气和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减少的情况下,减少所述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使得能够将制冰隔室内部的水的制冰速度保持在低于在以关闭加热器的状态执行制冰时的制冰速度的规定范围内。
控制部可以控制成,根据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来改变冷却器的冷流(Cold)供应量及加热器的热流(heat)供应量中的一种以上。在此情况下,可以与制冰隔室的形状变化相适应地提供透明的冰。
冰箱进一步包括测量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的质量的信息的传感器,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输入的信息来改变冷却器的冷流(Cold)供应量及加热器的热流(heat)供应量中的一种以上。
冰箱包括基于对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的信息来记录有预设定的冷却器的驱动信息的存储部,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基于所述信息来改变所述冷却器的冷流(Cold)供应量。
冰箱包括基于对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的信息来记录有预设定的加热器的驱动信息的存储部,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基于所述信息来改变所述加热器的热流(heat)供应量。作为一例,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基于对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的信息来按预设定的时间改变冷却器的冷流(Cold)供应量和加热器的热流(heat)供应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时间可以是为了生成冰而所述冷却器驱动的时间或所述加热器驱动的时间。作为另一例,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基于对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的信息来按预设定的温度改变冷却器的冷流(Cold)供应量和加热器的热流(heat)供应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度可以是所述制冰隔室的温度或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托盘组件的温度。
另外,在测量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的质量的传感器发生误操作,或者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的水不足或过多的情况下,制冰的水的形状将变更,因此,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可能会降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提示出精确地控制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的水的量的供水方法。并且,为了减小水在供水位置或制冰位置从所述制冰隔室泄漏,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减小漏水的结构。并且,需要增大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之间的结合力,使得能够减小在生成冰的过程中因冰的膨胀力而所述制冰隔室的形状变更。并且,所述精确供水方法和托盘组件的漏水减小结构以及增大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及第二托盘组件的结合力还因为了生成接近托盘形状的冰而需要。
制冰隔室内部的水的过冷却度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所述水的过冷却度可以对生成的冰的透明度产生影响。
为了生成透明的冰,优选地设计为使所述过冷却度变低,从而使制冰隔室内部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这是因为,所述被过冷却的液体具有从过冷却被解除的时点开始快速地凝固的特征。在此情况下,冰的透明度可能会降低。
冰箱的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使所述液体凝固的过程中,当所述液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之后,达到凝固点以下的特定温度为止所需的时间小于参考值时,为了减小所述液体的过冷却度而运转过冷却解除单元。可以被理解为,在达到所述凝固点之后,越是发生过冷却而未引起凝固,所述液体的温度越快地冷却到凝固点以下。
所述过冷却解除单元作为一例可以包括电火花发生单元。当向所述液体供应所述火花时,可以减小所述液体的过冷却度。所述过冷却解除单元作为另一例可以包括向所述液体施加外力以使其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可以使所述容器向X、Y、Z轴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运动,或者以X、Y、Z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为中心旋转运动。当向所述液体供应动能时,可以减小所述液体的过冷却度。所述过冷却解除单元作为又一例可以包括向所述容器供应所述液体的单元。冰箱的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供应小于所述容器的体积的第一体积的液体之后,当经过预定时间或所述液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以下的预定温度时,向所述容器进一步供应大于所述第一体积的第二体积的液体。如上所述,当向所述容器分开供应液体时,首先供应的液体可以被凝固并作用为冰结核,从而能够减小进一步供应的液体的过冷却度。
容置所述液体的容器的热传递度越高,则所述液体的过冷却度可以越高。容置所述液体的容器的热传递度越低,则所述液体的过冷却度可以越低。
包括托盘组件的热传递度在内的加热制冰隔室的结构和方法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如前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是构成一个托盘组件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第一托盘组件。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第二托盘组件。
冷却器向制冰隔室供应的冷流(Cold)和加热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的热流(heat)具有相反的属性。为了增大制冰速度和/或提高冰的透明度,对于所述冷却器和所述加热器的结构及控制、所述冷却器和所述托盘组件的关系、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托盘组件的关系的设计可能会非常重要。
对于冷却器供应的预定冷量和加热器供应的预定热量,为了增大冰箱的制冰速度和/或增大冰的透明度,所述加热器最好是被配置为局部地加热制冰隔室。越减小加热器供应到所述制冰隔室的热量向除了所述加热器所处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传递,制冰速度可以越高。所述加热器越是仅强力地加热制冰隔室的一部分,越可以使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中邻近加热器的区域移动或捕集,从而能够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
当所述加热器向制冰隔室供应的热量大时,能够使水内的气泡向接收所述热量的部分移动或捕集,从而能够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但是,当对于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均匀地供应热量时,生成冰的制冰速度将可能会降低。因此,所述加热器越是局部地加热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越能够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并使制冰速度的降低最小化。
所述加热器可以与所述托盘组件的一侧接触的方式配置。所述加热器可以配置在托盘和托盘壳体之间。基于传导的热传递可以有利于局部地加热制冰隔室。
所述加热器的未与托盘接触的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利用隔热件密封。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加热器供应的热量向储存室方向传递。
所述托盘组件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加热器向制冰隔室的中心方向的热传递度大于从所述加热器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圆周(circumference)方向的热传递度。
从托盘向制冰隔室中心方向的所述托盘的热传递度可以大于从托盘壳体向储存室方向的热传递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导热率大于所述托盘壳体的导热率。这样的结构可以诱导增大所述加热器供应的热量经由所述托盘向所述制冰隔室传递。并且,能够减小所述加热器的热量经由所述托盘壳体向储存室传递。
从托盘向制冰隔室中心方向的所述托盘的热传递度可以小于从冰箱壳体(作为一例,内侧壳体或外侧壳体)的外部向储存室方向的所述冰箱壳体的热传递度,或者所述托盘的导热率小于所述冰箱壳体的导热率。这是因为,所述托盘的热传递度或导热率越高,则所述托盘所容置的水的过冷却度可能会越高。所述水的过冷却度越高,则在所述过冷却被解除的时点,所述水可能会越快速地凝固。在此情况下,将发生冰的透明度不均匀或透明度降低的问题。一般而言,冰箱的壳体可以由包括钢的金属材质形成。
从储存室向托盘壳体方向的所述托盘壳体的热传递度可以大于从冰箱的外部空间向所述储存室方向的隔热壁的热传递度,或者所述托盘壳体的导热率大于所述隔热壁(作为一例,位于冰箱内/外侧壳体之间的隔热件)的导热率。其中,隔热壁可以表示划分所述外部空间和储存室的隔热壁。这是因为,当所述托盘壳体的热传递度与所述隔热壁的热传递度相同或更大时,所述制冰隔室被冷却的速度将会过度地减小。
所述第一区域的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方向的热传递度可以不同地构成。也可以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热传递度低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另一个的热传递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助于减小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方向到第二区域为止通过托盘组件传递的热传递度。
另外,以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所述第一、第二区域的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方向的热传递度可以不同地构成。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的热传递度可以低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热传递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助于减小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方向到第二区域为止通过托盘组件传递的热传递度。在另一方式上,可以有利于减小从所述加热器传递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热量向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传递。越是减小向所述第二区域传递的热量,所述加热器越是可以局部地加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因所述加热器的加热而制冰速度降低。在又一方式上,可以使气泡向所述加热器局部地加热的区域内移动或捕集,从而能够提高冰的透明度。所述加热器可以是透明冰加热器。
作为一例,从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为止的热传递路径的长度可以大于从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为止的外周面方向上的长度。作为另一例,在从制冰隔室的中心向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所述托盘组件的厚度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未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可以是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最下端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托盘及局部地包围所述托盘的托盘壳体。
如上所述,当较薄地形成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时,减小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方向的热传递,且能够增大向所述制冰隔室的中心方向的热传递。由此,能够局部地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
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最大值。在所述区域形成有贯通孔的情况下,所述最小值表示除了形成有贯通孔的部分以外的其余区域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或者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或者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个的厚度的均匀度。
作为另一例,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布置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可以配置在能够接触到所述第一部分的追加的托盘组件。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对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的制冰隔室远离的方向延伸。在此情况下,能够减小从所述加热器传递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热量向所述第二区域传递。
包括托盘组件的冷传递度在内的冷却制冰隔室的结构和方法可以对生成透明的冰产生影响。如前所述,托盘组件可以包括形成制冰隔室的外周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第二区域可以是构成一个托盘组件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第一托盘组件。所述第二区域可以是第二托盘组件。
对于冷却器供应的预定冷量和加热器供应的预定热量,为了增大冰箱的制冰速度和/或增大冰的透明度,最好是使所述冷却器被配置为更加集中地冷却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冷却器向制冰隔室供应的冷流(Cold)越大,则制冰速度可以越高。但是,对所述制冰隔室的外周面越均匀地供应冷流(Cold),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可能会越低。因此,所述冷却器越集中地冷却所述制冰隔室的一部分,越能够使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其他区域移动或捕集,从而能够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并使制冰速度的降低最小化。
为使所述冷却器能够更加集中地冷却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冷却器可以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区域供应的冷流(Cold)的量和向所述第一区域供应的冷流(Cold)的量不同。所述冷却器可以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区域供应的冷流(Cold)的量大于向所述第一区域供应的冷流(Cold)的量。
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区域可以由冷传递度大的金属材质构成,所述第一区域由冷传递度低于金属的材质构成。
作为另一例,为了增大从储存室向制冰隔室的中心方向通过托盘组件传递的冷传递度,所述第二区域的向所述中心方向的冷传递度可以不同地构成。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的冷传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另一个的冷传递度。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可以形成有贯通孔。冷却器的吸热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所述贯通孔。供冷却器供应的冷气通过的通道可以配置在所述贯通孔。所述一个可以是未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另一个可以是被所述托盘壳体包围的部分。所述一个可以是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最上端部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可以包括托盘及局部地包围所述托盘的托盘壳体。如上所述,在将托盘组件的一部分构成为具有大的冷传递度的情况下,在所述冷传递度大的托盘组件可能会发生过冷却。如前所述,可能会需要用于减小过冷却度的设计。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包括:箱体14,包括储存室;门,开闭所述储存室。所述储存室可以包括冷藏室18和冷冻室32。所述冷藏室18配置在上侧,所述冷冻室32配置在下侧,从而能够利用各自的门分别单独地开闭各个储存室。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上侧布置冷冻室,并在下侧布置冷藏室。或者,也可以在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布置冷冻室,并在另一侧布置冷藏室。
所述冷冻室32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可以彼此区分,在下部空间可以设置有能够从下部空间进出的抽屉40。
所述门可以包括开闭冷藏室18和冷冻室32的复数个门10、20、30。所述复数个门10、20、30可以包括以旋转方式开闭储存室的门10、20和以滑动方式开闭储存室的门3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冷冻室32即使能够利用一个门30开闭,也可以被配置为分离成两个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冷冻室32称为第一储存室,将所述冷藏室18称为第二储存室。
在所述冷冻室32可以设置有能够制冰的制冰器200。所述制冰器200作为一例可以位于所述冷冻室32的上部空间。在所述制冰器200的下部可以配置有冰贮存器(ice bin)600,从所述制冰器200生成的冰掉落并保存到所述冰贮存器600。用户可以将所述冰贮存器600从所述冷冻室32取出,并使用所述冰贮存器600中储存的冰。所述冰贮存器600可以放置在划分所述冷冻室32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水平壁的上侧。
虽未图示,在所述箱体14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制冰器200供应冷气的管道。所述管道将与蒸发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后的冷气向所述制冰器200侧引导。作为一例,所述管道配置在所述箱体14的后方,并可以朝向所述箱体14的前方吐出冷气。所述制冰器200可以位于所述管道的前方。虽未进行限定,所述管道的吐出口可以设置在所述冷冻室32的后侧壁及上侧壁中的一个以上。
以上以在所述冷冻室32设置有所述制冰器200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所述制冰器200可以所处的空间并不限定于所述冷冻室32,制冰器200可以位于能够供应到冷气的多样的空间。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托架被去除的状态的制冰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4,所述制冰器200的各个结构元件设置在所述托架220的内部或外部,所述制冰器200可以构成一个组件。
作为一例,所述托架220可以设置在所述冷冻室32的上侧壁。在所述托架220的内侧面上侧可以设置有供水部240。所述供水部240在其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开口部,从而能够将供应到所述供水部240的上侧的水向所述供水部240的下侧引导。所述供水部240的上侧开口部大于下侧开口部,从而能够限制通过所述供水部240向下部引导的水的吐出范围。在所述供水部240的上侧可以设置有用于供应水的供水配管。供应到所述供水部240的水可以向下部移动。所述供水部240避免从所述供水配管吐出的水从高的位置掉落,从而能够防止水飞溅的情形。所述供水部240配置在比所述供水配管更下侧的位置,因此,水并不会溅到所述供水部240而是向下方引导,在变低的高度的作用下,即使水向下方移动,也能够减少水飞溅的量。
所述制冰器200可以包括第一托盘组件和第二托盘组件。所述第一托盘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托盘320,或者包括第一托盘壳体,或者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及第二托盘壳体。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托盘380,或者包括第二托盘壳体,或者包括所述第二托盘380及第二托盘壳体。所述托架220可以定义容置第一托盘组件和第二托盘组件的空间的至少一部。
所述制冰器200可以包括作为水因受到冷气而相变为冰的空间的制冰隔室320a(参照图11)。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移动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以下以所述第二托盘380旋转运动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一例,在制冰过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移动,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当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时,能够定义完整的所述制冰隔室320a。另一方面,在制冰结束后移冰过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移动,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二托盘380与所述第一托盘320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在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状态下可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托盘320称为上部托盘,将所述第二托盘380称为下部托盘。
可以由所述第一托盘320及所述第二托盘380定义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
当在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水的状态下水被冷气冷却时,可以生成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的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所述制冰隔室320a可以形成为球形态或与球形态相似的形态。当然,所述制冰隔室320a也可以形成为正方体形态或多边形形态。
所述第一托盘壳体作为一例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托盘支持件340和第一托盘盖300。所述第一托盘支持件340和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可以一体地形成,或者制造为单独的结构元件后结合。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托盘盖3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上侧。所述第一托盘支持件3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下侧。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可以与所述托架220作为单独的物品制造并结合在所述托架220,或者与所述托架220一体地形成。即,所述第一托盘壳体可以包括托架220。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加热器壳体280。在所述第一加热器壳体280可以设置有移冰用加热器290。所述加热器壳体280可以与所述第一托盘盖300一体地形成,或者单独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托盘盖300结合。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托盘320邻近的位置。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作为一例可以是金属线式(wire type)加热器。作为一例,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可以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方式设置,或者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托盘320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无论是何种情况,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都可以向所述第一托盘320供应热量,供应到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热量可以传递给所述制冰隔室320a。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用于在移冰过程中冰的分离的第一推进器(pusher)260。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可以接收后述的驱动部480的动力。在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可以设置有引导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移动的引导插槽(guide slot)302。所述引导插槽30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盖300的向上侧延伸的部分。在所述引导插槽302可以插入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引导凸起266。由此,所述引导连接部可以沿着所述引导凸起266被引导。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推杆(pushing bar)264。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可以包括与所述制冰隔室320的数目相同的数目的推杆26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推杆264可以在移冰过程中推开位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冰。作为一例,所述推杆264可以贯穿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并插入到所述制冰隔室320a。因此,在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可以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一部分贯穿的开口304。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所述引导凸起266可以结合在所述推进器联接件(pusher link)500。此时,所述引导凸起266可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在所述推进器联接件500。因此,当所述推进器联接件500移动时,所述第一推进器260也可以沿着所述引导插槽302移动。
所述第二托盘壳体作为一例可以包括第二托盘盖360和第二托盘支持件400。所述第二托盘盖360和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一体地形成,或者制造为单独的结构元件后结合。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托盘盖3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上侧。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下侧。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在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下侧支撑所述第二托盘380。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形成第二隔室381a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支撑。
在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一侧可以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可以向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提供弹力,从而使所述第二托盘380保持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状态。
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括周缘壁387,在所述第二托盘380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周缘壁387包围所述第一托盘320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托盘盖360可以包围所述周缘壁387。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加热器壳体420。在所述第二加热器壳体420可以设置有透明冰加热器430。所述第二加热器壳体420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一体地形成,或者单独地形成后与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结合。
对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控制部800中,为了能够生成透明的冰,可以控制成,在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冷气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能够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热量。
通过利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来延迟冰的生成速度,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部的水中的气泡从生成冰的部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所述制冰器200中生成透明冰。即,也可以引导溶解于水中的气泡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外部逃出,或者被捕集到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预定的位置。
另外,当后述的冷气供应单元900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冷气时,如果生成冰的速度较快,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部的水中的气泡将会以未能从生成冰的部分移动到液体状态的水侧的状态被结冰,从而可能会使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变低。
另一方面,当冷气供应单元900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冷气时,如果生成冰的速度较慢,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变高,但是可能会引起制冰时间较长的问题。
因此,为了降低制冰时间的延迟且提高所生成的冰的透明度,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配置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侧,以能够对所述制冰隔室320a局部地供应热量。
另外,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配置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侧的情况下,为了减小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容易传递到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托盘320和第二托盘38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导热率低于金属的材质。
另外,为了在移冰过程中附着于托盘320、380上的冰较好地分离出,所述第一托盘320和第二托盘38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包括塑料的树脂(resin)。
为了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使被推进器260、540变形了的托盘容易恢复到原来的形态,所述第一托盘320和第二托盘38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柔性或软性材质。
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二托盘380邻近的位置。作为一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是金属线式加热器。作为一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以与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的方式设置,或者配置在与所述第二托盘380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作为另一例,也可以不额外地设置有所述第二加热器壳体420,而是将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壳体400。
无论是何种情况,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向所述第二托盘380供应热量,供应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热量可以传递给所述制冰隔室320a。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提供驱动力的驱动部480。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接收所述驱动部480的驱动力,由此对所述第一托盘320进行相对移动。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可以接收所述驱动部480的驱动力而进行移动。在所述第一托盘壳体300的一侧朝向下方延伸的延长部281,可以形成有贯通孔282。在所述第二托盘壳体400的一侧延伸的延长部403,可以形成有贯通孔404。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同时贯穿所述贯通孔282、404的轴440。
在所述轴440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旋转臂460。所述轴440可以从所述驱动部480接收旋转力并旋转。或者,所述旋转臂可以连接在所述驱动部480,由此从所述驱动部480接收旋转力并进行旋转。在此情况下,所述轴440可以连接在一对旋转臂460中的未与驱动部480连接的旋转臂,由此传递旋转力。所述旋转臂46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弹簧402的一端,由此,在所述弹簧402被拉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恢复力来使所述旋转臂460的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
所述驱动部480可以包括马达和复数个齿轮。
在所述驱动部480可以连接有满冰感测杆520。所述满冰感测杆520可以利用所述驱动部480提供的旋转力进行旋转。所述满冰感测杆520可以整体上具有“匚”字形状。作为一例,所述满冰感测杆5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521;一对第二部分522,从所述第一部分521的两端向与所述第一部分521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一对第二部分522中的一个可以结合在所述驱动部480,另一个结合在所述托架220或所述第一托盘支持件300。所述满冰感测杆520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感测所述冰贮存器600中储存的冰。
所述驱动部480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马达的旋转动力并旋转的凸轮。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感测所述凸轮的旋转的传感器。
作为一例,在所述凸轮设置有磁铁,所述传感器可以是用于在所述凸轮的旋转过程中感测磁铁的磁性的霍尔传感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磁铁感测与否,所述传感器可以输出作为彼此不同的输出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可以是High信号,另一个信号是low信号。后述的控制部800可以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的种类及模式来确认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位置。即,由于所述第二托盘380及所述凸轮利用所述马达来旋转,所以可以基于所述凸轮上设置的磁铁的感测信号来间接地判断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位置。作为一例,可以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区分及判断后述的供水位置和制冰位置。
所述制冰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推进器540。所述第二推进器540作为一例可以设置在所述托架220。所述第二推进器5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推杆544。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推进器540可以包括按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数目相同的数目构成的推杆54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推杆544可以推挤位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冰。作为一例,所述推杆544可以贯穿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并与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并可以施压所接触的所述第二托盘380。因此,在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一部分贯穿的下部开口406b(参照图10)。
所述第一托盘盖300对于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和所述轴440也以彼此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从而以所述轴440为中心使其角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形成。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由在被所述第二推进器540施压时其形态能够变形的柔性或软性材质形成。虽未进行限定,所述第二托盘380作为一例可以由硅材质形成。因此,在所述第二推进器540施压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变形并可以将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施压力传递给冰。在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施压力的作用下,冰和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分离。当所述第二托盘380由非金属材质及柔性或软性材质形成时,能够减小冰和所述第二托盘380间的结合力或附着力,从而能够使冰容易地从所述第二托盘380分离。并且,当所述第二托盘380由非金属材质及柔性或软性材质形成时,在因所述第二推进器540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形态变形之后,当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施压力被去除时,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容易地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作为另一例,所述第一托盘320也可以由金属材质形成。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托盘320和冰的结合力或附着力较强,所以本实施例的制冰器200可以包括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第一推进器260中的一个以上。
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形成。当所述第一托盘320由非金属材质形成时,所述制冰器200可以包括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第一推进器260中的仅一个。或者,所述制冰器200可以不包括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第一推进器260。虽未进行限定,所述第一托盘320作为一例可以由硅材质形成。即,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由相同的材质形成。
在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由相同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接触部位上的密封性能,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硬度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硬度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托盘380被所述第二推进器540施压而其形态变形,为使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形态容易变形,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硬度可低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硬度。
图5是从下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托盘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托盘的剖视图。
参照图5及图6,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定义作为制冰隔室320a的一部分的第一隔室(cell)321a。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部分的第一托盘壁321。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定义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作为一例,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可以呈一列的方式排列。以图5为基准,所述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可以沿着X轴方向排列。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托盘壁321可以定义所述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
所述第一托盘壁321可以包括:复数个第一隔室壁3211,用于形成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各个;连接壁3212,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一隔室壁3211。所述第一托盘壁321可以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壁。
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包括开口324。所述开口324可以与所述第一隔室321a连通。所述开口324可以使冷气供应到所述第一隔室321a。所述开口324可以使用于生成冰的水供应到所述第一隔室321a。所述开口234可以提供用于供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一部分通过的通道。作为一例,在移冰过程中,所述第一推进器260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开口234而引入到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部。
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包括与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对应的复数个开口324。复数个开口324中的任意一个开口324a可以提供冷气的通道、水的通道以及第一推进器260的通道。在制冰过程中,气泡可以通过所述开口324逃出。
所述第一托盘32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连通的辅助储存室325。所述辅助储存室325作为一例可以储存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溢出的水。在供应的水相变的过程中膨胀的冰可以位于所述辅助储存室325。即,膨胀的冰可以通过所述开口304位于所述辅助储存室325。所述辅助储存室325可以由储存室壁325a形成。所述储存室壁325a可以从所述开口324的周缘向上方延伸。所述储存室壁325a可以形成为圆筒形态或形成为多边形形态。实质上,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可以在经过所述储存室壁325a后通过所述开口324。所述储存室壁325a不仅形成所述辅助储存室325,在移冰过程中,还可以减小在所述第一推进器260通过所述开口324的过程中所述开口324周边变形。
所述第一托盘32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托盘壁32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延长壁327。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延长壁327可以从所述第一延长壁327的上侧端部周缘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延长壁327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紧固孔327a。虽未进行限定,复数个第一紧固孔327a可以按X轴及Y轴中的一个以上的轴排列。在本说明书中,与轴方向无关地,“中心线”是,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体积中心或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或冰的重量中心的线。
另外,参照图6,所述第一托盘32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322。作为一例,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是所述第一托盘壁321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隔室321a的第一隔室面322b(或者外周面)。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包括所述开口324。并且,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包括加热器容置部321c。在所述加热器容置部321c可以容置有移冰用加热器。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在Z轴方向上被区分为: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靠近配置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远离配置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所述第二区域可以包括所述开口324。所述第一部分322可以被定义为图6的两个虚线之间的区域。
在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向圆周方向的耐变形度中,所述第一部分322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322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对于所述耐变形度而言,所述第一部分322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大于所述第一部分322的最下端。
所述第一部分322的上部及下部可以以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Z轴方向上的中心线C1的(或者垂直方向中心线)延伸方向作为基准进行区分。所述第一部分322的最下端是,与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的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所述第一托盘32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322的预定地点延伸成型了的第二部分323。所述第一部分322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322的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部分322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的一个地点。
所述第二部分323的一部分可以由所述第一托盘壁321形成,另一部分可以由所述第一延长壁327形成。所述第二部分32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朝向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2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2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朝向从所述中心线C1远离的方向延伸。作为一例,所述第二部分323可以从所述中心线C1沿着Y轴朝向两个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23可以位于高于或等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端的位置上。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端是形成有所述开口324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323可以包括,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长部323a及第二延长部323b。
所述第一托盘壁321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部分322;和所述第二部分323中的第二延长部323b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延长壁327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的另一部分。以图6为基准,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可以位于以所述中心线C1作为基准的左侧,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可以位于以所述中心线C1作为基准的右侧。
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的形状可以以所述中心线C1作为基准形成为不同。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可以形成为以所述中心线C1作为基准呈非对称的形态。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的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的长度。因此,在制冰过程中使冰从上侧开始生成并生长,同时能够增大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侧的耐变形度。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更靠近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中心的轴44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323b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23a的长度,因此,具有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半径也将变大。若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半径变大,则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离心力增大,由此,在移冰过程中,能够增大用于从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分离出冰的移冰力,从而能够提高冰的分离性能。
所述第一托盘壁321的厚度在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侧最小。所述第一托盘壁32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越朝向上侧其厚度越增加。由于所述第一托盘壁321的厚度越朝向上侧越变大,因此第一部分322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托盘壁321的一部分将会起到耐变形加强部(或者,第一耐变形加强部)的作用。并且,从所述第一部分322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部分323也会起到耐变形加强部(或者,第二耐变形加强部)的作用。所述耐变形加强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在所述托架220。作为一例,所述耐变形加强部可以与所述第一托盘壳体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托架220。此时,在所述第一托盘壳体中的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耐变形加强部接触的部分也可以起到耐变形加强部的作用。这样的耐变形加强部能够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从形成有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隔室321a朝向形成有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隔室381a的方向生成冰。
图7是从上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托盘的立体图,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7及图8,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定义作为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另一部分的第二隔室381a。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部分的第二托盘壁381。所述第二托盘380作为一例可以定义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作为一例可以呈一列的方式排列。以图7为基准,所述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可以沿着X轴方向排列。作为一例,所述第二托盘壁381可以定义所述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
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托盘壁381的上端部周缘延伸的周缘壁387。所述周缘壁387作为一例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壁381一体地形成,并从所述第二托盘壁381的上端部延伸。
作为另一例,所述周缘壁387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壁381单独地形成,并位于所述第二托盘壁381的上端部周边。在此情况下,所述周缘壁387可以接触所述第二托盘壁381或与所述第三托盘壁381隔开。无论是何种情况,所述周缘壁387都可以包围所述第一托盘320的至少一部分。
假设所述第二托盘380包括所述周缘壁387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围所述第一托盘320。在所述第二托盘380和所述周缘壁387单独地形成的情况下,所述周缘壁387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壳体一体地形成或结合在所述第二托盘壳体。作为一例,一个第二托盘壁可以定义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一个连续的周缘壁387包围所述第一托盘250的周缘。
所述周缘壁387可以包括:第一延长壁387b,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第二延长壁387c,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延长壁387b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托盘壳体的紧固的一个以上的第二紧固孔387a。复数个第二紧固孔387a可以按X轴及Y轴中的一个以上的轴排列。
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面382c,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及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可以是水平面。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及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可以形成为环形态。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为球形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及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可以形成为圆形环形态。
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包括定义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部分(first portion)382。所述第一部分382作为一例可以是所述第二托盘壁381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在术语上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一部分382区分,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部分322也可以被称为第三部分。并且,为了在术语上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部分383区别,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二部分323也可以被称为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382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第二隔室381a的第二隔室面382b(或者外周面)。所述第一部分382可以被定义为图8的两个虚线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部分382的最上端是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
所述第二托盘380还可以包括第二部分(second portion)383。所述第二部分383能够减小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传递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热量向所述第一托盘320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即,所述第二部分383起到使导热路径远离所述第一隔室321a的作用。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是所述周缘壁387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从所述第一部分382的预定地点延伸。以下作为一例以所述第二部分383与所述第一部分382连接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部分382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382的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部分382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的一个地点。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382的预定地点接触的一端和不接触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部分383的另一端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部分383的一端更远离所述第一隔室321a。
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远离所述第一隔室321a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远离所述第二隔室381a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远离所述中心线C1的方向水平地延伸。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的中心可以与连接在所述驱动部480而旋转的轴440的旋转中心一致。
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382的一个地点延伸的第一段(firstpart)384a。所述第二部分383还可以包括沿着与所述第一段384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段384b。或者,所述第二部分383还可以包括沿着与所述第一段384a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段384c。或者,所述第二部分383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段384a分流而形成的第二段(second part)384b及第三段(third part)384c。
作为例示地,所述第一段384a可以从所述第一部分382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384a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更高的位置。即,所述第一段384a可以包括水平方向延长段和垂直方向延长段。所述第一段384a还可以包括从所述预定地点沿着垂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作为一例,所述第三段384c的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二段384b的长度。
所述第一段384a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段384b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段384b和所述第三段384c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同。所述第三段384c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段384a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同。所述第三段384a可以Y-Z剖切面为基准具有恒定的曲率。即,所述第三段384a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段384b的曲率可以是0。在所述第二段384b不是直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段384b的曲率可以小于所述第三段384a的曲率。所述第二段384b的曲率半径可以大于所述第三段384a的曲率半径。
所述第二部分38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端相同或更高的位置。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383形成的导热路径较长,从而能够减小热量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二部分383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半径。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延伸至比所述轴440的旋转中心C4更高的地点。作为一例,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延伸至比所述轴440的最上端更高的地点。为了减小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向所述第一托盘320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二部分383可以包括:第一延长部383a,从所述第一部分382的第一地点延伸;第二延长部383b,从第一部分382的第二地点延伸。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及第二延长部383b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沿着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以图8为基准,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位于左侧,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位于右侧。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以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以非对称形态形成。在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长度(水平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的长度(水平长度)。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更靠近于提供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中心的轴440。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的长度。在此情况下,与安装所述制冰器200的空间相比,能够在减小托架220的宽度的情况下增大导热路径。当在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的长度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半径将变大。当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半径变大时,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离心力将增大,使得在移冰过程中能够增大用于从所述第二托盘组件分离冰的移冰力,从而能够提高冰的分离性能。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的中心可以将连接在所述驱动部480而旋转的轴440作为曲率的中心。
以经过所述中心线C1的Y-Z剖切面为基准,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的上侧部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上侧部间的距离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的下侧部和所述第二延长部383b的下侧部间的距离。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和第二延长部383b间的距离可以越向上侧越增大
。所述第一延长部383a及所述第三延长部383b各个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段至第三段384a、384b、384c。在另一方式上,所述第三段384c也可以被说明为包括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沿着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长部383a及第二延长部383b。
所述第一部分382可以包括第一区域382d(参照图8中的A区域)和第二区域382e(除了A区域以外的其余区域)。所述第一区域382d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可以不同于,所述第二区域382e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所述第一区域382d可以包括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下端部。所述第二区域382e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区域382d的直径。所述第一区域382d和第二区域382e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被区分。
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接触于所述第一区域382d。所述第一区域382d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接触的加热器接触面382g。作为一例,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可以是水平面。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部分382的最下端更高的位置。所述第二区域382e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所述第一区域382d可以包括: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朝向与冰块发生膨胀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形状。
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第一区域382d的凹陷形状所处的部分的距离,可以短于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第二区域382e的距离。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区域382d可以包括施压部382f,所述施压部382f在移冰过程中被所述第二推进器540施压。若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施压力施加于所述施压部382f,则所述施压部382f发生变形的同时从所述第一部分382分离出冰块。若施加于所述施压部382f的施压力被去除,则所述施压部382f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态。所述中心线C1可以贯穿所述第一区域382d。作为一例,所述中心线C1可以贯穿所述施压部382f。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可以以包围所述施压部382f的方式配置。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可以位于比所述施压部382f的最下端更高的位置。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以包围所述中心线C1的方式配置。因此,接触到所述加热器接触面382g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以包围所述中心线C1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所述第二推进器540对所述施压部382f进行施压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与第二推进器540发生干涉。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施压部382f的距离可以不同于,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第二区域382e的距离。
图9是第二托盘支持件的上部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9的10-10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9及图10,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包括安置第二托盘380的下部的支持件主体407。所述支持件主体407可以包括能够容置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一部分的容置空间406a。所述容置空间406a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一部分382对应地形成,并可以存在有复数个。
所述支持件主体407可以包括在移冰过程中用于供第二推进器540的一部分贯穿的下部开口406b(或者贯通孔)。作为一例,在所述支持件主体407可以与三个容置空间406a对应地设置有三个下部开口406b。并且,可以通过所述下部开口406b露出第二托盘380的下侧一部分。在所述下部开口406b可以布置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支持件主体407的上表面407a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包括下部板401,所述下部板401为与所述支持件主体407的上表面407a形成台阶。所述下部板401可以位于比所述支持件主体407的上表面407a更高的位置。所述下部板401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托盘盖360结合的复数个结合部401a、401b、401c。在所述第二托盘盖360和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之间可以插入第二托盘380并结合。作为一例,以在所述第二托盘盖360的下侧布置第二托盘380,并在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上侧容置第二托盘380。
并且,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一延长壁387b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盖360的紧固部361a、361b、361c及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结合部401a、401b、401c结合。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下部板401的边缘向垂直下方延伸的垂直延长壁405。
在所述垂直延长壁405的一面可以设置有用于与轴440结合而旋转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一对延长部403。所述一对延长部403可以在X轴方向上隔开地配置。并且,所述各延长部403还可以包括贯通孔404。在所述贯通孔404中可以贯穿所述轴440,并在所述一对延长部403的内侧可以布置第一托盘盖300的延长部281。
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还可以包括用于结合弹簧402的弹簧结合部402a。所述弹簧结合部402a可以形成环扣以卡止所述弹簧402的下端。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还可以包括结合所述推进器联接件500的联接件连接部405a。所述联接件连接部405a作为一例可以从所述垂直延长壁405沿着X轴方向凸出。以图10为基准,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411,支撑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托盘380。在图10中,所述第一部分411可以是两个虚线之间的区域。作为一例,所述支持件主体407可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411。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411的预定地点延伸的第二部分413。
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减小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向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传递的热量向所述第一托盘320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二部分41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远离所述第一托盘320形成的第一隔室321a的方向延伸。所述远离的方向可以是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方向。所述远离的方向可以是以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的下侧方向。
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包括:第一段414a,从所述预定地点沿着水平线方向延伸;第二段414b,沿着与所述第一段414a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包括:第一段414a,从所述预定地点沿着水平线方向延伸;第三段414c,沿着与所述第一段414a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包括:第一段414a,从所述预定地点沿着水平线方向延伸;第二段414b及第三段414c,以从所述第一段414a分流的方式形成。所述支持件主体407的上表面407a作为一例可以形成所述第一段414a。
所述第一段414a可以追加包括沿着垂直线方向延伸的第四段414d。所述下部板401作为一例可以形成所述第四段414d。所述垂直延长壁405作为一例可以形成所述第三段414c。所述第三段414c的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二段414b的长度。所述第二段414b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段414a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段414c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段414a不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位于与所述第一隔室321a的最下端相同的高度或延伸至更低的地点。所述第二部分413可以包括以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线C1对应的中心线CL1为基准位于彼此相反侧的第一延长部413a和第二延长部413b。
以图10为基准,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L1为基准位于左侧,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以所述中心线CL1为基准位于右侧。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L1为基准以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和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能够以所述中心线CL1为基准以非对称形态形成。在水平线方向上,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的长度可以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的长度。即,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的导热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的导热长度。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更靠近于提供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中心的轴440。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Y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延长部413b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的长度,因此,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托盘320接触的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托盘组件的旋转半径也将变大。
所述第二延长部413a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的中心可以与连接在所述驱动部480而旋转的轴440的旋转中心一致。所述第一延长部413a可以包括以所述水平线为基准向上侧延伸的部分414e。所述部分414e作为一例可以包围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一部分。
在另一方式上,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415a,包括所述下部开口406b;第二区域415b,具有与所述制冰隔室320a对应的形状以支撑所述第二托盘380。
所述第一区域415a和所述第二区域415b作为一例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被区分。图11中作为一例示出所述第一区域415a和所述第二区域415b被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点划线区分的情形。所述第一区域415a可以支撑所述第二托盘380。
控制部可以控制所述制冰器200,以使所述第二推进器540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外部的第一地点经由所述下部开口406b向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内部的第二地点移动。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耐变形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耐变形度。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的复原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复原度。
在又一方式上说明时,可以说明为所述第二托盘支持件400包括:第一区域415a,包括下部开口406b;第二区域415b,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415a更远离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位置。
图11是沿着图2的11-11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1及图12,所述制冰器200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托盘组件201和第二托盘组件211。
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在预定地点。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部分322,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二部分322。因此,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的复数个耐变形加强部。
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更远离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位置。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的第一区域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的第二区域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12,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部分213,从所述第一部分212的预定地点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分213可以减小热量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向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一部分212可以是图11中位于两个虚线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部分212的预定地点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212的末端或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和第二托盘组件211相遇的地点。
所述第一部分2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远离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13的一部分可以被分流为至少两个以上,从而减小在向所述第二部分213延伸的方向上的热传递。所述第二部分213的一部分可以沿着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13的一部分能够以经过所述制冰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向上侧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13可以包括:第一段213c,沿着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方向延伸;第二段213d,以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向上侧延伸;以及第三段213e,以经过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向下侧延伸。
为了减小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传递到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的热量向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一部分212在沿着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外周面的方向上可以具有不同的热传递度。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被配置为加热以所述第一部分212的最下端部为中心的两侧。
所述第一部分212可以包括第一区域214a和第二区域214b。图11中示出用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点划线区分所述第一区域214a和第二区域214b的情形。所述第二区域214b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上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214b的热传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热传递度。所述第一区域214a可以包括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所处的部分。即,所述第一区域214a可以包括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在所述第一区域214a中,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下端部214a1的热传递度可以低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其他部分的热传递度。
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第二区域214b的外周面的距离大于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外周面的距离。所述第二区域214b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托盘组件201和第二托盘组件211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214a可以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区域214b可以形成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区域214b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214a更远离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位置。
为了减小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传递到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热量向所述第二区域214b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传递,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一部分的热传递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另一部分的热传递度。为了从所述第二区域214b所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向所述第一区域214a所形成的制冰隔室320a方向生成冰,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一部分的耐变形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另一部分的耐变形度,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一部分的复原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另一部分的复原度。
在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中心到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外周面方向的厚度中,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一部分的厚度可以薄于所述第一区域214a的另一部分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214a作为一例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至少一部分和将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至少一部分包围的第二托盘壳体。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区域214a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托盘380的施压部382f。所述轴440的旋转中心C4可以位于比所述制冰隔室320a更靠近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位置。
所述第二部分213可以包括,以所述中心线C1为基准位于彼此相反侧的第一延长部213a及第二延长部213b。所述第一延长部213a可以图11为基准位于中心线C1的左侧,所述第二延长部213b位于所述中心线C1的右侧。所述供水部240可以与所述第一延长部213a靠近地布置。所述第一托盘组件301包括一对引导插槽302,并可以在一对引导插槽302之间的区域布置所述供水部240。在本实施例的制冰器200中,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供水位置和制冰位置上不同地设计。图12中作为一例示出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供水位置。例如,在如图12所示的供水位置上,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隔开。图12中作为一例示出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的全部与第二接触面382c的全部彼此隔开。因此,在供水位置上,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可以以与第二接触面382c构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倾斜。虽未进行限定,在供水位置上,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可以实质上保持为水平,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可以在所述第一托盘320的下方相对于第一接触面322c倾斜地配置。
另外,在所述制冰位置(参照图11)上,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可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在制冰位置上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和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所形成的角度,小于在供水位置上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和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所形成的角度。在所述制冰位置上,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的全部可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接触。在所述制冰位置上,所述第二接触面382c和所述第一接触面322c可以以实质上构成水平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供水位置和所述制冰位置不同的理由在于,在所述制冰器200包括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的情况下,将用于使各个制冰隔室320a之间连通的水通道不形成在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或第二托盘380上,并且向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均匀地分配水。
假如,在所述制冰器200包括所述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的情况下,若在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或第二托盘380形成水通道,则供应到所述制冰器200的水将沿着水通道而分配到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但是,在水结束分配到复数个制冰隔室320a的状态下,水通道中也会存在有水,当在此状态下生成冰时,制冰隔室320a中所生成的冰被利用水通道部分中生成的冰相连接。在此情况下,在移冰结束之后,也会存在有冰彼此沾粘的可能性,即使冰块之间彼此分离,复数个冰中的一部分冰将会包含水通道部分中生成的冰,从而存在有冰的形态与制冰隔室的形态变得不同的问题。
但是,如本实施例所述,在供水位置上所述第二托盘380处于与所述第一托盘320隔开的状态的情况下,掉落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的水可以均匀地分配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
所述供水部240可以向所述复数个开口324中的一个开口324供应水。在此情况下,经由所述一个开口324而供应的水,在经过所述第一托盘320之后掉落到所述第二托盘380。在供水过程中,水可以掉落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中的一个第二隔室381a。供应到一个第二隔室381a的水将在所述一个第二隔室381a中溢满。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隔开,因此,从所述一个第二隔室381a溢出的水将沿着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移动到相邻的另一个第二隔室381a。由此,所述第二托盘380的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可以填满水。并且,在供水技术的状态下,所供应的水的一部分填满到所述第二隔室320c,所供应的水的另一部分可以填充到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之间的空间。若所述第二托盘380从供水位置移动到所述制冰位置,则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之间的空间的水可以均匀地分配到所述复数个第一隔室321a。
另外,若在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或第二托盘380形成有水通道,则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所生成的冰也会在水通道部分中生成。
在此情况下,为了生成透明冰,当冰箱的控制部控制成,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上的质量而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及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时,在形成有所述水通道的部分中,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及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将被控制成急剧地变成为几倍以上。
这是因为,在形成有所述水通道的部分中,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将会急剧地增大为几倍以上。在此情况下,可能会发生部件的可靠性问题,并且可能使用最大输出和最小输出的幅度较大的高价的部件,从而在消耗功率及部件的成本方面上也可能较为不利。其结果,为了生成透明冰,本发明也可能会需要与前述的制冰位置相关的技术。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框图。
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包括:用于向所述冷冻室32(或者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的冷却器。作为一例,图13中例示出所述冷却器包括冷气供应单元900。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可以利用制冷剂循环来将作为冷流(cold)的一例的冷气供应给所述冷冻室32。
作为一例,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可以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输出(或者频率),向所述冷冻室32供应的冷气的温度可以变得不同。或者,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可以包括:用于向所述蒸发器吹送空气的风扇。根据所述风扇的输出(或者旋转速度),向所述冷冻室32供应的冷气量可以变得不同。或者,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可以包括:对所述制冷剂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的制冷剂阀(膨胀阀)。通过制冷剂阀的开度调节来改变所述制冷剂循环中进行流动的制冷剂量,由此,可以向所述冷冻室32供应的冷气的温度变得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可以包括所述压缩机、风扇以及制冷剂阀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已与所述蒸发器热交换的冷气可以供应给所述制冰器200。
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控制部800。并且,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流量传感器244,用于感测经由所述供水部240供应的水的量;供水阀242,用于控制供水量。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所述驱动部480、冷气供应单元900、供水阀242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制冰器200包括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的输出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不同。在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彼此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的输出端子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端子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形成,从而能够防止两个输出端子的错误紧固。虽未进行限定,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的输出可以设定成大于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因此,可以利用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从所述第一托盘320迅速分离出冰块。在本实施例中,在未设置有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的情况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配置在与前面说明的所述第二托盘380相邻的位置,或者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相邻的位置。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冷冻室32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3。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基于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3感测到的温度而控制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基于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感测到的温度而判断制冰的结束与否。
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模式选择部810,其用于供用户选择至少两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或变更模式。
所述冰箱的运转模式可以至少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通过所述模式选择部810可以选择所述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或者可以从所述第一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或从第二模式转换为第一模式。所述模式选择部810可以设置在所述冰箱门,或者设置在所述制冰器200。或者,所述模式选择部810可以被省略掉,在感测到设定的信号时自动地变换模式。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amount of cold supply)彼此变得不同。作为一例,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可以由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冷力而确定。或者,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或者,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透明冰模式,第二模式是非透明冰模式。透明冰模式是用于在所述制冰器200中生成透明的冰的模式,所述非透明冰模式是用于在所述制冰器200中生成不透明的冰或半透明的冰的模式。
以下对在选择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制冰器中生成冰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与对于制冰隔室的透明冰加热器的相对位置对应的高度基准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冰加热器的输出的图。
图17是示出在供水位置上水的供应结束的状态的图,图18是示出在制冰位置上生成冰的情形的图,图19是示出在制冰结束状态下第二托盘的施压部变形的状态的图,图20是示出在移冰过程中第二推进器接触在第二托盘的状态的图,图21是示出在移冰过程中第二托盘移动到移冰位置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4至图21,为了在所述制冰器200生成冰,所述控制部800使所述第二托盘380移动到供水位置(步骤S1)。
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所述第二托盘380从图18的制冰位置朝向图21的移冰位置移动的方向称为正方向移动(或者正方向旋转)。相反地,可以将从图21的移冰位置向图17的供水位置移动的方向称为反方向移动(或者反方向旋转)。
所述第二托盘380的供水位置移动被传感器感测,当感测到所述第二托盘380移动至供水位置时,所述控制部800使所述驱动部480停止。
在所述第二托盘380移动到供水位置的状态下开始供水(步骤S2)。为了进行供水,所述控制部800开启所述供水阀242,若判断为供应了设定的量大小的水,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关闭所述供水阀242。作为一例,在供应水的过程中,从图示的流量传感器输出脉冲,当输出的脉冲达到参考脉冲时,可以判断为供应了设定的量大小的水。
在供水结束之后,所述控制部800控制所述第二托盘380以使所述驱动部480移动到制冰位置(步骤S3)。作为一例,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所述驱动部480以使所述第二托盘380从供水位置朝向反方向移动。若所述第二托盘380朝向反方向进行移动,则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将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靠近。此时,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和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之间的水被划分并分配到所述复数个第二隔室381a各个的内部。若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和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完全紧贴,则在所述第一隔室321a中将会填满水。所述第二托盘380向制冰位置的移动被传感器感测,当感测出所述第二托盘380移动到制冰位置时,所述控制部800使所述驱动部480停止。
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移动到制冰位置的状态下开始制冰(步骤S4)。作为一例,当所述第二托盘380到达至制冰位置时,可以开始制冰。或者,当所述第二托盘380到达至制冰位置,并且供水时间经过了设定时间时,可以开始制冰。若制冰开始,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以将冷气供应给所述制冰隔室320a
在制冰开始之后,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冷气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的情况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将传递给所述制冰隔室320a,从而能够延迟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冰的生成速度。如本实施例所述,通过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来延迟冰的生成速度,使得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部的水中溶解的气泡可以从生成冰的部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从而能够在制冰器200生成透明冰。
在制冰过程中,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条件(步骤S5)。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制冰开始后并不是立即开启透明冰加热器430,而是需要满足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条件才可以开启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步骤S6)。
一般而言,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的水可能是常温的水或温度低于常温的水。这样供应的水的温度高于水的冰点。因此,在供水之后,在冷气的作用下水的温度先是降低,并在达到水的冰点时,水将变化为冰。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水相变为冰之前,可以不开启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如果在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的水的温度达到冰点之前开启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的作用下,水的温度达到冰点的速度将变慢,使得结果上将延迟冰的生成开始时点。冰的透明度可以在开始生成冰之后根据生成冰的部分的气泡的存在与否而不同,当生成冰之前便向制冰隔室320a供应热量时,将可以看作为与冰的透明度无关地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运转。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满足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条件之后,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不必要地运转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而消耗电力的情形。当然,即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在开始制冰后立即开启,也不会对透明度构成影响,因此,也可以在开始制冰后开启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在本实施例中,当从设定的特定时点经过预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判断为满足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条件。所述特定时点可以被设定为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之前的时点中的至少一个时点。例如,所述特定时点可以被设定为,冷气供应单元900为了制冰而开始供应制冷力的时点、所述第二托盘380要到达制冰位置的时点、供水供应结束的时点等。或者,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达到开启参考温度时,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判断为满足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条件。作为一例,所述开启参考温度可以是用于判断为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侧(开口侧)水开始冻结的温度。
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水的一部分冻结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冰的温度为零下的温度。所述第一托盘320的温度可以高于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冰的温度。当然,虽然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存在有水,但是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开始生成冰之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可以是零下的温度。
因此,为了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判断为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开始生成冰,所述开启参考温度可以被设定为零下以下的温度。即,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达到开启参考温度的情况下,由于开启参考温度为零下的温度,因此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冰的温度作为零下的温度将低于开启参考温度。因此,可以间接地判断为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生成冰。如上所述,当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时,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
如本实施例所述,在所述第二托盘380位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下侧,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托盘380供应热量的情况下,可以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上侧开始生成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冰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从上侧开始生成,因此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生成冰的部分,气泡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向下侧移动。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因此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水或气泡可能会对流,气泡可能会向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侧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形态,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或者体积)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为正方体的情况下,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或者体积)相同。另一方面,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为球形或具有诸如倒三角形、月牙模样等的形态的情况下,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或者体积)不同。
假设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恒定,当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相同时,由于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不同,因此每单位高度生成冰的速度将可能会不同。例如,在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冰的生成速度快,相反地,在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较大的情况下,冰的生成速度慢。其结果,水的每单位高度的生成冰的速度将不恒定,使得每个单位高度上的冰的透明度可能会变得不同。尤其是,在冰的生成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气泡将未能从冰块朝向水侧进行移动,冰将包含气泡而导致其透明度低。即,水的每个单位高度上的生成冰的速度的偏差越小,所生成的冰的每个单位高度上的透明度的偏差也将越小。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的每个单位高度上的质量而控制成,可以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和/或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的可变可以包含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可变、风扇的输出可变以及所述制冷剂阀的开度可变中的一种以上。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在本说明书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的可变可以表示改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或改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占空。
此时,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占空可以表示以一次为周期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时间及关闭时间对比开启时间的比率,或者表示以一次为周期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开启时间及关闭时间对比关闭时间的比率。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的单位高度的基准可以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相对位置而变得不同。例如,如图15的(a)所示,在制冰隔室320a的底部,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其高度相同的方式排列。在此情况下,连接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线为水平线,从所述水平线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线将成为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的单位高度的基准。
在图15的(a)的情况下,从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侧向下侧生成冰并生长。另一方面,如图15的(b)所示,透明冰加热器430可以以其高度不同的方式排列在制冰隔室320a的底部。在此情况下,由于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彼此不同的高度向制冰隔室320a供应热量,因此将以与图15的(a)不同的模式(pattern)生成冰。
作为一例,在图15的(b)的情况下,可可以在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最上端向左侧隔开的位置生成冰,并且冰朝向透明冰加热器430所处的右侧下方生长。因此,在图15的(b)的情况下,相对于将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两个地点连接的线垂直的线(参考线)将成为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的单位高度的基准。图15的(b)的参考线从垂直线倾斜规定角度。
图16示出如图15的(a)所示布置透明冰加热器的情况下的水的单位高度区分及每单位高度上的透明冰加热器的输出量。
以下,以通过控制透明冰加热器的输出来使冰的生成速度按照水的不同的单位高度恒定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6,在制冰隔室320a作为一例形成为球形态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从上侧越朝向下侧先是越增大而达到最大之后,将再次越减小。作为一例,以将直径为50mm的球形态的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或者制冰隔室自身)按6mm高度(单位高度)区分为九个区间(A区间至I区间)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需要明确的是对单位高度的大小及区分的区间的数目并不进行限定。
在将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以单位高度区分的情况下,被区分的各不同区间的高度中,A区间至H区间的高度相同,I区间的高度低于其余区间的高度。当然,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直径及被区分的区间的数目,被区分的所有区间的单位高度可以相同。
在复数个区间中,E区间是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最大的区间。例如,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为球形态的情况下,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最大的区间可以包括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直径、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平截面积或圆周周缘最大的部分。
如上所述,假设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恒定且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恒定的情况,E区间中的冰生成速度最慢,A区间及I区间中的冰生成速度最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单位高度的冰的生成速度不同,因此,每单位高度的冰的透明度不同,在特定区间中的冰的生成速度过快,从而引起包含气泡而使透明度变低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从而在生成冰的过程中,使气泡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水侧移动,并且每单位高度使生成冰的速度相同或相似。
具体而言,由于E区间的质量最大,可以将E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5设定为最小。由于D区间的质量小于E区间的质量,冰的生成速度与质量的变小相应地变快,因而需要延迟冰生成速度。因此,D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4可以被设定为高于E区间中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5。
基于相同的理由,由于C区间的质量小于D区间的质量,C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3可以被设定为高于D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4。并且,由于B区间的质量小于C区间的质量,B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2可以被设定为高于C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3。并且,由于A区间的质量小于B区间的质量,A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1可以被设定为高于B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W2。基于相同的理由,从E区间越向下侧,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越减小,因此,可以从E区间越向下侧,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越增大(参照W6、W7、W8、W9)。因此,观察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变化模式的话,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后,从最初区间到中间区间,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阶段性地减小。
在作为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最小的区间的中间区间,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达到最小。从所述中间区间的下一个区间开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再次阶段性地增大。
根据生成的冰的形态或质量,也可以设定为使邻近的两个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相同。例如,也可以使C区间和D区间的输出相同。即,至少两个区间中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将除了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最小的区间以外的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设定为最小。
例如,D区间或F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最小。E区间中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与最小输出相同或更大。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中,初始输出可以最大。在制冰过程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减小为最小输出。
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在各区间中阶段性地减小,或者在至少两个区间中保持输出。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从所述最小输出增大到结束输出。所述结束输出可以与所述初始输出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从最小输出到结束输出在各区间中阶段性地增大,或者在至少两个区间中保持输出。或者,在复数个区间中最后区间之前的某个区间,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可以成为结束输出。在此情况下,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在最后区间可以保持为结束输出。即,在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达到结束输出后,所述结束输出可以保持至最后区间。
随着制冰的执行,所述制冰隔室320a中存在的冰的量逐渐减少,所以若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继续增大直至达到最后区间,则向所述制冰隔室320a供应的热量将过多,从而在所述最后区间结束后也有可能在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存在有水。因此,在包括最后区间的至少两个区间中,可以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保持为结束输出。
利用这样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控制,每单位高度使冰的透明度变得均匀,并使气泡汇集到最下侧区间。由此,当从冰的整体观察时,在局部的部分汇集有气泡,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可以整体上透明。
如上所述,即使所述制冰隔室320a不是球形态,在根据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而改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透明的冰。
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大的情况下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小于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小的情况下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作为一例,在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与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成反比的方式改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并且,通过根据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而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能够生成透明的冰。
例如,在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在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小的情况下,减小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作为一例,在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可以与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成正比的方式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
观察生成球形态的冰的情况下的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变模式的话,在制冰过程中,从最初区间到中间区间为止,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以增大。在作为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最小的区间的中间区间,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以达到最大。从所述中间区间的下区间开始,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以再次减小。或者,根据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可以通过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及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来生成透明的冰。
例如,可以与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成正比的方式改变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并以与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成反比的方式改变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
如本实施例所述,在根据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而控制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及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的情况下,水的每单位高度的冰的生成速度可以实质上相同或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另外,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来判断制冰结束与否(步骤S8)。若判断为制冰结束,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步骤S9)。
作为一例,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达到第一参考温度,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判断为制冰结束,从而关闭透明冰加热器430。此时,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和各制冰隔室320a间的距离不同,所以为了判断在所有制冰隔室320a中冰的生成结束,若从判断为制冰结束的时点开始经过预定时间后,或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达到低于所述第一参考温度的第二参考温度,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开始移冰。
若制冰结束,则为了进行移冰,所述控制部800运转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及透明冰加热器430中的一种以上(步骤S10)。当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中的一种以上开启时,加热器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一托盘320及所述第二托盘380中的一方以上,从而使冰能够从所述第一托盘320及第二托盘380中的一方以上的表面(内表面)分离。并且,所述加热器290、430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一托盘320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接触面,从而使所述第一托盘320的第一接触面322c和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第二接触面382c间达到可分离的状态。若所述移冰用加热器290和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中的一种以上运转设定时间,或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00中感测出的温度达到关闭参考温度以上,则所述控制部800将开启的加热器290、430关闭(步骤S10)。虽未进行限定,所述关闭参考温度可以被设定为零上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800运转所述驱动部480,以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向正方向移动(步骤S11)。如图20所示,当所述第二托盘380向正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托盘380从所述第一托盘320隔开。
另外,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移动力利用所述推进器联接件500传递给所述第一推进器260。此时,所述第一推进器260将沿着所述引导插槽302下降,所述推杆264贯穿所述开口324并施压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冰。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冰过程中,在所述推杆264施压冰之前,冰可以从所述第一托盘320分离。即,在开启的加热器的热量的作用下,冰可以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表面分离。在此情况下,冰在被所述第二托盘380支撑的状态下,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380一同移动。作为另一例,即使所述加热器的热量施加给所述第一托盘320,也可能会有冰未能从所述第一托盘320的表面分离的情况。
因此,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的正方向移动时,冰可能会在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紧贴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托盘380分离。在此状态下,在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移动过程中,通过使通过了所述连通孔320e的所述推杆264对与所述第一托盘320紧贴的冰进行施压,能够将冰从所述第一托盘320分离。从所述第一托盘320分离的冰可以再被所述第二托盘380支撑。在冰被所述第二托盘380支撑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托盘380一同移动的情况下,即使不向所述第二托盘380施加外力,也可以利用其自重而从所述第二托盘380分离。
即使在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移动过程中,冰未能利用其自重而从所述第二托盘380掉落,如图21所示,当所述第二推进器540与所述第二托盘380接触而施压所述第二托盘380时,冰也可以从所述第二托盘380分离并向下方掉落。
具体而言,在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托盘38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将与所述第二推进器540的推杆544接触。当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向正方向持续地移动时,所述延长部544将施压所述第二托盘380而使所述第二托盘380变形,所述推杆544的施压力传递给冰,从而使冰可以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表面分离。与所述第二托盘380的表面分离的冰向下方掉落并可以保存到所述冰贮存器600。在本实施例中,将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托盘380被所述第二推进器540施压而变形的位置称为移冰位置。
另外,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从制冰位置向移冰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测所述冰贮存器600的满冰与否。作为一例,所述满冰感测杆520与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一同旋转,在所述满冰感测杆520旋转的过程中,当所述满冰感测杆520的旋转受到冰的干涉时,可以判断为所述冰贮存器600达到满冰状态。另一方面,在所述满冰感测杆520旋转的过程中,当所述满冰感测杆520的旋转未受到冰的干涉时,可以判断为所述冰贮存器600未达到满冰状态。
在从所述第二托盘380分离冰之后,所述控制部800控制所述驱动部480以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向反方向移动(步骤S11)。此时,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将从所述移冰位置向供水位置移动。若第二托盘380移动到图17的供水位置,则所述控制部800停止所述驱动部480(步骤S1)。
在所述第二托盘380向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若所述第二托盘380与所述延长部544隔开,则变形的所述第二托盘380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态。在所述第二托盘组件211的反方向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托盘380的移动力利用所述推进器联接件500传递给所述第一推进器260,从而使所述第一推进器260上升,所述延长部264将从所述制冰隔室320a逃离。
图22是用于说明在制冰过程中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可变的情况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图。
参照图22,可以与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对应地决定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利用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生成的冷气可以供应给所述冷冻室32。利用供应到所述冷冻室32的冷气和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的热传递,所述制冰隔室320a的水可以相变为冰。
在本实施例中,水的每单位高度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可以考虑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预设定的制冷力而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将考虑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预设定的制冷力而决定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称为参考加热量。水的每单位高度的参考加热量的大小不同。
但是,当所述冷冻室32的冷气和所述制冰隔室320a内的水间的热传递量改变时,如果未将其反映来调节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将发生每单位高度的冰的透明度不同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增加的情况作为一例可以是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增加的情况,或者是向所述冷冻室32供应温度低于所述冷冻室32内的冷气的温度的空气的情况。相反地,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减少的情况作为一例可以是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减少的情况,或者是向所述冷冻室32供应温度高于所述冷冻室32内的冷气的温度的空气的情况。
例如,在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变低,或者所述冷冻室32的工作模式从一般模式变更为急速冷却模式,或者压缩机及风扇中的一个以上的输出增大,或者所述制冷剂阀的开度增大的情况下,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以会增加。相反地,在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增加,或者所述冷冻室32的工作模式从急速冷却模式变更为一般模式,或者压缩机及风扇中的一个以上的输出减小,或者所述制冷剂阀的开度减小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风门910的开度增加的情况下,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可以会减少。
当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增加时,所述制冰器200周边的冷气温度下降,从而使冰的生成速度变快。相反地,当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减少时,所述制冰器200周边的冷气温度上升,从而使冰的生成速度变慢,并使制冰时间变长。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制冰速度保持在低于以关闭透明冰加热器430的状态执行制冰时的制冰速度的规定范围内,在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成增加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
相反地,在所述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减少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成减少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制冰速度保持在所述规定范围内,则制冰速度将慢于气泡在制冰隔室320a的生成冰的部分中移动的速度,从而在生成冰的部分中将不存在有气泡。
若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增加,则可以增加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相反地,若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制冷力减少,则可以减少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
以下对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可变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从而与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的可变无关地使冰的制冰速度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例如,开始制冰(步骤S4),可以感测到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的变更(步骤S31)。作为一例,可以感测出通过图中未示的输入部来变更所述冷冻室32的目标温度。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判断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是否增加(步骤S32)。作为一例,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对所述目标温度是否增加进行判断。根据步骤S32中判断的结果,若所述目标温度增加,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减少当前区间和其余区间的每一个中预设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参考加热量。
直至制冰结束时为止,可以正常地执行按照不同区间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可变控制(步骤S35)。另一方面,若所述目标温度减小,则所述控制部800可以增加当前区间和其余区间的每一个中预设的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参考加热量。直至制冰结束时为止,可以正常地执行按照不同区间的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的可变控制(步骤S35)。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或减少的参考加热量可以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存储器中。
根据本实施例,与冷气和水的热传递量的可变对应地,增减所述透明冰加热器的按照不同区间的参考加热量,由此能够使冰的制冰速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具有使冰的每个单位高度上的透明度变得均匀。
另外,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当从所述第一模式、即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模式、非透明冰模式时,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减少。作为一例,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的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小于所述透明冰模式下的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
为了减少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作为一例,可以减少压缩机的制冷力,或者增加所述储存室的设定温度,或者减少用于将所述蒸发器的冷气供应给储存室的冷却风扇的风量,或者减小用于调节向储存室供应的冷气的量的风门的开度率。
所述控制部800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的减少对应地,可以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作为一例,可以使透明冰加热器430的输出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当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时,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作为一例,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的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少于所述透明冰模式下的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为了增加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作为一例,可以增加压缩机的制冷力,或者减小所述储存室的设定温度,或者增加用于将所述蒸发器的冷气供应给储存室的冷却风扇的风量,或者增大用于调节向储存室供应的冷气的量的风门的开度率。所述控制部800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的增加对应地,可以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作为一例,可以使透明冰加热器430开启或增加其输出。
作为又一例,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制冰速度,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相反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为了增加透明度,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
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第一透明冰模式,第二模式是第二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下的冰的透明度,要高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下的冰的透明度。可以被用户或自动地选择所述冰的透明度。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转换到第二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者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相反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转换到第一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或者,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转换到第二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减少。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相反地,在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转换到第一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成,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或开启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作为又一例,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非满冰模式。所述满冰模式可以是所述冰贮存器600处于满冰状态的模式,所述非满冰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600处于非满冰的状态的模式。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相反地,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或者,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
相反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减少。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减少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作为又一例,可以在所述冰箱的冷冻室(第一储存室)设置所述制冰器,而还可以在用于开闭所述冰箱的冷藏室(第二储存室)的冷藏室门设置额外的制冰器。可以将所述额外的制冰器所处的空间称为制冰室。所述制冰室可以在所述冷藏室门被关闭的状态下位于第二储存室。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一储存室和所述制冰室分别生成冰。设置在所述制冰室的制冰器,可以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的制冰器相同或不同。
所述第一储存室的冷气可以供应给所述制冰室。或者,与所述蒸发器中进行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可以经由被区分的两个管道而引导至所述第一储存室及所述制冰室。用于生成冷气的所述制冷剂循环可以包括一个压缩机和一个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中进行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可以供应给所述第一储存室,所述第一储存室的冷气可以利用所述风门的动作而流向所述第二储存室。
或者,所述制冷剂循环可以包括一个压缩机、第一储存室用蒸发器以及第二储存室用蒸发器。已与在所述第一储存室用蒸发器中进行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供应给所述第一储存室,已与在所述第二储存室用蒸发器中进行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供应给所述第二储存室。
在所述制冰室可以设置有:所述额外的制冰器;和用于保存所述额外的制冰器中所生成的冰的冰贮存器。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制冰室的冰贮存器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制冰室的冰贮存器的非满冰模式。
在所述满冰模式下,向所述制冰室供应的冷气量可以减少。相反地,在所述非满冰模式下,向所述制冰室供应的冷气量可以增加。
当向所述制冰室供应的冷气量增加时,向所述第一储存室供应的冷气量将会减少。相反地,当向所述制冰室供应的冷气量减少时,向所述第一储存室供应的冷气量将会增加。
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相反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
或者,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减少供应给所述第一储存室的加冷量。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的减少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减少或关闭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
相反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增加供应给所述第一储存室的加冷量。与所述冷气供应单元900的加冷量增加对应地,所述控制部800可以使所述透明冰加热器430的加热量增加。
根据本发明,根据冰箱的运转模式而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从而能够调节透明度和制冰速度。
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所需透明度而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
Claims (11)
1.一种冰箱,其中,包括:
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
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
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相变为冰的空间;
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连接于驱动部,以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而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
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
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向移冰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位于所述第一托盘或所述第二托盘的一侧的加热器,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所述第一模式为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非透明冰模式,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
在按单位高度区分所述制冰隔室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三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供水部配置,所述第二部分相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加热器配置,
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
所述冰箱还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托架,由所述冷却器供给的冷流经由所述贯通孔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周边供给。
2.一种冰箱,其中,包括:
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
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
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相变为冰的空间;
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连接于驱动部,以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而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
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
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向移冰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位于所述第一托盘或所述第二托盘的一侧的加热器,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所述第一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不同,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
在按单位高度区分所述制冰隔室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三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供水部配置,所述第二部分相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加热器配置,
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
所述冰箱还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托架,由所述冷却器供给的冷流经由所述贯通孔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周边供给。
3.一种冰箱,其中,包括:
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
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
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相变为冰的空间;
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
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
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位于所述第一托盘或所述第二托盘的一侧的加热器,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所述第一模式为第一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第二透明冰模式,
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下的冰透明度高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下的冰透明度,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和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不同,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从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从所述第二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第一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
在按单位高度区分所述制冰隔室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三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供水部配置,所述第二部分相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加热器配置,
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
所述冰箱还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托架,由所述冷却器供给的冷流经由所述贯通孔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周边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托架被提供为用来定义容纳所述第一托盘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托盘被提供为支撑于所述托架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为了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使所述储存室的设定温度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为了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使所述储存室的设定温度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一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二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三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第一输出与所述第三输出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出与所述第二输出的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一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二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制冰过程包括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结冰当中以第三输出驱动的区间,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第二输出与所述第三输出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出与所述第二输出的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用于冷却所述制冰隔室的冷流与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增加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在用于冷却所述制冰隔室的冷流与所述制冰隔室的水之间的热传递量减少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使得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的制冰速度能够保持在低于以关闭所述加热器的状态执行制冰的情况下的制冰速度的规定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根据所述制冰隔室内的水的每单位高度的质量而改变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117822 | 2018-10-02 | ||
KR10-2018-0117785 | 2018-10-02 | ||
KR1020180117819A KR102709377B1 (ko) | 2018-10-02 | 2018-10-02 |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10-2018-0117819 | 2018-10-02 | ||
KR1020180117822A KR20200038119A (ko) | 2018-10-02 | 2018-10-02 |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10-2018-0117821 | 2018-10-02 | ||
KR1020180117821A KR102636442B1 (ko) | 2018-10-02 | 2018-10-02 |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1020180117785A KR102669631B1 (ko) | 2018-10-02 | 2018-10-02 |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1020180142117A KR102657068B1 (ko) | 2018-11-16 | 2018-11-16 | 아이스 메이커의 제어방법 |
KR10-2018-0142117 | 2018-11-16 | ||
KR10-2019-0081688 | 2019-07-06 | ||
KR1020190081688A KR20210005471A (ko) | 2019-07-06 | 2019-07-06 | 냉장고 |
KR10-2019-0108885 | 2019-09-03 | ||
KR1020190108885A KR20210027872A (ko) | 2019-09-03 | 2019-09-03 | 냉장고 |
PCT/KR2019/012883 WO2020071770A1 (ko) | 2018-10-02 | 2019-10-01 | 냉장고 |
CN201980065211.4A CN112789467B (zh) | 2018-10-02 | 2019-10-01 | 冰箱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5211.4A Division CN112789467B (zh) | 2018-10-02 | 2019-10-01 | 冰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30511A true CN115930511A (zh) | 2023-04-07 |
Family
ID=7005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33550.2A Pending CN115930511A (zh) | 2018-10-02 | 2019-10-01 | 冰箱 |
CN201980065211.4A Active CN112789467B (zh) | 2018-10-02 | 2019-10-01 | 冰箱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5211.4A Active CN112789467B (zh) | 2018-10-02 | 2019-10-01 | 冰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994331B2 (zh) |
EP (1) | EP3862691A4 (zh) |
CN (2) | CN115930511A (zh) |
WO (1) | WO20200717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9464B (zh) * | 2018-10-02 | 2023-01-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14838552B (zh) * | 2022-05-06 | 2024-07-09 |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冰箱以及制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2730B2 (ja) | 1988-01-13 | 1994-09-14 |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 冷蔵庫等の製氷装置 |
JP2829150B2 (ja) * | 1991-04-10 | 1998-11-25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
JPH04313661A (ja) * | 1991-04-10 | 1992-11-05 | Toshiba Corp | 製氷装置 |
JPH05203299A (ja) | 1992-01-23 | 1993-08-10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自動製氷装置 |
JPH05203302A (ja) | 1992-01-30 | 1993-08-10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自動製氷装置 |
JPH05312447A (ja) | 1992-05-08 | 1993-11-22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冷蔵庫の自動製氷装置 |
JPH0670543A (ja) | 1992-08-19 | 1994-03-11 |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 直列共振コンバータ |
JPH09269172A (ja) | 1996-03-29 | 1997-10-14 | Toshiba Corp | 製氷装置 |
JP2003114072A (ja) | 2001-10-03 | 2003-04-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製氷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
JP2003232587A (ja) | 2002-02-08 | 2003-08-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製氷装置 |
JP3852607B2 (ja) | 2003-03-24 | 2006-12-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製氷装置、冷凍冷蔵庫、製氷方法 |
KR20050069319A (ko) | 2003-12-31 | 2005-07-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용 자동 제빙장치 |
KR20050096336A (ko) | 2004-03-30 | 2005-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4657626B2 (ja) | 2004-05-12 | 2011-03-23 |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 自動製氷装置 |
JP2008275223A (ja) | 2007-04-27 | 2008-11-13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冷蔵庫 |
US20090165492A1 (en) * | 2007-12-28 | 2009-07-02 | Mark Wayne Wilson | Icemaker combination assembly |
KR101405959B1 (ko) | 2008-01-17 | 2014-06-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JP4680311B2 (ja) | 2009-09-16 | 2011-05-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冷凍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
JP2011064371A (ja) | 2009-09-16 | 2011-03-31 | Sharp Corp | 冷凍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
KR101643635B1 (ko) | 2009-10-07 | 2016-07-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빙방법 |
KR101208550B1 (ko) * | 2009-11-20 | 2012-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빙 장치 |
JP2011237077A (ja) | 2010-05-07 | 2011-11-24 | Toshiba Corp | 自動製氷装置 |
KR101658674B1 (ko) | 2010-07-02 | 2016-09-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얼음 저장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KR101890939B1 (ko) * | 2011-07-15 | 2018-08-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
KR101968563B1 (ko) | 2011-07-15 | 2019-08-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
KR101850918B1 (ko) * | 2011-10-04 | 2018-05-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이를 이용한 얼음 제조 방법 |
US9599388B2 (en) * | 2012-12-13 | 2017-03-21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Clear ice maker with varied thermal conductivity |
KR102130632B1 (ko) | 2013-01-02 | 2020-07-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
KR101981680B1 (ko) | 2013-10-16 | 2019-05-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제빙 트레이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
KR101705661B1 (ko) * | 2015-06-17 | 2017-02-10 |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제조 방법 |
KR20180093666A (ko) | 2017-02-14 | 2018-08-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
KR20180100752A (ko) | 2017-03-02 | 2018-09-12 | 주식회사 대창 | 히팅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빙기, 비데, 정수기, 냉장고 |
-
2019
- 2019-10-01 WO PCT/KR2019/012883 patent/WO2020071770A1/ko unknown
- 2019-10-01 US US17/282,320 patent/US1199433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0-01 CN CN202310033550.2A patent/CN115930511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0-01 EP EP19868594.3A patent/EP3862691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10-01 CN CN201980065211.4A patent/CN112789467B/zh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1-17 US US18/415,215 patent/US20240151448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62691A1 (en) | 2021-08-11 |
US20240151448A1 (en) | 2024-05-09 |
CN112789467B (zh) | 2023-01-31 |
EP3862691A4 (en) | 2022-08-10 |
US20210381744A1 (en) | 2021-12-09 |
US11994331B2 (en) | 2024-05-28 |
CN112789467A (zh) | 2021-05-11 |
WO2020071770A1 (ko) | 2020-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89467B (zh) | 冰箱 | |
CN112789464B (zh) | 冰箱 | |
CN112771331B (zh) | 冰箱 | |
CN112771337B (zh) | 冰箱 | |
CN112805521B (zh) | 冰箱 | |
CN112823264B (zh) | 冰箱 | |
CN112771329B (zh) | 冰箱 | |
CN112789463B (zh) | 冰箱 | |
CN112789462A (zh)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771330B (zh) | 冰箱 | |
KR20210026849A (ko) | 냉장고 | |
CN112771334B (zh) | 冰箱 | |
CN112912675B (zh) | 冰箱 | |
CN112771336B (zh) | 冰箱 | |
CN112789461B (zh) | 冰箱 | |
CN112805516B (zh) | 冰箱 | |
CN112805517A (zh) | 冰箱 | |
KR20210027872A (ko) | 냉장고 | |
CN112789468A (zh) | 冰箱 | |
CN112771332A (zh) | 冰箱 | |
CN112805522A (zh) | 冰箱 | |
CN112789466A (zh) | 冰箱 | |
KR20210027871A (ko) | 냉장고 | |
CN112789465A (zh)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