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5596A -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5596A
CN115925596A CN202211555070.4A CN202211555070A CN115925596A CN 115925596 A CN115925596 A CN 115925596A CN 202211555070 A CN202211555070 A CN 202211555070A CN 115925596 A CN115925596 A CN 115925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initiator
reaction
formula
compound
ammonium 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5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齐
史明明
朱熹文
董月国
李小娟
赵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ur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ur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ur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ur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50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5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5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5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引发剂以苯环为核心,两端连接特定的活性基团,上述基团形成对称的双官能结构,相较于传统单官能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且在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黄变小;所述光引发剂在树脂及单体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使用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领域,涉及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引发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光引发剂369,化学名为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光引发剂907,化学名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二者均属于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常用于UV固化油墨等光固化体系中。
CN110294962A公开了一种用于键盘的UV-LED光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按重量份数,所述油墨包括以下组分:5-10份两官能度环氧丙烯酸酯,30-4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六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10-15份活性单体,7-13份填料,8-10份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ITX、光引发剂907、光引发剂TPO和光引发剂369中一种或多种。CN112898813A公开了一种抑菌型UV油墨,包括以下组分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硅烷偶联剂、氧化石墨烯、三氯异腈尿酸钠、乙酸乙酯、光引发剂、增塑剂、环保颜料、消泡剂和水;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光引发剂369和紫外光引发剂907;上述小分子光引发剂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易迁移的问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低迁移率、低黄变的光引发剂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引发剂以苯环为核心,两端连接特定的活性基团,上述基团形成对称的双官能结构,相较于传统单官能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且在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黄变小;所述光引发剂在树脂及单体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使用性能好。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的结构通式如下式a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21
其中,R1、R2选自C1-C4的烷基。
本发明上述光引发剂的两侧为活性基团,中间通过苯环连接,得到对称的双官能结构,其相比于传统单官能结构,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黄变小,且在树脂和单体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改善了其在光固化组合物中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22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固体光引发剂。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淡黄色固体光引发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成盐反应:将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及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成盐反应,得到双季铵盐中间体;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31
其中,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4的烷基;X选自卤素,优选为Cl;
(2)重排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双季铵盐中间体、有机溶剂、水及碱金属氢氧化物混合,升温进行重排反应,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本发明所述光引发剂的制备过程包含成盐和重排两步反应,反应路径短,副反应少,收率较高。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32
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溶剂选自极性有机溶剂,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
本发明成盐反应中,以极性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有利于提升反应速率,获得更高的产物收率。
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2.5~2.7:1,例如2.55:1、2.6:1或2.65:1等。
本发明成盐反应中,反应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其有利于得到高的目标产物收率。
优选地,步骤(1)中升温至70℃~80℃,例如72℃、75℃或78℃等。
本发明成盐反应在上述温度下进行,其有利于提升反应速率,并减少副反应发生,提升目标产物的收率。
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2-3mol/L,例如2.1mol/L、2.2mol/L、2.3mol/L、2.4mol/L、2.5mol/L、2.6mol/L、2.7mol/L、2.8mol/L或2.9mol/L等,优选为2.4-2.6mol/L。
优选地,步骤(1)中成盐反应结束后还包括浓缩得到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
优选地,步骤(2)中有机溶剂选自二氯乙烷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步骤(2)中碱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优选地,步骤(2)中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之比为0.8-1.2:1,例如0.9:1、1:1或1.1:1等。
优选地,步骤(2)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量之比为1:4.5~5.5,例如1:4.6、1:4.7、1:4.8、1:4.9、1:5、1:5.1、1:5.2、1:5.3或1:5.4等。
本发明重排反应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比在上述范围内,其有利于重排反应充分进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较高的目标产物收率。
优选地,步骤(2)中双季铵盐中间体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0.9mol/L-1.1mol/L,例如0.95mol/L、1mol/L或1.05mol/L等。
优选地,步骤(2)中升温至70℃-80℃,例如72℃、75℃或78℃等。
本发明重排反应中反应温度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其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减少副产物产生,提升产物收率。
优选地,步骤(2)中重排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将反应液降温,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之后经水洗,脱溶,醇洗,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优选地,所述醇洗的方法包括将脱溶产物与低级醇混合,搅拌回流,固液分离,淋洗,干燥,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产物经低级醇回流洗涤后,有利于提升光引发剂产物的纯度。
优选地,所述低级醇选自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搅拌回流的时间为1-2h,例如1.5h。
优选地。所述淋洗采用的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及DMF,混合,升温至70℃-80℃,进行成盐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浓缩脱溶,得到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51
(2)将步骤(1)得到的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二氯乙烷及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升温至70-80℃进行重排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降温至室温,分液,下层有机相水洗,脱溶得到胶状物,加入甲醇和/或乙醇,搅拌并回流1-2h,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用甲醇和/或乙醇淋洗,干燥,得到固体光引发剂。
本发明所述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成盐和重排反应,工艺流程短,目标光引发剂的收率较高。
优选地,式b化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式d化合物、甲硫醇钠水溶液及相转移催化剂混合,升温进行反应,得到式e化合物;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61
其中,X选自卤素,优选为Cl;
(Ⅱ)将式e化合物、有机溶剂及浓硫酸混合,控温至28-32℃,加入液溴,继续控温反应,得到式f化合物;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62
(Ⅲ)将式f化合物、式g化合物水溶液及有机溶剂混合,控温在35~45℃进行反应,得到式b化合物;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63
其中,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4的烷基。
上述式b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071
上述步骤(Ⅰ)中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式d化合物和甲硫醇钠反应,得到式e化合物,其收率可达98%以上。
优选地,步骤(Ⅰ)中惰性气氛选自氮气气氛、氩气气氛或氦气气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Ⅰ)的过程中伴随搅拌。
优选地,步骤(Ⅰ)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溴化铵和/或甲基三丁基氯化铵。
优选地,步骤(Ⅰ)中式d化合物与甲硫醇钠的摩尔量之比为1:1.3~1.6,例如1:1.4或1:1.5等。
优选地,步骤(Ⅰ)中式d化合物与相转移催化剂的摩尔量之比为1:(0.01~0.05);例如1:0.02、1:0.03或1:0.04等。
优选地,步骤(Ⅰ)中甲硫醇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30wt%,例如16wt%、18wt%、20wt%、22wt%、25wt%或28wt%等。
优选地,步骤(Ⅰ)中升温进行反应的温度为90~98℃,例如92℃、95℃或97℃等。
优选地,步骤(Ⅰ)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在搅拌状态下降温至室温,析出固体,固液分离,将固体水洗,干燥,得到式e化合物;优选所得式e化合物为类白色固体粉末。
本发明中,步骤(Ⅰ)中采用上述操作过程和参数,其对应的目标产物的收率可达98%以上,示例性的包括98.5%、99%或99.5%等。
优选地,步骤(Ⅱ)中浓硫酸的浓度≥97%,例如98%。
优选地,步骤(Ⅱ)中有机溶剂选自二氯乙烷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步骤(Ⅱ)中式e化合物与浓硫酸的摩尔量之比为1:1.05-1.1,例如1:1.06、1:1.07、1:1.08或1:1.09等。
此处浓硫酸的摩尔量以其含有的H2SO4的摩尔量计。
优选地,步骤(Ⅱ)中式e化合物、液溴的摩尔量之比为1:0.52-0.56,例如1:0.53、1:0.54或1:0.55等。
此处液溴的加入量需严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当液溴加入量高于上述上限值时,会有明显的杂质生成。
优选地,步骤(Ⅱ)中控温反应结束后还包括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经水洗,加入碱调节pH至7~8(示例性的包括7.1、7.2、7.3、7.4、7.5、7.6、7.7、7.8或7.9等),再次水洗,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脱溶,得到式f化合物。
优选地,调节pH的碱选自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本发明中步骤(Ⅱ)中采用上述操作和参数条件,式f化合物的收率可达99%以上,示例性的包括99.1%、99.5%或99.8%等。
优选地,步骤(Ⅲ)中式f化合物、式g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1:2.5~4,例如1:3、1:3.5、1:4或1:4.5等。
优选地,步骤(Ⅲ)中式g化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35~45wt%;例如36wt%、38wt%、40wt%、42wt%或44wt%等。
优选地,步骤(Ⅲ)中有机溶剂选自二氯乙烷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步骤(Ⅲ)中式f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1-1.5mol/L,例如1.1mol/L、1.2mol/L、1.3mol/L或1.4mol/L等。
优选地,步骤(Ⅲ)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将反应液降温,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经水洗,脱溶,得到式b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水洗的终点至有机相中过量的式g化合物的去除率在95%以上,示例性的包括96%、97%、98%或99%等。
本发明中步骤(Ⅲ)中采用上述操作和参数条件,式b化合物的收率可达95%以上,示例性的包括96%、97%、98%或99%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固化组合物,所述光固化组合包含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引发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光引发剂以苯环为核心,两侧连接特定的活性基团,上述活性基团形成对称的双官能结构,相较于单官能结构,其具有较好光固化活性;
(2)本发明所述光引发剂在固化涂层中迁移率较低,且黄变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机械搅拌,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瓶中加入如下式d化合物(0.1642mol)、20%甲硫醇钠水溶液(0.2299mol)、四丁基溴化铵(0.00492mol),加料完成后,升温至95℃进行反应,气相色谱检测至反应完全;待反应结束后,在搅拌条件下,将反应液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大量淡黄色固体,抽滤,滤饼用水淋洗三次,每次60mL,得到固体自然晾干,得到类白色粉末(式e化合物),收率为98.16%;
本实施例中,式d、e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别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01
(B)在反应瓶中,加入步骤(A)得到的式e化合物,二氯乙烷及浓度为98%浓硫酸,控温至30℃,缓慢滴加液溴,加料完毕后,反应体系在30℃搅拌反应2h,TLC检测至原料消失,反应液降温至室温,将其缓慢倒入冰水(160mL)中,下层有机相用水洗涤三次,每次用水160mL,得到有机相,加入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7~8,最后再用水(32mL)洗涤一次,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浓缩脱溶,得到棕黑色产品(式f化合物),收率为99.11%;
本实施例中,式f化合物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02
其中,式e化合物的摩尔量与二氯乙烷的体积之比为3.22mol/L,式e化合物、浓硫酸及液溴的摩尔量之比为1:1.08:0.55;
(C)在反应瓶中,加入步骤(B)得到的式f化合物、40%二甲胺水溶液及二氯乙烷(135mL),将反应液升温至40℃进行反应,TCL检测至原料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用水洗涤5次,每次用水量为225mL,缩干溶剂,得到棕黑色油状物(式b化合物),产率为96%;
其中,二甲胺与式f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3:1;
本实施例中,式b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11
(D)在反应瓶中,加入步骤(C)得到的式b化合物,对二氯苄及DMF,升温至75℃进行成盐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直接浓缩得到黄色粘稠胶状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
对二氯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12
式b化合物与对二氯苄的摩尔量之比为2.6:1;式b化合物的摩尔量与DMF的体积之比为2.5mol/L;
本实施例中双季铵盐中间体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13
(E)在反应瓶中,加入步骤(D)得到的双季铵盐中间体、二氯乙烷及水,之后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升温至75℃进行重排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水洗一次,用水量66mL,有机相缩干得到棕黄色胶状物,之后加入甲醇(133mL),机械搅拌下回流1.5h,自然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甲醇(35mL)淋洗,晾干,得到浅黄色固体光引发剂,收率为76.3%,纯度为98.7%;
其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量之比为1:5;二氯乙烷与水体积比为1:1,双季铵盐中间体的摩尔量与二氯乙烷的体积比为0.95mol/L;
本实施例得到的光引发剂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21
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进行结构分析,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质谱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MS:m/z=[M+1]+=577.28(MW=576.86);
H-NMR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1H-NMR(400MHz,CDCl3):δ7.86~7.84(m,2H),7.50~7.48(m,2H),7.38~7.35(m,4H),7.06~7.04(m,2H),6.91~6.89(m,2H),3.44~3.42(d,1H),3.30~3.28(d,1H),3.09~3.01(m,1H),2.94~2.91(d,1H),2.84~2.82(d,1H),2.52(s,3H),2.46~2.45(m,9H),2.35(s,3H),2.32(s,3H),2.31~2.22(m,2H),2.05~1.98(m,1H),0.96~0.95(t,3H),0.86~0.83(t,3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C)中二甲胺等摩尔量的替换为二乙胺,其他参数和条件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所得光引发剂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31
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进行结构分析,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质谱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MS:m/z=[M+1]+=633.35(MW=632.97);
H-NMR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1H-NMR(400MHz,CDCl3):δ7.87~7.84(m,2H),7.51~7.48(m,2H),7.48~7.44(m,4H),7.07~7.04(m,2H),6.92~6.88(m,2H),3.60~3.57(d,1H),3.24~3.21(d,1H),3.06~2.63(m,7H),2.49~2.31(m,11H),2.09~1.98(m,2H),1.21~1.06(m,12H),0.91~0.86(t,3H),0.81~0.78(t,3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C)中二甲胺等摩尔量的替换为二丙胺,其他参数和条件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所得光引发剂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32
对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进行结构分析,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质谱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MS:m/z=[M+1]+=689.41(MW=689.07);
H-NMR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1H-NMR(400MHz,CDCl3):δ7.87~7.83(m,2H),7.51~7.46(m,2H),7.49~7.44(m,4H),7.06~7.03(m,2H),6.92~6.87(m,2H),3.61~3.57(d,1H),3.49~3.44(m,1H),3.31~2.21(m,2H),3.00~2.85(m,3H),2.75~2.57(m,3H),2.51~2.45(m,8H),2.42~2.34(m,2H),2.08~1.91(m,3H),1.89~1.77(m,3H),1.74~1.61(m,2H),1.61~1.42(m,2H),0.94~0.89(m,15H),0.79~0.76(t,3H);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光引发剂369作为对照;其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4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光引发剂379作为对照;其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42
对比例3
本对比例采用如下光引发剂作为对照,其分子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51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伴随机械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瓶中加入对二氯苄,DMF及下式Ⅰ化合物;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5℃进行成盐反应,脱溶去除DMF,得到双季铵盐粗品,之后加入水和二氯乙烷的混合溶剂洗涤;得到固体季铵盐中间体;
式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52
其中,对二氯苄与式Ⅰ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0.38:1;对二氯苄的摩尔量与DMF的体积之比为1.14mol/L,水和二氯乙烷的体积比为1:1;
(2)将步骤(1)洗涤得到的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二氯乙烷、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升温至65℃进行重排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分液,有机相水洗,脱溶,加入甲醇中回流搅拌2h,抽滤、甲醇淋洗,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光引发剂;
其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量之比为1:4;双季铵盐中间体的摩尔量与二氯乙烷的体积之比为1.15mol/L。
本对比例中所得光引发剂在树脂及单体中的溶解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对本对比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进行结构分析,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质谱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MS:m/z=[M+1]+=655.41(MW=654.90);
H-NMR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H-NMR(400MHz,CDCl3):δ7.75~7.74(d,2H),7.64~7.62(d,2H),7.83~7.73(m,12H),4.26~4.17(m,8H),4.03~3.93(m,2H),3.85~3.81(m,1H),3.48~3.35(m,2H),3.32~2.23(m,3H),3.15~3.06(m,2H),2.91~2.85(m,2H),2.50~2.47(m,6H),2.39~2.37(d,6H),2.34~2.27(m,1H),2.21~2.14(m,1H),1.08~1.02(t,3H),0.99~0.95(t,3H)。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的光固化性能、迁移性、黄变、溶解性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光固化性能测试方法和条件如下所示:
按比例称取光引发剂、树脂、单体配成光引发体系,其中,树脂、单体、光引发剂按照如下比例配制,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30.5%:22%:42.5%:5%;用超声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混合涂料用厚度为10μm的线棒涂布器涂在载玻片上,置于汞灯光源下照射一次固化成膜,将1kg砝码压着A4纸在固化膜上反复拉三次,以不产生划痕为完全固化标准,用UV能量计记录固化所需能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迁移性测试方法和条件如下所示;
将完全固化后得到的膜取下,浸泡在100mL乙醇中,静置8h;测试乙醇溶液中所含引发剂的浓度,从而得到迁移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黄变测试的标准及方法;
按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30.5%:22%:42.5%:5%的配比配成光固化体系,然后使用20μm线棒涂布器将光固化体系涂在白色测试卡纸上,在汞灯光源下曝光使样品完全固化,最后使用色密度仪测试表面黄度值b;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溶解性测试方法和条件如下所示;
分别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得到的光引发剂溶解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中,配制浓度增量为5%的样品,在30℃下避光静置72h,以无明显析出为标准,确定引发剂的溶解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982561540000171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的结构通式如下式a所示;
Figure FDA0003982561530000011
其中,R1、R2选自C1-C4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如下结构:
Figure FDA000398256153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固体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成盐反应:将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及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成盐反应,得到双季铵盐中间体;
Figure FDA0003982561530000013
其中,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4的烷基;X选自卤素,优选为Cl;
(2)重排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双季铵盐中间体、有机溶剂、水及碱金属氢氧化物混合,升温进行重排反应,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
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2.5~2.7:1;
优选地,步骤(1)中升温至70℃~80℃;
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2-3mol/L,优选为2.4-2.6mol/L;
优选地,步骤(1)中成盐反应结束后还包括浓缩得到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溶剂选自二氯乙烷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步骤(2)中碱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优选地,步骤(2)中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之比为0.8-1.2:1;
优选地,步骤(2)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量之比为1:4.5~5.5;
优选地,步骤(2)中双季铵盐中间体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0.9-1.1mol/L;
优选地,步骤(2)中升温至70℃-80℃。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重排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将反应液降温,分液,得到下层有机相,之后经水洗,脱溶,醇洗,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洗的方法包括将脱溶产物与低级醇混合,搅拌回流,固液分离,淋洗,干燥,得到所述光引发剂;
优选地,所述低级醇选自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搅拌回流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淋洗采用的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及DMF,混合,升温至70℃-80℃,进行成盐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浓缩脱溶,得到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
Figure FDA0003982561530000031
(2)将步骤(1)得到的固体双季铵盐中间体、二氯乙烷及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升温至70-80℃进行重排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降温至室温,分液,下层有机相水洗,脱溶得到胶状物,加入甲醇和/或乙醇,搅拌并回流1-2h,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用甲醇和/或乙醇淋洗,干燥,得到固体光引发剂。
10.一种光固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组合包含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引发剂。
CN202211555070.4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5925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5070.4A CN11592559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5070.4A CN11592559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5596A true CN115925596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70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5070.4A Pending CN11592559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559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7402A (en) * 1987-03-26 1991-12-31 Ciba-Geigy Corporation Novel alpha-aminoacetophenones as photoinitiators
CN102020728A (zh) * 2010-11-29 2011-04-20 长沙新宇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型多官能团光引发剂
CN104974053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天津久日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在uv-led光固化体系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7402A (en) * 1987-03-26 1991-12-31 Ciba-Geigy Corporation Novel alpha-aminoacetophenones as photoinitiators
CN102020728A (zh) * 2010-11-29 2011-04-20 长沙新宇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型多官能团光引发剂
CN104974053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天津久日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在uv-led光固化体系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2150B (zh) 含助引发剂胺的可聚合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124215A (ko) 신규한 옥심에스테르 플로렌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중합 개시제 및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WO2012003644A1 (zh) 噻吨酮-4-羧酸酯及制备方法和光引发剂组合物与应用
CN114891215B (zh) 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6192610A1 (zh) 用于uv固化材料的酰基肟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0668971A (zh) 一种不对称芴肟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敏性组合物
CN113248636B (zh) 一种硫杂蒽酮可见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129006B2 (ja) 耐マイグレーション性を有する光重合増感剤
CN112694548B (zh) 一种酰基膦氧化物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925596A (zh)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69179A (zh) 光引发剂组合物、光固化组合物及含有其的产品
CN115894316A (zh) 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67991A1 (zh) 硫醚基氧杂环丁烷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4549B (zh) 一种香豆素衍生物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262395A (zh) 一种含硫鎓盐杂化型光引发剂的光固化体系和应用
CN114478845B (zh) 树枝状荧光素钠-碘鎓盐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0206B (zh) 一种芴衍生物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7138B (zh) 一种用于制备光致变色材料的对氟苯偶酰型肟酯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81995B (zh) 一种低迁移型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9112B (zh) 树枝状曙红b-碘鎓盐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833799B1 (ko) 신규한 비닐벤젠 포함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감광성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CN115894399B (zh) 一种芴衍生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0207B (zh) 一种联苯衍生物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861943B2 (ja) {(3−メチルオキセタン−3−イル)メチルオキシ}基を有するアントラセン型化合物、その製造法及びその用途
CN116285649B (zh) 一种哑光uv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Qi

Inventor after: Shi Mingming

Inventor after: Zhu Xiwen

Inventor after: Dong Yueguo

Inventor after: Li Xiaojuan

Inventor after: Zhao Guo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

Inventor before: Shi Mingming

Inventor before: Zhu Xiwen

Inventor before: Dong Yueguo

Inventor before: Li Xiaojuan

Inventor before: Zhao Gu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