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2471A - 抓捕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抓捕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2471A
CN115892471A CN202310158780.1A CN202310158780A CN115892471A CN 115892471 A CN115892471 A CN 115892471A CN 202310158780 A CN202310158780 A CN 202310158780A CN 115892471 A CN115892471 A CN 115892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ion
tube
compressed air
pip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87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2471B (zh
Inventor
赫成荣
于永安
张自帅
刘瑞苗
吴海龙
袁建敏
王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ying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ing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ing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ing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87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2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2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抓捕无人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以及弹射装置,所述弹射装置设置在机体上;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弹射管;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设置在弹射管当中,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捕捉网,所述捕捉网能够从弹射管一端弹射出以对无人机进行捕获;以及反作用机构,所述反作用机构在捕捉网弹射的时候向弹射管施加与捕捉网弹射所产生的的后坐力相反的作用力;通过反作用机构提供反作用力对后坐力进行抵消,从而不会对机体产生冲击,不会影响机体内电器件也不会引发无人机坠落。

Description

抓捕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抓捕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无序使用和非授权的领空作业也越来越多的对民航客机产生威胁,对社会和个人隐私造成侵犯,乃至对公共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需要采用无人机携带抓捕网,通过抓捕网对非授权无人机进行捕获;对于现有抓捕无人机来说,其在弹射出抓捕网的时候,会产生后坐力,瞬时后坐力的冲击容易对无人机当中的精密电器件造成损伤,并且容易导致无人机受冲击而失去平衡,最终造成无人机的坠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捕无人机,其通过反作用机构提供反作用力对后坐力进行抵消,从而不会对机体产生冲击,不会影响机体内电器件也不会引发无人机坠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抓捕无人机,包括机体;
以及弹射装置,所述弹射装置设置在机体上;
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弹射管;
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设置在弹射管当中,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捕捉网,所述捕捉网能够从弹射管一端弹射出以对无人机进行捕获;
以及反作用机构,所述反作用机构在捕捉网弹射的时候向弹射管施加与捕捉网弹射所产生的的后坐力相反的作用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捉机构还包括弹射球,所述弹射球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射球均匀的设置在捕捉网外侧,多个弹射球具有磁性且能够相互磁吸在一起;
以及弹射组件,所述弹射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弹射球,所述弹射组件用于将对应的弹射球从弹射管当中弹射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射组件包括引导管,所述弹射球从引导管当中被弹射出以通过引导轨对弹射球的弹射方向进行引导;
压缩气管,所述压缩气管远离引导管一端封闭;
压缩板,所述压缩板设置在压缩气管当中,所述压缩板与压缩气管封闭一端之间压缩有压缩空气;
以及弹射杆,所述弹射杆固定在压缩板上以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弹射杆推动弹射球从引导管中弹射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射管弹射出弹射球的一端为弹射端,所述弹射管设置为圆管,多个弹射组件环绕弹射管的轴线均匀排布;
引导管靠近弹射端的一端朝向远离弹射管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射组件还包括电磁装置和吸附盘;所述压缩气管设置在引导管远离弹射端的一端,压缩气管的长度方向沿引导管的倾斜方向设置,弹射杆的长度方向沿压缩气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弹射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穿过压缩气管,吸附盘固定连接在弹射杆伸出压缩气管封闭端的一端,当吸附盘吸附在电磁装置上时,压缩板与压缩气管封闭端之间的气体为压缩气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射组件还包括收纳管,所述收纳管靠近弹射端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捕捉网收纳在容纳管当中;
所述引导管靠近收纳管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槽以供捕捉网上的线穿过让位槽与弹射球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作用机构包括反作用管,所述反作用管设置在弹射管当中,反作用管靠近弹射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密封片,所述密封片设置在弹射管当中并且在弹射管当中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密封有压缩气体;
以及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用于击碎密封片以使密封腔内的气体反作用管远离弹射端的一端喷射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片设置为脆性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撞针,所述撞针通过移动将撞针移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带动撞针向密封片撞击;
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对撞针的位置固定以是撞针与密封片远离并且在弹射球弹射的同时释放撞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以容纳腔,所述弹射管设置在容纳腔当中,所述弹射管转动连接在机体以使弹射管弹射出捕捉网的一端能够转动出容纳腔。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反作用机构提供反作用力对后坐力进行抵消,从而不会对机体产生冲击,不会影响机体内电器件也不会引发无人机坠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弹射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体现引导杆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体现降落伞的剖视图。
图中:1、机体;11、旋翼;12、尾翼;13、推进扇;14、容纳腔;15、凹槽;2、弹射装置;21、弹射管;22、弹射机构;221、弹射球;222、捕捉网;223、弹射组件;2231、引导管;2232、压缩气管;2233、压缩板;2234、弹射杆;2235、吸附盘;2236、电磁装置;2237、让位槽;224、收纳管;23、反作用机构;231、反作用管;232、密封片;233、固定环;234、安装环;235、撞针;236、触发杆;237、动力杆;2371、动力盘;238、触发管;2381、弹性件;2382、固定件;24、引导杆;241、引导槽;25、引导块;3、降落伞;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抓捕无人机,参见附图1-附图7,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上的弹射装置2、设置在机体1上的旋翼11、设置在机体1靠近尾端位置的多个尾翼12以及设置在机体1尾端的推进扇13;具体的,旋翼11设置在机体1顶部,通过旋翼11的转动带动机体1升空;多个尾翼12环绕机体1设置并且尾翼12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在机体1当中每一个尾翼12都对应一个电机,电机与对应的尾翼12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对应的尾翼12在机体1上转动,通过尾翼12的转动,能够对机体1的前进方向进行改变。通过推进扇13向后推动空气,能够推动机体1前进。
具体的,弹射装置2包括弹射管21、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的捕捉机构以及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的反作用机构23;弹射机构22包括捕捉网222,弹射管21的一端为弹射端,另一端为反作用端,弹射机构22将捕捉网222从弹射端弹射出弹射管21,反作用机构23则向弹射管21施加与捕捉网222弹射所产生的的后坐力相反的作用力,反作用机构23施加的作用力等于捕捉网222弹射时所产生的后坐力,通过反作用力与后坐力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后坐力不会作用在机体1上,从而不会因为后坐力的冲击对机体1内的电器件造成损伤,也不会因为后坐力造成无人机的坠落。
具体的,捕捉机构还包括多个弹射球221以及用于分别将多个弹射球221从弹射管21当中弹射出的弹射组件223;具体的,多个弹射球221均匀的固定连接在捕捉网222外侧,多个弹射球221具有磁性并且能够相互吸附在一起,当多个弹射球221从弹射管21中弹射出后,相互之间分离而使得捕捉网222张开,捕捉网222罩住被捕捉的无人机之后,在无人机的阻挡下,多个弹射球221改变移动方向而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多个弹射球221吸附在一起,通过弹射球221配合捕捉网222实现对无人机的捕捉。
具体的,弹射组件223包括多弹射球221弹射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管2231、用于存储压缩气体的压缩气管2232、被压缩气体直接作用的压缩板2233以及固定在压缩板2233上的用于推动弹射球221进行弹射的弹射杆2234。压缩气管2232位于引导管2231远离弹射端的一端,压缩气管2232远离引导管2231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设置,压缩板2233位于压缩气管2232当中,压缩板2233与压缩气管2232封闭一端之间用于存储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推动压缩板2233朝向靠近弹射端的方向移动,压缩板2233带动弹射杆2234一起移动,在弹射杆2234的作用下推动弹射球221在引导管2231的引导下从弹射管21的弹射端弹射出。
具体的,将弹射管21设置为圆管,多个弹射组件223环绕弹射管21的轴线均匀排布,引导管2231靠近弹射管21的一端朝向远离弹射管2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对引导管2231进行倾斜设置,使得引导管2231能够引导弹射球221沿引导管2231的倾斜方向弹射出引导管2231,从而使得多个弹射球221能够互相远离,从而通过多个弹射球221带动捕捉网222张开,使得捕捉网222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抓捕。
具体的,弹射组件223还包括电磁装置2236和吸附盘2235,电磁装置2236设置在压缩气管2232远离引导管2231的一端;压缩气管2232的长度方向沿引导管2231的倾斜方向设置,弹射杆2234的长度方向沿压缩气管2232的长度方向设置,弹射杆2234沿自身长度方向穿过压缩气管2232,吸附盘2235固定连接在弹射杆2234伸出压缩气管2232封闭端的一端,当吸附盘2235吸附在电磁装置2236上时,压缩板2233与压缩气管2232封闭端之间的气体为压缩气体。在需要对弹射球221进行弹射的时候,对电磁装置2236进行断电,此时电磁装置2236失去磁性,此时电磁装置2236失去对吸附盘2235的吸力,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推动压缩板2233朝向靠近弹射球221的方向移动,压缩板2233带动弹射杆2234一起进行移动,并且通过弹射杆2234推动弹射球221进行弹射。具体的,电磁装置2236设置为电磁铁。
具体的,弹射组件223还包括收纳管224,收纳管224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多个引导管2231环绕收纳管224设置。收纳管224靠近弹射端的一端敞口设置,捕捉网222通过收纳管224敞口一端收纳在收纳管224当中。当弹射球221从弹射管21当中弹射出的时候,弹射球221带动捕捉网222从收纳管224当中脱离,实现捕捉网222的弹射。
具体的,引导管2231靠近收纳管224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槽2237,通过让位槽2237的设置,使得捕捉网222上与弹射球221连接的线能够穿过让位槽2237伸入到引导管2231当中,使得弹射网能够保持与弹射球221的连接。具体的,在弹射网展开时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跟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收纳管224当中,以使得当捕捉网222抓捕住无人机之后,能够通过连接线保持与抓捕无人机的连接,通过抓捕无人机将捕捉网222当中的无人机进行运送,防止被捕捉的无人机直接坠毁而对下方的行人和建筑造成危害。
具体的,反作用机构23包括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的反作用管231、设置在反作用管231当中的密封片232以及用于将密封片232击碎的触发组件。反作用管231靠近弹射端的一端封闭,靠近反作用端的一端敞口设置,密封片232设置在反作用管231当中,在密封片232和反作用管231封闭端之间形成密封腔,在密封腔当中密封有压缩气体。当弹射球221进行弹射的时候,触发注浆将密封片232击碎,使得密封腔当中的压缩气体朝向远离弹射端的方向喷射,从而通过压缩气体喷射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与弹射球221弹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进行抵消。
具体的,将密封片232设置为脆性材料,使得触发组件通过撞击就能够将密封片232击碎。
具体的,反作用机构23还包括固定环233,所述固定环233固定连接在反作用管231内壁上,密封片232位于固定环233靠近反作用端一侧,密封片232将固定环233的内孔封闭,反作用管231、固定环233以及密封片232共同围成密封腔。为了实现密封片232在固定环233上的固定,反作用管231还包括一安装环234,安装环234螺纹连接在反作用管231内壁上,安装环234位于密封片232靠近反作用端的一侧,通过安装环234将密封片232压紧在固定环233上,实现对密封片232位置的固定。
具体的,触发组件包括撞针235、弹性件2381以及固定件2382,弹性件2381用于带动撞针235向密封片232撞击,固定件2382对撞针235的位置固定以是撞针235与密封片232远离并且在弹射球221弹射的同时释放撞针235。
具体的,触发组件还包括触发杆236,触发杆236设置在反作用管231靠近反作用端的一端,反作用管231设置为与弹射管21同轴的圆管,触发杆236的长度方向沿反作用管231的径向方向设置,触发杆236的两端分别位于反作用管231两侧。在反作用管23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触发管238,触发管238两端密封设置,触发管238的长度方向与反作用管231的轴线方向平行。弹性件2381和固定件2382都设置有两个,每一个触发管238当中都设置有一个弹性件2381和一个固定件2382。在触发杆23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动力杆237,两动力杆237分别对应两触发管238设置,动力杆237的一端从对应的触发管238靠近反作用端的一端插入到对应的触发管238当中,动力杆237插入到触发管238当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动力盘2371,弹性件2381位于动力盘2371远离反作用端的一侧,固定件2382位于动力盘2371靠近反作用端的一侧,固定件2382固定连接在触发管238当中,弹性件23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盘237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盘2371上。当动力盘2371固定在固定件2382上的时候,撞针235位于密封片232靠近反作用端的一侧且远离密封片232,弹性件2381处于拉伸状态;当固定件2382接触对动力盘2371的锁定,也就是对动力盘2371释放时,在弹性件2381的作用下,动力盘2371朝向靠近弹射端的方向滑动,通过动力杆237和触发杆236带动撞针235朝向靠近密封片232的方向移动,在撞针235移动的过程当中与密封片232接触而将密封片232撞击破裂。
具体的,弹性件2381设置为弹簧,固定件2382设置为电磁铁,动力盘2371设置为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材质,例如铁。
具体的,在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14,弹射管21设置在容纳腔14当中;具体的,将弹射管21转动连接在容纳腔14当中;弹射管21的弹射端位于机体1前进方向的前端。在机体1正常行驶不进行抓捕的时候,弹射管21的轴线方向沿机体1行驶方向设置,当进行抓捕的时候,弹射管21进行转动,使得弹射管21的弹射端向下转动而从容纳腔14当中转出,从而使得弹射管21当中的捕捉网222能够从弹射管21的弹射端顺利弹射出。
具体的,弹射管21的转动轴线水平并且与弹射管21的轴线方向垂直。具体的,在容纳腔14内设置有一引导杆24,引导杆24位于弹射管21靠近弹射端的位置,引导杆24呈弧形设置,并且引导杆24的弧形轴线与弹射管21的转动轴线重叠;引导杆24上设置有沿引导杆24弧形方向设置的引导槽241,在弹射管21弹射端的顶部设置有一引导块25,引导块25插入到引导槽241当中并且能够在引导槽241当中沿引导槽241的弧形方向滑动;在引导槽241的顶部设置有一电磁铁,引导块25在电磁铁通电的时候能够被电磁铁吸附,引导块25设置为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的材质,例如铁。当引导块25吸附在电磁铁上的时候,弹射管21的轴线沿机体1的前进方向设置。
在机体1正常行驶不进行捕捉的时候,引导槽241当中的电磁铁通电,引导块25吸附在电磁铁上,当需要进行捕捉的时候,引导槽241当中的电磁铁断电,在弹射管21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弹射管21弹射端向下转动,直至引导块25滑动至引导槽241底部一端,此时弹射管21的弹射端完全位于容纳腔14外,能够实现弹射捕捉网222对无人机进行抓捕。
具体的,弹射杆2234设置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质,例如铁;弹射管21的弹射端倾斜向下的时候,引导管2231当中弹射球221也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而只能够在弹射杆2234的推动下与弹射杆2234脱离。
具体的,机体1顶部设置有一凹槽15,在凹槽15当中设置有折叠在一起的降落伞3,凹槽15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4,通过盖板4将降落伞3收纳之凹槽15当中;当捕捉到的无人机重量较重而使得抓捕无人机无法正常行驶的时候,盖板4打开,降落伞3从凹槽15当中弹射出,在下落的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降落伞3打开,使得抓捕无人机和被捕捉的无人机能够缓慢坠落,既不会损伤无人机,也不会因坠落对下方的行人和建筑物造成损伤。
具体的,在凹槽15当中设置有一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抵紧在降落伞3底部,当盖板4打开的时候,降落伞3在弹簧的作用下从凹槽15当中被弹射出。具体的,盖板4与集体的接触处设置有固定在机体1上的电磁铁,盖板4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盖板4设置为能够被磁性吸附的材质,例如铁。当需要使用降落伞3的时候,吸附盖板4的电磁铁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降落伞3从凹槽15当中弹射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
以及弹射装置(2),所述弹射装置(2)设置在机体(1)上;
所述弹射装置(2)包括弹射管(21);
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捕捉网(222),所述捕捉网(222)能够从弹射管(21)一端弹射出以对无人机进行捕获;
以及反作用机构(23),所述反作用机构(23)在捕捉网(222)弹射的时候向弹射管(21)施加与捕捉网(222)弹射所产生的的后坐力相反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机构还包括弹射球(221),所述弹射球(2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射球(221)均匀的设置在捕捉网(222)外侧,多个弹射球(221)具有磁性且能够相互磁吸在一起;
以及弹射组件(223),所述弹射组件(223)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弹射球(221),所述弹射组件(223)用于将对应的弹射球(221)从弹射管(21)当中弹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组件(223)包括引导管(2231),所述弹射球(221)从引导管(2231)当中被弹射出以通过引导轨对弹射球(221)的弹射方向进行引导;
压缩气管(2232),所述压缩气管(2232)远离引导管(2231)一端封闭;
压缩板(2233),所述压缩板(2233)设置在压缩气管(2232)当中,所述压缩板(2233)与压缩气管(2232)封闭一端之间压缩有压缩空气;
以及弹射杆(2234),所述弹射杆(2234)固定在压缩板(2233)上以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弹射杆(2234)推动弹射球(221)从引导管(2231)中弹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管(21)弹射出弹射球(221)的一端为弹射端,所述弹射管(21)设置为圆管,多个弹射组件(223)环绕弹射管(21)的轴线均匀排布;
引导管(2231)靠近弹射端的一端朝向远离弹射管(2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组件(223)还包括电磁装置(2236)和吸附盘(2235);所述压缩气管(2232)设置在引导管(2231)远离弹射端的一端,压缩气管(2232)的长度方向沿引导管(2231)的倾斜方向设置,弹射杆(2234)的长度方向沿压缩气管(2232)的长度方向设置,弹射杆(2234)沿自身长度方向穿过压缩气管(2232),吸附盘(2235)固定连接在弹射杆(2234)伸出压缩气管(2232)封闭端的一端,当吸附盘(2235)吸附在电磁装置(2236)上时,压缩板(2233)与压缩气管(2232)封闭端之间的气体为压缩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组件(223)还包括收纳管(224),所述收纳管(224)靠近弹射端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捕捉网(222)收纳在容纳管当中;
所述引导管(2231)靠近收纳管(224)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槽(2237)以供捕捉网(222)上的线穿过让位槽(2237)与弹射球(2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机构(23)包括反作用管(231),所述反作用管(231)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反作用管(231)靠近弹射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密封片(232),所述密封片(232)设置在弹射管(21)当中并且在弹射管(21)当中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密封有压缩气体;
以及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用于击碎密封片(232)以使密封腔内的气体反作用管231)远离弹射端的一端喷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232)设置为脆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撞针(235),所述撞针(235)通过移动将撞针(235)移动;
弹性件(2381),所述弹性件(2381)用于带动撞针(235)向密封片(232)撞击;
以及固定件(2382),所述固定件(2382)对撞针(235)的位置固定以是撞针(235)与密封片(232)远离并且在弹射球(221)弹射的同时释放撞针(2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以容纳腔(14),所述弹射管(21)设置在容纳腔(14)当中,所述弹射管(21)转动连接在机体(1)以使弹射管(21)弹射出捕捉网(222)的一端能够转动出容纳腔(14)。
CN202310158780.1A 2023-02-15 2023-02-15 抓捕无人机 Active CN11589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8780.1A CN115892471B (zh) 2023-02-15 2023-02-15 抓捕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8780.1A CN115892471B (zh) 2023-02-15 2023-02-15 抓捕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2471A true CN115892471A (zh) 2023-04-04
CN115892471B CN115892471B (zh) 2023-12-15

Family

ID=8647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8780.1A Active CN115892471B (zh) 2023-02-15 2023-02-15 抓捕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247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114A (zh) * 2018-06-01 2018-11-06 北京理工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后坐力投射平台
CN109850151A (zh) * 2019-04-02 2019-06-07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抓捕网装置和无人机
CN110360890A (zh) * 2019-08-30 2019-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抗后坐力的无人机机载射网装置
CN209889112U (zh) * 2019-04-19 2020-01-03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式无人机抓捕网反后坐装置和无人机
KR20200042307A (ko) * 2018-10-15 2020-04-23 박찬 드론 포획장치
CN113048843A (zh) * 2021-04-02 2021-06-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捕网平衡发射装置
CN216140184U (zh) * 2021-06-18 2022-03-29 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抓捕网发射装置和无人机
CN217049039U (zh) * 2021-12-31 2022-07-26 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 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114A (zh) * 2018-06-01 2018-11-06 北京理工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后坐力投射平台
KR20200042307A (ko) * 2018-10-15 2020-04-23 박찬 드론 포획장치
CN109850151A (zh) * 2019-04-02 2019-06-07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抓捕网装置和无人机
CN209889112U (zh) * 2019-04-19 2020-01-03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式无人机抓捕网反后坐装置和无人机
CN110360890A (zh) * 2019-08-30 2019-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抗后坐力的无人机机载射网装置
CN113048843A (zh) * 2021-04-02 2021-06-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捕网平衡发射装置
CN216140184U (zh) * 2021-06-18 2022-03-29 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抓捕网发射装置和无人机
CN217049039U (zh) * 2021-12-31 2022-07-26 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 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2471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6001B (zh) 离心式鸟撞试验方法
CN206813327U (zh) 一种内埋转轮式电磁弹射装置
CN104722089A (zh) 磁芯弹丸加速装置、配合的磁芯弹丸及电磁玩具枪
US202401166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space target
CN115892471A (zh) 抓捕无人机
CN108082522B (zh) 无人机发射装置及方法
RU2373117C1 (ru) Катапульта для взлета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10533824B2 (en) Device adapted for toy launcher projectile and toy gun
CN106347700A (zh) 电磁弹射器
US7114493B2 (en) Compressed gas pump for replica weapon
KR101549392B1 (ko) 전자기력 가속장치
CN113074583A (zh) 无人机捕获设备
CN110871904B (zh) 搭载旋翼无人机的分离式运载系统
CN113654417B (zh) 一种弹用机械式伞盖弹射装置
CN215447590U (zh) 一种新型的基于电磁弹射的发射器
CN108716979B (zh) 离心式鸟撞试验系统
CN109334981B (zh) 一种搭载有灭火弹发射装置的无人机
CN115675908A (zh) 气动轨道弹射飞行器发射机构
CN112224410A (zh) 破窗无人机
CN209422973U (zh) 发射装置
CN217092074U (zh) 一种弹射玩具
CN110702566B (zh) 一种电磁式颗粒发射装置
CN117087890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地形测量设备
CN109724463A (zh) 一种基于电磁轨道技术的鱼雷发射装置
CN219983753U (zh) 一种消防无人机的无动力灭火弹的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