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7603A -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7603A
CN115887603A CN202211675644.1A CN202211675644A CN115887603A CN 115887603 A CN115887603 A CN 115887603A CN 202211675644 A CN202211675644 A CN 202211675644A CN 115887603 A CN115887603 A CN 115887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blood stasis
preparation
gel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56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87603B (zh
Inventor
周书繁
陈雄
汪巍
杨玉
王辉
苑鹏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56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7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7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7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87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7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先进行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然后将提取的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微乳,最后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本发明提供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经皮给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给药次数少、患者适应性好、具有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污染衣物等优势等特点。本发明将挥发油制备成微乳以改善其与凝胶贴膏基质相容的问题,同时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瘀血痹是由炙乳香,炙没药,红花,丹参,炙香附,川芎,当归,炙黄芪,威灵仙,川牛膝,姜黄11味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功能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证。瘀血痹同时兼顾止痛、化瘀和消肿等,有着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独特优势,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瘀血痹长期口服后乳香、没药等药物在胃中释放引起恶心反应,患者服用顺应性差,且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差异大,生物利用度低,因此瘀血痹的进一步应用在制剂开发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由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制备而成,具有与皮肤相容性高、刺激性小、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人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
取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液备用;取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当归、丹参、炙黄芪,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和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剩余药液,滤过,浓缩,得清膏,加入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备用;
S2、挥发油微乳的制备
称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在室温下搅拌,得挥发油微乳备用;
S3、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
优选的,所述提取挥发油具体为:取川芎、制香附、姜黄,加6-10倍质量水浸泡0.5-2h后,回流2-6h提取挥发油。
优选的,所述加水煎煮,第一次加入6-10倍质量水,煎煮2-4h,第二次煎煮前加入红花,加入4-6倍质量水,煎煮1-2h。
优选的,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10-1.15。
优选的,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1.30。
优选的,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的质量比为:200-250:100-150:50-75:80-100:500-550。
优选的,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具体为:取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加入甘油中,搅拌混合均匀,作为A相,将稠膏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用挥发油微乳充分溶胀,加入酒石酸溶解作为B相,搅拌均匀;
将B相加入A相,搅拌充分,将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干燥,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甘油以及稠膏的质量比为:1-7:0.1-0.8:1-5:15-25:1-5;
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挥发油微乳以及酒石酸的质量比为:0.5-2:1-2:0.5-2.0;
B相与A相的质量比为:2-6:17-38。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5-15g、制香附5-10g、姜黄5-10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威灵仙5-10g、川牛膝5-10g、当归5-10g、丹参10-15g、炙黄芪5-10g、红花5-10g。
优选的,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9g、制香附7.2g、姜黄6g、制乳香3.6g、制没药3.6g、威灵仙9g、川牛膝9g、当归6g、丹参12g、炙黄芪9g、红花6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经皮给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给药次数少、患者适应性好、具有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污染衣物等优势等特点。
本发明将挥发油制备成微乳以改善其与凝胶贴膏基质相容的问题,同时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
本发明制备的凝胶贴膏剂由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制备而成,具有与皮肤相容性高、刺激性小、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人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聚丙烯酸钠NP-70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2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酒石酸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3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4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甘羟铝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5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甘油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6为本发明单因素试验中聚乙二醇40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图7为本发明Box-Behnken试验中响应曲面图及等高线图;
图8为本发明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其中,1-丹酚酸B,2-姜黄素;
图9为本发明供试品溶液的HPLC图,其中,1-丹酚酸B,2-姜黄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下实验所采用的的仪器、原料如下:
1、仪器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美国Agilent公司);
NDJ-5S旋转粘度计(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RYJ-12B型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天津科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材料
丹酚酸B对照品(纯度9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姜黄素对照品(纯度9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瘀血痹处方中11味中药均由辽宁上药好护士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1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川芎9g、制香附7.2g、姜黄6g、制乳香3.6g、制没药3.6g、威灵仙9g、川牛膝9g、当归6g、丹参12g、炙黄芪9g、红花6g。
上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
取川芎9g、制香附7.2g、姜黄6g,加8倍质量水浸泡0.5h后,回流4h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液备用。
取制乳香3.6g、制没药3.6g、威灵仙9g、川牛膝9g、当归6g、丹参12g、炙黄芪9g七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8倍质量水,煎煮2h,第二次煎煮前加入红花6g,加入6倍质量水,煎煮1h。合并煎液和提取挥发油的剩余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50℃)的清膏,加入三倍质量乙醇,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稠膏,备用。
2、挥发油微乳的制备
称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35206g、乙醇139g、单油酸甘油酯59g、挥发油(步骤1制得的川芎、制香附和姜黄的挥发油)92g和超纯水504g,在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得挥发油微乳备用。
3、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加入甘油中,搅拌混合均匀,作为A相,将稠膏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其中,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甘油,稠膏的质量比为3:0.4:2:20:2。
将处方比例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用挥发油微乳充分溶胀,加入酒石酸溶解作为B相,搅拌均匀,然后将B相加入A相,搅拌充分,将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40℃干燥,即得。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挥发油微乳,酒石酸的质量比为1.5:1:0.5,B相与A相的质量比为1:6。
应用例1
凝胶贴膏剂的评价指标
1、初黏力测试
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0952)通过初黏性测试仪进行评价,使用不同大小钢球从15°的铺有凝胶贴膏剂的斜板上表面滚过,记录能黏住钢球的最大型号。检测结果中以测得的最大钢球号为满分30分,其余与之相比(测得钢球号/最大钢球号)×30计算得分。
2、持黏力测试
取制备的凝胶贴膏剂,于25℃、相对湿度55%的条件下置2h,取下防黏层后平行于板的纵向黏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2kg的压辊在凝胶贴膏剂上来回滚压3次,在室温放置20分钟,固定于试验架,垂直放置,沿凝胶贴膏剂的长度方向悬挂100g的砝码。记录凝胶贴膏剂直至脱落的时间。以测得的时间的最大值为40分,计算其余与之相比(测得值/最大值)×40分的评分。
3、综合感官评分
使用盲法评分法对凝胶贴膏剂的皮肤膜残留、皮肤追随性、膏体性状和渗布性进行评判。
皮肤追随性:将凝胶贴膏剂贴于成人手背表面,均匀用力甩动10次,根据贴膏剂能否能够紧贴于手腕不脱落且无明显缝隙,分为5个等级,1、2、3、4、5分。
膏体性状:膏体软硬适中,光滑且细腻、不含气泡,分为5个等级,1、2、3、4、5分。
皮肤膜残留:将凝胶贴膏反复粘贴于手背处,重复3次,按照膏体在手背部的残留性,分为5个等级,1、2、3、4、5分。
透布程度:眼睛观察是否无透布现象,分为5个等级,1、2、3、4、5分。
4、单因素实验
选择聚丙烯酸钠NP-700(1.0g、3.0g、5.0g、7.0g)、甘羟铝(0.2g、0.4g、0.6g、0.8g)、甘油(10g、15g、20g、25g)、酒石酸(0.5g、1.0g、1.5g、2.0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0.5g、1.0g、1.5g、2.0g)、聚乙二醇400(1.5g、2.0g、2.5g、3.0g)的用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来评价凝胶贴膏的性状。单因素结果见图1-6。
由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对凝胶贴膏影响较大的且用量较多的3个因素即聚丙烯酸钠NP-700、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K90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甘羟铝0.4g、酒石酸0.2g、聚乙二醇400 2.0g。
5、Box-Behnken试验
经考察发现聚丙烯酸钠NP-700、甘油及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对基质有着较大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聚丙烯酸钠NP-700(A)、甘油(B)、聚乙烯吡咯烷酮K90(C)为自变量,以凝胶贴膏的综合评分Y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综合评分(满分100分)=感官评分(20分)+初黏力(40分)+持黏力(40分)。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安排试验,考察因素与水平见表1,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
表1试验因素与编码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081
表2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082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091
利用Design-Expert 8.0.6.1软件对表2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经回归拟合后,得到凝胶贴膏的综合评分Y对聚丙烯酸钠NP-700(A)、甘油(B)、聚乙烯吡咯烷酮K90(C)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
Y=+86.64+3.94A-5.70B+3.34C+1.72AB-2.50AC-0.28BC-0.8A2-5.72B2-0.24C2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该模型显著(p<0.001),失拟项(p=0.4368>0.05)不显著,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0.8752,相关系数0.9454,说明该模型能够解释87.52%响应值的变化情况且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探究和推测处方结果。
表3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092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101
Design-Expert 8.0.6软件绘制聚丙烯酸钠NP-700、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对凝胶贴膏性质影响的响应面图和二维等高线图,见图7。以响应值最大为优化目标选择最佳基质处方,得到最佳处方条件为聚丙烯酸钠NP-700 3.0g,甘油20.0g,聚乙烯吡咯烷酮K901.5g。
为了检验响应面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按照最优处方(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甘油、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90、聚乙二醇400、挥发油微乳质量比为3:0.4:20:0.5:1.5:2: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3批凝胶贴膏,进行综合评分。
结果表明,以最优处方制备的凝胶贴膏外观平整光滑、黏附性好,易于贴敷且残留少,平均值为89.5分,预测值为89.3分,理论预测值为预测值其相对误差约为0.2%。由此可知,用此模型预测处方是可行的。
6、凝胶膏剂透皮行为研究
6.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Phenomenext Lun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min,10%~10% A;10~40min,10%~22% A;40~50min,22%~22% A;50~80min,22%~50% A;80~115min,50%~85% A;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
6.2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姜黄素和丹酚酸B对照品13.00mg、10.0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各对照品溶液。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各对照品溶液5mL于50mL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超声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6.3供试品的制备
精密称取实施例1获得的凝胶贴膏剂10g,置具塞锥形瓶内,加入适量75%甲醇溶液,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4方法专属性
分别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混合均匀,按照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图8、9。
结果表明,所用到辅料对姜黄素和丹酚酸B定量测定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好。
6.5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5mL,3mL,2mL,1mL,0.5mL,分别置10mL量瓶,加入乙睛稀释至刻度,配制成姜黄素质量浓度分别为6.50、3.90、2.60、1.30、0.65μg/mL,丹酚酸B质量浓度分别为5.00、3.00、2.00、1.00、0.5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6.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各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X)对峰面积(Y)绘制标准曲线,得各组分的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各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及线性范围分别为姜黄素Y=31.802X+27.818,R2=0.999,线性范围0.65~6.50μg/mL;丹酚酸B Y=69.202X+4.327,R2=0.999,线性范围0.50~5.00μg/mL。
6.6准确度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按照色谱条件共进样9次,记录各指标性成分色谱峰的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换算浓度,准确度在99%~101%。
6.7精密度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按照色谱条件共进样9次,连续3d,每天进样3次,记录并计算各指标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各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2%。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要求,说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6.8重现性
取同一批次凝胶贴膏剂,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照色谱条件进样,测得个各指标成分保留时间和质量分数的RSD<3%。
6.9稳定性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凝胶贴膏剂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各1份,分别于0、2、4、8、12、24、48h按照色谱条件进样,并与0h进样峰面积和保留时间比较,各指标性成分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小于2%,表明样品溶液48h内基本稳定。
7、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pH6.8的PBS缓冲溶液,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使乙醇浓度为20%(v/v),混合均匀。
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30只,体重20±2g,SD大鼠9只,8周龄,体重210±20g,SPF级,均饲养于不锈钢饲养笼,每日清洁笼具底盘一次,每日更换饮用水。采用人工光照12h明暗周期,环境温度维持在20-26℃,湿度在40-70%,换气次数不少于15次/h。
取SD大鼠,用电动剪刀和剃刀剔除其腹部鼠毛,脱颈处死,取其腹部皮肤,去除脂肪组织。检查其完整性后,用冷的PBS缓冲溶液清洗干净。将大鼠皮肤平铺在扩散池的供给池和接收池间,角质层面向供给池,真皮层紧贴接收池,接收液用PBS缓冲液6.5mL,供给池中向皮肤表面分别涂抹含药量为10mg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后开始计时。排气泡后,固定,置于37℃恒温水浴中,350r/min搅拌。于0.5、1、2、3、4、5、6、8、10、12、24h分别取样400μL,同时补加等温等体积空白接收液。样品经微孔滤膜(0.45μm)过滤后进液相分析,计算单位面积的累积渗透量,方法见下方公式。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131
式中:Qt——t时间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μg/cm2)
Vr——缓冲液的体积(13mL)
Ct——每个取样点药物浓度(μg/mL)
Vs——取样体积(1mL)
Ci——第i次取样测得的透皮吸收液中药物浓度(μg/mL)
A——扩散渗透面积(1.418cm2)
表4凝胶贴膏剂中两种成分的平均累积经皮渗透量Q(mean±s,n=3)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132
Figure BDA0004018110870000141
对瘀血痹凝胶贴膏剂进行离体透皮实验,结果显示凝胶贴膏剂中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24h累计透过量分别为295.201μg/cm2、236.851μg/cm2。透皮效果良好,且给药方便,剂量均匀,能满足外用制剂的要求,可为临床提供相应制剂奠定基础。
8、结论
瘀血痹处方源自1983年全国第一届痹病学术研讨会,经路志正、朱良春、谢海州等十余位中医大家讨论,由清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活络效灵丹加减化裁而成。瘀血痹是由炙乳香,炙没药,红花,丹参,炙香附,川芎,当归,炙黄芪,威灵仙,川牛膝,姜黄11味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功能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证,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炎症及疼痛症状。传统用法为11味药作为颗粒剂,一天需服用30g。此法服药剂量大,服药不方便,且口感较差,患者服药顺应性较差。
经皮给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给药次数少、患者适应性好、用药方便等特点。凝胶贴膏剂具有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污染衣物等优势,成为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优选剂型,选择合适的基质及其用量对于凝胶贴膏剂的成型以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前期实验发现挥发油易挥发的性质,不利于制剂的稳定性,凝胶贴膏剂表面出现“泛油”现象。而微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其粒径小是一种良好的透皮给药载体,且微乳对凝胶贴膏基质成型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佳,并且微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直接代替凝胶贴膏中的水相。故本研究将挥发油制备成微乳以改善其与凝胶贴膏基质相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
取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液备用;取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当归、丹参、炙黄芪,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和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剩余药液,滤过,浓缩,得清膏,加入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备用;
S2、挥发油微乳的制备
称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在室温下搅拌,得挥发油微乳备用;
S3、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挥发油具体为:取川芎、制香附、姜黄,加6-10倍质量水浸泡0.5-2h后,回流2-6h提取挥发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第一次加入6-10倍质量水,煎煮2-4h,第二次煎煮前加入红花,加入4-6倍质量水,煎煮1-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10-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1.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的质量比为:200-250:100-150:50-75:80-100:500-5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具体为:取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加入甘油中,搅拌混合均匀,作为A相,将稠膏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用挥发油微乳充分溶胀,加入酒石酸溶解作为B相,搅拌均匀;
将B相加入A相,搅拌充分,将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干燥,即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甘油以及稠膏的质量比为:1-7:0.1-0.8:1-5:15-25:1-5;
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挥发油微乳以及酒石酸的质量比为:0.5-2:1-2:0.5-2.0;
B相与A相的质量比为:2-6:17-38。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5-15g、制香附5-10g、姜黄5-10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威灵仙5-10g、川牛膝5-10g、当归5-10g、丹参10-15g、炙黄芪5-10g、红花5-10g。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9g、制香附7.2g、姜黄6g、制乳香3.6g、制没药3.6g、威灵仙9g、川牛膝9g、当归6g、丹参12g、炙黄芪9g、红花6g。
CN202211675644.1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87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5644.1A CN115887603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5644.1A CN115887603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7603A true CN115887603A (zh) 2023-04-04
CN115887603B CN115887603B (zh) 2024-04-26

Family

ID=8648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5644.1A Active CN115887603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76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0011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北京御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治疗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4260A (zh) * 2005-12-14 2006-08-09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瘀血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699A (zh) * 2017-06-30 2017-12-0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中药复方微乳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31159A (zh) * 2018-11-15 2019-02-15 谈宗华 一种治疗痛经的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5606A (zh) * 2020-03-26 2020-06-12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活血镇痛组方及活血镇痛凝胶贴膏剂
CN11311686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瘀血痹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4260A (zh) * 2005-12-14 2006-08-09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瘀血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699A (zh) * 2017-06-30 2017-12-0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中药复方微乳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31159A (zh) * 2018-11-15 2019-02-15 谈宗华 一种治疗痛经的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686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瘀血痹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5606A (zh) * 2020-03-26 2020-06-12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活血镇痛组方及活血镇痛凝胶贴膏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洋扬: "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vol. 31, no. 2, pages 241 - 24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0011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北京御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治疗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7603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7139C (zh)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分检测方法
CN115887603A (zh)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8274A (zh) 治疗胸痹心痛的滴丸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057925B (zh) 接骨七厘胶囊制备工艺
CN10498398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及其凝胶膏剂和制备方法
CN10933115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318A (zh)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熏洗袋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1134B (zh) 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1219C (zh) 一种伤湿祛痛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87A (zh) 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Lau et al. Radix Astragali and Radix Rehmannia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wo antidiabetic foot ulcer herbal formulae, elicit viability‐promoting effects on primary fibroblasts cultured from diabetic foot ulcer tissues
CN101293008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0146B (zh) 一种痹祺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8159173B (zh) 一种七味解毒活血膏及其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与用途
CN109966366A (zh) 一种清热消肿止痛的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396B (zh) 一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38057B (zh) 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CN1308001C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药物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06988B (zh) 六味防脱生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14699439B (zh) 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283A (zh)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TWI409076B (zh) 用於消炎消腫止痛之中草藥組成物、製備方法及其應用
CN103961582A (zh) 治疗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17244010A (zh) 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725987A (zh) 一种复方风湿宁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