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0283A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00283A CN102000283A CN201010542807XA CN201010542807A CN102000283A CN 102000283 A CN102000283 A CN 102000283A CN 201010542807X A CN201010542807X A CN 201010542807XA CN 201010542807 A CN201010542807 A CN 201010542807A CN 102000283 A CN102000283 A CN 1020002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medicine
- oral liquid
- traditional chinese
- medicine oral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是用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本发明中药口服液配制方法科学,工艺流程合理,便于掌握应用,而且服用量小,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释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本口服液体积小,质量稳定,便于携带,贮藏和服用方便,可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配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背景技术
痤疮即中医之粉刺,多在青春期发病,女性发病年龄常较男性要早,可在月经初潮后半年至1年,损害主要发生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素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为皮色血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血疹中央为明显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呈黑色素皮脂氧化及黑素所致,较易挤出黄白色脂栓,粉刺可发展为炎性血疹,脓血疹或脓疱,结节及囊肿等。
痤疮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对此类病症,西药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消除,从中医角度进行清热解毒、泻火除燥、消胀通便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多用中药汤剂,保存、运输、包装、贮藏多有不便。目前急需要一种服用方便、经济实惠、疗效确切的药物克服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以克服现有痤疮治疗药物存在的问题。
具体地说,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其用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
本发明推荐的药物配比为桑白皮50、地骨皮50、黄芩50、金银花50、酒大黄50、栀子50、炙香附50、蒲公英100、生槐米100、白花蛇舌草150、益母草75、薏米75。
本发明口服液配制方法:
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相当含生药0.1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方中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5小时,合併两次滤液,渣弃,滤液浓缩至1.5∶1(药材∶药液),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后过滤,渣弃,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NaOH溶液调pH=7.0-7.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10ml玻璃瓶中,100℃灭菌40分钟即可。
本发明制备工艺确定的加水煎煮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优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材中对适应症有作用的各个成分,同时减少了无效成分的浸出,起到了浓缩,而不丢失有效成分的作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称取按克计量的原料: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
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使其有效成分为相当含生药0.1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并且在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弃渣,滤液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5∶1,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后过滤,弃渣,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NaOH溶液调pH=7.0-7.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10ml玻璃瓶中,100℃灭菌40分钟即可。
工艺研究资料
1、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与理论依据:据《全国中药汇编》上册介绍,金银花的水溶性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为该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外,其挥发性成分即芳香性挥发油具有解热、抗炎的作用,故本制剂制备既即收取其挥发性成分又经煎煮提取水溶性成分。
2、槐米的主要成分为芦丁,一般含量在20%以上,据1997年《中草药》第二期介绍,芦丁因热而受破坏,煎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其提出率;大黄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其有效成分的损失也增大,故在本制剂中均为后下药。
3、工艺研究中曾进行了未经醇处理及调节不同含醇量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65%含醇量纯化处理较为理想,一则成品澄明度较好,二则总黄酮含量较稳定。
鉴别
1、黄芩的鉴别方法:取本品15ml,蒸干,残渣加75%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振摇,待溶解后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再加甲醇20ml,微热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称取黄芩甙标准品10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作为标准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点于以4%醋酸钠甲基纤维硅胶G薄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待展开剂挥干后检视,样品供试液与对照品液和黄芩甙标准对照液在Rf0.458处显污绿色斑点。
2、金银花鉴别方法:取黄芩鉴别的样品供试液为金银花鉴别的供试品溶液;称取金银花标准药材粉末2克,加甲醇50ml,温浸渍12小时后,过滤,滤液蒸干,再加甲醇2ml微热溶解后,作为标准药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种溶液各10ul点于以0.7%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7∶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药材对照品色谱Rf0.58和0.91处,显相同颜色斑点。
3、大黄的鉴别:取黄芩鉴别样品溶液,挥干甲醇,残渣加水10ml使其溶解,加盐酸1ml,水浴加热1小时,取出,立即冷却,用乙醚30ml,萃取3次,合併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不含大黄阴性样品,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液,以1g/ml的大黄对照药材为阳性对照,其制备方法照药典2000年版一部大黄项下,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10ul点于甲基纤维钠硅胶薄层层析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后经氨蒸汽显色,供试液与阳性对照品均在相应的位置上呈5个浅红色相应斑点。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液体,味甜,微苦。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1、色谱条件
采用ZorbaxSB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60∶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AUF=0.01,测得黄芩甙标准对照品及样品色谱图中的黄芩甙(峰)保留时间约为5.2min。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60℃减压干燥恒重的黄芩甙标准品10mg,加50%的甲醇溶液100ml制成0.1g.L-1的标准溶液。精密吸取标准溶液0、2、4、6、8、10ml分别置20ml容量瓶中,加50%的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10μm,测定吸收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为10~50mg.L-1时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1.37×106C+4.02×106,r=0.9978。
3、方法可行性验证
以同样制剂工艺,制备不含黄芩的阴性对照样品,经同样方法测定,在标准对照品的色谱峰位置上无明显的吸收峰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测定方法的精密性良好,RSD为1.58%(n=6);重现性也好,同一样品在72小时内测定6次的RSD为1.85%;加样回收率为99.2%(n=6)。故此测定方法适用于本口服液黄芩甙含量的测定。
3、样品的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中药口服液10ml,加甲醇100ml,回流提取2h,将回流液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再精密吸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2h后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样品溶液。取10μl进样,测定峰面积,并换算成浓度,结果见表。
表:中药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测定结果(n=6)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品自定黄芩甙含量标准为:4.10±15%(mg.ml-1),即3.57~4.72mg.ml-1。
其他项目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J)合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规格及用法、用量:10ml/瓶;口服,一日2~3次,每次10~20ml,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阴凉处;保质期12个月。
中药口服液的质量稳定性研究
为了研究本品质量稳定性,我们对本品生产的090506批号产品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其方法与结果如下:
取上述样品10ml×50瓶,按照即定的包装进行包装,室内自然条件(室温5~30℃),相对湿度(40~85%)下存放,分别自产出品的0、1、3、6个月检测黄芩甙的含量,同时按照质量标准草案和卫生部药品标准进行全面检查(装量差异除外),结果均与首检一致,见下表。中药口服液稳定性考察:
结论: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存放6个月,质量稳定,可以满足医院制剂生产的需要。
中药口服液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小白鼠对中药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
实验材料:
1、药品:中药口服液(0.875g/ml)由本院中药制剂室配制。
2、动物:昆明种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0g,鼠龄2-3个月。
实验方法:
1、药液的配制:按制备工艺配制。
2、给药:取健康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0g,鼠龄2-3个月。小白鼠禁食不禁水12h后,以30ml/kg容量给小白鼠灌胃,折算成原生药的量应为0.875g/ml×30ml=26.25g。一次灌胃给药后,以30ml/kg同剂量定点连续给药一周,给药期间小白鼠自由摄取饲料、水,饲养室温度保持在24±4℃,湿度为40~60%。
3、药后观察:7天给药期间观察给药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活动、食量、毛色、呼吸等,两组均一致,无死亡。大、小便正常,给药组大便成型较软,而对照组呈较硬颗粒状。末次给药24h后,解剖二组小白鼠,肉眼尸检小白鼠心、肝、肺、脾、肾、胰等脏器,两组均一致,无任何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小白鼠灌胃后未见异常,全部存活。7日后处死小白鼠,对各主要脏器进行肉眼尸检,各主要脏器位置、颜色、大小均无异常。
结论:中药口服液以相当于原生药26.25g/kg的剂量对小白鼠灌胃,小白鼠全部存活,说明该药口服剂量的最大耐受量在26.25g/kg以上,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本发明人采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制剂治疗6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痤疮中医称为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辩证分型。
1.1辩证分型
1.1.1肺经风热型血疹呈鲜红色,突出于皮肤或隐于皮下或有小脓疱。黑、白头粉刺,伴有颜面潮红、心烦、口干、口渴、苔薄黄、脉细数。
1.1.2肠胃湿热型血疹呈暗红色,伴有脓疱、结节、囊肿,伴有潮红、瘙痒、食多口臭、腹胀、便秘或正常,尿赤、舌苔白腻、脉滑数。
1.1.3脾失健运型血疹色红不鲜,反复发作或结成囊肿,或伴有便溏、神疲乏力,舌苔黄,脉濡滑。
1.2一般资料:
发明人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患者60例,在60例患者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20.6岁。病程最长的4年,最短的3个月,其中属肺经风热型33例,肠胃湿热型21例,脾失健运型6例。
1.3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痤疮诊断标准:(1)本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多发于颜面,上胸,背部,呈对称分布;(2)有黑、白头粉刺、血疹、脓疱、结节、囊肿等。
1.4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口服液,一日2~3次,每次10~20ml。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发生;
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新起皮疹少于5个;
有效:皮疹消退30%~70%,新起皮疹少于10个;
无效:皮疹消退30%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2治疗结果:治疗7周评定疗效。
肺经风热型:痊愈2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
肠胃湿热型:痊愈1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
脾失健运型:痊愈2例,显效2例例,有效1例,无效1例。
3、总结:中医理论认为,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肺胃湿热藴结,复感毒邪而发病。同时,与脾失健运、湿郁化热、女性冲任不调有关。本发明组方中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胃湿热,栀子、大黄泻热润燥、生沣止渴,生槐米清热凉血,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薏米健脾祛湿祛脂,香附、益母草活血散结,调和冲任,以达到标本兼治。
Claims (1)
1.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称取按克计量的原料: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
制备: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使其有效成分为相当含生药0.1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并且在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弃渣,滤液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5∶1,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后过滤,弃渣,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NaOH溶液调pH=7.0-7.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10ml玻璃瓶中,100℃灭菌40分钟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2807.XA CN102000283B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2807.XA CN102000283B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0283A true CN102000283A (zh) | 2011-04-06 |
CN102000283B CN102000283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380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28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0283B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0028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5912A (zh) * | 2015-04-13 | 2015-08-12 |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o2o线下调理的祛痘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55991A (zh) * | 2015-07-30 | 2015-11-18 |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制剂 |
CN105381331A (zh) * | 2015-12-09 | 2016-03-09 | 叶国生 | 祛痤疮茶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4287A (zh) * | 2007-12-27 | 2008-07-23 | 佟家勇 | 一种治疗痤疮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11-12 CN CN201010542807.XA patent/CN10200028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4287A (zh) * | 2007-12-27 | 2008-07-23 | 佟家勇 | 一种治疗痤疮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刘利华: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河北中医》, vol. 28, no. 8, 31 August 2006 (2006-08-31), pages 638 - 640 * |
李晋宏: "中药内服治疗痤疮近况",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vol. 18, no. 4, 31 July 2003 (2003-07-31), pages 83 - 85 * |
郭孝武: "超声和热碱提取对芦丁成分影响的比较", 《中草药》, vol. 28, no. 2, 28 February 1997 (1997-02-28), pages 88 - 89 * |
钱江等: "寻常痤疮辨证论治刍议", 《时珍国医国药》, vol. 15, no. 12, 31 December 2004 (2004-12-31), pages 867 - 868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5912A (zh) * | 2015-04-13 | 2015-08-12 |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o2o线下调理的祛痘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55991A (zh) * | 2015-07-30 | 2015-11-18 |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制剂 |
CN105381331A (zh) * | 2015-12-09 | 2016-03-09 | 叶国生 | 祛痤疮茶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0283B (zh) | 2015-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7139C (zh) |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分检测方法 | |
CN1768854B (zh) | 一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胶囊制剂 | |
CN100453106C (zh) | 一种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42824B (zh) |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 |
CN104758515A (zh) |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
CN101991785B (zh) | 一种银翘解毒软胶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3800438B (zh) | 川芎茶调制剂和制法 | |
CN101919979B (zh) | 一种疏肝解郁,健脾利湿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 |
CN102078543B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0283B (zh)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
CN100496555C (zh) | 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341B (zh) | 一种益气健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920964B (zh)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 | |
CN1806832B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1829291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22743A (zh) | 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1912594A (zh) |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制剂 | |
CN111317791A (zh) | 一种清热通淋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54260B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尿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434840A (zh) | 一种川参通制剂的制作方法 | |
CN102861159B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908519A (zh) | 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1380441A (zh) | 一种调经养血,温暖子宫,驱寒止痛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 |
CN101152320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5963500A (zh)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