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7117B -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7117B
CN115817117B CN202310092786.3A CN202310092786A CN115817117B CN 115817117 B CN115817117 B CN 115817117B CN 202310092786 A CN202310092786 A CN 202310092786A CN 115817117 B CN115817117 B CN 115817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information
angle
coverage area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27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7117A (zh
Inventor
贺宗贵
刘恋
曹中加
全庆福
郭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27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7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7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7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7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7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的领域,该方法包括于扫风模式下,当为制冷制热状态时,控制出风口出风并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根据障碍距离信息确定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本申请具有提高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的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传统手动调节出风口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引进了电动出风口的概念。目前,电动出风口的车型越来越多,电动出风口重新定义出风口,使得汽车出风口具有自动扫风的功能,以减少用户手动调节出风风向的情况发生。
相关技术中,电动出风口一般与汽车中控进行连接,用户可通过中控对电动出风口的出风模式进行控制,当用户选择自动扫风模式时,出风口可进行上下自动扫风以及左右自动扫风,从而实现风力作用区域,使得风力作用效果较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出风口自动扫风过程中,出风口所吹出的风会作用于用户身上,而一旦出风口吹出的风为较强的制冷风或制热风时,作用于用户上较强的风会使用户较为难受,从而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较差,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
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出风模式以及吹风状态,当出风口处于扫风模式且出风为制冷风或制热风时,根据出风口移动对座位上的距离进行确定,以确定出风口上能作用到用户的角度范围,从而使得出风口再次移动至该角度范围内能以慢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作业,使得作用于用户上的风较弱,使得出风口能够使车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不会将大量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身上,从而提高了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可选的,快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车外温度信息以及车内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车外温度信息与需求温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车外温度信息相对应的需求温度信息;
根据车内温度信息以及需求温度信息实时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温度信息,并根据变化温度信息确定变化方向信息;
根据预设风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吹风状态信息与调整方向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吹风状态信息相对应的调整方向信息;
判断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是否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
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预设的超低速度定义为快出风速度;
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预设的第一温度系数以及预设的速度基值进行计算确定快出风速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车外温度情况以匹配出适合车内情况的温度,此时根据当前车内温度以及需求温度的差值进行快出风速度的确定,以使温度差值过大时能较快出风,使得车内温度快速向需求温度靠近。
可选的,慢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判断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的合理温度范围内;
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二温度系数进行计算确定慢出风速度;
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不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固定速度出风,直至车外温度信息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温度过冷或过热时,可控制出风口出风速度为固定速度,使用户于较冷或较热的环境中上车时能先进行受热或受冷,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的方法包括:
根据空吹角度两侧方向上划定宽度值为预设的单位角度的检测区间;
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对吹角度;
若检测区间中不存在对吹角度,则维持该空吹角度的定义;
若检测区间中存在对吹角度,则将该空吹角度定义为临界角度;
于临界角度以及对吹角度中确定处于最端部的角度以确定边界角度,并根据两个边界角度以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空吹角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出较为准确的人体覆盖区域,从而使得后续出风口吹风效果较佳。
可选的,还包括人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边缘角度一致时再次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根据前后两次人体覆盖区域确定重叠区域;
根据重叠区域以及再次确定前的人体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重合率;
判断重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合理下限值;
若重合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更新为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若重合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人体覆盖区域的更新,当重叠率较低时,说明用户出现移动,此时不进行人体覆盖区域的更新,使得吹风较为稳定。
可选的,于异常覆盖区域确定后,人体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还包括:
将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再次与边缘角度一致时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参考覆盖区域;
根据异常覆盖区域以及参考覆盖区域确定交叉区域;
根据交叉区域以及异常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交叉率;
判断交叉率是否大于合理下限值;
若交叉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若交叉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为新的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移动后两次所获取的人体覆盖区域重叠率较高时,说明用户可能已经更换姿势,此时重新更新人体覆盖区域以使吹风效果较佳。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座位压力信息;
将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的座位定义为用户座位;
根据用户座位预设的检测周期前后的座位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压力信息;
判断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许可变化值;
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不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以实现出风速度变化;
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始终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座位压力情况以确定需要进行出风速度变化的出风口,再通过压力变化情况以确定该座位上的是否为重物,以减少因座位上放置重物而对出风口作业状态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模块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获取出风模式以及吹风状态,当判断模块判断出出风口处于扫风模式且出风为制冷风或制热风时,处理模块根据出风口移动对座位上的距离进行确定,以确定出风口上能作用到用户的角度范围,从而使得出风口再次移动至该角度范围内能以慢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作业,使得作用于用户上的风较弱,使得出风口能够使车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不会将大量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身上,从而提高了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终端的使用,获取出风模式以及吹风状态,当出风口处于扫风模式且出风为制冷风或制热风时,根据出风口移动对座位上的距离进行确定,以确定出风口上能作用到用户的角度范围,从而使得出风口再次移动至该角度范围内能以慢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作业,使得作用于用户上的风较弱,使得出风口能够使车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不会将大量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身上,从而提高了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提高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介质中有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获取出风模式以及吹风状态,当出风口处于扫风模式且出风为制冷风或制热风时,根据出风口移动对座位上的距离进行确定,以确定出风口上能作用到用户的角度范围,从而使得出风口再次移动至该角度范围内能以慢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作业,使得作用于用户上的风较弱,使得出风口能够使车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不会将大量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身上,从而提高了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吹制冷制热风时用户覆盖区域进行确定,以使出风口转动至该角度时能变化出风速度,使得作用于用户身上的风较弱,从而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较佳;
2.在吹风过程中,根据车内以及车外的温度可确定出风口的出风速度,以使得车内温度能快速向目标温度变化;
3.可对人体覆盖区域进行更新,以使得用户变换姿势后依旧能得到较为准确的人体覆盖区域,以使的用户的体验效果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快出风速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慢出风速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人体覆盖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用户区域变化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人体覆盖区域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出风口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8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当电动出风口处于扫风模式且出风的制冷风或制热风时,可确定用户身体的覆盖区域,使得出风口再次移动至该位置时能减缓出风速度,使得作用于用户身上的风较弱,以减少用户收到较强的风而出现身体难受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电动出风口给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参照图1,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为当前用户通过中控所选择的电动出风口作业模式,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为目前出风口的出风状态,包括吹冷风状态、吹热风状态以及吹自然风状态;其中,为了适配不同厂家所生产的电动出风口,可将所使用的出风口进行通讯协议匹配以建立对应连接关系,从而使得任一厂家生产的电动出风口均可正常使用。
步骤S101: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扫风模式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控制出风口左右摆动以进行自动扫风时的模式,制冷制热状态为用户选择制冷风或制热风时的状态,当自动扫风时,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目前所吹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上是否会使用户难受。
步骤S1011: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当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时,说明当前处于自动吹风状态,此时吹出的风直接作用于用户身上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此时控制出风口开设扫风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即可,其中,快出风速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合适速度,该速度可以为定值,也可以为变化值,具体数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1012: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
当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时,说明当前吹的为制冷风或制热风,直接作用于用户上容易使得用户体验较差,此时需要进一步分析;控制出风口开始扫风,并正常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为当前出风口所吹出风的作用角度,可通过对驱动栏栅摆动的电机监控以确定,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为出风口处与出风方向上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可通过在出风口的栏栅上安装测距传感器进行获取。
步骤S102: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阻挡距离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于该角度下不存在障碍物的距离值,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阻挡距离值,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确定,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出风口该转动角度下是否有检测到用户。
步骤S1021: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当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时,说明在该角度下出风口吹出的风能作用于用户身上,此时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以进行标识,以实现对不同角度进行区分,便于后续控制。
步骤S1022: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当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时,说明在该角度下出风口吹出的风不会作用于用户身上,此时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以进行标识,以实现对不同角度进行区分,便于后续控制。
步骤S103: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边缘角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出风口所能达到的最边缘的角度,该角度具有两个数值,一个为最小角度,一个为最大角度,当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边缘角度一致时,说明出风口已经完成一次转动方向上的所有距离检测,此时根据所有的对吹角度能够确定出用户所处的区域,从而能确定出人体覆盖区域,以使出风口转动至该区域时能以慢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作业,从而减少用户被较强的制冷风和制热风进行直吹的情况发生,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其中,慢出风速度为远小于快出风速度且不会使用户难受的吹风速度值,可以为变化值,也可以为定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参照图2,快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200:获取车外温度信息以及车内温度信息。
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为汽车外部环境的温度值,可通过在汽车外表面上安装对应的温度检测设备进行获取,车内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为汽车内部环境的温度值,可通过在汽车内部安装对应的温度检测设备进行获取,两个温度检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减少太阳直射造成的干扰,具体位置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201: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车外温度信息与需求温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车外温度信息相对应的需求温度信息。
需求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为当前适合车内环境的温度,不同的车外温度信息相对应有不同的需求温度信息,例如,当车外温度为40℃时,需求温度为22℃,当车外温度为-5℃时,需求温度为28℃,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确定,并根据关系建立温度数据库以便于后续数据查找,温度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202:根据车内温度信息以及需求温度信息实时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温度信息,并根据变化温度信息确定变化方向信息。
变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为当前车内需要进行变化的温度值,由需求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减去车内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为车内温度需要进行变化的方向,当所求的变化温度信息为负值时,说明该方向为降温方向,当所求的变化温度信息为正值时,说明该方向为升温方向。
步骤S203:根据预设风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吹风状态信息与调整方向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吹风状态信息相对应的调整方向信息。
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为当前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下所能对温度进行调整的方向,当所吹的风为制热风时,调整方向为升温方向,当所吹的风为制冷风时,调整方向为降温方向,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确定,并建立风能数据库以便后续进行数据匹配。
步骤S204:判断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是否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所选择的温度调整方向是否为实际所需的温度调整方向。
步骤S2041: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预设的超低速度定义为快出风速度。
当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不一致时,说明当前所设定的吹风状态为错误状态,可能是用户粗心导致,因此输出异常信号以使用户能及时得知该情况,以便于用户及时调整,同时将超低速度定义为快出风速度以减少出风口出风量,减少车内温度进一步向错误方向变化的情况发生;其中,异常信号可以为与中控连接的提示词,也可以是警告声等,超低速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趋近于零的速度,具体数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2042: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预设的第一温度系数以及预设的速度基值进行计算确定快出风速度。
当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时,说明当前温度调整方向正确,快出风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
,其中/>
Figure SMS_2
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要求快出风速度的最小速度值,/>
Figure SMS_3
为变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
Figure SMS_4
为第一温度系数,/>
Figure SMS_5
为快出风速度,从而使得温度差值越大时出风速度越快,以使得温度能较快的向需求温度调整。
参照图3,慢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300:判断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的合理温度范围内。
合理温度范围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外部温度不易使得用户过于燥热或寒冷的温度范围,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外部温度使得用户是否立马需要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
步骤S3001: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二温度系数进行计算确定慢出风速度。
当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时,说明无需对用户进行升温和降温处理,此时根据当前所需变化的温度进行慢出风速度确定即可,慢出风速度的计算方法为变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乘以第二温度系数,其中第二温度系数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3002: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不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固定速度出风,直至车外温度信息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
当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不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时,说明用户需要先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此时利用设定的固定速度进行稳定出风,以使用户能先凉爽一下或温暖一下,提高用户体验,其中固定速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
参照图4,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0:根据空吹角度两侧方向上划定宽度值为预设的单位角度的检测区间。
单位角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角度,检测区间为以空吹角度为中心,宽度为单位角度以用于对吹风效果进行分析的区间,例如空吹角度为60°,单位角度为1°,则检测区间为59.5°-60.5°。
步骤S401: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对吹角度。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该空吹角度所吹出的风是否能作用于用户身体边缘附件。
步骤S4011:若检测区间中不存在对吹角度,则维持该空吹角度的定义。
当检测区间中不存在对吹角度时,说明该空吹角度所吹出的风不会作用于用户身体,此时维持该空吹角度的定义以便于后续区分。
步骤S4012:若检测区间中存在对吹角度,则将该空吹角度定义为临界角度。
当检测区间中存在对吹角度时,说明该空吹角度所吹出的风有可能会作用于用户身体,此时将该空吹角度定义为临界角度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实现对不同空吹角度的区分。
步骤S402:于临界角度以及对吹角度中确定处于最端部的角度以确定边界角度,并根据两个边界角度以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边界角度为连接角度以及对吹角度中最大的角度以及最小的角度,将两个边界角度之间的角度均确定为能作用于用户身体的吹风角度,并将两个边界角度之间的据奥都区域确定为人体覆盖区域,以便于后续出风口转动至该区域内时能够调整出风速度。
参照图5,还包括人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0: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边缘角度一致时再次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在出风口扫风转动过程中,当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边缘角度一致时,说明出风口再次完成对所有区域的检测,此时能根据移动所采集到的测距情况以再次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步骤S501:根据前后两次人体覆盖区域确定重叠区域。
重叠区域为前后所确定的两次人体覆盖区域的重叠部分。
步骤S502:根据重叠区域以及再次确定前的人体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重合率。
重合率为重叠区域占再次确定前的人体覆盖区域的比例值,可通过两个区域的区域宽度进行比值计算确定。
步骤S503:判断重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合理下限值。
合理下限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人体覆盖区域未出现较大变化时的最小重合率数值,判断的每对是为了得知用户位置是否出现大幅变化。
步骤S5031:若重合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更新为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当重合率大于合理下限值时,说明用户位置未出现大幅变化,此时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更新为下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以使得吹风情况能够调整,实现避人操作。
步骤S5032:若重合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当重合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时,说明用户位置出现大幅变化,此时用户可能去拿取车体内其他位置的物品,后续可能会再次回到原位,此时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异常覆盖区域进行标识,以实现对该情况进行区分,同时以再次确定前的人体覆盖区域控制出风口作业,以使出风口作业较为稳定。
参照图6,于异常覆盖区域确定后,人体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将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再次与边缘角度一致时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参考覆盖区域。
当异常覆盖区域确定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再次与边缘角度一致时,说明出风口又一次完成所有区域检测,此时将获取到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参考覆盖区域进行标识,以实现对不同人体覆盖区域的区分,便于后续进一步分析。
步骤S601:根据异常覆盖区域以及参考覆盖区域确定交叉区域。
交叉区域为异常覆盖区域与参考覆盖区域之间的重合区域。
步骤S602:根据交叉区域以及异常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交叉率。
交叉率为交叉区域占异常覆盖区域的比值,由交叉区域的范围值除以异常覆盖区域的范围值进行确定。
步骤S603:判断交叉率是否大于合理下限值。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重合率是否过高,以判断用户是否出现姿势变化。
步骤S6031:若交叉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当交叉率大于合理下限值时,说明用户姿势未出现明显较大变化,即用户可能进行了姿势调整,此时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为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来控制出风口作业,以使得出风口出风时能继续进行避人操作。
步骤S6032:若交叉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为新的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当交叉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时,说明用户姿势再一次出现变化,此时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为新的异常覆盖区域以再次进行分析即可。
参照图7,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获取座位压力信息。
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为座位上所受的压力值,由安装于座位下方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获取。
步骤S701:将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的座位定义为用户座位。
基准压力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座位上有物体时的最小压力值,将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大于基准压力值的座位定义为用户座位以进行标识,以实现对不同座位的区分,从而便于后续控制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
步骤S702:根据用户座位预设的检测周期前后的座位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压力信息。
检测周期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时长,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为用户座位上检测周期前后出现的压力变化值,由检测周期后检测到的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减去检测周期前检测到的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进行获取。
步骤S703:判断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许可变化值。
许可变化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压力数值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的最大值,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检测周期内用户座位上的压力是否出现明显变化。
步骤S7031: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不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以实现出风速度变化。
当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不小于许可变化值时,说明座位上的压力出现明显变化,即该座位上的物体为用户,此时根据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进行后续出风控制即可。
步骤S7032: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始终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当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小于许可变化值时,说明座位上的压力没有明显变化,即该座位上的物体为货物等物品,此时不对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进行出风速度调整控制,以使得车内温度能快速进行调整;同理,对于不为用户座位的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也以该方法进行控制,以使得车内温度能快速变化。
参照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模块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快出风速度确定模块,根据车体内外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快出风速度;
慢出风速度确定模块,根据车外温度是否处于过冷或过热范围内以确定合适的慢出风速度;
覆盖区域确定模块,根据出风口吹风角度情况以确定较为准确的人体覆盖区域;
区域变化确定模块,对人体大幅移动的情况进行人体覆盖区域维持,以使得出风作业较为稳定;
区域更新确定模块,对人体姿势变化的情况进行确定,以及时对人体覆盖区域进行更新,以使得出风效果较佳;
出风口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所在的出风口,以便于后续控制该出风口进行不同风速的出风作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6)

1.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若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其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为出风口处与出风方向上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值,通过在出风口的栏栅上安装测距传感器进行获取,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为当前出风口所吹出风的作用角度,通过对驱动栏栅摆动的电机监控以确定;
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若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快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车外温度信息以及车内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车外温度信息与需求温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车外温度信息相对应的需求温度信息;
根据车内温度信息以及需求温度信息实时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温度信息,并根据变化温度信息确定变化方向信息;
根据预设风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吹风状态信息与调整方向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吹风状态信息相对应的调整方向信息;
判断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是否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
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预设的超低速度定义为快出风速度;
若变化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一致,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预设的第一温度系数以及预设的速度基值进行计算确定快出风速度;
还包括人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边缘角度一致时再次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根据前后两次人体覆盖区域确定重叠区域;
根据重叠区域以及再次确定前的人体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重合率;
判断重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合理下限值;
若重合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更新为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若重合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再次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慢出风速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判断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的合理温度范围内;
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根据变化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二温度系数进行计算确定慢出风速度;
若车外温度信息所对应温度值不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则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固定速度出风,直至车外温度信息处于合理温度范围内;
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的方法包括:
根据空吹角度两侧方向上划定宽度值为预设的单位角度的检测区间;
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对吹角度;
若检测区间中不存在对吹角度,则维持该空吹角度的定义;
若检测区间中存在对吹角度,则将该空吹角度定义为临界角度;
于临界角度以及对吹角度中确定处于最端部的角度以确定边界角度,并根据两个边界角度以确定人体覆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异常覆盖区域确定后,人体体覆盖区域的更新方法还包括:
将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再次与边缘角度一致时确定的人体覆盖区域定义为参考覆盖区域;
根据异常覆盖区域以及参考覆盖区域确定交叉区域;
根据交叉区域以及异常覆盖区域进行计算以确定交叉率;
判断交叉率是否大于合理下限值;
若交叉率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下一次移动的人体覆盖区域;
若交叉率不大于合理下限值,则将参考覆盖区域更新为新的异常覆盖区域,并维持原人体覆盖区域以控制出风口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座位压力信息;
将座位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的座位定义为用户座位;
根据用户座位预设的检测周期前后的座位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变化压力信息;
判断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许可变化值;
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不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以实现出风速度变化;
若变化压力信息所对应压力值小于许可变化值,则控制该用户座位相对应的出风口始终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4.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控制方法的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出风口的作业模式信息以及吹风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快出风速度确定模块,根据车体内外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快出风速度;
慢出风速度确定模块,根据车外温度是否处于过冷或过热范围内以确定合适的慢出风速度;
覆盖区域确定模块,根据出风口吹风角度情况以确定较为准确的人体覆盖区域;
区域变化确定模块,对人体大幅移动的情况进行人体覆盖区域维持,以使得出风作业较为稳定;
于作业模式信息所对应模式与预设的扫风模式一致时判断模块判断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是否与预设的制冷制热状态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不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预设的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吹风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与制冷制热状态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出风口以扫风模式进行作业,并以快出风速度进行出风,且于出风过程中实时获取出风角度信息以及障碍距离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阻挡距离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对吹角度;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障碍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不小于阻挡距离值,则处理模块将当前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定义为空吹角度;
于出风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与预设的边缘角度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对吹角度以及空吹角度确定人体覆盖区域,并于出风口转动至人体覆盖区域时控制出风口以预设的慢出风速度作业。
5.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0092786.3A 2023-02-10 2023-02-10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15817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2786.3A CN115817117B (zh) 2023-02-10 2023-02-10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2786.3A CN115817117B (zh) 2023-02-10 2023-02-10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7117A CN115817117A (zh) 2023-03-21
CN115817117B true CN115817117B (zh) 2023-06-02

Family

ID=8552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2786.3A Active CN115817117B (zh) 2023-02-10 2023-02-10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711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5484A (zh) * 2021-01-07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出风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器设备
CN115510171A (zh) * 2022-09-14 2022-12-23 宁波北仑涌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作业区域划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7418B2 (ja) * 2017-04-19 2020-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CN107576022B (zh) * 2017-09-12 2020-12-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8050666B (zh) * 2017-12-28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自动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2841B (zh) * 2020-08-31 2023-04-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嵌入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4896A (zh) * 2020-11-20 2021-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扫风风速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CN114537081A (zh) * 2022-02-17 2022-05-27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风向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5484A (zh) * 2021-01-07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出风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器设备
CN115510171A (zh) * 2022-09-14 2022-12-23 宁波北仑涌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作业区域划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7117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7437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CN100587353C (zh) 一种空调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
EP1574370B1 (en) Coolant flow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736249B (zh) 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5674495A (zh) 空调器运行状态的调节方法与装置
CN106080092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空调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04792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defrost units
CN111964234B (zh) 用于空调压缩机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US20090287361A1 (en) Command Input System
CN109017218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28204A (zh) 一种智能车载通风加热座椅及其通风加热控制方法
CN107514746A (zh) 除霜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513439B2 (en) Automatic climate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CN115817117B (zh) 汽车电动出风口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3958227A (zh) 用于汽车的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3551399A (zh) 一种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376676A (zh) 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186166B (zh) 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1619312A (zh) 用于汽车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765961A (zh) 空调器及其舒适性控制方法
US664056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efroster in cars
US732885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the air discharge temperature of a heat exchanger
CN113280406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4282B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水冷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113479030A (zh) 一种汽车客舱智能化可调节温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