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4839B -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4839B
CN115804839B CN202210176219.1A CN202210176219A CN115804839B CN 115804839 B CN115804839 B CN 115804839B CN 202210176219 A CN202210176219 A CN 202210176219A CN 115804839 B CN115804839 B CN 115804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cine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adjuvant
infecti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62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04839A (zh
Inventor
徐黎明
赵景壮
任广明
邵轶智
卢彤岩
林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1762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48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5791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4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4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04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4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PR佐剂组成。本发明选择了4种佐剂,利用佐剂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与IHNV灭活液进行配伍,制备佐剂灭活疫苗,免疫虹鳟,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疫苗相对免疫保护率筛选出最佳疫苗佐剂。同时,利用虹鳟对表现最好的佐剂疫苗进行安全性检验。最终所得佐剂疫苗延长了IHN灭活疫苗的保护期,且安全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鲑鳟鱼(Salmon and trout)是指以鲑科鱼类为主要代表的一批优质冷水性鱼类,主要包括大西洋鲑(Salmo salar)、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王鲑(Oncorhynchustshawytscha)等。我国鲑鳟鱼主养品种为虹鳟,养殖区域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西南等冷水资源较发达的地区,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渔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鲑鳟鱼养殖业正面临重大病害难题,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其中危害最大的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根据环境、宿主、毒株等不同,IHN最高可造成虹鳟、大西洋鲑等幼鱼90%以上的死亡率,是我国鲑鳟鱼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病害难题。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加拿大上市了一种针对北美基因型的IHN核酸疫苗,我国尚无有效的IHN防控药物。由于毒株存在变异及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等问题,国外商业化疫苗无法直接引进应用,因此我国鲑鳟鱼病害难题只能通过疫苗的自主研发来解决。课题组在前期开展了IHN灭活疫苗的研制工作,通过利用甲醛和BPL进行灭活,制备了IHN灭活疫苗,利用该疫苗直接对虹鳟进行免疫,结果发现所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较理想的早期免疫保护效力(参见中国专利CN113144185A和CN113122510A),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免疫后60天时,疫苗免疫保护效率显著下降,不能维持较长的保护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极有必要对现有的IHN灭活疫苗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组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即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的体积百分含量为80-90%)。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可为9:1。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可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可为107TCID50/0.1ml。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可按照如下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
(B)将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P R佐剂混合,制备得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进一步地,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即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的体积百分含量为80-90%)。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可为9:1。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可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可为107TCID50/0.1ml。
在步骤(A)中,所述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可按照如下进行:取病毒滴度为107TCID50/0.1ml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液,加入甲醛使其终浓度为5mM,迅速混匀;将加完甲醛的病毒液置于摇床,24℃条件下,100r/min灭活24h,用终浓度为1mM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终止灭活,即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
在步骤(B)中,将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混合前,还可包括将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进行灭菌的步骤。如高温高压灭菌锅(116℃)灭菌20min。
第三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02 PR佐剂在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即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的体积百分含量为80-90%)。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为9:1。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为107TCID50/0.1ml。
在上述各方面中,本发明所述疫苗可用于预防IHNV宿主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用于预防和/或治疗IHNV宿主因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所致疾病。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疫苗在预防和/或治疗IHNV宿主因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所致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预防和/或治疗IHNV宿主因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所致疾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本发明所述疫苗实现对IHNV宿主因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其中,所述IHNV宿主可为鱼类,如鲑鳟鱼(Salmon and trout),具体如虹鳟。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具体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LN15分离株。
在本发明中,将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替换为组成成分相同或相似的其他佐剂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中含有聚氧乙烯C12-C18烷基醚。
本发明选择了4种佐剂,利用佐剂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与IHNV灭活液进行配伍,制备佐剂灭活疫苗,免疫虹鳟,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疫苗相对免疫保护率筛选出最佳疫苗佐剂。同时,利用虹鳟对表现最好的佐剂疫苗进行安全性检验。最终所得佐剂疫苗延长了IHN灭活疫苗的保护期,且安全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灭活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效率。
图2为甲醛灭活佐剂B疫苗对虹鳟的免疫保护期。
图3为不同免疫方式下虹鳟的精神状态。
图4为免疫后第7d虹鳟的解剖图。
图5为免疫后第14d虹鳟的解剖图。
图6为免疫后7d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图7为免疫后14d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图8为免疫后7d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图9为免疫后14d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图10为免疫后7d肾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图11为免疫后14d肾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的制备及效果检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LN15分离株(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virus,IHNV):记载于“Xu L,Zhao J,Liu M,et al.Phylogeography and evolution of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n China[J].Molecular phylogeneticsand evolution,2019,131:19-28.”一文,按照国家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公众可从申请人处获得,仅可用于重复本发明试验使用,不得他用。
2、灭活佐剂疫苗的制备
甲醛灭活液的制备:取新鲜的IHNV病毒液(107TCID50/0.1ml),加入甲醛(终浓度为5mM),迅速混匀。将加完甲醛的病毒液置于摇床,24℃条件下,100r/min灭活24h,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终浓度为1mM)终止灭活,获得IHN甲醛灭活疫苗。
BPL灭活液制备:取新鲜的IHNV病毒液(107TCID50/0.1ml),加入β-丙内酯(BPL),使BPL的终浓度为3mM,混匀后置于24℃摇床,100r/min进行灭活24h,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终浓度为20mM)终止灭活,获得IHN BPL灭活疫苗。
佐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各佐剂(表1)经高温高压灭菌锅(116℃)灭菌20min,分别与IHNV甲醛灭活液和BPL灭活液按照配比(表1),进行混匀,形成均质溶液,获得甲醛灭活佐剂疫苗和BPL灭活佐剂疫苗。
表1、佐剂信息
3、最佳疫苗及最佳免疫剂量的确定
虹鳟(平均体重5±1g)来自辽宁本溪艾格莫林实业有限公司。PBS注射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疫苗组包括:添加佐剂的灭活疫苗和不加佐剂的灭活疫苗(裸苗)。灭活疫苗:包括甲醛灭活疫苗和BPL灭活疫苗。佐剂为四种(表1):双相GR208佐剂(标记为A1)、MontanideTMISA 763 A VG(标记为A2)、MontanideTM GEL 02 PR(标记为B)、4%Al(OH)3凝胶(标记为C)。采用的剂量分别为10μL、50μL和100μL每尾。采用的免疫方式为腹腔注射免疫。免疫后将虹鳟置于室内循环水系统(水温13±1℃)养殖。在免疫后30d,对虹鳟进行腹腔注射攻毒,攻毒剂量为50μL 100 TCID50的IHNV病毒原液,每种处理60尾,连续观察21d,统计各组虹鳟累积死亡数,计算各组疫苗相对免疫保护率。计算公式为:相对免疫保护率=[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根据相对保护率结果,确定最佳疫苗及其最佳免疫剂量。
4、最佳疫苗的长期免疫保护效力分析
选择最佳佐剂疫苗及其裸苗,采用10μL和50μL的剂量,对平均体重为10±1g的虹鳟进行腹腔注射免疫。以PBS注射的虹鳟为阴性对照。免疫后将虹鳟置于室内流水养殖圆缸(2米直径,水深80cm,水温14±1℃)养殖。于免疫后不同时间对虹鳟进行攻毒试验(同步骤3),每种处理60尾虹鳟,置于室内循环水系统(水温13±1℃)养殖。记录各组虹鳟死亡情况,计算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同步骤3),确定疫苗的长效保护作用。
5、佐剂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选择最佳佐剂疫苗,采用一次单剂量(50μL)、二次单剂量(间隔7天,每次50μL)、一次超剂量(250μL)佐剂疫苗,对虹鳟(平均体重10±1g)进行腹腔注射免疫,每个处理20尾。以PBS注射的虹鳟为阴性对照。免疫后每天观察虹鳟精神状态及接种部位有无异常,摄食是否正常,是否出现死亡等症状。于末次免疫后7d和14d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挑选5尾虹鳟,进行解剖及肉眼观察,同时取肝、脾、肾脏,制作HE染色石蜡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
二、结果与分析
1、最佳疫苗及最佳免疫剂量
将甲醛灭活疫苗和BPL灭活疫苗,分别与4种佐剂进行配伍,制备出佐剂灭活疫苗,采用不同的免疫剂量对虹鳟进行腹腔注射免疫,于免疫后30d进行攻毒,测定各组相对免疫保护率。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油佐剂A2制备以后粘稠度过高,颗粒过大,无法进行注射操作,因此利用剩余三种佐剂疫苗进行了免疫。结果显示:在免疫后30d,添加佐剂B的灭活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显著高于其他佐剂疫苗及裸苗(P<0.05),其中甲醛灭活的佐剂B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均显著高于BPL灭活的佐剂B疫苗(P<0.05)。10μL、50μL、100μL的免疫剂量的甲醛灭活的佐剂B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均可达88%以上。参见图1。
2、最佳佐剂疫苗的免疫保护期
对效果最好的甲醛灭活的佐剂B疫苗进行保护期研究,同时以不加佐剂的甲醛灭活裸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不加佐剂的裸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大大低于加了佐剂B的甲醛灭活疫苗。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裸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急剧下降,而佐剂B甲醛灭活疫苗的相对保护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免疫后120天相对免疫保护率仍然高达90%以上,而相同剂量的裸苗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增加,相对免疫保护率急剧降低,到免疫后120天时,相对免疫保护效率降到20%以下。该结果说明佐剂B显著延长了疫苗的保护期,可使疫苗保护效力维持在较高水平长达数月。参见图2。
3、最佳佐剂疫苗的安全性
对效果最好的甲醛灭活的佐剂B疫苗进行了免疫动物安全性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对虹鳟进行免疫,然后对虹鳟的行为状态及组织生理变化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各组免疫虹鳟均摄食正常,精神状态正常,无任何不良反应,无任何死亡情况(图3)。于免疫后第7d和14d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挑选5尾虹鳟,解剖观察状态。如图所示,一次单剂量、多次单剂量和一次超剂量方式免疫虹鳟,免疫后第7d和14d,虹鳟的各器官均正常,没有明显的损伤(图4和图5)。对各时期的肝、脾、肾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虹鳟组织均无病理变化(图6至图11)。该结果表明,该佐剂灭活疫苗对虹鳟具有理想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按以下附带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特征的应用。

Claims (13)

1.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组成;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LN15分离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为9: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为107 TCID50/0.1ml。
5.一种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
(B)将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混合,制备得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LN15分离株。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为9:1。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为107 TCID50/0.1ml。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按照如下进行:取病毒滴度为107 TCID50/0.1ml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液,加入甲醛使其终浓度为5mM,混匀;置于摇床,24℃,100 r/min灭活24 h,终止灭活,即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
10.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在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的应用;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所得;
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LN15分离株。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中,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20%。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和MontanideTM GEL 02 PR佐剂的体积比为9:1。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液在灭活前的病毒滴度为107 TCID50/0.1ml。
CN202210176219.1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04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6219.1A CN1158048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3/075791 WO2023160425A1 (zh) 2022-02-24 2023-02-14 一种鲑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单价佐剂疫苗及其二联佐剂疫苗和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6219.1A CN1158048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4839A CN115804839A (zh) 2023-03-17
CN115804839B true CN115804839B (zh) 2023-08-22

Family

ID=8548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6219.1A Active CN1158048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483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2461A (ko) * 2011-07-25 2013-02-04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국립수산과학원) 신규 스트렙토코커스 균주 및 상기 신규 스트렙토코커스 균주와 몬타나이드 보조제를 이용한 어류의 세균성 질병 예방용 혼합 불활성화 백신
CN102988981A (zh) * 2012-12-13 2013-03-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强爱德华氏菌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佐剂及使用方法
CN104189899A (zh) * 2014-09-17 2014-12-10 兰州威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
CN108114275A (zh) * 2018-01-24 2018-06-05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893235A (zh) * 2019-11-13 2020-03-20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379A (zh) * 2019-12-26 2021-01-15 河南科技大学 猪红斑丹毒丝菌1a型菌株、猪丹毒灭活疫苗及其应用
CN112843228A (zh) * 2021-04-10 2021-05-2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兔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987A (zh) * 2021-04-10 2021-06-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株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
CN113144185A (zh) * 2021-04-12 2021-07-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2461A (ko) * 2011-07-25 2013-02-04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국립수산과학원) 신규 스트렙토코커스 균주 및 상기 신규 스트렙토코커스 균주와 몬타나이드 보조제를 이용한 어류의 세균성 질병 예방용 혼합 불활성화 백신
CN102988981A (zh) * 2012-12-13 2013-03-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强爱德华氏菌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佐剂及使用方法
CN104189899A (zh) * 2014-09-17 2014-12-10 兰州威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
CN108114275A (zh) * 2018-01-24 2018-06-05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893235A (zh) * 2019-11-13 2020-03-20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379A (zh) * 2019-12-26 2021-01-15 河南科技大学 猪红斑丹毒丝菌1a型菌株、猪丹毒灭活疫苗及其应用
CN112843228A (zh) * 2021-04-10 2021-05-2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兔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987A (zh) * 2021-04-10 2021-06-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株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
CN113144185A (zh) * 2021-04-12 2021-07-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在虹鳟接种部位的消长规律;李渊;徐黎明;赵景壮;刘淼;任广明;尹家胜;卢彤岩;;中国水产科学(06);第1280-128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4839A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brok et al. Tenacibaculosis induction in the Senegalese sole (Solea senegalensis) and studies of Tenacibaculum maritimum survival against host mucus and plasma
CN105985966A (zh) 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株、其疫苗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Ganapathy et al. Vaccination of commercial broiler chicks against avian metapneumovirus infection: a comparison of drinking-water, spray and oculo-oral delivery methods
JP4105535B2 (ja) 抗ウイルス性物質
CN1897958A (zh) 从天然肉桂提取物中获得的抗病毒制剂
CN104258389A (zh)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04839B (zh)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EP0954296B1 (en) Use of bronopo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fish
KR20180112269A (ko) Vhsv 백신 및 아쥬반트를 함유하는 백신 조성물
CN116286671A (zh) 一株沙门氏菌噬菌体sp8、噬菌体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37074B (zh) 一种鲑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二联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04837B (zh) 一种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佐剂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60425A1 (zh) 一种鲑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单价佐剂疫苗及其二联佐剂疫苗和制备方法
CN101810638B (zh) 内源性干扰素诱导物的注射液和纳米微囊化溶液的制备方法
KR960003606B1 (ko) 가금류의 대장균증 백신
TWI546017B (zh) 對抗蝦子之弧菌感染之疫苗及其製備方法
KR20160140537A (ko) 고농도 메갈로사이티바이러스 백신의 제조방법
CN102352345B (zh) 一种新城疫hi抗原的制备方法
Hložánek et al. Disinfection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in poultry dust
RU2522780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акцины против инфекционного ринотрахеита крупного рогатого скота
CN108774600A (zh) 一种内镜清洗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McGlamery Jr et al. Stunting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young channel catfish that survived exposure to channel catfish virus
Adam et al. Some Plasma Biochemical Changes In Layer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Salmonella gallinarum
TWI744983B (zh) 針對多巴脫羧酵素之雙股rna的用途
US20070218036A1 (en)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With Nodavirus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