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3620A -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3620A
CN115783620A CN202310044796.XA CN202310044796A CN115783620A CN 115783620 A CN115783620 A CN 115783620A CN 202310044796 A CN202310044796 A CN 202310044796A CN 115783620 A CN115783620 A CN 11578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carrier
running speed
pres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7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3620B (zh
Inventor
朱太荣
肖阳
刘磊
林佳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place Wux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place Wux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place Wux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place Wux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47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3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Handcart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具输送流线。包括:底座;第一空腔,一端与底座连接;传送部,设置于底座上;载具,与传送部连接,传送部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速度;限位部,设置于底座上,限位部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方向;控制单元,设置于第一空腔内,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部的控制参数;载具包括:承载座,与传送部连接;抖动检测模块,与承载座一端连接,用于采集载具抖动数据。通过增设限位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限位轮,利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降低功耗;使得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背景技术
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半导体和光伏材料通常都需要经过各种加工处理后才能够应用到产品上,例如太阳能电池片,将片状材料送入反应炉体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工艺条件下进行反应来给片状材料镀膜,因此需要用载具输送流线。
但现阶段的载具输送流线,为保证舟托板的运行,在底座两端设置有限位板,在运行过程中其限位板和舟托板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导致载具抖动影响片状材料质量,此外,载具输送流线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因舟托板晃动造成物料晃动抖落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具输送流线,旨在降低载具输送流线的在运行过程中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设限位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限位轮,利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降低功耗;使得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修正模块和抖动预警模块,实时监测载具的抖动情况,动态调整装置的控制参数,提高舟托流线的稳定性,解决物料晃动抖落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载具输送流线,包括:
底座;
第一空腔,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传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载具,与所述传送部连接。所述传送部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速度;
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部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送部的控制参数;
所述载具包括:
承载座,与所述传送部连接;
抖动检测模块,与所述承载座一端连接,用于采集载具抖动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舟体重量,并根据所述舟体重量设置传送带运行速度;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舟体重量矩阵A,设定A(A1,A2,A3,A4),其中,A1为预设第一舟体重量,A2为预设第二舟体重量,A3为预设第三舟体重量,A4为预设第四舟体重量,且A1<A2<A3<A4;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矩阵V,设定V(V1,V2,V3,V4),其中,V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4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且V1<V2<V3<V4;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获取实时舟体重量a;
当a<A1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V4,即v=V4;
当A1<a<A2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3,即v=V3;
当A2<a<A3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2,即v=V2;
当A3<a<A4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1,即v=V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一个第一限位轮和一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座连接;
若干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轮和一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部包括:
主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从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另一端;
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传送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
第一舟托板,与所述承载座一端连接;
第二舟托板,与所述承载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舟托板和所述第二舟托板用于固定舟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动力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与所述抖动检测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修正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抖动检测模块采集的载具抖动数据,并根据所述载具抖动数据修正所述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设定载具抖动值矩阵B,设定B(B1,B2,B3,B4),其中,B1为预设第一载具抖动值,B2为预设第二载具抖动值,B3为预设第三载具抖动值,B4为预设第四载具抖动值,且B1<B2<B3<B4;
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矩阵N,设定N(n1,n2,n3),且n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且0.7<n1<n2<n3<n4<1;
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1<b<B2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3,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3*Vi;
当B2<b<B3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2,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2*Vi;
当B3<b<B4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1,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1*Vi。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抖动预警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抖动预警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抖动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抖动预警模块用于预设托结构抖动阈值B0;
所述抖动预警模块还用于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B0时,所述抖动预警模块生成故障预警指令。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若干流线封板和若干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用于连接所述流线封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载具输送流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增设限位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限位轮,利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降低功耗;使得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通过增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修正模块和抖动预警模块,实时监测载具的抖动情况,动态调整装置的控制参数,提高舟托流线的稳定性,解决物料晃动抖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载具输送流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载具输送流线的载具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载具输送流线的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载具输送流线的另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流线封板;120、支撑立柱;200、第一空腔;310、主动轴;320、从动轴;330、第一传送带;340、第二传送带;410、承载座;420、抖动检测模块;430、第一舟托板;440、第二舟托板;510、第一限位组件;520、第二限位组件;511、第一固定板;512、第一限位轮;521、第二固定板;522、第二限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载具输送流线,包括:
底座100;
第一空腔200,一端与底座100连接;
传送部,设置于底座100上;
载具,与传送部连接,传送部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速度;
限位部,设置于底座100上,限位部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方向;
控制单元,设置于第一空腔200内,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部的控制参数;
载具包括:
承载座410,与传送部连接;
抖动检测模块420,与承载座410一端连接,用于采集载具抖动数据;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舟体重量,并根据舟体重量设置传送带运行速度;
具体而言,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舟体重量矩阵A,设定A(A1,A2,A3,A4),其中,A1为预设第一舟体重量,A2为预设第二舟体重量,A3为预设第三舟体重量,A4为预设第四舟体重量,且A1<A2<A3<A4;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矩阵V,设定V(V1,V2,V3,V4),其中,V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4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且V1<V2<V3<V4;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获取实时舟体重量a;
当a<A1时,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V4,即v=V4;
当A1<a<A2时,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3,即v=V3;
当A2<a<A3时,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2,即v=V2;
当A3<a<A4时,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1,即v=V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舟体重量矩阵和传送带运行速度矩阵,根据实时的舟体重量动态调整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提高传输效率,同时使得托舟结构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具体而言,限位部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组件51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一限位组件510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方向,第一限位组件510包括一个第一限位轮512和一个第一固定板511,第一限位轮512设置于第一固定板511上,第一固定板511与底座100连接;
若干第二限位组件52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二限位组件520用于控制载具的运动方向,第二限位组件520包括两个第二限位轮522和一个第二固定板521,第二限位轮522设置于第二固定板521上,第二固定板521与底座100连接。
具体而言,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若干第一限位组件510和第二限位组件520。
具体而言,传送部包括:
主动轴310,设置于底座100一端,主动轴310与控制单元连接;
从动轴320,设置于底座100另一端;
第一传送带33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一传送带330一端与主动轴310连接,第一传送带330另一端与从动轴320连接;
第二传送带34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二传送带340一端与主动轴310连接,第二传送带340另一端与从动轴320连接。
具体而言,主动轴310设置有主动轴隔圈用于保护主动轴310,从动轴320设置有从动轴隔圈用于保护从动轴320。
具体而言,载具还包括:
第一舟托板430,与承载座410一端连接;
第二舟托板440,与承载座410另一端连接,第一舟托板430和第二舟托板440用于固定舟体。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动力件,与主动轴310连接,第一动力件与第一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连接。第一动力件用于控制第一传送带330和第二传送带340的运行速度;
具体而言,第一动力件优选为减速机。
具体而言,底座100包括:
若干流线封板110和若干支撑立柱120,支撑立柱120用于连接流线封板110。
具体而言,底座100优选为铝型材框架;
具体而言,装有硅片的铝舟,放置在载具上,承载座410上设置有检测器,当检测到有舟时,第一动力件带动主动轴310转动,从而控制第一传送带330和第二传送带340运动,实现托舟结构的运动。
具体而言,在载具运行的轨道两侧设置若干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限位轮,其限位轮可自主转动,转动轮与承载座410侧边接触,从而实现对于托舟结构运行轨道的固定,防止托舟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偏离轨道,同时通过设置限位轮将以往的滚动摩擦(线与面接触)替代滑动摩擦(面与面接触)降低功耗,使得托舟结构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与抖动检测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第一修正模块用于获取抖动检测模块采集的载具抖动数据,并根据载具抖动数据修正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
具体而言,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设定载具抖动值矩阵B,设定B(B1,B2,B3,B4),其中,B1为预设第一载具抖动值,B2为预设第二载具抖动值,B3为预设第三载具抖动值,B4为预设第四载具抖动值,且B1<B2<B3<B4;
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矩阵N,设定N(n1,n2,n3),且n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且0.7<n1<n2<n3<n4<1;
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1<b<B2时,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3,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3*Vi;
当B2<b<B3时,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2,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2*Vi;
当B3<b<B4时,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1,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1*Vi。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修正模块,根据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对传送带运行速度进行修正,减缓载具的抖动,避免物料掉落。
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抖动预警模块,设置于第一空腔200内,抖动预警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抖动检测模块连接,
抖动预警模块用于预设托结构抖动阈值B0;
抖动预警模块还用于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B0时,抖动预警模块生成故障预警指令。
具体而言,当托舟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的抖动值超过预设的抖动阈值时,应及时发送故障指令,载具输送流线停止运行,等待检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因剧烈抖动造成物料浪费,实现对于载具输送流线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及时预警。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通过增设限位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限位轮,利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降低功耗;使得运行平稳,大大减少了物料晃动抖落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通过增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修正模块和抖动预警模块,实时监测载具的抖动情况,动态调整装置的控制参数,提高舟托流线的稳定性,解决物料晃动抖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空腔,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传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载具,与所述传送部连接,所述传送部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速度;
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部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送部的控制参数;
所述载具包括:
承载座,与所述传送部连接;
抖动检测模块,与所述承载座一端连接,用于采集载具抖动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舟体重量,并根据所述舟体重量设置传送带运行速度;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舟体重量矩阵A,设定A(A1,A2,A3,A4),其中,A1为预设第一舟体重量,A2为预设第二舟体重量,A3为预设第三舟体重量,A4为预设第四舟体重量,且A1<A2<A3<A4;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矩阵V,设定V(V1,V2,V3,V4),其中,V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4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且V1<V2<V3<V4;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获取实时舟体重量a;
当a<A1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四传送带运行速度V4,即v=V4;
当A1<a<A2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V3,即v=V3;
当A2<a<A3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V2,即v=V2;
当A3<a<A4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定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V1,即v=V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一个第一限位轮和一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座连接;
若干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载具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轮和一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底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包括:
主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从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另一端;
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传送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还包括:
第一舟托板,与所述承载座一端连接;
第二舟托板,与所述承载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舟托板和所述第二舟托板用于固定载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动力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一修正模块,与所述抖动检测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修正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抖动检测模块采集的载具抖动数据,并根据所述载具抖动数据修正所述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设定载具抖动值矩阵B,设定B(B1,B2,B3,B4),其中,B1为预设第一载具抖动值,B2为预设第二载具抖动值,B3为预设第三载具抖动值,B4为预设第四载具抖动值,且B1<B2<B3<B4;
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还用于预设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矩阵N,设定N(n1,n2,n3),且n1为预设第一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2为预设第二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n3为预设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修正系数,且0.7<n1<n2<n3<n4<1;
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1<b<B2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3,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3*Vi;
当B2<b<B3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2,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2*Vi;
当B3<b<B4时,所述第一修正模块设定修正系数n=n1,修正后实时传送带运行速度v1=n1*V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抖动预警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抖动预警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抖动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抖动预警模块用于预设托结构抖动阈值B0;
所述抖动预警模块还用于获取实时载具抖动数据,并生成载具实时抖动值b;
当b>B0时,所述抖动预警模块生成故障预警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具输送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若干流线封板和若干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用于连接所述流线封板。
CN202310044796.XA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Active CN115783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796.XA CN115783620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796.XA CN115783620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620A true CN115783620A (zh) 2023-03-14
CN115783620B CN115783620B (zh) 2023-05-30

Family

ID=8542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796.XA Active CN115783620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36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698A (zh) * 2012-11-14 2013-03-13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移行机运行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628948A (zh) * 2016-12-22 2017-05-1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皮带机调速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7375939U (zh) * 2021-12-15 2022-09-06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式皮带流线
CN115258678A (zh) * 2022-07-12 2022-11-01 诸城市盈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115447936A (zh) * 2022-08-29 2022-12-09 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罐装食品自动装卸码垛系统
TW202248103A (zh) * 2021-06-01 2022-12-16 日商昕芙旎雅股份有限公司 振動搬運裝置、控制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698A (zh) * 2012-11-14 2013-03-13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移行机运行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628948A (zh) * 2016-12-22 2017-05-1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皮带机调速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2248103A (zh) * 2021-06-01 2022-12-16 日商昕芙旎雅股份有限公司 振動搬運裝置、控制裝置
CN217375939U (zh) * 2021-12-15 2022-09-06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式皮带流线
CN115258678A (zh) * 2022-07-12 2022-11-01 诸城市盈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115447936A (zh) * 2022-08-29 2022-12-09 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罐装食品自动装卸码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620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5709A (zh) 基材反转系统
CN115783620A (zh) 一种载具输送流线
CN216945075U (zh) 一种转向输送装置
CN217765178U (zh) 一种可以发出称重失效报警信号的皮带秤
CN217417042U (zh) 一种板链式汽车安装输送带
CN209800559U (zh) 一种轴传输组件以及传输装置
CN214734086U (zh) 一种极片料盒升降机构
CN113506837A (zh) 一种光伏组件划片串焊一体机的校正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7376366U (zh) 一种不间断上料机构
CN112193740A (zh) 一种拱桥式机身带式输送机
CN113307179A (zh) 一种房建类物料提升装置
CN216234541U (zh) C型钢登高输送机
CN220702219U (zh) 一种可调节移载过渡装置
CN109625837A (zh) 一种输送机自动调偏控制方法
CN215047186U (zh) 一种用于医用包装纸的下料装置
CN213636015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化线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6971129U (zh) 一种蓄电池输送装置
CN115973681A (zh) 一种安全预警型零部件升降输送机
CN211812402U (zh) 多料斗落料料量控制装置
CN217457460U (zh) 一种退火炉用上料装置
CN219193729U (zh) 一种锂电池入料移载模组转角度机构组
CN218360852U (zh) 一种电芯来料结构、上料装置及其清洗装置
CN213792861U (zh) 高速摆轮分拣机
CN213631589U (zh) 一种窑炉外轨自动循环线生产用密封出炉移栽机
CN216548212U (zh) 一种托辊的主动传动及监控纠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