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9014B -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9014B
CN115779014B CN202211600722.1A CN202211600722A CN115779014B CN 115779014 B CN115779014 B CN 115779014B CN 202211600722 A CN202211600722 A CN 202211600722A CN 115779014 B CN115779014 B CN 115779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radiation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07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9014A (zh
Inventor
朱元兵
李勇枝
高建义
王佳平
郭立国
刘宇
刘军莲
武晓瑞
范全春
焦磊
卢卫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6007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9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9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熟地黄55‑65份、女贞子45‑53份、菟丝子45‑53份、鹿角霜20‑28份、黄芪68‑75份、茯苓68‑75份和陈皮20‑28份。该中药组合物可以不同程度的平衡血液常规指数水平,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和血小板平均体积。虽然白细胞的减少并没有逆转,但该中药组的平均趋势高于累积辐射组,而且显著提高了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含量。此外,该中药组合物毒副作用低,组方药材价廉易得,在预防和治疗辐射损伤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讲涉及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深空飞行任务将面临更多电离辐射导致的健康风险,保障脑功能是航天员完成复杂操作的 重要研究目标。自 1942 年以来, 研究人员对辐射防护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陆续发现了一 些合成或天然辐射防护剂。合成防护剂主要包括: 巯基类化合物、氮氧自由基、二苯并咪唑等。 合成防护剂大都存在价格昂贵、应用剂量大、毒副作用强等缺点,因此开发高效、低毒、廉价、 多靶点的新型防护剂十分有意义,很多天然药食同源成分——中药就符合上述要求。现己发现许多药食同源成分,如多糖、黄酮、皂苷、多肽、生物碱和维生素等,具有抗辐射活性。而中 药复方成分丰富, 能多靶点多通路的发挥抗不良环境的功效。
为了模拟空间辐射长期累积的特点,建立小鼠全身分次剂量的 60Co-γ照射,最终累积达 12Gy。 为应对这种累积辐射模型造成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利用中医学的思想,将电离辐射归为“邪毒”,辐射导致学习记忆减退属于“健忘”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髓海不足,肾精亏虚,表现为痰 浊、淤血蒙蔽清窍,阻闭脑络。
为减少辐射造成的损害,一些辐射防护用具及抗辐射药物应运而生,而防护贴、防护服等 辐射防护用具只能进行体外防护,不能由内向外主动抵御辐射,现有的抗辐射药物多为的化学 药物, 化学药物的毒性大,影响人体的健康。
据报道,现有的用于抗辐射的药物主要有 4 类:细胞因子、含硫化合物、天然植物、激素 类;抗辐射机理主要有 4 方面: 对造血系统的保护、对免疫系统的保护、抗自由基作用、提高 机体防御酶系活性水平。其中,细胞因子治疗前景较好但费用昂贵;含硫化合物和激素类毒副 作用较大,不利于预防用药。近年来,国内对中药的抗辐射作用研究增多,单味中药研究较多的有黄芪、当归、红景天、首乌、枸杞、三七、柴胡、大豆、螺旋藻、花粉等,复方中药研究 较多的有四物汤、八珍汤、厚生扶正液、升血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攻补兼施,从清热、解毒、凉血的角度, 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的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组合物,以加强长期飞行的健康保障,丰富航天药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其改进之处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55-65份、女贞子 45-65份、菟丝子 45-53份、鹿角霜20-28份、黄芪 68-75份、茯苓 68-75份和陈皮 20-28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60-65份、女贞子 45-60份、菟丝子 48-52份、鹿角霜20-25份、黄芪 68-70份、茯苓 70-75份和陈皮 25-28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60份、女贞子 48份、菟丝子 48份、鹿角霜 24份、黄芪 72份、茯苓72份和陈皮24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几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处方量药材,加入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粉碎和制丸。
优选的,所述浓缩为真空浓缩,其真空度为-0.06Mpa - -0.08Mpa;所述干燥为于≤80℃温 度和-0.06-0.08Pa 下减压干燥;所述粉碎为至过 80 目筛; 所述制丸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微晶纤 维素赋形剂和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是按传统中医药理论研制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抗辐射中药组合 物。诸药合用,充分发挥了各味药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本品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多种 途径发挥抗辐射作用,功效显著,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1.熟地黄: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一部(第 125 页)规定的熟地黄。玄参科植 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照蒸法(通则 0213) 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 干燥, 即得。
2.女贞子: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第 45 页)规定的女贞子。木犀科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 稍蒸或置 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3.菟丝子: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一部(第 309 页)规定的菟丝子。旋花科植 物南方菟丝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 或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4.鹿角霜: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一部(第 323 页)规定的鹿角霜,鹿角去胶 质的角块。春、秋二季生产,将骨化角熬去胶质,取出角块,干燥。
5.黄芪:
本 品 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第 302 页) 规定的黄芪。豆科植 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Fisch. )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6.茯苓: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一部(第 240 页)规定的茯苓。多孔菌科真 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多于 7~9 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 “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 按不同部位切制成块,阴干。
7.陈皮:
本品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一部(第 P191 页)规定的陈皮。芸香科植 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辐射、抗疲劳功效的制剂的优点如下:
对累积辐射下小鼠的行为学、血象、神经递质表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补气养阴, 益精生血,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累积辐射造成的严重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血象以及神经递 质的紊乱,给药小鼠的行为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抗辐射神经保护功能。
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 实验表明,在空间学习过程(第 1-4 天),累积辐射组寻找 平台所花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而且对照组和本发明的药物组的小鼠到达时间日趋缩短 (图 1,a)。对于游泳速度, 开始实验的头两天无差异,从第三天开始,辐射组的小鼠游泳速度 显著下降, 而发明的药物组和阳性组的平均速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图 1,b)。而从表征小鼠 第五天探寻期穿台系数的 Morris rates 表明 ,累积辐射导致该系数显著下降(p<0.05),与 对照和本发明的药物组相比(图 1,c)。探寻期各组小鼠游行轨迹的典型图(图 1,d)差异显著, 模型小鼠脑的空间定向能力受到严重破坏,以至于绕着水池边缘,向平台探索的运动不积极, 而本发明的药物组小鼠寻找平台的运动积极,提高了寻找平台的能力。
新物体识别实验小鼠的相对辨别指数(DI) 组间无差异,受累积辐射影响认知系数(RI) 显著下降(p<0.05,图 2)。累积辐射对小鼠的物体辨别能力有显著的损害作用,具体机制可能 涉及到基于熟悉度物体再记忆的前额叶皮层神经系统相关。
附图说明
图 1 表示累积辐射小鼠的水迷宫参数示意图;
其中, 图 1 (a) 表示寻找平台时间;图 1 (b) 表示平均游泳速度; 图 1 (c)表示 Morris 穿台系数; 图 1 (d) 表示游行轨迹典型图;实验时可取 N=6、即小鼠 6 只;
图 2 表示累积辐射及新维抗辐丸对小鼠新物体系数的影响示意图;
图 2 中 DI 表示相对辨别指数,由识别时间计算得;RI 表示识别指数,由识别次数计算得; 实验时可取 N=6、即小鼠 6 只;
图 3 表示累积辐射及新维抗辐丸对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递质的影响示意图;实验时,可取 N=6、即小鼠 6 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 描述。
实施例 1
本发明中的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制得的制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得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术语“浓缩丸”系指原料药提取浓缩后,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细粉,以水、炼蜜或炼蜜和水 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 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等。
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制备,另有说明除外,本发明处方中的各组分均按 重量份计:
处方 1 处方 2 处方 3 处方 4
熟地黄 60份 64份 60份 65份
女贞子 47份 50份 48份 60份
菟丝子 50份 48份 48份 52份
鹿角霜 25份 20份 24份 23份
黄芪 68份 70份 72份 70份
茯苓 73份 75份 72份 75份
陈皮 25份 25份 24份 28份
制备方法:
按处方量取熟地黄等 7 味药材,加入药材加 8 倍量的水,煎煮 1 小时;取出煎液,加入药 渣 6 倍量的水, 煎煮 0.5 小时;合并两次煎液, 静置过夜,取上清,三层纱布过滤、(于-0.06Mpa - -0.08Mpa) 真空度下浓缩、 (于-0.06-0.08Pa 压力和温度≤80℃)干燥减压干燥、粉碎至过 80 目筛、用微晶纤维素赋形剂和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制丸。
抗辐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研究:
药效实验材料与方法:
1.药物制备
1.1 阳性对照药安多霖胶囊
人用剂量: 0.32 克内容物/粒×4 粒次×3 次/日=3.84 克(0.055 克/公斤),按体表面积折算,小鼠用量0.5克胶囊内容物/公斤。
胶囊内容物冗余水中,过滤, 容量瓶定容、试剂瓶密封, 4℃冰箱保存。 2.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分组
2.1实验条件
用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的、每只重 30±2 g 的 6~8 周SPF 级昆明 雄性小鼠 48 只,于温度 20±2℃、,湿度 80±5%和压力 90.0kpa 下,自由进食和水的标准试验 条件下饲养; 动物许可证号: SCXK (京) 2016-0011。将小鼠随机分成4 组,每组 12 只。
2.2 分组处理及给药
依据《实验药理方法学》原理,按成人临床用量换算得出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给药水平, 具体小鼠分组及给药剂量如下:
辐照实验开始前1周每天灌胃一次, 一直至最后一次辐射结束。辐照时将小鼠固定于带气孔 的树脂鼠笼(或特制的有机玻璃盒进行固定)中,以动物运输盒运输至北京市北大辐照中心进 行 60Co- γ 射线全身照射, 对照组小鼠同样运输操作但不进行照射。照射方案为每周一和周四 ,照射剂量为 2Gy的60Co- γ (强度 1Gy/min),连续照三周,累积6次,累积剂量达 12 Gy,造 成一个多次累积的辐射慢性损伤模型。
具体分组如下:
① 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天灌胃蒸馏水;
② 辐射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 累积辐照;
③ 辐射+新维抗辐丸:每天灌胃本发明的药丸( 11.31g/kg/d),辐射前一周开始给药直到辐 照结束,执行累积辐射方案;
④ 辐射+阳性药(安多霖):辐射前一周开始给药0.5g/kg/d 的安多霖溶液直到辐照结束, 执行累积辐射方案;
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按分组每天上午给药及辐射处理。
3.行为学实验
Morris 水迷宫:
该迷宫由圆形水池(直径 120 cm、 高 50 cm、深 30 cm)、摄像头及分析系统组成。圆形水面经由两条通过圆心的假想垂线划分为 4 个象限。在其中的每一个象限的正中水域内放置一个圆形透明平台(直径 10 cm, 高 28 cm), 平台隐于水面下 2 cm 处, 水温保持 25℃左右。在 水中加入墨水,以避免实验对象直接观察到平台。
实验分为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两个阶段。定位航行试验时将动物随机从某个象限 的中点面壁式放入水池, 实验小鼠入水后尽力逃避水患, 当发现平台后则栖身其上, 每次的训 练时间为 60s, 定为最大潜伏期, 动物找到平台后允许其在平台上停留10~30s, 如果小鼠在 规定时间内无法发现安全平台, 则由试验者将其引至平台并停留约30 s, 试验时间记为最大潜 伏期。记录实验小鼠每次找到平台所需时间、小鼠游泳轨迹、游泳速度等。训练历时 4 天, 每 天训练 1 次,共计 4 次。第 5 天开始空间探索试验时撤去平台, 让小鼠在水中自由游泳, 记 录最大潜伏期内各象限中的时间及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试验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小 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及游泳轨迹等参数,用专业软件分析试验数据。
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 实验表明, 在空间学习过程(第 1-4 天),累积辐射组寻找 平台所花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而且对照组和本发明的药物组的小鼠到达时间日趋缩短 (图 1,a)。对于游泳速度, 开始实验的头两天无差异,从第三天开始,辐射组的小鼠游泳速度 显著下降, 而发明的药物组和阳性组的平均速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图 1,b)。而从表征小鼠 第五天探寻期穿台系数的 Morris rates 表明 ,累积辐射导致该系数显著下降(p<0.05),与 对照和本发明的药物组相比(图 1,c)。探寻期各组小鼠游行轨迹的典型图(图 1,d)差异显著, 模型小鼠脑的空间定向能力受到严重破坏,以至于绕着水池边缘,向平台探索的运动不积极, 而本发明的药物组小鼠寻找平台的运动积极,提高了寻找平台的能力。
新物体识别:
装置包括底面长方形,四周有墙壁,以及所识别的物体(无气味,不光滑及两种几何体)。 实验具体操作为先将小鼠放入新物体实验箱中适应 10 min,连续适应 3 天。第四天开始熟悉期 实验, 即在实验箱中放入 2 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分别记录 5 min 内小鼠对 2 个完全相同物体的 探索时间(s) 及次数; 半个小时后, 进入测试期, 将熟悉期中1 个物体换成另一个不同物体(作为新奇物体),记录小鼠对熟悉物体的探索时间(Tn)、探索次数(Rn) 和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 (Tf)、探索次数(Rf),并按下式(1)计算识别指数(Recognition index,RI),由式(2) 计算相对辨别指数(relative discriminationindex,DI) ,来评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RI = Rn/(Rn+ Rf) (1)
DI = (Tf− Tn)/(Tn+ Tf) (2)
新物体识别实验表明:
小鼠的相对辨别指数(DI)组间无差异,受累积辐射影响认知系数(RI)显著下降(p<0.05,图 2)。累积辐射对小鼠的物体辨别能力有显著的损害作用,具体机制可能涉及到基于熟悉度物 体再记忆的前额叶皮层神经系统相关。
3.1 小鼠血液血常规检测
全血细胞分析:于四个辐照时间点采血, 分别为辐照累积剂量为 2Gy、6Gy、12Gy和照后半 个月, 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左手按压固定住小鼠, 针头旋转刺入眼眶后界约2-3mm,流畅出血收 集后将采血器拔出,按压止血,阳平关轻轻混匀,防止凝血、溶血。实验之后,外用消炎药涂 布眼部。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用抗凝管收集的小鼠外周血进行各种类型细胞的计数。每组小鼠 取 6 只,取外周血 100 μL (约两滴),统计淋巴细胞比例(thepercentageof lymphocytes, LY%)、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bloodcell,RBC)、血小板(platelet, 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 等指标。数据均生成到excel 表格中。
3.2 大脑皮层及海马中神经递质检测
用 LC-MS/MS 检测小鼠皮层及海马中 3 种神经递质的含量。质谱条件为:RestekUltra Aqueous C18 色谱柱(2.1mm*10cm,3 μm),柱温:35℃, 流动相:乙腈-水(含 0.1%甲酸),流 速0.4mL/mL。梯度洗脱 : 0 –0.5min, 5% A; 0.5 –5min, 5 –80%A; 5 –6min,80% A; 6 –6.1min, 80 –5% A; 6.1 –8min, 5% A。
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电离方式进行离子化,以正离子多反应检测(MRM) 模式进行扫描, 离子源及其它相关参数优化为电喷雾电压 4500V,加热温度 500℃, Gas130psi,Gas2 60psi, 其他参数见表 3-1。
表 3-1 神经递质检测离子对及质谱离子化条件
检测递质 Q1-Q3(M/Z) DP/V EP/V CE/V CXP/V
5-HT 177.0-160.0 80 10 12 13
Ach 146.0-87.4 160 10 20 30
Glu 148.2-84.0 130 4 17 9
绘制标准曲线:取 3 种神经递质(5-HT、Ach、Glu) 对照品各 2.0mg,用相应溶剂Ach :水/甲醇/甲酸(20/80/0.2,V/V/V);5-HT:水/甲醇/甲酸(98/2/0.2, V/V/V);)溶解配制成 1mg/mL 的对照品储备液,置于-20℃下的冰箱中备用。称取Glu对照品20.0mg,用溶剂(水/甲酸 (100/0.2, V/V)溶解配制成 10mg/mL 的对照品储备液,放于-20℃下的冰箱备用。取 5-HT 和 Ach 的单标各 50 μL,Glu 的单标各 500μL,加含 0.2%甲酸的甲醇溶液至5mL 得到混标。用含 0.1%甲酸的水 -乙腈(50/50,V/V) 溶液稀释,得到 0.02、0.05、0.1、0.2、0.5、1、2、5、10、20、50、100、 200、500、1000、2000、5000、10000ng/ml (其中 Glu 浓度为 2、5、10、20、50、100、200、 500、1000、2000、5000、10000、20000、50000、100000、200000、500000 和 1000000 (ng/ml)的一系列溶液。取各浓度标准品溶液 200 μ l,以各神经递质的浓度为横坐标,其峰面积为纵坐 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每个神经递质的标准曲线。
最后将各递质的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得相应神经递质的含量。
累积辐射及新维抗辐丸对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递质的影响如图 3 所示。
实施例二:
按处方量药材,加入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粉碎和制丸。
所述浓缩为真空浓缩,其真空度为-0.06Mpa - -0.08Mpa;所述干燥为于≤80℃温度和 -0.06-0.08Pa 下减压干燥; 所述粉碎为至过 80 目筛; 所述制丸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微晶纤维素 赋形剂和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
实施例三:
处方配比同实施例二,取总量约 350g,平行取 3 份。
生产方法如下:
取三份各 350g 药材,分别加入 10 倍量水, 2h 浸泡, 提取 3 次, 每次 1.5h,合并液体,离 心提取上清, 第一份提取液浓缩至 1.52g 生药/ml,第二份提取液浓缩至1.80g 生药/ml,第三 份提取液浓缩至 2.03 g 生药/ml。三份浓缩液分别加入 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 50%,搅拌后冷藏 24h。5000rpm 离心 10min 除沉淀,加乙醇是含醇量达 70%,冷藏 24h。再离心(条件同上),上 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浸膏, 真空干燥即得中药粉。
实施例四:
处方配比同实施例二,取总量约 350g,加水浸泡过夜,煎煮 2 次,第一次 8 倍量水, 煎煮 2 小时,第二次 6 倍量水,煎煮 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60℃下相对密度 1.30-1.50。 加入蔗糖细粉 200g,与药液充分混合,过 10 目筛湿法制粒,60℃鼓风干燥 12 小时, 分装成 4g/ 袋,铝塑复合袋包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 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55-65份、女贞子 40-70份、菟丝子 40-55份、鹿角霜 20-30份、黄芪 60-75份、茯苓 60-75份和陈皮 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60-65份、女贞子 45-60份、菟丝子 48-52份、鹿角霜 20-25份、黄芪 68-70份、茯苓 70-75份和陈皮 25-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熟地黄 60份、女贞子 48份、菟丝子 48份、鹿角霜 24份、黄芪 72份、茯苓 72份和陈皮24份。
4.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处方量药材,加入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粉碎和制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为真空浓缩,其真空度为-0.06Mpa - -0.08Mpa;所述干燥为于≤80℃温度和-0.06-0.08Pa下减压干燥;所述粉碎为至过80目筛;所述制丸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赋形剂和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
CN202211600722.1A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79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0722.1A CN115779014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0722.1A CN115779014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9014A CN115779014A (zh) 2023-03-14
CN115779014B true CN115779014B (zh) 2024-03-29

Family

ID=85419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0722.1A Active CN115779014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90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848A (zh) * 2000-01-26 2001-08-08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工艺
CN1883308A (zh) * 2005-06-25 2006-12-27 段修斌 一种食品
CN102258626A (zh) * 2010-05-28 2011-1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药复方藤黄霖、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19322A (zh) * 2011-09-28 2012-01-18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抗辐射药物
CN102389511A (zh) * 2011-11-22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抗辐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122A (zh) * 2013-03-29 2013-06-19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芪保健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565A (zh) * 2016-09-22 2018-03-30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抗辐射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848A (zh) * 2000-01-26 2001-08-08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工艺
CN1883308A (zh) * 2005-06-25 2006-12-27 段修斌 一种食品
CN102258626A (zh) * 2010-05-28 2011-1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药复方藤黄霖、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19322A (zh) * 2011-09-28 2012-01-18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抗辐射药物
CN102389511A (zh) * 2011-11-22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抗辐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122A (zh) * 2013-03-29 2013-06-19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芪保健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565A (zh) * 2016-09-22 2018-03-30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抗辐射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守洋 等主编.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第183页. *
补康灵对辐射损伤肺癌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张锦林 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0514;第19卷(第09期);655-6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9014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8323C (zh) 一种由绞股蓝、西洋参和黄芪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14224978B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49988B (zh) 一种鸡血藤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15258C (zh) 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15779014B (zh) 一种抗辐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069194B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21564B (zh) 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11543B (zh) 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
CN101559166B (zh) 一种麦冬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降糖应用
CN104688723B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治疗贫血药物中的应用
CN103027906A (zh) 牛蒡子苷元在治疗贫血疾病中的应用
CN101485753B (zh)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961894B (zh) 一种新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93522C (zh) 一种苦参素和多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10840951A (zh) 一种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2440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山核桃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758719B (zh) 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
CN103784492A (zh)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铜锤玉带草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9758493B (zh) 碎米荠及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CN103191268B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7320528A (zh) 一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提取物及药物
CN107519381A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外用制剂
CN100333751C (zh) 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212B (zh) 一种大枣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87715B (zh) 一种治疗慢性苯中毒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