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7933A -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933A
CN115777933A CN202211604735.6A CN202211604735A CN115777933A CN 115777933 A CN115777933 A CN 115777933A CN 202211604735 A CN202211604735 A CN 202211604735A CN 115777933 A CN115777933 A CN 115777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parts
prebiotics
composition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47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何运辉
刘竹青
石举然
王欢
邹圣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henlan Biological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henlan Biological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henlan Biological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henlan Biological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47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组合物包括桑叶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虾青素微囊粉、陈皮粉、槐花粉、甜菊糖苷、低聚异麦芽糖、菊粉、抗性糊精、壳寡糖、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发酵陈皮粉和发酵槐花粉。该组方使用微生物发酵酶解后灭活的后生元与益生元结合,辅助益生菌增殖,快速起效,在促进吸收的同时,调控糖脂代谢,同时精选药食同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三者协同增效,多角度改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健康问题,本发明组方中的组分天然无副作用,安全有效,功能性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糖、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所占比例还在不断上升。高糖、高油饮食导致身体代谢压力增大,心血管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发生。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近些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脂肪供能比呈上升,农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而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等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仍不合理。健康体重方面,2012年中国≥18岁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与2002年比,增幅分别为7.3%和4.8%,农村增幅高于城市。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强调,全国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这就为心血管患病蓄积了大量的“后备军”。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提前干预意义重大。“三高共管”中的血糖管理同样面临挑战。估计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人数达1.298亿。在全国范围内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非常具有效价比,可减少9.53%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平均预期寿命增加0.82岁。
科学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肾病这五种疾病都是“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科学研究还发现,它们都是“氧化应激/氧化炎症”相关疾病,因此,抗氧化应激成为干预代谢的新靶点。
现有技术中,针对高血糖、高血脂等,主要以西药、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也有一些中成药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常规用药。但是这些方式往往依懒性比较强,副作用大,风险高,另一方面很多病人对药物制剂的排斥心理,导致出现主动停药,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等现象。而对于肥胖一直没有很好的干预手段。综上,提前干预、调控身体代谢水平、降低发病风险是更健康、经济成本更低的方式。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依赖性低、副作用小、高效的调节高血脂、高血糖的制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益生元、复合后生元相结合,得到一种具有调节代谢、减脂控糖功能的复合物,该组方使用微生物发酵酶解后灭活的后生元与益生元结合,辅助益生菌增殖,快速起效,在促进吸收的同时,调控糖脂代谢,同时精选药食同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三者协同增效,多角度改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健康问题,本发明组方中的组分天然无副作用,安全有效,功能性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1~10份、复合益生元15~40份和复合后生元1~8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50~70%、白芸豆提取物30~60%、虾青素微囊粉0~10%、陈皮粉0~10%、槐花粉0~10%和甜菊糖苷0~3%;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50~90%、菊粉10~50%、抗性糊精0~50%和壳寡糖1~10%;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1~10%、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0~99.9%、发酵陈皮粉0~15%和发酵槐花粉0~15%。
本发明中各种原料的作用介绍如下:
白芸豆提取物:白芸豆的生物学名叫多花菜豆,因花色多样而得名。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具有温和下气、利肠胃、止呃逆,健脾滋肾等功用,是一种滋补食品。功效成份菜豆素是一种天然的α-淀粉酶抑制剂,通过对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而发挥减肥效应,并经胃肠道排出体外,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作用于大脑中枢,减肥降糖的同时不抑制食欲。具有修复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等各种慢性代谢类疾病的功能。
桑叶提取物:桑叶在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字记载,作为传统中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眼花和消渴症(糖尿病)。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凝血、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抑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桑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为1-脱氧野尻霉素,其结构与糖高度相似,具有对α-葡糖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活性,从而减少人体对糖的消化吸收,降低血糖。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极显著的降糖作用。
槐花: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等,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复弹性,从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是利用益生菌对数十种天然果蔬及植物进行发酵所产生的有益物质的统称,具有调理肠胃、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活化细胞、帮助消化、润肠通便等作用。果蔬经过益生菌发酵后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活性酶、黄酮、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可促进体内糖脂代谢和毒素排出,从而发挥减脂促排作用。
壳寡糖:自然界唯一存在的带正电荷的可食性纤维素,它能调节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分布,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分解致癌物质,促进肠蠕动,增进蛋白质吸收。
低聚异麦芽糖: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抑制有害菌及腐败物质形成,促进肠道排出宿便,增加维生素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菊粉: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人和动物体内都缺乏分解菊粉的酶类,它在肠道的上部不会被水解成单糖,因而不会升高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含量,是十分理想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摄入菊粉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改善血脂状况;能大大提高Ca2+、Mg2+、Zn2+、Cu2+、Fe2+等矿物质的吸收;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健康,防止便秘等。
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植物乳杆菌H6是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的具有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可通过细胞膜吸附胆固醇、影响肠道微生物菌落、干预代谢基因的表达等途径降低胆固醇、减轻炎症等。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是以植物乳杆菌H6经发酵、灭活、离心、冷冻干燥工艺加工而成的冻干粉,冻干粉中含有菌种培养基和保护剂,同样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其相较于益生菌来说具有直接快速机能性(无需细菌生长和定植)、无人群限制(各种人群适用)、保存性好(更长更稳定的的保存期)等优势。灭活益生菌的细胞能粘附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上皮细胞,形成生物膜,竞争排斥致病微生物,从而保护肠道;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微生态制剂可以刺激肠道中固有的产酸微生物如乳酸菌的生长,从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肠粘膜非特异性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虾青素:一种类胡萝卜素和强大的抗氧化剂。虾青素广泛存在于虾、蟹、鱼、鸟、某些藻类及真菌中,现在主要来源于一种叫做雨生红球藻的微藻类生物。虾青素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即可以直接跨越从血液到大脑的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和眼球视网膜,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均起到保护作用。虾青素还能穿透血胰腺屏障和血睾丸屏障(人类三大主要屏障),发挥强大的捕捉自由基能力,也被称为“超级维生素E”。虾青素可以通过调节胆固醇(LDL、HDL)的含量、增加动脉壁的厚度及弹性等多种路线来保护心血管健康;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抗氧化水平而抗炎;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减轻炎症反应。
抗性糊精:由淀粉加工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是益生元的一种。抗性糊精热量低、耐热、耐酸、耐冷冻,可作为一种低热量可溶性食品原料。其具有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和促进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降血糖;降低胆固醇;控制体重;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等作用。
甜菊糖苷: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食用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能,故为糖尿病、肥胖病患者良好的天然甜味剂。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3~6份、复合益生元30~40份和复合后生元5~7份。
进一步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5份、复合益生元35份和复合后生元5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0%、白芸豆提取物30%、虾青素微囊粉8%、陈皮粉1%和槐花粉1%;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70%、菊粉15%、抗性糊精10%和壳寡糖5%;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2%、发酵陈皮粉2%和发酵槐花粉1%。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H6经发酵、灭活、离心、冷冻干燥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大豆分离蛋白、葡萄糖、低聚果糖按照质量比2:1:1混合,同时加入5~8倍水搅拌,加热至35~40℃,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溶液A的pH调整为6.2~6.6,接入104~105CFU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H6,在35~40℃下厌氧培养发酵24~48h,得到发酵液B;
S3,将发酵液B在85~90℃下进行灭活处理35~40min,平板培养表明无活菌生长,得灭活菌溶液C;
S4,溶液C经4000r/min离心15min,去除上清液,沉淀冷冻干燥后粉碎得冻干粉。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陈皮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陈皮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煎煮取滤液,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发酵得发酵溶液,之后经喷雾干燥得发酵陈皮粉。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陈皮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陈皮原料粉碎后加入酶解设备,同时加入5~9倍水并搅拌,浸泡5~8h,得到溶液A;
S2,向溶液A中添加硫酸调节pH至4.1~5.0,完成后向酶解设备中加入溶液A的3~6倍水搅拌,在35~46℃下保温30~60min,得到溶液B;
S3,向溶液B中加入5~12%的纤维素酶,每间隔1.5~2h搅拌一次,酶解36~48h,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C加热至95~100℃,加热煎煮1.5~2.5h,过滤得上清液D1;残渣加入5~6倍水,加热至95~100℃,加热煎煮1.5~2h,得溶液D2,合并D1和D2得到溶液D;
S5,将溶液D的pH调整为4.5~6.0,接入104~105CFU嗜酸乳杆菌,在35~40℃下培养发酵48~60h,在80~85℃下进行灭活处理50~60min,过滤得发酵溶液E;
S6,将溶液E浓缩至0.4~0.6倍,加入麦芽糊精,喷雾干燥得发酵陈皮粉。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槐花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槐花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煎煮取滤液,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发酵得发酵溶液,之后经喷雾干燥得发酵槐花粉。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槐花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槐花原料粉碎后加入酶解设备,同时加入5~8倍水并搅拌,浸泡5~8h,得到溶液A;
S2,向溶液A中添加硫酸调节pH至4.1~5.0,完成后向酶解设备中加入溶液A的3~6倍水搅拌,在35~46℃下保温30~60min,得到溶液B;
S3,向溶液B中加入5~10%的纤维素酶,每间隔1.5~2h搅拌一次,酶解36~45h,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C加热至95~100℃,加热煎煮1.5~2.5h,过滤得上清液D1;残渣加入5~6倍水,加热至95~100℃,加热煎煮1.5~2h,得溶液D2,合并D1和D2得到溶液D;
S5,将溶液D的pH调整为4.5~6.0,接入104~105CFU嗜酸乳杆菌,在35~40℃下培养发酵48~60h,在80~85℃下进行灭活处理50~60min,过滤得发酵溶液E;
S6,将溶液E浓缩至0.4~0.6倍,加入麦芽糊精,喷雾干燥得发酵槐花粉。
上述的组合物在辅助降血脂、降血压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固体饮料、液体饮料、片剂、丸剂或胶囊剂。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制备成固体饮料。
进一步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重量份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益生元、复合后生元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过100目筛;
S2,进行包装成小袋,即得到成品。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用于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等方面,相对于现有治疗药物依懒性比较强、副作用大、风险高、易引起病人排斥心理的缺点,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功效多样、无毒副作用、天然高效、易被接受、服用方便等优点。
该组方使用微生物发酵酶解后灭活的后生元与益生元结合,辅助益生菌增殖,快速起效,在促进吸收的同时,调控糖脂代谢,同时精选药食同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三者协同增效,多角度改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健康问题,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食品原料复配使用,本发明中的复合物天然无副作用,安全有效,功能性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一种各样品组对肥胖小鼠TC含量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图2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一中各样品组对肥胖小鼠TG含量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图3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一中各样品组对肥胖小鼠LDL-C含量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n=10);
图4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一中各样品组对肥胖小鼠HDL-C含量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图5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二中各样品组对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图6附图为本发明试验例三中人体试食实施例2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需药剂为常规实验药剂,采购自市售渠道;未提及的实验方法为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1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5份、复合益生元35份和复合后生元5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0%、白芸豆提取物30%、虾青素微囊粉8%、陈皮粉1%和槐花粉1%。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70%、菊粉15%、抗性糊精10%和壳寡糖5%。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2%、发酵陈皮粉2%和发酵槐花粉1%。
发酵陈皮粉由以下步骤制得:
S1,将陈皮原料粉碎后加入酶解设备,同时加入6倍水并搅拌,浸泡6h,得到溶液A;
S2,向溶液A中添加硫酸调节pH至4.5,完成后向酶解设备中加入溶液A的5倍水搅拌,在37℃下保温30min,得到溶液B;
S3,向溶液B中加入6%的纤维素酶,每间隔2h搅拌一次,酶解48h,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C加热至95℃,加热煎煮2h,过滤得上清液D1;残渣加入5倍水,加热至95℃,加热煎煮2h,得溶液D2,合并D1和D2得到溶液D;
S5,将溶液D的pH调整为5,接入104CFU嗜酸乳杆菌,在37℃下培养发酵48h,在80℃下进行灭活处理50min,过滤得发酵溶液E;
S6,将溶液E浓缩至0.5倍,加入麦芽糊精,喷雾干燥得发酵陈皮粉。
将该组合物制备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重量份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益生元、复合后生元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过100目筛;
S2,进行包装成小袋,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6份、复合益生元38份和复合后生元6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5%、白芸豆提取物30%和虾青素微囊粉5%。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60%、菊粉20%、抗性糊精12%和壳寡糖8%。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和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5%。
本实施例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5份、复合益生元35份和复合后生元5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0%、白芸豆提取物32%、陈皮粉4%和槐花粉4%。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50%、菊粉40%、抗性糊精5%和壳寡糖5%。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和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5%。
本实施例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麦芽糊精6份、复合益生元38份和复合后生元6份。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60%、菊粉20%、抗性糊精12%和壳寡糖8%。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和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5%。
本对比例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未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
对比例2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6份、麦芽糊精38份和复合后生元6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5%、白芸豆提取物30%和虾青素微囊粉5%。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和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5%。
本对比例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未添加复合益生元。
对比例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6份、复合益生元38份和麦芽糊精6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5%、白芸豆提取物30%和虾青素微囊粉5%。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60%、菊粉20%、抗性糊精12%和壳寡糖8%。
本对比例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未添加复合后生元。
试验例一探究本发明实施例成品降血脂功能:
选用实施例2、对比例1~3作为试验样品,选用雄性ICR小鼠,体重(20±2)g,实验前适应生长7天后,建立高脂肥胖模型。
组别及给药方式如表1所示,连续灌胃10d,末次给药空腹6h后测定:
表1
序号 组别 动物数量/只 给药方法
1 正常对照组 10只 灌胃等体积蒸馏水
2 阴性对照组 10只 灌胃等体积蒸馏水
3 样品1(实施例2)组 10只 灌胃给药200mg/kg
4 样品2(对比例1)组 10只 灌胃给药200mg/kg
5 样品3(对比例2)组 10只 灌胃给药200mg/kg
6 样品4(对比例3)组 10只 灌胃给药200mg/kg
合计 60只
测定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脂变化如图1~4所示。
TC是指血清中各种脂蛋白所含的胆固醇,即结合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的总和。根据图1分析可得,给药干预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中TC含量均有降低,其中实施例2差异最为显著。
TG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脂。根据图2分析可得,给药干预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中TG含量均有降低,其中实施例2差异最为显著。
LDL-C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其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其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正相关。根据图3分析可得,给药干预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中LDL-C含量均有降低,其中实施例2差异最为显著。
HDL-C为血清蛋白之一,富含磷脂质,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根据图4分析可得,给药干预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中HDL-C含量均有升高,其中实施例2差异最为显著。
综述所述,实施例2较对比例1~3有更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试验例二探究本发明实施例成品降血糖功能:
选用实施例2、对比例1~3作为试验样品,选用雄性ICR小鼠,体重(20±2)g,实验前适应生长7天,禁食10h后,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
组别及给药方式与表1一致,给药时间为连续给药10天。
测定指标包括:血清血糖值。
血糖变化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其中红色柱代表各组小鼠给药前血糖值,其他颜色柱代表给药10d后血糖值,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72h血糖值明显升高,连续用样品组灌胃10天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餐后血糖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实施例2差异最为显著。
综述所述,实施例2较对比例1~3有更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试验例三人体试食典型案例
试食对象:32岁健康女性
第一天晚餐摄入:碳水化合物(馒头)153.4g,青菜173.4g,猕猴桃105.3g,沙棘果汁236mL,红枣29.5g
第二天晚餐摄入:碳水化合物(馒头)153.6g,青菜177.7g,猕猴桃101.7g,沙棘果汁236mL,红枣32.4g,实施例2样品6g。
连续2天测定饭前及饭后3h内血糖变化,每15min测定一次,如图6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可以显著调节饭后血糖及碳水代谢。
试食期间,受试者未见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症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1~10份、复合益生元15~40份和复合后生元1~8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50~70%、白芸豆提取物30~60%、虾青素微囊粉0~10%、陈皮粉0~10%、槐花粉0~10%和甜菊糖苷0~3%;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50~90%、菊粉10~50%、抗性糊精0~50%和壳寡糖1~10%;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1~10%、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0~99.9%、发酵陈皮粉0~15%和发酵槐花粉0~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3~6份、复合益生元30~40份和复合后生元5~7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复合植物提取物5份、复合益生元35份和复合后生元5份;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桑叶提取物60%、白芸豆提取物30%、虾青素微囊粉8%、陈皮粉1%和槐花粉1%;
所述复合益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低聚异麦芽糖70%、菊粉15%、抗性糊精10%和壳寡糖5%;
所述复合后生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5%、综合蔬果植物酵素粉92%、发酵陈皮粉2%和发酵槐花粉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H6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H6经发酵、灭活、离心、冷冻干燥即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陈皮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陈皮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煎煮取滤液,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发酵得发酵溶液,之后经喷雾干燥得发酵陈皮粉。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槐花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槐花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煎煮取滤液,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发酵得发酵溶液,之后经喷雾干燥得发酵槐花粉。
7.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在辅助降血脂、降血压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固体饮料、液体饮料、片剂、丸剂或胶囊剂。
CN202211604735.6A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777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4735.6A CN1157779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4735.6A CN1157779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933A true CN115777933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4735.6A Pending CN1157779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93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096A (zh) * 2019-03-19 2019-07-12 理想如米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体重的酵素益生菌粉
CN111676157A (zh) * 2020-06-05 2020-09-18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植物乳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5285A (zh) * 2020-12-11 2021-03-23 田宇 减脂排毒酵素粉
CN112586744A (zh) * 2020-12-09 2021-04-02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体重的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1132A (zh) * 2021-04-16 2021-06-18 珠海中食果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糖减脂功效的白芸豆果蔬酵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28949A (zh) * 2022-07-08 2022-12-06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减肥功能的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096A (zh) * 2019-03-19 2019-07-12 理想如米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体重的酵素益生菌粉
CN111676157A (zh) * 2020-06-05 2020-09-18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植物乳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6744A (zh) * 2020-12-09 2021-04-02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体重的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5285A (zh) * 2020-12-11 2021-03-23 田宇 减脂排毒酵素粉
CN112971132A (zh) * 2021-04-16 2021-06-18 珠海中食果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糖减脂功效的白芸豆果蔬酵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28949A (zh) * 2022-07-08 2022-12-06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减肥功能的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4548B (zh) 枸杞复合保健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8252B (zh) 一种具有调理肠胃降血脂溶血栓功效的纳豆产品
CN112999261A (zh) 一种舒缓动脉硬化的纳豆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861866A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molokhia extract as active ingredient for improving gut microbiome or for alleviating, preventing, or treating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leaky gut syndrome, obesity, or metabolic disease
KR102513975B1 (ko) 차전자피가 함유된 장기능 개선용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
JP2008063246A (ja) 爆砕発酵処理食物繊維含有組成物
CN111436606A (zh) 一种浆果复合减肥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3123A (zh) 一种糖尿病全营养支持食品
JP5422200B2 (ja) 肝機能障害改善剤
KR102167812B1 (ko) 장건강 및 장개선 효능을 가지는 수수 및 팥 발효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712875A (zh) 黑藜麦减肥代餐
CN115777933A (zh) 一种调节代谢、减脂控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259086B (zh) 可调节便秘的营养大米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33473B1 (ko) 고구마 줄기를 포함하는 장내 미생물 개선용 조성물
KR101600884B1 (ko) 결명자 유산균 발효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변비 개선,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CN112971156A (zh) 一种葡萄叶膳食纤维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45573B1 (ko) 꾸지뽕을 이용한 건강 보조 식품용 효소액 및 환과 그 제조방법
CN112690386A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及抑菌作用并能增强心脑血管及人体免疫功能的食疗组方
CN111357902A (zh) 一种降血脂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58340B1 (ko) 변비 예방 또는 개선용 알로에 발효 식품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알로에 발효 식품조성물
CN110859304A (zh) 一种葵盘降嘌呤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69984A (zh) 一种发菜藻粉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中的应用
CN115363096B (zh) 一种具有缓解便秘、减肥功能的酸奶、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2405006B1 (ko) 다이어트 기능을 가진 콤부차 조성물
KR102203094B1 (ko) 천연물 유래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혈당 강하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