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9117A -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9117A
CN115769117A CN202180047720.1A CN202180047720A CN115769117A CN 115769117 A CN115769117 A CN 115769117A CN 202180047720 A CN202180047720 A CN 202180047720A CN 115769117 A CN115769117 A CN 115769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errule
optical fiber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77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濑真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69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9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8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 G02B6/382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with axial spring biasing or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58Clamping, i.e. with only elastic deform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连接器(1A)具备:插芯(20);弹簧(70),其配置在插芯(20)的后方;弹簧推压件(80),其在与插芯(20)之间夹持弹簧(70),并供光纤(11)插通;以及壳体(30),其在内部收容插芯(20)以及弹簧(70),通过卡止弹簧推压件(80),成为插芯(20)被弹簧(70)向前方施力的状态。弹簧推压件(80)构成为能够对光纤(11)进行插拔。

Description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20年10月1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7370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为了将具有多个光纤的光纤线缆铺设于管道(管路),而以连接器(光连接器)在光纤线缆的各光纤的端部(前端部)终止(成为端部)的状态,使光纤线缆通过管道。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83087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要求不改变管道的大小(粗细)地将更多的光纤铺设于管道。这里,从管道、光纤的长度方向观察得到的光连接器的大小比光纤大。因此,光连接器导致的体积增加成为使能够通过管道的光纤的数量增加的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能够使更多的光纤通过管道。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光连接器具备:插芯,该插芯具有连接端面、和能够供光纤插通至上述连接端面的光纤孔;弹簧,在将上述光纤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上述连接端面侧设为前方,将其相反侧设为后方时,该弹簧配置在上述插芯的后方;弹簧推压件,该弹簧推压件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在与上述插芯之间夹持上述弹簧,供上述光纤插通;以及壳体,该壳体在内部收容上述插芯以及上述弹簧,通过卡止上述弹簧推压件,成为上述插芯被上述弹簧向前方施力的状态,上述弹簧推压件构成为能够对上述光纤进行插拔。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壳体构成为在其内部收容插芯。因此,壳体从光纤孔的长度方向观察大于插芯。另外,与壳体卡止的弹簧推压件从长度方向观察自然也大于插芯。另一方面,壳体构成为在其内部收容弹簧,因此弹簧从光纤孔的长度方向观察能够小于插芯的大小。
而且,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在光纤的端部设置了插芯之后,能够使光纤插通弹簧推压件。另外,能够在壳体的内部收容插芯。即,构成光连接器的部件中的尺寸较大的壳体以及弹簧推压件能够在将插芯设置于光纤的端部后相对于这些光纤以及插芯来安装。因此,能够以在光纤的端部设置了构成光连接器的部件中的尺寸较小的插芯以及弹簧的状态,在使光纤通过管道后,相对于光纤以及插芯安装构成光连接器的部件中的尺寸较大的壳体。由此,在使光纤通过管道的阶段,能够将光纤的端部中的光连接器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光纤通过管道。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进一步具备销夹持件,该销夹持件配置在上述插芯与上述弹簧之间,对上述弹簧的前端部进行保持,上述光纤被保护部件保护,上述保护部件的一端与上述销夹持件卡止。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上述弹簧推压件具有:第1部件,该第1部件与上述弹簧接触;以及第2部件,该第2部件在内部收容并支承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壳体卡止,上述第2部件构成为能够对上述光纤进行插拔。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部件构成为能够从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对上述光纤进行插拔。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部件具有供上述光纤插通的筒部,在上述筒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该狭缝遍及上述筒部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全长延伸,上述第1部件具有插入到上述狭缝的定位突起。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部件由在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2个分割结构体构成。
在上述光连接器中,也可以是,在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上述第1部件的最大尺寸为上述插芯的最大尺寸以下。
上述光连接器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帽,该帽从前方覆盖上述光纤孔;以及引导销,该引导销设置为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贯通上述插芯,上述帽具有嵌合孔,该嵌合孔供从上述连接端面向前方突出的上述引导销的前端部嵌入。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光连接器的方法,具备:第一工序,从上述光纤的端部依次配置上述插芯、上述弹簧;第二工序,在上述第一工序之后,使上述光纤插通上述弹簧推压件;以及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二工序之后,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收容上述插芯、上述弹簧,并且通过使上述弹簧推压件以及弹簧推压件与上述壳体卡止,成为上述插芯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
在上述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在实施了第一工序之后,且在实施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之前,使光纤通过管道,其中,上述第一工序将尺寸较小的插芯、弹簧设置于光纤,上述第二工序将尺寸较大的弹簧推压件安装于光纤,上述第三工序将尺寸较大的壳体安装于插芯。由此,在使光纤通过管道的阶段,能够将光纤的端部中的光连接器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光纤通过管道。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更多的光纤通过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向视图。
图3是图1的光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侧观察图3及图4的第1部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图3的插芯、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而得到的图。
图7是表示图1及图2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8是对接着图7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接着图8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接着图9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放大表示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图11中的第2部件分割成2个分割结构体的图。
图13是从前侧观察图11的第2部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后侧观察图11的第1部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光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具备光缆10、插芯20、壳体30、联接器40、帽C、2根引导销50、销夹持件60、弹簧70、弹簧推压件80和压接环90。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是所谓的MPO(Multi-fiber Push On)型。
如图2及图3所示,光缆10具有多根光纤11、和包覆这些多根光纤11的外皮12。多根光纤1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为了插通插芯20内,而从外皮12的端部向外侧伸出。即,在壳体30内的光纤11的外周不设置外皮12。
在插芯20形成有2个引导孔21、多个光纤孔22以及2个限制突起23。引导孔21以及光纤孔22在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开口。在各引导孔21插通有引导销50,在各光纤孔22插通有光缆10的光纤11的端部。插芯20所具有的光纤孔22的数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仅为1个。即,光连接器1A所具备的光纤11的数量可以为1根,也可以为多根。
另外,光连接器1A具有护罩25。护罩25插入到插芯20内。
(方向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纤11或引导孔21、光纤孔22的长度方向称为轴向X。将2个引导孔21或2个引导销50排列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横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与轴向X正交。将与轴向X及左右方向Y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纵向宽度方向)。另外,将轴向X中的连接端面24侧称为前方(+X侧)或前端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方(-X侧)或基端侧。
插芯20的引导孔21以及光纤孔22分别在轴向X贯通插芯20。另外,插芯20的限制突起23从左右方向Y上的插芯20的两端向外侧突出。
插入到光纤孔22的光纤11的端面在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露出。连接端面24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朝向后方的方式相对于上下方向Z倾斜。具有上述的倾斜的连接端面24例如通过对插芯20进行研磨而能够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插芯20如图6所示从前方观察形成为上下方向Z(纵向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左右方向Y(横向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横宽的长方形。
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30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壳体30朝向前方及后方开口。在壳体30从后方插入有插芯20。在将插芯20收容于壳体30的内部的状态下,插芯20的限制突起23从后方与在壳体30的内侧形成的防脱部31抵接。即,插芯20的限制突起23对插芯20从壳体30向前方脱落进行限制。收容在壳体30的内部的插芯20中的包含连接端面24在内的前端部分从壳体30的前端的开口部向前方突出。
如图2所示,在壳体30形成有2个卡止孔32。卡止孔32形成于左右方向Y上的壳体30的两端部。在图2中,各卡止孔32在左右方向Y从壳体30的内侧向外侧贯通。此外,各卡止孔32例如也可以是不贯通而从壳体30的内侧朝向外侧凹陷的有底的孔。
如图1~图3所示,联接器40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从外侧包围壳体30。虽省略详细说明,但联接器40是在从连接对象物(适配器等)拉拔光连接器1A时被使用者把持并向后方拉动的部件。
如图2所示,在轴向X上,在壳体30与联接器40之间设置有2个第2弹簧35。2个第2弹簧35配置于左右方向Y上的壳体30的两侧。第2弹簧35朝向前方对联接器40进行施力,朝向后方对壳体30进行施力。第2弹簧35具有使相对于壳体30向后方移动了的联接器40向前方进行复原位移的作用。
如图2及图3所示,销夹持件60配置在插芯20的后方,对从插芯20向后方突出的引导销50的后端部进行保持。销夹持件60具有夹持主体61和弹簧保持部62。
夹持主体61包括对2根引导销50的后端部分别进行保持的2个销保持部63。被销保持部63保持的各引导销50在轴向X向夹持主体61的前方延伸。各引导销50例如从插芯20的后方插入到引导孔21,并从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向前方突出。对2根引导销50进行保持的夹持主体61从后方与插芯20接触,由此防止2根引导销50向插芯20的前方脱落。此外,若插芯20的基端部(基端侧的端部)与夹持主体61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并且销保持部63是弹性体,则也能够将引导销50从插芯20的前端侧(连接端面24侧)插入并将引导销50嵌入夹持主体61(销保持部63)来固定。
弹簧保持部62从夹持主体61向后方突出。弹簧保持部62对在销夹持件60的后方配置的筒状的弹簧70的前端部进行保持。具体而言,弹簧保持部62嵌入弹簧70的前端部的内侧。由此,弹簧70的前端部被销夹持件60保持。
另外,在销夹持件60形成有在轴向X贯通的插通孔64。插通孔64形成于在轴向X排列的夹持主体61以及弹簧保持部62双方。在插通孔64插通有从插芯20向后方延伸突出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
帽C从前方覆盖在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开口的光纤孔22,由此抑制污物等附着于在连接端面24露出的光纤11的端面或产生损伤。帽C具有2个嵌合孔CH。在2个嵌合孔CH中嵌入有从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向前方突出的引导销50的前端部。由此,能够将帽C保持于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
如图1及图2所示,帽C在安装于插芯20的状态下从前方观察形成为不向插芯20的外侧伸出的大小,也就是说,形成为在从轴向X(从光连接器1A的正面)观察时收容在比连接端面24的外周靠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方观察到的帽C的形状及大小与从前方观察到的插芯20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帽C形成为与轴向X正交的剖面随着从插芯20向前方分离而变小的前端变细形状。
如图2及图3所示,弹簧70配置在插芯20、销夹持件60的后方,能够在轴向X弹性变形。具体而言,弹簧70是在轴向X弹性地伸缩的筒状的螺旋弹簧。在弹簧70的内侧插通有位于销夹持件60的后方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弹簧70与插芯20、销夹持件60一起收容于壳体30的内部。
弹簧推压件80在轴向X上在弹簧推压件80与销夹持件60之间夹持弹簧70。如图2~图4所示,弹簧推压件80具有第1部件81和第2部件82,能够供光纤11插通。
第1部件81配置在弹簧70的后方,设置为与弹簧70的后端部接触。虽未图示,但第1部件81能够在配置于弹簧70的后端部的状态下与插芯20、销夹持件60及弹簧70一起收容于壳体30的内部。第1部件81具有主体部811、弹簧保持部812及定位突起813。
主体部811形成为与弹簧70对应的筒状。在主体部811的内侧插通有位于弹簧70的后方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从轴向X观察到的主体部811的大小与筒状的弹簧70的外径的大小对应。由此,通过将第1部件81配置在弹簧70的后方,主体部811能够覆盖弹簧70的后端。
弹簧保持部812从主体部811向前方(前端侧)突出。弹簧保持部812对弹簧70的后端部进行保持。具体而言,通过将弹簧保持部812嵌入形成筒状的弹簧70的后端部的内侧,弹簧70的后端部被弹簧保持部812保持。由此,第1部件81固定于弹簧70的后端部。弹簧保持部812形成为不从前侧覆盖形成为筒状的主体部811的内侧的空间。弹簧保持部812如图3及图4所示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分割,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与主体部811相同的筒状。
如图3~图5所示,定位突起813从主体部811向后方突出。定位突起813以不从后侧覆盖主体部811的内侧的空间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811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图5中,定位突起813形成于主体部811的上下方向Z上的上端,但定位突起813的位置不限于此。定位突起813在轴向X上插入到后述的第2部件82的狭缝823(参照图9)。
如图6所示,在与轴向X(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第1部件81的最大尺寸L1为插芯20的最大尺寸L2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件81从轴向X观察形成为圆形。因此,第1部件81的最大尺寸成为从轴向X观察到的圆形的直径尺寸。另一方面,插芯20从轴向X观察形成为以左右方向Y为长边的长方形。因此,插芯20的最大尺寸从轴向X观察成为左右方向Y(横向宽度方向)的尺寸。
而且,第1部件81的直径尺寸(左右方向Y的尺寸)如图6所示从前方观察为插芯20的左右方向Y上的尺寸(长边的尺寸)以下。因此,第1部件81不从插芯20的左右方向Y的两端向外侧伸出。另一方面,第1部件81的直径尺寸(上下方向Z的尺寸)大于插芯20的上下方向Z上的尺寸(短边的尺寸),因此第1部件81从插芯20的上下方向Z的两端向外侧伸出。但是,在上下方向Z上从插芯20的两端向外侧伸出的第1部件81的伸出长度小于插芯20的上下方向Z上的尺寸。
图2~图4所示的第2部件82从后方(基端侧)支承第1部件81。另外,第2部件82与壳体30卡止。第2部件82具有筒部821和2个卡止片822。
筒部821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供位于第1部件81的后方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筒部821构成为在插芯20被设置于光纤11的端部的状态下,能够对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进行插拔。具体而言,在筒部821形成有狭缝823。狭缝823在筒部821的周向的一部分遍及筒部821的轴向X上的全长延伸。
即,狭缝823在筒部821的轴向X的两端开口。由此,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通过筒部821的狭缝823,由此能够相对于筒部821从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对延伸突出部13进行插拔。本实施方式的狭缝823形成于筒部821的上下方向Z上的上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的筒部821的内部空间从轴向X观察小于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因此,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无法通过筒部821的内部空间。
上述的筒部821的前端与第1部件81的主体部811的后端接触,由此筒部821从后方支承第1部件81。另外,在筒部821从后方支承了第1部件81的状态下,在轴向X上,第1部件81的定位突起813被插入到筒部821的狭缝823(参照图9)。由此,能够抑制或防止第1部件81与第2部件82在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上相对地错位。另外,也能够抑制或防止筒状的第1部件81与第2部件82在周向错位。这样,向狭缝823的一部分插入定位突起813,由此狭缝823的一部分作为用于抑制第1部件81的旋转的抑制部发挥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筒部821包括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的筒主体824、和在筒主体824的前端部向左右方向Y的两侧伸出的伸出部825。筒主体824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筒主体824被插入光缆10的外皮12的内侧。在筒主体824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826。多个突起826在将筒主体824插入到外皮12的内侧的状态下卡挂于外皮12的内周。由此,在将筒主体824插入到外皮12的内侧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筒主体824向外皮12的外侧脱落。
2个卡止片822分别从筒部821向前方延伸。具体而言,2个卡止片822从筒部821中的伸出部825的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向前方延伸。在各卡止片822的前端形成有卡止突起827。各卡止突起827从卡止片822向第2部件82的左右方向Y上的外侧突出。如图6所示,2个卡止片822从轴向X观察位于从插芯20的左右方向Y的两端向外侧伸出的位置。
如图2所示,各卡止突起827与壳体30的卡止孔32卡止。具体而言,在轴向X上,第2部件82的筒部821在筒部821与插芯20之间夹持销夹持件60、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另外,在第2部件82的卡止片822从后方被插入到壳体30的内部的状态下,第2部件82的卡止突起827与壳体30的卡止孔32卡止。在该状态下,弹簧70弹性地压缩变形(弹性变形),从而利用该弹簧70的弹力将插芯20向前方施力。
如图2及图3所示,压接环90形成为筒状。压接环90从外侧对光缆10的外皮12以及插入到外皮12的内侧的第2部件82的筒部821(筒主体824)进行压接,由此固定外皮12与筒主体824。与第2部件82相同地,在压接环90中,在压接环90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91,该狭缝91遍及压接环90的轴向X上的全长延伸。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7~图10,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制造光连接器1A时,首先,实施第一工序。在第一工序中,如图3所示,从光纤11的端部依次配置插芯20、保持了2根引导销50(参照图3)的销夹持件60、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
具体而言,在第一工序中,首先,使光缆10的从外皮12拉出的光纤11的端部插通第1部件81、弹簧70以及销夹持件60,之后插入插芯20的光纤孔22(参照图3)。接下来,使销夹持件60与插芯20的后方接触,将被销夹持件60保持的2根引导销50分别从插芯20的后方插入引导孔21(参照图3),使各引导销50的前端部从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参照图3)突出。另外,使销夹持件60以及第1部件81的弹簧保持部812保持弹簧70的两端部。另外,将各引导销50的前端部嵌入帽C的嵌合孔CH(参照图2),由此帽C覆盖在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开口的光纤孔22。由此,第一工序完成。图7表示上述的第一工序后的状态。
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光纤11相对于插芯20(特别是连接端面24)的定位等要求高精度的作业较多,因此优选在工厂中实施。
在第一工序后,实施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如图7及图8所示,使向插芯20的后方延伸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位于第1部件81的后方的第2部件82的筒部821。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通过筒部821的狭缝823,由此延伸突出部13插通筒部821的内侧。
之后,如图8及图9所示,使第2部件82向前方移动,而通过第2部件82从后方支承第1部件81。另外,将第1部件81的定位突起813插入到第2部件82的狭缝823,由此对第1部件81与第2部件82相对地进行定位。
另外,在第二工序中,如图7~图9所示,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位于第2部件82的后方的压接环90。具体而言,与第2部件82相同地,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通过压接环90的狭缝91,由此延伸突出部13插通压接环90的内侧。
在第二工序之后,实施第三工序。在第三工序中,如图9及图10所示,从壳体30的后方向内部收容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并且使第2部件82与壳体30卡止。由此,弹簧70弹性变形,从而成为插芯20凭借弹簧70的弹力而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
在上述的第二工序及第三工序中,不包括要求高精度的作业,因此例如也可以在将光缆10(光纤11)铺设在管道的现场中来实施。
最后,通过实施将第2部件82的筒部821插入光缆10的外皮12,并从外侧对这些筒部821以及外皮12进行压接而将其固定的固定工序,完成光连接器1A的制造。
此外,在上述的光连接器1A的制造方法中,固定工序例如也可以在第二工序与第三工序之间被实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中,壳体30构成为在其内部收容插芯20。因此,壳体30从光纤孔22的长度方向观察大于插芯20。另外,与壳体30卡止的弹簧推压件80从长度方向观察自然也大于插芯20。另一方面,壳体30构成为在其内部收容弹簧70,因此弹簧70从光纤孔22的长度方向观察能够小于插芯20的大小。在这样的光连接器1A中,在光纤11的端部设置了插芯20之后,能够使光纤11插通尺寸较大的弹簧推压件80。其结果,能够使更多的光纤11通过管道。
另外,弹簧推压件80具有与弹簧70接触的第1部件81、和在内部收容且支承第1部件81并与壳体30卡止的第2部件82,第2部件82构成为能够对光纤11进行插拔。通过该结构,壳体30及与其卡止的第2部件82从轴向X观察大于插芯20。例如,如图6所示,从轴向X观察,第2部件82的左右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插芯20的左右方向Y上的尺寸。另一方面,弹簧70以及销夹持件60收容于壳体30。另外,第1部件81成为不具有与壳体30卡止的功能的结构,由此能够缩小从轴向X观察向插芯20的外侧伸出的弹簧70、销夹持件60以及第1部件81的大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光纤11通过管道。
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以及光连接器1A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在第一工序之后实施第二工序,其中,上述第一工序在光纤11的端部设置尺寸较小的插芯20,并且在插芯20的后方设置尺寸较小的销夹持件60、弹簧70,上述第二工序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尺寸较大的弹簧推压件80。另外,能够在第一工序之后实施使插芯20、销夹持件60以及弹簧70收容于尺寸较大的壳体30的内部的第三工序。即,能够当在光纤11的端部设置尺寸较小的插芯20,且在插芯20的后方设置尺寸较小的销夹持件60、弹簧70之后,将尺寸较大的弹簧推压件80以及壳体30相对于光纤11以及插芯20进行安装。
由此,能够在实施第一工序之后且在实施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之前,使光纤11(光缆10)通过管道,其中,上述第一工序在光纤11的端部设置尺寸较小的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上述的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设置尺寸较大的弹簧推压件80以及壳体30。即,在使光纤11(光缆10)通过管道的阶段,能够将光纤11的端部中的光连接器1A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光纤11(光缆10)通过管道。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构成为能够从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对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进行插拔。因此,能够不使在光纤11的端部设置的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通过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内侧,而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由此,即使供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的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内部空间的大小从轴向X观察小于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也能够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简单地插通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823,该狭缝823遍及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轴向X上的全长延伸。由此,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通过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狭缝823,由此能够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插通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因此,能够不使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通过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的内侧,而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相对于弹簧推压件80的筒部821可靠地插通。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弹簧推压件80的第1部件81具有插入到筒部821的狭缝823的定位突起813。因此,通过将第1部件81的定位突起813插入第2部件82的筒部821的狭缝823,能够将第1部件81与第2部件82相对地定位。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与轴向X(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簧推压件80的第1部件81的最大尺寸L1为插芯20的最大尺寸L2以下。因此,能够特别地缩小从轴向X观察向插芯20的外侧伸出的第1部件81的大小。由此,在使光纤11通过管道的阶段,能够将光纤11的端部中的光连接器1A的大小抑制为更小,因此能够使更多的光纤11通过管道。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弹簧推压件80的第1部件81覆盖弹簧70的后端部。由此,在以在插芯20的后方安装了弹簧70以及第1部件81的状态使光纤11通过管道时,能够防止从插芯20向后方延伸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因弹簧70的后端部而损伤。即,能够在使光纤11通过管道时,实现对光纤11的保护。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弹簧推压件80的第1部件81通过第1部件81的弹簧保持部812与弹簧70的后端部嵌合而被固定于弹簧70。由此,在安装壳体30以及第2部件82之前的状态下,特别是在使光纤11通过管道时,能够抑制或防止第1部件81从弹簧70的后端部突然脱落。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1部件81的弹簧保持部812构成为嵌入弹簧70的后端部的内侧。因此,能够防止从轴向X观察时第1部件81向弹簧70的外侧伸出,并且能够将第1部件81固定于弹簧70的后端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引导销50的前端部嵌入帽C的嵌合孔CH,能够在帽C从前方覆盖在插芯20的连接端面24开口的光纤孔22的状态下保持帽C。由此,即使从轴向X观察时帽C未被形成为向插芯20的外侧伸出,也能够在从前方覆盖插芯20的光纤孔22的位置保持帽C。因此,即使利用帽C来保护通过光纤孔22并向连接端面24露出的光纤11的端面,也能够在使光纤11通过管道的阶段,将光纤11的端部中的光连接器1A的大小抑制为较小,而能够使更多的光纤11通过管道。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向帽C的嵌合孔CH嵌入引导销50的前端部,由此能够将插芯20夹在设置于引导销50的前端部的帽C与设置于引导销50的后端部的销夹持件60之间。由此,即使壳体30、第2部件82未被安装于插芯20,也能够防止插芯20相对于引导销50以及销夹持件60向前方脱落。因此,能够防止在壳体30、第2部件82未被安装于插芯20的状态下,插芯20在使光纤11通过管道时脱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1~图1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说明的结构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除弹簧推压件80B之外,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光缆10、插芯20、壳体30、联接器40、帽C、引导销50、销夹持件60、弹簧70、压接环90(参照图1~图3等))。在图11及图12中,光连接器1B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相同的结构除光纤11之外被省略。
弹簧推压件8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簧推压件80相同,具有第1部件81B和第2部件82B。
第1部件81B具有主体部811、弹簧保持部812及定位突起813B。主体部811以及弹簧保持部81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1部件81B的定位突起813B如图14所示那样从主体部811向后方突出有2个。2个定位突起813B位于主体部811中的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此外,2个定位突起813B例如也可以位于主体部811中的上下方向Z的两端部。
如图11及图13所示,第2部件82B具有筒部821B和2个卡止片822。筒部821B以及卡止片82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在筒部821B不形成狭缝823(参照图4等)。另外,在筒部821B形成有定位凹部828,该定位凹部828从在轴向X上与第1部件81B(特别是定位突起813B)对置的面凹陷。定位凹部828的数量与上述的定位突起813B的数量(2个)对应。2个定位凹部828在筒部821B中在左右方向Y隔开间隔排列。第1部件81B的定位突起813B沿轴向X插入各定位凹部828。由此,能够抑制或防止第1部件81B与第2部件82B在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上相对地错位。另外,也能够抑制或防止筒状的第1部件81B与第2部件82B在周向上错位。
如图12~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部件82B由2个分割结构体85构成。各分割结构体85具有半筒状部851。半筒状部851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半筒状。通过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的半筒状部851组合,而构成筒部821B。
在各分割结构体85的半筒状部851形成有2个凸部853与2个凹部854。通过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的一方的凸部853嵌入另一方的凹部854,而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相互固定。
2个分割结构体85在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分割结构体85在第2部件82B中的2个卡止片822排列的方向(即左右方向Y)排列。因此,各分割结构体85具有与半筒状部851形成为一体的1个卡止片822。
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能够通过实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A的制造方法相同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第三工序等来制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工序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在将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在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在图11及图12中为左右方向Y)上配置于第2部件82B的2个分割结构体85之间的状态下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组合,而使延伸突出部13插通第2部件82B的筒部821B的内侧。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以及光连接器1B的制造方法,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第2部件82B(特别是筒部821B)由2个分割结构体85构成。因此,通过在将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在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2个分割结构体85之间的状态下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组合,而能够使延伸突出部13插通第2部件82B的筒部821B。即,通过将2个分割结构体85相互装卸,能够将延伸突出部13相对于筒部821B从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进行插拔。因此,能够不使插芯20、销夹持件60、弹簧70、第1部件81B通过筒部821B的内侧,而使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相对于筒部821B可靠地插通。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B中,例如也可以是,仅第2部件82B中的筒部821B由2个分割结构体85构成,第2部件82B的2个卡止片822仅包含在一方的分割结构体85中。为了这样构成第2部件82B,例如筒部821B(特别是筒主体824)只要由在上下方向Z排列的2个半筒状部851构成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及图1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C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说明的结构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C中,如图15所示,主要是销夹持件600的形状、外皮(保护部件)120的形成区域以及弹簧推压件8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销夹持件600进一步具有突起部621。突起部621从弹簧保持部620向后方突出。如图15所示,突起部621具有直线部622和伸出部623。
直线部622从弹簧保持部620向后方延伸,呈直线形状。伸出部623设置于直线部622的后方,比直线部622向外侧伸出。
另外,在销夹持件600形成有在轴向X贯通的插通孔640。插通孔640形成于在轴向X排列的夹持主体61、弹簧保持部620、突起部621。在插通孔640插通有从插芯20向后方延伸突出的光纤11的延伸突出部13。
如图15所示,外皮120的一端120a与突起部621的直线部622卡止。由此,突起部621被外皮120覆盖。外皮120例如能够使用编织管。所谓编织管,是将纤维(通常为树脂纤维)编成网状而制成的管。通过使用编织管作为外皮120,如图15所示,外皮120能够根据突起部621的形状而变形。即,在突起部621插入到外皮120的内侧的状态下,伸出部623从内侧朝向外侧使外皮120撑开。由此,伸出部623容易卡挂于外皮120。
压接环625形成为筒状。在压接环625中,在压接环625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626,该开口626遍及压接环625的轴向X上的全长延伸。压接环625从外侧对光缆10的外皮12以及在外皮12的内侧配置的突起部621进行压接。由此,将外皮120与突起部621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推压件80不具有第1部件。另外,如图15所示,在第2部件82的内部形成有台阶部830。以弹簧70的后端部与台阶部830的前表面831接触的方式设置弹簧70。前表面831的大小与弹簧70的外径的大小对应。通过将第2部件82配置在弹簧70的后方,弹簧70向前方被施力。
另外,护罩250形成为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设置在插芯20内。护罩250的一端插通插芯20内,护罩250的另一端向插芯20的外侧突出。在护罩250内插通有光纤11。护罩250由弹性部件形成。护罩25是用于以不对光纤11施加应力的方式保护光纤的部件。
接下来,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C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光连接器1C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第一工序中,如图16所示,从光纤11的端部依次配置插芯20、保持了2根引导销50的销夹持件600以及弹簧70。
在第二工序中,使弹簧70与弹簧推压件80的前表面831抵接。另外,使外皮120的一端120a覆盖在突起部621上。使被外皮120覆盖的突起部621通过压接环625的开口626。对压接环625进行压接,由此将外皮120与突起部621固定。
在第三工序中,从壳体30的后方向内部收容插芯20、销夹持件600以及弹簧70,并且使弹簧推压件80与壳体30卡止。由此,弹簧70弹性变形,从而成为插芯20凭借弹簧70的弹力而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C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光纤11被外皮120(保护部件)保护,外皮120的一端120a与销夹持件600卡止。由此,即使弹簧70在长度方向上进行了移动,弹簧70也不会与光纤11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光纤11因弹簧70而损伤。即,能够在使光纤通过管道时,实现对光纤11的保护。
另外,外皮120的一端120a延伸至销夹持件600的突起部621的直线部622,因此能够更加抑制突起部621向外皮120的外侧脱落。另外,突起部621具有伸出部623,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突起部621向外皮120的外侧脱落。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C的制造方法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不具备第1部件81,因此能够省略配置第1部件81的工序。由此,能够实现制造时间的缩短。
此外,作为外皮120,使用了编织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外皮12也可以使用编织管。
另外,销夹持件60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形状不同,但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形状相同。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只要外皮120的一端120a延伸至销夹持件600的后端即弹簧保持部620即可。
另外,构成为外皮120的一端120a与销夹持件600的突起部621的直线部622卡止,但也可以构成为延伸至伸出部623。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外皮1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并且能够省略压接环625。
另外,通过压接环625来固定外皮120与突起部621,但也可以不必具备压接环625。也可以使用具有比直线部622的外径小的内径并且具有弹性的外皮120包覆突起部621,由此将外皮120与突起部621固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中,第1部件81、81B的弹簧保持部81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供弹簧70的后端部嵌入弹簧保持部812的内侧。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例如也可以不具备销夹持件60。在该情况下,引导销50例如也可以固定于插芯20。另外,插芯20也可以支承并保持弹簧70的前端部。
附图标记说明:
L1…第1部件的最大尺寸;L2…插芯的最大尺寸;1A、1B、1C…光连接器;11…光纤;13…延伸突出部;20…插芯;22…光纤孔;24…连接端面;30…壳体;50…引导销;60、600…销夹持件;70…弹簧;80、80B…弹簧推压件;81、81B…第1部件;813…定位突起;82、82B…第2部件;821、821B…筒部;823…狭缝;85…分割结构体;C…帽;CH…嵌合孔;X…轴向(光纤孔的长度方向)。

Claims (9)

1.一种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芯,所述插芯具有连接端面、和能够供光纤插通至所述连接端面的光纤孔;
弹簧,在将所述光纤孔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连接端面侧设为前方,将其相反侧设为后方时,所述弹簧配置在所述插芯的后方;
弹簧推压件,所述弹簧推压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在与所述插芯之间夹持所述弹簧,并供所述光纤插通;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收容所述插芯以及所述弹簧,通过卡止所述弹簧推压件,成为所述插芯被所述弹簧向前方施力的状态,
所述弹簧推压件构成为能够对所述光纤进行插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销夹持件,所述销夹持件配置在所述插芯与所述弹簧之间,对所述弹簧的前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光纤被保护部件保护,所述保护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销夹持件卡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推压件具有:
第1部件,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弹簧接触;以及
第2部件,所述第2部件在内部收容并支承所述第1部件,并与所述壳体卡止,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能够对所述光纤进行插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能够从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对所述光纤进行插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具有供所述光纤插通的筒部,
在所述筒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遍及所述筒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全长延伸,
所述第1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狭缝的定位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由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2个分割结构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第1部件的最大尺寸为所述插芯的最大尺寸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帽,所述帽从前方覆盖所述光纤孔;以及
引导销,所述引导销设置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插芯,
所述帽具有嵌合孔,所述嵌合孔供从所述连接端面向前方突出的所述引导销的前端部嵌入。
9.一种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所述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工序,从所述光纤的端部依次配置所述插芯、所述弹簧;
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之后,使所述光纤插通所述弹簧推压件;以及
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收容所述插芯、所述弹簧,并且通过使所述弹簧推压件与所述壳体卡止,成为所述插芯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
CN202180047720.1A 2020-10-15 2021-06-04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7691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3708 2020-10-15
JP2020-173708 2020-10-15
PCT/JP2021/021362 WO2022079943A1 (ja) 2020-10-15 2021-06-04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9117A true CN115769117A (zh) 2023-03-07

Family

ID=8120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7720.1A Pending CN115769117A (zh) 2020-10-15 2021-06-04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6852A1 (zh)
JP (1) JP7389269B2 (zh)
CN (1) CN115769117A (zh)
WO (1) WO20220799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3714A1 (ja) * 2022-06-03 2023-12-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光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光接続構造
CN116047671B (zh) * 2023-01-31 2023-08-25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型光纤连接器及自动配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9538A (ja) * 1998-07-21 2000-02-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コネクタ
US20040120656A1 (en) 2002-12-18 2004-06-24 Vladimir Banas Angled spring push for optical ribbon cable
US7245813B2 (en) 2005-06-20 2007-07-17 Us Conec, Ltd. Dust cap for an optical ferrule
JP4799375B2 (ja) * 2006-11-14 2011-10-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多心用光コネクタ
US8684611B2 (en) 2011-02-22 2014-04-01 Us Conec, Ltd. Two-piece spring push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with large diameter fiber optic cables
WO2015017170A1 (en) 2013-07-31 2015-02-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article-collecting cover
US9810851B2 (en) 2015-09-25 2017-11-0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ulti-fiber connector for use with ribbon fiber optic cable
US10191227B2 (en) 2016-01-20 2019-01-29 Alliance Fiber Optics Products, Inc.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small profile, and cable assemblies,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71903B1 (en) * 2018-06-04 2019-08-06 Us Conec Ltd Spacers for use in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10983280B2 (en) * 2018-10-11 2021-04-20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Fiber splicing using a two-piece ferrule to form a MPO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89269B2 (ja) 2023-11-29
JPWO2022079943A1 (zh) 2022-04-21
US20230296852A1 (en) 2023-09-21
WO2022079943A1 (ja)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2291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US7234877B2 (en) Fiber optic industrial connector
CN107533200B (zh) 光连接器插头、光连接器用插座及光连接器连接构造
JP4957363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EP2495590B1 (en) Optical connector
US8348519B2 (en) Reversi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EP1868018B1 (en) Activation tool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JP6272649B2 (ja) 光コネクタ
CN115769117A (zh)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5882765B2 (ja) 光コネクタ
JP3504567B2 (ja) 光コネクタ
JP2020056911A (ja) 光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CN114222938A (zh) 固定构件、光连接器、带牵引端的光缆和光缆铺设方法
JP6085489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5888881B2 (ja) 光コネクタ
JPH11305071A (ja) 光コネクタ
JP4155153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材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
US7416348B2 (en) Optical connector excellent in assemblability and dimensional accuracy
US20130315540A1 (en) Optical connector for cables having a bend insensitive fiber
CA3133649C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s with funnel-shaped boots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the same
US20240061191A1 (en) Manufacturing tool for optical connector
US20240019644A1 (en) End part structure for optical connectors
US20230314713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nnector
KR20220145160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JP2015059993A (ja) 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