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8634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8634A
CN115768634A CN202180047610.5A CN202180047610A CN115768634A CN 115768634 A CN115768634 A CN 115768634A CN 202180047610 A CN202180047610 A CN 202180047610A CN 115768634 A CN115768634 A CN 115768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tire
unit pattern
ridges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76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68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8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轮胎,其具有设置在轮胎外表面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由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布置的凸部形成的凹凸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由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并列布置的多个脊形成的凹凸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区域被布置为邻接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凸部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两个邻接的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传统地,轮胎以允许从外部识别的方式在轮胎外表面设置有文字、符号、图形、图案等。专利文献1说明了这种类型的轮胎。专利文献1中说明的轮胎在第一部分(文字周围的部分)和第二部分(包含文字的部分)中设置有不对称的窄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22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的轮胎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设置有不对称的窄条,用于以多个视角和照明角度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产生光学对比,从而使文字更容易阅读。
然而,专利文献1中的轮胎在使诸如具有文字的部分的特定区域更加突出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其能够改进轮胎的外表面上的特定区域的可视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轮胎在轮胎外表面上包括:第一区域,其包括由在第一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配置的凸部形成的凹凸表面;和第二区域,其包括由在第二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并列配置的多个脊形成的凹凸表面,第二区域被配置为与第一区域邻接,其中第一区域中的凸部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短于第二区域中的两个邻接的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改进轮胎的外表面上的特定区域的可视性的轮胎。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当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轮胎处于基准状态时沿着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字母“D”的一部分的附近的放大图以及该部分的进一步放大图;
图5是沿着图4的截面II-II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4的截面III-III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4的截面I-I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4所示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出图4所示的第二区域的另一变形例的图;以及
图10是示出如下的构造的图:在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中的多个分段区域的边界处设置具有高于每个分段区域中的脊的突出高度的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实施方式。图中共同的构件、部件和方向都标示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包括充气轮胎和非充气轮胎两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轮胎被说明为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示例。
以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各要素的尺寸、长度关系、位置关系等都假定是在充气轮胎安装在适用轮辋上、填充到规定内压且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测量的。
“适用轮辋”是指根据轮胎尺寸在以下标准中指定的标准轮辋(轮胎和轮辋协会(TRA)的年鉴中的“设计轮辋”以及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ETRTO)的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所述标准是在生产或使用轮胎的地区根据有效的工业标准确定的。这些标准的示例包括美国TRA的年鉴、欧洲ETRTO的标准手册和日本的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JATMA)的JATMA年鉴。除了当前的尺寸外,“适用轮辋”还包括未来可以包括在上述工业标准中的尺寸。上述工业标准中的未来可以说明的尺寸的示例包括在ETRTO2013年版的FUTUREDEVELOPMENTS下说明的尺寸。在上述工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的情况下,“适用轮辋”是指宽度与充气轮胎的胎圈宽度相对应的轮辋。
“规定内压”是指与上述JATMA年鉴等中的适用尺寸/帘布层级的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上述工业标准中未说明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与为安装轮胎的每辆车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下面说明的“最大负载”是指针对适用尺寸的轮胎在上述标准(诸如JATMA)中规定的轮胎最大负载能力,或者在上述工业标准中未规定的尺寸的情况下,“最大负载”是指与为安装轮胎的每辆车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
图1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以下简称为“轮胎1”)。具体地,图1是在轮胎1安装在适用轮辋2上、填充到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的轮胎1在与轮胎宽度方向A平行的截面中的截面图。以下,该截面被称为“轮胎宽度方向截面”。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1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具有对称构造,因此图1示出了在轮胎宽度方向A上的轮胎赤道面CL的仅一侧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然而,轮胎可以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具有不对称构造。
<适用轮辋2>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适用轮辋2包括轮辋座部2a和轮辋凸缘部2b,轮胎1的下述的胎圈构件3在轮胎径向B的外侧附接到轮辋座部2a,轮辋凸缘部2b从轮辋座部2a的在轮胎宽度方向A上的两端向轮胎径向B的外侧突出。
<轮胎1>
如图1所示,轮胎1包括胎面部1a和一对胎侧部1b,胎侧部1b从胎面部1a的在轮胎宽度方向A上的两端向轮胎径向B的内侧延伸。胎侧部1b包括一对侧壁部1b1和一对胎圈部1b2,侧壁部1b1从胎面部1a的在轮胎宽度方向A上的两端向轮胎径向B的内侧延伸,胎圈部1b2设置在侧壁部1b1的在轮胎径向B上的内侧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1是无内胎乘用车子午线轮胎。在此,“胎面部1a”是指由轮胎宽度方向A的两侧的胎面端TE夹在中间的部分。“胎圈部1b2”是指下面说明的胎圈构件3所在的轮胎径向B上的部分。“侧壁部1b1”是指胎面部1a和胎圈部1b2之间的部分。“胎面端TE”是指当轮胎安装在上述适用轮辋上、填充到上述规定内压并置于最大负载下时接地面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
轮胎外表面由表面31和表面32构成,表面31作为胎面部1a的外表面(以下称为“胎面外表面31”)位于胎面部1a的轮胎径向B的外侧,表面32作为胎侧部1b的外表面(以下称为“胎侧外表面32”)位于胎侧部1b的轮胎宽度方向A的外侧。胎侧外表面32包括位于侧壁部1b1的轮胎宽度方向A的外侧的表面32a(以下称为“侧壁外表面32a”)和位于胎圈部1b2的轮胎宽度方向A的外侧的表面32b(以下称为“胎圈外表面32b”)。
轮胎1包括胎圈构件3、胎体4、带束6、胎面橡胶7、胎侧橡胶8和内衬9。
[胎圈构件3]
胎圈构件3埋设在胎圈部1b2中。胎圈构件3包括胎圈芯3a和橡胶胎圈填料3b,橡胶胎圈填料3b位于胎圈芯3a的轮胎径向B的外侧。胎圈芯3a包括多根用橡胶涂布的胎圈线。例如,胎圈线可以是钢帘线。例如,钢帘线可以是钢的单丝,或者可以由加捻的线形成。
[胎体4]
胎体4环形延伸以跨设在一对胎圈部1b2之间,更具体地,跨设在该对胎圈构件3的胎圈芯3a之间。
胎体4由一层或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层)胎体帘布层构成,胎体帘布层具有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C以75°到90°的角度配置的胎体帘线(参见图1等)。该胎体帘布层包括帘布层主体4a和帘布层折返部4b,帘布层主体4a位于该对胎圈芯3a之间,帘布层折返部4b连接到帘布层主体4a的两端并且形成为在胎圈芯3a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A的内侧折返到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胎圈芯3a向轮胎径向B的外侧逐渐变细的胎圈填料3b被布置在帘布层主体4a和帘布层折返部4b之间。例如,胎体帘布层的胎体帘线可以是诸如钢帘线的金属帘线或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制成的有机纤维帘线。胎体帘布层的数量也可以是两层或更多层。
[带束6]
带束6包括布置在胎体4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方向B的外侧的一层或多层带束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本实施方式中的带束6的每个带束层均包括涂布有橡胶的带束帘线。每个带束层均可以是倾斜带束层或周向带束层。倾斜带束层由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C(参见图1)以大于10°且等于或小于40°的角度倾斜配置的带束帘线的带束帘布层构成。另外,周向带束层由包含沿着轮胎周向C(参见图1)(相对于轮胎周向C以10°以下、优选地5°以下的角度)配置的带束帘线的带束帘布层构成。每个带束层的带束帘线可以例如是诸如钢帘线的金属帘线或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制成的有机纤维帘线。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带束6由两个带束层构成,但带束6可以是单层的或者可以包括三层或更多层带束层。
[胎面橡胶7和胎侧橡胶8]
胎面橡胶7形成胎面外表面31。本实施方式中的胎面外表面31上形成了胎面图案,所述胎面图案包括沿轮胎周向C(参见图1等)延伸的周向槽7a、未示出的沿轮胎宽度方向A延伸的宽度方向槽等。胎侧橡胶8形成胎侧部1b的胎侧外表面32。另外,胎侧橡胶8连接到上述胎面橡胶7的轮胎宽度方向A的外侧端。
[内衬9]
内衬9在胎体4的内表面上成层。例如,内衬9可以由低透气性的丁系橡胶形成。丁系橡胶是指丁基橡胶和作为其衍生物的卤化丁基橡胶。
接下来说明轮胎1的其它特征。
图2是处于上述基准状态的轮胎1的侧视图。具体地,图2是处于基准状态的轮胎1的胎侧部1b的轮胎宽度方向A的外侧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轮胎1的轮胎外表面的胎侧外表面32上形成了包括文字、符号、图形或图案的标记10。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形成在胎侧外表面32的侧壁外表面32a上,但标记10可以形成在轮胎外表面的另一位置。然而,考虑到外部可视性和耐久性,标记10优选地施加到胎侧外表面32。
如图2和图3所示,标记10包括多个标记要素11,多个标记要素11形成在轮胎外表面的胎侧外表面32的轮胎周向C上的不同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是仅由七个字母“ABCDEFG”组成的文字标记。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包括作为多个标记要素11的七个字母“A”到“G”。除了或代替本实施方式中的字母外,标记可以包括图形、条形码或其它符号和/或图案。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的多个标记要素11的字母“A”到“G”形成在胎侧外表面32的轮胎周向C上的不同位置。更具体地,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的多个标记要素11的字母“A”到“G”形成在轮胎周向C上的间隔开的位置。凸部50(参见图4)在第一区域X1的整个区域范围内配置,第一区域X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的每个标记要素11所在的位置。另外,多个作为一种凸部的脊26(参见图4)邻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10的每个标记要素11在第二区域X2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并列配置。详情说明如下(参见图4至图7)。
除了第一区域X1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域X2还邻接由平坦的平整表面形成的第三区域X3。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区域X1由第二区域X2包围。然后,第二区域X2由作为平坦表面的第三区域X3包围。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域X2在内侧邻接第一区域X1,在外侧邻接第三区域X3。平坦表面是指其上没有凹凸形成的表面。平坦表面可以是平的或弯曲的表面。平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地为1至15Rz(Rt)。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胎侧外表面32上,横跨轮胎中心轴线O(参见图2)在轮胎径向B上的相反位置设置了两个标记10。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开的第二区域X2被布置在胎侧外表面32上的两个标记10的位置处,但第二区域X2可以连接成环。胎侧外表面32上还可以由凹凸或印刷而形成其它标记。
接下来,将说明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的详情。图4的右侧是作为图3中的标记要素11的字母“D”的一部分(在图3的虚线矩形框内)的附近的放大图。图4的左侧是图4中的右侧图中的字母“D”的所述部分(在图4的右侧的虚线矩形框内)的进一步放大图。如图4所示,作为标记要素11的字母“D”所在的第一区域X1具有在第一区域X1的整个区域范围内配置的凸部50(参见图4)以形成凹凸表面。如图4所示,字母“D”所在的第二区域X2包括由在第二区域X2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并列配置的多个脊26(参见图4)形成的凹凸表面。作为标记要素11的字母“D”及其周围在图4中作为示例示出,但其它字母所在的第一区域X1和周围的第二区域X2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这里不作说明。
第一区域X1包括基部12和从基部12突出的凸部50。本实施方式中的凸部50包括重复配置的预定形状的单元图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单元图案以预定的间隔重复配置。通过使用单元图案,无论第一区域X1的面积如何,整个第一区域X1都可以被容易地填充。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凸部50包括两个单元图案,即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本实施方式中的凸部50还包括连接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连接部60。如以下详细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中的每一者均被构造为星号,所述星号在平面图中包括从中继点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六个延伸部。另外,如以下详细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延伸部的一部分经由连接部60彼此连接。
基部12形成每个标记要素11的基准平面。第一单元图案13、第二单元图案14和连接部60从作为基准的基部12突出。
第一单元图案13包括延伸部16,延伸部16从基部12突出并且在平面图中从中继点15沿多个方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由上述星号突起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包括形状相同并且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沿不同方向直线延伸的延伸部16。更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包括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沿不同方向延伸的作为六个延伸部16的第一延伸部16a、第二延伸部16b、第三延伸部16c、第四延伸部16d、第五延伸部16e和第六延伸部16f。以下,当六个延伸部16之间没有形成区别时,它们被简称为“延伸部16”。
如图4所示,第一延伸部16a和第二延伸部16b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延伸部16a和第二延伸部16b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一延伸部16a和第二延伸部16b在以下被统称为“第一直线部17a”。
如图4所示,第三延伸部16c和第四延伸部16d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三延伸部16c和第四延伸部16d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三延伸部16c和第四延伸部16d在以下被统称为“第二直线部17b”。
如图4所示,第五延伸部16e和第六延伸部16f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五延伸部16e和第六延伸部16f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五延伸部16e和第六延伸部16f在以下被统称为“第三直线部17c”。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由在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处交叉的第一直线部17a、第二直线部17b和第三直线部17c构成。
在六个延伸部16之间,邻接的延伸部16之间形成60°角。换句话说,六个延伸部16从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放射状地延伸。
图5是示出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一直线部17a、第二直线部17b和第三直线部17c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图。具体地,图5是沿着图4的截面II-II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中,第一直线部17a、第二直线部17b和第三直线部17c基本上是具有平坦顶部的等腰三角形。以下,第一直线部17a的顶部被称为“第一顶部18a”,第二直线部17b的顶部被称为“第二顶部18b”,第三直线部17c的顶部被称为“第三顶部18c”。
从基部12到第一顶部18a、第二顶部18b和第三顶部18c中的每一者的高度(以下称为“突起高度H1”)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突起高度H1更优选地被设定在0.2mm以上且0.8mm以下的范围内。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中,第一直线部17a和第二直线部17b之间的基部12是平坦的。如图5所示,第二直线部17b和第三直线部17c之间的基部12是弯曲的。通过使基部12弯曲,抑制了入射光的反射,并增大了与标记要素11的外部的对比度,从而改善了可视性。
在形成第一直线部17a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一侧壁面19a、形成第二直线部17b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二侧壁面19b和形成第三直线部17c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三侧壁面19c处,在与第一直线部17a到第三直线部17c的各自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图(参见图5)中,作为侧壁面之间的距离的宽度W1从顶部侧向基部12变宽。第一侧壁面19a、第二侧壁面19b和第三侧壁面19c相对于基部12的假想垂直平面F1形成角度θ1。角度θ1优选地在5°到3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5°到25°的范围内。当角度θ1大于30°时,第一侧壁面19a到第三侧壁面19c处的反射光的较大比例从延伸部16之间向外返回,导致了可视性的改善较小。换句话说,光被反射,并且与标记要素11的外部的对比度差异变得较小,导致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改善较小。另一方面,当角度θ1小于5°时,延伸部16更容易坍塌。因此,考虑到防止入射在延伸部16之间的反射光从延伸部16之间向外返回的效果以及延伸部16的耐久性,角度θ1优选地从5°到30°。
在延伸部16中,突起高度H1优选地是等腰三角形的底的最大宽度W1max(基部12处的侧壁面底部之间的距离)的0.8至6倍。当突起高度H1小于最大宽度W1max的0.8倍时,第一侧壁面19a到第三侧壁面19c处的反射光的较大比例从延伸部16之间向外返回,导致可视性的改善较小。换句话说,光被反射,并且与标记要素11外部的对比度差异变得较小,导致可视性的改善较小。另一方面,当突起高度H1大于最大宽度W1max的6倍时,第一侧壁面19a到第三侧壁面19c达到几乎垂直于基部12的角度,使延伸部16更容易坍塌。因此,考虑到防止入射在延伸部16之间的反射光从延伸部16之间向外返回的效果以及延伸部16的耐久性,突起高度H1优选地是作为底长度的最大宽度W1max的0.8至6倍。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单元图案14包括延伸部21,延伸部21从基部12突出,并在平面图中从中继点20沿多个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单元图案14中,具有与第一单元图案13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星号突起在轮胎侧视图(参见图2至图4)中以与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不同的角度倾斜。具体地,如图4所示,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以通过使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围绕中心点O1旋转30°得出的角度倾斜。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包括延伸部21,延伸部21形状相同,并且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沿不同方向直线地延伸。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包括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沿不同方向延伸的作为六个延伸部21的第一延伸部21a、第二延伸部21b、第三延伸部21c、第四延伸部21d、第五延伸部21e、第六延伸部21f。以下,当六个延伸部21之间没有形成区别时,它们被简称为“延伸部21”。
如图4所示,第一延伸部21a和第二延伸部21b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延伸部21a和第二延伸部21b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一延伸部21a和第二延伸部21b以下被统称为“第一直线部22a”。
如图4所示,第三延伸部21c和第四延伸部21d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三延伸部21c和第四延伸部21d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三延伸部21c和第四延伸部21d以下被统称为“第二直线部22b”。
如图4所示,第五延伸部21e和第六延伸部21f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五延伸部21e和第六延伸部21f形成以直线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第五延伸部21e和第六延伸部21f以下被统称为“第三直线部22c”。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由在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处交叉的第一直线部22a、第二直线部22b和第三直线部22c构成。
在六个延伸部21之间,邻接的延伸部21之间形成60°角。换句话说,六个延伸部21从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放射状地延伸。
图6是示出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一直线部22a、第二直线部22b和第三直线部22c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图。具体地,图6是沿着图4的截面III-III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在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中,第一直线部22a、第二直线部22b和第三直线部22c基本上是具有平坦顶部的等腰三角形。以下,第一直线部22a的顶部被称为“第一顶部23a”,第二直线部22b的顶部被称为“第二顶部23b”,第三直线部22c的顶部被称为“第三顶部23c”。
与第一单元图案13中的突起高度H1同样,作为从基部12到第一顶部23a、第二顶部23b和第三顶部23c中的每一者的高度的突起高度H1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突起高度H1更优选地被设定在0.2mm以上且0.8mm以下的范围内。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中,第一直线部22a和第二直线部22b之间的基部12是平坦的。如图6所示,第二直线部22b和第三直线部22c之间的基部12是弯曲的。通过使基部12弯曲,抑制了入射光的反射,并增大了与标记要素11的外部的对比度,从而改善了可视性。
形成第一直线部22a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一侧壁面24a、形成第二直线部22b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二侧壁面24b和形成第三直线部22c的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第三侧壁面24c被构造成使得作为侧壁面之间的距离的宽度W1在正交于第一直线部22a到第三直线部22c的各自延伸方向的截面图(参见图6)中从顶部侧朝向基部12变宽。第一侧壁面24a、第二侧壁面24b和第三侧壁面24c相对于基部12的假想垂直平面F1形成角度θ1。出于与第一单元图案13中的角度θ1相同的原因,该角度θ1优选地在5°到3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5°到25°的范围内。
出于与第一单元图案13中的突起高度H1相同的原因,在延伸部21中,突起高度H1优选地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处的最大宽度W1max(基部12处的侧壁面底部之间的距离)的0.8至6倍。
如图4所示,以填充作为标记要素11的位置的整个第一区域X1的方式配置上述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
具体地,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个标记要素11,沿着轮胎径向B(相对于轮胎径向B以10°以下的角度)配置了多个第一单元图案13。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个标记要素11,沿着轮胎径向B(相对于轮胎径向B以10°以下的角度)还配置了多个第二单元图案14。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个标记要素11,在基本上正交于轮胎径向B的方向上配置多个第一单元图案13。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个标记要素11,在基本上正交于轮胎径向B的方向上还配置了多个第二单元图案14。
通过由此在预定方向上被规则地配置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即使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不是各向异性的,也可以简化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在使用非各向异性的单元图案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通过规则地配置单元图案而形成的重复图案。这样,即使当使用非各向异性的单元图案时,也可以用单元图案容易地填充大的面积。
如图4的左侧所示,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的第一延伸部16a的末端定位成被夹在作为邻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的第三延伸部21c和第五延伸部21e之间。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的第二延伸部16b的末端定位成被夹在作为邻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的第四延伸部21d和第六延伸部21f之间。
如图4的左侧所示,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的第一延伸部21a的末端定位成被夹在作为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的第四延伸部16d和第六延伸部16f之间。另外,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的第二延伸部21b的末端定位成被夹在作为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星号突起的第三延伸部16c和第五延伸部16e之间。
在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中,作为中继点15的中心点O1和作为中继点20的中心点O2之间的间隔(以下称为“间隔P”)为0.2mm以上且3.0mm以下。在第一单元图案13中,从第一延伸部16a的末端到第二延伸部16b的末端的长度、从第三延伸部16c的末端到第四延伸部16d的末端的长度以及从第五延伸部16e的末端到第六延伸部16f的末端的长度是相等的,并且是轮胎的侧视图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最长长度。以下,该长度被称为“直线延伸长度L”。直线延伸长度L被设定为长于间隔P。
从第一延伸部21a的末端到第二延伸部21b的末端的长度、从第三延伸部21c的末端到第四延伸部21d的末端的长度以及从第五延伸部21e的末端到第六延伸部21f的末端的长度是轮胎的侧视图中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最长长度,并且与第一单元图案13的直线延伸长度L相同。
如果上述间隔P小于0.2mm,则延伸部16、21的长度变短,使得难以在制造期间确保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成形性。另一方面,如果间隔P超过3.0mm,则基部12处的反射光的影响变得显著,使得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难以与周围区域形成对比。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密集地配置,使得基部12上的反射光的影响减轻,并且间隔P为1.0mm以下,优选地0.8mm以下。这样,来自基部12的反射光可以进一步减少,使标记要素11显现得较暗,并增大了标记要素11对其周围的对比度,从而改善了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然而,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在不由下述的连接部60连接的部分中彼此有距离地配置而不是连续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要素11包括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但标记要素11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多个形成在基部12上的仅一种单元图案。然而,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为了减小基部12的面积,使用多种类型的单元图案使得较容易密集地配置单元图案。因此,实现更可视的标记要素11变得较容易。
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中的每一者均由星号突起构成,但从中继点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的数量不限于六个。尽管三个以上是优选的,但是数量是两个以上就足够了。设置多个延伸部有助于单元图案的密集配置,使得基部12的面积减小。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60连接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在本实施方式中,任何第一单元图案13都经由连接部60连接到至少一个邻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任何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六延伸部16f都通过连接部60连接到邻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五延伸部21e。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任何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三延伸部16c都通过连接部60连接到邻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四延伸部21d。然而,通过连接部60连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延伸部16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延伸部21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构造,其它延伸部16、21可以彼此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60具有通过使第一单元图案13的一个延伸部16或第二单元图案14的一个延伸部21延长而形成的直线构造。然而,连接部60可以具有如下的弯折构造:其通过延长和连接第一单元图案13的一个延伸部16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一个延伸部21而形成并且以诸如90°的预定角度弯折。例如,连接部60不限于直线或弯折形状,但是也可以被构造为呈弧形弯曲。
沿着轮胎径向B配置的多个第一单元图案13经由连接部60以及由连接部60连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连续。换句话说,沿着轮胎径向B配置的多个第二单元图案14经由连接部60以及由连接部60连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连续。也就是说,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由连接部60连接,以在轮胎径向B上呈之字形。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从轮胎径向B的内侧的一端到外侧的另一端连续。
通过设置连接部60,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被连接,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可以彼此支撑,可以抑制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中的每个单元图案的坍塌,并且可以改善每个单元图案的耐久性。
此外,如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60那样,通过将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连接在直线(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径向B)上,与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通过不规则位置处的连接部在不同方向上(没有连接在直线上的部分)连接的构造相比,在使用模具对轮胎1硫化成型期间,可以改善橡胶流动性。换句话说,模具内表面上的作为第一单元图案13、第二单元图案14和连接部60的对应形状的连接槽允许空气在硫化成型期间逸出到标记要素11的外部。因此,在硫化成型期间,空气倾向于不在模具中积聚,这改善了橡胶流动性,并且减少了有缺陷产品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每个标记要素11中,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通过连接部60在预定方向上规则地连接,使得每个标记要素11内的黑色阴影难以变化,从而每个标记要素11显现不均匀的黑色。然而,仅就可视性而言,凸部50不需要包括连接部60。换句话说,就可视性而言,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可以间隔开。就实现可视性和上述橡胶流动性两者而言,邻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优选地通过连接部60在预定方向上规则地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轮胎径向B基本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第一单元图案13不经由连接部60或被连接部60连接的第二单元图案14连续。在与轮胎径向B基本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第二单元图案14不经由连接部60或被连接部60连接的第一单元图案13连续。这样,可以改善硫化成型期间的空气流动,使空气更有效地逸出到每个标记要素11的外部。结果,可以进一步改善硫化成型期间的橡胶流动性,并进一步抑制有缺陷产品的产生。
接下来,说明标记要素11周围的第二区域X2的详情。在第二区域X2中,在整个第二区域X2上并列配置多个脊26。具体地,如图4的右侧所示,第二区域X2包括基部25以及从基部25突出的多个脊26。虽然该构造中的每个脊26均以直线延伸,但脊26可以被构造为以曲线延伸(参见图8)。因此,通过在第二区域X2中配置多个脊26,与第二区域X2是平坦表面的情况相比,第二区域X2可以在预定的视角和预定的照明角度下呈现得较亮。这可以强调与标记要素11所在的第一区域X1的对比度。换句话说,可以进一步增强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脊26平行延伸。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作为标记要素11的字母“A”至“G”周围的位置如何,脊26都沿相同方向延伸。这样,无论如何放置标记要素11,都可以使第二区域X2中的光反射均匀。也就是说,即使标记要素11间隔开,也可以使每个标记要素11周围的第二区域X2中的光反射均匀。因此,可以防止间隔开的多个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变化。换句话说,通过使第二区域X2中的多个脊26平行延伸,可以抑制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区域X1之间的可视性变化。
图7是示出了正交于第一区域X1中的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一直线部22a和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图。具体地,图7是沿着图4的截面I-I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在作为第二单元图案14的星号突起中,如上所述,第一直线部22a的第一顶部23a由平坦的顶部形成(参见图6)。相比之下,脊26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截面形状基本上是等腰三角形,并且脊26的顶部27是尖的。如图7所示,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的突起高度H1高于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突起高度H2。这样,第一区域X1可以呈现得较暗,呈现与第二区域X2的更鲜明对比,并且可以改善第一区域X1的可视性。如图7所示,作为脊26的基部长度的最大宽度W2max长于第一直线部22a的最大宽度W1max。本实施方式中的脊26的顶部27由尖顶部构成,但该构造不是限制性的。换句话说,脊26的顶部27可以是平坦的顶部。
在与脊2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图(参见图7)中,在脊26的侧壁面28处,作为侧壁面28之间的距离的宽度W2从顶部27侧向基部25变宽。侧壁面28相对于基部25的假想垂直平面F2形成角度θ2。角度θ2优选地被设定在大于30°且等于或小于7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大于30°且等于或小于60°的范围内。当角度θ2为30°以下时,侧壁面28处的反射光的较小部分从脊26之间向外返回。换句话说,光倾向于反射较少,并且与标记要素11所在的第一区域X1的对比度差异变得较小,导致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改善较小。另一方面,当角度θ2大于75°时,脊26接近平坦的表面,即使在预定视角和预定照明角度下,也会产生不太明亮的外观。因此,为了使入射在脊26之间的反射光较容易从脊26之间向外返回,并在预定视角和预定照明角度下实现特别明亮的外观,角度θ2优选地大于30°且等于或小于75°。
接下来,说明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之间的关系。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的关系使得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的顶部50a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1小于第二区域X2中的两个邻接的脊26的顶部27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包括第一单元图案13、第二单元图案14和连接部60。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的顶部50a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1为0.1mm至0.2mm。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凸部50中,上述最小间隔距离D1是在如下的位置处实现的:在该位置,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中的一者的延伸部穿过另一者单元图案的两个延伸部之间。如图4的左侧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最小间隔距离D1的示例是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一延伸部16a的末端处的顶部与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三延伸部21c的顶部之间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一延伸部16a的末端处的顶部是第一直线部17a的平坦的第一顶部18a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三延伸部21c的顶部是第二直线部22b的平坦的第二顶部23b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这样,平坦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1是顶部的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虽然凸部50的顶部50a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平坦的构造,但顶部50a也可以具有尖的构造,诸如由交叉表面形成的脊。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域X2的两个邻接的脊26的顶部27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大于0.5mm且等于或小于1.5mm。在本实施方式中,脊26的顶部27是尖的、不平坦的,但顶部27可以是平坦的。在脊26的顶部27平坦的情况下,最小间隔距离D2是顶部的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
这样,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的顶部50a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1小于第二区域X2的两个邻接的脊26的顶部27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与第二区域X2相比,该构造可以减少第一区域X1的光反射。因此,第一区域X1比第二区域X2显现得暗。相比之下,在第二区域X2中,多个脊26并列配置。因此,第二区域X2在预定视角和预定照明角度下显现得比在第二区域X2是平坦表面的情况下更亮。这增强了预定视角和预定照明角度下的邻接的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之间的光的对比度,改善了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的可视性。这可以改善轮胎外表面上的特定区域的可视性。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增强由第一区域X1形成的标记要素11的外部可视性。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间隔距离D3小于第二区域X2中的两个脊26的顶部27之间的最小距离D2。本实施方式中的最小间隔距离D3是指从标准位置SP到邻接标准单元图案SU的单元图案的顶部的最小间隔距离。标准单元图案SU是指第一区域X1中的任何单元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元图案13或第二单元图案14),标准位置SP是指标准单元图案SU的顶部上的任何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最小间隔距离D3为0.5mm以下。图4的左侧示出了最小间隔距离D3的示例。在顶部平坦的情况下,上述最小间隔距离D3是顶部的近点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
这样,通过将第一区域X1中的最小间隔距离D3构造成小于第二区域X2中的最小间隔距离D2,可以使第一区域X1中的凸部50的密度高于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密度。这可以减小第一区域X1的基部12的面积,并且可以减小第一区域X1的基部12处反射的光量。因此,可以使第一区域X1显现得较暗,进一步增强邻接的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之间的光的对比度。也就是说,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的可视性。
换句话说,在每单位面积上,第一区域X1中的凸部50的顶部50a的延伸长度之和长于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顶部27的延伸长度之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每单位面积上的第一区域X1中的凸部50的顶部50a的延伸长度之和是通过将第一单元图案13的第一顶部18a到第三顶部18c的延伸长度之和、第二单元图案14的第一顶部23a到第三顶部23c的延伸长度之和以及连接部60的延伸长度加在一起得出的总长度。本实施方式中的每单位面积上的第二单元图案14中的脊26的顶部27的延伸长度之和是通过将每个脊26的顶部27的延伸长度加在一起得出的总长度。这样,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比第二区域X2的脊26配置得更密集。这可以减小第一区域X1的基部12的面积,并且可以减小第一区域X1的基部12处反射的光量。用于比较总延伸长度的单位面积特别地不是限制性的,但可以是足够宽以包括多个脊26的顶部27的面积,诸如5mm正方形或10mm正方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区域X1中的延伸部16、21的基部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基部的最小宽度。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16、21比脊26窄。利用该构造,第一区域X1可以容易地填充有单元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可以减小基部12的面积。无论在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如何,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16、21的基部都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无论在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如何,本实施方式中的脊26的基部也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16、21的基部的最大宽度是如图7所示的“最大宽度W1max”,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的基部的最小宽度是如图7所示的“最大宽度W2max”。
另外,如图4的左侧所示,在第一区域X1的平面图中,基部12的最大直线长度M优选地小于上述第二区域X2的最小间隔距离D2。这可以进一步减少第一区域X1的基部12处反射的光。
这样,第一区域X1中的凸部比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配置得更密集,使得第一区域X1比第二区域X2更耐开裂。因此,即使沿着第二区域X2中的脊26产生裂纹,第一区域X1也可以抑制裂纹的进展。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第一区域X1中的凸部50由非各向异性的第一单元图案13和第二单元图案14构成。因此,无论脊26的延伸方向如何,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区域X1都可以抑制裂纹沿着第二区域X2的脊26的延伸方向的进展。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记要素11位于第一区域X1中,并且邻接标记要素11的位置是第二区域X2,但该构造不是限制性的。换句话说,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被配置成彼此邻接就足够了。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在轮胎外表面上的位置以及由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代表的显示类型特别地不是限制性的。
然而,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如果在胎侧外表面32上设置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的情况下,则第一区域X1在轮胎周向C上的至少两侧优选地邻接第二区域X2。这样,可以增强在轮胎周向C上被第二区域X2夹在中间的第一区域X1的可视性。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在第一区域X1是在轮胎周向C上间隔开的多个标记要素11的情况下,则第二区域X2特别优选地设置在代表一个标记要素11的每个第一区域X1的在轮胎周向C上的两侧。这可以提高每个标记要素11的可视性,从而提高整个标记10的可视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在胎侧外表面32上设置第一区域X1和第二区域X2的情况下,除了第一区域X1在轮胎周向C上的两侧之外,第二区域X2优选地邻接第一区域X1在轮胎径向B上的至少一侧。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区域X1的可视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第一区域X1优选地被第二区域X2包围,并且第一区域X1优选地在第一区域X1的整个周边上邻接第二区域X2。这样,甚至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区域X1的可视性。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体构造。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包括第一单元图案13、第二单元图案14和连接部60,但该构造不是限制性的。图8示出了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和第二区域X2的脊26的变形例。如图8所示,第一区域X1的凸部50可以由多个脊51构成。在基本上正交于图8所示的脊5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并且顶部52是尖的,但顶部可以是平坦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X2的脊26被构造为以直线延伸,但该构造不是限制性的。如图8所示,第二区域X2的脊26可以以曲线延伸。
图9示出了第二区域X2的变形例。图9所示的第一区域X1和第三区域X3的构造与图1至图7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了说明。
如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包括由在第二区域X2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并列配置的多个脊26形成的凹凸表面。然而,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区域X2的不同在于包括多种类型的分段区域,所述分段区域在两个邻接的脊26之间具有不同的间隔距离。
具体地,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包括作为多种类型的分段区域的两种类型的分段区域X2a、X2b。为了便于说明,两种类型的分段区域X2a、X2b在以下通过被称为“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来区别。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包括彼此邻接配置的多个第一分段区域X2a和多个第二分段区域X2b。更具体地,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由多个第一分段区域X2a和多个第二分段区域X2b填充。
第一分段区域X2a具有多个并列配置的第一脊26a。第二分段区域X2b具有多个并列配置的第二脊26b。如图9所示,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基本上平行地延伸。
第一分段区域X2a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一脊26a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a小于第二分段区域X2b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二脊26b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b。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以直线延伸。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分段区域X2a中的多个第一脊26a以相等的间隔配置。另外,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分段区域X2b中的多个第二脊26b也以相等的间隔配置。因此,上述最小间隔距离D2a是正交于第一脊26a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一脊26a的顶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并且是第一脊26a的阵列的节距。另外,上述最小间隔距离D2b是正交于第二脊26b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二脊26b的顶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并且是第二脊26b的阵列的节距。
这样,第二区域X2可以包括多个分段区域(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所述多个分段区域的脊26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
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仅具有两种类型的分段区域(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但可以包括三种以上类型的分段区域。
此外,图9所示的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的外缘轮廓的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具体地,图9所示的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的外缘轮廓基本上是矩形的。然而,矩形外缘轮廓的两个纵向边是凹状弯曲的。矩形外缘轮廓的两个横向边是凸状弯曲的。
然而,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的外缘轮廓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不同。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的外缘轮廓也不必是上述矩形形状。
例如,图9所示的第一分段区域X2a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一脊26a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a为0.6mm,但不限于该长度。例如,图9所示的第二分段区域X2b中的两个邻接的第二脊26b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D2b为1.0mm,但不限于该长度。例如,最小间隔距离D2a和最小间隔距离D2b可以适当地设定在大于0.5mm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
第一分段区域X2a中的第一脊26a的突起高度可以等于或不同于第二分段区域X2b中的第二脊26b的突起高度。然而,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两者的突起高度优选地低于第一区域X1的突起高度H1(参见图5至图7)。例如,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两者的突起高度可以是0.15mm。
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X2中的多个分段区域(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之间形成边界的另一个脊。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分段区域中并列配置的脊(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的突起高度高于上述形成边界的脊,使得在每个分段区域中并列配置的脊(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在整个第二区域X2上形成凹凸表面。这样,在每个分段区域中并列配置的脊只需横过形成上述边界的脊就足够了。
图10示出了在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X2的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之间的边界处设置边界脊70的示例。图10中的上图是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中的下图是沿着图10中的上图的IV-IV线的截面图。图10所示的边界脊70的突起高度H3高于在第一分段区域X2a和第二分段区域X2b中并列配置的第一脊26a和第二脊26b的突起高度H4、H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附图标记列表
1 轮胎
1a 胎面部
1b 胎侧部
1b1 侧壁部
1b2 胎圈部
2 适用轮辋
2a 轮辋座部
2b 轮辋凸缘部
3 胎圈构件
3a 胎圈芯
3b 胎圈填料
4 胎体
4a 帘布层主体
4b 帘布层折返部
6 带束
7 胎面橡胶
7a 周向槽
8 胎侧橡胶
9 内衬
10 标记
11 标记要素
12 第一单元图案的基部
13 第一单元图案(单元图案)
14 第二单元图案(单元图案)
15 第一单元图案的中继点
16 第一单元图案的延伸部
16a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一延伸部
16b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二延伸部
16c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三延伸部
16d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四延伸部
16e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五延伸部
16f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六延伸部
17a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一直线部
17b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二直线部
17c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三直线部
18a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一顶部
18b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二顶部
18c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三顶部
19a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一侧壁面
19b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二侧壁面
19c 第一单元图案的第三侧壁面
20 第二单元图案的中继点
21 第二单元图案的延伸部
21a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一延伸部
21b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二延伸部
21c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三延伸部
21d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四延伸部
21e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五延伸部
21f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六延伸部
22a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一直线部
22b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二直线部
22c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三直线部
23a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一顶部
23b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二顶部
23c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三顶部
24a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一侧壁面
24b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二侧壁面
24c 第二单元图案的第三侧壁面
25 第二单元图案的基部
26 脊
26a 第一脊
26b 第二脊
27 脊的顶部
28 脊的侧壁面
31 胎面外表面
32 胎侧外表面
32a 侧壁外表面
32b 胎圈外表面
50 凸部
50a 凸部的顶部
51 脊
52 脊的顶部
60 连接部
70 边界脊
A 轮胎宽度方向
B 轮胎径向
C 轮胎周向
CL 轮胎赤道面
D1 第一区域的凸部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D2 第二区域的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D2a 第二区域的第一分段区域的第一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D2b 第二区域的第二分段区域的第二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D3 从第一区域的标准位置到邻接标准单元图案的单元图案的顶部的最小间隔距离
F1 相对于第一区域的基部的假想垂直平面
F2 相对于第二区域的基部的假想垂直平面
H1 第一区域的直线部的突起高度
H2 第二区域的脊的突起高度
H3 第二区域的边界脊的突起高度
H4 第二区域的第一分段区域的第一脊的突起高度
H5 第二区域的第二分段区域的第二脊的突起高度
L 直线延伸长度
M 第一区域的基部的最大直线长度
O 轮胎中心轴线
O1 第一单元图案的中心点
O2 第二单元图案的中心点
W1 第一区域的直线部的宽度
W2 第二区域的脊的宽度
P 第一单元图案和第二单元图案的中心点之间的间隔
SP 标准位置
SU 标准单元图案
TE 胎面端
X1 第一区域
X2 第二区域
X2a 第一分段区域
X2b 第二分段区域
X3 第三区域
θ1 相对于第一区域的基部的假想垂直平面的角度
θ2 相对于第二区域的基部的假想垂直平面的角度

Claims (8)

1.一种轮胎,其在轮胎外表面上包括:
第一区域,其包括由在所述第一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配置的凸部形成的凹凸表面;以及
第二区域,其包括由在所述第二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并列配置的多个脊形成的凹凸表面,所述第二区域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凸部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两个邻接的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凸部包括重复配置的预定形状的单元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单元图案包括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平面图中从中继点沿不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任意单元图案被指定为标准单元图案并且所述标准单元图案的顶部的任意位置被指定为标准位置的情况下,
从所述标准位置到邻接所述标准单元图案的单元图案的顶部的最小间隔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两个脊的顶部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脊平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被设置在所述轮胎外表面的胎侧部的外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轮胎周向上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轮胎径向上的至少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被所述第二区域包围,并且
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整个周边上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
CN202180047610.5A 2020-07-13 2021-07-08 轮胎 Pending CN1157686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0124 2020-07-13
JP2020-120124 2020-07-13
PCT/JP2021/025868 WO2022014474A1 (ja) 2020-07-13 2021-07-08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8634A true CN115768634A (zh) 2023-03-07

Family

ID=7955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7610.5A Pending CN115768634A (zh) 2020-07-13 2021-07-08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1928A1 (zh)
EP (1) EP4180245A4 (zh)
JP (1) JPWO2022014474A1 (zh)
CN (1) CN115768634A (zh)
WO (1) WO20220144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741B (zh) * 2022-08-09 2023-10-21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6401B2 (ja) * 1993-12-10 2003-08-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帯状デザイン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566388B2 (ja) * 1995-04-11 2004-09-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976523B1 (fr) * 2011-06-15 2014-07-25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otif a fort contraste et des nervures de protection du motif
JP6392076B2 (ja) * 2014-10-27 2018-09-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107680B (zh) * 2014-10-27 2019-06-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WO2016182079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6182076A1 (ja) * 2015-05-14 2016-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919503B2 (ja) * 2017-10-31 2021-08-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87248B2 (ja) * 2017-12-11 2022-06-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US11712929B2 (en) * 2017-12-20 2023-08-01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11629913B (zh) * 2018-01-30 2022-05-10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4474A1 (ja) 2022-01-20
JPWO2022014474A1 (zh) 2022-01-20
EP4180245A4 (en) 2023-12-20
US20230241928A1 (en) 2023-08-03
EP4180245A1 (en) 2023-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5826B2 (en) Pneumatic tire
WO2011138867A1 (en) Pneumatic tire
EP4140779B1 (en) Pneumatic tire
CN110654169A (zh) 充气轮胎
CN111051084B (zh) 充气轮胎
CN115768634A (zh) 轮胎
WO2019244377A1 (ja) タイヤ
JP6947696B2 (ja) タイヤ
CN107206851B (zh) 充气轮胎
EP4140781B1 (en) Pneumatic tire
CN110248824B (zh) 充气轮胎
US11951775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2110474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805159A (zh) 充气轮胎
EP4140780B1 (en) Pneumatic tire
JP750843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039962B (zh) 充气轮胎
WO202102472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6587774A (zh) 充气轮胎
CN113022232A (zh) 充气轮胎
JP202100818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