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7774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7774A
CN116587774A CN202211261588.7A CN202211261588A CN116587774A CN 116587774 A CN116587774 A CN 116587774A CN 202211261588 A CN202211261588 A CN 202211261588A CN 116587774 A CN116587774 A CN 116587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lanes
diamond
radial direction
pneumatic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15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山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8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7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提供一种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具有:胎侧面(10),其具有曲面状的轮廓面;以及装饰区域(11),其设置于胎侧面(10),充气轮胎特征在于,菱形的多个平面(20)和菱形局部形状的多个平面(21)、(22)以所述菱形的边及顶点相互一致的形式铺满装饰区域(11),垂线方向不同的2个平面(20、21、22)在轮胎径向上排列,成为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2个平面(20、21、22)的接点的顶点是向轮廓面的法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顶点(23、24)。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22-015752(申请日:2022年2月3日)为基础,并根据该申请享受优先的权益。本申请包含日本专利申请2022-015752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面设置有由凹凸构成的图案。由凹凸构成的图案大多是呈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凸条等间隔地排列而成的。另外,还公知有由多个相同形状的立体形状部分排列而成的图案。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案是将多个四棱锥的部分分别设置为相对于基准面的凹陷而形成的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3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虽然当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美观的图案,但是还没有提出视觉效果划时代的图案。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的充气轮胎。
(二)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胎侧面,其具有曲面状的轮廓面;以及装饰区域,其设置于所述胎侧面,充气轮胎特征在于,菱形的多个平面和菱形局部形状的多个平面铺满所述装饰区域,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所述平面的垂线方向不同,成为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所述平面的轮胎径向端的所述菱形的顶点是向所述轮廓面的法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顶点。
(三)有益效果
由于上述特征而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的轴向的半截面图。
图2是从轮胎轴向观察到的胎侧面的图。
图3是胎侧面的装饰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装饰区域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A-A截面图。
图6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7是图3的C-C截面图。
图8是图3的D-D截面图。
图9是图3的E-E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图3的F至G的棱线的图。
图11是变更例的胎侧面的装饰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C…中心线、1…充气轮胎、2…胎体帘布层、2a…折回部分、3…橡胶胎圈包布、4…带束、5…带束加强层、6…胎面橡胶、7…胎侧橡胶、8…轮辋线、9…胎圈部、9a…胎圈芯、9b…胎边芯、10…胎侧面、11…装饰区域、12…内径侧线、13…外径侧线、19…菱形平面、20…菱形平面、21…三角形平面、22…三角形平面、23…突出顶点、24…突出顶点、25…凹陷、26…台阶、31…第一突起、32…第二突起、120…菱形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截面构造。此外,图1所示仅为轮胎轴向的一半,实际的充气轮胎1相对于中心线C大致左右对称。在图1中用箭头A表示轮胎轴向,在图1和图2中用箭头B表示轮胎径向。
在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轴向两侧设置有胎圈部9。胎圈部9构成为包括:由卷绕成圆形的钢丝构成的胎圈芯9a、和在胎圈芯9a的径向外侧设置的橡胶制的胎边芯9b。
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架设有1片或2片胎体帘布层2。胎体帘布层2是在与轮胎周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帘布层帘线被橡胶覆盖而成的片状的部件。胎体帘布层2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之间形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形状,并且在胎圈部9的周围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并卷起,由此包围胎圈部9。另外,在胎体帘布层2的折回部分2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橡胶胎圈包布3。
另外,在胎体帘布层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多片带束4,在带束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加强层5。带束4是钢制的多根帘线被橡胶覆盖而成的部件。带束加强层5是有机纤维制的多根帘线被橡胶覆盖而成的部件。在带束加强层5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橡胶6。在胎面橡胶6设置有多个槽而形成胎面花纹。
另外,在胎体帘布层2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有胎侧橡胶7。胎面橡胶6与胎侧橡胶7在胎肩加强部重叠,但也可以是胎面橡胶6与胎侧橡胶7的其中一方在轮胎表面侧重叠。胎侧橡胶7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延伸至胎圈部9的附近,且覆盖于橡胶胎圈包布3的一部分。
在胎侧橡胶7与橡胶胎圈包布3的轮胎表面的边界形成有高度为1mm左右的小突起即轮辋线8。轮辋线8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此外,也可以代替轮辋线8而在与轮辋线8相同的部位设置以截面大致为三角形的方式突出的轮辋保护部。在轮胎径向上,将从轮辋线8或轮辋保护部到胎面端的范围设定为胎侧面10。
在此,胎面端是指:安装于正规轮辋并施加正规内压而负载有正规载荷时的、胎面橡胶6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面的轮胎轴向端。在此,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对应于轮胎所确定的轮辋,例如,若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是TRA和ETRTO则为“Measuring Rim”。另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应于轮胎所确定的气压,对于卡车/大客车用轮胎、轻型卡车用轮胎而言,若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COLD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若是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对于轿车用轮胎而言,正规内压通常为180kPa,但是记载为“Extra Load”或“Reinforced”的轮胎则为220kPa。另外,正规载荷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应于轮胎所确定的载荷,若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若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是ETRTO则为“LOAD CAPACITY”。另外,轮胎为轿车用时的正规载荷是相当于上述各载荷的88%的载荷。另外,在轮胎为小型赛车用的情况下,正规载荷为392N。
另外,在胎体帘布层2的内侧粘贴有片状的内衬层,该内衬层由空气透过性低的橡胶构成。除了这些部件以外,根据轮胎功能上的需要,还设置有带束下垫、胎圈包布等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侧面10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装饰区域11。装饰区域11是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环形状。装饰区域11是被直径较小的圆形的内径侧线12和直径较大的圆形的外径侧线13夹着的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内径侧线12和外径侧线13可以是利用凹、凸或台阶在轮胎表面形成的线,也可以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假想线。
装饰区域11占据了从充气轮胎1的最大宽度位置到胎面端的范围的一部分。在此,充气轮胎1的最大宽度位置是指: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施加正规内压而负载有正规载荷的状态下的、从轮胎轴向一侧的胎侧面10的表面到轮胎轴向另一侧的胎侧面10的表面的轮胎轴向长度最长的位置。装饰区域11的宽度(轮胎径向的长度)例如为5mm以上、50mm以下。
另外,装饰区域11也可以设置为包含容易在胎侧面10的表面出现台阶的部位的形式。对于容易在胎侧面10的表面出现台阶的部位而言,典型地是指轮胎构件的端部位置。作为这样的典型的部位,包括:在轮胎表面出现胎面橡胶6与胎侧橡胶7的界面的部位、胎体帘布层2的卷起端(胎体帘布层2的折回部分2a的端部)的轮胎轴向的位置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这样的装饰区域11设置有多个菱形的平面19、20(以下称为“菱形平面19、20”)。多个菱形平面19、20以菱形的边及顶点相互一致的形式铺满。并且,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菱形平面19、20的列形成有2列。在各菱形平面19、20的列中,菱形平面19、20彼此相互接触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作为菱形平面19、20的列,形成有: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一列、和轮胎径向外侧的第二列。在图3和图4中,用符号19表示第一列的菱形平面,用符号20表示第二列的菱形平面。
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与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在轮胎周向上错开了菱形平面19、20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一半的长度。并且,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进入第一列的2个菱形平面19之间,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进入第二列的2个菱形平面20之间。因此,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与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排列。在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与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之间没有间隙。这些菱形平面19、20中的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沿轮胎径向延伸。
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的轮胎径向内侧端与装饰区域11的内径侧线12一致。在第一列的2个菱形平面19与内径侧线12之间设置有三角形的平面21(以下称为“三角形平面21”)。三角形平面21沿着内径侧线12形成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列。另外,在内径侧线12的附近,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与三角形平面21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在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与三角形平面21之间没有间隙。
另外,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与装饰区域11的外径侧线13一致。在第二列的2个菱形平面20与外径侧线13之间设置有三角形的平面22(以下称为“三角形平面22”)。三角形平面22沿着外径侧线13形成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列。另外,在外径侧线13的附近,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2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在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2之间没有间隙。
这些三角形平面21、22是将菱形平面19、20半分而得到的。与内径侧线12相接的三角形平面21相当于菱形平面19、2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一半。另外,与外径侧线13相接的三角形平面22相当于菱形平面19、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半。因此,可以说三角形平面21、22是菱形平面19、20的一部分。
这样的菱形平面19、20以及三角形平面21、22无间隙地铺满整个装饰区域11。因此,可以说装饰区域11整体由多个小的平面19、20、21、22形成。
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以与曲面状的轮廓面相切的形式设置。胎侧面10中的轮廓面是指:没有作为装饰等的凹凸的情况下的轮胎表面。轮廓面是将装饰区域11的轮胎径向两侧的没有凹凸的区域平滑地连结的1个曲面。轮廓面在图5和图6中用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5所示,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1的朝向不同(换言之,相对于各面的垂线方向不同)。并且,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1的接点向轮廓面的法线方向较高地突出。将该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1的接点设定为突出顶点23。此外,菱形平面20与三角形平面21的接点(突出顶点23)是菱形平面20的菱形顶点中的1个,也是三角形平面21的三角形顶点中的1个。
由作为截面图的图5来看,突出顶点23设置于将装饰区域11(即从内径侧线12到外径侧线13的区域)在轮胎径向上3等分的2个位置中的1个。并且,从突出顶点23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引出的与轮廓面的切线成为三角形平面21的线。该切线与轮廓面在内径侧线12相切。
另外,从突出顶点23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引出的与轮廓面的切线成为菱形平面20的线。该切线与轮廓面在外径侧线13与突出顶点23的中间或其附近相切。并且,在外径侧线13的位置形成有台阶。
这样,菱形平面20和三角形平面21设置为在轮胎径向的截面上成为与轮廓面的切线,因此菱形平面20和三角形平面21的一部分与轮廓面一致,其他部分位于轮廓面的轮胎外侧。并且,在装饰区域11中,突出顶点23与轮廓面相比突出为最高。突出顶点23距轮廓面的高度(即,从轮廓面到突出顶点23的、轮廓面的法线方向上的高度)例如为0.5mm以上、1.5mm以下。
突出顶点23的距轮廓面的高度优选为菱形平面20的轮胎径向长度的一半的3%以上、30%以下的范围。突出顶点23距轮廓面的高度的具体数值也取决于充气轮胎1的外径等。
与基于图5的上述说明同样地,如图6所示,菱形平面19与三角形平面22的朝向不同(即,相对于各面的垂线方向不同)。并且,菱形平面19与三角形平面22的接点向轮廓面的法线方向较高地突出,成为突出顶点24。
该突出顶点24也设置于将装饰区域11(即从内径侧线12到外径侧线13的区域)在轮胎径向上3等分的2个位置中的1个。并且,从突出顶点24朝向轮胎径向内侧引出的与轮廓面的切线成为菱形平面19的线,从突出顶点24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引出的与轮廓面的切线成为三角形平面22的线。
这样,菱形平面19和三角形平面22设置为在轮胎径向的截面上成为与轮廓面的切线,因此菱形平面19和三角形平面22的一部分与轮廓面一致,其他部分位于轮廓面的轮胎外侧。并且,在装饰区域11中,突出顶点24与轮廓面相比突出为最高。突出顶点24距轮廓面的高度与突出顶点23距轮廓面的高度相同。
在各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中,这些平面的轮胎径向端的角均为突出顶点23、24。另外,由图4也可知,菱形平面19、20的轮胎周向端的角相对于相邻的菱形平面19、20的突出顶点23、24成为凹陷25。突出顶点23、24由于光容易照射而变亮。与此相对,凹陷25由于光难以照射而变暗。
由图4、图7、图8等可知,相邻的平面19、20、21、22的边界成为台阶26(参照图4和图8)。但是,由图3、图4和图9可知,在基准线L上,在相邻的平面19、20、21、22的边界没有台阶。在此,基准线L是通过基准位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线。基准位置是指:从突出顶点23、24向轮胎径向离开菱形平面19、20的轮胎径向长度的1/4的距离的位置。图3的切断线E-E与基准线L一致。另外,如图10所示,2个突出顶点23、24之间的棱线成为在基准线L的位置弯曲的线。
由图4可知,从基准线L到突出顶点23、24的部分成为大致三棱锥的突起。作为突起,包括:在三棱锥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具有突出顶点23、24的第一突起31、和在三棱锥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具有突出顶点23、24的第二突起32。
由图4等可知,第一突起31和第二突起32分别在轮胎周向上排成一列。另外,在轮胎径向上,第一突起31和第二突起32交替地配置。第一突起31的突出顶点23、24与第二突起32的突出顶点23、24一致。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也可以在胎侧面10的装饰区域11的外侧设置有标识等。标识等利用凹凸描绘。
这样的装饰区域11能够在充气轮胎1硫化成型时通过模具形成。在硫化成型所使用的模具的成型面上形成有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的形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菱形平面19、20和菱形局部形状的平面(三角形平面21、22)以菱形的边和顶点相互一致的形式铺满装饰区域11,垂线方向不同的2个平面20、21(或19、22)在轮胎径向上排列。并且,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2个平面20、21(或19、22)的接点成为向轮廓面的法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顶点23、24。因此,从充气轮胎1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具体而言,由于多个平面19、20、21、22分别成为光的反射面,并且由于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2个平面20、21(或19、22)的垂线方向不同,2个平面20、21(或19、22)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因此产生基于镜面球发光的视觉效果。另外,通过形成包含突出顶点23、24的凹凸,也会产生装饰区域11看起来立体的视觉效果。另外,由于平面19、20为菱形,因此产生闪耀的美感。
另外,已知通常在对充气轮胎1赋予内压即所谓充气时,会在胎侧面产生条纹状的凹陷。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胎侧面10上形成有包含突出顶点23、24的凹凸,因此使得这种条纹状的凹陷不明显。
另外,由于突出顶点23、24比轮廓面更向轮胎外侧突出,因此使得光容易照射到突出顶点23、24附近,从而使突出顶点23、24看起来较为明亮,在装饰区域11产生具有立体感的美感。
另外,多个菱形平面19、20在轮胎周向上排列而成的列至少形成2列,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一列的菱形平面19和轮胎径向外侧的第二列的菱形平面20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从而使得菱形平面19、20上的光反射所产生的美感更加突出。
另外,通过使菱形平面19、20的较长的对角线在轮胎径向上延伸,从而与较长的对角线在此外的其他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使得突出顶点23、24更高地突出,看起来更加明亮。因此,增大了装饰区域11中的明暗对比。
另外,装饰区域11是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带状区域,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铺满整个带状区域,因此从胎侧面10的周向整体产生美感。
另外,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无间隙地铺满整个装饰区域11,因此产生如同镜面球那样的美感。另外,由于菱形平面19、20及三角形平面21、22以与曲面状的轮廓面相切的形式设置,因此也会产生如同镜面球那样的美感。
以上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对于以上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以下针对多个变更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言,也可以应用多个变更例中的任一,也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组合应用多个变更例中的任意2个以上。
<变更例1>
装饰区域也可以是圆环以外的规定形状的区域。作为规定的形状,可列举标识、具有设计感的文字的形状、图形等。在这样的规定形状的区域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铺满多个菱形平面等。从而使得标识等看起来美观。
<变更例2>
菱形平面也可以配置为较长的对角线的延长方向为轮胎周向。此时,菱形平面的轮胎径向端也成为突出顶点。
<变更例3>
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菱形平面的列也可以是3列以上。例如在图11中,菱形平面120的列设置有3列。
<变更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菱形平面19、20的菱形顶点与三角形平面21、22的三角形顶点相接,其接点为突出顶点23、24。但也可以是,菱形平面19、20的菱形顶点与三角形平面21、22的三角形顶点稍微分离,这些菱形及三角形的顶点分别成为突出顶点。
此时,分别成为突出顶点的菱形平面19、20的菱形顶点和三角形平面21、22的三角形顶点是沿轮胎径向排列的2个平面的最近接点。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侧面,其具有曲面状的轮廓面;以及装饰区域,其设置于所述胎侧面,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菱形的多个平面和菱形局部形状的多个平面铺满所述装饰区域,
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所述平面的垂线方向不同,
成为在轮胎径向上排列的所述平面的轮胎径向端的所述菱形的顶点是向所述轮廓面的法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顶点比所述轮廓面更向轮胎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菱形的所述平面即菱形平面在轮胎周向上排列而成的列至少形成2列,轮胎径向内侧的列的所述菱形平面和轮胎径向外侧的列的所述菱形平面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沿轮胎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区域是在轮胎周向上环绕1周的带状区域,多个所述平面铺满所述带状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区域是规定形状的区域,在所述规定形状的区域铺满多个所述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区域设置在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到胎面端的范围内的轮胎构件的端部位置,所述装饰区域的宽度为5mm以上5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径向的截面图上,描绘出所述平面与所述轮廓面的切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的轮胎径向端的角是所述突出顶点,所述平面的轮胎周向端的角是相对于所述突出顶点的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平面的边界形成有台阶。
CN202211261588.7A 2022-02-03 2022-10-14 充气轮胎 Pending CN1165877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5752A JP2023113406A (ja) 2022-02-03 2022-02-03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015752 2022-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7774A true CN116587774A (zh) 2023-08-15

Family

ID=8369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1588.7A Pending CN116587774A (zh) 2022-02-03 2022-10-14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8556B2 (zh)
EP (1) EP4223562B1 (zh)
JP (1) JP2023113406A (zh)
CN (1) CN11658777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2498B2 (en) * 2004-08-13 2007-06-1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raised indicia
US20080283169A1 (en) 2007-02-22 2008-11-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5230229B2 (ja) 2007-04-05 2013-07-1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90194211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John Alan Howald Tire tread grooves with textured bases
JP2018052318A (ja) * 2016-09-29 2018-04-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01277A (ja) * 2017-06-14 2019-01-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9104385A (ja) * 2017-12-12 2019-06-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装飾体
JP7069828B2 (ja) * 2018-02-28 2022-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3415110A (zh) * 2021-07-09 2021-09-21 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78556B2 (en) 2024-01-23
EP4223562A1 (en) 2023-08-09
JP2023113406A (ja) 2023-08-16
US20230241929A1 (en) 2023-08-03
EP4223562B1 (en) 2024-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53583A1 (en) Radial Passenger Tire with Improved Tread Contour
JP450243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8318717A (ja)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EP4180245A1 (en) Tire
CN116587774A (zh) 充气轮胎
WO2019244377A1 (ja) タイヤ
CN113043798B (zh) 充气轮胎
CN116587775A (zh) 充气轮胎
CN217455538U (zh) 充气轮胎
CN110248824A (zh) 充气轮胎
WO2019244376A1 (ja) タイヤ
CN217455539U (zh) 充气轮胎
CN217455540U (zh) 充气轮胎
CN218505589U (zh) 充气轮胎
EP4140781B1 (en) Pneumatic tire
JP202303282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3283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3283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3282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