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741B -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 Google Patents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741B
TWI819741B TW111129923A TW111129923A TWI819741B TW I819741 B TWI819741 B TW I819741B TW 111129923 A TW111129923 A TW 111129923A TW 111129923 A TW111129923 A TW 111129923A TW I819741 B TWI819741 B TW I8197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roving
tire
bead
contrast performance
structura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6766A (zh
Inventor
林閔棋
許育豪
張昌智
楊氏金枝
Original Assignee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9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9741B/zh
Priority to KR1020230098771A priority patent/KR102638528B1/ko
Priority to AU2023214220A priority patent/AU2023214220A1/en
Priority to US18/366,33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51349A1/en
Priority to EP23190294.1A priority patent/EP4321352A1/en
Priority to CA3208616A priority patent/CA320861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7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67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2013/005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dewall 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前述結構包含:複數結構單元,相鄰排列於一胎邊,每一結構單元有一中心點,以及皆自該中心點延伸之至少三四邊形,每一四邊形有四邊;在同一結構單元中,相鄰的所述四邊形共用相鄰的所述邊;所述結構單元於該胎邊形成一符碼;垂直該輪胎本體之一軸向做一參考線,且該參考線平移至通過其中一結構單元的至少三邊時,該參考線與所述邊形成的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藉此,提升該胎邊對比性能及該符碼在該胎邊的可視性,進而提高消費者對廠家的辨識性與品牌印象。

Description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結構及其輪胎,尤指一種可以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一般輪胎都會在胎邊刻打規格、花紋方向、胎壓等文字資訊,並透過不同線條或形狀,突顯自家品牌胎邊的樣式。
目前已有利用微小結構在胎邊形成粗糙面,與光滑胎邊形成對比,提高胎邊可視性的技術。
具體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第CN111775634A號所提供的一種輪胎表面蜂窩紋絨面結構,所述蜂窩紋絨面結構由N個柱狀空腔體結構呈連續的陣列狀排列組成,且N為大於等於1的自然數,所述柱狀空腔體結構上底面面積大於下底面面積,此輪胎紋理的設計結合特定高精度設備加工出微小的蜂巢紋結構紋理,最終硫化出的輪胎產品表面形成蜂巢紋絨面,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吸收光線折射的變色的外觀效果,實現精細的絨面效果又確保了結構強度的可實現性,提升輪胎外觀的美觀度。
以及中國專利公開號第CN112428752A號所提供之一種輪胎胎面Y型紋絨面結構,包括輪胎胎面,輪胎胎面設有Y型紋絨面結構,Y型紋絨面結構由N個結構相同的Y型體呈陣列狀排列而成,Y型體的三條邊結構相同,且 任意兩條邊之間的夾角均為120°,Y型體的邊由兩個結構相同的梯形體組成,梯形體為等腰梯形體,相鄰的三個Y型體的邊之間的空隙一體成型有三角體嵌塊。Y型紋絨面結構通過鐳射加工,因吸光的原因在胎面上圖案區域顏色加重,近看呈現絨的效果,提高輪胎質感和美觀度。
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與上述專利案不同的結構,以達成提升胎邊可視性的目的。
爰此,本發明人提出一種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設置於一輪胎本體的一胎邊,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包含:複數結構單元,相鄰排列於該胎邊,每一結構單元有一中心點,以及皆自該中心點延伸之至少三四邊形,每一四邊形有四邊;在同一結構單元中,相鄰的所述四邊形共用相鄰的所述邊;所述結構單元於該胎邊形成一符碼;垂直該輪胎本體之一軸向做一參考線,且該參考線平移至通過其中一結構單元的至少三邊時,該參考線與所述邊形成的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
進一步,該每一結構單元的每一邊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該頂部有一頂部寬度,該底部有一底部寬度,該頂部寬度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該底部寬度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
其中,該頂部寬度不大於該底部寬度。
進一步,該每一結構單元的每一邊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自該頂部至該底部有一高度,該高度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
進一步,該每一結構單元的該每一邊有一斜面連接該頂部及該底部,有一粗糙區域至少佔據四分之一的一斜面面積,該粗糙區域的平均粗糙度介於5至30微米之間。
其中,同一結構單元中,所述四邊形的數量介於三至八之間。
其中,所述結構單元的最大長度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
其中,在該胎邊上,每平方毫米內所述結構單元的數量介於8至84個之間。
其中,在該胎邊上,相鄰的所述結構單元共用相鄰的所述邊。
其中,相鄰之所述結構單元陣列排列,或者,交錯陣列排列。
其中,該參考線與所述邊形成的該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係指該至少三交點之間倆倆相鄰而隔有至少二間距,且至少其中一間距與至少另一間距大小不相等。
其中,共用相鄰所述邊的所述四邊形不全等。
本發明人並提出一種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包含前述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進一步包含:一輪胎本體,有一胎邊。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較佳地可達成以下功效:
1.藉由結構單元的尺寸與排列,增加視覺上反差效果,提升胎邊對比性能及符碼在胎邊的可視性,進而提高消費者對廠家的辨識性與品牌印象。
2.選用適當尺寸的結構單元,在洗模時結構單元不易被破壞,且加工性良好,又能維持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的可視性能。
本發明:
1,1a:結構單元
11:中心點
12,12a:四邊形
121:邊
1211,1211a:頂部
1212,1212a:底部
1213:斜面
2:胎邊
A:符碼
D1,D2:間距
H:高度
L1:頂部寬度
L2:底部寬度
Rz1,Rz2,Rz3:高度粗糙度
習知技術:
2’:胎邊
A’:符碼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單一結構單元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構單元排列於胎邊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之剖視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之粗糙度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一,示意顯微鏡下的結構單元。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二,示意顯微鏡下的結構單元。
[第七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三,示意顯微鏡下的結構單元。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單一結構單元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構單元排列於胎邊示意圖。
[第十圖]係第九圖之剖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四,示意結構單元於胎邊形成符碼。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五,示意反光時的符碼。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照片六,示意斜向觀察符碼。
[第十四圖]係習知技術之照片一,示意習知技術胎邊的符碼。
[第十五圖]係習知技術之照片二,示意反光時習知技術胎邊的符碼。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係揭示本發明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的第一實施例,為本發明之一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包含:複數結構單元1。
所述結構單元1相鄰排列於一輪胎本體的一胎邊2,相鄰之所述結構單元1陣列排列,或者,交錯陣列排列,本實施例採用交錯陣列排列的方式。由於本發明之重點在於所述結構單元1,該輪胎本體亦為習知,故未於本案圖式中繪出完整的該輪胎本體。
要先特別說明的是,第一圖之觀察方向,係平行該輪胎本體的一軸向觀察,而第三圖之觀察方向,則係垂直該輪胎本體的該軸向觀察。
平行該軸向觀察時,該每一結構單元1有一中心點11,以及皆自該中心點11延伸之至少三四邊形12,每一四邊形12有四邊121,以及有四條所述邊121共同圍繞封閉的一中心區域,該每一四邊形12中,所述邊121的高度都高於該中心區域的高度。
同一個所述結構單元1中,所述四邊形12的數量介於三至八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述四邊形12的數量為三。
同一個所述結構單元1中,相鄰的所述四邊形12共用相鄰的所述邊121,且共用相鄰所述邊121的所述四邊形12在幾何關係上不全等。
在該胎邊2上,每平方毫米內所述結構單元1的數量介於8至84個之間,相鄰的所述結構單元1共用相鄰的所述邊121。
垂直該軸向做一參考線,且該參考線平移至通過其中一結構單元1的至少三邊121時,該參考線會如第二圖之III-III剖面線所示,該參考線與所述邊121形成的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
以三個所述交點來說,三個所述交點之間倆倆相鄰而隔有二間距D1,D2,所述間距D1,D2是分別以所述邊121的中央計算,且其中一間距D1與另一間距D2大小不相等。
而當該參考線繼續平移後,在維持通過該其中一結構單元1的至少三邊121的情況下,所述間距D1,D2的大小也有可能隨著該參考線的位置而改變,惟未於圖式中繪出此情景。
而垂直該軸向觀察時,每一結構單元1的每一邊121有相對的一頂部1211及一底部1212,該底部1212結合於該胎邊2。該每一結構單元1的該每一邊121並有一斜面1213連接該頂部1211及該底部1212,有一粗糙區域至少佔據四分之一該斜面1213的面積,該粗糙區域內形成有複數凸起與複數凹入,使得平均粗糙度介於5至30微米之間。更詳細的說,是透過計算在該斜面1213直接連接該頂部1211及該底部1212的一平滑輪廓線上,相鄰所述凸起相對該平滑輪廓線的高度,與所述凹入相對該平滑輪廓線的深度,取較大之和,而取得多組高度粗糙度Rz1,Rz2,Rz3,再由這幾組高度粗糙度Rz1,Rz2,Rz3做平均而計算出平均粗糙度。在第四圖中,係直接將該斜面1213的元件符號1213直接標示於該平滑輪廓線上,以示意第四圖為該斜面1213的放大圖,而在第一圖及第三圖中,僅以該平滑輪廓線示意該斜面1213,未精細繪出所述凸起與所述凹入。
該頂部1211有一頂部寬度L1,該底部1212有一底部寬度L2,該頂部寬度L1不大於該底部寬度L2。該頂部寬度L1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該底部 寬度L2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該頂部1211至底部1212則有一高度H,該高度H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
所述結構單元1有一最大長度,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該最大長度指的是,同一個所述結構單元1上的其中一頂點,到另一頂點的最大距離。
所述結構單元1可以於該胎邊2形成一符碼A,如第十一圖所示。該符碼A可以是文字、符號、圖樣等等,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請參閱第五圖至第七圖,並請搭配第二圖,在顯微鏡下觀察所述結構單元1,可以更清楚瞭解所述結構單元1的型態,確實具有如第二圖所示之密集排列結構。
請參閱第八圖至第十圖,係揭示本發明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同樣為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實施例請搭配第二圖],所述四邊形12的數量為三,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四邊形12a的數量為八。
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藉由所述結構單元1a的排列,同樣可以提高對比性能,惟其餘結構或配置,例如該頂部寬度L1不大於該底部寬度L2等等(本實施例未標出),皆可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十一圖,實際應用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的第一實施例,做為本發明之一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的較佳實施例,並以廠家名稱做為該符碼A。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是直接由所述結構單元1排列出該符碼A,該符碼A也可以有不同的型態,於實際實施時,也可以是由所述結構單元1排列成例如矩形、其他任何以邊或弧連成的封閉形狀,並在封閉形狀內部空下該符碼A的位置。
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包含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也包含有該輪胎本體。
請參閱第十一圖至第十三圖,可以發現,無論是否在太陽下反光,仍可以清楚辨識該符碼A,該符碼A與該胎邊2確實有足夠佳的對比性能。
而無論是正向觀察或斜向觀察該符碼A,也都可以清楚辨識該符碼A。
復請參閱第一圖、第十一圖、第十四圖及第十五圖,藉由所述結構單元1的尺寸與排列,確實可以增加視覺上與該胎邊2的反差效果,提升所述結構單元1與該胎邊2對比性能及該符碼A在該胎邊2的可視性,進而提高消費者對廠家的辨識性與品牌印象。
與第十四圖及第十五圖之一習知技術做比較後,更能清楚看出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的該符碼A與該胎邊2確實有足夠佳的對比性能,不會像該習知技術的該符碼A’一樣,容易因為該胎邊2’的反光而看不清楚。
同時,所述結構單元1的尺寸適當,既不會因為太小而在洗模時造成模具破壞,也不會因為太大在該輪胎本體加硫後導致該符碼A在該胎邊2的可視性降低,所述結構單元1因而具有在洗模時不易被破壞、加工性良好,又能維持該符碼A可視性的優點。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結構單元
11:中心點
12:四邊形
121:邊
2:胎邊

Claims (12)

  1. 一種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設置於一輪胎本體的一胎邊,該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包含:複數結構單元,相鄰排列於該胎邊,每一結構單元有一中心點,以及皆自該中心點延伸之至少三四邊形,每一四邊形有四邊,以及有四條所述邊共同圍繞封閉的一中心區域,該每一四邊形中,所述邊的高度都高於該中心區域的高度;該每一結構單元的每一邊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該每一結構單元的該每一邊有一斜面連接該頂部及該底部,有一粗糙區域至少佔據四分之一的一斜面面積,該粗糙區域的平均粗糙度介於5至30微米之間;在同一結構單元中,相鄰的所述四邊形共用相鄰的所述邊;所述結構單元於該胎邊形成一符碼;垂直該輪胎本體之一軸向做一參考線,且該參考線平移至通過其中一結構單元的至少三邊時,該參考線與所述邊形成的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進一步,該頂部有一頂部寬度,該底部有一底部寬度,該頂部寬度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該底部寬度介於0.02至0.2毫米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該頂部寬度不大於該底部寬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進一步,自該頂部至該底部有一高度,該高度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同一結構單元中,所述四邊形的數量介於三至八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所述結構單元的最大長度介於0.2至1.5毫米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在該胎邊上,每平方毫米內所述結構單元的數量介於8至84個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在該胎邊上,相鄰的所述結構單元共用相鄰的所述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相鄰之所述結構單元陣列排列,或者,交錯陣列排列。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該參考線與所述邊形成的該至少三交點之間有至少兩種不同疏密程度,係指該至少三交點之間倆倆相鄰而隔有至少二間距,且至少其中一間距與至少另一間距大小不相等。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其中,共用相鄰所述邊的所述四邊形不全等。
  12. 一種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輪胎,包含如請求項1至11任一項所述之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進一步包含:一輪胎本體,有一胎邊。
TW111129923A 2022-08-09 2022-08-09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TWI819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9923A TWI819741B (zh) 2022-08-09 2022-08-09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KR1020230098771A KR102638528B1 (ko) 2022-08-09 2023-07-28 사이드월 콘트라스트 성능의 향상을 위한 구조 및 타이어
AU2023214220A AU2023214220A1 (en) 2022-08-09 2023-08-07 Structure for enhancing sidewall marking contrast and tire with the same
US18/366,332 US20240051349A1 (en) 2022-08-09 2023-08-07 Structure for enhancing sidewall marking contrast and tire with the same
EP23190294.1A EP4321352A1 (en) 2022-08-09 2023-08-08 Structure for enhancing sidewall marking contrast and tire with the same
CA3208616A CA3208616A1 (en) 2022-08-09 2023-08-08 Structure for enhancing sidewall marking contrast and tire with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9923A TWI819741B (zh) 2022-08-09 2022-08-09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741B true TWI819741B (zh) 2023-10-21
TW202406766A TW202406766A (zh) 2024-02-16

Family

ID=8756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9923A TWI819741B (zh) 2022-08-09 2022-08-09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1349A1 (zh)
EP (1) EP4321352A1 (zh)
KR (1) KR102638528B1 (zh)
AU (1) AU2023214220A1 (zh)
CA (1) CA3208616A1 (zh)
TW (1) TWI8197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9780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51A (zh) * 2015-06-30 2018-02-1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20200164696A1 (en) * 2014-12-30 2020-05-28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preprinted labels and appliqués on a tire
US20220194144A1 (en) * 2015-04-27 2022-06-23 Keith George Ferry Display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same to vulcanized rubber art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0566B1 (fr) * 2009-09-28 2011-08-26 Michelin Soc Tech Motif de pneumatique a fort contraste et procede d'obtention
JP5789274B2 (ja) * 2013-01-16 2015-10-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40389B2 (ja) * 2017-12-12 2021-09-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装飾体
JP2019119268A (ja) * 2017-12-28 2019-07-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80150B2 (ja) * 2019-08-29 2023-05-23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タイヤ加硫用モールド
JP7421102B2 (ja) * 2020-06-24 2024-01-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775634A (zh) 2020-07-13 2020-10-16 合肥大道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胎表面蜂窝纹绒面结构及其轮胎
CN115768634A (zh) * 2020-07-13 2023-03-0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2428752A (zh) 2020-12-03 2021-03-02 合肥大道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胎胎面y型纹绒面结构及其轮胎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9780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200164696A1 (en) * 2014-12-30 2020-05-28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preprinted labels and appliqués on a tire
US20220194144A1 (en) * 2015-04-27 2022-06-23 Keith George Ferry Display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same to vulcanized rubber articles
CN107709051A (zh) * 2015-06-30 2018-02-1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3214220A1 (en) 2024-02-29
KR20240021112A (ko) 2024-02-16
US20240051349A1 (en) 2024-02-15
CA3208616A1 (en) 2024-02-09
EP4321352A1 (en) 2024-02-14
TW202406766A (zh) 2024-02-16
KR102638528B1 (ko) 202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034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19766B2 (ja) タイヤ
EP3412477B1 (en) Tire
WO2009154008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126155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702177B1 (en) Tire
JP200622470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11856A1 (ja) タイヤ
EP3725557B1 (en) Tire
JP2020175859A (ja) タイヤ
TWI819741B (zh) 提高胎邊對比性能之結構及其輪胎
JP422932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1874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8024787A (zh) 提高胎边对比性能的结构及其轮胎
JP2019104386A (ja) 装飾体
JP6495736B2 (ja) タイヤ
JP742794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51199B2 (ja) タイヤ
JP3943509B2 (ja) サイプブレード及び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2005053248A (ja) タイヤ
US11648806B2 (en) Tire
US11479061B2 (en) Tire
US20230311583A1 (en) High contrast patterns for sidewall or tread
WO2020129471A1 (ja) タイヤ
US20220219494A1 (en) T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