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4195A - 一种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4195A
CN115744195A CN202211520504.7A CN202211520504A CN115744195A CN 115744195 A CN115744195 A CN 115744195A CN 202211520504 A CN202211520504 A CN 202211520504A CN 115744195 A CN115744195 A CN 115744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linkage
rotating
convey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0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44195B (zh
Inventor
曾定珍
曾志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shu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shu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shu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shu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05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4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4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4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44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4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机架滑移配合,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式输送工件;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升降。本申请提升了输送装置整体的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多个不同的工序,不同工序之间需要输送装置进行工件的运输,但是,由于厂房空间等客观原因,工件的运输方向往往不尽相同。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第-输送组件间隔设置;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以驱动所述第--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同步运动;以及间距调节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连接所述第--输送组件以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组件靠近或远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相关技术中的输送装置虽然能够调节整体的宽度,但是只能沿一个方向输送工件,从而降低了整体的输送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输送装置整体的输送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
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
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机架滑移配合,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式输送工件;
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下降,升降架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下降,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下降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此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传送工件;当需要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上升,升降架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上升,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上升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此时通过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与背景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沿两个方向输送工件,提升了工件的输送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多个联动组件和多个传送辊;多个所述传送辊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传送辊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传送辊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传送辊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联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联动杆上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传送辊上并与所述传送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同步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多个第一联动杆同步旋转,多个第一联动杆分别带动多个第一齿轮旋转,多个第一齿轮分别带动多个第二齿轮旋转,多个第二齿轮分别带动多个传送辊旋转,由于多个传送辊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每个传送辊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多个传送辊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送带、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一联动杆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从动轮分别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上,多个所述从动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环绕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与多个所述从动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旋转,传送带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多个从动轮旋转;由于多个从动轮分别套设于多个第一联动杆上,多个从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第一联动杆旋转,从而使多个传送辊保持同步旋转,进而实现自动化送料。
可选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两个第一旋转件,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件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旋转件均包括第一旋转杆和两个偏心轮,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均穿过升降架,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升降架转连接;每个所述偏心轮上均开设有偏心孔,所述偏心孔位于所述偏心轮的偏心位置;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偏心孔,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与所述偏心轮一一对应,所述偏心轮的最低点抵接于所述承载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同步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两个第一旋转杆同步旋转,每个第一旋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端的偏心轮旋转,以使四个偏心轮保持同步旋转,由于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承载块,且四个偏心轮的下表面分别抵接于四个承载块的上表面,四个偏心轮在同步旋转的过程中便于调节偏心孔的高度,从而实现同步调节两个第一旋转杆的高度,以使两个第一旋转杆保持同步升降,由于两个第一旋转杆均与升降架转动连接,因此两个第一旋转杆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升降架升降,升降架带动第二输送机构升降,从而实现自动化调节第二输送机构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驱动块、连杆和两个摇杆;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摇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摇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摇杆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摇杆相互平行;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固定于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驱动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第一旋转杆分别穿过两个摇杆的一端,两个摇杆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两个摇杆的长度相同;因此通过第一气缸驱动活塞杆伸缩,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驱动块运动,驱动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在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个摇杆旋转,两个摇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杆旋转,以使两个第一旋转杆保持同步旋转,从而保证四个偏心轮保持同步旋转,进而增加了升降架升降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杆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对导向块有导向作用,增加了导向块升降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升降架升降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多个输送组件;多个所述输送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输送组件均包括第一联动件和两个输送件;每个所述输送件均包括输送带和多个输送轮,多个所述输送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二联动杆和两个联动轮,所述第二联动杆穿过所述升降架并与所述升降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轮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两端,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联动轮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输送带均环绕设置于所述联动轮与多个所述输送轮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联动杆同步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组件驱动多个第二联动杆同步旋转,每个第二联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端的联动轮旋转,以使多个联动轮保持同步旋转,每个联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带旋转,从而使多个输送带保持同步旋转,进而沿第二方向实现自动化送料。
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多个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二联动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联动件均包括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链条;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并与所述第二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联动杆上并与所述第二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之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旋转杆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第二旋转杆旋转,第二旋转杆同时带动多个第一主动链轮旋转,多个第一主动链轮分别带动多个第一链条旋转,多个第一链条分别带动多个第一从动链轮旋转,多个第一从动链轮分别带动多个第二联动杆旋转,从而使多个第二联动杆保持同步旋转。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二旋转件、第二气缸、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二链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旋转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并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穿过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并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均与所述第二链条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驱动二旋转件旋转,第二旋转件带动第二电机旋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链轮旋转,从而便于调节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链条保持张紧状态;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主动链轮旋转,第二主动链轮带动第二链条旋转,第二链条带动第二从动链轮旋转,第二从动链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旋转杆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旋转件包括旋转块和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固定于所述第三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旋转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驱动活塞杆伸缩,从而带动旋转块绕旋第三旋转杆旋转,进而便于调节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的距离;旋转块增加了第二电机与旋转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二电机安装的牢固性,旋转块对第二电机有向上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下降,升降架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下降,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下降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此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传送工件;当需要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上升,升降架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上升,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上升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此时通过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与背景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沿两个方向输送工件,提升了工件的输送效率;
2.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多个第一联动杆同步旋转,多个第一联动杆分别带动多个第一齿轮旋转,多个第一齿轮分别带动多个第二齿轮旋转,多个第二齿轮分别带动多个传送辊旋转,由于多个传送辊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每个传送辊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多个传送辊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3.第一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旋转,传送带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多个从动轮旋转;由于多个从动轮分别套设于多个第一联动杆上,多个从动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第一联动杆旋转,从而使多个传送辊保持同步旋转,进而实现自动化送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导向杆;12、第二旋转杆;13、安装杆;14、承载块;2、升降架;21、导向块;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电机;32、传送带;33、主动轮;34、从动轮;4、联动组件;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联动杆;5、传送辊;6、第二驱动组件;61、第一气缸;62、驱动块;63、连杆;64、摇杆;7、第一旋转件;71、第一旋转杆;72、偏心轮;73、偏心孔;8、第三驱动组件;81、驱动件;811、第二旋转件;8111、旋转块;8112、第三旋转杆;812、第二气缸;813、第二主动链轮;814、第二从动链轮;815、第二链条;816、第二电机;82、第二联动件;821、第一主动链轮;822、第一从动链轮;823、第一链条;9、输送组件;91、第一联动件;911、第二联动杆;912、联动轮;92、输送件;921、输送带;922、输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的水平方向上,将第一旋转杆7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旋转杆71相互垂直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以此为基础对输送装置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输送装置。参照图1,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升降架2和升降驱动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升降架2与机架1滑移配合,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架2升降。升降架2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式输送工件。
参照图2,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多个联动组件4和多个传送辊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传送辊5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每个传送辊5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传送辊5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每个传送辊5的顶部位于机架1上表面的上方。联动组件4与传送辊5一一对应,多个联动组件4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每个联动组件4均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一联动杆43。第一联动杆4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联动杆43转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齿轮41套设于第一联动杆43的端部并与第一联动杆4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42套设于传送辊5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并与传送辊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42相互啮合。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多个第一联动杆43同步旋转。
参照图2,具体的,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传送带32、主动轮33和多个从动轮34。第一电机31固定于机架1上,主动轮33套设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轮34与第一联动杆43一一对应,多个从动轮34分别套设于多个第一联动杆43上,多个从动轮34分别与多个第一联动杆43固定连接。传送带32环绕设置于主动轮33与多个从动轮34之间。
参照图1和图2,通过第一电机31驱动主动轮33旋转,主动轮33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32旋转,传送带32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多个从动轮34旋转,多个从动轮34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第一联动杆43旋转,多个第一联动杆43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第一齿轮41旋转,多个第一齿轮41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第二齿轮42旋转,多个第二齿轮42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多个传送辊5旋转,多个传送辊5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将工件向第一方向前进,从而沿第一方向传送工件。
参照图1和图3,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和两个第一旋转件7,两个第一旋转件7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具体的,每个第一旋转件7均包括第一旋转杆71和两个偏心轮72,第一旋转杆7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均穿过升降架2,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均与升降架2转连接。每个偏心轮72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偏心孔73,偏心孔73位于偏心轮72的偏心位置。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偏心孔73,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偏心轮72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偏心轮72的侧壁齐平。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承载块14,承载块14与偏心轮72一一对应,且四个承载块14位于同一高度。偏心轮72的最低点抵接于承载块14的上表面,四个承载块14分别对四个偏心轮72有承载作用,从而对第一旋转杆71有承载作用,进而对升降架2有承载作用。第二驱动组件6设置于机架1上,第二驱动组件6用于同时驱动两个第一旋转杆71同步旋转,每个第一旋转杆71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个偏心轮72旋转,从而调节偏心孔73到承载块1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升降架2的高度,进而调节第二输送机构的高度。
参照图3,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气缸61、驱动块62、连杆63和两个摇杆64,两个第一旋转杆71分别穿过两个摇杆64的顶端,两个摇杆64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杆71固定连接。两个摇杆64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摇杆64相互平行。连杆63沿第二方向延伸,连杆6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杆64的底端转动连接。驱动块62固定于连杆63上。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杆13,安装杆13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气缸61与安装杆13转动连接,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驱动块62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气缸61驱动活塞杆伸缩,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驱动块62沿第二方向运动,驱动块62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杆63沿第二方向运动,连杆63在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个摇杆64旋转,两个摇杆64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杆71旋转,以使两个第一旋转杆71保持同步旋转,不仅便于调节升降架2的高度,同时也保证四个偏心轮72保持同步旋转,进而增加了升降架2升降的稳定性。
参照图2,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杆11,四个导向杆11对称分别于机架1的两侧,每个导向杆11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升降架2上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块21,四个导向块21对称分布于机架1的两侧。四个导向杆11的顶端分别穿过四个导向块21,四个导向块21分别与四个导向杆11滑移配合。四个导向杆11分别对四个导向块21有导向作用,增加了四个导向块21升降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升降架2升降的稳定性。
参照图4,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8和多个输送组件9,多个输送组件9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每个输送组件9均包括第一联动件91和两个输送件92,每个输送件92均包括输送带921和多个输送轮922,多个输送轮922均转动设置于升降架2上。第一联动件91包括第二联动杆911和两个联动轮912,第二联动杆91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联动杆911穿过升降架2并与升降架2转动连接,两个联动轮912分别套设于第二联动杆911的两端,第二联动杆9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联动轮912固定连接。每个输送带921均环绕设置于联动轮912与多个输送轮922之间。第三驱动组件8设置于机架1上,第三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多个第二联动杆911同步旋转。
继续参照图4,具体的,第三驱动组件8包括驱动件81和多个第二联动件82,多个第二联动件8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第一联动件91与第二联件一一对应。每个第二联动件82均包括第一主动链轮821、第一从动链轮822和第一链条823。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12,第二旋转杆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主动链轮821套设于第二旋转杆12上并与第二旋转杆12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链轮822套设于第二联动杆911上并与第二联动杆911固定连接。第一链条823环绕设置于第一主动链轮821与第一从动链轮822之间,第一主动链轮821与第一链条823相互啮合,且第二主动链轮813与第一链条823相互啮合。驱动件81设置于机架1上,驱动件81用于驱动第二旋转杆12旋转。
继续参照图4,具体的,驱动件81包括第二旋转件811、第二气缸812、第二主动链轮813、第二从动链轮814、第二链条815和第二电机816。第二旋转件811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第二气缸812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第二气缸812的活塞杆与第二旋转件811转动连接。第二电机816固定于第二旋转件811上。第二电机816的输出轴穿设于第二主动链轮813并与第二主动链轮813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12穿过第二从动链轮814并与第二从动链轮814固定连接。第二链条815环绕设置于第二主动链轮813与第二从动链轮814之间,第一主动链轮821与第二主动链轮813均与第二链条815相互啮合。
继续参照图4,第二气缸812驱动第二旋转件811旋转,第二旋转件811带动第二电机816旋转,第二电机816带动第二主动链轮813旋转,从而便于调节第二主动链轮813与第二从动链轮814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链条815保持张紧状态。通过第二电机816驱动第二主动链轮813旋转,第二主动链轮813带动第二链条815旋转,第二链条815带动第二从动链轮814旋转,第二从动链轮814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旋转杆12旋转,第二旋转杆12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多个第一主动链轮821旋转,多个第一主动链轮821分别带动多个第一链条823旋转,多个第一链条823分别带动多个第一从动链轮822旋转,多个第一从动链轮822分别带动多个第二联动杆911旋转,从而使多个第二联动杆911保持同步旋转。每个第二联动杆911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两端的联动轮912旋转,以使多个联动轮912保持同步旋转,每个联动轮912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带921旋转,从而使多个输送带921保持同步旋转,进而沿第二方向实现自动化送料。
继续参照图4,第二旋转件811包括旋转块8111和第三旋转杆8112,第三旋转杆8112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旋转块8111固定于第三旋转杆8112上。第二气缸812的活塞杆与旋转块8111转动连接,第二电机816固定于旋转块8111上。第二气缸812驱动活塞杆伸缩,从而带动旋转块8111绕旋第三旋转杆8112旋转,进而便于调节第二主动链轮813与第二从动链轮814之间的距离。旋转块8111增加了第二电机816与旋转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二电机816安装的牢固性,旋转块8111对第二电机816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对第二电机816的安装。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2下降,升降架2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下降,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下降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此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传送工件;当需要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2上升,升降架2带动第二输送机构上升,以使第二输送机构上升至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此时通过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二方向输送工件;与背景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沿两个方向输送工件,提升了工件的输送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
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工件;
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与所述机架(1)滑移配合,所述升降架(2)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式输送工件;
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2)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多个联动组件(4)和多个传送辊(5);多个所述传送辊(5)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传送辊(5)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传送辊(5)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4)与所述传送辊(5)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联动组件(4)均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一联动杆(43);所述第一联动杆(43)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齿轮(41)套设于所述第一联动杆(43)上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2)套设于所述传送辊(5)上并与所述传送辊(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1)与所述第二齿轮(4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43)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传送带(32)、主动轮(33)和多个从动轮(34);所述第一电机(31)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主动轮(33)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34)与所述第一联动杆(43)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从动轮(34)分别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43)上,多个所述从动轮(34)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联动杆(43)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32)环绕设置于所述主动轮(33)与多个所述从动轮(3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和两个第一旋转件(7),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件(7)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旋转件(7)均包括第一旋转杆(71)和两个偏心轮(72),所述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均穿过升降架(2),所述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均与所述升降架(2)转连接;每个所述偏心轮(72)上均开设有偏心孔(73),所述偏心孔(73)位于所述偏心轮(72)的偏心位置;所述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偏心孔(73),所述第一旋转杆(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偏心轮(72)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承载块(14),所述承载块(14)与所述偏心轮(72)一一对应,所述偏心轮(72)的最低点抵接于所述承载块(1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用于同时驱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71)同步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气缸(61)、驱动块(62)、连杆(63)和两个摇杆(64);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71)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摇杆(64)的一端,两个所述摇杆(6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7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摇杆(64)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摇杆(64)相互平行;所述连杆(6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杆(6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62)固定于所述连杆(63)上,所述第一气缸(6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所述驱动块(6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1),所述升降架(2)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21),所述导向杆(11)穿过所述导向块(21),所述导向块(21)与所述导向杆(11)滑移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8)和多个输送组件(9);多个所述输送组件(9)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输送组件(9)均包括第一联动件(91)和两个输送件(92);每个所述输送件(92)均包括输送带(921)和多个输送轮(922),多个所述输送轮(922)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第一联动件(91)包括第二联动杆(911)和两个联动轮(912),所述第二联动杆(911)穿过所述升降架(2)并与所述升降架(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轮(91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联动杆(911)的两端,所述第二联动杆(9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联动轮(91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输送带(921)均环绕设置于所述联动轮(912)与多个所述输送轮(922)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组件(8)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联动杆(911)同步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8)包括驱动件(81)和多个第二联动件(82),所述第一联动件(91)与所述第二联动件(8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联动件(82)均包括第一主动链轮(821)、第一从动链轮(822)和第一链条(823);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12),所述第一主动链轮(821)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杆(12)上并与所述第二旋转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822)套设于所述第二联动杆(911)上并与所述第二联动杆(9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条(823)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821)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822)之间;所述驱动件(8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驱动件(8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旋转杆(12)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81)包括第二旋转件(811)、第二气缸(812)、第二主动链轮(813)、第二从动链轮(814)、第二链条(815)和第二电机(816);所述第二旋转件(81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812)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81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旋转件(8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16)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件(811)上;所述第二电机(816)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813)并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8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12)穿过所述第二从动链轮(814)并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8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条(815)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813)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814)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链轮(821)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813)均与所述第二链条(815)相互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件(811)包括旋转块(8111)和第三旋转杆(8112),所述第三旋转杆(8112)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8111)固定于所述第三旋转杆(8112)上;所述第二气缸(812)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块(8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16)固定于所述旋转块(8111)上。
CN202211520504.7A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输送装置 Active CN115744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0504.7A CN115744195B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0504.7A CN115744195B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4195A true CN115744195A (zh) 2023-03-07
CN115744195B CN115744195B (zh) 2023-10-27

Family

ID=85341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0504.7A Active CN115744195B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41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6794A (zh) * 2023-03-15 2023-05-23 东莞市鼎新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264A (zh) * 2019-10-30 2020-01-17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刚性张紧机构
CN212291523U (zh) * 2020-03-31 2021-01-05 福建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升移栽机
CN213561903U (zh) * 2020-09-14 2021-06-29 佛山市俐锋节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磨边机校正输送台
CN214568377U (zh) * 2021-01-27 2021-11-02 佛山市生隆陶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输送辊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264A (zh) * 2019-10-30 2020-01-17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刚性张紧机构
CN212291523U (zh) * 2020-03-31 2021-01-05 福建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升移栽机
CN213561903U (zh) * 2020-09-14 2021-06-29 佛山市俐锋节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磨边机校正输送台
CN214568377U (zh) * 2021-01-27 2021-11-02 佛山市生隆陶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输送辊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6794A (zh) * 2023-03-15 2023-05-23 东莞市鼎新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4195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95700B1 (en) Template conveyor for use in a thermoforming press
CN1654287A (zh) 输送设备
CN211589542U (zh) 一种玻璃磨边装置
CN115744195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2245154U (zh) 一种适应多位姿物料的输送agv小车
CN108238448A (zh) 一种玻璃上料装置
CN216835646U (zh) 一种物流用水平运输皮带机
CN107283646B (zh) 玻璃储片系统及玻璃深加工生产线
CN214779032U (zh) 一种换向输送装置
CN108341266B (zh) 用于平板玻璃换向传送的装置及方法及自动分拣系统
CN107487590B (zh) 链条回转式输送线
CN210593795U (zh) 一种倍速链输送机的升降装置
CN219173501U (zh) 输送装置及截断机
CN217573206U (zh) 一种pcb多工位钻孔装置
CN201385800Y (zh) 一种自动垛料输送机
CN217101569U (zh) 一种输送线机构
CN106078081B (zh) 扶梯多功能柱滚花设备
CN214826531U (zh) 一种自动定位输送辊台
CN213058765U (zh) 用于餐饮输送的o型带输送机
CN209871638U (zh) 一种清洗篮转运装置
CN112678527A (zh) 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CN109489416B (zh) 辊道窑用进出移载机
CN220053048U (zh) 一种瓦楞纸板压痕装置
CN205708615U (zh) 一种皮带机
CN220641360U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