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8601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8601A
CN115698601A CN202180042497.1A CN202180042497A CN115698601A CN 115698601 A CN115698601 A CN 115698601A CN 202180042497 A CN202180042497 A CN 202180042497A CN 115698601 A CN115698601 A CN 115698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heater
outdoor air
ai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24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川智贵
藤社辉夫
植松峻一
酒井浩一
大西优生
名越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98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8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 B01D45/08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by impingement against baffle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Abstract

空调机的吸收材料(58)吸收室外空气的水分。流路(R1、R2)通过吸收材料(58),连接室外和室内机(20)内,供室外空气流过。风扇(第一风扇(66))在流路(R1、R2)中产生向室内机20去的室外空气的气流。空调机使风扇(66)工作,执行使水分被吸收材料(58)捕获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向室内机(20)去的除湿运转。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也称为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的空调机由配置在空调对象的室内的室内机、和配置在室外的室外机构成。该空调机构成为能够从室外机向室内机供给加湿后的室外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1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这样的空调机中,需要在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内的同时降低室内湿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内一边降低室内湿度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机,其具有:吸收材料、流路和风扇。吸收材料吸收室外空气的水分。流路通过(经过)吸收材料,连接室外和室内机内,供室外空气流过。风扇在流路中产生向室内机去的室外空气的气流。本发明的空调机使风扇工作,执行使水分被吸收材料捕获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向室内机去的除湿运转。
本发明的空调机能够一边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内一边降低室内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拆下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状态的立体。
图5是拆下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时的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加湿运转(低加湿运转)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加湿运转(高加湿运转)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加湿运转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的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换气运转的图。
图15是实施方式的换气导管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16是实施方式的换气导管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空调机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机,具有吸收材料(吸收件)、流路和风扇。吸收材料吸收室外空气的水分。流路通过吸收材料,连接室外与室内机内,供室外空气流过。风扇在流路中产生向室内机去的室外空气的气流。本发明的空调机使风扇工作(动作),执行使水分被吸收材料捕获(捕集)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向室内机去的除湿运转。
本发明的空调机能够一边向室内供给室外空气,一边降低室内湿度。
另外,例如,在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流路也可以朝向室内机和室外分支。另外,本发明的空调机还可以具有:加热器,其在流路中在吸收材料的上游侧加热室外空气;和风门装置,其使流经流路的室外空气转向室内机或室外。除湿运转也可以通过加热器停止、风门装置使室外空气转向室内机来执行。另外,也可以执行通过加热器加热室外空气且风门装置使室外空气转向室外、利用加热了的室外空气使吸收材料干燥的再生运转。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被交替实施。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室内机包括热交换器,通过除湿运转干燥了的室外空气被吹向热交换器。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加热器是PTC(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吸收材料是高分子吸附材料。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流路包括供室外空气通过的迷宫式结构。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有时将各图中的Z轴方向(铅垂方向)记作上下方向。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空调机10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空调机10包括:配置在空调(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Rin的室内机20;和配置在室外Rout的室外机30。
在室内机20中设置有:与室内Rin的室内空气Ain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2;和用于将室内空气Ain吸引到室内机20内并且将与热交换器22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出到室内Rin的风扇24。
在室外机30中设置有:与室外Rout的室外空气Aout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2;产生通过热交换器32的室外空气Aout的气流的风扇34;压缩机36和膨胀阀38。
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室外机30的热交换器32、压缩机36和膨胀阀38由制冷剂配管40连接,由此构成空调机10的制冷循环。利用该制冷循环,空调机10执行以下运转:将被加热了的室内空气Ain吹出到室内Rin的制热运转;将被冷却了的室内空气Ain吹出到室内Rin的制冷运转;和将除湿后的室内空气Ain吹出到室内Rin的除湿运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调机10具有控制器42,用于用户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除湿运转等空调机10的运转的选择、设定温度等运转所需的参数等的设定。
而且,空调机10的室外机30具有将室外空气Aout供给至室内Rin的、即对室内Rin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室外机30具有换气装置50的方式,但是换气装置50也可以不包含在室外机30中。
以下,使用图2~图8,对换气装置5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室外机30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4及图5是拆下换气装置50的一部分构成要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另外,图6是换气装置5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时的换气装置50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换气装置50的概略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换气装置50具有:上方打开的壳体52、和盖在壳体52上的顶板54。在换气装置50的壳体52,设置有用于将室外空气Aout取入壳体52内的多个吸气口52a、52b、52c、和用于将吸入壳体52内的室外空气Aout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52d、52e、52f。图2所示的换气导管56与排气口52d连接。如图2所示,换气导管56安装在室外机30的侧面,与连通至室内机20的换气软管连结。即,换气导管56将室外机30内与室内机20内连接。其余的排气口52e、52f与室外Rout连通。
如图4、5、6和8所示,换气装置50在壳体52内的中央具有吸收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的吸收材料58。
吸收材料58是空气能够通过的部件,是从通过的空气中捕获水分或向通过的空气提供水分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收材料58是空气能够沿铅垂方向(Z轴方向)通过的、以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旋转中心线C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圆盘状的部件。如图6所示,该吸收材料58由圆筒状的保持件60保持,通过具有与该保持件60的外齿卡合的齿轮62的吸收材料用电动机64而旋转。在换气装置50的运转过程中,吸收材料58以一定的转速持续地旋转。
另外,吸收材料58优选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形成。高分子吸附材料例如由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构成。高分子吸附材料与硅胶、沸石等吸附材料相比,吸收水分的速度快,能够使以低加热温度保持的水分离开,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水分。
如图6、7和8所示,换气装置50还包括第一风扇66,第一风扇66将室外空气Aout吸引到换气装置50内并使其通过吸收材料58,将通过吸收材料58后的室外空气Aout向室内机20输送。
第一风扇66配置在相对于吸附材料58位于换气装置5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例如为西洛克风扇。第一风扇66收纳在设置于隔壁板68的圆筒状部68a内,该隔壁板68将相对于吸收材料58位于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侧的空间上下一分为二。利用该隔壁板68,如图8所示,形成吸收材料58的上表面58a的一部分接触(相连)的上侧空间S1、和吸收材料58的下表面58b的一部分接触(相连)的下侧空间S2。
在隔壁板68的圆筒状部68a,形成有与排气口52d相连的开口68b、和与排气口52e相连的开口68c。另外,在隔壁板68形成有用于将空气吸入(取入)圆筒状部68a内的第一风扇66中的贯通孔68d。
另外,在隔壁板68的圆筒状部68a安装有覆盖第一风扇66的风扇罩70。在该风扇罩70设置有使第一叶片66旋转的电动机72。另外,如图7所示,在风扇罩70设置有关闭隔壁板68的开口68b和开口68c中的一个开口的风门装置74。风门装置74具有能够转动的风门74a,构成为通过使该风门74a转动而关闭隔壁板68的开口68b和开口68c中的一个。
当电动机72使第一风扇66旋转时,如图4所示,室外空气Aout经由壳体52的吸气口52a、52b流入壳体52内。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分别经由吸气口52a、52b流入的室外空气Aout流入隔壁板68上方的上侧空间S1,并且流向吸收材料58的上方。接着,室外空气Aout从吸收材料58的上表面58a朝向下表面58b通过吸收材料58。通过吸收材料58后的室外空气Aout在隔壁板68的下方的下侧空间S2内移动,通过隔壁板68的贯通孔68d后被吸入第一风扇66中。被第一风扇66吸入的室外空气Aout通过开口68b和开口68c中的未被风门装置74的风门74a关闭的开口。即,室外空气Aout通过排气口52d后最终到达室内机20内,或者经由排气口52e排出至室外Rout。如此,第一风扇66将室外空气Aout吸入室外机30内,将吸入了的室外空气Aout经由换气导管56向室内机20输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和图5所示,在壳体52的吸气口52a与吸气口52b之间存在风扇罩70和电动机72。因此,通过吸收材料58,将室外Rout与室内机20内连接,即与换气导管56连接,供室外空气Aout流动的流路,实质上存在2个。如图6所示,2个流路R1、R2包括在通过吸收材料58后彼此汇合的汇合流路,第一风扇66设置在该汇合流路中。即,第一风扇66在流路R1、R2中产生向室内机20去的室外空气Aout的气流。如图5所示,换气装置50具有:对于从吸气口52a开始的流路R1设置的第一加热器76A;和对于从吸气口52b开始的流路R2设置的第二加热器76B。关于如上所述的那样,换气装置50设置多个向室内机20去的室外空气Aout的流路,并且在该流路中分别设置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理由,在后面进行阐述。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配置在吸收材料58附近。具体而言,在室外空气Aout的流路R1、R2中的比吸收材料58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设置于隔壁板78(参照图6)。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以及流路R1、R2通过的吸收材料58的上表面58a的部分被加热器罩80覆盖。由此,被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out能够通过吸收材料58。另外,关于利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来加热室外空气Aout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阐述。
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既可以是具有相同加热能力的加热器,也可以是具有不同加热能力的加热器。另外,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优选是当电流流过温度上升时电阻增加,即,能够抑制过量的加热温度的上升的PTC加热器。也可以使用利用了镍铬合金线、碳纤维等的加热器,但在此情况下,当电流持续流动时,加热温度(表面温度)会持续上升,因此,需要监视该温度,另一方面,在采用PTC加热器的情况下,加热器本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加热温度,因此,无需监测加热温度。就这方面而言,更优选PTC加热器。
如图8所示,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被加热器罩80覆盖。因此,流经流路R1、R2的室外空气Aout首先为了进入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沿着侧壁部80a的外侧面下降。接着,室外空气Aout进入间隙中并向上方移动。接着,室外空气Aout贯穿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地移动。室外空气Aout朝向吸收材料58的上表面58a下降。即,两个流路R1、R2包括供室外空气Aout通过的迷宫式结构(曲折结构)。
室外空气Aout流经的流路R1、R2包括供室外空气Aout通过的迷宫式结构,由此,能够抑制包含在室外空气Aout中的灰尘、沙子等到达换气导管56、室内机20和室内Rin。即,当室外空气Aout在迷宫式结构中移动时,灰尘、沙子等因重力而与室外空气Aout分离。另外,接受并回收从室外空气Aout分离了的灰尘等的托盘82设置于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附近的隔壁板78的部分。
如图4、5、6、8所示,换气装置50具有流路R1、R2以外的流路R3作为室外空气Aout的流路。
与流路R1、R2不同,室外空气Aout的流路R3没有与室内机20内连接。流路R3是通过吸收材料58,室外空气Aout从室外Rout流向室外Rout的流路。
具体而言,流路R3从吸气口52c开始,从吸收材料58的下表面58b朝向上表面58a通过吸收材料58,到达排气口52f。换气装置50具有在该流路R3产生室外空气Aout的气流的第二风扇84。
如图6所示,第二风扇84相对于吸收材料58配置在换气装置50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的另一侧,例如是西洛克风扇。第二风扇84通过安装在壳体52的底板部52g的外侧面的电动机86而旋转。另外,第二风扇84收纳在圆筒状部52h内,圆筒状部52h设置于壳体52的底板部52g的内侧面。圆筒状部52h的内部空间与排气口52f连通。
另外,在壳体52的圆筒状部52h上安装有覆盖第二风扇84的隔壁板78。该隔壁板78将相对于吸收材料58位于长边方向(Y轴方向)的另一侧的空间上下分为两部分。另外,在隔壁板78设置有用于将室外空气Aout吸入第二风扇84内的贯通孔78a。而且,在隔壁板78设置有吸收材料收纳部78b,吸收材料收纳部78b不覆盖上表面58a,可使吸收材料58旋转地收纳该吸收材料58。
当电动机86使第二风扇84旋转时,如图4所示,室外空气Aout经由壳体52的吸气口52c流入壳体52内。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经由吸气口52c流入的室外空气Aout,流入至隔壁板78下方的下侧空间S4,朝向吸收材料58的下方流动。接着,室外空气Aout从吸收材料58的下表面58b朝向上表面58a通过吸收材料58。通过了吸收材料58的室外空气Aout在隔壁板78上方的上侧空间S3内移动,通过隔壁板78的贯通孔78a而被吸入至第二风扇84。被吸入第二风扇84内的室外空气Aout经由排气口52f向室外Rout排出。
另外,为了在吸收材料58的下方的下侧空间S2与下侧空间S4之间截断室外空气Aout的往来,如图6及8所示,壳体52在其底板部52g具有密封部52j。另外,为了在吸收材料58的上方的上侧空间S1、S3之间截断室外空气Aout的往来,隔壁板78具有密封部78c,并且还在隔壁板78与顶板54之间设置了将隔壁板78与顶板54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88。由此,流经流路R1、R2的室外空气Aout与流经流路R3的室外空气Aout能够在不同的位置通过吸收材料58,并且能够抑制彼此混合。
至此,对换气装置5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接下来,使用图9~图14对换气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
换气装置50构成为执行以下说明的加湿运转、除湿运转、再生运转和换气运转。具体而言,换气装置50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风扇66、第二风扇84、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和风门装置74(风门74a)等来进行加湿运转、除湿运转、再生运转和换气运转。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由此,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在此被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但也可以记录在存储卡等非临时的记录介质中来提供,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等电信线路进行提供。
图9和图10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加湿运转的图。另外,图11表示加湿运转的时序图。
如图9、10及11所示,换气装置50的加湿运转是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加热器76A)工作着的状态下进行的。在使室内Rin的室内湿度小幅增加的情况下(低加湿运转),如图9所示,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中的至少一个工作。另一方面,在使室内Rin的室内湿度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高加湿运转),如图10所示,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双方都工作。另外,在加湿运转中(加湿运转期间),第一风扇66和第二风扇84双方旋转。而且,在加湿运转中,为了风门74a使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内机20,关闭排气口52e(IN状态)。
采用这样的加湿运转,被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至少一个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out获取(夺走)吸收材料58所保持的水分而被供给至室内Rin。其结果是,室内Rin得以加湿。另外,被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out夺走了水分的吸收材料58,从流经流路R3的室外空气Aout捕获水分。由此,吸收材料58能够持续地保持一定量的水分,其结果是,换气装置50能够持续进行加湿运转。
这样,通过作为室外空气Aout的加热手段使用多个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与使用一个加热手段的情况相比,能够精细地调节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量(从吸收材料58夺走的水分量)。即,能够精细地控制室内Rin的加湿量。例如,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工作的类型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打开/关闭(ON/OFF,接通/断开)该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能够按照三档来调节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过度加湿,并且能够抑制加热器浪费电(与使用一个加热手段的情况相比)。
另外,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分别为不仅能够打开/关闭而且能够调节输出功率的加热器的情况下,能够更精细地调节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量(从吸收材料58夺走的水分量)。由此,在以用户设定了的设定值来维持室内湿度的情况下,该维持变得容易。在此情况下,图1所示的控制器42构成为能够由用户进行室内湿度的设定操作,能够在室内机20设置室内湿度传感器90,该室内湿度传感器90测量室内湿度并输出测量得到的室内湿度的测量值。控制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输出,以使由室内湿度传感器90输出的室内湿度(测量值)成为设定值。例如在室内湿度传感器90的测量值与设定值之差大于规定值(例如30%)的情况下,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两者都以最大输出工作。另外,例如,在室内湿度传感器90的测量值与设定值之差小于上述的规定值的情况下,仅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中的一个加热器工作,调节其输出值。
另外,例如在室内湿度传感器90的测量值与设定值大致一致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输出维持为一定(固定)的状态下,调节第一风扇66的转速。通过根据室内湿度传感器90的测量值调节第一风扇66的转速,与通过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进行调节的情况相比,虽然可调节范围小,但能够快速调节室内湿度。
而且,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输出调节,也可以根据吸收材料58保持的水分量来执行。能够从吸收材料58夺走(获取)并保持的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量,取决于其温度、即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输出。因此,在吸收材料58所保持的水分量比由最大输出的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out能够保持的水分量少的情况下,会浪费电力地加热室外空气Aout。为了抑制这样的加热器的浪费电力,优选根据吸收材料58保持的水分量来执行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的输出调节。另外,吸收材料58保持的水分量,例如能够根据室外Rout的湿度和第二风扇84的旋转时间来推算。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室外机30设置测量室外湿度的室外湿度传感器(未图示)。
另外,如图11所示,在空调机10的空调运转停止后(时刻Te后),第二风扇84也可以工作规定的时间。在此情况下,尽管室内机20的风扇24、室外机30的风扇34和压缩机36停止,但换气装置50的第二风扇84旋转。由此,在空调机10的空调运转停止后,水分被蓄积在吸收材料58中。其结果是,在之后的空调运转开始的同时执行了加湿运转的情况下,能够在吸收材料58的水分保持量充足且充分的状态下可靠地实施加湿运转。即,能够在空调运转开始后立即充分且迅速地进行室内Rin的加湿。
另外,如图11所示,第二风扇84也可以在空调机10的空调运转开始前(时刻T0前)开始工作。由此,在空调机10的空调运转开始前,在吸收材料58中蓄积水分。其结果是,在之后的空调运转开始的同时实施了加湿运转的情况下,能够在吸收材料58的水分保持量充足且充分的状态下可靠地实施加湿运转。另外,在此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图1所示的控制器42进行空调运转的开始时间的设定操作,第二风扇84从该开始时间的规定的时间之前开始旋转。规定的时间例如是吸收材料58的水分保持量从零到最大所需要的时间。
接着,对换气装置50的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的图。另外,图13是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的时序图。
如图12、13所示,换气装置50的除湿运转是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停止的状态(OFF状态)下进行的。另外,在除湿运转中,第一风扇66旋转,第二风扇84停止。在除湿运转中,为了风门74a使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内机20,关闭排气口52e(IN状态)。
采用这样的除湿运转,室外空气Aout不被加热地通过吸收材料58。由此,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被吸收材料58捕获(捕集),室外空气Aout在干燥的状态下被供给至室内Rin。其结果是,室内Rin被实施除湿。
在连续进行除湿运转的过程中,吸收材料58持续地捕获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因此,吸收材料58总归会到达不能进一步保持水分的饱和状态。于是,实施使吸收材料58的捕获能力再生(恢复)的再生运转(恢复运转)。
如图12、13所示,换气装置50的再生运转是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工作着的状态(ON状态)下进行。另外,在再生运转中,第一风扇66旋转,第二风扇84停止。而且,在再生运转中,为了风门74a使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外Rout而不是室内机20,关闭排气口52d(OUT状态)。
采用这样的再生运转,由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两者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out夺走吸收材料58保持的水分并被排出至室外Rout。其结果是,吸收材料58干燥,其水分捕获能力被再生。
再生运转与除湿运转成对地实施。具体而言,在除湿运转的持续时间比吸收材料58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实施再生运转。在此情况下,如图13所示,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被交替实施。由此,断续地继续进行除湿运转。
图14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换气运转的图。
如图14所示,换气装置50的换气运转在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停止了的状态(OFF状态)下进行。另外,在换气运转中,第一风扇66旋转,第二风扇84停止。在换气运转中,风门74a为了使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内机20,关闭排气口52e(IN状态)。
采用这样的换气运转,室外空气Aout被直接供给至室内Rin。其结果是,室内Rin被实施换气。
执行换气装置50的这些加湿运转、除湿运转和换气运转中的哪一个,例如由用户来决定。例如,用户通过控制器42选择换气装置50的运转,由此来执行加湿运转、除湿运转和换气运转中的由用户选择了的运转。另外,在空调机10构成为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42设定室内湿度的情况下,有选择地执行加湿运转和除湿运转,以使室内湿度传感器90的测量值成为设定值。另外,再生运转,并非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实施,而是根据除湿运转的持续时间、吸收材料58的水分保持量来实施。
另外,当室外空气Aout由于换气装置50的运转(特别是加湿运转)而流入至图1所示的换气导管56中时,根据周围的环境、季节的不同,有可能产生结露而在换气导管56内积水。具体而言,有时在换气管56中在最下部积水。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换气导管56包括:固定于室外机30的侧面的固定配管92;连接固定配管92和室内机20的换气软管(未图示);和连接器94。连接器94安装在换气软管的前端,可拆装地与固定配管92的前端部92a连接。固定配管92的前端部92a位于换气导管56的最下方,有可能积水。
图15是换气导管56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另外,图16是换气导管56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16所示,在固定配管92的前端部92a的最下部形成了贯通孔92b。即,换气导管56在换气导管56的最下部具有贯通孔92b。积存在换气导管56中的水经该贯通孔92b被排出至外部。另外,为了使从室外机30向室内机20去的室外空气Aout不经贯通孔92b泄漏到外部,固定配管92(即换气导管56)具有从室外机30侧延伸并覆盖贯通孔92b的半圆筒状的罩部92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92c虽然为半圆筒状,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
而且,进入罩部92c并到达贯通孔92b的水的流路设置成水的流动方向与室外空气Aout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能够抑制室外空气Aout进入罩部92c而从贯通孔92b无用地泄漏。另外,贯通孔92b的直径优选为2.5mm以上。这是因为,水滴的直径为2mm左右,防止在贯通孔92b中形成液桥(bridge)而堵塞。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能够一边向室内Rin供给室外空气Aout,一边降低室内湿度。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是包括室内机20和室外机30的空调机,具有吸收材料58、流路R1、R2和风扇(第一风扇66)。此处,第一风扇66是本发明中的风扇的一例。吸收材料58吸收室外空气Aout的水分。流路R1、R2通过吸收材料58,将室外Rout与室内机20内连接,供室外空气Aout流动。风扇(第一风扇66)在流路R1、R2中产生向室内机20去的室外空气Aout的气流。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实施:使风扇(第一风扇66)工作,水分被吸收材料58捕获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Aout向室内机20去的除湿运转。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流路R1、R2朝向室内机20和室外Rout分支。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还具有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和风门装置74。此处,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是本发明的加热器的一例。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在流路R1、R2中在吸收材料58的上游侧加热室外空气Aout。风门装置74将流经流路R1、R2的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内机20或室外Rout。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除湿运转通过使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停止、风门装置74使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内机20而实施。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能够实施再生运转。在再生运转中,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对室外空气Aout进行加热,并且风门装置74将室外空气Aout转向室外Rout,由此,利用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out使吸收材料58干燥。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除湿运转和再生运转交替实施。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室内机20包括热交换器22,通过除湿运转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Aout被吹向热交换器22。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是PTC加热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吸收材料58是高分子吸附材料。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流路R1、R2包括室外空气Aout通过的迷宫式结构。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包括室内机20和室外机30,室外机30具有换气装置50。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也可以分别地构成室外机30和换气装置50,即,变形成包括室内机20、室外机30和换气装置50(变形例1)。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也可以变形成,包括室内机20和室外机30,至少具有吸收材料58、流路R1、R2和风扇(第一风扇66)(变形例2)。
另外,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及上述的变形例1、2的空调机具有两个流路(流路R1、流路R2)和两个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第二加热器76B)。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及上述的变形例1、2的空调机也可以变形为具有流路R1和第一加热器76A的结构或具有流路R2和第二加热器76B的结构(变形例3)。即,例如,变形例3的空调机具有流路R1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流路R1通过吸收材料58,将室外Rout与室内机20内连接,供室外空气Aout流动。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A)在流路R1中在吸收材料58的上游侧加热室外空气Aout。
以上,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1~3)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加热室外空气Aout的加热手段设置了第一加热器76A和第二加热器76B。但是,作为加热手段的加热器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加热室外空气Aout的手段也可以是一个。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室内湿度而实施除湿运转,但实施除湿运转的目的并不限于此。例如,为了在制冷运转后使带有水滴的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干燥,也可以实施除湿运转。在此情况下,室内机20被构成为,通过除湿运转干燥后的室外空气Aout被吹向热交换器22。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广义上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机,具有吸收材料、流路和风扇。吸收材料吸收室外空气的水分。流路通过吸收材料,连接室外和室内机内,供室外空气流经其中。风扇在流路中产生向室内机去的室外空气的气流。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使风扇工作,实施水分被吸收材料捕获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向室内机去的除湿运转。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机。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空调机
20 室内机
22 热交换器
24 风扇
30 室外机
32 热交换器
34 风扇
36 压缩机
38 膨胀阀
40 制冷剂配管
42 控制器
50 换气装置
52 壳体
52a 吸气口
52b 吸气口
52c 吸气口
52d 排气口
52e 排气口
52f 排气口
52g 底板部
52h 圆筒状部
52j 密封部
54 顶板
56 换气导管
58 吸收材料
58a 上表面
58b 下表面
60 保持件
62 齿轮
64 吸收材料用电动机
66 第一风扇
68 隔壁板
68a 圆筒状部
68b 开口
68c 开口
68d 贯通孔
70 风扇罩
72 电动机
74 风门装置
74a 风门
76A 第一加热器
76B 第二加热器
78 隔壁板
78a 贯通孔
78b 吸收材料收纳部
78c 密封部
80 加热器罩
80a 侧壁部
82 托盘
84 第二风扇
86 电动机
88 密封部件
90 室内湿度传感器
92 固定配管
92a 前端部
92b 贯通孔
92c 罩部
94 连接器
Ain 室内空气
Aout 室外空气
C1 旋转中心线
R1 流路
R2 流路
R3 流路
Rin 室内
Rout 室外
S1 上侧空间
S2 下侧空间
S3 上侧空间
S4 下侧空间
T0 时刻
Te 时刻。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吸收室外空气的水分的吸收材料;
通过所述吸收材料的流路,该流路连接室外和所述室内机内,供所述室外空气流过;和
在所述流路中产生向所述室内机去的所述室外空气的气流的风扇,
使所述风扇工作,执行使所述水分被所述吸收材料捕获而干燥了的所述室外空气向所述室内机去的除湿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朝向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分支,
所述空调机还具有:
在所述流路中在所述吸收材料的上游侧对所述室外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和
使流经所述流路的所述室外空气转向所述室内机或所述室外的风门装置,
所述除湿运转是通过所述加热器停止、并且所述风门装置使所述室外空气转向所述室内机来执行的,
能够执行通过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室外空气且所述风门装置使所述室外空气转向所述室外而利用被加热了的所述室外空气使所述吸收材料干燥的再生运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运转和所述再生运转被交替地执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包括热交换器,
通过所述除湿运转而干燥了的所述室外空气被吹向所述热交换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是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材料是高分子吸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包括供所述室外空气通过的迷宫式结构。
CN202180042497.1A 2020-10-05 2021-08-03 空调机 Pending CN1156986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8615 2020-10-05
JP2020168615A JP7065446B2 (ja) 2020-10-05 2020-10-05 空気調和機
PCT/JP2021/028707 WO2022074921A1 (ja) 2020-10-05 2021-08-03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8601A true CN115698601A (zh) 2023-02-03

Family

ID=8112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2497.1A Pending CN115698601A (zh) 2020-10-05 2021-08-03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5446B2 (zh)
CN (1) CN115698601A (zh)
WO (1) WO20220749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4887B2 (ja) * 1989-01-25 1997-01-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除湿熱交換設備
JP3370757B2 (ja) * 1993-12-24 2003-01-27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H08178350A (ja) * 1994-12-28 1996-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湿装置および調湿機能付空気調和機
JPH09152161A (ja) * 1995-11-30 1997-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除湿装置
JP3438672B2 (ja) * 1999-09-28 2003-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JP2003262427A (ja) * 2002-03-08 2003-09-19 Denso Corp エンジン駆動式システムの換気制御装置
JP2003314858A (ja) * 2002-04-22 2003-11-0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786090B2 (ja) * 2003-01-20 2006-06-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5446B2 (ja) 2022-05-12
WO2022074921A1 (ja) 2022-04-14
JP2022060873A (ja)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5802B1 (ko) 제가습 장치
KR100610671B1 (ko) 제가습장치 및 환기시스템
CN101842638B (zh) 调湿装置
JP2004257588A (ja) 除湿空調装置
WO2022074919A1 (ja) 空気調和機
JP3786090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KR20190024396A (ko)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WO2022074918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074920A1 (ja) 空気調和機
EP4226988A1 (en) Air conditioner
JP7025663B2 (ja) 換気装置
JP2010043848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172485A1 (ja) 換気装置及び換気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CN115698601A (zh) 空调机
JP3835920B2 (ja) 温風器
WO2023079995A1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90024395A (ko)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JP2024039514A (ja) 換気システム
KR100624729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2306978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7739411A (zh) 空调机
JP2000081228A (ja) 除湿及び加湿機能付き換気装置
CN117916527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908441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JPH09243108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用室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