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6527A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6527A
CN117916527A CN202280061391.0A CN202280061391A CN117916527A CN 117916527 A CN117916527 A CN 117916527A CN 202280061391 A CN202280061391 A CN 202280061391A CN 117916527 A CN117916527 A CN 117916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air
outdoor
indoor
absorben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13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优生
渡边悠二
森川智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1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6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室内机(20)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向室内机(20)供给室外空气(A3)的换气装置。室内机(20)包括:将室内空气(A1)引导到室内机(20)内的风扇(24);设置成局部地包围风扇(24)的室内热交换器(22);和将从换气装置供给的室外空气(A3)吹出到室内机(20)内的喷嘴(140)。喷嘴(140)吹出室外空气(A3),使其通过比其它区域干燥的室内机(20)内的干燥区域(DP)将其吹向风扇(24)。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已知有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由配置于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的室内机和配置于室外的室外机构成。该空气调节机以能够从室外机对室内机供给除湿了的室外空气的方式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4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情况下,当除湿后的室外空气被供给到室内机内后,通过湿润的室内热交换器时,该室内热交换器的表面的水分蒸发。其结果是,有时室外空气的湿度上升。当将该湿度上升后的室外空气从室内机吹出到室内时,可能不能对室内充分除湿。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从室外机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其中,不使室外空气的湿度增加,就能够将其从室内机吹出到室内。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的换气装置。室内机包括:向室内机内引导室内空气的风扇;设置成局部地包围风扇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向室内机内吹出从换气装置供给的室外空气的喷嘴。喷嘴吹出室外空气,使其通过比其它区域干燥的室内机内的干燥区域将其吹向风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从室外机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其中,不使室外空气的湿度增加,就能够将其从室内机吹出到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换气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换气运转中的换气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加湿运转中的换气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除湿运转中的换气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拆下了盖体的状态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拆下了盖体的状态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拆下了盖体的状态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换气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加热器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加热器单元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加热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沿着图12的A-A线的加热器单元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第2空间的换气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与吸收材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比较例的换气装置中的、与吸收材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与吸收材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形成于吸收材保持件的外侧的迷宫式(labyrinth,曲折结构)流路的吸收材保持件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第1风扇周围的构成要素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21是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壳体的第4吸气口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22是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第2空间的换气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3A是表示与室内连接着的状态的风门装置的截面图。
图23B是表示与室外连接着的状态的风门装置的截面图。
图24是表示从风门装置流出的室外空气的气流的换气装置的截面立体图。
图25是概略性地表示室外机的主体内部的室外机的主视图。
图26是表示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喷嘴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内部结构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喷嘴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分离成两个的状态的喷嘴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喷嘴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的换气装置。室内机包括:向室内机内引导室内空气的风扇;设置成局部地包围风扇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向室内机内吹出从换气装置供给的室外空气的喷嘴。喷嘴吹出室外空气,使其通过比其它区域干燥的室内机内的干燥区域将其吹向风扇。
这样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从室外机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其中,不使室外空气的湿度增加,就能够将其从室内机吹出到室内。
例如,也可以换气装置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并向室内机供给。
例如,也可以干燥区域是室内热交换器中附着的结露水比其它部分少的干燥部分,喷嘴的室外空气的吹出方向被定向成吹出的室外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干燥部分。
例如,也可以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干燥部分是位于流经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室内热交换器的部分。
例如,也可以室内机包括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的排水盘,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干燥部分是远离排水盘的室内热交换器的部分。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的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具有配置于空气调节对象的室内Rin的室内机20、和配置于室外Rout的室外机30。
在室内机20中设置有:与室内空气A1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22;和将室内空气A1吸引至室内机20内并且将与室内热交换器22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A1吹出至室内Rin的风扇24。
在室外机30中设置有:与室外空气A2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32;和将室外空气A2吸引至室外机30内并且将与室外热交换器32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外空气A2吹出至室外Rout的风扇34。另外,在室外机30中设置有与室内热交换器22和室外热交换器32执行制冷循环的压缩机36、膨胀阀38和四通阀40。
室内热交换器22、室外热交换器32、压缩机36、膨胀阀38和四通阀40分别由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在供冷运转和除湿运转(弱供冷运转)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10执行制冷剂从压缩机36依次流经四通阀40、室外热交换器32、膨胀阀38、室内热交换器22并返回到压缩机36的制冷循环。在供暖运转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10执行制冷剂从压缩机36依次流经四通阀40、室内热交换器22、膨胀阀38、室外热交换器32并返回到压缩机36的制冷循环。
空气调节机10除了执行基于制冷循环的空气调节运转之外,还执行将室外空气A3导入室内Rin的空气调节运转。因此,空气调节机10具有换气装置50。换气装置50设置于室外机30。即,室外机30具有换气装置50。
图2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2所示,换气装置50在其内部设置有供室外空气A3、A4通过的吸收材52。
吸收材52是空气能够通过的部件,是从通过的空气捕获水分或向通过的空气赋予水分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收材52为圆盘状,以通过其中心的旋转中心线C1为中心进行旋转。吸收材52由电动机54驱动而旋转。
吸收材52优选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形成。高分子吸附材料例如由交联聚丙烯酸钠构成。高分子吸附材料与硅胶、沸石等吸附材料相比,每同一体积的水分吸收量多,能够以较低的加热温度将保持的水分脱离,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水分。
在换气装置50的内部设置有分别通过吸收材52的第1流路P1和第2流路P2,室外空气A3、A4分别流经第1流路P1和第2流路P2。第1流路P1和第2流路P2在不同的位置通过吸收材52。
第1流路P1是去往室内机20内的室外空气A3流动的流路。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经由换气导管56供向室内机20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流路P1在吸收材52的上游侧包括多个支流路P1a、P1b。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空气的气流使用“上游”和“下游”。
多个支流路P1a、P2a在吸收材52的上游侧汇合。在多个支流路P1a、P1b的各个支路中设置有加热室外空气A3的第1、第2加热器58、60。
第1、第2加热器58、60可以是具有相同的加热能力的加热器,也可以是具有不同的加热能力的加热器。另外,第1、第2加热器58、60优选为当电流流动而温度上升时电阻增加、即能够抑制过量(过剩)的加热温度的上升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也可以使用利用了镍铬合金线、碳纤维等的加热器,但在此情况下,当电流持续流动时,加热温度(表面温度)持续上升,所以需要监视该温度。另一方面,在PTC加热器的情况下,由于加热器本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加热温度,所以不需要监视加热温度。就这点而言,更优选PTC加热器。
在第1流路P1中设置有产生去往室内机20内的室外空气A3的气流的第1风扇6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风扇62配置在吸收材52的下游侧。通过第1风扇62进行工作(动作),室外空气A3从室外Rout流入第1流路P1内,并通过吸收材52。
另外,在第1流路P1中设置有将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向室内Rin(即室内机20)或室外Rout分配的风门装置6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风门装置64配置于第1风扇62的下游侧。由风门装置64分配到室内机20的室外空气A3经由换气导管56进入室内机20内,由风扇24吹出到室内Rin。
第2流路P2是室外空气A4流动的流路。与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不同,流经第2流路P2的室外空气A4不去往室内机20。流经第2流路P2的室外空气A4在通过吸收材52后,向室外Rout流出。
在第2流路P2中设置有产生室外空气A4的气流的第2风扇66。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2风扇66配置于吸收材52的下游侧。通过第2风扇66进行工作,室外空气A4从室外Rout流入第2流路P2内,通过吸收材52,然后向室外Rout流出。
换气装置50有选择地使用吸收材52(电动机54)、第1加热器58、第2加热器60、第1风扇62、风门装置64、和第2风扇66,有选择地执行换气运转、加湿运转和除湿运转。
图3是表示换气运转中的换气装置50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换气运转是将室外空气A3经由换气导管56直接供给至室内Rin(即室内机20)的空气调节运转。如图3所示,在换气运转中,电动机54使吸收材52持续旋转。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为OFF状态,不加热室外空气A3。第1风扇62为ON状态,由此,室外空气A3在第1流路P1内流动。风门装置64将第1流路P1内的室外空气A3分配至室内机20。第2风扇66为OFF状态,由此,在第2流路P2内未产生室外空气A4的气流。
根据这样的换气运转,室外空气A3流入第1流路P1,不被第1、第2加热器58、60加热地通过吸收材52。通过吸收材52后的室外空气A3被风门装置64向室内机20分配。通过风门装置64且经由换气导管56到达室内机20的室外空气A3被风扇24向室内Rin吹出。通过这样的换气运转,室外空气A3直接被供给到室内Rin,室内Rin被换气。
图4是表示加湿运转中的换气装置50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加湿运转是将室外空气A3加湿且将加湿后的该室外空气A3向室内Rin(即室内机20)供给的空气调节运转。如图4所示,在加湿运转中,电动机54使吸收材52持续旋转。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为ON状态,对室外空气A3进行加热。第1风扇62为ON状态,由此,室外空气A3在第1流路P1内流动。风门装置64将第1流路P1内的室外空气A3分配至室内机20。第2风扇66为ON状态,由此,室外空气A4在第2流路P2内流动。
根据这样的加湿运转,室外空气A3流入第1流路P1,被第1、第2加热器58、60加热并通过吸收材52。此时,与不加热的情况相比,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能够从吸收材52获取更大量的水分。由此,室外空气A3保持大量水分。通过吸收材52并保持大量水分的室外空气A3被风门装置64分配给室内机20。通过风门装置64且经由换气导管56到达室内机20的室外空气A3被风扇24向室内Rin吹出。通过这样的加湿运转,保持大量水分的室外空气A3被供给到室内Rin,室内Rin被加湿。
此外,也可以执行:通过使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中的任一者为OFF(关断)状态,减少室外空气A3从吸收材52获取的水分量、即室内Rin的加湿量少的弱加湿运转。
由于水分被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3获取,吸收材52的保水量减少,即吸收材52干燥。当吸收材52干燥时,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不能从吸收材52获取水分。作为其对策,吸收材52从流经第2流路P2的室外空气A4获取水分。由此,吸收材52的保水量被维持为大致一定,能够持续地进行加湿运转。
图5是表示除湿运转中的换气装置50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除湿运转是对室外空气A3进行除湿,且将除湿后的该室外空气A3向室内Rin(即室内机20)供给的空气调节运转。如图5所示,在除湿运转中,交替执行吸附运转和再生运转。
吸附运转是使吸收材52吸附室外空气A3中保持的水分,由此对室外空气A3进行除湿的运转。如图5所示,在吸附运转中,电动机54使吸收材52持续旋转。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为OFF状态,不加热室外空气A3。第1风扇62为ON状态,由此,室外空气A3在第1流路P1内流动。风门装置64将第1流路P1内的室外空气A3分配至室内机20。第2风扇66为OFF状态,由此,在第2流路P2内未产生室外空气A4的气流。
根据这样的吸附运转,室外空气A3流入第1流路P1,不被第1、第2加热器58、60加热地通过吸收材52。此时,室外空气A3中保持的水分吸附于吸收材52。由此,室外空气A3的水分的保持量减少,即室外空气A3被干燥。通过吸收材52而干燥了的室外空气A3被风门装置64向室内机20分配。通过风门装置64且经由换气导管56到达室内机20的室外空气A3被风扇24向室内Rin吹出。通过这样的吸附运转,干燥后的室外空气A3被供给到室内Rin,室内Rin被除湿。
当继续吸附运转时,吸收材52的保水量持续增加,其结果是,吸收材52对于室外空气A3中保持的水分的吸附能力降低。为了恢复其吸附能力,执行使吸收材52再生的再生运转。
在再生运转中,电动机54使吸收材52持续旋转。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为ON状态,对室外空气A3进行加热。第1风扇62为ON状态,由此,室外空气A3在第1流路P1内流动。风门装置64将第1流路P1内的室外空气A3向室外Rout分配,不向室内机20分配。第2风扇66为OFF状态,由此,在第2流路P2内未产生室外空气A4的气流。
根据这样的再生运转,室外空气A3流入第1流路P1,被第1、第2加热器58、60加热并通过吸收材52。此时,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3从吸收材52获取大量水分。由此,在室外空气A3中保持大量水分。与此同时,吸收材52的保水量减少,即吸收材52干燥,其吸附能力再生。通过吸收材52而保持大量水分的室外空气A3被风门装置64分配给室外Rout而排出到室外Rout。由此,在除湿运转中的再生运转中,由于吸收材52的再生而保持大量水分的室外空气A3不向室内Rin供给。
通过交替进行这样的吸附运转和再生运转,能够维持吸收材52的吸附能力,继续执行除湿运转。
上述的基于制冷循环的空气调节运转(供冷运转、除湿运转(弱供冷运转)、供暖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进行的空气调节运转(换气运转、加湿运转、除湿运转)能够分开地执行,另外,也能够同时执行。例如,如果同时执行基于制冷循环的除湿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进行的除湿运转,则能够在将室温维持在一定的状态下对室内Rin进行除湿。
空气调节机10执行的空气调节运转由用户选择。例如,通过用户对图1所示的遥控器70进行的选择操作,空气调节机10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空气调节运转。此外,空气调节机10包括控制基于制冷循环的空气调节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的空气调节运转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具有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而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在此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但也可以记录在存储卡等的非临时的记录介质中来提供,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的电通信线路来提供。
至此,概略地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的结构和动作。之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的进一步的特征。
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机10的室外机30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7是表示拆下了盖体104的状态的换气装置50的结构的立体图。进而,图8是表示拆下了盖体104的状态的换气装置50的结构的俯视图。进而,图9是表示拆下了盖体104的状态的换气装置5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10是表示换气装置50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其中,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是用于容易理解实施方式的坐标系,不用于限定实施方式。X轴方向表示室外机30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表示左右方向,Z轴方向表示高度方向(上下方向)。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换气装置50设置于室外机30的上部。具体而言,换气装置50设置于收纳室外热交换器32、风扇34、压缩机36、膨胀阀38和四通阀40的室外机30的主体的壳体100上。
如图6-图8所示,换气装置50为在室外机30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包括上方打开的箱状的壳体102、和安装于壳体102的上部的盖体104。在壳体102内保存有吸收材52等换气装置50的构成要素。此外,图7和图8表示拆下了盖体104的状态的换气装置50。
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收材52配置于换气装置50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相对于吸收材52在长边方向(即,长度方向)的一侧(右侧)配置有与第1流路P1相关的构成要素,在另一侧(左侧)配置有与第2流路P2相关的构成要素。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换气装置50的壳体102内,实际上形成有多个空间S1~S4。
第1空间S1是室外空气A3首先流入的空间。另外,第1空间S1实际上形成于壳体102内的右侧和上侧部分。
第2空间S2是经由吸收材52与第1空间S1连通的空间,是第1空间S1内的室外空气A3通过吸收材52而流入的空间。另外,第2空间S2实际上形成于壳体102内的右侧和下侧部分。
第3空间S3是室外空气A4首先流入的空间。另外,第3空间S3实际上形成于壳体102内的左侧和下侧部分。
第4空间S4是经由吸收材52与第3空间S3连通的空间,是第3空间S3内的室外空气A4通过吸收材52而流入的空间。另外,第4空间S4实际上形成于壳体102内的左侧和上侧部分。
壳体102内构成为第1、第2空间S1、S2内部的室外空气A3不移动至第3、第4空间S3、S4内。另外,反过来,壳体102内构成为第3、第4空间S3、S4内的室外空气A4不会移动至第1、第2空间S1、S2。即,第3、第4空间S3、S4与第1、第2空间S1、S2独立地构成(即第3、第4空间S3、S4与第1、第2空间S1、S2之间被密封)。
首先,对与结构简单的第2流路P2相关的换气装置50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8和图9所示,关于室外空气A4流动的第2流路P2,在换气装置50的壳体102设置有第1吸气口102a、第2吸气口102b、和排气口102c。第1吸气口102a形成于壳体102的前壁102d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另外,第2吸气口102b形成于壳体102的后壁102e的左右方向的中央。而且,排气口102c形成于前壁102d的左侧。
当第2风扇66工作时,室外空气A4经由第1吸气口102a和第2吸气口102b流入壳体102内的第3空间S3。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室外空气A4流入壳体102的底板102f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之间的第3空间S3。
第3空间S3内的室外空气A4经由第2端面52b流入吸收材52内,经由第1端面52a从吸收材52向第4空间S4流出。通过吸收材52而流入第4空间S4的室外空气A4被第2风扇66吸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2风扇66为西洛克风扇,由配置于风扇室F1内且以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叶轮66a、和使叶轮66a旋转的电动机66b构成。室外空气A4因叶轮66a的旋转而被吸入风扇室F1中,经由与风扇室F1连通的排气口102c排出到室外Rout。此外,风扇室F1由壳体102和将第3空间S3和第4空间S4隔开的隔板106界定。在隔板106形成有与风扇室F1连通而供室外空气A4通过的空气吸入口106a。
接着,对与第1流路P1相关的换气装置50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8和图9所示,关于室外空气A3流动的第1流路P1,在换气装置50的壳体102设置有第3吸气口102g和第4吸气口102h。第3吸气口102g形成于壳体102的右壁102i。另外,第4吸气口102h形成于壳体102的后壁102e的右侧。
当第1风扇62工作时,室外空气A3经由第3吸气口102g和第4吸气口102h流入壳体102内的第1空间S1中。流入第1空间S1内的室外空气A3通过第1和第2加热器58、60,流向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和第2加热器58、60被装入配置于换气装置50的中央的加热器单元110内。
图11是表示加热器单元110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12是表示加热器单元110的结构的仰视图。进而,图13是表示加热器单元1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14是表示沿着图12的A-A线的加热器单元110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11-图14所示,加热器单元110包括保持第1、第2加热器58、60的加热器基座部件112。加热器基座部件112包括:载置第1、第2加热器58、60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加热器载置部112a、和以吸收材52可旋转的方式收纳该吸收材52的圆筒状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此外,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加热器载置部112a和吸收材收纳部112b也能够作为不同的部件构成。
第1、第2加热器58、60呈“ハ”字状地配置于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加热器载置部112a上。分别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即支流路P1a、P2b),在由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收纳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上汇合。即,支流路P1a、P1b与第1流路P1中的主流路P1c汇合。此外,第1、第2加热器58、60是具有向流经支流路P1a、P2a的室外空气A3传热的多个加热片的片式加热器。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换气装置50包括吸收材保持件114,该吸收材保持件114保持具有第1端面52a和第2端面52b的圆盘状的吸收材52。吸收材保持件114包括:保持吸收材52的外周面52c的圆筒状部114a;和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102j的轮毂部114b(参照图10),其中,支承轴102j立起地设置在换气装置50的壳体102的底板102f。另外,吸收材保持件114包括将圆筒状部114a和轮毂部114b连结的多个辐条部114c。多个辐条部114c支承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
在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中收纳保持着吸收材52的状态的吸收材保持件114。另外,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的中央设置有与贯通吸收材保持件114的轮毂部114b的壳体102的支承轴102j卡合的卡合部112c。将圆筒状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和位于其中央的卡合部112c连结的多个梁部112d设置于加热器基座部件112。
此外,如图9所示,在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圆筒状部114a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安装于电动机54的小齿轮116卡合的外齿114d。经由这样的吸收材保持件114,电动机54驱动吸收材52旋转。
另外,如图13所示,加热器单元110包括覆盖室外空气A3通过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一部分、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第1罩部件118和第2罩部件120。第1罩部件118和第2罩部件120由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加热器载置部112a和多个梁部112d支承着。其结果是,第1罩部件118覆盖第1、第2加热器58、60,并且在向上方观察(Z轴方向观察)时覆盖由加热器载置部112a和梁部112d包围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部分。第2罩部件120以在其与第1罩部件118之间设置有间隙的状态覆盖第1罩部件11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罩部件118由树脂材料制作,第2罩部件120由金属材料制作。利用这样的第1罩部件118和第2罩部件120,分别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通过被第1罩部件118和第2罩部件120覆盖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部分。
如图14所示,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以使得室外空气A3的通过方向成为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载置于加热器载置部112a。第1罩部件118以使室外空气A3能够沿水平方向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方式,覆盖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上部。
第2罩部件120包括:覆盖第1罩部件118的顶板部120a、和从顶板部120a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的壁部120b。顶板部120a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1罩部件118隔开间隔地相对。另外,壁部120b在水平方向上与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隔开间隔地相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在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加热器载置部112a的下部安装有底罩部件122。底罩部件122包括:安装于加热器载置部112a的底板部122a、和从底板部122a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壁部122b。壁部122b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与第2罩部件120的壁部120b之间延伸。
采用这样的第2罩部件120和底罩部件122,室外空气A3在第2罩部件120的壁部120b与底罩部件122的壁部122b之间的间隙中朝向上方流动。接着,室外空气A3越过底罩部件122的壁部122b沿水平方向(X轴方向)流经底板部122a的上方,然后到达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通过这样的室外空气A3的气流(即支流路P1a、P1b),在室外空气A3到达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前,能够利用重力除去伴随室外空气A3的灰尘等异物。此外,第2罩部件120的壁部120b与底罩部件122的壁部122b之间的间隙的距离D为昆虫等生物不能进入的尺寸、例如8m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生物侵入至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
如图14所示,室外空气A3在第1罩部件118与第2罩部件120的顶板部120a之间的间隙流动。即,第1罩部件118与第2罩部件120之间的间隙,作为将支流路P1a中的相对于第1加热器58位于上游侧的部分和支流路P1b中的相对于第2加热器60位于上游侧的部分连通的连通路P1d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第1加热器58至第1风扇62的流路长度比从第2加热器60至第1风扇62的流路长度短。因此,第1加热器58处的室外空气A3的流速比第2加热器60处的流速快。其结果是,如图14所示,流经相对于第2加热器60位于上游侧的支流路P1b的部分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流经连通路P1d而流入支流路P1a,然后通过第1加热器58。
设置这样的连通路P1d的原因是,为了有效利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排热H。具体而言,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产生的热量的诸多部分用于加热通过它们的室外空气A3。但是,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向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周围传递,特别是向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上方传递,而不向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室外空气A3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排热(废热)H向流经连通路P1d的室外空气A3传递。被该排热H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通过第1加热器58或第2加热器60,然后通过吸收材52。这样,通过流经连通路P1d的室外空气A3回收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排热H,由第1、第2加热器58、60加热室外空气A3的效率提高。其结果是,室外空气A3的加湿量(从吸收材52获取的水分量)增加,加湿运转的效率(室内Rin的加湿效率)或除湿运转中的再生运转的效率(吸收材52的再生效率)提高。
此外,这样的排热回收用的连通路P1d不限于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于下方。连通路P1d只要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附近、即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排热H传递的区域即可。
由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至少一者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如图10所示,从第1端面52a向第2端面52b去向下方通过吸收材52,进入第2空间S2。
图15是表示示出第2空间S2的换气装置50的壳体102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5所示,在壳体102的底板102f形成有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环状壁部102k。在该环状壁部102k的顶部配置将第1空间S1和第2空间S2隔开的隔板124(参照图10)。利用这些壳体102的环状壁部102k和隔板124界定第2空间S2。此外,在位于吸收材52的下方的环状壁部102k的部分102l上安装将环状壁部102k和吸收材52之间密封的、后面叙述的密封单元。
图16是表示与吸收材52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52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16所示,在换气装置50设置有对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多个第1密封单元126、和对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的多个第2密封单元128。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密封单元126设置于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相对的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多个梁部112d。第2密封单元128设置于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相对的壳体102的环状壁部102k的部分102l。
多个第1密封单元126包括: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接触的密封部件126a;和保持密封部件126a地安装于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密封部件保持件126b。密封部件126a实际上沿圆盘状的吸收材52的径向延伸,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接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6a为刷子。此外,密封部件126a只要能够在旋转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滑动即可,不限于刷子。密封部件126a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硅橡胶等弹性部件。
利用这样的第1密封单元126,能够抑制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具体而言流经第1罩部件118内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侵入第2流路P2(即第4空间S4)内。另外,与之相反,还能够抑制流经第2流路P2内的室外空气A4侵入第1流路P1内。
多个第2密封单元128包括: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接触的密封部件128a;和保持密封部件128a地安装于壳体102的密封部件保持件128b。密封部件128a实际上沿圆盘状的吸收材52的径向延伸,并且与第1密封单元126的密封部件126a平行地延伸,并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接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8a为刷子。此外,密封部件128a只要能够相对于旋转的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滑动即可,不限于刷子。密封部件128a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硅橡胶等弹性部件。另外,密封部件128a可以与第1密封单元126的密封部件126a不同,另外也可以相同。
采用这样的第2密封单元128,能够抑制流经第1流路P1的室外空气A3、具体而言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流入第2空间S2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侵入第2流路P2(即第3空间S3)内。
另外,与之相反,还能够抑制流经第2流路P2内的室外空气A4侵入第1流路P1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第2密封单元128(其密封部件128a)接触的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上存在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多个辐条部114c。因此,在吸收材保持件114的旋转期间,密封部件128a需要越过多个辐条部114c。
此时,当密封部件128a全部在相同的时间越过辐条部114c时,在该时间,吸收材保持件114的旋转阻力增加。其结果是,对使吸收材保持件114旋转的电动机54间断地作用转矩负荷。
于是,以使全部密封部件128a不在相同时间越过辐条部114c的方式,辐条部114c延伸。具体而言,密封部件128a实际上沿吸收材52的径向延伸,辐条部114c实际上不沿吸收材52的径向延伸。其结果是,例如在密封部件128a的靠吸收材52的中心侧的端部位于辐条部114c上时,密封部件128a的外侧的端部不位于辐条部114c上。通过这样的延伸方向的不同,全部密封部件128a不会同时越过辐条部114c,每次一部分越过辐条部114c。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对电动机54的负荷。
另外,如图16所示,在设置第1密封单元126的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梁部112d,设置有向远离第1密封单元126的方向延伸的碰撞板112e。碰撞板112e在室外空气A4流出的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部分的上方延伸。其结果是,在第1密封单元126附近通过吸收材52后的室外空气A4与碰撞板112e碰撞。举出比较例说明该“碰撞板”。
图17是表示比较例的换气装置中的、与吸收材52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52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17所示,在比较例的换气装置中,没有设置以远离第1密封单元126的方式在第2流路P2内突出的碰撞板112e。在此情况下,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后流入吸收材52内之前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可能侵入第2流路P2内。具体而言,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可能通过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而侵入第2流路P2内。
该室外空气A3在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的通过,因吸收材52的通风阻力、即由于通过吸收材52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而发生。具体而言,相对于吸收材52位于上游侧的第1流路P1的部分(即空间S5)内的压力,是由于吸收材52而发生压力损失之前的压力。与之相比,相对于吸收材52位于下游侧的第2流路P2的部分(即第4空间S4)内的压力是通过吸收材52而产生压力损失之后的压力。即,空间S5的压力,以与没有通过吸收材52相应的量,比空间S4内的压力高。由于该两个压力之差,可能引起室外空气A3在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的通过。其结果是,压力相对较高且被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加热了的室外空气A3可能经由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侵入压力相对较低的第2流路P2内。
这样,如果被加热而成为了高温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不通过吸收材52而侵入第2流路P2内,则室外空气A3从吸收材52获取的水分量减少。即加湿运转的效率(室内Rin的加湿效率)降低。作为其对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存在从第1密封单元126突出到第2流路P2内的碰撞板112e。
如图16所示,流经第1密封单元126附近的室外空气A4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流出后,与碰撞板112e碰撞。由此,在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与碰撞板112e之间产生湍流状态的高压区域AP。因该高压区域AP,密封部件126a的两侧的压力差变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室外空气A3经由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而侵入第2流路P2。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碰撞板112e的前端(远离第1密封单元126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延伸的节流壁112f。由此,形成被密封部件126a、碰撞板112e、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和节流壁112f包围的大致关闭状态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产生压力更高的高压区域AP。其结果是,与没有节流壁112f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室外空气A3经由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向第2流路P2的侵入。
此外,如图16所示,第1密封单元126的密封部件126a和第2密封单元128的密封部件128a,在与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和第2端面52b正交的方向上分别与吸收材52接触。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8是表示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与吸收材52的径向正交的吸收材52的一部分的周边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18所示,在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密封部件126a、128a分别在相对于第1端面52a和第2端面52b分别倾斜的状态下与吸收材52接触。具体而言,在以随着从吸收材52的旋转方向DR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去靠近吸收材52的方式倾斜了的状态下,密封部件126a、128a由密封部件保持件226b、228b保持。在此情况下,与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密封部件126a、128a与吸收材52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小,对电动机54的负荷降低。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切换吸收材52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6a、128a分别由密封部件保持件保持成能够以沿吸收材52的径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晃动。
另外,也可以调节第1风扇62和第2风扇66的转速,以使得室外空气A3或室外空气A4不通过密封部件126a与第1端面52a之间、和密封部件128a与第2端面52b之间。例如当第1风扇62、第2风扇66的转速变高时,第1流路P1、第2流路P2内的压力下降。与之相反,当转速变低时,压力上升。
例如,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至少一者为ON的情况下,提高第1风扇62的转速来降低第1流路P1内的压力和/或降低第2风扇66的转速来提高第2流路P2内的压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在第1密封单元126的密封部件126a与吸收材52之间的通过。
作为与吸收材52相关的密封件,除了包括第1密封单元126和第2密封单元128以外,如图13所示,换气装置50还包括迷宫式密封部件130。
图19是表示形成于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外侧的迷宫式流路PL的吸收材保持件114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19所示,吸收材保持件114为了旋转,其圆筒状部114a的外周面与加热器基座部件112的吸收材收纳部112b和隔板124隔开间隔地相对。因此,原本应通过吸收材52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可能在圆筒状部114a的外侧流动而绕过吸收材52。在利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至少一者加热室外空气A3的情况下,当发生这样的绕过时,室外空气A3从吸收材52获取的水分量减少。即加湿运转的效率(室内Rin的加湿效率)或除湿运转中的再生运转的效率(吸收材52的再生效率)降低。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迷宫式密封部件130,在吸收材保持件114和与其相对的部件(加热器基座部件112和隔板124)之间形成了迷宫式流路PL。其中,迷宫式流路PL是指,通过具有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多次改变的流路形状而具有高流路阻力的流路。
迷宫式密封部件130具有作为迷宫式流路PL的一部分来形成沿吸收材52的径向(Y轴方向)延伸的径向流路PLa的端面130a。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收材保持件114在其圆筒状部114a的外周面具有外齿114d。另外,吸收材保持件114具有在远离吸收材52的第1端面52a的一侧的外齿114d的端面设置的环状的凸缘114e。迷宫式密封部件130的端面130a在其与凸缘114e之间形成径向流路PLa。
采用包括这样的径向流路PLa的迷宫式流路PL,室外空气A3会通过吸收材52,而难以流经圆筒状部114a的外侧绕过吸收材52。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室外空气A3绕过吸收材52而发生的加湿运转的效率(室内Rin的加湿效率)或除湿运转中的再生运转的效率(吸收材52的再生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迷宫式密封部件130的端面130a设置有朝向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凸缘114e突出的突条部130b。由此,迷宫式流路PL的流路阻力进一步增加。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隔板124设置有肋124a,该肋124a以与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隔开间隔地相对的方式沿吸收材52的径向(Y轴方向)延伸。采用该肋124a,室外空气A3不易从迷宫式流路PL流出,其结果是,迷宫式流路PL的流路阻力进一步增加。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隔板124的肋124a的前端设置有朝向吸收材52的第2端面52b突出的突条部124b。采用该突条部124b,室外空气A3不易从迷宫式流路PL流出,其结果是,迷宫式流路PL的流路阻力进一步增加。
此外,迷宫式流路PL可以遍及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圆筒状部114a的整个外周面地形成,另外,也可以不遍及整个外周面地形成。迷宫式流路PL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被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的至少一个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绕过吸收材52,以使该室外空气A3的大部分通过吸收材52。因此,只要在与加热后的室外空气A3通过的吸收材52的部分对应的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圆筒状部114a的部分的外侧至少存在迷宫式流路PL即可。此外,在遍及圆筒状部114a的整个外周面地形成了迷宫式流路PL的情况下,对于从第2端面52b向第1端面52a去而通过吸收材52的室外空气A4,也能够抑制绕过吸收材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迷宫式密封部件130的端面130a在其与吸收材保持件114的凸缘114e之间形成径向流路PLa。与迷宫式密封部件130的端面130a协作地形成径向流路PLa的吸收材保持件114的部分不限于凸缘114e。如果吸收材保持件114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扩径部,则迷宫式密封部件130的端面130a能够在其与该扩径部之间形成径向流路PLa。此外,凸缘114e阻碍流经外齿114d的齿间的室外空气A3,由此,迷宫式流路PL的流路阻力也增加。
通过吸收材52后的室外空气A3流入第2空间S2内。
图20是表示第1风扇62周围的构成要素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20所示,流经第1流路P1的、具体而言流入第2空间S2内的室外空气A3被第1风扇62吸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风扇62为西洛克风扇,由叶轮62a和使叶轮62a旋转的电动机62b构成,其中,叶轮62a配置于风扇室F2,以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室外空气A3因叶轮66a内的旋转而被吸入风扇室F2中。其中,风扇室F2由设置于隔板124上的环状壁124c和安装于环状壁124c上的风扇罩部件132界定。在隔板124形成有与风扇室F2连通而供室外空气A3通过的空气吸入口124d。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风扇62的电动机62b设置于风扇罩部件132上,被电动机罩部件134覆盖。即,电动机62b收纳在由风扇罩部件132和电动机罩部件134界定的电动机室M1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使室外空气A3流入电动机室M1内的方式构成风扇罩部件132和电动机罩部件134。
具体地进行说明,当第1风扇62旋转时,如图8和图9所示,室外空气A3经由第3吸气口102g和第4吸气口102h流入第1空间S1内。流入第1空间S1内的室外空气A3的一部分直接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其余空气如图20所示流入电动机室M1内,冷却电动机62b后从电动机室M1流出,然后通过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
在风扇罩部件132和电动机罩部件134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障碍壁132a、134a,以使进入电动机室M1内的室外空气A3局部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流动。利用这些障碍壁132a、134a,室外空气A3沿上下方向流动,利用重力除去伴随室外空气A3的异物。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异物侵入电动机室M1内。
另外,在与第1空间S1连通的第4吸气口102h设置有抑制异物的侵入的多个棂条102m。进而,在至少一个棂条102m的上表面102n形成有第1空间S1侧较高的倾斜面102o。利用该倾斜面102o,能够抑制沿斜下方向降下的雨水侵入至第1空间S1内。此外,在第1吸气口102a、第2吸气口102b和第3吸气口102g也设置有相同的棂条102m。
此外,抑制雨水侵入的结构不限于倾斜面102o。
图21是表示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壳体202的第4吸气口202h的结构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如图21所示,在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在壳体202的第4吸气口202h设置有多个棂条202m。在各个棂条202m设置有朝向位于下方的其它棂条202m延伸的下垂部202p。利用这样的下垂部202p,也能够抑制雨水侵入至第1空间S1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和图15所示,在从吸收材52至空气吸入口124d之间的第1流路P1的部分、即第2空间S2内设置有孔口部件136。孔口部件136是用于在从吸收材52至空气吸入口124d之间的第1流路P1的部分,局部缩小流路截面面积的障碍物。通过设置孔口部件136,与不设置孔口部件136的情况相比,第2空间S2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具体地进行说明,在第2空间S2中,通过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和通过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一边混合一边流动。在第1加热器58和第2加热器60两者为ON的情况和两者为OFF的情况下,第2空间S2内的温度分布实际上一样。
与之相比,仅第1加热器58为ON时的温度分布和仅第2加热器60为ON时的温度分布分别不一样,另外,彼此差异较大。具体而言,通过配置于换气装置50的后侧的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在第2空间S2中流经后侧部分,通过配置于前侧的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在第2空间S2中流经前侧部分。流经第2空间S2的室外空气A3在第1风扇62的空气吸入口124d附近开始回旋(转动),在此状态下经由空气吸入口124d流入风扇室F2。此时,例如在仅后侧的第1加热器58为ON的情况下,温度高的室外空气A3流经第2空间S2内的后侧部分,温度低(未被加热)的室外空气A3流经前侧部分。当在此状态下室外空气A3在空气吸入口124d附近回旋时,测量第2空间S2内的室外空气A3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8的检测精度降低。其中,如图9所示,温度传感器138设置于隔板124。
如图15所示,孔口(orifice)部件136在从第1、第2加热器58、60至空气吸入口124d为止的第1流路P1的部分(第2空间S2),相对于温度传感器138配置于上游侧。另外,孔口部件136以横穿第2空间S2的方式设置。因此,如图10所示,通过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和通过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通过孔口部件136与隔板124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并去往空气吸入口124d。由于该间隙和在通过间隙后产生的剥离流引起的涡流,通过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和通过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适当混合。其结果是,在位于孔口部件136的下游侧的温度传感器138的周围,仅第1加热器58为ON时的温度分布和仅第2加热器60为ON时的温度分布大致相同。此外,就孔口部件136而言,作为次要效果,还具有降低由第1风扇62产生而泄漏到室外Rout的噪声等级的效果。
此外,孔口部件136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图22是表示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的、第2空间S2的换气装置的壳体10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22所示,在不同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中,孔口部件236仅设置于换气装置的前侧,没有以横穿第2空间S2的方式设置。在此情况下,通过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和通过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4以向上方观察(Z轴方向观察)时绕过孔口部件236的方式流动。在绕过时,通过第1加热器58后的室外空气A3和通过第2加热器60后的室外空气A3相互适当混合。在此情况下,室外空气A3在温度传感器138附近缓慢地流动,温度传感器138的测量环境稳定。
如图20所示,从第2空间S2流入第1风扇62的风扇室F2的室外空气A3,因叶轮62a的旋转而被输送到风门装置64。
图23A是表示与室内Rin连接着的状态的风门装置64的截面图。另外,图23B是表示与室外Rout连接着的状态的风门装置64的截面图。
除了如图23A和图23B所示,还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风门装置64包括隔板124的一部分和风扇罩部件132的一部分作为其外壳的构成要素。另外,风门装置64包括:供室外空气A3流入的流入口64a、和与室内机20连通而供室外空气A3流出的第1流出口64b。另外,风门装置64包括:与室外Rout连通而供室外空气A3流出的第2流出口64c、和有选择地关闭第1流出口64b和第2流出口64c中的一者的封闭门64d。此外,风门装置64还包括:以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驱动封闭门64d旋转,且由空气调节机10的控制装置控制的电动机等动力源(未图示)。
风门装置64的流入口64a与第1风扇62的风扇室F2连通。
由此,通过第1加热器58、第2加热器60和吸收材52,从第1风扇62的叶轮62a吹出的室外空气A3经由流入口64a流入风门装置64内。
在风门装置64的第1流出口64b连接着换气导管56。由此,第1流出口64b经由换气导管56与室内机20内连通。其结果是,通过流入口64a后的室外空气A3流入室内机20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流出口64b向右方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风门装置64的第1流出口64b的开口方向为右方,流入口64a的开口方向为其相反的左方。因此,流入流入口64a的室外空气A3不改变其流动方向地从第1流出口64b流出。因此,室外空气A3能够在维持第1风扇62的吹出速度的状态下不减速地流入换气导管56内。
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与室外Rout间接地连通,而不是直接连通。具体而言,第2流出口64c在设置于壳体102内的隔离室S6内,以朝向水平方向、特别是朝向后壁102e的状态开口。隔离室S6由壳体102和风扇罩部件132界定,与其它空间S1~S4独立。因此,从第2流出口64c流出的室外空气A3向隔离室S6内流出。
在界定隔离室S6的壳体102的底板102f,设置有与室外机30的主体的壳体100内连通的连接口102q。
图24是表示从风门装置64流出的室外空气A3的气流的换气装置50的截面立体图。另外,图25是概略地表示室外机30的主体内部的室外机30的主视图。
如图24所示,从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向后方流出的室外空气A3,在隔离室S6内将流动方向改为朝向下方,通过设置于壳体102的底板102f的连接口102q。
如图25所示,通过壳体102的底板102f的连接口102q后的室外空气A3,流入室外机30的主体的壳体100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体的壳体100内被大致分为:收纳室外热交换器32、风扇34等的热交换室R1;和收纳压缩机36、四通阀40、控制电路板等的机械室R2。室外空气A3流入机械室R2内。
这样,说明将从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流出的室外空气A3经由室外机30的主体的壳体100向室外Rout排出的原因。
如图23B所示,在从第2流出口64c流出的情况下,室外空气A3与封闭门64d碰撞,将其流动方向实际上改变90度。此时,在风门装置64内产生湍流,其结果是,产生噪声。
在此,假设在与第2流出口64c相对的壳体102的后壁102e的部分设置了具有多个棂条的排气口的情况下,来自湍流的噪声经由该排气口向室外Rout泄漏。另外,封闭门64d的动作音也经由该排气口向室外Rout泄漏。进而,因棂条而可能产生风噪声。
如本实施方式,在从第2流出口64c流出的室外空气A3经由隔离室S6流入壳体100内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来自湍流的噪声、封闭门64d的动作音向室外Rout泄漏。即,壳体100的内部空间作为降低由于室外空气A3流经风门装置64而产生并向室外Rout泄漏的噪声的等级的“消声器”发挥作用。
特别是在室外空气A3流入机械室R2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向室外Rout泄漏的噪声的等级。机械室R2为大致密闭空间,经由从收纳于该密闭空间中的压缩机36等产生的热能够流出到室外Rout的程度的间隙与室外Rout连通。另一方面,热交换室R1经由由风扇34吸入的室外空气A2通过的吸气口和热交换后的室外空气A2流出的排气口,与室外Rout连通。因此,从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流出的室外空气A3流入机械室R2的方式,与流入热交换室R1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泄漏到室外Rout的噪声的等级。
这样,通过风门装置64经由室外机30的主体的壳体100内的空间将室外空气A3向室外Rout排出,能够降低由室外机30产生的噪声的等级。
此外,也可以如下所述地构成,以使得室外空气A3从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向与壳体100连通的连接口102q去顺畅地流动,即,以使得在它们之间不产生湍流而产生噪声。即,也可以在壳体102内设置将第2流出口64c和连接口102q连接的管道。
另外,也可以以使得在隔离室S6内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与连接口102q相对的方式构成风门装置64,使第2流出口64c朝向下方。进而,也可以以风门装置64的第2流出口64c与连接口102q直接连接的方式构成风门装置64。
从风门装置64的第1流出口64b流出的室外空气A3经由换气导管56流入室内机20内。
图26是表示设置于室内机20的室内热交换器22和喷嘴140的立体图。另外,图27是表示内部结构的室内机20的侧视图。此外,图中所示的U-V-W正交坐标系是用于容易理解实施方式的坐标系,不限定实施方式。U轴方向表示室内机20的左右方向,V轴方向表示前后方向,W轴方向表示高度方向(上下方向)。
如图26所示,室内机2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22和喷嘴140。喷嘴140包括:与换气导管56连接的连接部140a、和吹出从换气导管56供给的室外空气A3的吹出口140b。
如图27所示,喷嘴140设置于室内机20的壳体142内,以将从换气装置50经由换气导管56供给来的室外空气A3吹出到室内机20的壳体142内。具体而言,喷嘴140以使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室内机20内的干燥区域后去往风扇24的方式配置于室内机20内。风扇24例如为横流风扇。另外,这里所说的“干燥区域”是比其它区域干燥的区域。这样的“干燥区域”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来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喷嘴140吹出室外空气A3的吹出方向被定向(决定方向),以使从吹出口140b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室内机20内的作为“干燥区域”的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
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在风扇24的旋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观察(U轴方向观察)时,室内热交换器22如下所述地设置。即,室内热交换器22以部分(局部)包围风扇24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不包围风扇24的下方的方式包围风扇24)设置于室内机20的壳体142内。另外,室内热交换器22由位于风扇24的后方的第1部分22a和位于风扇24的前侧的第2部分22b构成。从压缩机36供给的制冷剂在这样的室内热交换器22内流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空气调节机10的供冷运转或弱供冷运转(除湿运转)时,在风扇24的旋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制冷剂从第1部分22a的上部去往下部地流动,然后从第2部分22b的下部去往上部地流动。即,制冷剂在图27中沿逆时针方向在室内热交换器22内流动。
这样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结果是,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第2部分22b的上部产生干燥部分DP。干燥部分DP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位于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制冷剂在流经室内热交换器22的其它部分的期间,温度上升,所以在干燥部分DP,与其它部分相比不易产生结露(附着的结露水较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是远离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下方的排水盘144、146的部分,所以附着的结露水少。即,结露水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表面上向排水盘144、146去而向下方流动,所以在位于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上部的干燥部分DP,结露水较少。
对这样从喷嘴140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室内机20内的干燥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而去往风扇24的原因进行说明。
空气调节机10构成为作为一个运转模式能够同时执行基于制冷循环的除湿运转(弱供冷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进行的除湿运转。
在基于制冷循环的除湿运转中,当风扇24旋转时,室内空气A1经由设置于室内机20的壳体142的上部的空气吸入口142a被吸入(取入)壳体142内,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此时,室内空气A1被室内热交换器22冷却,并且水分被获取而干燥。被获取了的水分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表面结露。干燥了的室内空气A1因风扇24而经由空气吹出口142b被吹出到室内Rin。
在基于换气装置50进行的除湿运转(参照图5)中,从换气装置50向喷嘴140供给在除湿运转中的吸附运转时升温了的室外空气A3。室外空气A3从喷嘴140吹出,被风扇24吸引而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此时,室外空气A3由于通过干燥部分DP,即由于不通过大量结露水附着的室内热交换器22的其它部分,所以能够维持干燥状态。在维持着干燥状态的状态下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22的室外空气A3被风扇24经由空气吹出口142b吹出到室内Rin。
当同时执行这样的基于制冷循环的除湿运转(弱供冷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进行的除湿运转时,能够不使室内温度大幅降低地对室内Rin进行除湿。
在此,假设从喷嘴140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干燥部分DP以外的室内热交换器22的其它部分时,该室外空气A3因结露水的蒸发而被加湿。由于加湿后的该室外空气A3被吹出到室内Rin,即由于原本存在于室内Rin的水分的一部分返回到室内Rin,所以室内Rin的除湿效率降低。
另外,空气调节机10构成为作为一个运转模式能够同时执行基于制冷循环的除湿运转(弱供冷运转)和基于换气装置50的换气运转。
在此情况下,从换气装置50向喷嘴140供给未被除湿状态下的室外空气A3。然后,从喷嘴140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在此情况下,能够不会通过除湿运转使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22的结露水的一部分返回到室内Rin地进行室内Rin的换气。
此外,喷嘴140也可以将室外空气A3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作为室内机20内的“干燥区域”的、室内热交换器22与风扇24之间的空间吹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喷嘴140构成为能够通过非破坏的方式分割为多个。
图28是表示喷嘴14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9是表示分离成了两个的状态的喷嘴140的立体图。而且,图30是表示喷嘴140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28所示,喷嘴140由4个部件148、150、152和154构成。具体而言,如图2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喷嘴140构成为能够分离成具有连接部140a的后侧部分140c和具有吹出口140b的前侧部分140d。后侧部分140c具有用于与前侧部分140d连接的连接口140e,前侧部分140d的前端部140f能够插入拔出地插入连接口140e中。
如图2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后侧部分140c安装于室内机20的基座部件156,前侧部分140d安装于过滤器框158。基座部件156作为将室内机20安装于墙壁面时的托架发挥作用,并且保持室内热交换器22、风扇24等室内机20的构成要素。过滤器框158是保持去往室内热交换器22的室内空气A1通过的过滤器(未图示)的部件,相对于基座部件156可拆卸。当将过滤器框158从基座部件156卸下时,喷嘴140的前侧部分140d从后侧部分140c分离。
如图30所示,当将喷嘴140的前侧部分140d的前端部140f插入后侧部分140c的连接口140e时,后侧部分140c的内周面140g和前侧部分140d的内周面140h以无台阶地连续的方式连接。由此,能够抑制从后侧部分140c流向前侧部分140d的室外空气A3的压力损失。
如图28所示,喷嘴140的后侧部分140c构成为能够沿其内部流路分割为两个部件148、150。另外,前侧部分140d也构成为能够沿其内部流路分割为两个部件152、154。其中,部件148、150构成为能够通过例如卡扣卡合等合体,而未使用螺钉等固定部件。同样,部件152、154也构成为能够不使用固定部件地合体。
此外,如图3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喷嘴140的后侧部分140c设置有使流路截面积小于其它场所的缩流部140i。由此,能够反射来自室外机30的噪声,降低向室内机20内传播的噪声的等级。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喷嘴140,能够容易进行其内部的检查、清洗。即,能够将喷嘴140分割为4个部件148、150、152和154,并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清洗。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在从室外机30向室内机20供给室外空气A3的空气调节机10中,不使室外空气A3的湿度增加,就能够将室外空气A3从室内机20吹出到室内Rin。
以上,举出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喷嘴140的吹出口140b即吹出方向不与室内热交换器22正交。也可以取而代之,喷嘴140的引出方向与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正交。此外,如果通过风扇24的引导而从吹出口140b吹出的室外空气A3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干燥部分DP,则喷嘴140的方向没有限制。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广义上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气调节机。室外机包括向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的换气装置。室内机包括:向室内机内引导室内空气的风扇;设置成局部地包围风扇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向室内机内吹出从换气装置供给的室外空气的喷嘴。喷嘴吹出室外空气,使其通过比其它区域干燥的室内机内的干燥区域并吹向风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只要是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气调节机就能够适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气调节机
20室内机
22室内热交换器
22a第1部分
22b第2部分
24风扇
30室外机
32室外热交换器
34风扇
36压缩机
38膨胀阀
40四通阀
50换气装置
52吸收材(吸收材料)
52a第1端面
52b第2端面
52c外周面
54电动机
56换气导管
58第1加热器
60第2加热器
62第1风扇
62a叶轮
62b电动机
64风门装置
64a流入口
64b第1流出口
64c第2流出口
64d封闭门
66第2风扇
66a叶轮
66b电动机
70遥控器
100壳体
102壳体
102a第1吸气口
102b第2吸气口
102c 排气口
102d 前壁
102e 后壁
102f 底板
102g第3吸气口
102h第4吸气口
102i 右壁
102j 支承轴
102k 环状壁部
102l 部分
102m 棂条
102n 上表面
102o 倾斜面
102q 连接口
104盖体
106隔板
106a空气吸入口
110加热器单元
112加热器基座部件
112a 加热器载置部
112b 吸收材收纳部
112c 卡合部
112d 梁部
112e 碰撞板
112f 节流壁
114吸收材保持件
114a 圆筒状部
114b 轮毂部
114c 辐条部
114d 外齿
114e 凸缘
116小齿轮
118第1罩部件
120第2罩部件
120a 顶板部
120b 壁部
122底罩部件
122a 底板部
122b 壁部
124隔板
124a 肋
124b 突条部
124c 环状壁
124d 空气吸入口
126第1密封单元
126a 密封部件
126b 密封部件保持件
128第2密封单元
128a 密封部件
128b 密封部件保持件
130迷宫式密封部件
130a 端面
130b 突条部
132风扇罩部件
132a障碍壁
134电动机罩部件
134a障碍壁
136孔口部件
138温度传感器
140喷嘴
140a 连接部
140b 吹出口
140c 后侧部分
140d 前侧部分
140e 连接口
140f前端部
140g 内周面
140h 内周面
140i缩流部
142壳体
142a 空气吸入口
142b 空气吹出口
144排水盘
146排水盘
148部件
150部件
152部件
154部件
156基底部件
158过滤器框
202壳体
202h第4吸气口
202m 棂条
202p 下垂部
226b 密封部件保持件
228b 密封部件保持件
236孔口部件
A1室内空气
A2室外空气
A3室外空气
A4室外空气
AP高压区域
C1旋转中心线
D距离
DP干燥区域(室内热交换器的干燥部分)
DR旋转方向
F1风扇室
F2风扇室
H排热
M1电动机室
P1第1流路
P1a支流路
P1b支流路
P1c主流路
P1d连通路
P2第2流路
PL迷宫式流路
PLa径向流路
R1热交换室
R2机械室
Rin室内
Rout室外
S1第1空间
S2第2空间
S3第3空间
S4第4空间
S5空间
S6隔离室。

Claims (5)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包括向所述室内机供给室外空气的换气装置,
所述室内机包括:
风扇,其将室内空气引导到所述室内机内;
室内热交换器,其设置成局部地包围所述风扇;和
喷嘴,其将从所述换气装置供给的室外空气吹出到所述室内机内,
所述喷嘴吹出室外空气,使其通过比其它区域干燥的所述室内机内的干燥区域将其吹向所述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后将其供给到所述室内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区域是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附着的结露水比其它部分少的干燥部分,
所述喷嘴的室外空气的吹出方向被定向成吹出的室外空气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干燥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干燥部分是位于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的排水盘,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干燥部分是远离所述排水盘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部分。
CN202280061391.0A 2021-09-17 2022-08-25 空气调节机 Pending CN117916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1683A JP2023043932A (ja) 2021-09-17 2021-09-17 空気調和機
JP2021-151683 2021-09-17
PCT/JP2022/032003 WO2023042632A1 (ja) 2021-09-17 2022-08-25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6527A true CN117916527A (zh) 2024-04-19

Family

ID=8560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1391.0A Pending CN117916527A (zh) 2021-09-17 2022-08-25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43932A (zh)
CN (1) CN117916527A (zh)
WO (1) WO202304263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0296A (ja) * 2000-05-19 2001-11-3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076975A (ja) * 2002-08-12 2004-03-1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0281548A (ja) * 2009-06-08 2010-12-16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43932A (ja) 2023-03-30
WO2023042632A1 (ja)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2179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KR101174556B1 (ko) 조습장치
KR101401186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외기
EP1707888B1 (en) Humidifier
CN115956181A (zh) 空调机
TW202103775A (zh) 除濕機
CN117916527A (zh) 空气调节机
CN11794071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18076839A (zh) 空气调节机
CN117916529A (zh) 空调机
CN117940709A (zh) 空调机
WO2023042625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054496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7739409A (zh) 空调机
JP2024046449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4046452A (ja) 空気調和機
JP6304164B2 (ja) 加湿装置
CN117739408A (zh) 空调机
WO2023079994A1 (ja) アース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40531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24060264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4061400A (ja) 空気調和機
JPH10332174A (ja) 空気加工装置
JP2024039514A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115698601A (zh) 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