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3237A -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3237A
CN115673237A CN202210653827.7A CN202210653827A CN115673237A CN 115673237 A CN115673237 A CN 115673237A CN 202210653827 A CN202210653827 A CN 202210653827A CN 115673237 A CN115673237 A CN 11567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heat conduction
template
heat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38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祖正
农万华
张宏献
黄增辽
王文军
李福送
郭凯
赵士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6538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3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3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模板、底座、制冷棒、制冷片、排风扇和散热片,通过冷却棒对盒体内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冷却液降温继续吸热,同时排风扇持续工作将导热片散热的热量排出,微型电机带动半齿轮旋转,半齿轮旋转带动齿板移动,使齿板通过多个齿盘带动多个固定轴和多个导热片旋转,当半齿轮脱离齿牙后液压杆带动齿板回到初始位置,由于半齿轮持续旋转,使导热片做往复摇摆运动,导热片煽动周围空气进行排热,再由排风扇将热风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有效对模板进行降温,避免模板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对该模具造成损伤及影响精度,有效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覆膜砂工艺铸造成型时,先采用覆膜砂成型设备和成型模具成型出覆膜砂铸造型壳,然后在覆膜砂型壳中浇铸成型出产品,在铸造时通常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成型出两个铸造型壳,在浇铸成型时将两个型壳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型腔、浇口和浇道结构;在针对模具的组合过程中,需通过螺栓将多个夹紧件对两个模板的多处进行紧固限位,拆模和合模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增加工作负担,同时模具的防护性较差,难以对覆膜砂及模具进行快速降温冷却,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易对模具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模具精度,且难以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因此需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解决了针对模具的组合过程中,需通过螺栓将多个夹紧件对两个模板的多处进行紧固限位,拆模和合模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增加工作负担,同时模具的防护性较差,难以对覆膜砂及模具进行快速降温冷却,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易对模具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模具精度,且难以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为:对模板进行冷却降温时,模板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座传递至盒体内,且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液,由于导热板上的多个散热片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工作,且制冷棒卡接在多个散热片中部,使散热片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再由冷却片进行换热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散发,从而通过冷却棒对盒体内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冷却液降温继续吸热,同时排风扇持续工作将导热片散热的热量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有效对模板进行降温,避免模板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对该模具造成损伤及影响精度,有效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
对两个模板进行支撑限位时,将两个模板放入砂箱后控制气泵工作,气体通过导管和支管进入至连接筒内,使活塞柱顶动滑竿并且带动顶板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提高铸造加工精度,拆分模板时气泵放气使多个弹簧拉动活塞柱,使滑竿带动顶板远离砂箱内壁,从而便于对模板的拆分组合,弯管为S形设计,可向弯管内通入冷却水,并且通过外置循环泵实现液体循环,有效对模板及覆膜砂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提高对模板的降温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模板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模板的下表面均与底座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两个导热座,所述导热座的上表面与模板的下表面搭接,两个导热座卡接在两个放置孔内,两个放置孔均开设在盒体的上表面,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制冷棒,两个制冷棒的两端设置有制冷片,两个制冷棒的一侧卡接在同一个隔板内,两个隔板分别设置在盒体内壁的左右两侧。
所述制冷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盒体内壁的上表面和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制冷片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排风组件,两个排风组件分别卡接在盒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的中部设置有同一个浇注口,右侧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气组件,左侧导气组件的一端通过连接头与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气组件上设置有四个支撑组件,所述导气组件的左侧面与两个支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内壁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齿板啮合,所述齿板的两端均通过液压杆与制冷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左侧面设置有五个齿牙,所述齿板与若干个齿盘啮合,所述齿盘的中部卡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卡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在制冷片的右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模板进行冷却降温时,模板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座传递至盒体内,且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液,由于导热板上的多个散热片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工作,且制冷棒卡接在多个散热片中部,使散热片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再由冷却片进行换热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散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冷棒卡接在若干个散热片的中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盒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盒体正面的左侧和背面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液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模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插入滑槽内,且滑块和滑槽均为T形设计,保证两个模板合模时不易偏差位置,提高组合精度及效率,同时滑块不会脱离滑槽,使模板的底部与导热座紧密贴合,不易出现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卡接在盒体的一侧,所述连接罩内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扇持续工作将导热片散热的热量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通,左侧导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头与气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工作,气体通过导管和支管进入至连接筒内,使活塞柱顶动滑竿并且带动顶板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提高铸造加工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左侧面与支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的左侧面与模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侧面与连接筒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活塞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柱的右侧面与滑竿的左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分模板时气泵放气使多个弹簧拉动活塞柱,使滑竿带动顶板远离砂箱内壁,从而便于对模板的拆分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竿滑动连接在连接筒内,所述滑竿的右端与顶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右侧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与支管的一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垫、弯管和连接件,防滑垫的设置在顶板靠近砂箱的内壁时有效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合并模板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模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防滑板,两个模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弯管,两个弯管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弯管为S形设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模板、底座、导热座、盒体、制冷棒、制冷片、排风扇和散热片,当需对模板进行冷却降温时,模板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座传递至盒体内,且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液,由于导热板上的多个散热片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工作,且制冷棒卡接在多个散热片中部,使散热片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再由冷却片进行换热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散发,从而通过冷却棒对盒体内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冷却液降温继续吸热,同时排风扇持续工作将导热片散热的热量排出,且微型电机同步工作,使微型电机带动半齿轮旋转,半齿轮旋转与齿板左侧的齿牙啮合并且带动齿板移动,使齿板通过多个齿盘带动多个固定轴和多个导热片旋转,当半齿轮脱离齿牙后液压杆带动齿板回到初始位置,由于半齿轮持续旋转,使导热片做往复摇摆运动,导热片煽动周围空气进行排热,再由排风扇将热风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有效对模板进行降温,避免模板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对该模具造成损伤及影响精度,有效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模板、气泵、支管、导管、连接筒、弹簧、滑竿、顶板和防滑垫,当需对两个模板进行支撑限位时,将两个模板放入砂箱后控制气泵工作,气体通过导管和支管进入至连接筒内,使活塞柱顶动滑竿并且带动顶板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提高铸造加工精度,拆分模板时气泵放气使多个弹簧拉动活塞柱,使滑竿带动顶板远离砂箱内壁,从而便于对模板的拆分组合。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底座、模板、滑块、滑槽和导热座,在对模板进行放置时,将滑块插入滑槽内,且滑块和滑槽均为T形设计,保证两个模板合模时不易偏差位置,提高组合精度及效率,同时滑块不会脱离滑槽,使模板的底部与导热座紧密贴合,不易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导热效果。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防滑垫、弯管和连接件,防滑垫的设置在顶板靠近砂箱的内壁时有效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合并模板的稳定性,由于弯管为S形设计,可向弯管内通入冷却水,并且通过外置循环泵实现液体循环,有效对模板及覆膜砂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提高对模板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盒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气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弯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制冷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板;2、底座;3、导热座;4、插孔;5、放置孔;6、盒体;7、导热组件;71、导热板;72、散热片;8、制冷棒;9、隔板;10、制冷片;11、导热片;12、排风组件;121、排风扇;122、连接罩;13、进液阀;14、排液阀;15、观察窗;16、滑块;17、滑槽;18、气泵;19、连接头;20、导气组件;201、支管;202、导管;21、支撑组件;211、连接筒;212、弹簧;213、活塞柱;214、滑竿;215、顶板;216、防滑垫;22、弯管;23、连接件;24、浇注口;25、支板;26、微型电机;27、半齿轮;28、齿板;29、液压杆;30、固定轴;31、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包括模板1,模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模板1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模板1的下表面均与底座2的上表面搭接,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4,插孔4内设置有两个导热座3,导热座3的上表面与模板1的下表面搭接,两个导热座3卡接在两个放置孔5内,两个放置孔5均开设在盒体6的上表面,盒体6内设置有导热组件7,导热组件7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热组件7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制冷棒8,两个制冷棒8的两端设置有制冷片10,两个制冷棒8的一侧卡接在同一个隔板9内,两个隔板9分别设置在盒体6内壁的左右两侧。
制冷片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盒体6内壁的上表面和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制冷片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排风组件12,两个排风组件12分别卡接在盒体6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1的中部设置有同一个浇注口24,右侧模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泵18,气泵18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气组件20,左侧导气组件20的一端通过连接头19与气泵18的输出端连接,导气组件20上设置有四个支撑组件21,导气组件20的左侧面与两个支板2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盒体6内壁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26,微型电机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27,半齿轮27与齿板28啮合,齿板28的两端均通过液压杆29与制冷片10的顶部固定连接,齿板28的左侧面设置有五个齿牙,齿板28与若干个齿盘31啮合,齿盘31的中部卡接有固定轴30,固定轴30的外壁卡接有导热片11,导热片11设置在制冷片10的右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导热组件7包括导热板71,导热板71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热板7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72,通过设置散热片72,导热板71上的多个散热片72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10工作,且制冷棒8卡接在多个散热片72中部,使散热片72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散热片72增加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效果,制冷棒8卡接在若干个散热片72的中部,制冷片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11,通过制冷片10与制冷棒8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冷却棒对盒体6内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冷却液降温继续吸热,同时排风扇121持续工作将导热片11散热的热量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有效对模板1进行降温,盒体6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5,盒体6正面的左侧和背面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液阀13和排液阀14,模板1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7内,因设置有滑块16和滑槽17,滑块16和滑槽17均为T形设计,保证两个模板1合模时不易偏差位置,提高组合精度及效率,同时滑块16不会脱离滑槽17,使模板1的底部与导热座3紧密贴合,不易出现间隙,滑槽17开设在底座2的上表面,滑块16和滑槽17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
具体的,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排风组件12包括连接罩122,连接罩122卡接在盒体6的一侧,连接罩122内设置有排风扇121,盒体6内设置有冷却液,导气组件20包括导管202,导管2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管201,支管201的一端与支撑组件21相连通,通过气泵18与支撑组件21之间的相互配合,气泵18工作,气体通过导管202和支管201进入至连接筒211内,使活塞柱213顶动滑竿214并且带动顶板215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1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提高铸造加工精度,左侧导管20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19与气泵18连接,支撑组件21包括连接筒211,连接筒211的左侧面与支板2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板25的左侧面与模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连接筒211内设置有弹簧212,通过设置弹簧212,拆分模板1时气泵18放气使多个弹簧212拉动活塞柱213,使滑竿214带动顶板215远离砂箱内壁,从而便于对模板1进行拆分,弹簧212的左侧面与连接筒21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弹簧212的右端与活塞柱2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活塞柱213的右侧面与滑竿214的左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滑竿214滑动连接在连接筒211内,滑竿214的右端与顶板2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顶板215的右侧面设置有防滑垫216,通过设置防滑垫216,防滑垫216的设置在顶板215靠近砂箱的内壁时有效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合并模板1的稳定性,连接筒211的外壁与支管201的一端相连通,模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防滑板,两个模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弯管22,通过设置弯管22,弯管22为S形设计,可向弯管22内通入冷却水,并且通过外置循环泵实现液体循环,有效对模板1及覆膜砂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提高对模板1的降温效果,两个弯管2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3连接,弯管22为S形设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对模板1进行放置时,将滑块16插入滑槽17内,再相互移动模板1使两个模板1合并,对两个模板1进行支撑限位时,将两个模板1放入砂箱后控制气泵18工作,气体通过导管202和支管201进入至连接筒211内,使活塞柱213顶动滑竿214并且带动顶板215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1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对模板1进行冷却降温时,模板1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座3传递至盒体6内,且盒体6内设置有冷却液,由于导热板71上的多个散热片72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10工作,且制冷棒8卡接在多个散热片72中部,使散热片72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再由冷却片进行换热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11散发,同时排风扇121持续工作将导热片11散热的热量排出,微型电机26同步工作,使微型电机26带动半齿轮27旋转,半齿轮27旋转与齿板28左侧的齿牙啮合并且带动齿板28移动,使齿板28通过多个齿盘31带动多个固定轴30和多个导热片11旋转,当半齿轮27脱离齿牙后液压杆29带动齿板28回到初始位置,由于半齿轮27持续旋转,使导热片11做往复摇摆运动,导热片11煽动周围空气进行排热,再由排风扇121将热风排出,由于弯管22为S形设计,可向弯管22内通入冷却水,并且通过外置循环泵实现液体循环,有效对模板1及覆膜砂进行冷却降温。
综上所得:
通过设置模板1、底座2、导热座3、盒体6、制冷棒8、制冷片10、排风扇121和散热片72,当需对模板1进行冷却降温时,模板1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座3传递至盒体6内,且盒体6内设置有冷却液,由于导热板71上的多个散热片72与冷却液接触,冷却液升温后控制制冷片10工作,且制冷棒8卡接在多个散热片72中部,使散热片72有效将热量传导至冷却棒中,再由冷却片进行换热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导热片11散发,从而通过冷却棒对盒体6内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同理冷却液降温继续吸热,同时排风扇121持续工作将导热片11散热的热量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有效对模板1进行降温,避免模板1长时间高温的状态下对该模具造成损伤及影响精度,有效保证高效、稳定的铸造加工。
通过设置模板1、气泵18、支管201、导管202、连接筒211、弹簧212、滑竿214、顶板215和防滑垫216,当需对两个模板1进行支撑限位时,将两个模板1放入砂箱后控制气泵18工作,气体通过导管202和支管201进入至连接筒211内,使活塞柱213顶动滑竿214并且带动顶板215与砂箱内壁紧密接触,使两个模板1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提高铸造加工精度,拆分模板1时气泵18放气使多个弹簧212拉动活塞柱213,使滑竿214带动顶板215远离砂箱内壁,从而便于对模板1的拆分组合。
通过设置底座2、模板1、滑块16、滑槽17和导热座3,在对模板1进行放置时,将滑块16插入滑槽17内,且滑块16和滑槽17均为T形设计,保证两个模板1合模时不易偏差位置,提高组合精度及效率,同时滑块16不会脱离滑槽17,使模板1的底部与导热座3紧密贴合,不易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导热效果。
通过设置防滑垫216、弯管22和连接件23,防滑垫216的设置在顶板215靠近砂箱的内壁时有效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合并模板1的稳定性,由于弯管22为S形设计,可向弯管22内通入冷却水,并且通过外置循环泵实现液体循环,有效对模板1及覆膜砂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提高对模板1的降温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模板(1)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模板(1)的下表面均与底座(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4),所述插孔(4)内设置有两个导热座(3),所述导热座(3)的上表面与模板(1)的下表面搭接,两个导热座(3)卡接在两个放置孔(5)内,两个放置孔(5)均开设在盒体(6)的上表面,所述盒体(6)内设置有导热组件(7),所述导热组件(7)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7)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制冷棒(8),两个制冷棒(8)的两端设置有制冷片(10),两个制冷棒(8)的一侧卡接在同一个隔板(9)内,两个隔板(9)分别设置在盒体(6)内壁的左右两侧;
所述制冷片(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盒体(6)内壁的上表面和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制冷片(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排风组件(12),两个排风组件(12)分别卡接在盒体(6)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1)的中部设置有同一个浇注口(24),右侧模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泵(18),所述气泵(18)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气组件(20),左侧导气组件(20)的一端通过连接头(19)与气泵(1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气组件(20)上设置有四个支撑组件(21),所述导气组件(20)的左侧面与两个支板(2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6)内壁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26),所述微型电机(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27),所述半齿轮(27)与齿板(28)啮合,所述齿板(28)的两端均通过液压杆(29)与制冷片(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板(28)的左侧面设置有五个齿牙,所述齿板(28)与若干个齿盘(31)啮合,所述齿盘(31)的中部卡接有固定轴(30),所述固定轴(30)的外壁卡接有导热片(11),所述导热片(11)设置在制冷片(10)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7)包括导热板(71),所述导热板(71)的上表面与两个导热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7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棒(8)卡接在若干个散热片(72)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6)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5),所述盒体(6)正面的左侧和背面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液阀(13)和排液阀(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7)内,所述滑槽(17)开设在底座(2)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6)和滑槽(17)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12)包括连接罩(122),所述连接罩(122)卡接在盒体(6)的一侧,所述连接罩(122)内设置有排风扇(121),所述盒体(6)内设置有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20)包括导管(202),所述导管(2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管(201),所述支管(201)的一端与支撑组件(21)相连通,左侧导管(20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19)与气泵(1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连接筒(211),所述连接筒(211)的左侧面与支板(2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25)的左侧面与模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211)内设置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的左侧面与连接筒(21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12)的右端与活塞柱(2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柱(213)的右侧面与滑竿(214)的左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214)滑动连接在连接筒(211)内,所述滑竿(214)的右端与顶板(2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15)的右侧面设置有防滑垫(216),所述连接筒(211)的外壁与支管(201)的一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防滑板,两个模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弯管(22),两个弯管(2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3)连接,所述弯管(22)为S形设计。
CN202210653827.7A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Pending CN115673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3827.7A CN115673237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3827.7A CN115673237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3237A true CN115673237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3827.7A Pending CN115673237A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32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1318A (zh) * 2023-10-16 2023-12-05 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1318A (zh) * 2023-10-16 2023-12-05 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73237A (zh)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CN113829556B (zh) 一种塑料鞋高效成型设备及方法
CN212094284U (zh) 一种流道一体化模具用压铸机
CN219484154U (zh) 一种压铸模具
CN217862662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零件快速成型装置
CN114750378B (zh) 一种注塑精度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
CN113601786B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塑料产品加工用注塑成型装置
CN212553493U (zh) 一种机械模具生产用的工装
CN217021189U (zh) 一种门体用发泡模具快速成型装置
CN216442959U (zh) 一种温控式塑料注塑模具
CN218395907U (zh) 一种散热器制造模具
CN219561379U (zh) 一种用于铸造设备的定型结构
CN218342677U (zh) 一种泡塑模具冷却装置
CN217395628U (zh) 一种注塑产品快速成型模具
CN219686485U (zh) 车用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19505233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CN219233936U (zh) 一种金属成型模具
CN208789051U (zh) 一种应用于塑料中空板生产的散热装置
CN211492797U (zh) 一种加热旋转吹塑同时成型模具
CN217290342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压铸装置
CN221066674U (zh) 一种陶瓷坩埚一次成型模具
CN2203489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循环降温装置
CN216540786U (zh) 一种汽车散热片铝合金压铸模具
CN211489570U (zh) 一种铝合金连铸成形设备
CN220269860U (zh) 一种铝铸件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