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1445A -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1445A
CN115621445A CN202211312036.4A CN202211312036A CN115621445A CN 115621445 A CN115621445 A CN 115621445A CN 202211312036 A CN202211312036 A CN 202211312036A CN 115621445 A CN115621445 A CN 115621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phosphorus
carbon nanotube
red phosphorus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2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磊
龚晓飞
沈维云
马会娟
习本军
罗宝瑞
池汝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hree Gorges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hree Gorges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hree Gorges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Hubei Three Gorges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2113120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1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1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14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7270 priority patent/WO202408774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剂混合后经热反应得到的产物,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磷碳复合材料所组装的半电池在2.5 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仍然保持着较低的过电位,在150次的循环圈数后容量保持率仍达到85%,实现了磷碳复合材料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的双突破。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技术制备磷碳复合负极的方法。通过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镶嵌于碳管球内部后复合红磷的手段实现一种较高可逆比容量及良好倍率性能的磷碳复合负极的制备,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以及低成本的新型商用锂离子电池体系。属于锂电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方向。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有望在消费、动力和储能领域有着更大的应用市场,但更多的机遇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人们也对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及高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规的商用负极材料主要以碳基负极为主(如最常规、应用最广泛的石墨负极),层状结构的嵌锂脱锂有着良好循环性能,但同时也存在理论比容量低 (372mA·h·g-1)、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等缺点。相反,在众多负极材料体系中,磷基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如Li3P,2596mA·h·g-1)及优异的倍率性能,且成本相对较低,是未来有望进一步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磷基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大(体积膨胀率高达300%),材料循环性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磷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磷碳复合负极有望结合两者优势,借助磷基与多维碳材料的协同效应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及更好的倍率性能。在众多碳基材料中,碳纳米管可以形成三维骨架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磷基负极体积膨胀等问题。在CN109309199的工作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低温液相法,借助红磷和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表面电性差异,使红磷均匀吸附于碳纳米管管壁,获得均匀的红磷/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所得材料显著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以循环充放电稳定性。在CN111769271的工作中,通过将大间距MXene与红磷高温混合焙烧,得到具备高容量和高循环性能的MXene/红磷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基于红磷的高理论比容量,充分利用大间距MXene电子传导率高、比表面积大、机械性能强、表面可修饰以及独特层状结构等优点,作为理想的碳载体改善红磷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CN112420999则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磷碳复合材料,包括磷基材料核心体和碳基材料包覆层,不仅可以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可以抑制锂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磷化锂的溶出以及电极界面/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从而具备良好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在CN114122386的工作中,一种磷化锡@碳复合负极活性前驱材料,包括碳单质骨架,以及镶嵌在其外表面且呈点状分布的磷化锡纳米粒子。在CN109309所述的材料,在碳单质骨架外表面均匀弥散分布磷化锡纳米点,基于所述的创新形貌和结构特性,结合碳单质骨架丰富的比表面、良好的导电性,有效地降低了局部电流密度,实现了循环过程中更均匀的锂沉积和溶解。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利用红磷与内部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镶嵌掺杂的碳纳米管球通过低温液相浸泡的手段制备高性能复合磷碳负极的方法。
单纯磷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较差(红磷的电导率仅为10-14S·cm-1),在嵌/脱锂过程中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电池内部极化严重,SEI膜增厚导致锂离子损耗严重,同时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体积膨胀率高达300%)易引起活性材料粉化,严重影响了材料的库伦效率和倍率循环性能。
单纯碳基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偏低(372mA·h·g-1),且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扩散速率和扩散通道受限,脱/嵌锂速率缓慢,同时嵌入过程中会在石墨碳层间形成化合物LixC6,增大碳层层间距,容易引起碳层脱落,降低碳基负极材料的容量、循环性能与使用寿命。
现有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以稳定的化学键连接碳载体和磷活性组分,碳材料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和柔性表面易形成导电网络,促进活性组分均匀分散的同时吸收体积变化过程产生的机械应力,防止磷活性组分破碎粉化,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但现阶段磷碳负极普遍存在界面不稳定、对金属锂浸润性较差等问题。
气化冷凝工艺:利用红磷在高于450度的温度升华,使得红磷蒸气通过毛细作用力和压差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冷却后吸附沉积到碳纳米管内表面。其缺点在于磷通过气化冷凝工艺在导电碳框架上的沉积量有限,而磷负载量是影响电池容量性能的重要因素。此外,在降温的过程中易形成的白磷副产物,易燃,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白磷的去除则需要用到二硫化碳等有毒试剂,安全隐患较大。
高温热解工艺:以磷材料为基底,采用有机物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解产生的无定形碳为碳源包覆磷材料,获得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磷碳复合材料。然而,高温热解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磷作为核心体,分散性较差,同时有机物热解产生的碳层容易出现分布不均的状况,并且热解温度稍高时颗粒间团聚现象严重。
碳热还原工艺: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无机碳作为还原剂还原磷化物制备磷碳复合材料。其缺点在于还原过程控制难度高,对磷碳比例要求精度高,同时易产生杂质,产品品控难度大,颗粒尺寸大小不一致,分散性差。
基于上述相关技术手段,借助碳管球内部SnS2等类似中间产物的引入,通过低温液相浸泡的方法,改善磷碳复合负极的性能:第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有效降低白磷副产物的生成,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制备工艺的安全性;第二方面通过首次充放电在碳管球内部形成锂锡等类似固溶体,改善磷碳复合球在循环中对金属锂的浸润性。同时 SnS2等类似物可以被精确调控成具有高度暴露活性位点的纳米片结构,高温下接触熔融金属锂易形成分布均匀的合金位点。第三方面形成的锂锡等系列合金与金属锂之间存在0.3V左右的电位差,以此可作为锂扩散的驱动力。同时由于金属锂在锡上较低的沉积过电位,有助于金属锂浸入磷碳复合微球内部,使磷碳负极首次充电比容量提升30%及以上。第四方面锂锡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化学势,因此与纯的金属锂负极或磷碳负极相比,其与液体电解质发生副反应性的可能性更小,从而保证更少的电解液消耗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红磷与复合碳纳米管球的质量比为1:1-3:1。
更进一步的,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剂混合后经热反应得到的产物,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
本发明所述的小粒径红磷均匀复合于具有三维多孔骨架的碳纳米管微球上,防止了红磷颗粒的大量团聚,提升了红磷材料的导电性,有效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红磷可以是60目-100目的粉末状态,也可以是10-20目的微球颗粒状态。
更进一步的,热反应过程中所述的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无水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碳纳米管球内部掺杂镶嵌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200℃);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2-3%。
碳纳米管内部镶嵌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有助于锂均匀地浸入碳管球内部通道中,显著提高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首次充电比容量提升30%及以上),同时避免了金属锂在电极表面沉积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锗、或镍的金属源与非金属源进行反应所得,所述非金属源和所述金属源摩尔比为1:1-3:1。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盐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和镍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所述的非金属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磷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硫化物包括升华硫、硫代乙酰胺和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硒化物包括单质硒粉和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碲化物包括单质碲粉和亚碲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化物包括次磷酸钠、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的包括Fe2S3、GeS2、SnS2、Co9S8、NiSe、SnTe2或TiP等,但并不限于此。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三维碳管球材料的前驱体可以是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介孔碳、多孔碳以及常用导电剂炭黑和Super P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球还可以是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
经过表面修饰后的碳纳米管三维多孔骨架可以增强与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红磷的复合强度,避免SEI膜对锂离子的消耗,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可逆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球掺杂技术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由于各组元之间的强作用力具备着良好的形貌结构稳定性,在较高电流密度下经历多次充放电循环仍能维持基本形貌结构,避免结构坍塌导致锂析出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液相法制备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中间体材料形貌均一,尺寸粒径较小,有利于后续碳管球中的掺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将金属源和非金属源溶于溶剂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得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
(2)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将碳纳米管球分散于所述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实行固液分离,滤饼烘干后得到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将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引入碳管球中,一方面可以更好实现磷碳材料的复合,另一方面与金属锂合金化将其导入碳管球内部通道中,防止在碳管球外表面沉积与电解液反应,同时提高材料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3)红磷分散液的制备:红磷球磨后进行水热处理,烘干后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4)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将所述的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超声分散于溶剂中,加入所述的红磷分散液,超声处理后进行溶剂/水热反应,离心洗涤后收集固体物质冷冻干燥,得到复合磷碳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中液相以及熔融相的引入有利于更好实现磷碳材料的均一复合,提高各组元间的键合强度,增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升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金属源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锗、或镍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或碳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或磷化物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硫化物包括升华硫、硫代乙酰胺和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硒化物包括单质硒粉和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碲化物包括单质碲粉和亚碲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化物包括次磷酸钠、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包括Fe2S3、GeS2、SnS2、Co9S8、NiSe、SnTe2或TiP等,但并不限于此。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源和所述金属源摩尔比为1:1-3:1。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或无水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质量浓度为0.2-3%。
优选的,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5-50mins,所述溶剂/水热反应时采用磁力搅拌,转速为300-2000rpm。
所述碳纳米管球还可以是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球和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1-3:1。
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40-90℃,反应时间为20-80mins,并采取抽滤洗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滤饼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
优选的,步骤(3)的红磷球磨过程中,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10-1:5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00-500rpm的转速球磨1-5h,水热处理过程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10-20h。
球磨过程不同组元之间形成牢固且稳定的化学键对实现磷碳复合材料高倍率和循环性能至关重要。然而,通过机械球磨实现磷碳复合的工艺中,并不能很好的保证材料的均一一致性,颗粒团聚现象严重,组元间难以通过化学键的方式建立连接,并且球磨会导致碳纳米管三维骨架的损伤,不利于抑制循环中体积膨胀效应。而本发明借助液相以及熔融等形态,能在不损伤材料三维骨架的基础上,有效实现材料的均一复合。
优选的,步骤(4)中红磷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红磷与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的质量比为1:1-3:1。
优选的,步骤(4)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150-500℃,反应时间为20-60mins。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将所述制备得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本发明利用该掺杂体系下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所组装成的电池。
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在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体系内的应用。
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步骤如下,将上述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提高安全性:借助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副产物白磷的生成,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制备工艺的安全性;
解决体积膨胀:利用碳纳米管的三维骨架结构有效抑制磷基材料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问题;
改善磷碳复合负极的浸润性:工艺过程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复合碳纳米管球、红磷掺杂均涉及到液相或熔融相,有利于材料的均匀复合。良好的浸润性保持了复合负极的颗粒感和电极形貌,即使经历较高的充放电深度和较长的循环圈数,电极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避免了金属锂沉积在碳骨架外壁导致电极出现失活锂结块或死锂产生;
降低成本:工艺简单可行,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大规模应用前景;
提高比容量:Li+在锡上沉积过电位低于碳材料,其亲锂性在搅拌过程中有助于将熔融金属锂均匀地浸入碳管球内部通道中,获得更加饱满致密的磷碳复合微球颗粒,使预处理复合材料首次充电比容量提升30%及以上;
提高电化学稳定性方面:复合材料内部金属锂的致密填充,避免了金属锂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有效提高了电解液和活性锂的利用率。磷碳复合材料所组装的半电池在2.5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仍然保持着较低的过电位,在150次的循环圈数后容量保持率仍达到85%,实现了磷碳复合材料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的双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示意图。
图2为碳管球/红磷/磷碳复合材料光学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CNT和P-CNT@SnS2材料SEM图,其中A为CNT材料 SEM图,B为P-CNT@SnS2材料SEM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碳管球/红磷/磷碳复合材料掺杂SnS2前后XRD图。
图5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碳管球/掺杂SnS2磷碳复合材料沉积电位柱状图,其中A为碳管球/掺杂SnS2磷碳复合材料的SEM图,B为碳管球/掺杂SnS2磷碳复合材料的电位柱状图。
图6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红磷/碳管和SnS2@红磷/碳管材料首次放电曲线。
图7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CNT和SnS2@CNT材料的循环性能图与电位-时间曲线 (附图)。
图8为实施例1中DFT模拟Li+与不同基底的结合能图:(a)Li+与Sn基底;(b)Li+与C基底。
图9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CNT和P-CNT@Ni3S4材料SEM图,其中A为CNT材料 SEM图,B为P-CNT@Ni3S4材料SEM图。
图10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CNT和P-CNT@CoSe2材料SEM图,其中A为CNT材料SEM图,B为P-CNT@CoSe2材料SEM图。
图11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CNT和P-CNT@GeS2材料SEM图,其中A为CNT材料 SEM图,B为P-CNT@GeS2材料SEM图。
图12为实施例5所制备的CNT和P-CNT@TiP材料SEM图,其中A为CNT材料 SEM图,B为P-CNT@TiP材料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解释
磷基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以及较好的倍率性能,理论储锂比容量2596mA·h·g-1 (Li3P),且有较高的安全反应电极电位(0.8V vs Li/Li+),但导电性较差,脱嵌锂过程体积变化较大,体积膨胀率达到300%,导致材料循环稳定性有待提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碳基负极:如石墨等典型商用电极,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成熟,导电性强,工作电压低,拥有良好的可逆充放电性能,安全性强,但存在比容量偏低(372mA·h·g-1)、库伦效率低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等缺点。
磷碳复合负极:是以碳为分散基体,磷为活性物质的新型复合材料,结合磷负极与碳负极的复合优点:具备良好的电导性、提高负极的电导率、缓解循环过程中电极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提升循环稳定性。但复合负极内部结构的空隙较大、内部对金属锂的浸润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活性锂与电解液接触面积从而引发副反应,降低了首次库伦效率。
能量密度:指在单位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电池的能量密度即指电池平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下所释放出的电能。
倍率性能:指以一定的速度,将一定的能量存储到电池里面或者释放出来。这个存储和释放的过程的前提是可控且安全的,不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其他性能指标。一般我们称1.0C放电的锂电池为标准电池,2.0C-10C放电的为较小倍率电池,超过10C的为高倍率电池。
在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优选为2nm~50nm,更优选为5nm~40nm,更优选为10nm~30nm,最优选为15nm~25nm。
在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优选为0.1微米~500微米,更优选为1微米~400微米,更优选为10微米~300微米,更优选为50微米~200微米,最优选为100微米~150微米。本发明对所述碳纳米管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碳纳米管即可,可由市场购买获得。
在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优选为羧基化的碳纳米管、氨基化的碳纳米管、羟基化的碳纳米管、磷基化的碳纳米管、石墨化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对所述修饰的碳纳米管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修饰的碳纳米管即可,如可采用自带羧基的碳纳米管市售商品(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也可将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氧化得到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如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氧化的氧化剂优选包括硫酸和硝酸,更优选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利用红磷与内部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镶嵌掺杂的碳纳米管球通过低温液相浸泡的手段制备高性能复合磷碳负极的方法。
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将金属源和非金属源按一定比例溶于溶剂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得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
(2)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将碳纳米管球分散于所述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实行固液分离,滤饼烘干后得到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
(3)红磷分散液的制备:红磷球磨后进行水热处理,烘干后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4)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将所述的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超声分散于溶剂中,加入所述的红磷分散液,超声处理后进行溶剂/水热反应,离心洗涤后收集固体物质冷冻干燥,得到复合磷碳负极材料。
步骤(1)中所述金属源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和镍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非金属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磷化物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硫化物包括升华硫、硫代乙酰胺和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硒化物包括单质硒粉和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碲化物包括单质碲粉和亚碲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化物包括次磷酸钠、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非金属源和所述金属源摩尔比为1:1-3:1。
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和无水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质量浓度为0.2-3%。
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5-50mins,所述溶剂/水热反应时采用磁力搅拌,转速为300-2000 rpm。
所述的碳纳米管球的前驱体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介孔碳、多孔碳以及常用导电剂炭黑和Super P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球还可以是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
所述碳纳米管球和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1-3:1。
步骤(2)所述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40-90℃,反应时间为20-80mins,并采取抽滤洗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滤饼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
步骤(3)的红磷的前驱体红磷为60目-100目的粉末状态,或为10-20目的微球颗粒状态;
所述红磷球磨过程中,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10-1:5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00-500rpm的转速球磨1-5h,水热处理过程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10-20h。
步骤(4)中红磷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红磷与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的质量比为1:1-3:1。
步骤(4)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150-500℃,反应时间为20-60mins。
本发明将所述制备得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步骤如下,将上述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实施例1
1.1SnS2纳米片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取摩尔比为1:1的四氯化锡和硫代乙酰胺溶于高纯度乙醇溶液中,并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在60℃下反应30min后得到2wt.% SnS2中间体溶液待用;
1.2SnS2@CNT复合材料的制备:以2%的质量分数将碳纳米管(CNT管径为15nm~25nm,管长为100μm~150μm)浸泡在上述SnS2中间体溶液中,并在300rpm转速下持续加热至60℃,反应40mins,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利用高纯度乙醇多次洗涤抽滤收集所得样品。最后,将获得的样品放置于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SnS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材料;
1.3制备碳纳米管球分散液:称取上述SnS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以质量分数2%分散在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50mins,得到均匀的复合碳纳米管球分散液;
1.4红磷分散液的制备:将红磷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进行球磨,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3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00rpm的转速球磨1h后转入反应釜中,于200℃下水热处理12h,产物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将烘干的红磷以2%的质量分数分散在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80mins,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1.5分散液混合反应并提纯:将上述红磷分散液按红磷/碳纳米管质量比2:1加入到复合碳纳米管分散液球中超声分散50mins,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0mins,待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移除,将下层沉积的固相物质离心洗涤数次,得到复合磷碳负极材料;
1.6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冷冻干燥:将上述所获得的复合磷碳负极材料放入-80℃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SnS2);
1.7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上述过程中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 (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1.8图1为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示意图。将碳管球(或者改性碳管球,所述的是改性碳管球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置于过渡金属纳米掺杂液中得到过渡金属纳米片掺杂的碳管球,再放入经球磨处理后的小粒径红磷分散液中恒温水浴反应得到磷碳复合负极材料。
1.9图2为碳管球/红磷/磷碳复合材料光学图。可以看到碳管球/红磷/磷碳复合材料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并未观察到团聚沉淀现象。
1.10图3为CNT和P-CNT@SnS2材料SEM图。CNT呈现出纳米管自组装而成的球状结构,P-CNT@SnS2上可以观察到碳纳米管微球与小粒径红磷均匀混合,实现共同包覆。
1.11图4为碳管球/红磷/磷碳复合材料掺杂SnS2前后XRD图。其中碳管球/掺杂前后红磷碳管复合材料均在26.5°出现了典型的碳宽峰,同时对比掺杂前后红磷碳管复合材料的 XRD图,掺杂后材料在28.5°和51.1°出现了两个归属于SnS2的特征峰,表明SnS2成功掺入碳管球内部。
1.12图5为碳管球/掺杂SnS2磷碳复合材料的SEM图和电位柱状图。当掺杂量由0%增加至10%时,材料由碳管球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逐渐变得平滑,当掺杂量增加至15%时,表面再次变得粗糙同时可以观察到碳管球尺寸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过高的掺杂量导致碳管球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致。从电位柱状图可以看出,SnS2中间体掺杂电极材料电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当掺杂量为10%时,电位最低(65mV),说明锂锡合金与金属锂之间存在0.3V左右的电位差,使得掺杂SnS2的碳纳米管球具备优良的亲锂性,有利于在搅拌过程中将熔融金属锂均匀地浸入碳管球内部通道中,获得更加饱满致密的磷碳复合微球颗粒,具有更佳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同时避免了金属锂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有效提高了电解液和活性锂的利用率。
1.13图6为红磷/碳管和SnS2@红磷/碳管材料首次放电曲线。掺杂后磷碳负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1000mA·h·g-1,相比于掺杂前放电比容量(1300mA·h·g-1)显著提升。
1.14图7为CNT和SnS2@CNT材料的循环性能图与电位-时间曲线(附图)。在3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经历200次循环圈数后SnS2@CNT库伦效率仍基本维持在99.6%,而CNT在100次循环圈数后库伦效率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表明SnS2@CNT材料具备着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而电位-时间图中也表明,与CNT(-150mV)相比,SnS2@CNT 具有相对较高的电位(-71mV),与液体电解质发生副反应性的可能性更小,能够保证更少的电解液消耗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1.15图8为DFT模拟Li+与不同基底的结合能图,可以看出,Li+与掺杂SnS2三维导电碳基底具备着更低的结合能(-1.12eV),表明其具备着更佳的亲锂性。
实施例2
2.1Ni3S4纳米片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取摩尔比为1:2的六水合硝酸镍和硫脲溶于无水甲醇溶液中,并以500rpm的转速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在80℃下反应20min后得到1wt.%Ni3S4中间体溶液待用,借助Ni3S4纳米片中间体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副产物白磷的生成,提高制备工艺的安全性;
2.2Ni3S4@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碳纳米管(CNT管径为15nm~25nm,管长为100μm~150μm)置于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溶液中,在80度下回流12个小时,产物洗涤至中性后干燥,去除碳纳米管表面杂质并带有羧基、羟基基团,更易分散于溶剂中同时有利于与Ni3S4中间体和红磷颗粒的复合。取改性后的碳管球以1%质量分数浸泡在Ni3S4中间体溶液中,并在500rpm转速下持续加热至80℃,反应40mins,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多次洗涤抽滤收集所得样品。最后,将获得的样品放置于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Ni3S4@CNT复合碳管球粉体材料;
2.3制备碳纳米管球分散液:取上述Ni3S4@CNT复合碳管球粉体以1%的质量分数分散在无水甲醇中,超声分散30mins,得到均匀的复合碳纳米管球分散液;
2.4红磷分散液的制备:将红磷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进行球磨,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2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00rpm的转速球磨2h后转入反应釜中,在150℃下水热处理20h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将烘干的红磷分散在无水甲醇中,超声分散60mins,得到均匀的1wt.%红磷分散液;
2.5分散液混合反应并提纯:将上述红磷分散液按红磷/碳纳米管质量比3:1加入到复合碳纳米管分散液球中超声分散30mins,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50mins,待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移除,将下层沉积的固相物质离心洗涤数次,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Ni3S4);
2.6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冷冻干燥:将上述所获得的复合磷碳负极材料放入-80℃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2.7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上述过程中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 (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2.8图9为CNT和P-CNT@Ni3S4材料SEM图。在P-CNT@Ni3S4材料的SEM图可以观察到碳纳米管微球与红磷充分混合,增大红磷材料的导电性,同时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实施例3
3.1CoSe2纳米片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取摩尔比为1:2的氯化钴和硒粉溶于无水乙醇溶液中,并以400rpm的转速搅拌以充分混合均匀,在60℃下反应50min后得到0.5wt.%CoSe2中间体溶液待用;
3.2CoSe2@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碳纳米管(CNT管径为15nm~25nm,管长为100μm~150μm)分散于含有甲基磷酸的甲醇溶剂中,磁力搅拌60mins使其混合均匀,随后置于110℃的油浴锅中继续搅拌,直至甲醇完全挥发,通过高温还原氧化使含磷基团修饰到碳管球表面,具备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0.5%的质量分数将含磷基团修饰的碳管球浸泡在上述CoSe2中间体溶液中,并在400rpm转速下持续加热至 50℃,反应80mins,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多次洗涤抽滤收集所得样品。最后,将获得的样品放置于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CoSe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材料;
3.3制备碳纳米管球分散液:将上述CoSe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40mins,得到均匀的0.5wt.%复合碳纳米管球分散液;
3.4红磷分散液的制备:将红磷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球磨,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4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400rpm的转速球磨4h后转入反应釜中,在170℃下水热处理16h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将烘干的红磷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80mins,得到均匀的0.5wt.%红磷分散液;
3.5分散液混合反应并提纯:将上述红磷分散液按红磷/碳纳米管质量比3:1加入到复合碳纳米管分散液球中超声分散40mins,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0mins,待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移除,将下层沉积的固相物质离心洗涤数次,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CoSe2);
3.6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冷冻干燥:将上述所获得的复合磷碳负极材料放入-80℃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7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上述过程中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 (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3.8图10为CNT和P-CNT@CoSe2材料SEM图。形成磷碳复合材料后有碳管球附着于红磷材料表面,同时存在小粒径红磷附着于碳管球内部。
实施例4
4.1GeS2纳米片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取摩尔比为1:3的氟化锗和硫代乙酰胺溶于无水乙醚溶液中,并以1000rpm的转速搅拌以充分混合均匀,在100℃下反应40min后得到1wt.% GeS2溶液待用;
4.2GeS2@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碳纳米管(CNT管径为15nm~25nm,管长为100μ m~150μm)置于管式炉中,于惰性气氛下600℃焙烧4h,增强碳管球的石墨化强度,利用碳纳米管的三维骨架结构有效抑制磷基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问题,随后将焙烧后的碳管球按1%的质量分数浸泡在GeS2中间体溶液中,并在1000rpm转速下持续加热至90℃,反应60mins,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多次洗涤抽滤收集所得样品。最后,将获得的样品置于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GeS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材料;
4.3制备碳纳米管球分散液:将上述GeS2@CNT复合碳管球粉体分散在无水乙醚中,超声分散80mins,得到均匀的1wt.%复合碳纳米管球分散液;
4.4红磷分散液的制备:将红磷在去离子水中球磨,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3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50rpm的转速球磨5h后转入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处理10h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将烘干的红磷以1%的质量分数分散在无水乙醚中,超声分散40mins,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4.5分散液混合反应并提纯:将上述红磷分散液按红磷/碳纳米管质量比2:1加入到复合碳纳米管分散液球中,继续超声分散45mins,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30mins,待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移除,将下层沉积的固相物质离心洗涤数次,得到复合磷碳负极材料;
4.6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冷冻干燥:将上述所获得的复合磷碳负极材料放入-80℃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GeS2);
4.7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上述过程中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 (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4.8图11为CNT和P-CNT@GeS2材料SEM图。
实施例5
5.1TiP纳米片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取摩尔比为1:1的硫酸钛和次磷酸钠溶于无水乙醚溶液中,以1500rpm的转速搅拌以充分混合均匀,在70℃下反应20min后得到2wt.%的TiP中间体溶液待用;
5.2TiP@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碳纳米管(CNT管径为15nm~25nm,管长为100μm~150μm)置于管式炉中,于惰性气氛下800℃焙烧2h,增强碳管球的石墨化强度,随后将焙烧后的碳管球按2%的质量分数浸泡在TiP中间体溶液中,以1500rpm的转速持续加热至 70℃,反应50mins,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多次洗涤抽滤收集所得样品。最后,将获得的样品放置于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TiP@CNT复合碳管球粉体材料;
5.3制备碳纳米管球分散液:将上述TiP@CNT复合碳管球粉体以2%的质量分数分散在无水乙醚中,超声分散90mins,得到均匀复合碳纳米管球分散液;
5.4红磷分散液的制备:将红磷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球磨,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3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400rpm的转速球磨2h后转入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处理15h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将烘干的红磷按质量分数2%分散在无水乙醚中,超声分散40mins,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5.5分散液混合反应并提纯:将上述红磷分散液按红磷/碳纳米管质量比1:1加入到复合碳纳米管分散液球中,继续超声分散30mins,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40mins,待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移除,将下层沉积的固相物质离心洗涤数次,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TiP);
5.6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冷冻干燥:将上述所获得的复合磷碳负极材料放入-80℃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5.7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上述过程中制备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与粘结剂 (PVDF)和乙炔黑(AB)按质量比为8:1:1混合,在NMP溶剂中混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后冲片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以1.0M LiTFSI in DOL:DME(V:V=1:1)+1.0wt.%LiNO3为实验电解液体系进行扣式电池(半电池)组装并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5.8图12为CNT和P-CNT@TiP材料SEM图。
实施例6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仅非金属源为亚碲酸钠,步骤6.1中得到2wt.%SnTe2,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SnTe2)。
实施例7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仅非金属源为亚硒酸钠,金属源为六水合硝酸镍,步骤6.1中得到2 wt.%NiSe,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掺杂修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P-CNT@NiSe)。
实施例8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对碳纳米管(CNT)进行了氨基化表面修饰,得到氨基化改性碳管球/ 红磷/磷碳复合材料NH3-P-CNT@SnS2
实施例9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对碳纳米管球进行了羧基化表面修饰,得到石墨化改性碳管球/红磷/ 磷碳复合材料COOH-P-CNT@SnS2
实施例10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对碳纳米管球进行了磷基化表面修饰,得到磷基化改性碳管球/红磷/ 磷碳复合材料P-P-CNT@SnS2
通过测试150次循环圈数后的容量保持率来确定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制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由于Li+在钛上较低的沉积过电位,使锂更易浸入碳管球内部,形成更为致密饱满的磷碳复合微球,提高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对锂的利用率,进而提升磷碳复合电极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制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Figure BDA0003908251710000161
Figure BDA0003908251710000171
实施例11是指实施例1中未经SnS2修饰的磷碳负极。
实施例12是指实施例8中未经SnS2修饰的SnS2的磷碳负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红磷与复合碳纳米管球的质量比为1: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红磷和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剂混合后经热反应得到的产物,复合碳纳米管球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热反应过程中所述的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无水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碳纳米管球内部掺杂镶嵌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200 ℃);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锗、或镍的金属源与非金属源进行反应所得,所述非金属源和所述金属源摩尔比为1: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锗、或镍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或碳酸盐;所述的非金属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或磷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硫化物包括升华硫、硫代乙酰胺、或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硒化物包括单质硒粉、或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碲化物包括单质碲粉、或亚碲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磷化物包括次磷酸钠、磷酸、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球还可以是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
9.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将金属源和非金属源溶于溶剂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得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
(2)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将碳纳米管球分散于所述的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中,溶剂/水热反应后实行固液分离,滤饼烘干后得到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
(3)红磷分散液的制备:红磷球磨后进行水热处理,烘干后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均匀的红磷分散液;
(4)复合磷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将所述的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超声分散于溶剂中,加入所述的红磷分散液,超声处理后进行溶剂/水热反应,离心洗涤后收集固体物质冷冻干燥,得到复合磷碳负极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源包括锡、钛、镉、铁、钴、铬、锰、锗、或镍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磷化物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硫化物包括升华硫、硫代乙酰胺或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硒化物包括单质硒粉或亚硒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碲化物包括单质碲粉或亚碲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磷化物包括次磷酸钠、磷酸、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源和所述金属源摩尔比为1:1-3: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或无水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质量浓度为0.2-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50-100 ℃,反应时间为5-50 mins,所述溶剂/水热反应时采用磁力搅拌,转速为300-2000 rp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球的前驱体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介孔碳、多孔碳或常用导电剂炭黑、Super P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球还可以是经过氨基化、羧基化、羟基化、磷基化、或石墨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表面修饰得到的粒径及骨架结构不同的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球和所述低熔点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1-3:1。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复合碳纳米管球的制备过程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40-90℃,反应时间为20-80 mins,并采取抽滤洗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滤饼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过夜烘干。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红磷的前驱体红磷为60目-100目的粉末状态,或为10-20目的微球颗粒状态;
红磷球磨过程中,红磷与不锈钢球以1:10-1:50的质量比装入不锈钢球罐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00-500 rpm的转速球磨1-5 h,水热处理过程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10-20 h。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红磷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料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20%;红磷与复合碳纳米管球粉体材的质量比为1:1-3: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溶剂/水热反应温度为150-500 ℃,反应时间为20-60 mins。
22.根据权利要求9-21任一项所述制备得到的基于红磷的碳纳米管掺杂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CN202211312036.4A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621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2036.4A CN11562144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PCT/CN2023/107270 WO2024087740A1 (zh) 2022-10-25 2023-07-13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2036.4A CN11562144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1445A true CN115621445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2036.4A Pending CN11562144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1445A (zh)
WO (1) WO20240877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3908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磷碳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832462A (zh) * 2024-03-01 2024-04-05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氟掺杂碳负载红磷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钠电池及制备方法
WO2024087740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湖北三峡实验室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4861A (ja) * 2008-02-05 2009-08-20 Seoul National Univ Industry Foundation 黒燐及び黒燐炭素複合体の製造方法、製造された黒燐及び黒燐炭素複合体及びそ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使用方法
CN105702939B (zh) * 2016-04-27 2019-08-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磷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09199B (zh) * 2017-07-26 2021-07-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8899528B (zh) * 2018-07-13 2020-11-1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
CN109148870A (zh) * 2018-09-29 2019-01-0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碳磷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64519A (zh) * 2021-05-08 2021-08-17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5621445A (zh) * 2022-10-25 2023-01-17 湖北三峡实验室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740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湖北三峡实验室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7133908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磷碳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133908B (zh) * 2023-10-26 2024-01-23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磷碳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832462A (zh) * 2024-03-01 2024-04-05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氟掺杂碳负载红磷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钠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7832462B (zh) * 2024-03-01 2024-05-07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氟掺杂碳负载红磷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钠电池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7740A1 (zh)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logun et al. A review of carbon materials and their composites with alloy metals for sodium ion battery anodes
Sun et al. Catalytic Co 9 S 8 decorated carbon nanoboxes as efficient cathode host for long-lif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CN107634207B (zh) 一种硅镶嵌氧化还原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5621445A (zh) 一种基于红磷的新型磷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US11217792B2 (en) Graphene-enabled metal fluoride and metal chlorid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CN10259344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03443B (zh) 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3288B (zh) 一种NaF/金属复合补钠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正极及其制备和在钠电中的应用
Jiao et al. A controllable strategy for the self-assembly of WM nanocrystals/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superstructures (M= O, C, P, S, and Se) for sodium and potassium storage
CN112349899A (zh)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0429270B (zh) 一种负极复合材料Sn/MXene@C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2770A (zh) 具有单分散结构特征的碳包覆NiPx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5669A (zh) 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1769272A (zh) 一种Bi@C空心纳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u et al. Engineering MnO/C microsphere for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CN104716307A (zh) 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CN108899499B (zh) 基于Sb/Sn磷酸盐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2357956B (zh) 碳/二氧化钛包覆氧化锡纳米颗粒/碳组装介孔球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Yang et al. A surface multiple effect on the ZnO anode induced by graphene for a high energy lithium-ion full battery
CN111129449A (zh) 一种石墨烯/碳/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u et al. Synthe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CuGeO 3 Nanowir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Sodium-Ion Batteries
Xiang et al. The presolvation strategy of Li 2 S cathode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 review
Ding et 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ilicon monoxide anode materials prompted by germanium
Xu et al. Cyanometallic framework-derived dual-buffer structure of Sn-Co based nanocomposit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storage
CN114520320B (zh) 一种基于碱金属还原法的氧化锂复合正极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