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9134A -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9134A
CN115619134A CN202211200721.8A CN202211200721A CN115619134A CN 115619134 A CN115619134 A CN 115619134A CN 202211200721 A CN202211200721 A CN 202211200721A CN 115619134 A CN115619134 A CN 115619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atching
worker
employment
personne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0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19134B (zh
Inventor
陈一凡
陈亚东
陈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fu Interne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fu Interne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fu Interne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fu Interne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07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9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9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9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19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9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 G06Q10/1053Employment or hi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工程服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技工平台不能根据用工方需求进行合理的劳务派遣,以致于无法满足用工方的用人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构建用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实现合理的劳务派遣,以便于为用工方合理的派遣技工人员为其进行工程服务;通过派遣分析模块对技工人员的用工数据进行监管,当技工人员的用派值小于设定阈值时,进行剔除,进而淘汰一些不优秀的技工人员;根据用工方的需求,对特殊工种进行持证检测,当未取相应的证书时,不派遣用工,从而确保特殊工种或特殊工位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Description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服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服务是一项传统的服务项目,是指对项目、设备、工厂等施工、建设、提供的服务和技术协助业务,工程服务业务范围很广,每个项目都需要对应的技工人员进行施工、建设等服务;目前现有的技工平台不能根据用工方需求进行合理的劳务派遣,以致于无法满足用工方的用人需求,致使无法进行相应的工程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技工平台不能根据用工方需求进行合理的劳务派遣,以致于无法满足用工方的用人需求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于构建技工平台的所有硬件资源;
在服务器内构建信息注册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注册单元用于接收技工人员提交的人员信息并将其反馈至预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注册;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审核成功的人员信息;
在服务器内构建技工派遣模块,所述技工派遣模块用于对用工方提交的用工请求进行技工派遣处理;
在服务器内构建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派遣人员对应的用工数据;
在服务器内构建派遣分析模块并在派遣分析模块内配置预设信息模型M和预设用工模型E,所述派遣分析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派遣值分析;
在服务器内构建薪酬处理模块,所述薪酬处理模块用于注册会员登录并设置薪酬的发放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技工派遣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S1:对用工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用工地点、用工时间、用工工种、工种需求人数以及薪酬,再将用工工种与特殊工种匹配,当用工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时,向数据库发送人员获取请求指令,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且证书数据中包含用工工种对应证书的注册会员,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当用工工种不属于特殊工种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的注册会员并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
S2:向初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位置授权请求,当位置授权请求通过时,获取初派人员的实时位置,将实时位置与用工地点的位置进行位置间距计算以得到用工间距,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统计优派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S201:当数量大于或等于工种需求人数时,依据派遣值由大到小对优派人员进行排序,由前至后选取与工种需求人数相等的优派人员,将该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并生成派遣用工指令,将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发送至派遣人员的智能终端;
S202:当数量小于工种需求人数时,生成需求人数不足标签并将其与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同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补工指令至技工派遣模块,技工派遣模块接收到补工指令后,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二,且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其中设定间距阈值二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将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
S3:派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和用工时间后,到达用工地点并进行对应工种的用工服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派遣值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T1:对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将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并标记为Ai,i表示第一参数的类型,i=1,2,……, n;n表示第一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一参数值Ai代入预设信息模型M中以得到人积值FD;
T2:对用工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用工数据中的用工参数并处理得到用工参数值,对用工参数值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将第二参数值标记为Bj,j表示第二参数的种类,j=1,2,……,m;m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三参数值标记为Ck,k表示第三参数的种类,k=1,2,……, z;z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二参数值Bj和第三参数值 Ck带入预设用工模型E中以得到注册会员的用派值YP;
T3:将用工间距的数值标记为DS;将人积值、用派值和用工间距对应的数值代入预设公式中得到PY=FD×e1+YP×e2+e3/DS得到注册会员的派遣值PY,其中,e1、e2和e3均为预设权重因子;
T4:将派遣值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系统,包括信息注册模块、数据库和技工派遣模块;所述信息注册模块用于技工人员提交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人员信息反馈至预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成功的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同时将审核成功的技术人员标记为注册会员;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年龄、通信号码、工作年限、所属工种、证书数据等;所述技工派遣模块用于接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提交的用工请求并对其进行技工派遣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
对用工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用工地点、用工时间、用工工种、工种需求人数以及薪酬,再将用工工种与特殊工种匹配,当用工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时,向数据库发送人员获取请求指令,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且证书数据中包含用工工种对应证书的注册会员,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当用工工种不属于特殊工种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的注册会员并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
向初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位置授权请求,当位置授权请求通过时,获取初派人员的实时位置,将实时位置与用工地点的位置进行位置间距计算以得到用工间距,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统计优派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当数量大于或等于工种需求人数时,依据派遣值由大到小对优派人员进行排序,由前至后选取与工种需求人数相等的优派人员,将该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并生成派遣用工指令,将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发送至派遣人员的智能终端;派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和用工时间后,到达用工地点并进行对应工种的用工服务;
当数量小于工种需求人数时,生成需求人数不足标签并将其与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同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补工指令至技工派遣模块,技工派遣模块接收到补工指令后,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二,且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其中设定间距阈值二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将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派遣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派遣人员对应的用工数据并将用工数据发送至数据库内;其中,用工数据包括派遣人员打卡初始时刻、打卡结束时刻、用工方的打分以及退换次数等;
所述派遣分析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派遣值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为:对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将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并标记为Ai,i表示第一参数的类型,i=1,2,……,n;n表示第一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一参数值Ai代入预设信息模型M中以得到人积值FD;其中,预设信息模型M为
Figure RE-GDA0003968432190000061
ai为第一参数值Ai对应的权重系数;
对注册会员的用工数据进行分析,当注册会员为初始注册以及未进行派遣时,用工值直接为预设值QM;当注册会员包括用工数据时,对用工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用工数据中的用工参数并处理得到用工参数值,对用工参数值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将第二参数值标记为Bj,j表示第二参数的种类,j=1,2,……,m;m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三参数值标记为Ck,k表示第三参数的种类,k=1,2,……,z;z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二参数值Bj和第三参数值Ck带入预设用工模型E中以得到注册会员的用派值YP;其中,预设用工模型E为
Figure RE-GDA0003968432190000062
bj为第二参数值Bj对应的权重系数;ck为第三参数值 Ck对应的权重系数;
将用工间距的数值标记为DS;将人积值、用派值和用工间距对应的数值代入预设公式中得到PY=FD×e1+YP×e2+e3/DS得到注册会员的派遣值PY,其中, e1、e2和e3均为预设权重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薪酬处理模块和会员考证模块;
所述薪酬处理模块用于注册会员登录并设置薪酬的发放方式,其中发放方式包括日结、周结和月结等;
所述会员考证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持证检测,具体为:获取注册会员的注册信息,当注册会员所属工种为特殊工种且未检测到对应的证书时,向该注册会员的智能终端发送考证授权指令以获取注册会员的授权,当获取到注册会员的授权时,将该注册会员标记为考证落实会员,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对应考证的报名时间和考证资料并发送至考证落实会员的智能终端,当当前时刻在报名时间范围内时,对考证落实会员进行考证报名并支付对应的报名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构建用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实现合理的劳务派遣,以便于为用工方合理的派遣技工人员为其进行工程服务;
2、本发明通过派遣分析模块对技工人员的用工数据进行监管,当技工人员的用派值小于设定阈值时,进行剔除,进而淘汰一些不优秀的技工人员;根据用工方的需求,对特殊工种进行持证检测,当未取相应的证书时,不派遣用工,从而确保特殊工种或特殊工位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本发明会员考证模块对注册会员进行持证检测,当注册会员所属工种为特殊工种且未检测到对应的证书时,获取相应的授权并落实考证,对其进行考证报名并支付对应的报名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该包括:
U1:获取至少一个服务器,其服务器包括构建技工平台的所有硬件资源;
U2:在服务器内分别构建信息注册模块、数据库、技工派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派遣分析模块、薪酬处理模块和会员考证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处理程序;
U3:在派遣分析模块内配置预设信息模型M和预设用工模型E以及预设公式;其中,预设信息模型M为
Figure RE-GDA0003968432190000081
ai为第一参数值Ai对应的权重系数;预设用工模型E为
Figure RE-GDA0003968432190000082
bj为第二参数值Bj对应的权重系数, QM为预设值,ck为第三参数值Ck对应的权重系数;预设公式为 PY=FD×e1+YP×e2+e3/DS,PY为派遣值,DS为用工间距,YP为用派值,人积值为FD,e1、e2和e3均为预设权重因子;
请参阅图2所示,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系统,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信息注册模块、数据库、技工派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派遣分析模块、薪酬处理模块和会员考证模块;
信息注册模块用于技工人员提交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人员信息反馈至预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成功的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同时将审核成功的技术人员标记为注册会员;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年龄、通信号码、工作年限、所属工种、证书数据等;
薪酬处理模块用于注册会员登录并设置薪酬的发放方式,其中发放方式包括日结、周结和月结等,方便技工人员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选中,让技工从业全程无忧;
会员考证模块对注册会员进行持证检测,具体为:获取注册会员的注册信息,当注册会员所属工种为特殊工种且未检测到对应的证书时,向该注册会员的智能终端发送考证授权指令以获取注册会员的授权,当获取到注册会员的授权时,将该注册会员标记为考证落实会员,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对应考证的报名时间和考证资料并发送至考证落实会员的智能终端,当当前时刻在报名时间范围内时,对考证落实会员进行考证报名并支付对应的报名费;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派遣人员对应的用工数据并将用工数据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其中,用工数据包括派遣人员打卡初始时刻、打卡结束时刻、用工方的打分以及退换次数等;
技工派遣模块用于接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提交的用工请求并对其进行技工派遣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
对用工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用工地点、用工时间、用工工种、工种需求人数以及薪酬,再将用工工种与特殊工种匹配,当用工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时,向数据库发送人员获取请求指令,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且证书数据中包含用工工种对应证书的注册会员,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当用工工种不属于特殊工种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的注册会员并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
向初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位置授权请求,当位置授权请求通过时,获取初派人员的实时位置,将实时位置与用工地点的位置进行位置间距计算以得到用工间距,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统计优派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当数量大于或等于工种需求人数时,依据派遣值由大到小对优派人员进行排序,由前至后选取与工种需求人数相等的优派人员,将该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并生成派遣用工指令,将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发送至派遣人员的智能终端;派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和用工时间后,到达用工地点并进行对应工种的用工服务;
当数量小于工种需求人数时,生成需求人数不足标签并将其与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同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补工指令至技工派遣模块,技工派遣模块接收到补工指令后,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二,且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其中设定间距阈值二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将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
技工派遣模块还用于接收用工方发送的退换用工请求并进行重新派遣,同时被退换的派遣人员对应的退换次数增加一次;
派遣分析模块对注册会员进行派遣值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为:对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将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并标记为Ai,i表示第一参数的类型,i=1,2,……,n;n表示第一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的具体过程为:将工作年限转换相应的工作时长,将工作时长的数值标记为A1;设定所有证书均对应一个证书预设值,将证书数据中的证书与所有证书进行匹配以得到对应的证书预设值并将其数值标记为A2;将注册会员的注册时刻与当前的时刻进行时刻差计算得到注册号会员的注册时长,提取注册时长的数值并标记为A3,依次类推;
将第一参数值Ai代入预设信息模型M中以得到人积值FD;
对注册会员的用工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用工数据中的用工参数并处理得到用工参数值,具体为:将打卡初始时刻与用工的初始时刻进行比对,当打卡初始时刻在用工的初始时刻之前,计算两者之间的时刻差得到提前到达时长,当打卡初始时刻在用工的初始时刻之后,计算两者之间的时刻差得到迟到用工时长;将注册会员所有的提前到达时长进行求和得到提前到达总时长;将所有的迟到用工时长进行求和得到迟到用工总时长;将注册会员所有对应用工方的打分进行求和并取平均值得到打分均值;
对用工参数值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如将提前到达总时长的数值标记为B1,迟到用工总时长的数值标记为C1,将打分均值标记为B2,将退换次数标记为C2;
将第二参数值标记为Bj,j表示第二参数的种类,j=1,2,……,m;m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三参数值标记为Ck,k表示第三参数的种类,k=1,2,……,z;z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二参数值Bj和第三参数值Ck带入预设用工模型E中以得到注册会员的用派值 YP;当注册会员为初始注册以及未进行派遣时,用工值直接为预设值QM;
将人积值、用派值和用工间距对应的数值代入预设公式中得到 PY=FD×e1+YP×e2+e3/DS得到注册会员的派遣值PY;
数据库内还设置有筛选单元,筛选单元用于监管注册会员的用派值,当用派值小于设定阈值时,生成剔除指令并将该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删除,同时生成剔除提示标签并发送至对应注册会员的智能终端上;
本发明通过构建用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实现合理的劳务派遣,以便于为用工方合理的派遣技工人员为其进行工程服务;通过派遣分析模块对技工人员的用工数据进行监管,当技工人员的用派值小于设定阈值时,进行剔除,进而淘汰一些不优秀的技工人员;根据用工方的需求,对特殊工种进行持证检测,当未取相应的证书时,不派遣用工,从而确保特殊工种或特殊工位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会员考证模块对注册会员进行持证检测,当注册会员所属工种为特殊工种且未检测到对应的证书时,获取相应的授权并落实考证,对其进行考证报名并支付对应的报名费。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于构建技工平台的所有硬件资源;
在服务器内构建信息注册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注册单元用于接收技工人员提交的人员信息并将其反馈至预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注册;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审核成功的人员信息;
在服务器内构建技工派遣模块,所述技工派遣模块用于对用工方提交的用工请求进行技工派遣处理;
在服务器内构建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派遣人员在用工服务过程中产生对应的用工数据;
在服务器内构建派遣分析模块并在派遣分析模块内配置预设信息模型M和预设用工模型E,所述派遣分析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派遣值分析;
在服务器内构建薪酬处理模块,所述薪酬处理模块用于注册会员登录并设置薪酬的发放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技工派遣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S1:对用工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用工地点、用工时间、用工工种、工种需求人数以及薪酬,再将用工工种与特殊工种匹配,当用工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时,向数据库发送人员获取请求指令,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且证书数据中包含用工工种对应证书的注册会员,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当用工工种不属于特殊工种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的注册会员并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
S2:向初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位置授权请求,当位置授权请求通过时,获取初派人员的实时位置,将实时位置与用工地点的位置进行位置间距计算以得到用工间距,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统计优派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S201:当数量大于或等于工种需求人数时,依据派遣值由大到小对优派人员进行排序,由前至后选取与工种需求人数相等的优派人员,将该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并生成派遣用工指令,将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发送至派遣人员的智能终端;
S202:当数量小于工种需求人数时,生成需求人数不足标签并将其与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同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补工指令至技工派遣模块,技工派遣模块接收到补工指令后,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二,且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将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
S3:派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和用工时间后,到达用工地点并进行对应工种的用工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派遣值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T1:对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将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将第一参数值代入预设信息模型M中以得到人积值;
T2:对用工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用工数据中的用工参数并处理得到用工参数值,对用工参数值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将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带入预设用工模型E中以得到注册会员的用派值;
T3:提取人积值、用派值和用工间距对应的数值并处理以得到注册会员的派遣值,将派遣值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
4.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系统,包括信息注册模块、数据库和技工派遣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注册模块用于技工人员提交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其反馈至预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将审核成功的技术人员标记为注册会员;
所述技工派遣模块用于接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提交的用工请求并对其进行技工派遣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
对用工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用工地点、用工时间、用工工种、工种需求人数以及薪酬,再将用工工种与特殊工种匹配,当用工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时,向数据库发送人员获取请求指令,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且证书数据中包含用工工种对应证书的注册会员,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当用工工种不属于特殊工种时,获取所属工种为用工工种的注册会员并将其标记为初派人员;
向初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位置授权请求,当位置授权请求通过时,获取初派人员的实时位置,将实时位置与用工地点的位置进行位置间距计算以得到用工间距,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统计优派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当数量大于或等于工种需求人数时,依据派遣值由大到小对优派人员进行排序,由前至后选取与工种需求人数相等的优派人员,将该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并生成派遣用工指令,将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发送至派遣人员的智能终端;派遣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派遣用工指令、用工地点和用工时间后,到达用工地点并进行对应工种的用工服务;
当数量小于工种需求人数时,生成需求人数不足标签并将其与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同时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补工指令至技工派遣模块,技工派遣模块接收到补工指令后,将用工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二,且大于设定间距阈值一的初派人员标记为优派人员;向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发送用工需求指令以及用工地点、用工时间和薪酬,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接收到优派人员反馈的确认指令后,生成预等待标签并发送至优派人员的智能终端,同时获取优派人员的派遣值,将优派人员的人员标签发送至用工方的智能终端,用工方通过智能终端选取对应的优派人员并将其发送至技工派遣模块,将用户方选取的优派人员标记为派遣人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派遣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派遣人员对应的用工数据;
所述派遣分析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派遣值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为:对注册会员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人员信息中参数,将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参数值并标记为Ai,i表示第一参数的类型,i=1,2,……,n;n表示第一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一参数值Ai代入预设信息模型M中以得到人积值FD;
对注册会员的用工数据进行分析,当注册会员为初始注册以及未进行派遣时,用工值直接为预设值QM;当注册会员包括用工数据时,对用工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用工数据中的用工参数并处理得到用工参数值,对用工参数值进行分类以得到第二参数值和第三参数值,将第二参数值标记为Bj,j表示第二参数的种类,j=1,2,……,m;m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三参数值标记为Ck,k表示第三参数的种类,k=1,2,……,z;z表示第二参数类型总数,取值为正整数;将第二参数值Bj和第三参数值Ck带入预设用工模型E中以得到注册会员的用派值YP;
将用工间距的数值标记为DS;将人积值、用派值和用工间距对应的数值代入预设公式中得到PY=FD×e1+YP×e2+e3/DS得到注册会员的派遣值PY,其中,e1、e2和e3均为预设权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薪酬处理模块和会员考证模块;
所述薪酬处理模块用于注册会员登录并设置薪酬的发放方式;
所述会员考证模块用于对注册会员进行持证检测,具体为:获取注册会员的注册信息,当注册会员所属工种为特殊工种且未检测到对应的证书时,向该注册会员的智能终端发送考证授权指令以获取注册会员的授权,当获取到注册会员的授权时,将该注册会员标记为考证落实会员,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对应考证的报名时间和考证资料并发送至考证落实会员的智能终端,当当前时刻在报名时间范围内时,对考证落实会员进行考证报名并支付对应的报名费。
CN202211200721.8A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619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0721.8A CN115619134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0721.8A CN115619134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9134A true CN115619134A (zh) 2023-01-17
CN115619134B CN115619134B (zh) 2023-05-26

Family

ID=8485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0721.8A Active CN115619134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91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584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记录功能的技工劳务派遣智能评估系统
CN116050940A (zh) * 2023-03-07 2023-05-02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工平台的劳务派遣优胜劣汰管理系统
CN116258468A (zh) * 2023-05-16 2023-06-13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劳务派遣的技工平台管理服务系统
CN116703130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威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测量智慧规划设计管理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47A (zh) * 2010-05-31 2011-11-30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基于劳务派遣的创业支持系统
CN111667129A (zh) * 2019-03-05 2020-09-15 上海万政实业有限公司 保洁劳务派遣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67126A (zh) * 2019-03-05 2020-09-15 上海万政实业有限公司 园林绿化劳务派遣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47A (zh) * 2010-05-31 2011-11-30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基于劳务派遣的创业支持系统
CN111667129A (zh) * 2019-03-05 2020-09-15 上海万政实业有限公司 保洁劳务派遣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67126A (zh) * 2019-03-05 2020-09-15 上海万政实业有限公司 园林绿化劳务派遣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584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记录功能的技工劳务派遣智能评估系统
CN116050940A (zh) * 2023-03-07 2023-05-02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工平台的劳务派遣优胜劣汰管理系统
CN116050940B (zh) * 2023-03-07 2023-06-20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工平台的劳务派遣优胜劣汰管理系统
CN116258468A (zh) * 2023-05-16 2023-06-13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劳务派遣的技工平台管理服务系统
CN116258468B (zh) * 2023-05-16 2023-08-01 北京万赋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劳务派遣的技工平台管理服务系统
CN116703130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威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测量智慧规划设计管理系统
CN116703130B (zh) * 2023-08-08 2023-10-13 威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测量智慧规划设计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9134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19134A (zh) 基于工程服务的技工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7862450A (zh) 绩效考核系统及方法
CN108053042A (zh) 一种停电信息报送和发布系统
CN104899556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教室人数统计系统
CN113253696B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CN101901461A (zh) 具有智能人脸识别的银行vip客户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7967295A (zh) 一种用于建筑中前端的智能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06735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务服务系统
CN106447156A (zh) 考勤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85646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72565A (zh) 一种电子市民卡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1898971A (zh) 一种智慧工地农民工薪保障管理平台
CN110689327A (zh) 一种员工考勤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及其操作流程
CN112008736A (zh) 迎宾机器人调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093075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园区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9712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10570570B (zh) 一种工位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564077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政务服务机器人
CN112991812A (zh) 一种基于用户需求优先级的停车位预定管理系统
CN11677747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售后服务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2381525A (zh) 基于大数据的人才数据库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6630082A (zh) 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2148A (zh) 一种数字化智慧物业的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83073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考勤方法和系统
CN115273315A (zh) 一种核酸检测排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