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0524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10524A CN115610524A CN202210797218.9A CN202210797218A CN115610524A CN 115610524 A CN115610524 A CN 115610524A CN 202210797218 A CN202210797218 A CN 202210797218A CN 115610524 A CN115610524 A CN 1156105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vehicle
- chassis
- tire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3/00—Spare wheel stowing, holding, or 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2D43/06—Spare wheel stowing, holding, or mount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vehicle body
- B62D43/10—Spare wheel stowing, holding, or mount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vehicle body and arrang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能够在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在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移动。车身后部结构具备车身底盘(2),车身底盘(2)具有向下方呈凹状凹陷的轮胎收纳部(15)。车身底盘(2)具有前方延伸壁(19)和鼓起部(10c)。前方延伸壁(19)从轮胎收纳部(15)的前侧的立起壁(18)的上端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鼓起部(10c)从前方延伸壁(19)的前部向上方立起,且大体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在前方延伸壁(19),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条,该加强筋条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延伸到鼓起部(10c)的下端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身底盘的后部设置有轮胎收纳部的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后部结构,已知有在车身底盘的后部设置有轮胎收纳部的结构。轮胎收纳部通过在车身底盘的后部向下方呈凹状凹陷而形成,在其内部收纳备用轮胎。关于这种车身后部结构,担心其在被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轮胎收纳部内的备用轮胎向前方移动而与乘员室侧的构件干涉。
作为其对策,研究出如下车身后部结构:在轮胎收纳部内的前部安装分体的撑臂,使备用轮胎的前部与趋向前方侧而向上方倾斜的撑臂的倾斜面对置(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6-213252号公报)。
该车身后部结构在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备用轮胎的前部被撑臂的倾斜面引导而向上方侧立起,由此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蓄电池的设置部方向)移动。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为了在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移动,而在轮胎收纳部的前部安装有分体的撑臂。因此,车辆后部的零件个数增加,这容易成为车辆重量的增加、制造成本的升高的原因。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能够在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在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车身底盘,该车身底盘设置有向下方呈凹状凹陷的轮胎收纳部,所述车身底盘具有:前方延伸壁,其从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立起壁的上端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以及鼓起部,其从所述前方延伸壁的前部向上方立起,且大体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前方延伸壁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条,该加强筋条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延伸到所述鼓起部的下端附近。
通过上述的构成,在从车辆后方输出了冲击载荷时,前方延伸壁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变形由多个加强筋条抑制。在从车身后方侧向前方延伸壁的后部输入了过大的载荷的情况下,前方延伸壁以鼓起部的下端为变形起点而后部侧向上方抬起。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收容于轮胎收纳部的备用轮胎以过大的力抵接于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立起壁(前方延伸壁的后端部)后,前方延伸壁的后部向上方抬起,备用轮胎的前部追随前方延伸壁的后部的抬起而向上方跃起。其结果是,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移动。
也可以是,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所述加强筋条与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加强筋条相比,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较长。
在该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备用轮胎的前端部以过大的力抵接于前方延伸壁的后部后,备用轮胎的前端部(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的前部)追随长度较长的加强筋条的立起行为而以大的行程向上方跃起。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效率良好地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
也可以是,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所述加强筋条配置于比所述轮胎收纳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多个加强筋条配置于轮胎收纳部内的备用轮胎所配置的区域的前方。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加强筋条来可靠地抵挡向前方移动的备用轮胎的载荷,并且能够经由加强筋条将前方延伸壁的后部效率良好地向上方抬起。
也可以是,在所述车身底盘的所述鼓起部及该鼓起部的前方侧的下表面安装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件,该加固件用于加强所述车身底盘,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延伸到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的附近。
在该情况下,在车身底盘的至少一部分的加强筋条的前方侧配置有加固件,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加固件来效率良好地抑制车身底盘的加强筋条的前方侧部分的变形。另外,车身底盘的鼓起部被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件加强,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以鼓起部的下端附近为弯折起点而使前方延伸壁的后部可靠地向上方进行位移。
也可以是,所述加固件接合于所述车身底盘的所述鼓起部及该鼓起部的前方侧的下表面而构成与所述鼓起部的后壁抵靠的闭合截面,前端部延伸到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的附近的所述加强筋条配置为与前方的对应的所述加固件在前后方向上呈大体直线状重合。
在该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载荷输入到前方延伸壁的加强筋条的情况下,该载荷被在加强筋条的前方侧呈大体直线状配置的对应的加固件与车身底盘所形成的闭合截面支承。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加固件与车身底盘所形成的闭合截面来效率良好地抵挡输入到加强筋条的载荷,能够使前方延伸壁的后部更可靠地向上方位移。
也可以是,在所述鼓起部的后部设置有弯曲面,该弯曲面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向车身前方侧呈凹状弯曲,在所述弯曲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后配置有各一个所述加固件与所述加强筋条,在所述弯曲面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配置有剩余的所述加强筋条,剩余的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
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多个加强筋条和加固件来效率良好地提高前方延伸壁和鼓起部的刚性,并且在弯曲面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配置的加强筋条的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较长。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向前方移动的备用轮胎的前部通过长度较长的加强筋条而效率良好地向上方抬起。
也可以是,所述加固件具有前后延伸部,所述前后延伸部以与配置于所述加固件的后方侧的所述加强筋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高度大体水平地延伸。
在该情况下,加固件的前后延伸部以与加强筋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高度大体水平地延伸,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前方的加固件的前后延伸部来效率良好地抵挡输入到加强筋条的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底盘的轮胎收纳部的前方侧的刚性,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使备用轮胎的前部更可靠地跃起。
也可以是,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所述立起壁和所述鼓起部的后表面趋向上方而向车身前方侧倾斜,所述轮胎收纳部内的轮胎固定部配置于比所述立起壁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而轮胎收纳部内的备用轮胎与轮胎固定部一起向前方位移时,备用轮胎的前部碰撞到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立起壁,并沿着立起壁和鼓起部的后表面的倾斜而被向上方推起。由此,备用轮胎的前部顺利地向上方立起,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得以抑制。
也可以是,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底壁趋向车身后方而向下方倾斜。
在该情况下,备用轮胎沿着轮胎收纳部的底壁而成为后低前高的倾斜姿势,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轮胎收纳部变形的情况下,备用轮胎的前部顺利地向上方抬起。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备用轮胎的前部更顺利地向上方立起,进一步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
也可以是,所述加强筋条趋向车身后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和高度增大。
在该情况下,加强筋条的刚性越靠后部侧则越高,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的前方延伸壁的变形得以效率良好地抑制。另外,加强筋条的截面越靠前方侧则越小,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方延伸壁容易以鼓起部的下端附近为弯折起点而进行变形。即,前方延伸壁以鼓起部的下端为弯折起点而发生的变形不容易被加强筋条阻碍。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方延伸壁的后部可靠地向上方抬起,容易使备用轮胎的前部向上方侧立起。
也可以是,在所述车身底盘的后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承受车辆牵引载荷、起重抬升载荷的载荷输入部件,所述载荷输入部件具有延伸到比所述轮胎收纳部内的轮胎固定部靠前方的位置的前方延长部。
在该情况下,当从车辆后方向载荷输入部件输入冲击载荷时,对载荷输入部件作用以车身底盘的后端部的下表面为旋转中心的力矩。由此,载荷输入部件的前方延长部的前端侧向上方抬起,轮胎收纳部内的备用轮胎的前端侧向上方抬起。其结果是,备用轮胎的前部也与车身底盘的前方延伸壁的加强筋条的功能互起作用而顺利立起,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进一步被抑制。
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车身底盘的前方延伸壁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条,各加强筋条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延伸到车身底盘的鼓起部的下端附近。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收容到轮胎盘的备用轮胎抵接于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立起壁后,前方延伸壁的后部向上方抬起,备用轮胎的前部追随前方延伸壁的后部的立起而向上方跃起。因此,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备用轮胎向乘员室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仰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从上方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部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底盘加强筋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变形行为的剖视图。
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变形行为的剖视图。
图7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变形行为的剖视图。
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的适当部位,记载指代车辆的前方的箭头FR、指代车辆的上方的箭头UP、指代车辆的左侧方的箭头LH。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后部的仰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图3是从上方侧观察车辆1的后部的车身底盘2部分时的立体图。
车身底盘2具有配置于乘员室3的下方的后地板10、以及配置于乘员室3的后方的后备箱5的下方的轮胎盘11。在后地板10的上方配置有后座座椅4(乘员座椅)。后地板10从轮胎盘11的前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在后地板10和轮胎盘11的左右两侧,配置有大体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部边侧框架12。后地板10和轮胎盘11架设于左右的后部边侧框架12。
图2、图3中的附图标记7是对未图示的后轮的车内侧进行覆盖的后车轮罩,附图标记8是沿着后车轮罩7的车内侧面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构件。加强构件8接合于后车轮罩7的车内侧面并与后车轮罩7一起形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加强构件8的下端部接合于左右的对应的后部边侧框架12。
如图2所示那样,后地板10具有:低位部10a,其位于后座座椅4的座椅座垫4c的下方;倾斜部10b,其从低位部10a的后端部向后斜上方倾斜延伸;以及鼓起部10c,其与倾斜部10b的上端区域连续而形成。鼓起部10c的大体的梯形形状的鼓起形状在车宽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延伸。
如图3所示那样,在鼓起部10c的后部侧,形成有朝向后部下方倾斜的后壁10c-r、从后壁10c-r的下端向车辆后方侧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10c-f。接合凸缘10c-f接合于轮胎盘11的后述的前方延伸壁19。在后壁10c-r(鼓起部10c的后部)设置有车宽方向中央区域向车身前方侧呈凹状弯曲的弯曲面23。位于弯曲面23的下端的接合凸缘10c-f的俯视形状以沿着弯曲面23的方式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鼓起部10c从轮胎盘11的后述的前方延伸壁19的前部向上方立起,并大体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在跨低位部10a、倾斜部10b及鼓起部10c的部分的下方配置有燃料箱6。燃料箱6形成为如下的上表面形状,该上表面形状大体沿着低位部10a、倾斜部10b、鼓起部10c的各下表面的形状。燃料箱6夹着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而向左右两侧扩展,并被未图示的固定器具固定于后地板10的下方。由此,燃料箱6支承于车身底盘2的后述的轮胎收纳部15的前方侧的下表面。
在后地板10的倾斜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形成有配管贯穿孔13。在配管贯穿孔13中穿过从燃料箱6的上部向上方延伸的未图示的燃料配管(配管)。在后地板10的下表面中的、比配管贯穿孔13靠车宽方向外侧位置配置有一对加固件14。加固件14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接合于从鼓起部10c跨至低位部10a的后端部的区域的下表面。各加固件14的前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到与配管贯穿孔13重合的位置。另外,各加固件14的后端部延伸到比燃料箱6的后端位置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加固件14在车身底盘2的后述的轮胎收纳部15的前方位置加强后地板10(车身底盘2)的燃料箱6的上方区域。关于加固件14的详细结构,之后详细叙述。
轮胎盘11具有向下方呈凹状凹陷的大体圆形状的轮胎收纳部15。在轮胎收纳部15收容备用轮胎16。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如图2所示那样朝向车身后方侧向下方倾斜。在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的大致中央配置有轮胎固定部17。在轮胎固定部17,由未图示的固定器具将在轮胎收纳部15内倒向侧方收容的备用轮胎的中心部固定。
在轮胎盘11的轮胎收纳部15的前缘部,设置有比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高出一段的台阶部15b。在台阶部15b的前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壁18。在立起壁18的上端部设置有大体水平向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壁19。立起壁18沿着车宽方向呈大体直线状延伸。不过,立起壁18并非整体向竖直上方立起,而是趋向上方而向车身前方侧倾斜。立起壁18与前方延伸壁19之间通过平滑的圆弧而连续。
在此,轮胎收纳部15内的轮胎固定部17配置于比立起壁18靠后方侧的位置。因此,当从车辆后方侧输入冲击载荷而固定于轮胎固定部17的备用轮胎16沿着倾斜的底壁15a被向上部前方按压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抵靠到台阶部15b的后端侧的角部的附近,以该角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台阶部15b发生弯折变形(参照图7A)。然后,当备用轮胎16保持该状态而向前方移动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抵接于弯折变形后的台阶部15b的一部分、以及倾斜的立起壁18,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被引导(参照图7B、7C)。
另外,在轮胎收纳部15的左右的侧缘部设置有比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高一段的侧方延伸壁20。左右的侧方延伸壁20接合于左右的相对的后部边侧框架12。
在轮胎盘11的前方延伸壁19的前端部的上表面重合有后地板10的后端部(鼓起部10c的接合凸缘10c-f),重合的部分通过焊接等而相互接合。以下,将轮胎盘11与后地板10的相互接合的部分称作接合部21。
在轮胎盘11的前方延伸壁19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在前方延伸壁19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中在车宽方向上大体等间隔地分离开配置。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向上方鼓出的鼓出形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图4是图2的IV部的放大图。图5是底盘加强筋条22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5更具体而言是将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附近沿着车宽方向切断、并以一个底盘加强筋条22为中心而从车身后方侧观察前方延伸壁19时的立体图。
如图4、图5等所示那样,各底盘加强筋条22的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向下方呈末端扩宽状扩展的大体梯形形状。在各底盘加强筋条22的截面中,除了后端部附近以外,形成为趋向车身前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及高度逐渐减少(趋向车身后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及高度逐渐增加)。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前端部延伸到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的后部侧的下端附近(接合凸缘10c-f)。
需要说明的是,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后端部在趋向车身后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及高度逐渐减少的同时,与立起壁18的上端侧的后表面连续。
如图3所示那样,鼓起部10c的后部下端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成为向车辆前方侧凹陷的弯曲形状,因此各底盘加强筋条22向车身前方侧的延伸长度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则越长。因此,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与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相比在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较长。
如图1所示那样,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左右的底盘加强筋条22e(底盘加强筋条22)以与左右的各加固件14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呈大体直线状重合(整齐排列)的方式配置。加固件14与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e夹着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加固件14配置于车身前方侧,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e配置于车身后方侧。更具体而言,左右的加固件14和最靠车宽方向外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e配置于后壁10c-r的弯曲面2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后位置。剩余的底盘加强筋条22配置于后壁10c-r的弯曲面23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并且,剩余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前端部位于比左右的加固件14的后端部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即,剩余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前端部与左右的加固件14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
另外,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左右的底盘加强筋条22e配置于比轮胎收纳部15的车宽方向左右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前方延伸壁19上的全部的底盘加强筋条22位于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向前方移动时的移动轨道上。
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的加固件14与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左右的底盘加强筋条22e同样地,配置于比轮胎收纳部15的车宽方向左右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左右的加固件14位于备用轮胎16向前方移动时的移动轨道上。
如图1、图4所示那样,加固件14具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大体水平延伸的前后延伸部24、以及从前后延伸部24的前端部趋向车身前方侧而向下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25。前后延伸部24及倾斜部25的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大体礼帽状。即,前后延伸部24及倾斜部25中,在向下方凹陷的凹形状部26a的左右的缘部延伸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侧方凸缘部26fs。另外,在前后延伸部24的后端部延伸设置有从凹形状部26a的底壁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凸缘部26fr。
各加固件14的前后延伸部24接合于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的下表面,各加固件14的倾斜部25接合于后地板10的倾斜部10b的下表面及低位部10a的后端下表面。前后延伸部24和倾斜部25在侧方凸缘部26fs及后凸缘部26fr处接合于后地板10的下表面。由此,加固件14与后地板10之间形成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该闭合截面沿着加固件14的倾斜部25和前后延伸部24弯折,后端部抵靠于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
在此,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底盘加强筋条22e夹着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而延伸到左右的各加固件14的后端部的附近。前端部延伸到加固件14的后端部的附近的各底盘加强筋条22e以与前方的加固件14在前后方向上大体呈直线状重合的方式整齐排列。另外,各加固件14的前后延伸部24以如下高度大体水平延伸,所述高度是指各加固件14的前后延伸部24的至少一部分与配置于各加固件14的后方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高度。
在此,轮胎盘11的前端部与后地板10的后端部如前述那样在接合部21相互接合。各加固件14的后端的后凸缘部26fr如图4所示那样插入轮胎盘11与后地板10的接合部21之间,并在该状态下与轮胎盘11及后地板10一起在三张重合的状态下焊接固定。即,各加固件14的后端部接合于轮胎盘11与后地板的接合部21。
另外,在各加固件14的倾斜部25的凹形状部26a的底壁,如图1所示那样设置有朝向上方侧凹陷的加固件加强筋条27。加固件加强筋条27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沿着倾斜部25的延伸方向)延伸,提高加固件14的倾斜部25的刚性。
图6是从前侧上方观察车辆1的后部(车身底盘2)时的立体图。
如图2~图4、图6所示那样,在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轮胎收纳部15的前方位置)的上表面,接合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28。横梁28形成为大体礼帽状的截面形状,前后的凸缘部接合于鼓起部10c的上表面。由此,横梁28与鼓起部10c(车身底盘2)一起形成沿着车宽方向的闭合截面。横梁28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接合于沿着后车轮罩7向上方延伸的加强构件8。
左右的各加固件14如图6所示那样在与横梁28交叉的位置处接合于后地板10(车身底盘2)的下表面。在由横梁28和鼓起部10c(车身底盘2)形成的闭合截面中的、与加固件14交叉的位置处,安装有从内侧对该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隔壁构件29(隔板)。
另外,如图6所示那样,在横梁28中的与各加固件14交叉的位置的车身前方侧安装有固定器托架30,该固定器托架30用于支承后座座椅4用的座椅安全带固定器。
<车身后部的变形行为>
图7A-7C是将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的车辆1的后部的变形行为按图7A、图7B、图7C的顺序依次示出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7A-7C来说明冲击载荷的输入时的车辆后部的变形行为。
图7A所示那样,当从轮胎盘11的后方输入大的冲击载荷F时,轮胎盘11的轮胎收纳部15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压溃变形,并且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被向前方侧按压。由此,备用轮胎16的前部抵接于轮胎收纳部15的前缘的台阶部15b的后表面,台阶部15b以台阶部15b的后侧的角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弯折变形。当之后备用轮胎16要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接触于压溃变形后的台阶部15b、以及向前方倾斜的立起壁18,与轮胎收纳部15的压溃变形互起作用地备用轮胎16以备用轮胎16的前部逐步抬起的方式被引导。
当冲击载荷F的输入从该状态进一步发展时,如图7B所示那样,备用轮胎16的前部抵接于前方延伸壁19的后端部附近,冲击载荷F经由备用轮胎16输入到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此时,前方延伸壁19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被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加强,因此前方延伸壁19以与前端侧的后地板10之间的接合部21的附近为弯折起点而前方延伸壁19的后端侧向上方抬起的方式位移。其结果是,备用轮胎16以前部更向上方抬起的方式被引导。
此时,当更大的载荷经由备用轮胎16输入到前方延伸壁19的后端部附近时,也向后地板10的后部区域输入变形载荷。在后地板10的后部区域中,一对加固件14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各加固件14为具有前后延伸部24和倾斜部25的结构。因此,如图7C所示那样,前后延伸部24的后端侧以各加固件14的前后延伸部24与倾斜部25之间的弯折角扩展的方式抬起,前方延伸壁19的后端部进一步向上方抬起。其结果是,备用轮胎16以前部更向上方抬起而立起的方式被引导。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F时通过车辆后部的变形来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在该过程中备用轮胎16呈现向上方立起的行为。并且,备用轮胎16通过向上方立起,从而被抑制向燃料箱6、后座座椅4的方向进行位移。
<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车身底盘2的前方延伸壁19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各底盘加强筋条22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延伸到车身底盘2的鼓起部10c的下端附近。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抵接于前侧的立起壁18后,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向上方抬起,备用轮胎16的前部追随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的抬起而向上方跃起。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3方向(后座座椅4(乘员座椅)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中,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底盘加强筋条与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底盘加强筋条相比,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变长。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备用轮胎16的前端部以大的力与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进行了抵接的情况下,备用轮胎16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的前部追随延伸长度长的底盘加强筋条22的抬起行为而以大的行程向上方跃起。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效率良好地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3方向的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底盘加强筋条22e以处于比轮胎收纳部1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因此,车身底盘2上的全部的底盘加强筋条22配置于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所配置的区域的前方。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底盘加强筋条22来可靠地抵挡向前方移动的备用轮胎16的载荷,并且能够通过底盘加强筋条22而使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效率良好地向上方抬起。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件14安装于后地板10的下表面,底盘加强筋条22e的前端部延伸到加固件14的后端部的附近。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加固件14来效率良好地抑制后地板10的底盘加强筋条22e的前方侧部分的变形。另外,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被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件14加强,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以鼓起部10c的下端附近为弯折起点而使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可靠地向上方位移。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3方向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加固件14接合于后地板10的下表面,构成与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抵靠的闭合截面,轮胎盘11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e以与前方的对应的加固件14在前后方向上呈大体直线状重合的方式配置。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载荷输入到前方延伸壁19的底盘加强筋条22e后,该载荷被在底盘加强筋条22e的前方侧呈大体直线状配置的对应的加固件14和后地板10所形成的闭合截面所支承。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加固件14与后地板10所形成的闭合截面来效率良好地抵挡输入到底盘加强筋条22e的载荷,使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更可靠地向上方位移。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加固件14与底盘加强筋条22e分别配置于后地板10的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中的、弯曲面2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后,在弯曲面23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配置有剩余的底盘加强筋条22。并且,剩余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前端部与加固件14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利用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和加固件14来效率良好地提高轮胎盘11侧的前方延伸壁19和后地板10侧的鼓起部10c的刚性,且在弯曲面23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配置的底盘加强筋条22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能够设定得长。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长度长的底盘加强筋条22来效率良好地向上方抬起向前方移动的备用轮胎16的前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各加固件14具备前后延伸部24,该前后延伸部24以与配置于各加固件14的后方侧的底盘加强筋条22e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高度大体水平延伸。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前方的加固件14的前后延伸部24来效率良好地抵挡输入到底盘加强筋条22e的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底盘2的轮胎收纳部15的前方侧的刚性,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使备用轮胎16的前部更可靠地跃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轮胎收纳部15的前侧的立起壁18和鼓起部10c的后表面趋向上方而向车身前方侧倾斜。另外,轮胎收纳部15内的轮胎固定部17配置于比立起壁18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因此,当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而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与轮胎固定部17一起向前方位移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碰撞轮胎收纳部15的前侧的立起壁18,并沿着立起壁18和鼓起部10c的后壁10c-r的倾斜被向上方推起。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备用轮胎16的前部顺利向上方立起,更可靠地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3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趋向车身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因此,收纳于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沿着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而成为后低前高的倾斜姿势。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而轮胎收纳部15变形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顺利向上方抬起。因而,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备用轮胎16的前部更顺利地向上方立起,进一步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3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形成于前方延伸壁19的底盘加强筋条22除了后端部以外,趋向车身后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和高度逐渐增加。因此,底盘加强筋条22的刚性越靠后部侧则越高,从车辆后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的前方延伸壁19的变形得以效率良好地抑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盘加强筋条22的截面越靠前方侧则越小,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方延伸壁19的以鼓起部10c的下端附近为弯折起点的变形不容易被底盘加强筋条22阻碍。因此,前方延伸壁19容易以鼓起部10c的下端附近为弯折起点进行变形。因此,在采用了本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方延伸壁19的后部可靠地向上方抬起,容易使备用轮胎16的前部向上方侧立起。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来说明其他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共用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另外,以下,将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重复的部分的说明予以部分省略。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1的后部的纵剖视图。在图8中,将车辆101的后部在车宽方向的大体中央位置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面进行剖切。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的仅关于车身底盘2的后部的结构而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其他基本构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在轮胎盘111的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的大体中央部设置有轮胎固定部17。备用轮胎16以大体水平姿势收纳于轮胎收纳部15内,并在该状态下被未图示的固定器具固定于轮胎固定部17。在轮胎盘111的后端部的下表面(车身底盘2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安装有作为载荷输入部件的起重基座40。起重基座40配置于轮胎盘111的车宽方向的大体中央位置。
起重基座40从轮胎盘111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其前端部连续延伸到比轮胎固定部17靠车身前方的位置。起重基座40具备基座部41、前方延长部45及牵引钩42。基座部41、前方延长部45、牵引钩42均由金属构件构成。
基座部41形成为上边与下边大体平行、且前边呈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大体梯形形状的侧视形状。侧视下的基座部41的后边沿着大体竖直方向延伸。基座部41为具有充分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呈大体梯形形状的箱结构。基座部41结合于轮胎盘111的下表面和后部面。
前方延长部45的朝下凸出的礼帽形的截面形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前方延长部45的沿着车宽方向伸出的凸缘部结合于轮胎盘111的下表面。另外,前方延长部45的后端部与基座部41的前端部结合为一体。前方延长部45的前端部延伸到比轮胎固定部17靠车身前方侧的位置。
牵引钩42由侧视下大体J字状的棒材构成,上端部通过焊接等而结合于基座部41的下端。牵引钩42通过结合于基座部41的下端,从而形成在牵引时与牵引绳索的端部卡合的环状部。另外,牵引钩42通过结合于基座部41,来提高基座部41的下端的刚性。另外,牵引钩42的下端在对车辆进行起重抬升时,也作为对起重器进行推挡的起重抬升点来发挥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起重基座40在车辆牵引时承受牵引载荷,在车辆的起重抬升时承受起重抬升载荷。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1的轮胎盘111的底面的高度被设定为较高。因此,当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F时,该载荷作用于起重基座40(基座部41)的下端侧。由此,冲击载荷F成为以基座部41的上端侧为旋转中心的图中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而作用于起重基座40。其结果是,起重基座40的前方延长部45向上方抬起,将轮胎收纳部15内的备用轮胎16的前部向上方推起。
当像这样冲击载荷F的输入进一步继续时,轮胎盘111的后部被压溃变形,同时备用轮胎16的前部抵接于底盘加强筋条22的后部而以前部立起的方式引导备用轮胎16的行为。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得以抑制。
<其他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车身底盘2的前方延伸壁19,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底盘加强筋条22,各底盘加强筋条22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延伸到车身底盘2的鼓起部的下端附近。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方向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车身底盘2的后端部的下表面上安装的起重基座40(载荷输入部件),设置有延伸到比轮胎收纳部15内的轮胎固定部17靠前方的位置的前方延长部45。因此,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作用于起重基座40的力矩经由前方延长部45而将备用轮胎16的前部向上方抬起。因此,即便是不能使轮胎收纳部15的底壁15a倾斜配置的车辆,也能够在从车辆后方输入冲击载荷时,创造出备用轮胎16的前部的跃起的契机。因而,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情况下,备用轮胎16的前部也与车身底盘2的前方延伸壁19的底盘加强筋条22的功能互起作用而顺利立起,备用轮胎16向乘员室方向的移动得以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11)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车身底盘,该车身底盘设置有向下方呈凹状凹陷的轮胎收纳部,
所述车身底盘具有:
前方延伸壁,其从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立起壁的上端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以及
鼓起部,其从所述前方延伸壁的前部向上方立起,并大体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在所述前方延伸壁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加强筋条,该加强筋条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延伸到所述鼓起部的下端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所述加强筋条与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加强筋条相比,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较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最靠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所述加强筋条配置于比所述轮胎收纳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车身底盘的所述鼓起部及该鼓起部的前方侧的下表面安装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件,该加固件用于加强所述车身底盘,
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延伸到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固件接合于所述车身底盘的所述鼓起部及该鼓起部的前方侧的下表面而构成与所述鼓起部的后壁抵靠的闭合截面,
前端部延伸到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的附近的所述加强筋条配置为与前方的对应的所述加固件在前后方向上呈大体直线状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鼓起部的后部设置有弯曲面,该弯曲面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向车身前方侧呈凹状弯曲,
在所述弯曲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后配置有各一个所述加固件与所述加强筋条,
在所述弯曲面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后部配置有剩余的所述加强筋条,
剩余的所述加强筋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加固件的后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固件具有前后延伸部,所述前后延伸部以与配置于所述加固件的后方侧的所述加强筋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高度大体水平地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前侧的所述立起壁和所述鼓起部的后表面趋向上方而向车身前方侧倾斜,
所述轮胎收纳部内的轮胎固定部配置于比所述立起壁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轮胎收纳部的底壁趋向车身后方而向下方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筋条趋向车身后方侧而车宽方向的宽度和高度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车身底盘的后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承受车辆牵引载荷、起重抬升载荷的载荷输入部件,
所述载荷输入部件具有延伸到比所述轮胎收纳部内的轮胎固定部靠前方的位置的前方延长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17082A JP2023013130A (ja) | 2021-07-15 | 2021-07-15 | 車体後部構造 |
JP2021-117082 | 2021-07-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10524A true CN115610524A (zh) | 2023-01-17 |
Family
ID=8485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97218.9A Pending CN115610524A (zh) | 2021-07-15 | 2022-07-06 | 车身后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24506A1 (zh) |
JP (1) | JP2023013130A (zh) |
CN (1) | CN11561052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150547A (ja) * | 2022-03-31 | 2023-10-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カユニット付き車両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95335A (en) * | 1969-09-25 | 1971-07-27 | Budd Co | Front en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US5860687A (en) * | 1997-12-19 | 1999-01-19 | Chrysler Corporation | Vehicle spare tire storage system having stiffening plate |
US7036860B1 (en) * | 2004-10-29 | 2006-05-0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tomotive rear load floor |
JP5354351B2 (ja) * | 2009-03-05 | 2013-11-2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のリヤフロア構造 |
DE102009057169A1 (de) * | 2009-12-05 | 2011-06-09 | Volkswagen Ag | Mulde in einer Bodenplatte einer Karosserie |
DE102016000605A1 (de) * | 2016-01-21 | 2017-07-2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Kraftfahrzeugheck |
DE102017208389B4 (de) * | 2017-05-18 | 2019-06-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Gerätekasten für die Reserveradmulde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Gerätekasten |
KR102187557B1 (ko) * | 2019-05-29 | 2020-12-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스페어 타이어 적재 장치 및 적재 방법 |
JP7411522B2 (ja) * | 2020-09-04 | 2024-01-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US11498626B2 (en) * | 2020-11-11 | 2022-11-15 | Rivian Ip Holdings, Llc | Vehicle tailgate assembly |
KR20220146831A (ko) * | 2021-04-26 | 2022-11-0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후방 차체 구조 |
JP2023150547A (ja) * | 2022-03-31 | 2023-10-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カユニット付き車両構造 |
US20240109602A1 (en) * | 2022-10-04 | 2024-04-04 | Rivian Ip Holdings, Llc | Air extractor for vehicle compartment |
-
2021
- 2021-07-15 JP JP2021117082A patent/JP2023013130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10797218.9A patent/CN11561052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7 US US17/859,050 patent/US2023002450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24506A1 (en) | 2023-01-26 |
JP2023013130A (ja) | 2023-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45480B1 (ko) | 자동차 차체의 후방부 구조 | |
CN109204560B (zh) |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 |
EP1642810B1 (en) |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 |
JP4752453B2 (ja) | スペアタイヤ収納構造 | |
US20130126255A1 (en) |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 |
EP2783951B1 (en) |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 |
CN109204567B (zh) |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 |
JP2008189233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114514160B (zh) | 用于能电运行的机动车的底部组件 | |
CN115610524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17465559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15610523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JP4876801B2 (ja) | 車体の後部構造 | |
US20230311795A1 (en) | Vehicle | |
JP7213224B2 (ja) | 車体構造 | |
WO2020170578A1 (ja) | 車載部品支持構造 | |
US7165805B2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JP6925761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JPH01309881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7246836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115140184B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US20190276089A1 (en) | Center pillar structure | |
US20230278639A1 (en)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JP4083078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CN110065533B (zh) | 车身下部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