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3928A -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3928A
CN115593928A CN202211184929.5A CN202211184929A CN115593928A CN 115593928 A CN115593928 A CN 115593928A CN 202211184929 A CN202211184929 A CN 202211184929A CN 115593928 A CN115593928 A CN 115593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exposure
feeding
feeding mechanism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4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亚
史正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i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i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i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i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49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39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3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3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包括:围绕曝光平台设置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翻转机构、传输机构;其中,翻转机构配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下料端、传输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端之间,以对执行过第一次曝光PCB板体调换板面朝向;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曝光平台的相对两侧,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依次对曝光平台两侧进行上下料,以实现依序对PCB板体正反两板面进行曝光。本发明提高了搬运效率及搬运成功率,并使得PCB板体能够在同一曝光平台内进行双面曝光,节省了曝光设备的采购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结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曝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线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其加工制造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板材曝光是板材加工的重要工艺。PCB板体是各个电子元器件的重要载体,PCB板体板体曝光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双面曝光,故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成为PCB板体生产加工的关键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一般被布设为沿同一轴线或同一平面进行;例如申请号为201611175238.1中记载的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如图1所示,依次布设入料区A、第一面曝光平台B、翻转区C、第二面曝光平台D以及出料区C,PCB板体由入料区A上料后,由搬运机构搬运至第一面曝光平台B进行曝光,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进入到翻转区C进行由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后,PCB板体进入到第二面曝光平台D中完成第二面曝光,最后由出料区C送出PCB板体。可见,在该结构中,需要借助两台曝光机或两组曝光组件对PCB板体进行双面曝光,这将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以及厂区占用空间,过多冗余部件还会导致产线结构臃肿以及增加的设备采购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方式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使得PCB板体能够在同一曝光平台内进行双面曝光,节省了曝光设备的采购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结构复杂度,提高了搬运效率及搬运成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包括:
围绕曝光平台设置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翻转机构、传输机构;其中,
第一上料机构,用以将PCB板体的第一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
第二上料机构,用以将PCB板体的第二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
翻转机构,用以调换PCB板体的板面朝向;
传输机构,用以将第一上料机构下料的PCB板体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配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下料端、传输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端之间,以对执行过第一次曝光PCB板体调换板面朝向;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曝光平台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依次对曝光平台两侧进行上下料,以实现依序对PCB板体正反两板面进行曝光。
优选的,当经第一上料机构或第二上料机构上料至曝光平台的PCB板体执行曝光时,第二上料机构或第一上料机构上料至曝光平台的PCB板体处于等待曝光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组件,其设置于曝光平台旁侧,用以对PCB板体依次上料;
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上料方向的下游;
第一视觉检测机构,用以对待曝光PCB板体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其中,所述上料组件对PCB板体进行上料后,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对PCB板体位置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吸取PCB板体并根据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PCB板体姿态后将其定位放置于曝光平台。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
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下料端与曝光平台之间;
下料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旁侧;
其中,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用以将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的PCB板体搬运至曝光平台进行第二次曝光,完成第二次曝光的PCB板体经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搬运至所述下料组件送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结构,其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下游端部的上方,用以对完成翻转移动的PCB板体位置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上设置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吸盘架以及排列安装于所述吸盘架上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气管接头安装至所述吸盘架上;
其中,所述PCB板体被搬运至所述吸盘机构使得所述吸盘吸附PCB板体后,所述翻转机构驱动所述吸盘机构翻转;当所述吸盘解除对PCB板体的吸附时,完成翻转的所述PCB板体能够被搬运至下一流转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吸盘架包括一横梁以及位于所述横梁两侧的两安装板;其中,
一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梁固定安装;
另一所述安装板通过一滑轨与所述横梁连接,用以调节两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的PCB板体。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升降基座,沿竖直方向延伸;
升降安装板,其与所述升降基座滑动连接;
翻转横梁,其一端与所述升降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吸盘机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翻转横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升降基座相垂直;所述升降基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安装板沿着所述升降基座往复滑移的直线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横梁旋转的旋转驱动器,所述翻转横梁带动所述吸盘机构转动以完成PCB板体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位于包括所述传输机构上游端部、所述传输机构下游端部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三处中的任意一处。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
转移横梁,其沿一直线方向延伸;
移动平台,其与所述转移横梁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平台用以与吸盘机构固定连接;
转移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着所述转移横梁往复滑移;
其中,所述转移横梁呈水平跨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所述吸盘机构上承载有PCB板体时,所述转移驱动器驱使所述移动平台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处;所述吸盘机构未承载PCB板体时,所述转移驱动器控制所述移动平台回复至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用以服务于双工位曝光平台,通过本发明中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翻转机构和传输机构对PCB板体的流转运输,使得PCB板体进入曝光平台进行第一面的曝光,经流转装置搬运至曝光平台的相对侧以再次进入该曝光平台进行第二面曝光,即通过本发明的流转装置的设置使得PCB板体能够在同一曝光平台内进行双面曝光,节省了曝光设备的采购成本,且在保证定位精准度的同时降低了结构复杂度。此外,该流转装置的精准运输,能够保证曝光平台的持续工作,节约时间且提高利用率及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的流转装置围绕曝光平台的设置,排布合理且不会改变整体产线的流动方向,合理利用厂区空间,避免造成流转装置的占用空间过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布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中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中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8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9为本发明中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转装置;
10、第一上料机构;11、上料组件;111、橡胶滚轮;12、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
20、第二上料机构;21、下料组件;22、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
30、翻转机构;31、升降基座;32、升降安装板;33、翻转横梁;331、穿线孔;
40、传输机构;41、转移横梁;42、移动平台;
50、吸盘机构;51、吸盘架;511、横梁;5121、第一安装板;5122、第二安装板;513、滑轨;514、导滑板;515、支架;52、吸盘;53、气管接头;
2、曝光平台;
3、PCB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结合图2-10所示,包括:
围绕曝光平台2设置的第一上料机构10、第二上料机构20、翻转机构30、传输机构40;其中,
第一上料机构10,用以将PCB板体3的第一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2;
第二上料机构20,用以将PCB板体3的第二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2;
翻转机构30,用以调换PCB板体3的板面朝向;
传输机构40,用以将第一上料机构10下料的PCB板体3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20;
翻转机构30配置于第一上料机构10的下料端、传输机构40、第二上料机构20的上料端之间,以对执行过第一次曝光PCB板体3调换板面朝向;
第一上料机构10、第二上料机构20分别位于曝光平台2的相对两侧,第一上料机构10、第二上料机构20依次对曝光平台2两侧进行上下料,以实现依序对PCB板体3正反两板面进行曝光。
本发明中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1用以服务于双工位曝光平台2,通过本发明中第一上料机构10、第二上料机构20、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对PCB板体3的流转运输,使得PCB板体3进入曝光平台2进行第一面的曝光后,经流转装置1搬运至曝光平台2的相对侧以再次进入该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面曝光,即通过本发明的流转装置1的设置使得PCB板体3能够在同一曝光平台2内进行双面曝光,节省了曝光设备的采购成本,且在保证定位精准度的同时降低了结构复杂度。此外,该流转装置1的精准运输,能够保证曝光平台的持续工作,节约时间且提高利用率及工作效率。
并且,该流转装置1围绕曝光平台2的设置,排布合理且不会改变整体产线的流动方向,合理利用厂区空间,避免造成流转装置1的占用空间过大。
进一步地,当经第一上料机构10或第二上料机构20上料至曝光平台2的PCB板体3执行曝光时,第二上料机构20或第一上料机构10上料至曝光平台2的PCB板体3处于等待曝光状态。
其中,流转装置1可以设置为一次工作仅实现一件PCB板体3的双面曝光,具体的,流转装置1的一次工作过程可以是:PCB板体3被第一上料机构10搬运至曝光平台2完成第一面曝光后再次被第一上料机构10转运至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处,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完成PCB板体3由第一面至第二面翻转的同时将PCB板体3输送至第二上料机构20,第二上料机构20继续将该PCB板体3送入该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面曝光,而后完成双面曝光的PCB板体3被送出后,第一上料机构10搬运下一件PCB板体3。
该流转装置1也可以设置为一次工作可以对若干件PCB板体3交错进行双面曝光,例如,流转装置1的一次工作过程也可以是:当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3经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搬运至第二上料机构20的过程中,第一上料机构10能够继续搬运下一件PCB板体3使其进入曝光平台2进行曝光,并且,在曝光平台2对下一件PCB板体3执行曝光时,上一件PCB板体3到达第二上料机构20并处于等待曝光状态,当下一件PCB板体3完成第一面曝光并送出曝光平台2时,第二上料机构20将上一件PCB板体3送入曝光平台2,曝光平台2继续对上一件PCB板体3的第二面进行曝光,如此交替持续工作,有效提高曝光平台2的利用率,避免出现上一件和下一件待曝光PCB板体3之间过长的等待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机构10采用流水线结构,通过将流水线与曝光平台2连接,PCB板材3由流水线来料并输送至曝光平台2后,曝光平台2上的定位结构将其定位至相应位置以进行曝光。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机构10包括入料传送线和机械手,PCB板体3流转到入料传送线上后,入料传送线上的定位机构将PCB板体对齐定位至相应位置,机械手将定位好的PCB板体3吸取并放置到曝光平台2进行曝光。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及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相互配合对PCB板体3进行运算定位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定位,有效提高PCB板体3的定位精度,能够适用于板体更为轻薄且表面硬度低的PCB板体,避免PCB板体3表面受到损伤,提高了生产合格率,减小了搬运过程中的其他干涉,提高了搬运效率及搬运成功率。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上料机构10包括:
上料组件11,其设置于曝光平台2旁侧,用以对PCB板体3依次上料;
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其设置于上料组件11上料方向的下游;
第一视觉检测机构,用以对待曝光PCB板体3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其中,上料组件11对PCB板体3进行上料后,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对PCB板体3位置进行检测,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吸取PCB板体3并根据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PCB板体3姿态后将其定位放置于曝光平台2;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3经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搬运至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上,其用以完成PCB板体3由第一面至第二面翻转的同时将PCB板体3输送至第二上料机构20,第二上料机构20将PCB板体3再次送至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面曝光,而后将完成双面曝光的PCB板体3送出,实现PCB板体3双面曝光时的流转运输。
进一步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为能够获取全视野内PCB板体3位置信息的相机,能够精准引导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实现PCB板体3的精准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上料机构20包括:
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其设置于传输机构40下料端与曝光平台2之间;
下料组件21,其设置于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旁侧;
其中,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用以将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20的PCB板体3搬运至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次曝光,完成第二次曝光的PCB板体3经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搬运至下料组件21送出。
优选的,第二上料机构20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结构,其设置于传输机构40下游端部的上方,用以对完成翻转移动的PCB板体3位置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设置传输机构40与曝光平台2直接连接,使得翻转机构30在完成PCB板体3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时,PCB板体3能够直接被传输机构40运输至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面曝光,此结构减少机械手的设置,简化整体结构。
本发明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的在第二上料机构20内靠近传输机构40下游端部处设置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和第二视觉检测机构,利用第二视觉检测机构对PCB板体3位置进行检测后,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吸取PCB板体3并根据第二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PCB板体3姿态后将其定位放置于曝光平台2上,以进一步保证PCB板体3进入曝光平台2时的定位精度。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上料机构10和第二上料机构20对称设置于曝光平台2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翻转机构30设置为双层压紧机构,当PCB板体3需要进行翻转时,PCB板体3通被传送至双层压紧机构中间,双层压紧机构的压紧组件对PCB板体3进行压紧固定后,翻转机构30翻转,翻转后的PCB板体3在双层压紧组件的传送下进入到下一流转结构中。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适用于板体更为轻薄且对外观和精度要求更高PCB板体3时,翻转机构30设置一吸盘机构50以通过吸取翻转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夹取方式。
结合图5-8所示,翻转机构30上设置有吸盘机构50,吸盘机构50包括吸盘架51以及排列安装于吸盘架51上的吸盘52,吸盘52通过气管接头53安装至吸盘架51上;
其中,PCB板体3被搬运至吸盘机构50使得吸盘52吸附PCB板体3后,翻转机构30驱动吸盘机构50翻转;当吸盘52解除对PCB板体3的吸附时,完成翻转的PCB板体3能够被搬运至下一流转结构上。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当PCB板体3进入翻转流程时,翻转机构30驱动吸盘机构50运动以使得吸盘52朝向上方,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吸取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3后将其放置于吸盘机构50上,吸盘机构50驱使吸盘52吸附PCB板体3后,翻转机构30驱动吸盘机构50向下翻转以使吸盘52朝向传输机构40;翻转机构30驱动吸盘机构50靠近传输机构40后,吸盘52解除对PCB板体3的吸附作用以将该PCB板体3放置于传输机构40上,从而进行下一步流转运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翻转流程仅为针对翻转机构30位于传输机构40上游端部所进行的描述。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30可以位于包括传输机构40上游端部、传输机构40下游端部和第二上料机构20三处中的任意一处。
优选的,吸盘架51上均匀分布排列有若干吸盘52,当吸盘机构50吸取PCB板体3时,吸盘52作用于PCB板体3的相对侧的边缘位置,能够在保证吸取PCB板体3的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避免对PCB板体3表面造成划伤。
其中,气管接头53的风量通过可调气泵控制,根据PCB板体3的类型自动调节风量的大小。
进一步地,吸盘架51包括一横梁511以及位于横梁511两侧的两安装板;其中,
一安装板与横梁511固定安装;
另一安装板通过一滑轨513与横梁511连接,用以调节两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的PCB板体3。
具体的,吸盘架51还包括两支架515与一导滑板514,两支架515通过紧固件分别安装于横梁511两侧,导滑板514位于横梁511底部并与滑轨513滑动连接;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5121和第二安装板5122,第一安装板5121通过两支架515与横梁511固定,第二安装板5122通过导滑板514与滑轨513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安装板5122能够相对第一安装板5121靠近或远离以调节第一安装板5121与第二安装板5122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安装板5121与第二安装板512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PCB板体3尺寸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使得吸盘机构50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PCB板体3,提高了吸盘机构50的实用性,且调节方式简单易操作。
其中,气管接头53均匀排列分布于第一安装板5121和第二安装板5122底部,即吸盘52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板5121和第二安装板5122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以及传输机构40处均设置有该吸盘机构50。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4、7-9所示,翻转机构30,其设置于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旁侧,用以将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3由第一面翻转至第二面;
传输机构40,其与翻转机构30连接,用以承接完成翻转的PCB板体3并将其输送至第二上料机构20。
在又一实施例中,传输机构40,用以承接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所吸取的PCB板体3并将其输送至第二上料机构20;
翻转机构30,其设置于传输机构40下游端部,用以吸取传输机构40承载的PCB板体3并将其由第一面翻转至第二面。
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翻转机构30进行PCB板体3的翻转,而后通过传输机构40进行PCB板体3由第一上料机构10向第二上料机构20的运输;也可以先通过传输机构40将PCB板体3运输到第二上料机构20,再通过翻转机构30对PCB板体3进行翻转,其可通过实际设计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翻转机构30包括:
升降基座31,沿竖直方向延伸;
升降安装板32,其与升降基座31滑动连接;
翻转横梁33,其一端与升降安装板32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吸盘机构50固定连接;
其中,翻转横梁33的延伸方向与升降基座31相垂直;升降基座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升降安装板32沿着升降基座31往复滑移的直线升降驱动器;升降安装板3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翻转横梁33旋转的旋转驱动器,翻转横梁33带动吸盘机构50转动以完成PCB板体3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
具体的,以翻转机构30位于传输机构40上游端部为例,当PCB板体3需进行翻转时,升降安装板32驱使翻转横梁33带动吸盘机构50沿升降基座31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而后翻转横梁33旋转以带动吸盘机构50翻转并使其吸盘52朝向上方,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吸取PCB板体3后将其放置于吸盘52上,吸盘机构50驱动吸盘52吸附该PCB板体3后,翻转横梁33驱动吸盘机构50再次翻转,使得完成曝光的板面朝向下方(即朝向传输机构);此时,升降安装板32驱动该翻转横梁33带动吸盘机构50沿升降基座31向下运动靠近传输机构40,当吸盘52解除对PCB板体3的吸附作用时,PCB板体3能够被放置于传输机构40上。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翻转机构30在翻转横梁33上设置一吸盘机构50以通过吸取翻转替代传统的夹取翻转,区别于传统夹取翻转,本实施例中的吸取翻转仅作用于PCB板体3的边缘位置,在保证PCB板体3定位精度的同时避免对PCB板体3的表面损伤,有效提高PCB板体3的合格率;另外,简化了翻转机构30的整体结构,且吸取的方式更为便捷,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翻转横梁33内部中空,形成有一穿线孔331以便于穿线,有利于线束的规整性;且吸盘机构50在0°-180°之间翻转,能够有效避免内部线束发生缠绕造成机构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传输机构40包括:
转移横梁41,其沿一直线方向延伸;
移动平台42,其与转移横梁41滑动连接,且移动平台42用以与吸盘机构50固定连接;
转移驱动器,用于驱动移动平台42沿着转移横梁41往复滑移;
其中,转移横梁41呈水平跨设于第一上料机构10和第二上料机构20之间,吸盘机构50上承载有PCB板体3时,转移驱动器驱使移动平台42移动至第二上料机构20处;吸盘机构50未承载PCB板体3时,转移驱动器控制移动平台42回复至第一上料机构10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上料组件11以及下料组件21均为滚筒传送线结构,其上设置有若干橡胶滚轮111。
本发明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工作过程包括:
PCB板体3由上料组件11依次上料,上料组件11来料以后停止,等待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对PCB板体3位置进行检测后,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从上料组件11上吸取PCB板体3并根据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PCB板体3姿态,而后将其定位放置于第一面曝光工位以进入曝光平台2进行曝光。
完成第一面曝光的PCB板体3由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搬运至翻转机构30和传输机构40处,通过翻转机构30完成PCB板体3由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通过传输机构40将该PCB板体3输送至第二上料机构20;第二上料机构20内的第二视觉检测机构对该PCB板体3位置进行拍照检测,若该PCB板体3位置出现偏差,则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吸取该PCB板体后根据第二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信息调整PCB板体3姿态,而后放入第二面曝光工位,若该PCB板体3位置未出现偏差,则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吸取该PCB板体3后直接将其放置于第二面曝光工位对应位置;PCB板体3被送至第二面曝光工位后,再次进入到曝光平台2进行第二面曝光;完成双面曝光的PCB板体3由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搬运至下料组件21,最终由下料组件21送出至下一道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PCB板体3经第一次曝光后由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12搬运到翻转机构30,再经翻转机构30翻转后放置于传输机构40的过程中(或者先搬运至传输机构40进行运输后,再经翻转机构30翻转),PCB板体3位置若出现偏差,对于设备而言无法进行及时纠偏;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22上配置的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对待第二次曝光的PCB板体3进行位置检测,可大大提升第二次曝光的合格率;特别是对于表面要求高的PCB,在无机械定位的情况下,若仅采用吸盘机构50进行搬运至第二次曝光位置,难以确保位置精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绕曝光平台设置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翻转机构、传输机构;其中,
第一上料机构,用以将PCB板体的第一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
第二上料机构,用以将PCB板体的第二板面上料至曝光平台;
翻转机构,用以调换PCB板体的板面朝向;
传输机构,用以将第一上料机构下料的PCB板体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配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下料端、传输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端之间,以对执行过第一次曝光PCB板体调换板面朝向;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曝光平台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依次对曝光平台两侧进行上下料,以实现依序对PCB板体正反两板面进行曝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经第一上料机构或第二上料机构上料至曝光平台的PCB板体执行曝光时,第二上料机构或第一上料机构上料至曝光平台的PCB板体处于等待曝光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组件,其设置于曝光平台旁侧,用以对PCB板体依次上料;
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上料方向的下游;
第一视觉检测机构,用以对待曝光PCB板体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其中,所述上料组件对PCB板体进行上料后,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对PCB板体位置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机械手吸取组件吸取PCB板体并根据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PCB板体姿态后将其定位放置于曝光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
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下料端与曝光平台之间;
下料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旁侧;
其中,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用以将流转至第二上料机构的PCB板体搬运至曝光平台进行第二次曝光,完成第二次曝光的PCB板体经所述第二机械手吸取组件搬运至所述下料组件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结构,其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下游端部的上方,用以对完成翻转移动的PCB板体位置进行检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上设置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吸盘架以及排列安装于所述吸盘架上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气管接头安装至所述吸盘架上;
其中,所述PCB板体被搬运至所述吸盘机构使得所述吸盘吸附PCB板体后,所述翻转机构驱动所述吸盘机构翻转;当所述吸盘解除对PCB板体的吸附时,完成翻转的所述PCB板体能够被搬运至下一流转结构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包括一横梁以及位于所述横梁两侧的两安装板;其中,
一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梁固定安装;
另一所述安装板通过一滑轨与所述横梁连接,用以调节两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的PCB板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升降基座,沿竖直方向延伸;
升降安装板,其与所述升降基座滑动连接;
翻转横梁,其一端与所述升降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吸盘机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翻转横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升降基座相垂直;所述升降基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安装板沿着所述升降基座往复滑移的直线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横梁旋转的旋转驱动器,所述翻转横梁带动所述吸盘机构转动以完成PCB板体第一面至第二面的翻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位于包括所述传输机构上游端部、所述传输机构下游端部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三处中的任意一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
转移横梁,其沿一直线方向延伸;
移动平台,其与所述转移横梁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平台用以与吸盘机构固定连接;
转移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着所述转移横梁往复滑移;
其中,所述转移横梁呈水平跨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所述吸盘机构上承载有PCB板体时,所述转移驱动器驱使所述移动平台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处;所述吸盘机构未承载PCB板体时,所述转移驱动器控制所述移动平台回复至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处。
CN202211184929.5A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Pending CN115593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4929.5A CN115593928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4929.5A CN115593928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3928A true CN115593928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4929.5A Pending CN115593928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39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8409A (zh) 一种自动移载翻面机构及喷印系统
CN111115189A (zh) 一种集上料、定位、贴膜及下料于一体的全自动流水线
CN110978484A (zh) 一种曲面屏贴膜设备
CN112474382A (zh)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搬运装置及搬运方法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114751233A (zh) 一种不停机换料的多工位贴膜设备、系统及方法
JPH09246785A (ja) 基板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14641202A (zh) 一种smt生产线
CN211989447U (zh) 一种点胶重工设备
CN115431552B (zh) Fpc折弯设备
CN115593928A (zh) 一种pcb板体双面曝光流转装置
CN212623568U (zh) 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
CN212197398U (zh) 一种自动移载翻面机构及喷印系统
CN113071850B (zh) 自动搬运机构及加工系统
CN115339903A (zh) 一种工件的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211506169U (zh) 一种双面自动对位曝光的设备
JP2001320195A (ja) 複合実装機
CN209882248U (zh) 一种pcb板的生产线
CN219468841U (zh) 全自动植板机
CN220526187U (zh) 曝光设备
TWM592163U (zh) 半導體裝片一體機
CN215324969U (zh) 一种输送组件及自动送料机构
JP3079062B2 (ja) 表面実装機
CN216470794U (zh) 一种pcb板的自动装卸设备
CN219434671U (zh)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